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使用手册
C
使用本数码相机之前,请先阅读本使用手册,并妥善保存手册作日后参考。
C
使用手册
Page 2

感谢您购买佳能产品
EOS 20D
是配备有大型高精度
万有效像素
820
感应器的高性能数码
CMOS
单镜头反光自动对焦相机。本机具有九个高精度自动对焦点,兼容全部
佳能EF镜头(包括
EF-S镜头)
。本机专为快速摄影而设计,可以随时拍摄,
它还具有许多适合各种摄影要求的功能,适合从全自动抓拍到专业水平
的创意摄影。
使用本机前,首先阅读本使用手册并试用相机,熟悉各种操作。
为避免意外和损坏,请阅读“安全警告”(第6、7页)和“操作注意事项”
(第8、9页)
。
拍摄前,请先测试相机
使用本机前,请先试拍几张,并检查图像是否正确记录到存储卡上。
如果相机或者存储卡有问题,图像不能记录或被计算机读取,由此造成的损失或不
便,佳能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关于版权
贵国的版权法律可能禁止使用您所记录的人物图像和某些物体的图像,除非仅供个
人欣赏。另外要注意,某些公开演出、展览等可能禁止拍照,即使供个人欣赏也不
例外。
¡
Canon和EOS
¡ Adobe
¡
CompactFlash是SanDisk
¡ Windows
Macintosh是Apple Corporation
¡
¡
本手册中提及的所有其它企业名称和商标均属其各自所有者所有。
本数码相机支持相机文件系统设计规则
*
2.0)和Exif 2.21(
之间兼容性的标准。通过连接到兼容
息以优化打印输出效果。
是佳能公司的商标。
Photoshop是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和
公司的商标。
是微软公司在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也称为 “
的商标。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的注册商标。
Exif Print”)。Exif Print
2.0(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
Exif Print
是一种增强数码相机和打印机
的打印机,打印机可以使用拍摄信
2
Page 3

物品清单
请检查相机包装内是否包含以下物品。如有缺失,请与经销商联系。
¢ EOS 20D
¢ EF-S18-55mm f/3.5-5.6 /
¢
电池组
¢
电池充电器
¢
电池充电器的电源线
¢
接口连接电缆
¢
视频电缆
¢
相机宽背带
¢ EOS
数码照片专业处理软件光盘
¢
¢ 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
袖珍指南
拍摄的快速入门指南
¢ EOS 20D
¢
正确安装软件
介绍软件安装步骤和软件功能。
¢ EOS 20D
介绍将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以及
¢
电池组
¢
镜头使用说明书
¢
相机的保修卡
¢
镜头的保修卡
注意不要缺失以上任何物品。
*
不包括CF卡(用于记录图像)。请另行购买。推荐使用佳能出品的CF卡。
*
机身(含眼罩、机身盖及为日期和时间供电的后备锂电池
/
镜头(含镜头盖和防尘盖
BP-511A(
CG-580/CB-5L *
IFC-400PCU
VC-100
EW-100DGR (
数码解决方案光盘
使用手册
)
含保护盖
CG-580或CB-5L
含
* 用于CB-5L
(EOS DIGITAL Solution Disk)(CD-ROM)
(
)
本手册
。
)
含目镜遮光挡片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Disk)(CD-ROM)
光盘
(CD-ROM)
软件使用手册
格式图像处理的操作步骤。
RAW
BP-511A
说明
*
仅对镜头套装有效。
*
仅对镜头套装有效。
) *
仅对镜头套装有效。
。
)
3
Page 4

目录
介绍
............................................................................................................3
物品清单
操作注意事项
术语
本手册使用的约定
用前准备
1
给电池充电
安装和取出电池
使用家用电源插座供电
安装和卸下镜头
安装和取出CF卡
基本操作
菜单操作
设置语言
设置关闭电源时间/自动关闭电源
设置日期和时间
更换日期/时间供电电池
清洁
屈光度调节
相机握持方法
全自动拍摄
2
使用全自动
基本拍摄区模式
自拍操作
图像设置
3
设置图像记录画质
设置
设置白平衡
自定义白平衡
设置色温
白平衡矫正
白平衡包围曝光
设置色彩空间
选择处理参数
设置处理参数
文件编号方法
检查相机设置
设置自动对焦、测光和驱动模式
4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选择自动对焦点
4
.....................................................................................................8
.................................................................................................................10
CMOS
ISO
............................................................................................16
......................................................................................................18
...............................................................................................20
...............................................................................................23
............................................................................................24
..........................................................................................................26
..........................................................................................................29
..........................................................................................................33
...............................................................................................34
感应器
..........................................................................................36
......................................................................................................38
...................................................................................................38
......................................................................................................40
...............................................................................................42
..........................................................................................................44
............................................................................................46
..............................................................................................49
感光度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61
...................................................................................................62
............................................................................................64
...............................................................................................67
17
....................................................................................22
...................................................................33
..................................................................................35
39
45
63
Page 5

目录
对非中间位置的主体进行对焦
自动对焦失败时
选择测光模式
选择驱动模式
高级操作
5
程序自动曝光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景深预视
手动曝光
自动景深自动曝光
设置曝光补偿
自动包围曝光
自动曝光锁
B
门曝光
反光镜预升
液晶显示屏照明
使用目镜遮光挡片
取消提示音
卡缺卡提醒
CF
闪光摄影
6
使用内置闪光灯
EOS
使用
使用非佳能的闪光灯
图像回放
7
设置图像查看时间
横竖画面转换
设置液晶屏的亮度
图像回放
单张显示、索引显示、放大显示 .................................................................
跳转显示、自动回放、旋转图像 .................................................................
通过电视机查看图像
保护图像
删除图像
格式化CF卡
从相机直接打印
8
DPOF
9
自定义设置相机
10
参考
11
(
手动对焦
....................................................................................................71
....................................................................................................72
....................................................................................................74
............................................................................................76
............................................................................................78
...........................................................................................................79
...........................................................................................................80
............................................................................................82
....................................................................................................83
(AEB).........................................................................................84
.......................................................................................................86
...........................................................................................................87
.......................................................................................................88
................................................................................................89
............................................................................................89
.......................................................................................................90
.................................................................................................90
................................................................................................92
专用的外接闪光灯
..........................................................................................100
..................................................................................................101
..........................................................................................102
.........................................................................................................103
.........................................................................................................111
.........................................................................................................112
..................................................................................................114
:数码打印命令格式
..........................................................................69
) ............................................................................70
............................................................................97
.........................................................................................98
.......................................................................................110
73
91
99
103 - 106
107 - 109
115
131
139
14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Page 6

安全警告
请遵循这些安全事项并正确使用设备,避免造成人身伤害、死亡和物质
损坏。
避免严重伤害或死亡
请遵循以下安全事项,避免造成火灾、过热、化学品泄漏和爆炸事故。
•
- 请勿使用非本手册指定的其它任何电池、电源和附件。请勿使用自制电池或改装电
池。
- 请勿使电池组或后备电池短路或者自行拆卸、改装电池。请勿使电池组或后备电池
过热或对其进行焊接。请勿使电池组或后备电池接近于火焰或水。请勿使电池组或
后备电池受到猛烈物理撞击。
- 请勿将电池组或后备电池正负极
- 请勿在允许的环境温度范围
时间。
- 请勿将任何其它金属物件插入相机的电子触点、附件、连接电缆等。
•
请将后备电池置于儿童无法触及之处。如果儿童误吞电池,请立刻就医。(电池中的化
学物质可能会造成肠胃损伤。
丢弃电池组或后备电池时,请用胶带使电池电子触点绝缘,避免其与其它金属物体或电
•
池接触。以避免引起火灾或爆炸。
•
电池组充电过程中,如果出现过热、冒烟、发出异味,请立即从电源插座拔下电池充电
器停止充电,避免发生火灾。
•
如果电池组或后备电池发生泄漏、颜色变化、变形、冒烟或发出异味,请立刻将其取
出。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灼伤。
•
请勿让电池的泄漏液接触眼睛、皮肤或衣物。否则会导致失明或皮肤损伤。如果电池泄
漏液接触了眼睛、皮肤或衣物,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不得揉搓)。并立即就
医。
电池充电时,请将设备置于儿童无法触及之处。电源线可能导致儿童意外窒息或使其受
•
到电击。
•
请勿使任何电源线接近热源,否则会使电源线受热变形或熔化其绝缘层,并引起火灾或
电击事故。
•
请勿使用闪光灯拍摄正在驾驶汽车的司机,否则可能引发意外事故。
•
使用闪光灯拍摄时,请勿靠近人的眼睛,否则可能损害其视力。使用闪光灯拍摄婴幼儿
时,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相机或附件不使用而存放时,请取出电池组并断开电源插头。这样可以避免电击、发热
•
或者引起火灾。
•
请勿在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中使用相机,以避免爆炸或火灾。
(+-)
装反。请勿混用新旧电池或不同型号电池。
0-40{(32-104})
)
以外给电池组充电。请勿超过充电
6
Page 7

•
如果本设备摔落造成外壳破裂并暴露出内部零件时,请勿触摸内部零件以免发生电击。
•
请勿自行拆卸或改装本设备。内部的高压零件可能发生电击。
请勿透过相机或镜头观看太阳或极亮的光源。否则可能损害视力。
•
•
请将相机置于幼儿无法触及之处。相机背带可能导致儿童意外窒息。
•
请勿将本设备存放在多尘或潮湿的地方,以避免引起火灾或电击。
•
在飞机上或在医院里使用本相机前,请首先确认是否被允许。相机发出的电磁波可能会
干扰飞机的仪表或医院的医疗设备。
为避免火灾或电击事故,请遵循以下安全事项:
•
- 务必将电源插头完全插入。
- 请勿用湿手接触电源插头。
- 拔下插头时,请握住电源插头并拔出,不要硬拉电源线。
- 请勿刮伤、切断或者过度弯曲电源线,也不要将重物置于电源线上。请勿将电源线
弯曲或打结。
- 请勿在一个电源插座上连接过多电源插头。
- 请勿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电源线。
•
请不定期地拔出电源插头,并用干布擦去电源插座周围的灰尘。如果电源插座周围多
尘、潮湿或油腻,则电源插座上的灰尘会变潮湿,容易引发短路导致火灾。
避免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
请勿将本设备置于烈日下或接近热源的汽车中,否则本设备温度升高可能灼伤皮肤。
•
本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之后,请勿携带其移动,否则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另外请确认三
脚架能够稳固地支持相机和镜头。
请勿将没有盖上镜头盖的镜头或者装有镜头的相机置于太阳下,否则镜头可能会聚光线
•
并造成火灾。
请勿用布覆盖或包裹充电中的设备,否则会因为散热不佳引起外壳变形或造成火灾。
•
•
如果相机掉落水中,或有水或金属异物进入相机内部,请立即取出电池组和后备电池,
以避免引起火灾或电击。
•
请勿在高温环境中使用或存放电池组或后备电池,这样容易造成电池泄漏或缩短电池寿
命,电池组或后备电池温度可能升高并容易造成皮肤灼伤。
请勿使用油漆稀释剂、苯或其它有机溶剂清洁本设备,否则可能造成火灾或健康损害。
•
如果本设备无法正常操作或需要维修,请联系您的经销商或附近的佳能
维修中心。
7
Page 8

操作注意事项
相机的保养
¡
本相机是精密仪器。请勿将其摔落或使其受到物理撞击。
本相机不是防水相机,不能在水下使用。如果相机不慎落入水中,请立即向最
¡
近的佳能维修中心咨询。请用干布拭去水珠。如果相机曾暴露在含盐分的空气
中,请用拧干的湿布擦拭。
¡
严禁将本相机靠近具有强磁场的物体,如磁铁或电动机。另外也要避免将相机
靠近发出较强无线电波的物体,如天线。强磁场可能引起相机故障或破坏图像
数据。
请勿将本相机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如处于阳光直射的汽车内。高温可能导致
¡
相机故障。
相机内有精密电子线路。严禁自行拆卸相机。
¡
¡
请使用气吹吹走镜头、取景器、反光镜和对焦屏上的灰尘。请勿使用含有有机
溶剂的清洁剂清洁机身和镜头。对于顽固污渍,请将相机送到佳能维修中心处
理。
请勿用手指接触相机的电子触点,以避免触点受到腐蚀。腐蚀的触点可能导致
¡
相机故障。
如果相机突然从低温处进入温暖的房间,可能造成相机表面和其内部零件结
¡
露。为防止结露,请先将相机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然后等其温度逐步升高后
再从袋中取出。
¡
如果相机出现结露,请勿使用,以免损坏相机。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从相机
上卸下镜头,取出CF卡和电池,等到结露蒸发后再使用相机。
¡
如果相机长时间不使用,请取出电池并将相机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干燥阴凉处。
存放期间请隔一段时间按动几次快门,以确认相机是否能正常工作。
¡
避免将相机存放在暗房、实验室等有腐蚀性化学物品的地方。
如果相机已经长时间未使用,在使用前先测试其全部功能。如果相机长时间未
¡
使用或即将进行重要拍摄活动,请将相机送交经销商检测或自行进行检测,并
确认相机工作正常。
8
Page 9

液晶显示屏和液晶监视器
¡
虽然液晶监视器是采用高精密技术制造的,超过
但是剩余
色等颜色,并不是故障。坏点并不影响图像记录效果。
低温下,液晶显示反应可能会变慢。高温下,显示可能会变暗。只要回到常温
¡
下,上述情况就会恢复正常。
CF
卡
卡是高精密设备。请勿将其摔落或使其受到震动,否则可能损坏其所记录
¡ CF
的图像。
请勿将CF卡存放在或靠近任何强磁场区域,如电视机、扬声器或磁铁。另外
¡
要避免易于产生静电的场所。否则可能丢失CF卡上记录的图像。
请勿将CF卡置于阳光下曝晒或靠近热源。否则可能导致其变形而不能使用。
¡
¡
请勿将任何液体溅洒在CF卡上。
务必将CF卡存放在小盒中,以保护其所存放的数据。
¡
¡
非佳能CF卡可能不能记录和回放图像。推荐使用佳能出品的CF卡。
请勿弯曲CF卡或使其受到过度的外力或物理撞击。
¡
¡
请勿将CF卡存放在高温、多尘或潮湿的环境中。
或更少的像素中可能存在若干坏点。坏点总是显示为黑色或红
0.01%
99.99
%的像素为有效像素,
镜头电子触点
将镜头从机身卸下后,请装上镜头盖或将镜头按头朝下方
式竖直放置,避免刮擦镜头表面和电子触点。
操作注意事项
触点
9
Page 10

术语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括号中的参考页码(第**页)。
<E> 自动对焦模式选择/
白平衡选择按钮(第64/50页)
<R> 驱动模式
选择/ISO感光度按钮
(第72/49页)
<Q> 测光模式选择/
闪光曝光补偿按钮
(第71/96页)
<6> 主拨盘
(第27页)
快门按钮
(第26页)
减轻红眼/
自拍指示灯
(第94/44页)
手柄
(电池仓)
直流电连接器电源线插孔
(第22页)
反光镜(第36、88页)
触点(第9页)
<U> 液晶显示屏照明按钮(第89页)
液晶显示屏(第12页)
EF镜头安装标志(第23页)
内置闪光灯/自动对焦辅助光(第92/68页)
EF-S镜头安装标志(第23页)
闪光同步触点
热靴(第97页)
镜头固定销
镜头卡口
数码端子(第117页)
模式转盘(第14页)
背带环(第17页)
<D> 闪光灯弹出
按钮(第92页)
端子盖
镜头释放按钮
(第23页)
景深预视按钮
(第79页)
10
机身盖(第23页)
视频输出端子(第110页)
PC端子(第98页)
遥控开关端子
(N3型)
Page 11

术语
<M> 菜单
按钮(第29页)
<B> 信息/
剪裁方向按钮
(第62、103/129页)
<C> 跳转
按钮(第107页)
<x> 回放按钮
(第103页)
<L> 删除按钮
(第112页)
液晶监视器(第32页)
<4> 电源开关(第26页)
屈光度调节旋钮(第38页)
眼罩(第89页)
取景器目镜
三脚架接孔
<0> 设置按钮(第29页)
<9> 多功能控制钮(第28页)
<A/I> 自动曝光锁
/闪光曝光锁按钮/索引/
缩小按钮(第86/95/105/
106、129页)
<S/u>
自动对焦点选择/
放大按钮(第67/
106、129页)
背带环
(第17页)
电池仓盖
释放杆(第20页)
电池仓盖(第20页)
数据处理指示灯(第25页)
<5> 机背速控转盘(第28页)
CF卡插槽盖
(第24页)
CF卡插槽(第24页)
CF卡弹出按钮(第24页)
11
Page 12

术语
液晶显示屏
快门速度
数据处理中(buSY)
内置闪光灯充电中(buSY)
ISO感光度
gISO感光度
白平衡
Q 自动
W 日光
E 阴影
R 多云
Y 钨丝灯
U 白色荧光灯
I 闪光灯
O 自定义
P 色温
2白平衡矫正
电池电量检测
zx
n
M提示音
K自定义功能
L减轻红眼
y闪光曝光补偿
图像记录画质
37 大/优
38 大/普通
47 中/优
48 中/普通
67 小/优
68 小/普通
1 RAW
实际显示中,只显示可用项目。
12
自动对焦点选择 ([ - - - ])
CF卡已满警告 (FuLL CF)
CF卡错误警告 (Err CF)
没有CF卡警告 (no CF)
错误代码 (Err)
清洁图像感应器 (CLEA n)
处理参数设置
(PA- P1 / P2 / 1 / 2 / 3)
光圈
自动对焦模式
X (单次自动对焦)
9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
Z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测光模式
q评价测光
w局部测光
e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曝光量指示标尺
曝光补偿量
自动包围曝光范围
闪光曝光补偿量
CF卡写入状态
-
-----
剩余可拍摄数量
在白平衡包围曝光过程
中剩余可拍摄数量
自拍倒计时
B门曝光时间
0黑白拍摄
驱动模式
u单拍
i 连拍
j 自拍
h自动包围曝光
Page 13

取景器信息
局部测光圆
自动对焦点
(对焦点合焦确认显示)
<A> 自动曝光锁/FE锁
自动包围曝光进行中
<D> 闪光灯准备就绪
错误闪光曝光锁警告
<O> 高速同步
(FP闪光)
曝光量指示标尺
曝光补偿量
闪光曝光补偿量
自动包围曝光范围
减轻红眼灯开启标志
<o> 合焦确认指示灯
白平衡矫正
对焦屏
快门速度
闪光曝光锁 (FEL)
数据处理中 (buSY)
内置闪光灯回电中 (D buSY)
光圈
<y> 闪光曝光补偿
最大连拍数量
CF卡已满警告 (FuLL CF)
CF卡错误警告 (Err CF)
没有CF卡警告 (no CF)
术语
实际显示中,只显示可用项目。
13
Page 14

术语
模式转盘
模式转盘分为两个功能区域。
程
序
影
创
像
基
意
控
本
拍
摄
区
全自动
区
制
区
摄
拍
q
基本拍摄区
只需按下快门按钮。
1
:全自动(第40页
进行完全自动拍摄。
程序影像控制区
可以完全自动拍摄特定主体。
2
:人像 (第42页
3
:风光 (第42页
4
:微距 (第42页
5
:运动 (第43页
6
:夜景人像 (第43页
7
:闪光灯关闭 (第43页
)
)
)
)
14
w
创意拍摄区
根据需要设置相机。
)
d
:程序自动曝光 (第74页
s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
(第76页)
f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第78页)
a
:手动曝光 (第80页
8
:自动景深自动曝光 (第
)
页
)
82
)
)
Page 15

术语
电池充电器
CG-580
这是电池组充电器。(第18页
电池充电器
CB-5L
这是电池组充电器。(第18页
)
)
15
Page 16

本手册使用的约定
¡文中<
¡
本手册中介绍的所有操作都假定
<J>
6
5
9
0
本手册中,各种图标和标记表示相机的按钮、转盘和设置,与相机上
¡
的图标和标记一致。
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括号中的参考页码(第**页)。
¡
¡
页标题右边的星号M表示该功能只适用于创意拍摄区模式
、a、
f
¡
本使用手册中,使用佳能
释。
¡
操作步骤都假定菜单设置和自定义功能设为默认设置。
3
¡
¡(
0
秒或16秒。
¡
本手册使用以下警告符号:
:
该警告符号表示避免拍摄出现问题的警告。
:该注意符号用于提供补充信息。
¡<
¡<5>
¡使用<
确保其设为
¡文中<9>
¡文中<0>
功能设置。
8)
图标表示可用菜单更改此设置。
)、(9)或(8)
>
4
图标表示电源开关。
。
图标表示主拨盘。
>
6
图标表示机背速控转盘。
>
5
转盘的操作都假定
<J>
。
图标表示多功能控制钮。
图标表示
。
EF-S17-85mm f/4-5.6 IS USM
表示该功能在松开按钮后保持有效的时间为4秒、
<4>
按钮。它用于菜单功能和自定义
SET
>
4
<
开关设为
开关已经设为
镜头进行操作解
(
d、s
<1>
<J>
或
。
、
6
16
Page 17

本章介绍预备步骤和基本相机操作。
安装背带
将背带一端从下面穿过相机的背带
环。然后如图所示将它穿过背带锁
扣。拉紧背带,确保背带不会从锁扣
处松脱。
¡
目镜遮光挡片也连接在背带上。
(第89页)
1
用前准备
目镜遮光挡片
17
Page 18

给电池充电
有关电池的详细信息,请参阅电池组
取下保护盖。
1
¡
从相机取出电池时,确保重新装上保
护盖避免短路。
装上电池。
2
将电池前端对齐电池充电器上的
¡
志。按下电池,并按箭头方向滑动。
要取下电池,按照与上述步骤相反的
¡
步骤操作。
<->
标志
CG-580
对于
3
转出插头并进行充电。
¡
如箭头所示,转出电池充电器的插头。
¡
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BP-511A
CG-580
的说明。
标
<->
CB-5L
18
对于
CB-5L
连接电源线并进行充电。
¡
将电源线连接到充电器并将插头插入
电源插座。
充电自动开始,红色指示灯开始闪烁。
s
完全耗尽的电池的充电时间如下:
s
BP-511A和BP-514
BP-511和BP-512
:大约
:大约90分钟
100
分钟
Page 19

充电电量 红色指示灯
¡
请勿为电池组
BP-511A、BP-514、BP-511或BP-512
以外的其它电池组充
电。
¡
如果电池一直留在长期不使用的相机内,过度的小电流放电可能影响电池
的使用寿命。不使用相机时,请取出电池并装上保护盖避免短路。再次使
用相机之前,请确保为电池充电。
¡
红色指示灯亮起以后,继续充电一小时以完全充
满。
¡
可以给电池装上保护盖并使用标记表示电池是否
已经充电。
¡
充电结束后,取下电池并从电源插座拔下电源线。
¡
充电所需的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和电池的充电电量。
¡
电池可以在0-40{
(32-104})
的温度范围工作。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
作性能,建议在10{
(50})和30{(86})
之间使用。在滑雪场等寒冷场
所,电池性能暂时下降,工作时间会缩短。
¡
如果在正常充电后工作时间大大缩短,电池可能已经达到其使用寿命。请
更换新电池。
0-50%
50-75%
75-90%
90%
或更高
每秒闪烁一次
每秒闪烁两次
每秒闪烁三次
常亮
给电池充电
电池充电器上的数字和标记对应于左
¡
表。
19
Page 20

安装和取出电池
安装电池
将充满电的
BP-511A
电池组装入相机。
打开电池仓盖。
1
¡
如箭头所示方向滑动释放杆并打开仓
盖。
插入电池。
2
¡
将电池触点朝下装入。
¡
插入电池直至锁定到位。
关闭仓盖。
3
¡
按下仓盖直至其锁闭。
也可以使用电池
检查电池电量
<4>
当
开关设为
量之一。
20
BP-514、BP-511或BP-512
<1>或<J>(第26页)
:电量充足。
z
:电量较低。
x
:请给电池充电。
n
。
时,电池电量将显示为三种电
Page 21

安装和取出电池
¡
实际拍摄数量可能随拍摄条件不同而小于以上所示数值。
¡
频繁使用液晶监视器,可拍摄数量将减少。
¡
长时间半按快门或进行自动对焦会减少可拍摄数量。
¡使用BP-514
的可拍摄数量与表中的数值相同。
¡使用BP-511或BP-512
的可拍摄数量,在20℃时大约为表中数值的
75%
,
在0℃时大约与表中数值相同。
电池拍摄能力
温度
20{/68
}
0{/32
}
以上数字基于充满电的
¡
Products Association)
取出电池
不闪光
1000
约
750
约
BP-511A
测试标准。
1
2
拍摄数量
[
]
拍摄条件
50%
使用闪光
700
约
550
及 “相机和影像产品协会”
约
(Camera & Imaging
打开电池仓盖。
如箭头所示方向滑动释放杆并打开仓
¡
盖。
取出电池。
如箭头所示方向滑动电池锁定杆并取
¡
出电池。
21
Page 22

使用家用电源插座供电
使用交流电适配器套装
座,而无需担心电池电量多少。
ACK-E2(
连接直流电连接器。
1
¡
连接电源线。
2
¡
¡
¡
将电源线嵌入凹槽中。
3
¡
插入直流电连接器。
4
¡
¡
¡
选购件),可以将相机连接到家用电源插
将直流电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到交流电
适配器的接口。
将电源线连接到交流电适配器。
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完毕后,从电源插座拔下插头。
将电源线小心地嵌入凹槽中不要损伤
它。
打开电池仓盖并打开直流电连接器专
用槽盖。
插入直流电连接器直至到位,将电源
线置于专用槽中。
关闭仓盖。
22
当相机的
<4>
开关设为
<1>或<J>
时,请勿连接或断开电源线。
Page 23

安装和卸下镜头
安装和卸下镜头时,注意避免灰尘从镜头卡口进入相机。
安装镜头
EF-S
镜头安装标志
EF
镜头安装标志
卸下镜头
取下镜头盖。
1
¡
如箭头所示方向转动镜头后盖和机身
盖并将其取下。
安装镜头。
2
¡将EF-S
¡
在镜头上,将对焦模式开关设为
3
<AF>
¡
取下镜头前盖。
4
按下镜头释放按钮的同时,如箭头所
示方向转动镜头。
¡
镜头与相机的白色
装标志对齐,然后如箭头所示方向转
动镜头直至卡到位。
EF-S
安装
镜头与红色EF镜头安装标志对齐。
如果设为
转动镜头直至停下,然后卸下镜头。
镜头以外的其它镜头时,将
。
<MF>
,不能进行自动对焦。
EF-S
镜头安
23
Page 24

安装和取出CF卡
拍摄的图像记录在CF卡(选购件)上。
Type I或Type II的CF
虽然
2GB
容
及以上容量的微型硬盘
安装CF卡
卡厚度不同,但它们都可插入相机中。相机也兼
(Microdrive)和CF
打开插槽盖。
1
¡
如箭头所示方向滑动并打开插槽盖。
卡。
上部
卡
CF
弹出按钮
2
3
剩余可拍摄数量
剩余可拍摄数量取决于CF卡剩余容量和
24
插入CF卡。
推荐使用佳能出品的CF卡。
¡
如果CF卡插入方向不正确,可能损坏
¡
相机。如箭头所示方向,将标签一侧对
着自己,并将有许多小孔的一端插入
相机。
卡弹出按钮弹起。
s CF
关闭插槽盖。
¡ 关闭插槽盖并如箭头所示方向滑动插
槽盖直至其锁闭。
s当<4>
剩余可拍摄数量会显示在液晶显示屏
上。
开关设为
ISO
感光度设置。
<1>或<J>
时,
Page 25

取出CF卡
¡
数据处理指示灯闪烁表示CF卡正在读取、写入或删除数据,或正在传输数
据。严禁在数据处理指示灯亮起或闪烁时进行以下操作。否则可能损坏图
像数据。也可能损坏CF卡或相机。
•
摇晃或撞击相机。
•
打开CF卡插槽盖。
•
取出电池。
¡
如果液晶显示屏上出现 “
Err CF”(CF
卡错误),请参阅
114
页。
¡
如果使用低容量CF卡,则可能无法记录高画质图像。
¡
微型硬盘
(Microdrive)
受到震动和物理撞击容易损坏。如果使用微型硬盘
(Microdrive)
,请小心避免使相机受到震动或物理撞击,特别是在记录或显
示图像时。
在菜单上,如果将[z未装卡也可拍摄]设为[关],则没有CF卡将不能拍摄。
(第90页)
数据处理指示灯
打开插槽盖。
1
¡将<4>
¡
开关置于
<2>
检查液晶显示屏上没有显示 “
信息。
确认数据处理指示灯熄灭,然后打开
¡
插槽盖。
取出CF卡。
2
¡
按下弹出按钮。
s弹出CF
¡
卡。
关闭插槽盖。
安装和取出CF卡
。
buSY
”
25
Page 26

基本操作
电源开关
相机只能在
¡
为节约电池电能,相机在1分钟不操作后将自动关闭电源。要重新开启相
机,只需按下快门。
¡
可以用菜单的[c自动关闭电源]设置,更改自动关闭电源时间。(第33页)
¡
在拍摄的图像正在记录到CF卡上时,如果将
待记录的图像数量将以
完毕后,显示屏将关闭,相机将关机。
快门按钮
快门按钮有两级。可以半按快门按钮,然后可以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开关打开后才能操作。
<4>
<2>
:相机关闭不能操作。
<1>
:相机能操作。
<J>
:相机和
<N>
数字显示在机顶液晶显示屏上。所有图像记录
<5>
<4>
开关设为
能操作。(第28页
<2>
半按
可以触发自动对焦
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
曝光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显示在机顶液
晶显示屏上和取景器中。
(AF)
和自动曝光
(0)
完全按下
将释放快门并拍摄照片。
,剩余
(AE)
)
,
26
Page 27

基本操作
¡
如果半按快门按钮并经过4秒
(0)
,必须重新半按快门按钮并等待片刻,
然后再完全按下拍摄照片。如果没有半按快门按钮就直接完全按下,或者
如果半按快门按钮后立即完全按下,相机需要经过片刻才进行拍摄。
¡
无论相机处于哪种状态(图像回放、菜单操作、图像记录等),只需半按快
门按钮,相机立即回到拍摄状态(直接打印时除外)。
¡
在曝光时相机的移动称为机震。机震会造成照片模糊。要避免机震,请注
意以下建议。另外请参阅 “相机握持方法”(第38页)。
•
稳固地握持相机。
•
将指尖放在快门按钮上,用右手握持相机,然后轻按快门按钮。
操作
<6>
拨盘
<6>
拨盘主要用于与拍摄有关的设置。
(1)
按下一个按钮后,转动
按下一个按钮后,其功能保持6秒
效。在此期间,可以转动
定所需的设置。这段时间过后或半按快门
按钮后,相机可以进行拍摄。
¡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设置自动对焦模
式、驱动模式、测光模式,以及选择或
设置自动对焦点。
(2)
仅转动
<6>
拨盘。
注视液晶显示屏或取景器的同时,转动
<6>
拨盘设定所需的设置。
¡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设置快门速度、光
圈等参数。
<6>
<6>
拨盘。
(9)
有
拨盘,设
27
Page 28

基本操作
操作
<5>
<5>
操作
转盘
<5>
转盘主要用于与拍摄有关的设置和选择液晶监视器项目。想要使用
转盘进行拍摄准备时,首先将
(1)
(2)
¡ <4>
开关设置为
时,也可以进行操作
<ON>
按下一个按钮后,转动
按下一个按钮后,其功能保持6秒
效。在此期间,可以转动
所需的设置。这段时间过后或半按快门按
钮后,相机可以进行拍摄。
¡
¡
仅转动
注视液晶显示屏或取景器的同时,转动
<5>
¡
<4>
开关设为
<J>
。
<5>
<5>
可以选择自动对焦点或设置白平衡、
感光度和闪光曝光补偿。
ISO
使用液晶监视器时,可以选择菜单操
作和在回放时选择图像。
<5>
转盘。
转盘设定所需的设置。
可以设置曝光补偿,或在
设置光圈。
。
(1)
<9>
<9>
多功能控制钮包含八个方向键和中
间的一个按钮。用它选择自动对焦点,设
置白平衡矫正,滚动显示放大的图像,移
动剪裁框进行直接打印。
转盘。
(9)
转盘,设定
<a>
模式下
有
28
Page 29

菜单操作
<M>
菜单按钮
液晶监视器
<C>
跳转按钮
<5>
机背速控
转盘
<0>
设置按钮
¡按<C>
按钮跳转到各个菜单类别的第一项。
¡
即使正在显示菜单,半按快门按钮可以立即回到拍摄状态。
通过用菜单设定各种可选设置,可以设置图像记录画质、处理参数、日
期/时间,自定义功能等。注视液晶监视器的同时,可以使用相机上的
<M>
菜单屏幕对于三项菜单类别使用设有代码的颜色。
图标 颜色 类别 描述
z
x
c
<0>
按钮、
红色 拍摄菜单 与拍摄有关的菜单。
蓝色 回放菜单 与图像回放有关的菜单。
黄色 设置菜单 相机的基本设置。
按钮和
<5>
转盘进行设置并进行下一步。
29
Page 30

菜单操作
菜单设置步骤
显示菜单。
1
按下
¡
<M>
下该按钮关闭菜单。
选择菜单项。
2
¡转动<5>
<0>
¡按<C>
选择菜单设置。
3
¡转动<5>
设定所需的设置。
4
¡按<0>
退出菜单。
5
¡按下<M>
。
的第一项。
按钮显示菜单。再次按
转盘选择菜单项,然后按
按钮跳转到各个菜单类别
转盘选择所需的设置。
进行设定。
按钮退出菜单显示。
¡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时,某些菜单项不会显示。(第31页)
¡
也可以使用
¡
以下介绍的菜单功能假定已按下
¡
在拍摄照片后图像正在记录到CF卡上时(数据处理指示灯闪烁),菜单操作
也可进行。
<6>
拨盘选择菜单项或回放图像。
<M>
按钮以显示菜单屏幕。
30
Page 31

菜单设置
拍摄菜单(红色
<z>
画质
减轻红眼开/关
提示音
未装卡也可拍摄
自动包围曝光 以
白平衡漂移/包围
自定义白平衡 手动设置白平衡
色温 设为
色彩空间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1、
回放菜单(蓝色
<x>
保护
旋转 旋转图像
打印命令 指定要打印的图像
自动播放 自动回放图像
查看时间
设置菜单(黄色
<c>
自动关闭电源 关
横竖画面转换
液晶屏的亮度
日期/时间 设置日期/时间
文件编号 连续编号/自动重设
语言
视频输出制式
数据传输设置
格式化
自定义功能
清除设置
清洁感应器 选择此项清洁感应器。
固件版本 选择此项更新固件。
¡
¡
(C.Fn)
这些加阴影的菜单项不会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显示。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不显示
)
73/83/74/84/76/86/ RAW/
RAW+73/+83/+74/+84/+76/+86
关/开
开/关
开/关
级为单位调节,±2级
1/3
9级B/A/M/G
±3级
sRGB / Adobe RGB 56
色彩偏移
/ B/A 和 M/G
2800K-10000K (以100K
2 / 设置 1、2、3 / 黑/
为单位调节
)
保护图像
。
(DPOF)
继续显示
2秒 / 4秒 / 8秒 /
)
/ 1分/ 2分 / 4分 / 8分 / 15分 / 30
开/关
级调整
5
提供12种语言(英语,德语,法语,荷兰语,丹麦语,芬兰语,意
大利语,挪威语,瑞典语,西班牙语,简体中文,日语
NTSC / PAL 110
普通
/PTP
初始化和删除存储卡数据
自定义设置相机
清除全部相机设置(将相机重置为默认设置。
清除全部自定义功能(将全部自定义功能重置为默认设置。
关
/
RAW和RAW+JPEG
包围偏移,以1级为单位,
)
白
分
)
)
记录画质模式。
)
菜单操作
参考页
46
94
90
90
84
53,54
51
52
57,58
111
109
131
108
100
33
101
102
34
61
33
116
114
140
32
140
36
-
31
Page 32

菜单操作
有关液晶监视器
使用液晶监视器时,即使
¡
液晶监视器不能用作拍摄的取景器。
¡
液晶监视器的亮度可以进行五级调节。(第
¡
<4>
开关为
<1>
,也可以使用
102页)
<5>
转盘。
恢复相机的默认设置
拍摄设置
自动对焦模式 单次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点选择 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
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
驱动模式 单拍
曝光补偿
自动包围曝光 关闭
闪光曝光补偿
自定义功能 保留当前设置
0 (零)
0 (零)
N
选择[清除设置]。
1
¡按下<M>
¡转动<5>
后按
选择[清除全部相机设置]。
2
¡转动<5>
置],然后按
选择
3
¡转动<5>
<0>
相机的默认设置如下所示。
s
按钮。
转盘选择[c清除设置],然
。
<0>
转盘选择[清除全部相机设
。
<0>
。
[OK]
转盘选择
。相机将恢复为默认设置。
图像记录设置
画质
ISO
感光度
色彩空间
白平衡
色温
白平衡矫正 关闭
白平衡包围曝光 关闭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
[OK]
,然后按
73
100
sRGB
Q
5200K
2
32
Page 33

3
3
设置关闭电源时间/自动关闭电源
可以设置相机的自动关闭电源时间,相机不操作的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
自动关机。如果不希望相机自动关机,将此设为[关]。如果相机自动关
1
选择[自动关闭电源]。
¡转动<5>
转盘选择[c自动关闭电
源],然后按
<0>
。
2
设置所需的时间。
¡转动<5>
转盘选择所需的时间,然后
按
<0>
。
设置语言
液晶监视器的界面语言可以设为十二种语言。
选择[语言]。
1
¡转动<5>
<0>
s
设置所需的语言。
2
¡转动<5>
s
。
出现语言屏幕。
语言将会更改。
转盘选择[c语言],然后按
转盘选择语言,然后按
<0>
。
English
Deutsch
Francais
Nederlands
Dansk
Suomi
机,只需半按快门按钮就可以重新开启相机。
英语
德语
法语
荷兰语
丹麦语 简体中文
芬兰语 日语
Italiano
Norsk
Svenska
Español
意大利语
挪威语
瑞典语
西班牙语
33
Page 34

3
设置日期和时间
按如下所示设置日期和时间。
1
2
3
4
选择[日期/时间]。
¡转动<5>
后按
s
出现日期/时间屏幕。
设置日期和时间。
¡转动<5>
选项将会转到下一项。
¡
设置日期显示格式。
¡转动<5>
年]、[日/月/年]或[年/月/日]。
<0>
按
日期和时间设置完毕,菜单重新出现。
s
转盘选择[c日期/时间],然
<0>
。
转盘选择数位,然后按
转盘将日期格式设为[月/日
。
<0>
。
/
每张拍摄的图像都记录有拍摄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日期和时间设置不正确,将
会记录错误的日期/时间。因此请确认日期和时间设置正确。
34
Page 35

更换日期/时间供电电池
对于日期/时间电池,确保使用一枚
CR2016
锂电池。
日期/时间(后备)供电电池保持相机的日期和时间。电池的使用寿命大约
年。更换电池后日期/时间被重置,请按如下所述将后备电池更换为一枚
CR2016
新的
日期/时间设置将被重置,因此必须重新设置正确的日期/时间。
锂电池。
将
1
打开仓盖并取出电池。
2
取出电池夹。
3
<4>
开关置于
<2>
。
5
(-)(+)
更换电池夹中的电池。
4
确认电池的+、-方向正确。
¡
关闭仓盖。
5
35
Page 36

3
图像感应器类似于胶片相机的胶片。如有灰尘或其它异物粘在图像感应
器上,可能在图像上显现为一块暗斑。为防止发生这种情况,请按照以
下步骤清洁图像感应器。注意图像感应器是高精密部件。如果可能,应
该送至佳能维修中心进行清洁。
清洁图像感应器时,必须开启相机。推荐使用交流电适配器套装
(
选购件,参阅第
感应器前,请将镜头从机身卸下。
清洁
CMOS
154页)
感应器
。如果使用电池,确保电池电量充足够用。清洁
1
2
3
N
安装直流电连接器
然后将
<4>
选择[清洁感应器]。
¡转动<5>
s
¡
选择
¡转动<5>
s
s
<0>
然后按
如果使用有足够电量的电池,将会出
现步骤3中的屏幕。
如果电池已耗尽,将出现警告信息并
且无法进行下一步。需要给电池充电
或使用直流电连接器,然后重新从步
骤1开始。
。
[OK]
反光镜将升起,快门将打开。
在液晶显示屏上将闪烁 “
(第22页)
开关置于
转盘选择[c清洁感应器],
。
转盘选择
[OK]
或电池,
<1>
,然后按
CLEA n
ACK-E2
。
<0>
”。
。
36
Page 37

3清洁CMOS
¡
在清洁感应器时,严禁进行下列关闭电源的操作。如果电源被切断,快门
将关闭,则可能损坏快门帘幕和图像感应器。
•将<4>
开关置于
<2>.
•
打开CF卡插槽盖。
•
打开电池仓盖。
¡
请勿将气吹嘴伸入相机的镜头卡口以内,否则一旦电源断开,快门将关
闭,则可能损坏快门帘幕和图像感应器。
¡
请勿使用带有刷子的气吹。因为刷子会刮擦感应器。
¡
严禁使用压缩空气或气体清洁感应器。因为高压气流会损伤感应器或者喷
射气流会在感应器上产生冻结。
¡
电池耗尽时,会发出提示音,在液晶显示屏上会闪烁
<c>
图标。将
<4>
开关置于
<2>
并更换电池。然后重新开始操作。
¡
如果相机安装电池盒兼手柄
BG-E2(
选购件)并且由AA型电池供电,则不能
进行清洁感应器的操作。请使用交流电适配器套装
ACK-E2(
选购件)或者
使用有足够电量的电池。
清洁图像感应器。
4
用橡皮气吹小心地吹走图像感应器表
¡
面上的灰尘等异物。
停止清洁。
5
¡将<4>
s
¡将<4>
开关置于
<2>
相机关机,快门关闭,反光镜落下。
开关置于
<1>
进行拍摄。
感应器
。
。相机又可以
37
N
Page 38

屈光度调节
通过调节屈光度适应您的视力,可以使您不戴眼镜在取景器中看到清晰
的图像。相机屈光度调节范围为-3至+
转动屈光度调节旋钮。
¡
¡
如果通过屈光度调节仍无法获得清晰的取景器图像,推荐使用E系列屈光度
调节镜(选购件,有10种)。
1 dpt.
。
向左或向右转动屈光度调节旋钮,使
得取景器中的自动对焦点最为清晰。
图示表示调节旋钮在标准设置(-
的位置。
1 dpt.)
相机握持方法
要获得清晰的图像,握持相机静止不动以使机震最小。
水平拍摄 竖直拍摄
¡
右手抓紧相机手柄,双肘轻靠身体。
¡
左手托住镜头下部。
¡
将相机贴紧面部,从取景器中取景。
¡
为保持姿势稳定,双脚不要并排站立,应该使一只脚前跨半步。
38
Page 39

2
全自动拍摄
本章介绍如何使用模式转盘上的基本拍摄区模式便捷地进
行拍摄。在各种模式
中,自动对焦模式、驱动模式等都已根据主体自动设
7
>
<
置。在这些模式中,只需要对准主体并进行拍摄。另外为避
免不正确操作相机导致的错误,
S
<
担心意外错误发生。
> <A>
基
按钮和
拍
本
区
摄
> <2> <3> <4> <5> <6>
<
1
<
E
在这些模式中都不可用。因此不必
<9>
将模式转盘设为下列模式之一:
<1> <2> <3> <4> <5>
<6> <7>
¡
拍摄步骤与 “1使用全自动”
(第40页)
¡
要了解基本拍摄区模式中如何自
动设置,请参阅 “可用功能表”
(第148页)
> <i> <
相同。
。
Q
>
39
Page 40

1
使用全自动
只需将相机对着主体并按下快门按钮。相机操作全部自动进行,因此便
于拍摄任何主体。由于有9个自动对焦点对主体进行对焦,任何人都能轻
松地拍摄到漂亮的照片。
快门速度
对焦点
合焦确认指示灯
光圈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s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驱动模式将设为
<q>
为
。
将任一自动对焦点对着主体。
2
¡在9
个自动对焦点中,覆盖最近主体的
对焦点被自动选择进行对焦。
对焦。
3
¡
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对焦。
s
已合焦的自动对焦点短促闪烁红光。
如果无法合焦,相机会发出提示音,取
景器中的合焦确认指示灯
烁。
s
如果必要,内置闪光灯将自动弹起。
查看显示。
4
s
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将自动设置并显示
在取景器中和液晶显示屏上。
<1>
<u>
。
<9>
,测光模式将设
<o>
将闪
(0)
,
40
Page 41

拍摄照片。
¡使用<AF>
对焦时,请勿触碰镜头前部的对焦环。
¡
如果要变焦,请在对焦前操作。合焦后转动变焦环可能导致对焦错误。
¡ CF
卡存满后,CF卡已满警告“
FuLL CF
”将出现在取景器中和液晶显示
屏上,拍摄被停止。请更换有空间的CF卡。
¡
如果内置闪光灯弹起受到阻碍,“
Err 05
”将在液晶显示屏上闪烁。如果
发生这种情况,将
<4>
开关置于
<2>
再重新置于
<1>
。
¡在EOS
相机上使用非佳能镜头,可能导致相机或镜头无法正常操作。
¡
合焦后,对焦和曝光设置将被锁定。
¡
如果合焦确认指示灯
<o>
闪烁,则无法拍摄。(第70页)
¡
可能有多个自动对焦点同时闪烁红光。这表示这些自动对焦点均已合焦。
¡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
(<3> <5> <7>除外)
,在低光照或逆光条件下,
内置闪光灯将自动弹起并闪光。要收起闪光灯,将它按下回位。
¡
可以取消合焦时的提示音。(第90页)
¡
拍摄图像后的图像查看时间可以通过菜单的[x查看时间]设置进行更改。
(第100页)
¡
如果要选择对焦所用的自动对焦点,将模式转盘设为
<d>
,然后按照“选
择自动对焦点”步骤(第67页)选择自动对焦点。
5
构图并完全按下快门。
¡
拍摄的图像将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大
s
约2秒钟。
要查看记录在CF卡上的图像,按
¡
按钮。(第
103页)
使用全自动
1
<x>
41
Page 42

基本拍摄区模式
选择适合目标主体的拍摄模式,相机会被自动设置以获得最佳效果。
2
人像
此模式将背景虚化以突出人物主体。
¡
持续按下快门按钮进行连续拍摄。
¡
要使背景更加虚化,请使用远摄镜头并使主体充
满画面,或者让主体更加远离背景。
3
4
风光
微距
s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
i
将设为
>
,测光模式将设为
用于拍摄辽阔的风光、夜景等。
¡
使用广角镜头将进一步增强图像的深度和广度。
s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
>
u
将设为
,测光模式将设为
使用此模式拍摄近距离的花朵、昆虫等。
尽可能以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对主体进行对焦。
¡
要获得较大的放大倍率,请使用变焦镜头的长焦
¡
端。
要获得更佳微距效果,推荐使用
¡
头和微距环型闪光灯(均为选购件)。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s
式将设为
<u>
<
X
<q>
<
X
<q>
,测光模式将设为
<X>
>
,驱动模式
。
>
,驱动模式
。
专用的微距镜
EOS
<q>
,驱动模
。
42
Page 43

基本拍摄区模式
用于捕捉快速移动主体的瞬间动作。
相机将首先用中央的自动对焦点跟踪主体。然后
¡
将用覆盖了主体的9个自动对焦点中任一对焦点继
续跟踪对焦。
按下快门按钮时,对焦持续进行以便连续拍摄。
¡
推荐使用远摄镜头。
¡
合焦时,轻轻发出提示音。
¡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s
将设为
,测光模式将设为
<
i
>
Z
<
<q>
,驱动模式
>
。
此模式用于在室外微光下或在夜间拍摄人物。
闪光灯照亮人物主体,慢速同步快门获得背景
的自然效果曝光。
如果要拍摄没有人物的夜景,请使用
¡
要求主体在闪光灯闪光后继续保持不动。
¡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s
将设为
,测光模式将设为
<
u
>
X
<
<q>
<3>
,驱动模式
>
。
模式。
不希望闪光灯闪光时,可以禁止闪光。
¡
内置闪光灯或任何外接闪光灯将不闪光。
s
自动对焦模式将自动设为
u
>
<
将设为
,测光模式将设为
<
9
<q>
>
,驱动模式
。
43
Page 44

j
自拍操作
如果自己想进入画面,请使用自拍。可以在任何基本拍摄区模式或创意
拍摄区模式中使用自拍。
1
按
<R>
按钮。
(9)
选择
2
¡
对焦。
3
¡
拍摄照片。
4
¡
s
s
进行自拍时,请勿站在相机镜头前按下快门按钮,否则会导致对焦错误。
¡
进行自拍时请使用三脚架。
¡
要在开始自拍后取消,按
¡
使用自拍仅仅拍摄自己时,可以对与拍摄时自己将在的位置有相同距离的
物体进行对焦并使用对焦锁定(第69页)。
¡
也可以取消提示音。(第90页
<R>
)
。
<j>
注视液晶显示屏并转动
<j>
择
。
观察取景器并半按快门按钮,检查合
焦确认指示灯亮起并显示曝光设置。
观察取景器并完全按下快门。
发出提示音,自拍指示灯闪烁,相机将
在10秒钟以后进行拍摄。在前面8秒
钟,提示音缓慢并且指示灯闪烁较慢。
在最后2秒钟,提示音急促,指示灯持
续亮起。
在自拍操作中,液晶显示屏显示倒计
时秒数直至进行拍摄。
按钮。
<6>
44
拨盘选
Page 45

3
图像设置
本章介绍图像记录画质、
和处理参数等数码图像设置。
¡
对于基本拍摄区模式,在本章中只适用图像记录画质
RAW+JPEG除外)
和
¡
页标题右边的星号M表示该功能只适用于创意拍摄区模式
(d、s、f、a、8)
、文件编号、相机设置检查等。
感光度、白平衡、色彩空间
ISO
。
(RAW
45
Page 46

3
73/83/74/84/76/86
像。在
设置图像记录画质
1
模式以广泛使用的
模式中,拍摄的图像需要用所提供的软件进行后期处理。
JPEG
格式记录图
1+73/+83/+74/+84/+76/+86 (RAW+JPEG)
可以同时以
选择
RAW和JPEG
RAW和RAW+JPEG
格式记录图像。注意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不能
格式。
选择[画质]。
1
¡转动<5>
<0>
s
出现记录画质屏幕。
设置所需的记录画质。
2
¡
转动
然后按
转盘选择[z画质],然后按
。
<5>
转盘选择所需的记录画质,
<0>
。
图像记录画质设置
图像记录画质
73(大优)
83(
大普通
74 (中优)
84(
中普通
76(小优)
86(
小普通
1(RAW)
)
)
)
文件格式
(
扩展名
JPEG
(.JPG)
RAW
(.CR2)
)
像素 打印尺寸
3504×2336
(大约820万)
2544×1696
(大约430万)
1728×1152
万
(大约200
3504×2336
(大约820万)
)
或更大
A3
A5-A4
或更小
A5
A3
或更大
模式
¡ 7(优)和8(普通)
<7>
率
¡
同时记录的
(RAW和JPEG)
命令。
46
。要节约空间以便记录更多图像,选择较高压缩率
图标表示图像的压缩率。要获得更佳画质,选择低压缩
RAW+JPEG
具有相同的文件编号。
图像将存放在相同文件夹内,两种类型的数据
JPEG
图像可以进行直接打印和打印
<8>
。
Page 47

设置图像记录画质
3
关于
RAW
识,但是可以使用随机软件获得所需的效果。
格式
RAW
格式假定图像将用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处理
<1>
图像需要专业知
RAW
图像是根据拍摄时
设置的白平衡、色彩空间和处理参数等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是指调整
图像的白平衡、反差等参数以获得最终图像。注意
RAW
行直接打印和打印命令
(DPOF)
。
RAW
图像不能进
图像文件大小和CF卡可拍摄数量取决于图像记录画质
图像记录画质 图像文件大小(约
73 3.6
83 1.8
74 2.2
84 1.1
76
86 0.6 380
1+73
1+83
1+74
1+84
1+76
1+86
1 8.7
¡
可拍摄数量基于
¡
单张图像大小、可拍摄数量和连续拍摄时的最大连拍数量(第48页)基于佳能的测
试标准
拍数量取决于拍摄主体、拍摄模式、
¡
对于黑白图像(第59页),文件更小,可拍摄数量更大。
¡
在机顶液晶显示屏上,可以查看CF卡上可记录的剩余图像数量。
¡
可以为基本拍摄区模式和创意拍摄区模式分别设置不同的图像记录画质。
(ISO 100
256MB的CF
,设为[参数设置
卡。
1])
MB)
1.2 195
-
。实际单张图像大小、可拍摄数量和最大连
ISO
感光度、参数设置等。
可拍摄数量
66
133
112
221
18
22
21
23
23
25
27
47
Page 48

设置图像记录画质
3
连续拍摄时的最大连拍数量
连续拍摄时的最大连拍数量取决于图像记录画质。每种图像记录画质的
连续拍摄时的最大连拍数量大致如下表所示。注意对于高速CF卡,根据
拍摄条件,最大连拍数量可能比下表所示数值更大。(记录画质设为
JPEG。)
图像记录画质
最大连拍数量
拍摄时如果余下的最大连拍数量小于9,取景器将显示 “8”、“7”
¡
等。如果停止连续拍摄,最大连拍数量会增加。
73
20
最大连拍数量
83 74 84 76 86 1
32 28 61 64 123 6 6
连拍时余下的拍摄数量显示在取景器右下角
¡
1
上。
如果显示“9”,表示连拍数量为9或更多。如
¡
果显示 “6”,表示6个图像。
+
JPEG
以下适用于
¡
¡
¡
¡
¡
73/83/74/84/76/86(JPEG)
在下列情况下最大连拍数量可能大大降低(6或更少):
模式,内置闪光灯自动在闪光和不闪光之间切换。
•在<2>
在连续拍摄中,外接闪光灯不能迅速充电。
•
由于最大连拍数量可能大大降低(6或更少),请避免进行如下操作:
以很短的时间间隔反复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
拍摄图像后,即刻更改拍摄模式并立即拍摄。
•
连续拍摄时,弹起或收回内置闪光灯,打开或关闭外接闪光灯。
•
所有拍摄的图像处理完毕并写入CF卡之后,上表中的最大连拍数量适用。
对于白平衡包围曝光(第54页),最大连拍数量为6。
即使驱动模式设为
机内没有插入CF卡,也会显示最大连拍数量。因此在拍摄前,确认CF卡
已经装入相机。
<u>(单拍)或<j>
记录画质模式:
,也会显示最大连拍数量。即使相
48
Page 49

g
¡ ISO
感光度越高和周围环境温度越高,图像的噪点越多。
¡
高温、高
ISO
感光度或者长时间曝光,可能导致图像出现异常色彩。
lSO
感光度是用数字表示对光线的敏感度。
的敏感度越强。因此,高
图像可能包含噪点并且显得颗粒感增大。另一方面,低
适合拍摄低光照以及运动物体,但图像更细腻。本机可以在
间以整级为单位调节感光度。
设置
ISO
感光度
ISO
N
ISO
感光度越高,表示对光线
感光度适合拍摄低光照以及运动物体。但是
ISO
感光度虽然不
IS0100-1600
基本拍摄区模式中的
ISO
感光度在
ISO 100-400
创意拍摄区模式中的
可以将
如果
为 “H”
感光度设为 “
ISO
C.Fn-08 [ISO
(ISO 3200)
感光度扩展]设为
感光度
ISO
之间自动设置。
感光度
ISO
”、“
100
。
1
2
”、“
200
[1:开](第143页),ISO
<R>
按
机顶液晶显示屏上将显示当前的
s
光度。
¡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液晶显示屏上
将显示 “
ISO
设置
¡
注视机顶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转盘。
400
按钮。
Auto
感光度
”、“
”。
”或“
800
感光度也可以设
(9)
1600
ISO
”。
感
<5>
49
Page 50

B
设置白平衡
<Q>
设置通常将自动设定最佳的白平衡。如果用
然效果的色彩,可以手动设置白平衡以适应具体的光源条件。在基本拍
摄区模式中,将自动设置
N
<Q>
。
按
<E>
1
选择白平衡设置。
2
注视机 顶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
<5>
转盘。
按钮。
<Q>
(9)
不能获得自
显示 模式 色温(约
Q
W
E
R
Y
U
I
O
P
手动设置最佳的白平衡以适应光源条件。(第51页
*
自动
日光
阴影
多云、黎明、黄昏
钨丝灯
白色荧光灯
闪光灯
自定义
*
色温
K)
3000-7000
5200
7000
6000
3200
4000
6000
2000-10000
2800-10000
)
关于白平衡
红、绿、蓝)三原色在光源中以不同的比例存在,具体取决于其色
RGB(
温。色温高时偏蓝。色温低时偏红。对人眼来说,无论在何种类型光源
下白色物体均呈白色。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可以用软件来调节色温,使
图像的色彩显得更自然。将拍摄主体的白色用作调节其它颜色色温的标
准。相机的
<Q>
设置使用
感应器自动调节白平衡。
CMOS
50
Page 51

3
自定义白平衡时,拍摄白色物体作为白平衡设置的基准。选择该图像后,
其白平衡数据即输入相机进行白平衡设置。
自定义白平衡
N
局部测光圆
按
<E>
1
选择自定义白平衡。
2
¡
注视液晶显示屏并转动
<
O
拍摄一个白色物体。
3
¡
平坦的白色物体应该充满局部测光
圆。
¡
将镜头的对焦模式开关设为
后手动对焦。(第70页
¡
任意设置一种白平衡。(第50页
¡
拍摄白色物体以获得标准曝光。
选择[自定义白平衡]。
4
¡转动<5>
衡],然后按
s
出现自定义白平衡屏幕。
选择图像。
5
转动
¡
像,然后按
图像的白平衡数据被输入,菜单重新
s
出现。
按钮。
(9)
>
。
转盘选择[z自定义白平
<0>
。
转盘选择步骤3拍摄的图
<5>
<0>
。
<5>
)
转盘选择
<MF>
)
,然
51
Page 52

设置色温
3
¡
¡
N
如果步骤3中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可能无法获得正确的白平衡。
如果处理参数设置设为[黑/白](第59页)时拍摄图像,该图像不能在步骤
中被选择。
5
除了白色物体,
3
可以用数字设置白平衡的色温。
设置色温
¡
设置人工光源下的色温时,可根据需要设置白平衡矫正(洋红色或绿色偏
移)。
¡
如果要将
整设置,补偿色温计和相机的色温读数差值。
灰度卡(市面有售)可以更精确地设置白平衡。
18%
N
<E>
按
1
选择色温。
2
注视液晶显示屏并转动
¡
选择[色温]。
3
¡转动<5>
设置色温。
4
¡转动<5>
¡
<P>
设为色温计的读数,请先试拍几张,然后根据试拍效果调
。
<P>
转盘选择[z色温],然后按
。
<0>
按
。
<0>
色温值可在
为单位进行调整。
K
(9)
按钮。
转盘选择所需的色温,然后
2800K-10000K
52
<5>
转盘选择
之间以
100
Page 53

3
¡
在白平衡矫正过程中,在取景器中和液晶显示屏上将显示
<2>
。
¡ 1
级蓝色/琥珀色矫正相当于
5 Mired
的色温转换滤镜。
(Mired
:表示色温转
换滤镜密度的计量单位。)
¡
也可以设置白平衡包围曝光、自动包围曝光,与白平衡矫正组合使用。
¡
如果在步骤2中转动
<5>
转盘,将设置白平衡包围曝光。(第54页
)
可以对白平衡设置的标准色温进行矫正。这种调节与使用色温转换滤镜
或色温补偿滤镜效果相同。每种颜色都有
或色温补偿滤镜的摄影人士会发现这项功能非常方便。
设置示例:
白平衡矫正
A2, G1
N
1-9
级矫正。熟悉色温转换滤镜
选择[白平衡漂移/包围]。
1
¡转动<5>
围],然后按
s
出现白平衡矫正/白平衡包围屏幕。
白平衡矫正
2
使用
¡
的位置。
是蓝色,A是琥珀色,M是洋红色,
¡ B
是绿色。各方向上的颜色将被矫正。
“漂移”屏幕右上部将显示偏移方向和
¡
矫正量。
要取消白平衡矫正,使用
¡
移动到中央,使得“
¡按<0>
转盘选择[z白平衡漂移/包
<0>
。
将 “ ”移动到屏幕上所需
<9>
漂移
退出设置并返回菜单。
<
9
”为“
将“”
>
0, 0
”。
G
53
Page 54

3
只需进行一次拍摄,可以同时记录3张不同色调的图像。在白平衡模式的
标准色温基础上,图像将进行蓝色/琥珀色偏移或洋红色/绿色偏移包围曝
光。这称为白平衡包围曝光。可以设为±3级,以整级为单位调节。
蓝色/琥珀色偏移±3级
洋红色/绿色偏移±3级
白平衡包围曝光
N
除了
1
2
3
RAW和RAW+JPEG
设置任何图像记录画质。
选择[白平衡漂移/包围]。
¡转动<5>
围],然后按
s
出现白平衡矫正/白平衡包围屏幕。
转盘选择[z白平衡漂移/包
<0>
。
设置包围曝光量。
转动
¡
围曝光量。
转动
¡
更改为 “ ”(3个点)。向右转动
<5>
向左转动转盘设置洋红色/绿色包围曝
光。
设置蓝色/琥珀色或洋红色/绿色偏移的
¡
包围曝光量,最多±3级,以整级为单
位调节。(不能同时设置蓝色/琥珀色和
洋红色/绿色偏移的包围曝光。
在屏幕右侧,“包围”表示包围曝光方
s
向,并同时显示包围曝光量。
¡按<0>
转盘设置包围曝光方向和包
<5>
转盘时,屏幕上的 “ ”将
<5>
转盘设置蓝色/琥珀色包围曝光,
完成设置并返回菜单。
之外,可
(第46页)
)
54
Page 55

取消白平衡包围曝光
¡
如果图像记录画质设为
RAW或RAW+JPEG
,则白平衡包围曝光不起作
用。
¡
对于白平衡包围曝光,最大连拍数量为6。
¡
设置了白平衡包围曝光后,液晶显示屏上的白平衡图标将闪烁,余下的可
拍摄数量减少为约
1/3
。
¡
由于每次拍摄将记录3张图像,因此拍摄后写入CF卡的时间更长。
¡
也可以设置白平衡矫正、自动包围曝光,与白平衡包围曝光组合使用。如
果设置自动包围曝光,与白平衡包围曝光组合使用,则一次拍摄将记录
9
张图像。
¡
“包围”代表包围曝光。
3
拍摄照片。
4
设置了蓝色/琥珀色包围曝光后,三张
s
图像将按照以下顺序记录到CF卡上:
标准白平衡、B(蓝色)偏移、A(琥珀色
偏移。如果设置了洋红色/绿色包围曝
光,记录顺序将为标准白平衡、M(洋
红色)偏移、G(绿色)偏移。
将会使用当前驱动模式(第72页)进行
¡
拍摄。
在步骤3中,设置“包围”为“ ±0”
¡
“ ”变为 “ ”(1点)]。
[
白平衡包围曝光
N
)
55
Page 56

3
色彩空间指可再现的色彩范围。本相机可以将拍摄图像的色彩空间设为
sRGB或Adobe RGB
中,将自动设为
主要用于商业打印和其它工业用途。如果不熟悉图像处理、
和相机文件系统设计规则
2.21)
由于这种图像在
(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 2.0)(Exif 2.21)
饱和度低,因此需要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
设置色彩空间
。对于普通图像,推荐使用
sRGB
Adobe RGB
关于
等知识,不推荐使用这种设置。
sRGB
N
sRGB
。
选择[色彩空间]。
1
¡转动<5>
<0>
后按
设置所需的色彩空间。
2
¡转动<5>
RGB]
,然后按
2.0(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 2.0)(Exif
计算机上和在不兼容相机文件系统设计规则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
转盘选择
。
转盘选择
[z
色彩空间],然
[sRGB]或[Adobe
<0>
。
Adobe RGB
的打印机上呈现的色彩
2.0
¡
色彩空间设为
字符为下划线)。
¡
不会添加
绍。
56
Adobe RGB
ICC
配置文件。
时,拍摄图像的文件名将以“
ICC
配置文件在“
EOS 20D
_MG_
”开始(首
软件使用手册”中介
Page 57

3
¡ [
参数设置1]将反差、锐度和颜色饱和度设为+1级。 [参数设置2]将所有参
数设为 “0”。
¡
在创意拍摄区模式,默认设置为[参数设置2]。
可以处理拍摄的图像,使之更加鲜艳、锐利或更柔和。处理参数可以根
据预设的参数设置1或参数设置2,或者根据自行设置的设置1、2或3进行
设置。也可以设为黑/白。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将自动设为参数设置1。
关于处理参数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
设置1、2、
黑/白 可以拍摄黑白图像。
选择处理参数
参数设置 描述
图像显得鲜艳和锐利。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所有图像都将
1
这样处理。
色彩较参数设置
2
可以设置并注册以下设置: [反差]、[锐度]、[颜色饱和度]以
3
及
[色调]。(第60页)
N
选择[参数设置]。
1
¡转动<5>
后按
s
出现处理参数设置屏幕。
按
<0>
2
选择所需的参数设置。
3
¡转动<5>
按
¡按<M>
柔和,色彩显得更加自然。
1
转盘选择[z参数设置],然
<0>
。
。
转盘选择所需的设置,然后
。
<0>
按钮返回菜单。
57
Page 58

3
相机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设置(对[反差]、[锐度]、[颜色饱和度]及[色调],
每项有5个设置),自动处理拍摄的图像。最多可以注册并保存3组处理参
数。
设置处理参数
N
选择[参数设置]。
1
¡转动<5>
后按
s
出现处理参数设置屏幕。
按
<0>
2
选择设置编号。
3
¡转动<5>
[设置 3]
¡ [设置 1]、[设置 2]以及[设置 3]
设置均为
选择要设置的项目。
4
¡转动<5>
<0>
参数设置 负方向 正方向
反差 低反差 高反差
锐度 不锐利的轮廓 锐利的轮廓
颜色饱和度 低颜色饱和度 高颜色饱和度
色调 微红肤色 微黄肤色
设定所需的设置。
5
¡转动<5>
按
¡按<M>
转盘选择[z参数设置],然
<0>
。
。
转盘选择[设置
<0>
,然后按
。
。
<0>
[0](标准)
。
转盘选择菜单项,然后按
转盘选择所需的效果,然后
按钮返回菜单。
1]、[设置 2]
。
或
的默认
58
Page 59

设置处理参数
¡
要获得自然效果的黑白图像,请设置恰当的白平衡。
¡
参数设置设为[黑/白]时,拍摄的
JPEG
图像无法用任何计算机软件转换为
彩色图像。
3
黑白拍摄
处理参数设置设为黑/白并拍摄图像时,相机将图像处理为黑白图像并记
录到CF卡上。
选择[黑/白]。
1
¡在第58
选择要设置的项目。
2
¡转动<5>
¡ [反差]和[锐度]
¡有关[
设定所需的设置。
3
¡转动<5>
¡按<M>
¡
页的步骤3,选择[黑/白],然后
按
。
<0>
<0>
中的内容相同。
息,请参阅第60页。
按
相机返回准备拍摄状态时,在机顶液
晶显示屏上出现
转盘选择菜单项,然后按
。
将与第58页上步骤4表
滤镜效果]和[色调效果]的详细信
转盘选择所需的效果,然后
<0>
。
按钮返回菜单。
<0>
图标。
N
59
Page 60

设置处理参数
3
N
滤镜效果
可以用数码图像获得与对黑白胶片使用滤镜时相同的效果。某种颜色可
以通过使用类似或相同颜色的滤镜而变亮。同时其互补色变暗。
滤镜 效果示例
:无
N
:黄
Ye
:橙
Or
:红
R
:绿
G
v
设为正方向将使滤镜效果更加明显。
[反差]
没有滤镜效果的普通黑白图像。
蓝天显得更自然,白云显得更清晰。
蓝天显得稍暗,夕阳显得更辉煌。
蓝天显得相当暗,落叶显得更鲜亮。
肤色和嘴唇表现得较好,树叶显得
更鲜亮。
色调效果
设置色调效果后,拍摄的黑白图像首先进行色调效果处理,然后记录到
CF
卡上,这样可以使图像更加生动。
可以进行以下选择:
[N:无] [S:褐] [B:蓝] [P:紫] [G:绿]
60
Page 61

3
XXX-0051
CF card -1
XXX-0052
CF card -2
更换CF卡后的
文件编号
下一个连续的文件编号
如果创建了文件夹编号
999
,液晶监视器上将出现[文件夹已满]。如果创建了
文件编号
9999
,在液晶显示屏上和取景器中将显示“
Err CF
”。请更换新的
CF
卡。
对于
JPEG和RAW
图像,文件名称以“
IMG_
”开始。
JPEG
图像的文件扩展名为
.JPG;RAW
图像的文件扩展名为
.CR2
。
文件编号方法
文件编号类似于胶片的编号。有2种文件编号方法: [连续编号]和[自动重
设]。拍摄的图像自动获得一个从
件夹(自动创建)中,每个文件夹最多存放
0001至9999
100
个图像。
选择[文件编号]。
1
¡转动<5>
后按
选择文件编号方法。
2
¡转动<5>
转盘选择[c文件编号],然
<0>
。
转盘选择[连续编号]或[自动
重设],然后按
的文件编号,并存入一个文
<0>
。
连续编号
即使更换了CF卡,文件编号仍然连续编号。
这样避免图像文件名相重,利于计算机管理
图像。
自动重设
每次更换CF卡后,文件编号被重设为第一个
文件编号
号都是从
(XXX-0001)
0001
。由于每张CF卡文件编
开始,因此可以按照CF卡来管
理图像文件。
更换CF卡后的
文件编号
CF card -1
XXX-0051
CF card -2
文件编号被重置
XXX-0001
61
Page 62

B
检查相机设置
相机处于准备拍摄状态时,按
机设置。
<B>
按钮,在液晶监视器上查看当前相
显示相机设置。
¡按<B>
s
当前相机设置出现在液晶监视器上。
¡
要关闭液晶监视器,再次按
按钮。
按钮。
<B>
相机设置显示
日期/时间(第34页
自动包围曝光设置(第84页
白平衡矫正(第53页
白平衡包围曝光(第54页
色彩空间(第56页
处理参数(第57页
图像查看时间(第
白平衡/色温设置(第52页
ISO
感光度(第49页
横竖画面转换显示(第
自动关闭电源(第33页
CF
卡剩余容量
闪光曝光补偿(第96页
有关回放时图像信息的详细内容,请参阅 “拍摄信息显示”(第
)
101页)
)
62
)
)/
)
)
100页)
)
104页)
)
)
)
。
Page 63

4
设置自动对焦、测光和
驱动模式
取景器有9个自动对焦点。通过选择
合适的自动对焦点,可以在构图时
用自动对焦进行拍摄。也可以设置
自动对焦模式以适应拍摄主体或获
得所需的效果。
驱动模式
自动对焦模式
测光模式
¡
页标题右边的星号M表示该功能只适用于创意拍摄区模式
(d、s、f、a、8888)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自动设置自动对焦模式、自动对焦
¡
点、测光模式和驱动模式。
提供有评价测光、局部测光以及中
央重点平均测光模式。提供有单拍、
连拍以及自拍驱动模式。选择适应
拍摄主体或符合拍摄意图的测光模
式。
。
63
Page 64

f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模式是自动对焦的操作方法。提供有三种自动对焦模式。单次
自动对焦适合静止主体,而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运动主体。如果静
止主体开始移动,人工智能自动对焦自动从单次自动对焦切换为人工智能
伺服自动对焦。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相机自动设置了最佳的自动对焦模
式。
N
在镜头上,将对焦模式开关置于
1
2
3
4
。
<AF>
将模式转盘设为一种创意拍摄区模
式。
<E>
按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注视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
盘。
X
9
Z
:单次自动对焦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按钮。
(9)
<6>
拨
如果安装了增倍镜(选购件)并且镜头的最大光圈等于或小于
行自动对焦。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增倍镜说明书。
64
f/5.6
,可能不能进
Page 65

单次自动对焦适合拍摄静止主体
<AF>
表示自动对焦。
<MF>
表示手动对焦。
如果无法合焦,取景器中的合焦确认指示灯
<o>
闪烁。如果发生这种情况,
即使完全按下快门也不能拍摄。请重新构图并再次尝试对焦。或请参阅 “自
动对焦失败时(手动对焦)”(第70页)。
半按快门按钮启动自动对焦并实现一
次合焦。
s
s
自动对焦点 合焦确认指示灯
合焦的自动对焦点短促闪烁红光。同时
取景器内显示合焦确认指示灯
对于评价测光,合焦时将设定曝光设
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只要保持半按快
门按钮,曝光设置和对焦将被锁定(第
69页)
。然后可以重新构图,而曝光设
置和对焦点不会改变。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适合拍摄运动主体
半按快门按钮时,相机持续进行对
焦。
该自动对焦模式适合焦距不断变化的
¡
运动主体。
通过焦点预测自动对焦*,相机也可以
s
对持续接近或远离相机的运动主体进
行跟踪追焦。
曝光参数在图像拍摄瞬间设置。
s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f
<o>
N
。
65
Page 66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
f
*
关于焦点预测自动对焦
N
如果拍摄主体匀速地接近或远离相机,相机跟踪主体并预测拍摄瞬间主
体的对焦距离。这种方法可以在曝光瞬间正确地对焦。
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时,相机首先使用中央对焦点进行对焦。自动对
¡
焦过程中,如果拍摄主体离开中央对焦点,则只要该主体被其它自动
对焦点覆盖,相机会持续进行跟踪追焦。
对于手动选择的自动对焦点,所选的自动对焦点将对主体进行跟踪追
¡
焦。
人工智能自动对焦用于自动切换自动对焦模式
如果静止物体开始移动,人工智能自动对
焦将自动对焦模式自动从单次自动对焦切
换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拍摄主体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中对焦后,
如果主体开始移动,相机将检测移动并自
动将自动对焦模式更改为人工智能伺服自
动对焦。
启动伺服模式并且在人工智能自动对焦模式中合焦时,相机轻轻发出提示
音。在取景器中的合焦确认指示灯
<o>
不会亮起。
在创意拍摄区模式中
器中的合焦确认指示灯
66
(<8>除外)
不会亮起。
<o>
,即使合焦也不会发出提示音。另外取景
Page 67

S
选择自动对焦点
自动对焦点用于进行对焦。可以由相机自动选择或由用户手动选择自动
对焦点。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和
<s> <f> <a>
切换。
模式中,可以在自动选择和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之间
N
<
8888>
中设定了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在
<d>
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
相机根据拍摄条件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取景器中的所有自动对焦点都
亮起红色。
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
可以手动选择9个自动对焦点中的任意一个。如果希望对特定主体进行对
焦,或者希望构图时迅速自动对焦,这种方式非常有效。
用多功能控制钮进行选择
<S>
按
1
s
在取景器中和在液晶显示屏上将显示
所选定的自动对焦点。
选择自动对焦点。
2
¡
注视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的同时,使
<9>
用
¡在<9>
被选定。
¡
如果直接按下
对焦点。
¡
如果以与当前选定的自动对焦点相同
方向推
起,并设为自动选择自动对焦点。
(9)
按钮。
。
<9>
被按的方向上的自动对焦点将
<9>
,将选定中央自动
,所有自动对焦点都将亮
67
Page 68

选择自动对焦点
S
N
用转盘选择
¡按<S>
并转动
盘。
转动转盘时,将按左图所示循环地进
¡
行选择。
在注视液晶显示屏并选择自动对焦点时,请注意以下内容:
¡
自动选择 ,中央 ,右侧 ,
上部
如果使用
¡
央自动对焦点。
专用外接闪光灯的自动对焦辅助光时仍不能合焦,请选择中
EOS
<6>
拨盘或
<5>
转
内置闪光灯的自动对焦辅助光
在低光照条件下半按快门按钮时,内置闪光灯进行短促的连续闪光。这
样可以照亮主体便于自动对焦。
¡在<3> <5> <7>
¡
内置闪光灯的自动对焦辅助光在4米
¡
在创意拍摄区模式中,用
动对焦辅助光。
模式中,不会发出自动对焦辅助光。
/13.2
<I>
英尺的范围以内有效。
按钮弹起内置闪光灯后,在必要时会发射自
镜头的最大光圈和自动对焦灵敏度
对于最大光圈为
最大光圈为
f/2.8
对于中央自动对焦点,可以进行对水平和竖直线条都很敏感的高精度十
字型自动对焦。对于十字型自动对焦,竖直线条检测的灵敏度是水平线
条检测的两倍。其它八个自动对焦点分别对水平线条敏感或对竖直线条
敏感。
最大光圈为大于
中央自动对焦点是一个十字型自动对焦感应器。其它八个自动对焦点分
别对水平线条敏感或对竖直线条敏感。
或更大的镜头,
f/2.8
或更大的镜头
f/5.6
的镜头
EOS 20D
将进行高精度的自动对焦。
68
Page 69

对非中间位置的主体进行对焦
如果自动对焦模式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或是处于伺服模式的人工智能自
动对焦),不能使用对焦锁定。
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也可以使用对焦锁定
(<5555>除外)
。在这种情况下,从步
骤3开始。
合焦后,可以锁定对某个主体的对焦,再重新构图。这称为 “对焦锁
定”。对焦锁定只能在单次自动对焦模式中操作。
将模式转盘设为一种创意拍摄区模
1
式。
选择所需的自动对焦点。
2
对焦。
3
¡
将自动对焦点对着主体并半按快门按
钮。
保持半按快门按钮,并按需要重新构
4
图。
拍摄照片。
5
69
Page 70

自动对焦失败时(手动对焦
对于下列某些主体,自动对焦可能无法合焦(合焦确认指示灯
)
<o>闪烁)
难以对焦的主体
(a)
反差小的主体
例如:蓝天、色彩单一的墙壁等
(b)
低光照下的主体
(c)
强烈逆光或强烈反光的主体
例如:车身反光强烈的汽车等
(d)
远近物体重叠
例如:笼中的动物等
(e)
重复的图案
例如:摩天高楼的窗户、计算机键盘等
这种情况下,请使用以下方法对焦:
对着与被摄体处于相同距离的其它物体对焦,然后锁定对焦并重新
(1)
构图。
将镜头对焦模式开关设为
(2)
并进行手动对焦。
<MF>
手动对焦
在镜头上,将对焦模式开关设为
1
<MF>
。
对焦。
2
¡
转动镜头对焦环进行对焦,直至在取
对焦环
景器中物体对好焦。
:
如果在手动对焦时半按快门按钮,合焦后在取景器中合焦的自动对焦点和合
焦确认指示灯
<o>
将亮起。
70
Page 71

q
选择测光模式
相机具有三种测光模式:评价测光、局部测光以及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在
基本拍摄区模式中,将自动设为评价测光。
N
按
<Q>
1
选择测光模式。
2
¡
注视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盘。
q
w
e
评价测光
q
这是本相机的标准测光模式,适合大部分拍摄情况,甚至包
括逆光条件。在检测拍摄主体的位置、亮度、背景、顺光和
逆光等之后,相机设置适当的曝光参数。
¡
在手动对焦时,评价测光基于中央自动对焦点。
¡
如果主体亮度和背景亮度差距很大(比如强烈逆光或聚光
灯),请使用局部测光
w
局部测光
由于逆光使背景比主体更亮时,该测光模式非常有效。局部
测光覆盖了取景器中央约9%的面积。局部测光覆盖的区域
如左图所示。
e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测光偏重于取景器中央,然后平均到整个画面。
按钮。
(9)
:评价测光
:局部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w>
。
<6>
拨
71
Page 72

i
选择驱动模式
提供了单拍和连拍驱动模式。在基本拍摄区模式中,相机自动设置最佳
的驱动模式。
按
<R>
1
选择驱动模式。
2
注视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
盘。
u
i
j
¡
连拍时,拍摄的图像首先存在相机的内存中,然后相
继传输到CF卡上。连拍中当内存已满时,在液晶显
示屏上和取景器中将显示 “
继续拍摄。当拍摄的图像传输到CF卡以后,可以继
续拍摄。半按快门按钮,在取景器的右下部查看当前余下的最大连拍数
量。
¡
如果在取景器中和液晶显示屏上显示“
灯停止闪烁,然后更换CF卡。
¡
电池电量不足时,最大连拍数量会略微减少。
buSY
”,此时相机不能
按钮。
(9)
<6>
:单拍
完全按下快门时,将拍摄一张。
:连拍(每秒最多5张
完全按下快门时,将连续进行拍
摄。
:自拍操作(第44页
FuLL CF
)
)
最大连拍数量
”,请等待数据处理指示
拨
72
Page 73

5
高级操作
创
意
拍
¡
页标题右边的星号M表示该功能只适用于创意拍摄区模式
(d、s、f、a、8)
¡
半按快门按钮然后释放,液晶显示屏和取景器信息将计时显
示约4秒钟
¡
要了解在创意拍摄区模式中可以进行哪些设置,请参阅 “可
用功能表”(第
(0)
首先将
<4>
使用创意拍摄区模式,可以设置
所需的快门速度或光圈值以获得
摄
所需的效果。由用户自己对相机
区
。
148页)
进行控制。
。
开关置于
。
<J>
。
73
Page 74

d
程序自动曝光
<1>(
如同
拍摄模式。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
值以适应主体的亮度。这称为程序自动曝
光。
* <d>
* AE
全自动)模式,这是一种通用的
代表程序
代表自动曝光
74
快门速度
自动对焦点
光圈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对焦。
2
通过取景器取景,将任意自动对焦点
¡
对准主体,然后半按快门按钮。
查看显示。
3
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将自动设置并显示
s
在取景器中和液晶显示屏上。
只要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的显示没有闪
¡
烁,将会获得正确的曝光。
拍摄照片。
4
构图并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
<d>
。
Page 75

程序自动曝光
¡
如果“
30"
”和最大光圈闪烁,表示曝光不足。请提高
ISO
感光度或使用闪光灯。
¡
如果 “
8000
”和最小光圈闪烁,表示曝光过度。请降低
ISO
感光度或使用中灰
(ND)滤镜(
选购件),以减少进入镜
头的光量。
<d>和<
1111>(
全自动)之间的区别
¡
在两种模式中,都可以自由地更改相机自动设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组合
(程序)
。
¡在<d>
模式中,可以设置或使用下列功能,但在
<1>
模式中不能。
偏移程序
¡
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中,可以在保持曝光值不变的情况下,自由地更改相
机设定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值组合(程序)。这称为程序偏移。
¡
要进行这项操作,半按快门按钮,然后转动
<6>
拨盘直至显示出所需的
快门速度和光圈值。
¡
拍摄照片后程序偏移自动取消。
¡
如果使用闪光灯,则不能偏移程序。
d
拍摄设置
¡
自动对焦模式选择
自动对焦点选择
¡
¡
驱动模式选择
测光模式选择
¡
¡
程序偏移
曝光补偿
¡
¡
自动包围曝光
¡用<A>
¡
¡
¡
¡
¡
闪光灯设置(内置闪光灯
¡
¡
¡
按钮进行自动曝光锁
定
景深预视
清除全部相机设置
自定义功能
清除全部自定义功能
清洁感应器
闪光灯开启/关闭
闪光曝光锁
闪光曝光补偿
(C.Fn)
闪光灯设置
¡手动/
¡
¡
¡
¡
¡
¡
¡
图像记录设置
¡ RAW和RAW+JPEG
¡ ISO
¡
¡
)
¡
¡
¡
¡
¡
(EX
系列闪光灯
频闪闪光
高速同步
(FP闪光)
闪光曝光锁
闪光光比控制
闪光曝光补偿
闪光包围曝光
第二帘快门同步
造型闪光
感光度
白平衡选择
自定义白平衡
白平衡矫正
白平衡包围曝光
色温设置
色彩空间选择
处理参数设置
)
选择
75
Page 76

s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在此模式中,用户设置快门速度,相机根据主体的亮度自动设置相应的
光圈值。这称为快门优先自动曝光。高速快门用于捕捉快速运动主体的
瞬间动作,而慢速快门则可以模糊主体以体现动感。
代表时间值。
* <s>
高速快门 慢速快门
76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设置所需的快门速度。
2
注视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
盘。
¡ 可以以1/3级为单位调节。
对焦。
3
¡
半按快门按钮。
s
光圈值将自动设置。
查看取景器显示内容并完成拍摄。
4
¡
只要光圈值不闪烁,曝光就是正确的。
<s>
。
<6>
拨
Page 77

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
如果最大光圈闪烁,表示曝光不足。转动
<6>
拨盘并
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直到光圈值停止闪烁。
¡
如果最小光圈闪烁,表示曝光过度。转动
<6>
拨盘并
设置较快的快门速度直到光圈值停止闪烁,或者设置较
低的
ISO
感光度。
快门速度显示
从“
8000
”至“4”表示分数形式快门速度的分母。例如,“
125
”表示
1/125
秒。另外 “
0"6
”表示
0.6
秒,“
15"
”表示15秒。
s
77
Page 78

f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在此模式中,用户设定所需的光圈,相机根据主体的亮度自动设置相应
的快门速度。这称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光圈越小(较大的f/数值),景深
(
可获得的清晰范围)越大。光圈越大(较小的f/数值),景深越小。
代表光圈值。
* <f>
使用大光圈 使用小光圈
78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设置所需的光圈值。
2
注视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
盘。
¡ 可以以1/3级为单位调节。
对焦。
3
¡
半按快门按钮。
s
自动设定快门速度。
查看取景器显示内容并完成拍摄。
4
¡
只要快门速度不闪烁,曝光设置就是
准确的。
<f>
。
<6>
拨
Page 79

景深预视
¡
如果快门速度 “
30"
”闪烁,表示曝光不足。转动
<6>
拨盘设置更大的光圈(更小的f/数值)直到停止闪烁,或者
设置更高的
ISO
感光度。
¡
如果快门速度“
8000
”闪烁,表示曝光过度。转动
<6>
拨盘设置更小的光圈(更大的f/数值)直到停止闪烁,或者
设置更低的
ISO
感光度。
光圈值显示
f/
数值越大,光圈孔径将越小。镜头不同,显示的光圈值也不同。如果相机没
有安装镜头,则光圈值将显示为 “00”。
按景深预视按钮,光圈调整为当前的光圈
设置。镜头的光圈将调整为当前的光圈设
置,便于用户通过取景器查看景深
(
可获
得的清晰范围)。
景深预视
N
¡在<8>
模式中,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对焦,保持半按快门按钮的同时再
按景深预视按钮。
¡
按景深预视按钮时,曝光被锁定(自动曝光锁)。
N
79
Page 80

a
手动曝光
在该模式中,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快门速度
和光圈值。要确定曝光参数,请参考取景
器中的曝光量指示标尺或使用手持测光
表。这种方法称为手动曝光。
代表手动。
<a>
*
80
标准曝光量标志
曝光量标志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设置所需的快门速度。
2
注视液晶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
盘。
设置所需的光圈值。
3
¡将<4>
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对焦。
4
半按快门按钮。
¡
在液晶显示屏上和在取景器中,将显
s
示曝光设置。
¡
曝光量图标
光与标准曝光量之间的差距。
<a>
开关置于
<s>
<J>
便于用户了解当前曝
。
,在注视液晶
转盘。
<5>
<6>
拨
Page 81

设置曝光。
如果曝光量标志
<s>在<G>或<F>
级上闪烁,表示曝光量超出了标准曝光量
±2级。
5
检查曝光量,并设置所需的快门速度
¡
和光圈值。
:标准曝光量。
:要将其设为标准曝光量,可
以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或更
大的光圈。
:要将其设为标准曝光量,可
以设置较快的快门速度或更
小的光圈。
拍摄照片。
6
a
手动曝光
81
Page 82

8
此模式用于自动获得较近主体和较远主体之间的大景深。用来拍摄合影
和风光效果很好。相机使用9个自动对焦点检测要对焦的最近和最远主
体。
* <8>
自动景深自动曝光
代表自动景深。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对焦。
2
¡
¡
¡
拍摄照片。
3
¡
<8>
将自动对焦点对着主体并半按快门按
钮。
(0)
闪烁红光的自动对焦点所覆盖的所有主
体都将对焦。
保持半按快门按钮并按景深预视按钮
(第79页)
围)。
只要曝光设置不闪烁,曝光就是正确
的。
查看景深(可获得的清晰范
。
¡
如果镜头的对焦模式开关置于
<d>
与使用
¡
如果快门速度 “
¡
如果快门速度 “
¡
如果光圈值闪烁,表示曝光量正确但却没有获得所需的景深。请使用广角
镜头或增加与主体之间的距离。
¡
在这种拍摄模式中,不能自由地更改快门速度和光圈值。如果相机设置了
较慢的快门速度,请稳固地握持相机或使用三脚架。
¡
如果使用闪光灯,其效果与
模式时相同。
30"
”闪烁,表示曝光不足。请提高
8000
<MF>
,则不能使用
”闪烁,表示曝光过度。请降低
<d>
模式用闪光灯时相同。
<8>
ISO
ISO
82
模式。其效果
感光度。
感光度。
Page 83

设置曝光补偿
¡即使<4>
开关置于
<2>
,曝光补偿量仍然有效。
¡
如果标准曝光设置为
1/125秒和f/8.0
,将曝光补偿量增加或减少1级的效
果等同于对快门速度或光圈值进行如下设置:
¡
注意不要误操作
<
5
>
转盘改变曝光补偿设置。为避免误操作,请将
<4>
开
关置于
<
1
>
。
-1级
, 0 /+1
级
快门速度
250 , 125 / 60
光圈值
11 , 8.0 / 5.6
曝光补偿用于改变相机设定的标准曝光设置。可以使图像显得更亮(增加
曝光量)或者更暗(减少曝光量)。曝光补偿可以在±2级间以
调节。
增加曝光量
N
转动模式转盘到任一创意拍摄区模
1
式,
查看曝光量指示标尺。
2
¡
设置曝光补偿量。
3
¡将<4>
¡
¡
除外。
<a>
半按快门按钮并查看曝光量指示标
尺。
开关置于
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保持半按快门按钮的同时或在半按快
门按钮后4秒
盘。
要取消曝光补偿,将曝光补偿量重新
设为
<E>.
<J>
<5>
(0)
以内,转动
标准曝光量标志
,在注视液晶
1/3
级为单位
转盘。
<5>
转
减少曝光量
拍摄照片。
4
曝光量标志
减少曝光量 增加曝光量
83
Page 84

3
相机通过自动更改快门速度或光圈,可以用包围曝光(±2级范围内以
级为单位调节)连续拍摄3张图像。这称为自动包围曝光
自动包围曝光
标准曝光量 减少曝光量 增加曝光量
自动包围曝光量
(AEB)N
选择[自动包围曝光]。
1
¡转动<5>
光],然后按
设置自动包围曝光量。
2
转动
¡
然后按
在液晶显示屏上将出现
s
自动包围曝光量。
转盘选择[z自动包围曝
<0>
转盘设置自动包围曝光量,
<5>
<0>
。
。
(AEB)
<h>
。
图标和
1/3
准曝光量
减少曝光量
增加曝光量
84
拍摄照片。
3
这三张包围曝光的照片将以下列顺序
s
进行曝光:标准曝光量、增加曝光量、
减少曝光量。
如左图所示,在拍摄每张包围曝光的
s
照片时,将会显示其相应的包围曝光
量。
将会使用当前驱动模式(第72页)进行
s
拍摄。
Page 85

取消自动包围曝光
¡
如果驱动模式设为连拍
(i)
,将连续拍摄三张自动包围曝光的照片,然后
自动停止拍摄。如果驱动模式设为单拍
(u)
,则必须按三次快门按钮。
¡
如果设为自拍,将连续拍摄三张自动包围曝光的照片。
¡
如果为反光镜预升设置了
C.Fn-12-1
并且设置了自动包围曝光,则即使在
连拍模式中每次也只能拍摄一张自动包围曝光的照片。
¡
自动包围曝光和曝光补偿可以组合使用。
自动包围曝光
3
按照步骤1和步骤2将自动包围曝光量
¡
设为
<>
¡
如果将
<4>
开关置于
。
<2>
头、闪光灯准备就绪、更换电池或更换
卡,将自动取消自动包围曝光。
CF
(AEB)N
、更换镜
85
Page 86

A
自动曝光锁
自动曝光锁可以锁定不同于对焦点位置的曝光。锁定曝光参数后,可以
在保持所需的曝光设置的情况下重新构图。这称为自动曝光锁。它适合
于拍摄逆光的主体。
自动曝光锁标志
N
对焦。
1
¡
半按快门按钮。
s
显示曝光设置。
按
2
s
¡
重新构图完成拍摄。
3
¡
按钮。
<A>
在取景器中
已被锁定(自动曝光锁)。
<A>
每次按
定。
如果希望保持自动曝光锁进行更多拍
摄,则保持按着
持续拍摄。
(0)
<A>
亮起,表示曝光设置
按钮,将当前曝光设置锁
<A>
并按下快门按钮
如果设为单次自动对焦或人工智能自动对焦(不是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
时),则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对焦时,将同时自动设置自动曝光锁。
由于自动对焦点和测光模式不同,自动曝光锁的效果也不相同。有关详细
¡
信息,请参阅 “自动曝光锁”(第
149页)
。
86
Page 87

B
由于B门曝光的噪点较普通曝光多,因此图像显得粗糙和有颗粒感。
¡ B
门曝光会因为噪点导致图像具有颗粒感。可以通过将
C.Fn-02 [
长时间曝
光降噪功能]设为
[1:开] (第141页)
,进行降噪。
¡
推荐使用
RS-80N3
遥控开关或者
TC-80N3
定时遥控器(两者均为选购件)进
行B门曝光。
门曝光
设为B门后,持续地完全按下快门按钮使快门保持打开,松开快门按钮时快
门关闭。这称为B门曝光。B门曝光用于拍摄夜景、焰火、天空以及其它需
要长时间曝光的主体。
将模式转盘设为
1
<a>
。
将快门速度设为“
2
¡
注视液晶显示屏并转动
buLb
择“
¡
30"
在“
”后面的设置是 “
设置所需的光圈值。
3
¡将<4>
拍摄照片。
4
¡
s
所用的曝光时间
¡
开关置于
显示屏的同时,转动
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在液晶显示屏上将显示所用的曝光时
间。(显示1秒至
只要保持按下快门按钮,相机会持续
进行曝光。
buLb
”。
<J>
999秒)
”。
<6>
,在注视液晶
转盘。
<5>
buLb
拨盘选
”。
87
Page 88

反光镜预升
C.Fn-12 [
将
前反光镜将单独升起。该功能可以在微距拍摄或使用超远摄镜头时,避
免反光镜振动导致的图像模糊。用[c自定义功能
能。
光照条件特别好时,例如晴朗的海滨、滑雪场,请在反光镜预升后马上完
¡
成图像拍摄。
反光镜升起时.请勿将镜头对准太阳。太阳的热量会烧焦和损坏快门帘
¡
幕。
如果组合使用B门曝光、自拍和反光镜预升,请保持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
秒自拍+B门曝光时间)。自拍倒计时过程中,如果松开快门按钮,将发出
快门释放的声音,但这并非快门释放(没有拍摄图像)。
N
反光镜预升]设置为
1
2
[1:启动]
启动反光镜预升(第
144页)
(C.Fn)]
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s
反光镜将升起。
再次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图像拍摄,之后反光镜落回原位。
s
。曝光
设置此项功
(2
¡
反光镜预升时,无论当前的驱动模式设置如何(单拍或连拍),相机使用单
拍驱动模式。
¡
如果使用自拍和反光镜预升,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时,反光镜升起两秒后相
机进行拍摄。
¡
反光镜升起30秒钟无操作后将自动落回原位。再次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反
光镜再次升起。
¡
RS-80N3
推荐使用
行B门曝光。
遥控开关或者
TC-80N3
定时遥控器(两者均为选购件)进
88
Page 89

U
液晶显示屏照明开启时按下任何与拍摄相关的按钮或转动模式转盘,将延长
照明时间。
使用目镜遮光挡片
在自拍或遥控开关(选购件)操作中,当用户眼部没有覆盖取景器目镜时,
散射光可能进入取景器目镜并影响图像曝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目镜
(第17页)
。
1
取下眼罩。
¡
从眼罩底部向上推它。
2
安装目镜遮光挡片。
¡
顺着取景器目镜凹槽向下滑动遮光挡
片进行安装。
液晶显示屏照明
液晶显示屏带有照明功能。
每次按下
开启6秒
处查看液晶显示屏。进行拍摄后,照明自
动关闭。
遮光挡片
<U>
按钮,液晶显示屏照明将
(9)
或关闭。此功能便于在黑暗
89
Page 90

3
可以取消提示音使之在任何拍摄模式中都不发声。
取消提示音
选择[提示音]。
1
¡转动<5>
<0>
按
选择[关]。
2
¡转动<5>
转盘选择[z提示音],然后
。
转盘选择[关],然后按
<0>
。
3 CF
避免相机中没有CF时进行拍摄,可以在全部模式中设置。
如果已经设为[关],当相机中没有CF卡时按下快门按钮,在取景器中将显示
no CF
“
90
卡缺卡提醒
”。
选择[未装卡也可拍摄]。
1
¡
<5>
选择[关]。
2
¡转动<5>
转动
摄],然后按
转盘选择[z未装卡也可拍
<0>
转盘选择[关],然后按
。
<0>
。
Page 91

6
闪光摄影
首先将
内置闪光灯或
灯可以进行
评价闪光测光),使得闪光摄影与普
通摄影一样便捷。并且能够产生效
果自然的闪光照片。在基本拍摄区
模式中
光摄影为全自动。在创意拍摄区模
式中,可以根据需要使用闪光灯。
<4>
开关置于
EOS专用EX
E-TTL II
(<3> <5> <7>除外)
<J>
自动闪光(预闪
。
系列闪光
,闪
91
Page 92

使用内置闪光灯
E-TTL II
自动闪光可以获得高精度和稳定的闪光照片。
在基本拍摄区中使用内置闪光灯
在低光照和逆光条件下,内置闪光灯在需要的时候会自动弹起(在
<5> <7>
在创意拍摄区中使用内置闪光灯
无论光线亮度如何,都可以根据需要按
行闪光。
d
s
f
a
8
模式中除外)。
按钮以弹起内置闪光灯并进
<D>
:进行全自动闪光摄影。快门速度
设定,如同在
:想要设置快门速度
以针对该快门速度提供正确的曝光量。
:想要设置光圈值时。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
对该光圈提供正确的曝光量。对于夜空等黑暗的背景,将设置慢
速同步以便主体和背景都能正确曝光。主体用闪光灯曝光,背景
用慢速快门进行曝光。
由于自动慢速同步拍摄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因此务必使用
¡
三脚架。
如果不想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将
¡
步速度]设为
:可以同时设置快门速度(B门或30秒-
过闪光灯进行正确曝光。背景曝光根据快门速度和光圈而变化。
:闪光效果与使用
全自动)模式中一样。
<1>(
(30秒-1/250秒)
模式时相同。
<d>
秒(固定)]。(第
[1:1/250
(1/60秒-1/250秒)
时。相机自动设置闪光光圈值
C.Fn-03[Av
141页)
1/250秒)
和光圈值都自动
(30秒-1/250秒)
模式下的闪光同
和光圈值。主体通
<3>
以针
92
Page 93

使用内置闪光灯
¡
使用内置闪光灯时距离主体应至少1米
/3.3
英尺。过近的距离将导致镜头部
分遮挡闪光。
¡
使用内置闪光灯时,将镜头上的遮光罩卸下。镜头遮光罩会部分遮挡闪
光。
¡
如果安装了超远摄镜头或快速大光圈镜头时,可能会遮挡内置闪光灯的闪
光覆盖范围。推荐使用EX系列闪光灯(选购件)。
¡
内置闪光灯覆盖范围要求镜头焦距不能小于
17mm
。如果镜头焦距小于
17mm
,闪光照片的四周将显得较暗。
¡
要收起闪光灯,将它按下回位即可。
¡在<s> <a>
模式中,即使已将快门速度设为快于
1/250
秒,它也将被自
动设为
1/250
秒。
¡
如果不能实现自动对焦,将会自动发射自动对焦辅助光
(<3> <5>
<7>
模式中除外)。(第68页
)
内置闪光灯覆盖范围
对于
EF-S17-85mm f/4-5.6 IS USM [米/英尺]
ISO
感光度
100
200
400
800
1600
H:3200
EF-S18-55mm f/3.5-5.6 [米/英尺]
对于
ISO
感光度
100
200
400
800
1600
H:3200
1-3.3/3.3-10.8
约
1-4.6/3.3-15.1
约
1-6.5/3.3-21.3
约
1-9.2/3.3-30.2
约
1-13.0/3.3-42.7
约
1-18.4/3.3-60.4
约
1-3.7/3.3-12.1
约
1-5.3/3.3-17.4
约
1-7.4/3.3-24.3
约
1-10.5/3.3-34.4
约
1-14.9/3.3-48.9
约
1-21.0/3.3-68.9
约
广角端:
广角端:
17mm
18mm
1-2.3/3.3-7.5
约
1-3.3/3.3-10.8
约
1-4.6/3.3-15.1
约
1-6.5/3.3-21.3
约
1-9.2/3.3-30.2
约
1-13.0/3.3-42.7
约
1-2.3/3.3-7.5
约
1-3.3/3.3-10.8
约
1-4.6/3.3-15.1
约
1-6.6/3.3-21.7
约
1-9.2/3.3-30.2
约
1-13.1/3.3-43.0
约
长焦端:
长焦端:
85mm
55mm
93
Page 94

使用内置闪光灯
使用减轻红眼功能
在低光照环境中使用闪光灯时,照片中主体的眼睛可能发红。这是当闪
光灯发出的光线被眼睛的视网膜反射回来时,会出现的 “红眼”现象。
相机减轻红眼功能会开启减轻红眼灯,减轻红眼灯发出柔和的光线照到
主体的眼睛,使瞳孔直径或眼睛虹膜缩小。瞳孔缩小后,红眼发生的机
率减小。减轻红眼功能可以在除
中设置。
半按快门按钮时,在取景器中出现减
¡
轻红眼灯标志。
只有主体直视减轻红眼灯,减轻红眼
¡
功能才会有效。请告诉主体注视着减
轻红眼灯。
要增加减轻红眼的效果,在减轻红眼灯(大约发光
¡
标志消失后,再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1.5秒)
可以在任何时候完全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即
¡
使此时减轻红眼灯正在发光。
减轻红眼的效果根据不同主体而变化。
¡
在比较明亮的室内,或当相机距离主体较近时,减轻红眼比较有效。
¡
<3> <5> <7>
选择[减轻红眼 开/关]。
1
转动
¡
<5>
关],然后按
选择[开]。
2
¡转动<5>
之外的任何拍摄模式
转盘选择[z减轻红眼 开
。
<0>
转盘选择[开],然后按
<0>
减轻红眼灯
开启标志
94
/
。
Page 95

使用内置闪光灯
如果主体距离过远并且超出闪光灯的有效范围,
<D>
图标将闪烁。接近主体
并重复步骤2至4。
闪光曝光锁
A
闪光曝光锁获得并锁定对主体任意部分的正确闪光曝光读数。
局部测光
N
<D>
检查
1
¡按<D>
¡
对焦。
2
¡
按
3
s
s
¡
拍摄照片。
4
¡
s
图标亮起。
按钮使内置闪光灯弹起。
在取景器中,检查
半按快门按钮。保持半按快门按钮直
至步骤4。
<A>
按钮。
闪光灯进行预闪,必需的闪光输出数
据被保存在相机内存中。
在取景器中显示 “
会亮起。
每次按
闪光输出数据被保存在相机内存中。
构图并完全按下快门按钮。
闪光灯闪光并拍摄图像。
按钮都进行预闪,必需的
<A>
图标亮起。
<D>
FEL
(8)
”,而且
<A>
95
Page 96

使用内置闪光灯
闪光曝光补偿
y
以与普通的曝光补偿相同的方法,可以为闪光灯设置闪光曝光补偿。闪
光曝光补偿可以在±2级间以
N
级为单位调节。
1/3
<Q>
按
1
设置闪光曝光补偿量。
2
¡将<4>
增加闪光曝光量
减少闪光曝光量
¡即使 <4>
¡
与使用EX系列闪光灯的步骤相同。闪光曝光补偿量可以用相机设置。
开关置于
闪光曝光量标志
¡
拍摄照片。
3
<2>
,闪光曝光补偿量仍然有效。
开关置于
显示屏或取景器的同时,转动
盘。
标准闪光曝光量标志
要取消闪光曝光补偿,将闪光曝光补
偿量重新设为
按钮。
<E>
(9)
<J>
。
96
,在注视液晶
<5>
增加闪光曝光量减少闪光曝光量
转
Page 97

EOS
使用
专用的外接闪光灯
使用EX系列闪光灯
使用
便捷地进行下列闪光灯操作。有关详细步骤,请参阅闪光灯使用手册。
• E-TTL II
•
•
•
•
• E-TTL II
设定
TL
式。
专用的EX系列闪光灯,闪光摄影就象普通摄影一样便捷。可以
EOS
自动闪光
E-TTL II
是一种新型的自动闪光曝光系统,包含改进的闪光曝光控制和镜头对
焦距离信息,使之比先前的
机可以用任何EX系列闪光灯进行
高速同步
(FP闪光)
使用高速同步,可以设置快于
E-TTL(
预闪评价闪光测光)系统更精确更稳定。本相
E-TTL II
自动闪光。
1/250
秒的同步速度。
闪光曝光锁
<A>
按相机的
按钮锁定对主体所需部分的闪光曝光量。
闪光曝光补偿
以与普通的曝光补偿相同的方法,可以为闪光灯设置闪光曝光补偿。闪光曝光
补偿量可以在+/-3级间以
级为单位调节。
1/3
闪光包围曝光
自动更改连续拍摄3张图像的闪光输出(仅适用于兼容闪光包围曝光的闪光灯)。
闪光包围曝光的包围量可以在+/-3级间以
级为单位调节。
1/3
多灯无线自动闪光
多灯无线自动闪光可以提供与有线多灯闪光系统相同的所有上述功
E-TTL II
能。由于无须连线,可以进行灵活精密的照明设置(仅适用于兼容无线功能的闪
光灯)。
EZ/E/EG/ML/TL
关于
TTL或A-TTL
系列闪光灯
自动闪光模式时,不能使用
EZ-、E-、EG-、ML-
系列闪光灯进行闪光。如果该闪光灯具有手动闪光模式,请使用该模
或者
97
Page 98

使用
专用的外接闪光灯
EOS
使用外接闪光灯时,请在安装外接闪光灯之前收回内置闪光灯。
¡
¡如果EX
系列闪光灯的闪光模式用自定义功能设为
不能闪光。
自动闪光,该闪光灯
TTL
如果不能进行自动对焦,则外接
¡
该闪光灯具有自动对焦辅助光的话)将自动发射
除外)。
¡ EOS 20D是A
类相机,可以使用EX系列闪光灯的所有功能。
专用闪光灯的自动对焦辅助光(如果
EOS
(<3> <5> <7>
使用非佳能的闪光灯
同步速度
EOS 20D
可以与小型的非佳能闪光灯同步,速度为
门速度。使用大型影楼闪光灯时,同步速度为
用前请先测试,确保闪光灯能与相机正确同步。
端子
PC
¡
相机的PC端子用于连接具有同步线的闪光灯,PC端子具有丝扣以防止连
接意外断开。
¡
相机的PC端子没有极性,因此可以不必考虑极性连接任何同步线。
如果本相机使用其它品牌相机专用的闪光灯或闪光灯附件,本相机可能无
¡
法正常操作,并可能出现故障。
另外请勿将相机的PC端子与需要
¡
请勿在相机的热靴上安装高压闪光灯,否则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操作。
¡
伏或更高电压的闪光灯连接。
250
1/250
1/125
秒或者更慢的快
秒或更慢。闪光灯使
模式中
可以同时使用相机热靴上安装的闪光灯和PC端子上连接的闪光灯。
98
Page 99

7
图像回放
本章介绍图像回放操作,例如如何查看和删除拍摄的图
像,以及如何将相机连接到电视机上。
对于其它相机拍摄的图像:
本相机可能无法正确显示其它不同的相机拍摄的图像,或者计
算机编辑过的图像,或者其文件名已经更改过的图像。
99
Page 100

3
可以设置图像拍摄后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的时间长度。要保持图像显
示,设置[继续显示]。不希望显示图像,设置[关]。
设置图像查看时间
选择[查看时间]。
1
¡转动<5>
后按
设置所需的查看时间。
2
¡转动<5>
按
转盘选择[x查看时间],然
<0>
。
转盘选择所需的设置,然后
<0>
。
如果拍摄图像后立即在查看图像时按
¡
继续显示]设置保持显示图像,直至半按快门按钮为止。但是如果设置了自
¡ [
动关闭电源,相机将在达到自动关闭电源时间后自动关机。
在单张拍摄的图像查看中,可以通过按
¡
示的图像。
要查看当前拍摄的所有图像,请参阅图像回放(第
¡
按钮,可以更改显示格式。
<B>
按钮并选择
<L>
103页)
100
[OK]
。
,删除所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