Page 1
混音器
用户手册
谢谢您购买 YAMAHA MV12/6混音器。
MV12/6混音器在可操作性、功能及简便易用性上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您的MV12/6 混音器及其功能并确保长期使用不出故
障,请仔细阅读本手册并妥善保存以备将来之用。
为今后使用请妥善保管使用说明书。
Page 2
Hyo 2
MV12/6 —
用户手册
Page 3
重要事项
在操作MV12/6之前,请阅读以下事项
重要事项 1
警告
• 切勿使水侵入本机或使本机受潮。若不遵守,则会引起火灾或电击。在雨天、下雪时,以及在海岸、水边使
用时,请特别注意。
• 切勿让水到进入主机或者使主机潮湿。否则会引起火灾或者触电。
• 连接主机的电源线只能使用 AC型接线板,其说明表示在使用说明书上或者粘贴在主机上。否则会发生火灾或
者触电的故障。
• 切勿刻划,弯曲,扭,拉,或者加热电源线。被损坏的电源线是造成火灾和触电的故障原因。
• 切勿将重重物放置在包括主机,电源线的上面。被损坏的电源线是造成火灾和触电的故障原因。特别要当心
别放置重物在掩藏着电源线的地毯上。
• 如果你防线有任何反常现象,比如烟气,异味,或噪声,或如果不明的物体或液体进入主机内时,请立即将
电源线从AC 接线板上拨下。咨询你的购买商进行修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会造成火灾和触电的故
障。
• 如果主机掉下或者箱被损坏时,请立即将电源线从AC 接线板上拨下,咨询你的购买商进行修理。如果在这种
情况下不按照指示继续使用,会造成火灾和触电的故障。
• 如果电源线受到损伤 (例如,被截割或裸线暴露),请要求你的购买商进行替换。使用有损伤的电源线是造成
火灾和触电的故障原因。
• 不要移动主机盖,否则可能接收电的冲击。如果你想进行内部的检查,维护,或修理,请与购买商联系。
• 不要改造主机。否则会造成火灾和触电的故障。
• 若有雷电,请尽快关闭本机的电源开关,从电源插座拔出电源插头。
• 在有雷电时,若电源插头仍处于连接状态,切勿触摸电源插头。否则会引起电击。
注意
• 在本机和墙壁之间要保持15 厘米的距离,以便本机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排除。同时,本机和其他设备也
要保持一定空间。如果您将本机安放在音响支座上,要保持和上面板15 厘米,与侧面板之间留有10 厘米的空
间。移动支座后面板或者打开通风孔。如果散热不充分,在本机内部会遗留余热而可能引起火灾。
• 手持电源线插头,从 AC接线板上拨下。切勿拉址电缆。被损坏的电源线会造成火灾和触电的故障。
• 切勿用湿手触摸电源插头。否则会发生触电故障。
操作注意事项
• 使用携带电话接近主机时可以感应噪声。如果噪声发生,请在远离主机处使用携带电话。
• XLR-型连接器的配线如下∶
引线 1∶地线,引线 2∶正极 (+),引线 3∶负极 (-)。
• 各个组件的表现和移动接触,这样的开关,旋转的控制,弱音器,以及连接器在使有中会磨损。磨损率取决
于操作环境和不可避免的事故。详细请向您的购买商咨询。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4
2 MV12/6
特性
• MV12/6 提供12 条输入声道,这些声道可以混合到立体声、单声
道或四组输出中。
• 一个MONITOR 插孔提供与辅助放大器的方便连接以便于监控。
它允许对主立体声输出、TAPE IN输入和来自1~2,3~4 组的信
号进行监控。
• 混音器配备有一个高效、内置的数码音响效应部分。内置的音响
效应部分允许您建立专业的声音混合而不需要额外的设备。同时
也提供一个EFFECT SEND 插孔以允许您使用外接音响效应器。
• 提供两个AUX SEND/RETURN 插孔。两个单独的AU X 总线可以
当作外接音响效应器或监控系统的传送装置使用。
• 调音台提供虚拟电源,以便为需要外接电源的电容麦克风提供方
便的连接。
• 调音台为输入声道1 ~4 配备有INSERT IN, INSERT OUT 插孔,允
许单独的音响效应部分插入单独声道。
• 输入声道1 ~8 配有XLR型输入插孔。一个三路切换开关可与多种
输入源设备兼容,如需外部电源的电容麦克风,一般动态麦克
风,线路电平设备等。
输入声道9~12 配有立体声线路输入插孔。
• 主输入和输出声道插孔配有欧洲型模块连接器。在把混音器作为
固定装置在大厅三类房室内安装时,这些连接器可使安装变得容
易。
• TAPE IN 插孔和REC OUT 插孔为播放和录音的磁带座提供方便的
连接。
目录
前面板和后面板 ..................................... 3
声道控制部分 ................................................. 3
主控制部分 ..................................................... 5
连接器面板 ..................................................... 7
关于附件 ................................................ 11
应用......................................................... 12
附录......................................................... 14
规格 ............................................................. 14
尺寸 ............................................................. 16
框图和平面图 ............................................... 17
!"#$%#&'()*
装置的主电源开关位于装置的后面板上,当把本装置安装在架
子上时,请使用外部的电源开关,如配电盘上的电源开关等。
配电盘等
MV12/6 —
用户手册
Page 5
前面板和后面板
声道控制部分
前面板和后面板 3
声道1~8
(非立体声)
声道9~12
(立体声)
q
w
q GAIN控制
将输入到混音器信号的输入电平调整到最佳水平。
为获得信/噪比和动态范围之间的最佳平衡,调整该电平使峰值指
示灯w 偶然亮起。
-60 到-16 表示MIC 输入调整电平,-34 到+10 表示LINE 输入调整电
平。
* 通过位于连接器面板上的输入选择开关可设置连接在输入插孔上的麦克
风或设备的类型(请参阅第7 页)。
w 峰值信号指示灯
该指示灯在信号已通过均衡器后探测信号的峰值。
e
当电平达到+17dB 时该指示灯点亮红色,以警告即将实施限幅。
e 均衡器
在下面所列的中心频率处对整个高频、中频和低频范围提供
+/-15dB的控制。
HIGH : 10kHz (坡状)
r r
tt
y
u
ii
MID : 2.5kHz (峰值状)
LOW : 100Hz (坡状)
当旋钮处于 “G” 位置时,频率响应将是平滑的。
+20
+15
+10
+5
0
–5
Response [dB]
–10
–15
–20
20
Frequency [Hz]
10k 1k 100 20
o
r AUX1,AUX2控制
t POST开关
分别控制从每个声道发送到AUX1 和AUX2 总线的信号电平。
将取自声道衰减器之前的信号发送到AUX1。
根据POST 开关的设置,取自声道衰减器前 (POST 开关 = ?) 或声
道衰减器之后 (POST 开关 = >) 的信号被发送到AUX2 。
当使用立体声声道时,L和R 信号被混合,并被送到AUX1和AUX2
总线。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6
4 前面板和后面板
y EFFECT控制
控制从每个声道发送到EFFECT 总线信号的电平。
这一控制放置在声道衰减器之后,因此它的电平也受声道衰减器设置的影响。
当使用立体声声道时,L和R 信号被混合,并被送到EFFECT 总线。
u PAN控制(CH1~8)
BAL控制(CH9~12)
PA N 控制旋钮设置发送到GROUP 总线1 ~2 、GROUP 总线3 ~4 和STEREO 总线L-R 的每一信号的立体声场位
置。
BAL控制旋钮设置左、右声道之间的平衡,并将在 INPUT L (CH9, 11) 处接收到的信号分配到 GROUP总线
1/3或 STEREO总线 L,将在 INPUT R (CH10, 12) 处接收到的信号分配到 GROUP总线 2/4或 STEREO总线 R。
i GROUP,ST选择开关
用来将每一声道的信号发送到GROUP 总线1 ~2 ,GROUP总线3~4和STEREO总线L-R。
当开关在ON ( >) 位置时,信号发送到有关的总线。
o 声道衰减器
控制输入声道信号的输出电平,调整声道间的音量平衡。
* 不使用的衰减器的电平应降低。
CH INPUT
1~4ch
CH INPUT
5~8ch
INPUT
[-60~+10dB]
INSERT OUT
[0dB]
INSERT IN
[0dB]
INPUT
[-60~+10dB]
ST INPUT
9/10ch, 11/12ch
[-34~+10dB]
MIC(+48V)
MIC
LINE
HA
PAD
GAIN
[-60dB~-16dB]
[-34dB~+10dB]
BA
MIC(+48V)
MIC
LINE
PAD
HA
GAIN
[-60dB~-16dB]
[-34dB~+10dB]
[0dB]
HA
L
R
GAIN
[-34dB~+10dB]
HA
[0dB]
[0dB]
3-Stage EQ
Lo
Mid
3-Stage EQ
+48V
3-Stage EQ
Lo
+48V
3-Stage EQ
Lo
Hi
Mid
Mid
PEAK
Hi
Hi
PEAK
Ch.Fader
[-10dB]
PEAK
Ch.Fader
[-10dB]
BA
ST Ch.Fader
[-10dB]
BA
SUM
[0dB]
POST
POST
[0dB]
1-2
3-4
ST
[-6dB]
AUX1
AUX2
EFFECT
[0dB]
1-2
3-4
ST
[-6dB]
AUX1
AUX2
EFFECT
1-2
3-4
ST
[-6dB]
AUX1
AUX2
EFFECT
PAN
[0dB]
BA
PAN
[0dB]
BA
[0dB]
BAL
POST
GROUP2
GROUP3
GROUP1
STEREO L
GROUP4
AUX2
STEREO R
AUX1
EFFECT
MV12/6 —
用户手册
Page 7
主控制部分
前面板和后面板 5
q ST主衰减器
控制发送到ST OUT 插孔的信号的电平。
o
t
!4
!1
y
!2
u
!5
!3
!0
i
w
w MONO控制
控制发送到MONO OUT 插孔的信号由来自STEREO 总
线的信号组合成的单声道信号的电平。
e GROUP 1~4衰减器
r TO ST开关
控制GROUP 1 ~4 信号的电平,并将信号发送到它们各
自的GROUP OUTPUT 1 ~4 插孔。
同样,当TO ST 开关在ON ( >) 位置时,电平受GROUP
衰减器控制的信号也被发送到STEREO 总线。
t SEND
• AUX1,AUX2控制
控制送到 AUX1 SEND插孔和 AUX2 SEND插孔的
AUX1和 AUX2信号的各自电平。
• EFFECT控制
控制送到EFFECT SEND 插孔的EFFECT 总线信号的
电平。
* 该控制与从EFFECT总线发送到内置数码音响效应部分
的信号无关,并对其没有影响。
y RETURN
• AUX1,AUX2控制
控制从 RETURN L (MONO) 和 R插孔发送到 AUX1和
AUX2总线信号 (L与R混合) 的电平。
q
• GROUP/ST控制
控制从RETURN L (MONO) /R 插孔发送到GROUP 总
线1 ~4 和立体声总线信号的电平。
• GROUP,ST选择开关
用以把信号从 RETURN L (MONO) /R插孔发送到
GROUP总线 1~ 4和立体声总线。
把开关打开ON ( >) ,则信号将被发送到对应的总线
上。
* RETURN L插孔上的信号将送到GROUP总线1和3上。
RETURN R插孔上的信号将送到GROUP总线2和4上。
* 当仅使用RETURN L (MONO) 插孔时,同样的信号被
送到STEREO总线L/R和GROUP总线1~4上。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8
6 前面板和后面板
u DIGITAL EFFECT
• PROGRAM选择开关
从内置数码音响效应部分中选择一个程序。
VOCAL ECHO 1
VOCAL ECHO 2
VOCAL ECHO 3
VOCAL ECHO 4
• PARAMETER控制
控制所选效应程序的参数 (效应水平、速度等)。
• ON开关
在ON (>) 或OFF (?) 之间切换内置数码音响效应部分。当设为OFF时,来自内置音响效应部分的信号
不被发送。
• AUX1,AUX2控制
控制从内置数码音响效应部分发送到AUX1和AUX2总线信号的电平。
• GROUP/ST控制
控制从内置数码效应部分发送到GROUP 总线1 ~4 及STEREO 总线信号的电平。
• GROUP,ST选择开关
用以把信号从内置数码效果传送到GROUP 总线1 ~4 和STEREO 总线上。
当开关设为ON ( >) 时,信号将被传送到相应的总线上。
VOCAL REVERB 1
VOCAL REVERB 2
VOCAL REVERB 3
VOCAL REVERB 4
HALL 1
HALL 2
HALL 3
ROOM
PLATE 1
PLATE 2
PLATE 3
GATE REVERB
i TAPE IN控制
控制从TAPE IN插孔发送到STEREO 总线信号的电平。
o ST GRAPHIC EQUALIZER
一台立体声7 波段图形均衡器对输出到ST OUT插孔的信号提供音调调整。
在125 ,250 ,500 ,1k ,2k ,4k 和8kHz 的各个频段提供一+/-12dB 的放大或截止。
!0 PHONES/MONITOR输出和电平计选择开关
选择发送到MONITOR 插孔、PHONES 插孔的信号和电平计。
在可以组合使用三个开关,以选择TAPE IN,ST ,GROUP 1-2和GROUP 3-4信号。
====
TAPE IN N/A N/A > TAPE IN
ST N/A ? ST ?
GROUP 1-2 ? 1-2 > GROUP ?
GROUP 3-4 > 3-4 > GROUP ?
? 1-2 > 3-4 ? ST > GROUP ? > TAPE IN
!1 PHONES/MONITOR控制
控制发送到MONITOR 插孔和PHONES 插孔信号的电平。
!2 PHONES插孔
该插孔是一立体声耳机类型的插孔,用以与一对耳机连接 (标称输出 /阻抗为 3mW/40Ω ) 。请使用 !0 PHONES/
MONITOR输出和测量选择开关选择使用耳机监控的输入源。
!3 电平计
发光二极管指示在PHONES/MONITOR 输出和电平计选择开关!0 中所选信号的输出电平。“ 0 ” 表示正常电
平,当即将实施限幅时,PEAK 指示灯将点亮。
!4 电源指示灯
当主机的电源打开时,指示灯将点亮。
MV12/6 —
!5 电灯连接器
一盏XLR 型电灯 (AC 或DC12V ,0.5A ( 最大)) 可以连接到这里。
参考第17 页的框图。
用户手册
Page 9
连接器面板
前面板和后面板 7
we r t y u i
!1
!3
!0
o
w q o !1 !2 !0
q INPUT插孔(CH1~8)
配有平衡型XLR 和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 XLR型(1∶接地端,2∶高电位端,3∶低电位端)
•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高电位端, ∶低电位端,G∶接地端)
请使用输入选择开关正确选择连接在INPUT 插孔上的麦克风和或设备类型。
• MIC(+48V)
可连接电容麦克风等。虚拟电源 (直流+48V) 连接在XLR 插孔的第2 和第3
脚上和欧洲型模块连接器的 / 脚上。
* 当不使用虚拟电源时,请确保输入选择开关不设在MIC ( +48V) 位置上。
• MIC∶ 与50 ~600 Ω 麦克风兼容。
• LINE∶ 与600 Ω 线性电平设备兼容。
② ST INPUT插孔(CH9~12)
提供不平衡RCA 声音类型立体声线性输入插孔及不平衡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两种类型均与600Ω 线性电平设备兼容。
③ INSERT IN插孔(CH1~4)
④ INSERT OUT插孔(CH1~4)
这些是位于输入声道的均衡器和衰减器之间的输入/ 输出插孔。INSERT IN 插孔是平衡型声音插孔,标称输
入/ 阻抗为0dB/600 Ω 。INSERT OUT插孔是阻抗平衡型声音插孔,标称输出/ 阻抗为0dB/10kΩ 。这些插孔可连
接图形均衡器、压缩器、噪声滤波器等。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10
8 前面板和后面板
⑤ SEND插孔
• AUX1,AUX2
• EFFECT
⑥ RETURN L(MONO),R插孔
这些是不平衡型声音线性输入插孔,标称输入电平/ 阻抗为+4dB/600 Ω 。
输入到该插孔的信号传送到GROUP 总线1~4、STEREO 总线和AUX1、AUX2总线。通常这些插孔用于接收
外部效果设备如混响器、追时器等的返回信号,但它们也可当作附加立体声输入使用。当仅连接L (MONO)
插孔时,将向R和L 插孔传送相同的单声道信号。
⑦ TAPE IN(L,R)插孔
这些是用于监控外部DAT录音机和CD唱机的线性输入插孔。从这些插孔接收的信号被传送到立体声总线上。
在这种情况下,TAPE IN控制用于调整输入电平。在把电平计选择开关 (主控部分) 设到正确位置并使用
PHONES/MONITOR输出后,也可在MONITOR插孔或PHONES插孔上直接监控。
⑧ REC OUT(L,R)插孔
当把外部DAT 录音机或卡式录音机连接到这些插孔上时,您可以录制从ST OUT 插孔上输出的信号。
送往这些插孔的信号不受ST 主衰减器或图形EQ 设置影响。请在录音设备上调整录音电平。
这些是阻抗平衡型声音输出插孔,标称输出/ 阻抗为+4dB/600Ω 。 AUX1和AUX2总线信号从各自的插孔输
出。这些插孔可用于把信号传送到监控系统上如信号盒上。
该插孔是阻抗平衡型声音输出插孔,标称输出/ 阻抗为+4dB/600 Ω 。
EFFECT 总线上的信号从此插孔输出。该插孔可用于把信号传送到外部效果设备上等。
⑨ GROUP OUT(1~4)插孔
发送GROUP 1~4 总线上的信号。这些插孔用于与MTR 或外部混音器的输入插孔连接。
提供两种类型的插孔∶平衡型声音插孔和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 声音型(顶端∶高电位端,圆环∶低电位端,套管∶接地端)
标称输出/ 阻抗+4dB/600 Ω
•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高电位端, ∶低电位端,G∶接地端)
标称输出/ 阻抗+4dB/600 Ω
⑩ ST OUT(L,R)插孔
这些插孔用以传送混合信号的立体声输出,并与功放等驱动主扬声器的设备连接。
此输出也可用于录制电平由ST 主衰减器控制的信号。
提供两种类型的插孔∶平衡XLR 和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 XLR型(1∶接地端,2∶高电位端,3∶低电位端)
标称输出/ 阻抗+4dB/600 Ω
•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高电位端, ∶低地位端,G∶接地端)
标称输出/ 阻抗+4dB/600 Ω
MV12/6 —
用户手册
Page 11
!1 MONO OUT插孔
该信号是STEREO 总线上立体声信号的单声道混合。其电平由MONO 控制器控制。
提供两种类型的插孔∶平衡XLR 型和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 XLR型(1∶接地端,2∶高电位端,3∶低电位端)
标称输出/ 阻抗+4dB/600 Ω
前面板和后面板 9
•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高电位端, ∶低地位端,G∶接地端)
标称输出/ 阻抗+4dB/600 Ω
!2 MONITOR(L,R)插孔
该插孔是不平衡欧洲型模块连接器输出插孔,可连接监控系统等,标称输出/阻抗为+4 dB/10kΩ 。
请使用PHONES/MONITOR输出并使用电平计选择开关 (主控部分) 选择需监控的信号源。
!3 电源开关
当该开关在ON 位置时,本机通电。
将电源开关转到ON 位置时,首先打开混音器,然后打开功率放大器或连接到混音器的有源扬声器。
同样,当电源开关在OFF 位置时,在关闭混音器之前,先关闭功率放大器或有源扬声器。
连接器极性
OUTPUT INPUT
INPUT, ST OUT, MONO OUT
管脚1∶接地
管脚2∶高电位 (+)
管脚3∶低电位 (–)
INSERT IN, INSERT OUT,
GROUP OUT,
AUX 1/AUX2/EFFECT SEND
PHONES
RETURN
顶端∶高电位 (+)
圆环∶低电位 (–)
套管∶接地
顶端∶L
圆环∶R
套管∶接地
顶端∶高电位
套管∶接地
圆环
顶端 套管
顶端 套管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12
10 前面板和后面板
■ 改变连接器面板位置
您可以把连接器面板安装在混音器后部或顶部。您可以在安装本装置时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位置。
出厂时连接器面板安装在本装置后部。
可按图示取出螺钉,把面板安装在顶部。
■ 安装防护盖
如下所示,使用控制面板上的9 个螺钉孔安装防护盖。
请使用直径M4 ,长度小于或等于12mm 的螺钉。
小于10mm
56.5
小于
12mm
控制面板
直径M4
112.5
128
请勿自己动手。
190 226
8 8
MV12/6 —
单位 : mm
11
用户手册
Page 13
关于附件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若您使用的是欧洲型模块连接器,请使用提供的连接器,并依照下面的图示安装。
q 把POWER 开关设为OFF 。
w 松开封盖螺钉,握住封盖并移去封盖。
关于附件 11
e 安装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1. 若线孔关闭,可左旋连接器顶部的螺钉直到打开。
2. 依照插孔所示插入电线,然后右旋顶部螺钉锁紧电线。
3. 连接欧洲型模块连接器与混音器插孔。
r 把封盖安装在原来的地方。
注意∶若未安装封盖,使用欧洲型模块连接器时可能会触电。
使用一字螺丝刀拧紧。
底座
随混音器附有4 个橡皮底座。
根据设备安装的方位,把橡皮底座安装在混音器 “ 底部” 。
在把混音器表面的灰尘和污垢擦拭干净后,移去底座顶端的粘性护垫,把底座安装在混音器上。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14
12 应用
应用
例 1)基本设置
监控扬声器
功率放大器
耳机
PHONES
将 POST开关设到 “?”
(AUX2=PRE)。
GROUP, ST选择开关
声道衰减器
AUX 1
SEND
INSERT
OUT
AUX 2 (PRE)
SEND
音响效应器
INSERT
IN
主扬声器
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ST OUT
MONO OUT
TAPE IN
REC OUT
PHONES/MONITOR输出和电平计选择开关
ST主衰减器
超低音扬声器等
CD 录音机,DAT 等
INPUT
麦克风,线性输入
GROUP 1 ~4 衰减器
步骤
q 将线性输入设备或麦克风连接到INPUT 插孔,并将一台功率放大器连接到 ST OUT 插孔,该功率放大器连接
到主扬声器。
w 用每个声道上的GAIN控制调整来自连接到输入声道 (参考第 3页) 的设备或麦克风的输入信号的电平,用声
道衰减器调整发送到主控部分的输出信号电平。总的来说,您应该将声道衰减器设到接近于 “ 0” 的位置。
e 按下每个声道的 “ ST” GROUP,ST 选择开关。
r 用ST主控衰减器调整发送到功率放大器信号的电平。总的来说,您应该将主控衰减器设到接近于它们 “0” 的
位置。
t 用功率放大器上的音量控制调整扬声器的音量。
如果必要,用监控设备 (一对耳机,监控扬声器等) 。
MV12/6 —
用户手册
Page 15
例 2)使用独立扬声器的大厅设置
应用 13
CD 录音机,磁带录音座等
主扬声器
R
监控扬声器
主扬声器
L
监控扬声器
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AUX 1
SEND
REC OUT
TAPE IN
AUX 2 (PRE)
SEND
ST OUT
侧面扬声器
24
13
侧面扬声器
主扬声器
GROUP OUT
ý1
ý2
ý3
ý4
侧面扬声器
4 声道功率
放大器等
将POST 开关设到 “ ?” (AUX2=PRE) 。
GROUP ,ST 选择开关
声道衰减器
步骤
q 将线性输入设备或麦克风连接到INPUT 插孔,并将一台功率放大器连接到 ST OUT 插孔,该功率放大器连接
到主扬声器。
w 用每个声道上的GAIN控制调整来自连接到输入声道 (参考第 3页) 的设备或麦克风的输入信号的电平,用声
道衰减器调整发送到主控部分的输出信号电平。总的来说,您应该将声道衰减器设到接近于 “ 0” 的位置。
e 按下各通道的 “ ST” , “ 1~2” , “ 3~4” GROUP,ST选择开关。
r 使用ST 主衰减器和GROUP 1 ~4衰减器调节送到功放的各信号输出电平。衰减器的 “ 0” 位置表示平均电平。
t 使用功放上的音量控制调节扬声器音量。
若有需要,可使用监控设备 (一对耳机、监控扬声器等) 或录音设备。
INPUT
麦克风,线性输入
耳机
PHONES
ST主衰减器
GROUP1~4衰减器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16
14 附录
附录
规格
■ 一般规格
频率响应 20Hz ~20kHz +1dB, -3dB @+4dB, 600 Ω (在最小电平处输入增益控制)
(CH MIC INPUT到ST, GROUP OUT/AUX, EFFECT SEND)
总谐波失真 <0.1% (THD+N) @+14dB, 20Hz~ 20kHz, 600Ω
(CH MIC INPUT到ST, GROUP OUT/AUX, EFFECT SEND)
嗡嗡声和噪声 -128dB 等效输入噪声
(Rs=150Ω ,20Hz~20kHz,INPUT GAIN
Control=Max.,
输入灵敏度=-60dB)
* 用12.7kHz,-6dB/倍频低通滤波器测量。
(等效于20kHz,-∞ dB/倍频滤波器。)
最高电压增益 60dB INPUT (MIC) 到INSERT OUT
单声道INPUT增益控制 44dB 可变
立体声INPUT增益控制 44dB 可变
1kHz处的串音 -70dB 相邻输入
输入声道均衡 ±15dB 最大
单声道和立体声INPUT峰值信号指示灯 红色∶每个声道,当每个声道已通过均衡器的信号的电平超过+17dB 时,指示灯将点亮。
电平计 12 点发光二极管 x 2
图形均衡器 7波段(125 ,250 ,500 ,1k ,2k ,4k ,8kHz )
内置数码音响效应 16 种
虚拟电源 +48V (平衡)∶在输入选择开关位置为MIC (+48V )时提供
电灯连接器 XLR 型(电灯相溶性∶AC 或DC12V ,0.5A (最大))
电源/功耗 美国和加拿大∶120V AC 60Hz, 50W
尺寸(宽×高×深) 482 x 308 x 192 mm (7U 框架安装尺寸)
重量 9.0kg
附件 3 脚欧洲型模块连接器∶18
-95dB 残余输出噪声
-64dB ST OUT:
(68dB信噪比 ) 主衰减器和一个声道衰减器在额定电平处,声道分配开关在
ON位置。
-90dB ST OUT:
(94dB信噪比 ) 主衰减器在额定电平处,所有声道分配开关在 OFF位置,所有
GROUP到 ST开关在 OFF位置。
-90dB GROUP OUT:
(94dB信噪比 ) 主衰减器在额定电平处,所有声道分配开关在 OFF位置。
-84dB AUX SEND, EFFECT SEND:
(88dB信噪比 ) 主电平控制在额定电平处,所有声道发送控制器在最小电平处。
84dB INPUT (MIC) 到 GROUP OUT
84dB INPUT (MIC) 到 ST OUT (CH到 ST)
94dB INPUT (MIC) 到 ST OUT (GROUP到 ST)
76dB INPUT (MIC) 到 AUX1 SEND, AUX2 SEND (PRE)
86dB INPUT (MIC) 到 AUX2 SEND (POST) , EFFECT SEND
58dB INPUT (LINE) 到 ST OUT (CH到 ST)
58dB ST INPUT到 ST OUT (CH到ST)
-70dB输入到输出( CH INPUT)
HIGH 10kHz坡状
MID 2.5kHz峰值状
LOW 100Hz坡状
* 交叉/跌落 频率倾斜∶最大可变电平以下 3dB 。
± 12dB最大
一般∶ 230V AC 50Hz, 50W
底座∶ 4
MV12/6 —
0dB=0.775Vrms
用户手册
Page 17
■ 输入规格
输入 输入 增益
连接器 选择开关 控制 灵敏度 *1 额定 限幅前的最大值
MIC (+48V)
MIC
INPUT
(1-8)
ST INPUT (L, R)
(9/10, 11/12)
RETURN (L, R) 10kΩ 600Ω lines -12 dB (195mV) +4 dB (1.23V) +20 dB (7.75V) 耳机插孔 (TRS) *3
TAPE IN (L, R) 10kΩ 600Ω lines -26 dBV (50.1mV) -10 dBV (316mV) +10 dBV (3.16V) RCA针型插孔 *3
INSERT IN (1-4) 10kΩ 600Ω lines -20 dB (77.5mV) 0 dB (0.775V) +20 dB (7.75V) 耳机插孔 (TRS) *2
LINE -34
MIC (+48V)
MIC
LINE +10 -10 dB (245mV) +10 dB (2.45V) +30 dB (24.5V)
*1 输入灵敏度∶当本机设为最大增益时,产生额定输出电平的最低电平。
*2 XLR型连接器,欧洲型模块连接器,耳机插孔 (TRS) (T=高电位, R=低电位, S=接地 )∶平衡型。
*3 RCA针型插孔,欧洲型模块连接器,耳机插孔 (TRS) (T=信号, R=接地, S=接地 )∶非平衡型。
• 0dB=0.775Vrms, 0dBV=1Vrms
-60 -80 dB (0.078mV) -60 dB (0.775mV) -40 dB (7.75mV)
-16
-34
+10 -10 dB (245mV) +10 dB (2.45V) +30 dB (24.5V)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输入阻抗 额定阻抗
50-600Ω
3kΩ mics &
600Ω lines
10kΩ 600Ω lines
-54 dB (1.55mV) -34 dB (15.5mV) -14 dB (155mV)
-36 dB (12.3mV) -16 dB (123mV) +4 dB (1.23V)
-54 dB (1.55mV) -34 dB (15.5mV) -14 dB (155mV)
输入电平
连接器类型
XLR-3-31 型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RCA 针型插孔 *3
附录 15
*2
*2
*3
■ 输出规格
输出连接器 输出阻抗 额定阻抗
ST OUT (L, R), MONO OUT 150Ω 600Ω lines +4 dB (1.23V) +24 dB (12.3V)
AUX SEND (1, 2)
EFFECT SEND
GROUP OUT (1-4) 150Ω 600Ω lines +4 dB (1.23V) +24 dB (12.3V)
MONITOR (L, R) 470Ω 10kΩ lines +4 dB (1.23V) +20 dB (7.75V)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4
INSERT OUT (1-4) 600Ω 10kΩ lines 0 dB (0.775V) +20 dB (7.75V) 耳机插孔 (TRS) *2
PHONES 100Ω 40Ω phones 3mW 75mW ST耳机插孔 (TRS) *5
REC OUT (L, R) 600Ω 10kΩ lines -10 dBV (316mV) +10 dBV (3.16V) RCA 针型插孔 *6
*1 XLR型连接器,欧洲型模块连接器∶平衡型。
*2 耳机插孔 (TRS) (T=高电位, R=低电位, S=接地 )∶平衡阻抗型。
*3 耳机插孔 (TRS) (T=高电位, R=低电位, S=接地 ) ∶平衡型。
*4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非平衡型。
*5 ST耳机插孔 (TRS) (T=L, R=R, S=接地 ) ∶非平衡型。
*6 RCA针型插孔∶非平衡型。
• 0dB=0.775Vrms, 0dBV=1Vrms
75Ω 600Ω lines +4 dB (1.23V) +20 dB (7.75V) 耳机插孔 (TRS) *2
此产品规格可能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输出电平
额定 限幅前的最大值
连接器类型
XLR-3-32 型 *1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1
耳机插孔 (TRS) *3
欧洲型模块连接器 *1
MV12/6—
用户手册
Page 18
16 附录
尺寸
192 308
18.7
482
单位∶mm
MV12/6 —
用户手册
Page 19
框图和平面图
G1-2/G3-4
PEAK
PEAK
LEVEL Meters(LED)
[+4dB]
ST OUT L
[+4dB]
ST OUT R
DR
DR
[+4dB]
MONO OUT
MONITOR
[+4dB]
BA
[+4dB]
BA
PHONES
[-16dB]
PHONES/
MONITOR
TAPE IN
ST/GROUP
[3mW@40ohms]
+20dB
+10dB
0dB
PHONES [3mW@40ohms]
MONITOR [+4dB]
Max. Before Clip
ST OUT, MONO OUT [+4dB]
MONO Master
REC OUT [-10dBV]
附录 17
–10dB
–20dB
–30dB
PHONES/MONITOR
Control
Master
Fader
ST
–40dB
–50dB
–60dB
EFFECT
AUX2
AUX1
STEREO R
STEREO L
GROUP4
GROUP3
GROUP2
GROUP1
+48V
MIC
LINE
MIC(+48V)
GROUP OUT 1
[+4dB]
BA
[-10dB]
[0dB]
GROUP1 Fader
SUM
1-2
[0dB]
3-4
PAN
[0dB]
BA
PEAK
3-Stage EQ
[0dB]
HA
PAD
TO ST
[0dB]
ST
[-10dB]
Ch.Fader
Hi
Mid
Lo
[-34dB~+10dB]
[-60dB~-16dB]
GAIN
GROUP OUT 2
[+4dB]
BA
[0dB]
GROUP2 Fader
SUM
[-6dB]
AUX1
AUX2
POST
BA
[-10dB]
EFFECT
GROUP OUT 3
[+4dB]
BA
[0dB]
SUM
[0dB]
+48V
MIC
LINE
MIC(+48V)
TO ST
[-10dB]
[0dB]
GROUP3 Fader
1-2
3-4
PAN
[0dB]
BA
PEAK
[-10dB]
Ch.Fader
Hi
Lo
3-Stage EQ
[0dB]
HA
PAD
GROUP OUT 4
[+4dB]
BA
[-10dB]
[0dB]
GROUP4 Fader
SUM
ST
[-6dB]
AUX1
Mid
[-34dB~+10dB]
[-60dB~-16dB]
GAIN
AUX2
POST
EFFECT
GEQ
[0dB]
BA
[0dB]
INV
SUM
1-2
[0dB]
[0dB]
[0dB]
ST Master
Fader
3-4
BA
ST Ch.Fader
Lo
3-Stage EQ
HA
GEQ
BA
[-10dB]
INV
SUM
ST
BAL
BA
[-10dB]
PEAK
Hi
Mid
[-34dB~+10dB]
GAIN
[-6dB]
AUX1
3-Stage EQ
HA
AUX2
POST
Max. Before Clip
GROUP OUT [+4dB]
Fader
Master
GROUP
AUX1 SEND
AUX2 SEND
[+4dB]
[+4dB]
EFFECT SEND
[-6dB]
AUX1
BA
[+4dB]
RETURN
[+4dB]
Max. Before Clip
AUX SEND [+4dB]
EFFECT SEND [+4dB]
[0dB]
INV
EFFECT
[-6dB]
IN
(INV)
DIGITAL
EFFECT
RO
LO
AUX
Control
Master
EFFECT
SUM
PROGRAM
PARAMETER
EFFECT
AUX2
AUX1
STEREO R
STEREO L
GROUP4
GROUP3
GROUP2
GROUP1
RETURN to AUX/GROUP/STEREO [-2dB]
CH & ST INPUT to GROUP/STEREO [0dB]
TAPE IN to STEREO [-6dB]
DSP to AUX/GROUP/STEREO [-6dB]
CH & ST INPUT to AUX/EFFECT [-6dB]
1-2
ST
3-4
AUX2
[-6dB]
GROUP/ST
[0dB]
AUX1
ON
EFFECT
DIGITAL
AUX2
RETURN [+4dB]
Max. Before Clip
TAPE IN [-10dBV]
Channel
Fader
R
INSERT OUT [0dB]
INSERT IN [0dB]
BA
MONO
[-6dB]
REC OUT
[-10dBV]
R
L
SUM
[-6dB]
EFFECT
SUM
[0dB]
BA
L
TAPE IN
BA
R
[-10dBV]
TAPE IN
INV
INV
AUX2
AUX1
[-6dB]
[0dB]
[0dB]
SUM
SUM
1-2
ST
3-4
[-2dB]
GROUP/ST
[+4dB]
BA
L/MONO
Max. Before Clip
GAIN Min.[+10dB]
GAIN Min.[+10dB]
ST INPUT
ST INPUT
GAIN Max.[-34dB]
ST INPUT
[-60~+10dB]
INPUT
CH INPUT
INSERT OUT
1~4ch
[0dB]
[0dB]
INSERT IN
[-60~+10dB]
INPUT
5~8ch
CH INPUT
L
9/10ch, 11/12ch
[-34~+10dB]
ST INPUT
R
GAIN Min.[-16dB]
+30dB +30dB
GAIN Min.[+10dB]
INPUT(LINE)
+20dB
+10dB
MV12/6—
0dB
INPUT(MIC)
-10dB
-20dB
GAIN Max.[-34dB]
INPUT(MIC)
INPUT(LINE)
-30dB
-40dB
-50dB
用户手册
GAIN Max.[-60dB]
-60dB
Page 20
V639300 R2 1 CP 20
NP Printed in Taiwan
YAMAHA CORPORATION
Pro Audio & Digital Musical Instrument Division
P.O. Box 3, Hamamatsu, 430-8651,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