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User’s Manual [zh]

RS700A-E9 V2 系列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伺服器
使用手冊
T17247
4.00 版 2020 年 8 月發行
版權說明
©ASUSTeK Compu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免責聲明
台端應自行承擔使用本使用手冊的所有風險。 台端明確了解並同意,華碩、華碩 之授權人及其各該主管、董事、員工、代理人或關係企業皆無須為您因本使用手冊、 或因使用本使用手冊、或因不可歸責於華碩的原因而無法使用本使用手冊或其任何部 分而可能產生的衍生、附隨、直接、間接、特別、懲罰或任何其他損失(包括但不限 於利益損失、業務中斷、資料遺失或其他金錢損失)負責,不論華碩是否被告知發生 上開損失之可能性。
台端知悉華碩有權隨時修改本使用手冊。本產品規格或驅動程式一經改變,本使 用手冊將會隨之更新。本使用手冊更新的詳細說明請您造訪華碩的客戶服務網 ht tp:// support.asus.com,或是直接與華碩資訊產品技術支援專線 0800-093-456 聯絡。
當下列兩種情況發生時,本產品將不再受到華碩之保固及服務:
(1) 本產品曾經過非華碩授權之維修、規格更改、零件替換或其他未經過華碩授
權的行為。
(2)本產品序號模糊不清或喪失。
ii
目錄
使用注意事項 ................................................................................................................................... vi
用電安全 ...........................................................................................................................................vii
電磁安全 ...............................................................................................................................vii
靜電元件 ...............................................................................................................................vii
警告使用者 ........................................................................................................................... vii
關於本使用手冊 ........................................................................................................................... viii
章節說明 ............................................................................................................................. viii
提示符號 ................................................................................................................................ ix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 ix
產品之限用物質含有情況 .................................................................................................x
產品回收與處理 ....................................................................................................................x
第一章:系統導覽
1.1 產品包裝內容 ........................................................................................................................ 1-2
1.2 序號貼紙 ................................................................................................................................. 1-3
1.3 產品規格表 ............................................................................................................................. 1-4
1.4 前端面板 ................................................................................................................................. 1-7
1.5 後端面板 ................................................................................................................................. 1-8
1.6 內部組件 ................................................................................................................................. 1-9
1.7 LED 顯示燈號說明 ............................................................................................................1-11
1.7.1 前面板指示燈 ......................................................................................................1-11
1.7.2 儲存裝置指示燈 ..................................................................................................1-12
1.7.3 網路埠指示燈 ......................................................................................................1-13
1.7.4 後端面板指示燈 ..................................................................................................1-13
1.7.5 Q-Code 表格 .........................................................................................................1-14
第二章:硬體安裝
2.1 機殼上蓋 ................................................................................................................................. 2-2
2.1.1 打開機殼後半部上蓋 .......................................................................................... 2-2
2.2 中央處理器(CPU) .......................................................................................................... 2-3
2.2.1 安裝中央處理器 .................................................................................................... 2-3
2.3 系統記憶體 ............................................................................................................................. 2-7
2.3.1 概觀 ........................................................................................................................... 2-7
2.3.2 記憶體設定 ............................................................................................................. 2-8
2.3.3 安裝記憶體模組 .................................................................................................... 2-9
2.3.4 取出記憶體模組 .................................................................................................... 2-9
2.4 安裝硬碟機 ...........................................................................................................................2-10
2.5 擴充插槽 ...............................................................................................................................2-15
2.5.1 安裝擴充卡至轉接卡支撐架 ..........................................................................2-15
2.5.2 安裝擴充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2-16
2.5.3 安裝華碩 PIKE II 卡 ..........................................................................................2-19
2.5.4 安裝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僅 RS700A-E9-RS12V2 選配) ................................................................2-22
2.5.5 安裝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至轉接卡支撐架
(僅 RS700A-E9-RS12V2) ...........................................................................2-25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iii
目錄
2.5.6 設定擴充卡 ...........................................................................................................2-27
2.5.7 安裝 Mezzanine(夾層)卡............................................................................2-28
2.5.8 安裝 M.2(NGFF)擴充卡 .............................................................................2-31
2.6 連接排線 ...............................................................................................................................2-33
2.7 背板排線的連接 .................................................................................................................2-34
2.8 儲存裝置設定與連接排線(僅 RS700A-E9-RS12V2) ....................................2-36
2.8.1 8 個 SATA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2-37
2.8.2 12 個 SATA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2-40
2.8.3 8 個 SATA/SAS 及 4 個 SATA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2-44
2.8.4 2 個 NMVe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2-49
2.8.5 4 個 NMVe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2-52
2.8.6 8 個 NMVe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2-57
2.9 移除系統組件 ......................................................................................................................2-63
2.9.1 系統風扇 ................................................................................................................2-63
2.9.2 備援式電源供應器模組 ...................................................................................2-64
2.9.3 薄型光碟機(僅 RS700A-E9-RS4V2) ....................................................2-65
第三章:進階安裝
3.1 免工具標準式滑軌套件 ..................................................................................................... 3-2
3.2 滑軌尺寸 ................................................................................................................................. 3-4
第四章:主機板資訊
4.1 主機板構造圖 ........................................................................................................................ 4-2
4.2 跳線選擇區 ............................................................................................................................. 4-4
4.3 內部指示燈 ............................................................................................................................. 4-9
4.4 元件與周邊裝置的連接 ...................................................................................................4-12
第五章:BIOS 程式設定
5.1 管理、更新您的 BIOS 程式 ............................................................................................5-2
5.1.1 華碩 CrashFree BIOS 3 程式 ...........................................................................5-2
5.1.2 使用華碩 EzFlash 更新程式 ............................................................................. 5-3
5.1.3 BUPDATER 工具程式 ......................................................................................... 5-4
5.2 BIOS 程式設定 ...................................................................................................................... 5-6
5.2.1 BIOS 程式選單介紹 ............................................................................................. 5-7
5.2.2 功能表列說明 ........................................................................................................ 5-7
5.2.3 選單項目 .................................................................................................................. 5-8
5.2.4 子選單 .......................................................................................................................5-8
5.2.5 操作功能鍵說明 .................................................................................................... 5-8
5.2.6 一般說明 .................................................................................................................. 5-8
5.2.7 設定值 .......................................................................................................................5-8
5.2.8 設定視窗 .................................................................................................................. 5-8
5.2.9 捲軸 ........................................................................................................................... 5-8
5.3 主選單(Main) ................................................................................................................... 5-9
5.3.1 System Date [Day xx/xx/xxxx] ......................................................................... 5-9
5.3.2 System Time [xx:xx:xx] ....................................................................................... 5-9
iv
目錄
5.4 效能調整選單(Performance Tuning menu) .........................................................5-10
5.5 進階選單(Advanced menu) .......................................................................................5-11
5.5.1 Trusted Computing..............................................................................................5-12
5.5.2 PSP 韌體版本 ......................................................................................................5-12
5.5.3 APM .........................................................................................................................5-12
5.5.4 Onboard LAN 設定 .............................................................................................5-13
5.5.5 序列埠控制面板重新定向(Serial Port Console Redirection) .....5-14
5.5.6 CPU 設定 ...............................................................................................................5-17
5.5.7 PCI 子系統設定(PCI Subsystem Settings) ..........................................5-17
5.5.8 USB 設定(USB Configuration) ................................................................5-19
5.5.9 CSM 設定 ..............................................................................................................5-20
5.5.10 NVMe 設定(NVMe Configuration) .......................................................5-21
5.5.11 SATA 設定..........................................................................................................5-22
5.5.12 區域網路堆疊設定(Network Stack Configuration) .......................5-22
5.5.13 AMD 記憶體設定狀態 ...................................................................................5-23
5.5.14 iSCSI 設定 ..........................................................................................................5-23
5.6 晶片選單 ...............................................................................................................................5-24
5.7 安全性選單(Security menu) .....................................................................................5-25
5.8 開機選單(Boot menu) .................................................................................................5-28
5.9 工具選單(Tool menu) .................................................................................................5-29
5.10 離開 BIOS 程式(Exit) ..............................................................................................5-30
5.11 AMD CBS 選單 .................................................................................................................5-31
5.11.1 CPU Common Options ....................................................................................5-31
5.11.2 DF Common Options........................................................................................5-33
5.11.3 UMC Common Option .....................................................................................5-35
5.11.4 NBIO Common Options ...................................................................................5-40
5.11.5 NTB Common Options .....................................................................................5-44
5.12 事件記錄選單(Event Logs menu) ........................................................................5-45
5.12.1 變更 Smbios 事件記錄設定.........................................................................5-45
5.12.2 View Smbios Event Log .................................................................................5-46
5.13 伺服器管理選單(Server Mgmt menu) ................................................................5-47
第六章:安裝驅動程式
6.1 安裝應用程式與工具程式 ................................................................................................ 6-2
6.2 使用驅動及公用程式 DVD 光碟 .................................................................................... 6-2
6.2.1 驅動程式主選單 .................................................................................................... 6-3
6.2.2 管理軟體選單 ........................................................................................................ 6-3
6.2.3 使用手冊選單 ........................................................................................................ 6-4
6.2.4 聯絡資訊 .................................................................................................................. 6-4
6.3 安裝 AMD 晶片裝置軟體驅動程式 .............................................................................. 6-5
6.4 安裝 Intel® I350-AM2 Gigabit 介面驅動程式 .......................................................... 6-6
6.5 安裝顯示驅動程式 .............................................................................................................. 6-8
附錄
KNPP-D32-R 架構圖 ...................................................................................................................A-2
華碩的聯絡資訊 ...........................................................................................................................A-3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v
使用注意事項
請勿使用非本產品配備的電源線,由於電路設計之不同,將有可能造成 內部零件的損壞。
‧ 使用前,請檢查每一條連接線是否都已經依照使用手冊指示連接妥當,以及電源
線是否有任何破損,或是連接不正確的情形發生。如有任何破損情形,請儘速與
您的授權經銷商聯絡,更換良好的線路。 ‧ 伺服器安放的位置請遠離灰塵過多,溫度過高,太陽直射的地方。 ‧ 保持機器在乾燥的環境下使用,雨水、溼氣、液體等含有礦物質將會腐蝕電子線
路。 ‧ 使用伺服器時,務必保持周遭散熱空間,以利散熱。 ‧ 使用前,請檢查各項周邊設備是否都已經連接妥當再開機。 ‧ 避免邊吃東西邊使用伺服器,以免污染機件造成故障。 ‧ 請避免讓紙張碎片、螺絲及線頭等小東西靠近伺服器之連接器、插槽、孔位等
處,避免短路及接觸不良等情況發生。 ‧ 請勿將任何物品塞入伺服器機件內,以避免引起機件短路,或是電路損毀。 ‧ 伺服器開機一段時間之後,散熱片及部份IC表面可能會發熱、發燙,請勿用手觸
摸,並請檢查系統是否散熱不良。 ‧ 在安裝或是移除周邊產品時請先關閉電源。 ‧ 在更換熱插拔式連接器的零件(如:Power Supply unit、HDD、DC Fan等)之前,
需先將產品的電源移除。 ‧ 電源供應器若壞掉,切勿自行修理,請交由授權經銷商處理。 ‧ 請不要試圖拆開機器內部,非專業人員自行拆開機器將會造成機器故障問題。 ‧ 伺服器的機殼、鐵片大部分都經過防割傷處理,但是您仍必須注意避免被某些細
部鐵片尖端及邊緣割傷,拆裝機殼時最好能夠戴上手套。 ‧ 當你有一陣子不使用伺服器時,休假或是颱風天,請關閉電源之後將電源線拔
掉。 ‧ 本產品建議之環境操作溫度為 35℃。 ‧ 主機板上之 RTC 電池如果更換不正確會有爆炸的危險,請依照製造商說明處理用
過的電池。
vi
用電安全
電磁安全
‧ 拆裝任何元件或是搬移伺服器之前,請先確定與其連接的所有電源都已經拔掉。 ‧ 拆裝任何元件上連接的訊號線之前,請先拔掉連接的電源線,或是先安裝訊號線
之後再安裝電源線。
‧ 使用一隻手拆裝訊號線,以避免接觸到兩個不同電位表面造成不當的電流突波衝
擊產生。
‧ 伺服器電源線請勿與其他事物機器共用同一個插座,儘量不要使用延長線,最好
能夠連接一台不斷電系統 UPS。
靜電元件
‧ 如果您有靜電環等防靜電設備,請先戴上。 ‧ 假如您所處的環境並沒有防靜電地板,開始拆裝伺服器之前,請您先將身體可能
帶的靜電消除。 ‧ 在尚未準備安裝前,請勿將元件由防靜電袋中取出。 ‧ 將元件由防靜電袋中取出時,請先將它與伺服器金屬平面部份碰觸,釋放靜電。 ‧ 拿持元件時儘可能不觸碰電路板,及有金屬接線的部份。 ‧ 請勿用手指接觸伺服器之連接器、IC 腳位、附加卡之金手指等地方。 ‧ 欲暫時置放元件時請放置在防靜電墊或是防靜電袋上,再度拿起時請將它與伺服
器金屬平面部份碰觸。
本系統是以具備接地線之三孔電源線插座而設計,請務必將電源線連接到 牆上的三孔電源插座上,以避免突衝電流造成伺服器系統損害情形發生。
警告使用者
下,使用者會被要求採取某些適當的對策。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vii
關於本使用手冊
章節說明
本使用手冊的內容結構如下:
第一章:系統導覽
第二章:硬體安裝
本章以逐步說明的方式,教您如何將系統所需的零組件正確地安裝至本伺服器裡 頭。
第三章:進階安裝
本章提供您本伺服器的機架安裝及使用方法。
第四章:主機板資訊
本章提供您有關本伺服器內建主機板的相關資訊,包括主機板的構造圖、Ju mp er 設定以及連接埠位置等。
第五章:BIOS 程式設定
本章提供您本伺服器之 BIOS 的升級與管理及 BIOS 設定的相關訊息。
第六章:安裝驅動程式
本章節將提供您相關驅動程式的安裝與說明。
viii
提示符號
以下為本手冊所使用到的各式符號說明:
警告: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您本身的安全。
小心: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勿傷害到主機板元件。不當的 動作可能會對產品造成損害。
注意:重點提示,重要的注意事項。您必須遵照使用手冊所描述之方式 完成一項或多項軟硬體的安裝或設定。
說明:小祕訣,名詞解釋,或是進一步的資訊說明。提供有助於完成某 項工作的訣竅和其他額外的資訊。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級資訊等。
1. 華碩網站
您可以到 https://www.asus.com/tw 華碩電腦全球資訊網,來取得所有關於華碩軟硬
體產品的各項資訊。
2. ASUS Control Center(ACC)使用手冊
本使用手冊介紹如何設定並使用華碩伺服器管理工具,請至 asuscontrolcenter.asus.
com 檢視詳細資訊。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ix
產品之限用物質含有情況
「產品之限用物質含有情況」之相關資訊,請參考下表。
單元
印刷電路板及其 電子組件 外殼 o o o o o o 散熱設備 o o o o o 電源供應器 o o o o o 其他及其配件 o o o o o 備考 1 "o" 係指該項限用物質之百分比含量未超出百分比含量基準值。
備考 2 "-" 係指該項限用物質為排除項目。
鉛 (Pb) 汞 (Hg) 鎘 (Cd)
o o o o o
限用物質及其化學符號
六價鉻
(Cr+6)
多溴聯苯
(PBB)
多溴二苯醚
(PBDE)
產品回收與處理
華碩與資源回收業者以最高標準相互配合,以保護我們的環境,確保工作者的安 全,以及遵從全球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我們保證以資源回收的方式回收以往生 產的舊設備,透過多樣的方式保護環境。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華碩產品資源回收資訊與聯絡方式,請連線上網至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網頁:http://csr.asus.com/english/Takeback. htm。
請勿將本主機板當作一般垃圾丟棄。本產品零組件設計為可回收利用。 這個打叉的垃圾桶標誌表示本產品(電器與電子設備)不應視為一般垃 圾丟棄,請依照您所在地區有關廢棄電子產品的處理方式處理。
請勿將內含汞的電池當作一般垃圾丟棄。這個打叉的垃圾桶標誌表示電 池不應視為一般垃圾丟棄。
x
第一章:
系統導覽
本章將介紹本伺服器的各項組成元件,其中包括系統的
前、後面板以及內部功能的總體介紹。
1
1.1 產品包裝內容
以下為本伺服器包裝內的組件。
標準元件
機種型號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機殼 華碩 R12F 1U 機架式機殼
主機板 華碩 KNPP-D32-R 伺服器主機板
硬體元件 1 x 800W 80PLUS Platinum 電源供
應器 1 x 3.5 吋儲存裝置背板 4 x 可熱抽換 3.5 吋儲存裝置抽取
架 1 x 前側 I/O 面板 2 x 轉接卡 8 x 系統風扇(40mm x 40mm x
56mm)
配件 1 x 驅動與公用程式光碟片
螺絲一包 2 x 處理器散熱片(散熱片是隨處
理器一起出貨) 2 x AC 電源線
選配配件 1 x 備援式 800W 80PLUS Platinum
電源供應器模組(第二組) 1 x 標準式機架安裝套件 1 x 薄型 DVD-RW 光碟機
1 x 800W 80PLUS Platinum 電源供
應器 1 x 2.5 吋儲存裝置背板 12 x 可熱抽換 2.5 吋儲存裝置抽取
架 1 x 前側 I/O 面板 2 x 轉接卡 8 x 系統風扇(40mm x 40mm x
56mm) 1 x PCIE-NVME2-OCuLink 卡
1 x 驅動與公用程式光碟片 螺絲一包 2 x 處理器散熱片(散熱片是隨處
理器一起出貨) 2 x AC 電源線
1 x 備援式 800W 80PLUS Platinum
電源供應器模組(第二組) 1 x 標準式機架安裝套件 2 x OCuLink to OCuLink 連接線供
NVMe 裝置使用 1 x PCIE-NVME2-OCuLink 卡含二條
連接線 1 x PCIE-NVME4-OCuLink 卡含四條
連接線
1-2
第一章:系統導覽
若以上列出的任何一項配件有損壞或是短缺的情形,請儘速與您的經銷 商連絡。
1.2 序號貼紙
1
2
3
4
在您打電話尋求華碩客服中心的協助之前,請先注意產品上的 12 碼序號編號,如
xxS0xxxxxxxx。請參考以下的圖示範例所示。
問題提供滿意的協助。
RS700A-E9-RS4V2
xxS0xxxxxxxx
2
1
RS700A-E9-RS12V2
xxS0xxxxxxxx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3
1.3 產品規格表
華碩 RS700A-E9-RS4V2、RS700A-E9-RS12V2 是一款精心打造的 1U 伺服器,內 裝 KNPP-D32-R 伺服器主機板,支援 AMD EPYC™ 7002 系列處理器,並包含最新單 晶片系統所提供的相關技術。
機種型號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中央處理器 / 系統匯流排
核心邏輯 整合式 I/O – 無晶片組
總插槽數 32(每個 CPU 8 通道;每個 CPU 16 個記憶體模組)
擴充容量 最高可擴充達 4096GB
記憶體
擴充插槽
儲存裝置
記憶體類型
記憶體大小
總 PCI/P C I-E 插槽數
支援插槽類型
Micro SD 記憶 卡插槽
SATA 控制器
SAS 控制器
AMD EPYC™ 7002 系列 xGMI(外置全局記憶體介面連接)
DDR4 3200 / 2933 / 2666 RDIMM/LRDIMM/3DS LRDIMM
* 請參考華碩官方網站 tw.asus.com 以查詢最新記憶體 AVL 更
新資訊
16GB、32GB、64GB(RDIMM)
* 請參考華碩官方網站 tw.asus.com 以查詢最新記憶體 AVL 更
新資訊
3+1
1 x PCI-E x16(Gen3 x16
1 x PCI-E x16(Gen3 x16
link)(全高 / 半長)
1 x PCI-E x16(Gen3 x8
link)(LP)
1 x PCI-E x8(Gen3 x8
link)(LP)
1 x OCP 2.0 Mezzanine
(夾層)卡(Gen3 x16 link)
1
4 x SATA 6Gb/s 連接埠 2 x M.2 插槽(SATA 6Gb/s
& PCIe Gen3 x4 link) 選購套件: 華碩 PIKE II 3008 8 埠 SAS 12Gb/s HBA 卡 華碩 PIKE II 3108 8 埠 SAS HW 12Gb/s RAID 卡
link)(全高 / 半長) (選配為 NVME4­OCuLink 卡)
1 x PCI-E x16(Gen3 x8
link)(LP)
1 x PCI-E x8(Gen3 x8
link)(LP)(預設為 NVME2-OCuLink 卡)
1 x OCP 2.0 Mezzanine
(夾層)卡(Gen3 x16 link)
8 x SATA 6Gb/s 連接埠 2 x M.2 插槽(SATA 6Gb/s
& PCIe Gen3 x4 link)
1-4
第一章:系統導覽
(下一頁繼續)
機種型號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12 x 可熱抽換 2.5 吋儲存
儲存裝置插槽
I = 內建 A 或 S = 可熱
抽換
PCIe NVME 轉 接卡 & 訊號線
4 x 可熱抽換 3.5 吋儲存
裝置插槽(4 x SATA/ SAS)
* SAS 僅支援選配 SAS
HBA/RAID 卡
裝置插槽(4 x NVMe + 4 x SATA/SAS/ NVMe + 4 x SATA/ SAS)
* SAS 僅支援選配 SAS
HBA/RAID 卡
4 埠 NVME 卡 + 訊號線, 由升級 4 NVME 至 8 NVME 支援
1 x 雙埠 Intel® I350-AM2 Gigabit 網路控制器
網路功能 網路
1 x DM 網路管理埠 選配 OCP 適配器:最高至 100Gb/s 乙太網路 / 無限頻寬
適配器
顯示功能
顯示晶片 Aspeed AST2500 64MB
輔助儲存裝置:軟碟機 / 光碟機
前面板 I/O 裝置連接埠:
2 x USB 3.1 Gen 1 連接埠
後面板 I/O 裝置連接埠:
2 x USB 3.1 Gen 1 連接埠 1 x 顯示器連接埠 2 x RJ-45 GbE 網路埠 1 x RJ-45 管理網路埠
後面板開關 / 指示燈:
1 x 電源開關 1 x Q-Code / Port 80 LED
指示燈顯示面板 1 x 訊息指示燈 1 x 儲存裝置存取指示燈 1 x Location 指示燈
前面板開關 / 指示燈:
1 x 電源開關 / 指示燈 1 x Location 指示燈 1 x 訊息指示燈 1 x 儲存裝置存取指示燈 網路埠 1-2 指示燈
內建 I/O 裝置連接埠、開關與 L E D 指示燈
1 x 顯示器連接埠
後面板 I/O 裝置連接埠:
2 x USB 3.1 Gen 1 連接埠 1 x 顯示器連接埠 2 x RJ-45 GbE 網路埠 1 x RJ-45 管理網路埠
後面板開關 / 指示燈:
1 x Q-Code / Port 80 LED
指示燈顯示面板 1 x 電源開關 1 x 訊息指示燈 1 x 儲存裝置存取指示燈 1 x Location 指示燈
前面板開關 / 指示燈:
1 x 電源開關 / 指示燈 1 x Location 開關 / 指示燈 1 x 訊息指示燈 1 x 儲存裝置存取指示燈 網路埠 1-4 指示燈
* 網路埠 3-4 供 Mezzanine
卡使用
安全防護 安全性平台模組(TPM 2.0)排線插槽
管理解決方案
外部遠端遙控 硬體
內建 ASMB9-iKVM ,支援 KVM-over-IP 的方式
軟體 ASUS Control Center(Classic)
(下一頁繼續)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5
機種型號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支援作業系統
安裝認證標準
尺寸(深 x 寬 x 高)
淨重(不包含處理器、記憶體與儲 存裝置)
毛重(不包含處理器、記憶體、儲 存裝置;包含外包裝)
電源供應器
電氣額定值
環境條件
請參考華碩官方網站 http://tw.asus.com 以查詢最新的作 業系統支援版本
BSMI、CE、C-Tick、FCC(ClassA) 686 mm x 444 mm x 44 mm(1U) 27” x 17.48” x 1.73”
11.85 公斤 12.15 公斤
16.05 公斤 15.75 公斤
1+1 備援式 800W 80PLUS Platinum 電源供應器模組
100-127/200-240Vac, 10A/8A (x2), 50/60Hz Class I (240Vdc, 6A 僅限中國)
操作溫度:10℃ ~ 35℃ 未操作溫度:-40℃ ~ 60℃ 未操作濕度:20% ~ 90%(無結露)
* 列表規格若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1-6
第一章:系統導覽
1.4 前端面板
本伺服器的前端面板提供簡單的存取功能,包括電源按鈕、重置按鈕、相關的 LED 指示燈、Lo c a t i o n 按鈕、薄型光碟機(選配,僅RS700A-E9-RS4V2 支援)、兩個 USB 連接埠(僅 RS700A-E9-RS4V2 支援)及顯示器連接埠(僅 RS700A-E9-RS4V2 支援),可方便您隨時瞭解系統的狀況。
關於前面板 LED 指示燈的介紹,請參考 1.7.1 前面板指示燈
RS700A-E9-RS4V2
機架螺絲
插槽 1
薄型光碟機(選配)
‧ 所有插槽預設皆支援 SA T 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 所有插槽皆支援 3.5 吋儲存裝置。
RS700A-E9-RS12V2
插槽 2
Asset tag (財產標籤)
碩 PIKE II 卡使用。
網路埠 4 指示燈
網路埠 3 指示燈
網路埠 2 指示燈
網路埠 1 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儲存裝置存取指示燈
插槽 3
2
3
4
1
USB 連接埠
重置(Reset)按鈕 Location 開關 電源按鈕
機架螺絲
插槽 4
顯示器連接埠
機架螺絲
插槽 1
插槽 2
插槽 3
插槽 4
Asset tag(財產標籤)
插槽 5
插槽 6
插槽 7
插槽 8
插槽 9 插槽 11插槽 10
電源按鈕
電源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插槽 12
2
1
Location 指示燈
‧ 插槽 1 至 4 預設支援 SAT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碩 PIKE II 卡使用。
‧ 插槽 5 至 8 預設支援 SAT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碩 PIKE II 卡使用。NVMe 需選購升級套件。
‧ 插槽 9 至 12 支援 SATA 硬碟裝置需搭配選配的連接排線,NVMe 需
選購升級套件。
‧ 所有插槽皆支援 2.5 吋儲存裝置。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機架螺絲
網路埠 1 指示燈 網路埠 2 指示燈
1-7
1.5 後端面板
後端面板包含了所有連接裝置的接頭、輸出/輸入連接埠與系統電源插孔等。下圖
即為伺服器後端面板圖示。
電源供應器模組與電源線連接孔
* 本網路埠僅供 ASMB9-iKVM 使用。
USB 連接埠
電源按鈕
擴充卡插槽
顯示器 連接埠
Q-Code 指示燈
DM 管理網路埠*
擴充卡插槽
網路埠 2
儲存裝置存取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Location 指示燈
網路埠 1
1-8
第一章:系統導覽
1.6 內部組件
下圖即為本伺服器的標準內部組件:
RS700A-E9-RS4V2
1. 電源供應器含風扇
2. 華碩 KNPP-D32-R 伺服器主機板
3. 系統風扇
4. 4 x 3.5 吋儲存裝置插槽
5. SATA/SAS 背板(隱藏)
6. 薄型光碟機(選配,隱藏)
7. OCP 夾層卡(選配)
8. 蝴蝶型轉接卡(2 x Gen3 x8 link)
9. 轉接卡(Gen3 x16 link)
10. Asset Tag(財產標籤)
本伺服器不包含軟碟機裝置,若您需要使用軟碟機安裝驅動程式等軟 體,請透過本伺服器上提供的 USB 埠連接 USB 外接軟碟機使用。
產品在運送時,系統外部會罩上保護膠膜。請在啟動系統前,先行將膠 膜拆除,以免開機後系統無法正常散熱而導致過熱。
*警告
不當移動內部組件可能會發生危險
請將手或身體其他部位與內部組件保持距離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9
RS700A-E9-RS12V2
1. 電源供應器
2. 華碩 KNPP-D32-R 伺服器主機板
3. 系統風扇
4. 12 x 2.5 吋儲存裝置插槽
5. SATA/SAS/NVMe 背板(隱藏)
6. PCIE-NVME4-OCuLink 卡(選配)
7. OCP 夾層卡(選配)
8. 蝴蝶型轉接卡(2 x Gen3 x8 link)
9. 轉接卡(Gen3 x16 link)
10. Asset Tag(財產標籤)(隱藏)
11. PCIE-NVME2-OCuLink 卡(隱藏, 預設於 x8 插槽(Gen3 x8 link))
1-10
第一章:系統導覽
本伺服器不包含軟碟機裝置,若您需要使用軟碟機安裝驅動程式等軟 體,請透過本伺服器上提供的 USB 埠連接 USB 外接軟碟機使用。
產品在運送時,系統外部會罩上保護膠膜。請在啟動系統前,先行將膠 膜拆除,以免開機後系統無法正常散熱而導致過熱。
*警告
不當移動內部組件可能會發生危險
請將手或身體其他部位與內部組件保持距離
1.7 LED 顯示燈號說明
1.7.1 前面板指示燈
RS700A-E9-RS4V2
2
3
1
4
網路埠 4 指示燈 網路埠 3 指示燈 網路埠 2 指示燈 網路埠 1 指示燈
RS700A-E9-RS12V2
Location 按鈕含指示燈 電源按鈕含指示燈
儲存裝置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電源按鈕
電源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Location 指示燈
2
1
網路埠 1 指示燈 網路埠 2 指示燈
指示燈 圖示 顯示 說明
電源指示燈 亮燈 系統電源開啟
儲存裝置存取指 示燈
訊息指示燈
Location 指示燈
網路指示燈
熄滅 閃爍
熄滅 亮燈
熄滅 亮燈
熄滅 閃爍 亮燈
無動作 讀/寫資料至儲存裝置內 系統正常 提醒某個硬體監控事件 一切正常 按下 Location 按鈕(再按一次則關閉) 無連接網路 正在存取資料 已連接網路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11
1.7.2 儲存裝置指示燈
RS700A-E9-RS4V2
RS700A-E9-RS12V2
2
綠燈
紅燈
紅燈
綠燈
1
儲存裝置指示燈說明
綠燈 亮起 電源已開啟(偵測到有儲存裝置存在)
紅燈 亮起
RAID 儲存裝置失效並且應立即更換(雖有插入儲存裝置 但偵測錯誤)
綠燈 / 紅燈 閃爍 RAID 重建正在進行
綠燈 / 紅燈 閃爍 RAID Locating
綠燈 / 紅燈 熄滅 未安裝儲存裝置
綠燈 閃爍 讀取 / 寫入資料至儲存裝置中
1-12
第一章:系統導覽
1.7.3 網路埠指示燈
ACT/LINK
LED
SPEED LED
ACT/LINK LED 指示燈 SPEED LED 指示燈
燈號狀態 說明 燈號狀態 說明
熄滅 未連接 熄滅 10 Mbps 連線
綠燈 已連接 橘燈 100 Mbps 連線
閃爍 正在存取資料 綠燈 1 Gbps 連線
1.7.4 後端面板指示燈
儲存裝置指示燈
Q-Code 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Location 指示燈
指示燈 顯示 說明
儲存裝置指示燈
訊息指示燈
Location 指示燈
熄滅 閃爍
熄滅 亮燈
熄滅 亮燈
無動作 讀/寫資料至儲存裝置內
系統正常 提醒某個硬體監控事件
一切正常 按下 Location 按鈕(再按一次則關閉)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13
1.7.5 Q-Code 表格
Action PHASE POST CODE TYPE DESCRIPTION
SEC Start up Security Phase
PSP Boot
PSP Boot Loader phase (Error Post Codes)
0x01 Progress First post code 0x02 Progress Load BSP microcode 0x03 Progress 0x04 Progress Set cache as ram for PEI phase 0x05 0x06 Progress CPU Early Initialization 0x00 Error General - Success 0x01 Error Generic Error Code 0x02 Error Generic Memory Error 0x03 0x04 Error Invalid Parameter(s) 0x05 Error Invalid Data Length 0x06 Error Data Alignment Error 0x07 Error Null Pointer Error 0x08 0x09 Error Invalid Service ID 0x0A Error Invalid Address 0x0B Error Out of Resource Error 0x0C Error Timeout 0x0D Error data abort exception 0x0E Error prefetch abort exception 0x0F Error Out of Boundary Condition Reached 0x10 Error Data corruption 0x11 Error Invalid command 0x12 Error The package type provided by BR is incorrect 0x13 Error Failed to retrieve FW header during FW validation 0x14 Error Key size not supported 0x15 Error Agesa0 verication error 0x16 Error SMU FW verication error 0x17 Error OEM SINGING KEY verication error 0x18 Error Generic FW Validation error 0x19 Error RSA operation fail - bootloader 0x1A Error CCP Passthrough operation failed - internal status 0x1B Error AES operation fail 0x1C Error CCP state save failed 0x1D Error CCP state restore failed 0x1E Error SHA256 operation fail - internal status 0x1F Error ZLib Decompression operation fail 0x20 Error HMAC-SHA256 operation fail - internal status 0x21 Error Booted from boot source not recognized by PSP 0x22 Error PSP directory entry not found 0x23 Error PSP failed to set the write enable latch 0x24 Error PSP timed out because spirom took too long 0x25 Error Cannot nd BIOS directory 0x26 Error SpiRom is not valid 0x27 Error slave die has different security state from master 0x28 Error SMI interface init failure 0x29 Error SMI interface generic error 0x2A Error invalid die ID executes MCM related function 0x2B Error invalid MCM conguration table read from bootrom 0x2C Error Valid boot mode wasn't detected 0x2D Error NVStorage init failure 0x2E Error NVStorage generic error 0x2F Error MCM 'error' to indicate slave has more data to send 0x30 Error MCM error if data size exceeds 32B 0x31 Error Invalid client id for SVC MCM call 0x32 Error MCM slave status register contains bad bits 0x33 Error MCM call was made in a single die environment 0x34 Error PSP secure mapped to invalid segment (should be 0x400_0000) 0x35 Error No physical x86 cores were found on die 0x36 Error Insufcient space for secure OS (range of free SRAM to SVC stack base) 0x37 Error SYSHUB mapping memory target type is not supported 0x38 Error Attempt to unmap permanently mapped TLB to PSP secure region
Progress Establish Stack
Error
Error Unsupported Function
Perform early platform Initialization
Buffer Overow
1-14
第一章:系統導覽
(下一頁繼續)
Action PHASE POST CODE TYPE DESCRIPTION
PSP Boot
PSP Boot Loader phase (Error Post Codes)
0x39 Error Unable to map an SMN address to AXI space 0x3A Error Unable to map a SYSHUB address to AXI space 0x3B Error The count of CCXs or cores provided by bootrom is not consistent 0x3C Error Uncompressed image size doesn't match value in compressed header 0x3D 0x3E Error Fuse info on all dies don't match 0x3F Error PSP sent message to SMU; SMU reported an error 0x40 Error Function RunPostX86ReleaseUnitTests failed in memcmp() 0x41 Error Interface between PSP to SMU not available. 0x42 0x43 Error Test harness module reported an error 0x44 Error x86 wrote C2PMSG_0 interrupting PSP 0x45 Error A write to an L3 register failed 0x46 Error Mini-BL 0x47 Error Mini-BL CCP HMAC Unit-test failed 0x48 Error Potential stack corruption in jump to Mini BL 0x49 Error Error in Validate and Loading AGESA APOB SVC call 0x4A Error Correct fuse bits for DIAG_BL loading not set 0x4B Error The UmcProgramKeys() function was not called by AGESA 0x4C Error Secure unlock error 0x4D Error Syshub register programming mismatch during readback 0x4E Error Family ID in MP0_SFUSE_SEC[7:3] not correct 0x4F Error An operation was invoked that can only be performed by the GM 0x50 Error Failed to acquire host controller semaphore to claim ownership of SMB 0x51 Error Timed out waiting for host to complete pending transactions 0x52 Error Timed out waiting for slave to complete pending transactions 0x53 Error Unable to kill current transaction on host 0x54 Error One of: Illegal command 0x55 Error An SMBus transaction collision detected 0x56 Error Transaction failed to be started or processed by host 0x57 Error An unsolicited SMBus interrupt was received 0x58 Error An attempt to send an unsupported PSP-SMU message was made 0x59 Error An error/data corruption detected on response from SMU for sent msg 0x5A Error MCM Steady-state unit test failed 0x5B Error S3 Enter failed 0x5C Error AGESA BL did not set PSP SMU reserved addresses via SVC call 0x5E Error CcxSecBisiEn not set in fuse RAM 0x5F Error Received an unexpected result 0x60 Error VMG Storage Init failed 0x61 Error Failure in mbedTLS user app 0x62 Error An error occured whilst attempting to SMN map a fuse register 0x63 Error Fuse burn sequence/operation failed due to internal SOC error 0x64 Error Fuse sense operation timed out 0x65 Error Fuse burn sequence/operation timed out waiting for burn done 0x66 Error Failure status indicating that the given SecureOS has been 0x67 Error This PSP FW was revoked
0x68 Error
0x69 Error The BIOS OEM public key of the BIOS was revoked for this platform 0x6A Error PSP level 2 directory not match expected value. 0x6B Error BIOS level 2 directory not match expected value.
0x6C Error
0x6D Error Generic error indicating the CCP HAL initialization failed 0x94 Error Knoll failed to idle correctly after being reset 0x95 Error Bad status returned by I2CKnollCheck 0x96 Error NACK to general call (no device on Knoll I2C bus) 0x97 Error Null pointer passed to I2CKnollCheck 0x98 Error Invalid device-ID found during Knoll authentication 0x99 Error Error during Knoll/Prom key derivation 0x9A Error Null pointer passed to Crypto function 0x9B Error Error in checksum from wrapped Knoll/Prom keys 0x9C Error Knoll returned an invalid response to a command 0x9D Error Bootloader failed in Knoll Send Command function 0x9E Error No Knoll device found by verifying MAC
Error Compressed option used in case where not supported
Error Timer wait parameter too large
The platform model/vendor id fuse is not matching the BIOS public key token
HVB validation failure for BIOS RTM volume (OEM public/signature failed
to validate).
(下一頁繼續)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15
Action PHASE POST CODE TYPE DESCRIPTION
PSP Boot
PSP Boot Loader phase (Status Post Codes)
0xA0 Progress Bootloader successfully entered C Main 0xA1 Progress Master initialized C2P / slave waited for master to init C2P 0xA2 Progress HMAC key successfully derived 0xA3 Progress Master got Boot Mode and sent boot mode to all slaves 0xA4 0xA5 Progress BIOS Directory successfully read from SPI to SRAM 0xA6 Progress Early unlock check 0xA7 Progress Inline Aes key successfully derived 0xA8 Progress Inline-AES key programming is done 0xA9 0xAA Progress Bootloader successfully loaded HW IP conguration values 0xAB Progress Bootloader successfully programmed MBAT table 0xAC Progress Bootloader successfully loaded SMU FW 0xAD Progress PSP and SMU congured WAFL 0xAE Progress User mode test harnes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0xAF Progress Bootloader loaded Agesa0 from SpiRom 0xB0 Progress AGESA phase has completed 0xB1 Progress RunPostDramTrainingTest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0xB2 Progress SMU FW Successfully loaded to SMU Secure DRAM 0xB3 Progress Sent all required boot time messages to SMU 0xB4 Progress Validated and ran Security Gasket binary 0xB5 Progress UMC Keys generated and programmed 0xB6 Progress Inline AES key wrapper stored in DRAM 0xB7 Progress Completed FW Validation step 0xB8 Progress Completed FW Validation step 0xB9 Progress BIOS copy from SPI to DRAM complete 0xBA Progress Completed FW Validation step 0xBB Progress BIOS load process fully complete 0xBC Progress Bootloader successfully release x86 0xBD Progress Early Secure Debug completed 0xBE Progress GetFWVersion command received from BIOS is completed 0xBF Progress SMIInfo command received from BIOS is completed 0xC0 Progress Successfully entered WarmBootResume() 0xC1 Progress Successfully copied SecureOS image to SRAM 0xC2 Progress Successfully copied trustlets to PSP Secure Memory 0xC3 Progress About to jump to Secure OS (SBL about to copy and jump) 0xC4 Progress Successfully restored CCP and UMC state on S3 resume 0xC5 Progress PSP SRAM HMAC validated by Mini BL 0xC6 Progress About to jump to <t-base in Mini BL 0xC7 Progress VMG ECDH unit test started 0xC8 Progress VMG ECDH unit test passed 0xC9 Progress VMG ECC CDH primitive unit test started 0xCA Progress VMG ECC CDH primitive unit test passed 0xCB Progress VMG SP800-108 KDF-CTR HMAC unit test started 0xCC Progress VMG SP800-108 KDF-CTR HMAC unit test passed 0xCD Progress VMG LAUNCH_* test started 0xCE Progress VMG LAUNCH_* test passed 0xCF Progress MP1 has been taken out of reset 0xD0 Progress PSP and SMU Reserved Addresses correct 0xD1 Progress Reached Naples steady-state WFI loop 0xD2 Progress Knoll device successfully initialized 0xD3 Progress 32-byte RandOut successfully returned from Knoll 0xD4 Progress 32-byte MAC successfully received from Knoll. 0xD5 Progress Knoll device veried successfully 0xD6 Progress Done enabling power for Knoll 0xD7 Progress Enter recovery mode due to trustlet validation fail. 0xD8 Progress Enter recovery mode due to OS validation fail. 0xD9 Progress Enter recovery mode due to OEM public key not found.
Progress SpiRom successfully initialized
Progress Inline-AES key wrapper derivation is done
1-16
第一章:系統導覽
(下一頁繼續)
Action PHASE POST CODE TYPE DESCRIPTION
PEI(Pre-EFI Initialization) phase
Quick VGA
Normal boot
DXE(Driver Execution Environment) phase
BDS(Boot Device Selection) phase
Operating system phase
0x10 Progress PEI Core Entry 0x11 Progress PEI cache as ram CPU initial 0x15 Progress NB Initialization before installed memory 0x19 Progress SB Initialization before installed memory 0x32 0x33 Progress CPU Cache Initialization 0x34 Progress Application Processor(s) (AP) Initialization 0x35 Progress BSP Selection 0x36 Progress CPU Initialization 0x37 0x3B Progress Pre-memory SB Initialization 0x4F Progress DXE Initial Program Load(IPL) 0x60 Progress DXE Core Started 0x61 Progress DXE NVRAM Initialization 0x62 Progress SB run-time Initialization 0x63 Progress CPU DXE Initialization 0x68 Progress PCI HB Initialization 0x69 Progress NB DXE Initialization 0x6A Progress NB DXE SMM Initialization 0x70 Progress SB DXE Initialization 0x71 Progress SB DXE SMM Initialization 0x72 Progress SB DEVICES Initialization 0x78 Progress ACPI Module Initialization 0x79 Progress CSM Initialization 0xD0 Progress CPU PM Structure Initialization 0x90 Progress BDS started 0x91 Progress Connect device event 0x92 Progress PCI Bus Enumeration 0x93 Progress PCI Bus Enumeration 0x94 Progress PCI Bus Enumeration 0x95 Progress PCI Bus Enumeration 0x96 Progress PCI Bus Enumeration 0x97 Progress Console outout connect event 0x98 Progress Console input connect event 0x99 Progress AMI Super IO start 0x9A Progress AMI USB Driver Initialization 0x9B Progress AMI USB Driver Initialization 0x9C Progress AMI USB Driver Initialization 0x9D Progress AMI USB Driver Initialization 0xb2 Progress Legacy Option ROM Initialization 0xb3 Progress Reset system 0xb4 Progress USB hotplug 0xb6 Progress NVRAM clean up 0xb7 Progress NVRAM conguration reset 0xA0 Progress IDE, AHCI Initialization 0xA1 Progress IDE, AHCI Initialization 0xA2 Progress IDE, AHCI Initialization 0xA3 Progress IDE, AHCI Initialization 0x00~0xFF Progress Wait BMC ready 0xA8 Progress BIOS Setup Utility password verify 0xA9 Progress BIOS Setup Utility start 0xAB Progress BIOS Setup Utility input wait 0xAD Progress Ready to boot event 0xAE Progress Legacy boot event 0xAA Progress APIC mode 0xAC Progress PIC mode
Progress CPU POST-Memory Initialization
Progress Pre-memory NB Initialization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1-17
1-18
第一章:系統導覽
第二章:
硬體安裝
本章節要告訴您如何安裝及移除本伺服器各個部分的組
件,以及在安裝過程中必需注意的事項。
2
2.1 機殼上蓋
2.1.1 打開機殼後半部上蓋
1.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機殼兩側的螺絲。
2. 鬆開機殼後端面板的拇指螺絲。
3. 將機殼後半上蓋向後推,並使後半部上蓋前緣與前半部上蓋保留約半吋距離。
4. 接著就可以將後半上蓋從機殼上取出。
2-2
第二章:硬體安裝
2.2 中央處理器(CPU)
本主機板具備 Socket SP3 處理器插槽,本插槽是專為 AMD EPYC™ 7002 系列處
理器所設計。
‧ 在您購買本主機板之後,請確認在處理器插座上附有一個 Pn P 保護
蓋,並且插座接點沒有彎曲變形。若是保護蓋已經毀壞或是沒有保護 蓋,或者是插座接點已經彎曲,請立即與您的經銷商聯絡。
‧ 在安裝完主機板之後,請將隨插即用的保護蓋保留下來。只有
在 L G A3647 插槽上附有隨插即用保護蓋的主機板符合 Re t u r n Merchandise Authorization(RMA)的要求,華碩電腦才能為您處理 產品的維修與保固。
‧ 本保固不包括處理器插座因遺失、錯誤的安裝或不正確的移除隨插即
用保護蓋所造成的毀損。
2.2.1 安裝中央處理器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處理器:
1. 依照前面步驟移除後端上蓋板。
2. 移除導風罩,如下圖所示。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3
3. 鬆開固定安裝盒上蓋的螺絲。
4. 輕輕向上掀起邊框。
安裝盒上蓋
邊框
外蓋
5. 向上滑出外蓋,由邊框內取出。
2-4
第二章:硬體安裝
外蓋
邊框
保護蓋
6. 將裝有 CP U 的托架安裝至邊框 內,並移除保護蓋。
裝有 CPU
的托架
裝有 CP U 的托架只能以 單一方向正確地安裝到邊 框。切記請勿用力地將裝 有 CP U 的托架以錯誤的 方向進行安裝。
7. 對齊 CPU 插槽蓋上邊框。
外蓋
保護蓋
裝有 CPU
的托架
8. 將安裝盒上蓋的三個螺絲使用螺絲起子 分別鎖上。
安裝盒上蓋螺絲規格為 T20, 扭矩值建議為 16.1±1.2 kgf-cm (14.0±1.0 lbf-in)。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5
9. 將散熱器上的四個螺絲,使用螺絲起子 分別依序鎖上,使散熱器穩固定於主機 板上。
散熱器螺絲規格為 T20,扭 矩值建議為 16.1±1.2 kgf-cm (14.0±1.0 lbf-in)。
10. 裝回導風罩,如下圖所示。
2-6
第二章:硬體安裝
2.3 系統記憶體
2.3.1 概觀
本主機板配置有 32 組 DDR4 DIMM(Double Data Rate 4,雙倍資料傳輸率)記憶
體模組插槽。
下圖為 DDR4 DIMM 記憶體模組插槽在主機板上之位置。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7
2.3.2 記憶體設定
您可以任意選擇使用 16GB、32GB 與 64GB 之 RDIMM 記憶體模組安裝至記憶體模組插槽。
‧ 請參考華碩官網最新伺服器 AVL 列表。 ‧ 在本主機板請使用相同 CL(CAS-Latency 行位址控制器延遲時間)值
記憶體模組。建議您使用同一廠商所生產的相同容量型號之記憶體。 請參考記憶體合格供應商列表。
‧ 建議先從第二排插槽安裝(如 DIMM_A2、DIMM_B2)。
雙顆 CPU 設定
DIMMs
2 4 8 16 32 DIMM_P2 ‧ DIMM_P1 ‧ DIMM_O2 ‧ DIMM_O1 ‧ DIMM_N2 ‧ DIMM_N1 ‧ DIMM_M2 ‧ DIMM_M1 ‧ DIMM_I1 ‧ DIMM_I2 ‧ DIMM_J1 ‧ DIMM_J2 ‧ DIMM_K1 ‧ DIMM_K2 ‧ DIMM_L1 ‧ DIMM_L2 ‧ DIMM_H2 ‧ DIMM_H1 ‧ DIMM_G2 ‧ DIMM_G1 ‧ DIMM_F2 ‧ DIMM_F1 ‧ DIMM_E2 ‧ DIMM_E1 ‧ DIMM_A1 ‧ DIMM_A2 ‧ DIMM_B1 ‧ DIMM_B2 ‧ DIMM_C1 ‧ DIMM_C2 ‧ DIMM_D1 ‧ DIMM_D2
2-8
第二章:硬體安裝
2.3.3 安裝記憶體模組
安裝記憶體模組前,請確認已安裝中央處理器、散熱器與導風罩。
請依照下面步驟安裝記憶體模組:
1. 先將記憶體模組插槽的固定卡榫扳 開。
2. 將記憶體模組的金手指對齊記憶體模 組插槽的溝槽,並且在方向上要注意 金手指的缺口要對準插槽的凸起點。
記憶體插槽上的凹槽為設計僅一個方向供記憶體模組插入,請在裝入 前,確定記憶體模組與記憶體插槽上的安裝方向是契合的。
3. 最後緩緩將記憶體模組插入插槽中, 若無錯誤,插槽的卡榫會因記憶體模 組置入而自動扣到記憶體模組的凹孔 中。
請將記憶體模組缺口對準插槽的凸起點並垂直插入,以免造成記憶體模 組缺口損壞。
記憶體模組缺口
插槽凸起點
往外扳開記憶體模 組插槽的卡榫
卡榫會在記憶體模組 正確置入後自動扣上
2.3.4 取出記憶體模組
請依照以下步驟取出記憶體模組:
1. 壓下記憶體模組插槽的固定卡榫以鬆開 記憶體模組。
2. 再將記憶體模組由插槽中取出。
在壓下固定卡榫取出記憶體 模組的同時,您可用手指頭 輕輕地扶住記憶體模組,以 免跳出而損及記憶體模組。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9
2.4 安裝硬碟機
RS700A-E9-RS4V2
本系統支援 4 個 3.5 吋熱抽換 SATA/SAS 硬碟裝置。硬碟的安裝方式,是經由裝 入連接在主機板 S ATA/S AS 背板上的模組式硬碟擴充槽來使用(SAS 硬碟需搭配選 配的華碩 PIKE II 卡)。
請按照以下的步驟,安裝 3.5 吋熱抽換 SATA/SAS 儲存裝置:
1. 請先將握把上的固定扣朝右方撥開(A),以便將硬碟槽握把鬆開(B)。
握把
2. 將握把朝左扳開時,硬碟槽便會向
外滑出,請順勢將硬碟擴充槽往主 機的前方抽離。
3. 將硬碟槽放置在平坦桌面上。
4. 取出準備安裝的 SATA/SAS 儲存裝
置與螺絲配件。
固定扣
2-10
第二章:硬體安裝
5. 置入儲存裝置,再使用 4 顆螺絲, 將儲存裝置鎖緊固定在硬碟槽內。
6. 當儲存裝置安裝完畢後,請以手緊握 住硬碟槽握把置入系統的插槽中,將 其輕推至機殼底部。
當置入後,硬碟槽上的 SATA/SAS 接頭會完全與背板上的插座契合。
7. 最後請將板手輕輕地推回原位並輕扣 固定,使硬碟槽能夠緊密地固定在機 殼中。
如果硬碟槽有正確地安裝, 您將會看到硬碟槽外緣與機 殼呈現切齊的狀態。
8. 若要安裝其他 SATA/SAS 儲存裝置,請重複步驟 1~7 進行。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11
RS700A-E9-RS12V2
本系統支援 12 個 2.5 吋熱抽換 SATA/SAS/NVMe 儲存裝置 + 4 x NVMe/SAS/SATA + 4 x SAS/SATA)。儲存裝置的安裝方式,是經由裝入連接在 主機板 SATA/SAS/NVMe 背板上的模組式硬碟擴充槽來使用(SAS 硬碟需搭配選配的 華碩 PIKE II 卡)。
(最多
4 x NVMe/SATA
插槽 1
插槽 2
插槽 3
插槽 4
插槽 5
插槽 6
插槽 7
插槽 8
插槽 9
插槽 10
插槽 11
2
插槽 12
‧ 插槽 1 至 4 預設支援 SAT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碩 PIKE II 卡使用。
‧ 插槽 5 至 8 預設支援 SAT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碩 PIKE II 卡使用。NVMe 需選購升級套件。
‧ 插槽 9 至 12 支援 SATA 硬碟裝置需搭配選配的連接排線,NVMe 需
選購升級套件。
‧ 所有插槽皆支援 2.5 吋儲存裝置。
請按照以下的步驟,安裝 2.5 吋熱抽換 SATA/SAS/NVMe 儲存裝置:
1. 請先將握把上的固定扣朝右方撥開(A),以便將硬碟槽握把鬆開(B)。
1
2-12
第二章:硬體安裝
握把
固定扣
2. 將握把朝左扳開時,硬碟槽便會向 外滑出,請順勢將硬碟擴充槽往主 機的前方抽離。
3. 將硬碟槽放置在平坦桌面上。
4. 取出準備安裝的 SATA/SAS 儲存裝 置與螺絲配件。
5. 置入儲存裝置,再使用 4 顆螺絲, 將儲存裝置鎖緊固定在硬碟槽內。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13
6. 當儲存裝置安裝完畢後,請以手緊握 住硬碟槽握把置入系統的插槽中,將 其輕推至機殼底部。
當置入後,硬碟槽上的 SATA/SAS 接頭會完全與背板上的插座契合。
7. 最後請將板手輕輕地推回原位並輕扣 固定,使硬碟槽能夠緊密地固定在機 殼中。
如果硬碟槽有正確地安裝, 您將會看到硬碟槽外緣與機 殼呈現切齊的狀態。
8. 若要安裝其他 SATA/SAS 儲存裝置,請重複步驟 1~7 進行。
2-14
第二章:硬體安裝
2.5 擴充插槽
本伺服器具備二個 PCIE 插槽 - PCIE1 與 PCIE2。在這些插槽上已預先安裝一組轉 接卡支撐架與一組蝴蝶形轉接卡支撐架,讓您可以安裝 PCI Express 介面卡。當您需 要進行安裝擴充卡時,請先依照以下的步驟將轉接卡從機殼內取出。
2.5.1 安裝擴充卡至轉接卡支撐架
在 PCIE1 插槽上已預先安裝一組轉接卡支撐架,支援全高(Full-Hegiht (FH)),半 長(Half-Length (HL))類型的 PCIE x16 擴充卡。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一張 PCIE x16(Gen3 x16 link)、FH、HL 擴充卡至轉接卡 上:
1. 使用雙手握住轉接卡支撐架的兩端,再將其從主機板的 PCI Express x24 插槽中
取出。
PCIE x24 插槽
2. 請使用十字螺絲起子,將金屬擋板
(B)上面的螺絲(A)卸除,並 移除金屬擋板(B)
3. 取出一張準備安裝的 P C I E 擴充
卡,然後請將 PCI E擴充卡插入轉 接卡的插槽(A)內,並鎖上螺絲 (B)固定。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15
4. 接著將已裝妥擴充卡的轉接卡上的金手指,對準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垂直插入 插槽,並確認轉接卡上的金手指部分已完全沒入插槽內,且金屬擋板部分也正確 安裝在後端面板上。
2.5.2 安裝擴充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在 PCIE2 插槽上已預先安裝一組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提供一個 PCIE x8 與一個 PCIE x16 擴充卡插槽。由於 PCIE x16 插槽的實體長度較 PCIE x8 插槽長,而兩個插 槽皆提供 x8 Gen3 link 規格。
PCIE x8 插槽支援專用的擴充卡,如華碩 PIKE II 系列擴充卡。安裝專用 的擴充卡至此插槽中以發揮最大限度的使用。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一張 PCIE x8(Gen3 x8 link)、專用的擴充卡至 PCIE x8 插 槽上:
1. 使用螺絲起子,移除固定在蝴蝶型轉接卡上的螺絲,如下圖所示。
2-16
第二章:硬體安裝
2. 使用雙手握住轉接卡支撐架的兩端,再將其從主機板的插槽中取出。
3. 然後將這張轉接卡支撐架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
4. 使用螺絲起子移除固定螺絲(A),再將金屬擋板(B)從轉接卡支撐架上面移 除。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17
5. 將 PCIE 擴充卡安裝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A),並鎖上螺絲固定(B)。
6. 將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及 PCIE 擴充卡安裝至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A),並鎖 上螺絲固定(B)。請確認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上的金手指部分已完全沒入插槽 內。
2-18
第二章:硬體安裝
2.5.3 安裝華碩 PIKE II 卡
您可以在伺服器系統內安裝華碩 PIKE II 卡以支援 SAS 儲存裝置。
RS700A-E9-RS4V2
1. 取出準備安裝的華碩 PIKE II 卡。
若擴充卡已經預先裝妥以下 的華碩專用擋板,請直接跳 到步驟 4 繼續。
2. 移除華碩 PIKE II 卡上 2 顆固定擋板 的螺絲(A),然後將此塊擋板取出 後(B)並保存好。
3. 將金屬擋板與華碩 PIKE II 卡固定。
4. 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華碩 PIKE II 卡。
擴充卡擋板
金屬擋板
5. 將華碩 PIKE II 卡及金屬擋板安裝至轉接卡支撐架或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請確 認金屬擋板上的金手指部分已完全沒入插槽內。
安裝擴充卡至轉接卡支撐架或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的說明,請參考 2.5.1
安裝擴充卡至轉接卡支撐架2.5.2 安裝擴充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 架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19
6. 移除主機板及背板上的排線。
7. 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背板。
2-20
第二章:硬體安裝
圖示僅供參考。
RS700A-E9-RS12V2
1. 取出準備安裝的華碩 PIKE II 卡。
若擴充卡已經預先裝妥以下 的華碩專用擋板,請直接跳 到步驟 4 繼續。
2. 移除華碩 PIKE II 卡上 2 顆固定擋板 的螺絲(A),然後將此塊擋板取出 後(B)並保存好。
3. 將金屬擋板與華碩 PIKE II 卡固定。
4. 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華碩 PIKE II 卡。
擴充卡擋板
金屬擋板
5. 將華碩 PIKE II 卡及金屬擋板安裝至轉接卡支撐架或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請確 認金屬擋板上的金手指部分已完全沒入插槽內。
請參考 2.5.2 安裝擴充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以安裝擴充卡至蝴蝶型 轉接卡支撐架。
6. 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背板。
請參考 2.8 儲存裝置設定及排線連接(僅 RS700A-E9-RS12V2) 以連接儲 存裝置排線。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21
2.5.4 安裝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僅 RS700A-E9-RS12V2 選配)
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已預先安裝於 PCIE2 插槽上的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安裝,以支援在插槽 11 與插槽 12 使用 NVME 儲存裝置。
請依照以下步驟更換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1. 移除機殼上固定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的螺絲。
2. 使用雙手握住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的兩端,再將其從主機板的插槽中取出。
2-22
第二章:硬體安裝
3. 將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
4. 從金屬擋板上移除固定螺絲(A),然 後取出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的金屬擋板 (B)。
5. 取出準備更換的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
6. 將 OCuLink 排線(垂直接頭)連接至 相對應的插槽。
OCuLink 埠 2
OCuLink 埠 1
7. 安裝更換的華碩 P C I E-NVME2­OC u L i n k 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A),並鎖上螺絲固定(B)。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23
8. 將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及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安裝至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A),並鎖上螺絲固定(B)。請確認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上的金手指部分 已完全沒入插槽內。
9. 將 OCuLink 排線連接至背板。
請參考 2.8 儲存裝置設定及排線連接(僅 RS700A-E9-RS12V2) 以連接儲 存裝置排線。
2-24
第二章:硬體安裝
2.5.5 安裝華碩 PCIE-N V ME4-OCu L ink 卡至轉接卡支撐架(僅 RS700A-E9-RS12V2)
您可以安裝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至 PCIE1 的轉接卡支撐架,以支援在插
槽 5 至插槽 8 使用 NVME 儲存裝置。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至轉接卡支撐架:
1. 使用雙手握住轉接卡支撐架的兩端,再將其從主機板的插槽中取出。
PCIE x24 插槽
2. 將此轉接卡支撐架放置在平坦的
桌面上,接著請使用十字螺絲起 子,將金屬擋板(B)上面的螺絲 (A)卸除。
3. 取出準備安裝的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
4. 安裝更換的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至轉接卡支撐架(A),並鎖上螺絲 固定(B)。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25
5. 安裝轉接卡支撐架及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至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請 確認轉接卡支撐架上的金手指部分已完全沒入插槽內。
6. 將 OCuLink 排線連接至相對應的插槽。
OCuLink 埠 1
OCuLink 埠 3
OCuLink 埠 4
7.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背板。
請參考 2.8 儲存裝置設定及排線連接(僅 RS700A-E9-RS12V2) 以連接儲 存裝置排線。
2-26
第二章:硬體安裝
OCuLink 埠 2
2.5.6 設定擴充卡
安裝好擴充卡之後,接著須藉由軟體設定來調整擴充卡的相關設定。
1. 啟動電腦,然後更改必要的 BIOS 程式設定。若需要的話,您也可以參閱第五章 BIOS 程式設定以獲得更多資訊。
2. 為加入的擴充卡指派一組尚未被系統使用到的 IRQ。請參閱下表中所列出的中斷 要求使用一覽表。
3. 為新的擴充卡安裝軟體驅動程式。
標準中斷指派分配
IRQ 優先權 指定功能
0 1 系統計時器 1 2 鍵盤控制器 2 - 可設定之岔斷控制卡 3* 11 通訊連接埠(COM 2) 4* 12 通訊連接埠(COM 1) 5* 13 -­6 14 標準軟式磁碟機控制卡 7* 15 -­8 3 系統 CMOS/即時時鐘 9* 4 ACPI 省電模式運作 10* 5 預留給 PCI 裝置使用 11* 6 預留給 PCI 裝置使用 12* 7 PS/2 相容滑鼠連接埠 13 8 數值資料處理器 14* 9 第一組 IDE 通道 15* 10 第二組 IDE 通道
*:這些通常是留給 PCI 介面卡使用。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27
2.5.7 安裝 Mezzanine(夾層)卡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 Mezzanine(夾層)卡:
1. 找到主機板上的 Mezzanine(夾層)卡插槽。
2. 使用雙手握住轉接卡支撐架的兩端, 再將其從主機板的插槽中取出。
3. 從金屬擋板上移除固定螺絲(A), 然後取出金屬擋板(B)。
2-28
第二章:硬體安裝
4. 選擇要使用 Mezzanine(夾層)卡 的插槽,使用螺絲起子撬起插槽。
5. 取出準備安裝的 Mezzanine(夾層)卡。
6. 將 Me z z a n i ne(夾層)卡上的連接埠孔對準機殼後方的安裝孔,然後再將 Mezzanine(夾層)卡上的金手指對準主機板上的 MEZZPCIE1 (OCP) 插槽後插 入,直到金手指完全沒入插槽內。
請確認主機板上的直立螺絲安裝孔與 M e z z a n i n e(夾層)卡上的安裝孔位有相吻
合。
OCP 插槽
直立螺絲安裝孔
7. 鎖上 Mezzanine(夾層)卡所附的 4 顆螺絲,完成固定。
連接埠
安裝孔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29
8. 將金屬擋板上裝回(A),並鎖上 螺絲固定(B)。
9. 將轉接卡支撐架安裝至主機板上的 PCIE 插槽。請確認轉接卡支撐架上的 金手指部分已完全沒入插槽內。
2-30
第二章:硬體安裝
2.5.8 安裝 M.2(NGFF)擴充卡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安裝 M.2(NGFF)擴充卡:
1. 找到主機板上的 M.2(標示 NGFF1)插槽。
2. 將直立螺絲與上面的螺絲移除,並放 置於一旁。
3. 在主機板上選擇適合您欲安裝的M.2 卡的螺絲孔位置,並鎖上直立螺絲。
螺絲
直立螺絲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31
4. 取出準備安裝的 M.2 卡。
5. 將 M.2 擴充卡對準主機板上的 M.2 插 槽裝入。
請確認 M.2 擴充卡的金手指部分有完
全插入插槽,然後確認 M.2 擴充卡上 的螺絲安裝孔位有對準主機板上的直 立螺絲安裝孔位。
6. 鎖上剛剛從直立螺絲上移除的 1 顆螺 絲,以固定 M.2 擴充卡。
固定 M.2 擴充卡前,請確認 M.2 擴充卡在螺絲與直立螺絲 間。
2-32
第二章:硬體安裝
2.6 連接排線
KNPP-D32-R
®
CPLD
VGA1
VGA_HDR1
PWR_SW1
MEZZPCIE1
MEZZPCIE2
Super
I/O
Intel I350
ASPEED
AST2500
Lithium Cell CMOS Power
BIOS
DDR4 DIMM_P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P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O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O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N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N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M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M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H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H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G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G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F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F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E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E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I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I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J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J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K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K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L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L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A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A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B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B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C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C2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D1 (64bit, 288-pin module)
DDR4 DIMM_D2 (64bit, 288-pin module)
PCIE4 FANPWR3
PCIE3
PCIE2
PCIE1
FANPWR2
FANPWR1
FRNT_FAN8
FRNT_FAN7
VGAPWR2 VGAPWR3
VGAPWR1
BPPWR1
FRNT_FAN6
FRNT_FAN5
FRNT_FAN2
FRNT_FAN1
FRNT_FAN3
FRNT_FAN4
VGA_SW1
BMC_EN1
CLRTC1
OCP_LED1
IPMI_SW1
HDLED1
COM1
SBPWR1
BMCLED1
Micro SD
USB67
BPPWR2
PANEL1
AUX_PANEL2
AUX_PANEL1
LANNCSI_EN1
LAN_SW2 LAN_SW1
DM_IP_SEL1
INTRUSION1
SMART_PSU1
MESLED1
LOCLED1
HDDLED1
ISATA1 ISATA2
SATA4
NGFF6
2242
NGFF7
2260
NGFF8
2280
NGFF10
22110
NGFF3
2242
NGFF4
2260
NGFF5
2280
NGFF9
22110
SATA3
SATA1
SATA2
DM_LAN1
LAN2
LAN1
USB3_4
USB3_3
PWR1
PWR2
NGFF1
NGFF2
TPM1
OCUUSB1
MPCIE_HD1
MPCIE_HD2
VPP_I2C1
PORT80_LED1
CPU2
CPU1
‧ 系統內的排線在出廠前都已經預先連接妥當。您不需再另外安裝,除
非您需要更換或安裝增加的硬體,才需要重新連接/移除。
‧ 請參考第四章以了解更多關於排線與插座連接的相關資訊。
預先連接的系統排線
1. 8-pin BPPWR1 電源接頭(電源供應器至背板)
2. 8-pin BPPWR2 電源接頭(電源供應器至背板,僅 RS700A-E9-RS12V2)
3. 面板連接插座(主機板至前置 I/O 面板)
4. 系統風扇連接插座(主機板 FAN1~8 至系統風扇)
5. 輔助面板 1 連接插座(主機板至前置 I/O 面板)
6. 輔助面板 2 連接插座(主機板至前置 I/O 面板,僅 RS700A-E9-RS12V2)
7. SATA 接座(一個供 RS700A-E9-RS4V2 背板)
8. ISAS 連接插座(主機板至背板)
9. OCU-USB to USB 連接插座(主機板至前置 I/O 面板,僅 RS700A-E9-RS4V2)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33
2.7 背板排線的連接
RS700A-E9-RS4V2
2-34
第二章:硬體安裝
連接電源供應器 的 8-pin 電源
用排線連接至主機板上(或選購的PIKE II卡連接 硬碟插槽 1 至插槽 4 的 SAS 硬碟)的插座
連接 SATA/SAS 儲存裝置
RS700A-E9-RS12V2
用排線連接選購的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以 使用插槽 11 至插槽 12
用排線連接至主 機板上的插座
用排線連接至主機板以使用插槽 9 至插槽 10 的 NVMe 裝置
用排線連接選購的華碩 PCIE-NVME4-OCuLink 卡以使用 插槽 5 至插槽 8的 NVMe 裝置
用排線連接至主機板上(或選 購的 PIKE II 卡連接插槽 5 至 插槽 8 的 SAS 硬碟)的插座
連接電源供應器 的 8-pin 電源
連接 NVMe/SAS/SATA 硬碟機連接 SATA/SAS 硬碟機
連接電源供應器 的 4-pin 電源
用排線連接至主機板上(或選 購的 PIKE II 卡連接插槽 1 至 插槽 4 的 SAS 硬碟)的插座
連接 NVMe/SATA 硬碟機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35
2.8 儲存裝置設定與連接排線(僅 RS700A-E9-RS12V2)
,請先確認各硬碟插槽是否安裝正確的硬碟規格。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插槽 1
插槽 2
插槽 3
插槽 4
插槽 5
插槽 6
插槽 7
插槽 8
插槽 9
插槽 10
插槽 11
插槽 12
‧ 插槽 1 至 4 預設支援 SAT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碩 PIKE II 卡使用。
‧ 插槽 5 至 8 預設支援 SATA 硬碟裝置,SAS 硬碟則需搭配選配的華
碩 PIKE II 卡使用。NVMe 需選購升級套件。
‧ 插槽 9 至 12 支援 SATA 硬碟裝置需搭配選配的連接排線,NVMe 需
選購升級套件。
‧ 所有插槽皆支援 2.5 吋儲存裝置。
2
1
2-36
第二章:硬體安裝
2.8.1 8 個 SATA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背板連接埠 排線 連接至
MSAS_HD1
MSAS_HD2
1. 請將硬碟機安裝至支援的硬碟插槽。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右向)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右向)
主機板上的 ISATA1
主機板上的ISATA2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2
1
安裝圖示僅供參考,不同的儲存裝置安裝方式有可能不同。
2.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前側上蓋機殼兩側的 6 顆螺絲(A),並將上蓋往前推直到上 蓋與機殼(B)脫離。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37
3. 取下前側上蓋即可看到背板(A),接著剪斷排線束帶(B)。
背板
4. 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主機板和背板。
2-38
第二章:硬體安裝
MSAS_HD2:連接 mini-SAS HD 排線 至主機板上的 ISATA2 連接埠
MSAS_HD1:連接 mini-SAS HD 排線 至主機板上的 ISATA1 連接埠
5. 用束帶將排線整理好(A) 並將前側上蓋裝回機殼上(B)。
背板
6. 將前側上蓋往後端面板方向推直到固定在機殼上(A),接著鎖上先前移除的固 定螺絲(B)。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39
2.8.2 12 個 SATA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背板連接埠 排線 連接至
MSAS_HD1
MSAS_HD2
MSAS_HD3
1. 請將硬碟機安裝至支援的硬碟插槽。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右向)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右向)
Mini-SAS HD (vertical) 至 4 x SATA 7-pin
主機板上的 ISATA1
主機板上的 ISATA2
P1 連接至 SATA1 P2 連接至 SATA2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SATA
2
1
安裝圖示僅供參考,不同的儲存裝置安裝方式有可能不同。
2.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前側上蓋機殼兩側的 6 顆螺絲(A),並將上蓋往前推直到上 蓋與機殼(B) 脫離。
2-40
第二章:硬體安裝
3. 取下前側上蓋即可看到背板(A),接著剪斷排線束帶(B)。
背板
4. 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主機板和背板。
MSAS_HD2:連接 mini-SAS HD 排線 至主機板上的 ISATA2 連接埠
MSAS_HD1:連接 mini-SAS HD 排線 至主機板上的 ISATA1 連接埠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41
5. 將額外的 mini-SAS HD 硬碟連接 4 條 SATA 排線至主機板及背板。
P2 至 SATA2
MSAS_HD3:將 mini-SAS HD 硬碟連接 4 條 SATA 排線至 主機板上的 SATA1、SATA2、SATA3 及 SATA4 連接埠
P1 至 SATA1
P3 至 SATA3 P4 至 SATA4
2-42
第二章:硬體安裝
6. 用束帶將排線整理好(A) 並將前側上蓋裝回機殼上(B)。
背板
7. 將前側上蓋往後端面板方向推直到固定在機殼上(A),接著鎖上先前移除的固 定螺絲(B)。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43
2.8.3 8 個 SATA/SAS 及 4 個 SATA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背板連接埠 排線 連接至
MSAS_HD1
MSAS_HD2
MSAS_HD3
1. 請將硬碟機安裝至支援的硬碟插槽。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垂直)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垂直)
Mini-SAS HD (垂直) 至 Mini-SAS HD (右向)
ASUS PIKE II Card
ASUS PIKE II Card
主機板上的 ISATA1
SATA/SAS
SATA/SAS
SATA/SAS
SATA/SAS
SATA/SAS
SATA/SAS
安裝圖示僅供參考,不同的儲存裝置安裝方式有可能不同。
2. 安裝華碩 PIKE II 卡至您的伺服器系統。
請參考 2.5.3 安裝華碩 PIKE II 卡 的詳細說明。
SATA/SAS
SATA/SAS
SATA
SATA
SATA
SATA
2
1
2-44
第二章:硬體安裝
3.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前側上蓋機殼兩側的 6 顆螺絲(A),並將上蓋往前推直到上 蓋與機殼(B) 脫離。
4. 取下前側上蓋即可看到背板(A),接著剪斷排線束帶(B)。
背板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45
5. 請先移除伺服器系統內主機板及背板上的排線。
6. 連接 mini-SAS 排線主機板及背板。
MSAS_HD3: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主機板上 的 ISATA1 連接埠
2-46
第二章:硬體安裝
7. 連接 mini-SAS 排線至華碩 PIKE II 卡及背板。
MSAS_HD2: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PIKE II 卡
MSAS_HD1:連接 mini-SAS HD 排線至PIKE II 卡
8. 用束帶將排線整理好(A) 並將前側上蓋裝回機殼上(B)。
背板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47
9. 將前側上蓋往後端面板方向推直到固定在機殼上(A),接著鎖上先前移除的固 定螺絲(B)。
2-48
第二章:硬體安裝
2.8.4 2 個 NMVe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背板連接埠 排線 連接至
OCUPCIE5
OCUPCIE6
1. 請將硬碟機安裝至支援的硬碟插槽。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安裝圖示僅供參考,不同的儲存裝置安裝方式有可能不同。
2.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前側上蓋機殼兩側的 6 顆螺絲(A),並將上蓋往前推直到上 蓋與機殼(B) 脫離。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左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左向)
MPCIE_HD1
MPCIE_HD2
NMVe
NMVe
2
1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49
3. 取下前側上蓋即可看到背板(A),接著剪斷排線束帶(B)。
背板
4.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 (左向接頭) 及背板 (垂直接頭)。
OCUPCIE5: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上的 MPCIE_HD1 連接埠
OCUPCIE6: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上的 MPCIE_HD2 連接埠
2-50
第二章:硬體安裝
5. 用束帶將排線整理好(A) 並將前側上蓋裝回機殼上(B)。
背板
6. 將前側上蓋往後端面板方向推直到固定在機殼上(A),接著鎖上先前移除的固 定螺絲(B)。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51
2.8.5 4 個 NMVe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背板連接埠 排線 連接至
OCUPCIE5
OCUPCIE6
OCUPCIE7
OCUPCIE8
1. 請將硬碟機安裝至支援的硬碟插槽。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左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左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MPCIE_HD1
MPCIE_HD2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Port 1 接頭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Port 2 接頭
安裝圖示僅供參考,不同的儲存裝置安裝方式有可能不同。
2. 安裝 PCIE-NVME2-OCuLink 至您的伺服器系統。
請參考 2.5.4 安裝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僅 RS700A-E9-RS12V2 選配)的詳細說明。
NMVe
NMVe
NMVe
NMVe
2
1
2-52
第二章:硬體安裝
3.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前側上蓋機殼兩側的 6 顆螺絲(A),並將上蓋往前推直到上 蓋與機殼(B) 脫離。
4. 取下前側上蓋即可看到背板(A),接著剪斷排線束帶(B)。
背板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53
5.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 (左向接頭) 及背板 (垂直接頭)。
OCUPCIE5: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上的 MPCIE_HD1 連接埠
OCUPCIE6: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上的 MPCIE_HD2 連接埠
2-54
第二章:硬體安裝
6.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及背板。
OCUPCIE7:連接 OCuLink 排線至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1 接頭
OCUPCIE8:連接 OCuLink 排線至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2 接頭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55
7. 用束帶將排線整理好(A) 並將前側上蓋裝回機殼上(B)。
背板
8. 將前側上蓋往後端面板方向推直到固定在機殼上(A),接著鎖上先前移除的固 定螺絲(B)。
2-56
第二章:硬體安裝
2.8.6 8 個 NMVe 硬碟的設定與接線
Backplane connector Cable Connect to
OCUPCIE1
OCUPCIE2
OCUPCIE3
OCUPCIE4
OCUPCIE5
OCUPCIE6
OCUPCIE7
OCUPCIE8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左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左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OCuLink (垂直) 至 OCuLink (右向)
1. 請將硬碟機安裝至支援的硬碟插槽。
請參考 2.4 安裝硬碟機 的詳細說明。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Port 1 接頭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Port 2 接頭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Port 3 接頭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Port 4 接頭
MPCIE_HD1
MPCIE_HD2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Port 1 接頭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Port 2 接頭
NMVe
NMVe
NMVe
NMVe
安裝圖示僅供參考,不同的儲存裝置安裝方式有可能不同。
2. 安裝 PCIE-NVME2-OCuLink 至您的伺服器系統.
請參考 2.5.4 安裝華碩 PCIE-NVME2-OCuLink 卡至蝴蝶型轉接卡支撐架 (僅 RS700A-E9-RS12V2 選配)的詳細說明。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NMVe
NMVe
NMVe
NMVe
2
1
2-57
3. 安裝 PCIE-NVME4-OCuLink 卡至您的伺服器系統。
請參考 2.5.5 安裝華碩 P C I E-N V M E4-O C u Link 卡至轉接卡支撐架(僅 RS700A-E9-RS12V2)的詳細說明。
4. 使用螺絲起子鬆開前側上蓋機殼兩側的 6 顆螺絲(A),並將上蓋往前推直到上 蓋與機殼(B) 脫離。
5. 取下前側上蓋即可看到背板(A),接著剪斷排線束帶(B)。
2-58
第二章:硬體安裝
背板
6.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 (左向接頭) 及背板 (垂直接頭)。
OCUPCIE5: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的 MPCIE_HD1 接頭
OCUPCIE6:連接 OCuLink 排線至主機板的 MPCIE_HD2 接頭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59
7.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及背板。
OCUPCIE7
OCUPCIE8: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2 接頭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2-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1 接頭
2-60
第二章:硬體安裝
8. 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及背板。
OCUPCIE3: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3 接頭
OCUPCIE4: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4 接頭
OCUPCIE1: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1 接頭
OCUPCIE2:連接 OCuLink 排線至 ASUS PCIE-NVME4-OCuLink 卡的 OCuLink port 2 接頭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61
9. 用束帶將排線整理好(A) 並將前側上蓋裝回機殼上(B)。
背板
10. 將前側上蓋往後端面板方向推直到固定在機殼上(A),接著鎖上先前移除的固 定螺絲(B)。
2-62
第二章:硬體安裝
2.9 移除系統組件
系統組件。而本章節的內容就是要告訴大家如何移除與重新安裝下列各項系統組件。
1. 系統風扇
2. 備援式電源供應器模組
3. 薄型光碟機(選購)
安裝/移除系統組件之前,請先關閉系統電源。
您可能需要在安裝組件前,先移除先前安裝的組件或出廠組件。
2.9.1 系統風扇
請依照以下的步驟,移除系統風扇:
1. 將連接在背板上的系統風扇電源線全 部拔除。
2. 直接用手將風扇向上取出。
3. 重覆步驟 1~2,即可移除其他系統風 扇。
依照以下的步驟,安裝系統風扇:
1. 將系統風扇置入風扇擴充槽中。請注 意在置入時的風扇氣流箭頭方向是朝 系統後側面板。
2. 將風扇電源線連接至背板的插座上。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63
2.9.2 備援式電源供應器模組
您可依照以下的步驟,更換損壞的備援式電源供應器模組:
1. 握住電源供應器模組上的拉把。
2. 握住電源供應器上的握把,然後使用 拇指將右側的固定閂朝左推讓電源供 應器鬆脫。接著可以將此電源供應器 模組,從機殼中拉出。
握把
3. 將著置入一顆新的電源供應器,推入 插槽時並確定固定閂有扣入機殼中, 完成安裝。
2-64
第二章:硬體安裝
握把
固定閂
2.9.3 薄型光碟機(僅 RS700A-E9-RS4V2)
本系統支援一組薄型光碟機,當必要時您可以依照以下的步驟更換薄型光碟機:
1. 移除位於機殼側邊靠近薄型光碟機旁 的固定螺絲,並先將此螺絲放置於一 旁。
固定扣
2. 卸除 SATAII/SAS 硬碟擴充槽,請先將 握把上的固定扣(A)朝右方撥開,以 便鬆開握把(B)。
3. 再將握把朝左扳開,好讓硬碟擴充槽往 主機的前方以脫離機殼。
4. 接著將欲更換的薄型光碟機從機殼內 朝前方拉出。
5. 然後將置換的薄型光碟機放入此擴充 槽內,並順勢推入至定位。
6. 接著將硬碟槽重新裝回,輕推至機殼 底部,直到硬碟槽的前端僅剩一小部 份突出於外。
7. 將板手輕輕地推回原位並輕扣固定, 使硬碟槽能夠緊密地固定在機殼中。 當安裝正確時,您會看到硬碟槽外緣 與機殼呈現切齊的狀況。
8. 最後將步驟 1 卸下的螺絲鎖回機殼側 邊原處,完成固定。
握把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2-65
2-66
第二章:硬體安裝
第三章:
進階安裝
本章節要告訴您,如何使用滑軌套件將本伺服器安裝至
機架中,以及在安裝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事項。
3
3.1 免工具標準式滑軌套件
免工具的滑軌套件設計,提供您輕鬆將滑軌裝上機架並安裝伺服器至機架中,而無 須使用任何工具。這個套件並提供金屬止擋,可以讓您在安裝伺服器時提供額外的支 撐和穩定性。
免工具滑軌套件包含了以下組件:
固定閂 螺絲組
固定閂螺絲
Tool-less rack rails
滑軌墊圈
滑軌螺絲
安裝免工具機架滑軌
請依照以下步驟,將免工具機架滑軌安裝至機架上:
1. 找到如下圖所示位於伺服器上的位置,並於兩側裝上固定閂(一邊一個,並各鎖
上二顆螺絲固定)。
螺絲孔安裝的位置可能會因您鎖使用的伺服器機型而有所不同,請參考 伺服器使用手冊上的說明。
3-2
第三章:進階安裝
2. 選擇所需的空間和適當的機架滑軌(左和右)放在機架的相對位置上。
在這 1U 的空間裡面要有三個方形安裝孔與在上方與底部包含二個薄型的 間隔,如下圖圈選處。
1U
3. 上推彈簧鎖,然後將螺栓插入已選定在機架上的方形安裝孔。
4. 上推滑軌另一端的彈簧鎖,然後插入已選定在機架上的方形安裝孔。如有必要, 請將機架滑軌拉長以便於安裝。
5. 接著請重複前面的步驟 3 至 4,安裝另一側的滑軌。
請確認安裝的機架滑軌(左、右)有平行一致,且安穩地固定在定位。
華碩 RS700A-E9 V2 系列使用手冊
3-3
6. 抬起伺服器,並裝入機架滑軌。
1
2
3
4
‧ 請確認機架滑軌機櫃與機架裝配的位置是穩定的,且牢靠地站立在同
一水平高度上。 ‧ 強烈建議至少需要兩位身強體壯的人來執行這部份的安裝作業。 ‧ 如有必要,建議使用適當的起重工具以輔助吊裝。
請確認伺服器兩側的結點(knots)裝入機架滑軌的安裝孔裡。
圖示僅供參考。
3.2 滑軌尺寸
43.6mm
3-4
第三章:進階安裝
43.6mm
900mm
589mm
第四章:
主機板資訊
在本章中要告訴您在安裝系統元件時所必須完成的主機 板安裝程序。詳細內容有:頻率開關設定、跳線選擇區設 定以及主機板的各種裝置接頭。
4
4.1 主機板構造圖
4-2
第四章:主機板資訊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