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worth 168P-P55TTK-00 Schematic

Page 1
7654321
8
R614
2k
3
R3 1M
F1
VCC
ZD604 13V
Vin
R12
C8
1.2M
450V1uF
R4
1.2M
R26
1.2M
C9
0.47uF
R30
ZD9
33k
4.7V
GND11GND21GND4
1
HS2
1
HS1
1
T1 T2
R13
R15
R5 200
C18 22nF
2
2
1
GND
2
ICOMP
3
IS
VINS4VCOMP
C14
220pF
GND51GND6
1
Vin
C42
102/400Vac
C41
102/400Vac
HS3
1
U1
SSC2001
D3
EM2A
2
D5
RM3A
GATE
Q5
VCC
VFB
D3A
EM2A
R25
10k
D2
LL4148
R14
22
8
7
VCC
6
5
C10
0.47uF
C22
0.1uF
VCC
Va
C81
400V10uF
Q6
R29
10
R28
2W/1.5
D4
FMY-1106S
R32 10k
Q4
3906
R6 22k
J19
8
D
OCP
1
C15
1UF/50V
J27
VCC1
R19 10
D1
LL4148
R24
22
C22
Q3 3906
C13 100nF
C24
35V10uF
7
D
U3
STR-A6059M
BR
2
R58 0
6
3
ZD1 15V
NC
GND
450V68uF
R34
910k
R33 820k
R36 510k
R35 20k
2SC2655
D
ZD3 15V
12NC13VB14
NC
10
ON/OFF
8
J22
J21
J29
10
11
VGL
COM
9
R51 680
C39
R52
1nF
120 1%
D9
R522
RK46
100/2W
Q103 2222
R125
C46
12k
R124 10k
10V/1000uF
U4A PC817
U6
TL431
C44
0.47uF
C47 1kV/10pF
J30
R57
10
R56
10
C48
1kV/220pF
L4
J5
R59 330
R62 1k
R54 33
D11
LL4148
J24
J25
R63 1k
R53
33
D10
LL4148
C50
56nF/630V
R64
2k2 1%
C52
NC
C51
0.1uF
R65
2k2 1%
R61
10k
Q8
2SK3469
R60 10k
Q9
2SK3469
C54
C53
10V/470uF
1kV/470pF
5V
T4 T5
U10
TL431
D16
LL4148
R66 NC
R9 47k
U9A
R85 1K
2.2K
24V1
R84
ZD4 27V
D17
LL4148
R73 1k
D15
FMEN-2308
FMEN-2108
27K 1%
R87 1K
1.5K 1%
C74
50V0.1u
C72
OPEN
2.2K 1%
12V
ZD5 13V
C19
0.1uF
D13
FMEN-2308
D12
24V'
R89
R88
R90
Q1
3906
R99
0
C62
35V/1000uF
C66
C64
35V/1000uF
L6
C60
25V/1000uF
24V
12V
ENA
ADJ
C21
0.1uF
CN2
J11
R18 10k
Q2
3904
C26 NC
R91
27K 1%
R16 NC
R10 NC
35V/1000uF
R81
NC
24V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4V
Q13 3904
L7
24V' 24V
R86
C73
NC
35V/1000uF
12V
C65
25V/1000uF
CN3
24V1
CN4
J9
J10
12V
5V
ON/OFF
J7
J6
ENA
ADJ
R80
5V
1k
U7A PC817
R83
4.7K
R82
C70
47K
0.1uF
C 10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12 13 14
ON/OFF
A
Vc
C29
C25
C27
450V68uF
450V68uF
R42
1.8M
R41
1.8M
R40
1.5M
J31
C31
0.1uF
R39
C28
0.47u
20k
Q7
U7B
R38
PC817
4.7k
R37
100k
5
VCC
FB
4
U4B
PC817
D6
EG01C
R46 10
17NC18
NC
Vsen1Vcc2FB3GND4Css5OC6RC7Reg8RV
VCC1
R43 47k
C32A
C32
2.2uF
2.2uF
R45
10
50V/47uF
C82
50V/10uF
16
VGH
C33 1nF
R47 680
Va
R48 C40
D20
AL01Z
D7
AL01Z
C90
R100
2.2
R50
33
15
C35
0.33uF
Vs
2.2uF
U5
SSC9502S
C37
U9B
PC817
D8
J35
C38
100pF
T3
1
3
7
5
6
C41
C42
Q608
2222
D
UF4007
D18
1
BD1
RBV1506
2
4
C5
C2
C
B
A
400Vac102
R1 1M
TH1
t
3D/15
250Vac102
L2
R2 1M
C3
275Vac0.47uF
L1
C4
275Vac0.47uF
VZ1
14D471K
1
2
CN1
12
3
1 2 3 4 5 6 78
Page 2
创维 55 寸超薄 LED 电视通用电源维修手册
8.1 综要概述。
1.此液晶电源输入电压范围为 AC110~240,输出电压情况为 5V/0.5A、24V/7A、
12V/3A 三组直流电源.具体的电源规格描述如附件一。
2.此电源采用 Sanken 公司的待机芯片 STR-A6059M、PFC 控制芯片 SSC2001S 与
主芯片 SSC9512S,主芯片为半桥谐振控制芯片。
8.2 各电路的组成部份。
本电源板电路大致由四大部分组成。
1.市电输入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由电感、电容组成的低通滤波器组成。
2.PFC(功率因数校正)校正电路,由 Sanken 控制芯片 SSC2001S 组成。
3.控制电路。这部份电路由两部份组成。
A:副电源(+5 待机开关稳压电路);由 Sanken 公司的 STR-A6059M 组成,此电
路为反激式电路,STR-A6159M 集成了开关管 MOSFET 管,为集成块。
B: +24V、12V 主开关稳压电路,由 Sanken 芯片 SSC9512S 控制两个开关管,与
它控制的开关管组成了半桥谐振式电路。
  4.各控制电路输出侧整流稳压电路,输出整流电路由二极管组成的半波整流电路。
各电路的方块图
Page 3
1 2 3 4
A
B
C
D
4321
D
C
B
A
+
滤 波 储 能 电 容
EMI 滤 波 器
大 电 容
AC 整 流 电 路
PFC 电 感
主 电 路 变 换 器
输 出 整 流 电 路
主 电 路 控 制 电 路
反 馈 电 路
待 机 变 换 器
输 出 整 流 电 路
待 机 控 制 电 路
反 馈 电 路
开 机 与 待 机 的
控 制 电 路
控 制 主 电 路 控 制 电 路
PFC 控 制 电 路
控 制 P FC控 制 电 路
主 板 与 背 光 源
主 板 上 的 待 机 控 制 芯 片
输 出 电 压 为 1: 24V
2:12V
输 出 电 压 为 5 V/ 0.5 A
待 机 与 开 机 控 制 信 号
市 电 输 入
        图 8-1 电源方框图
Page 4
8.3 各电路分述。
8.3.1:EMI 防护与滤波电路
交流输入与 EMI 滤波电路。基本工作过程为,市电经由 C4、L1、C3、C2、C5、C6
、L2、BD1 等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后转变成脉动直流.
C4、L1、C3、C2、C5、C6、L2 等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主要是防止外界的杂讯信号对电源
的干扰以及电源的开关杂讯对电网产生的干扰。此部份电路的作用就是我们熟称为的 EMI
Page 5
抑制电路。
               图 8-4 EMI 滤波
8.3.2:经整流后的脉动电压分别送入后面两路独立的开关稳压电源
一路给待机控制电路。
一路给主电路,其中主电路需经 PFC 电路.PFC 电路是将整流后的脉动电压转换
380-400V 的直流电压。主电路将 380 V-400 V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主板各种需求的电压。
1、待机电路
此待机芯片为 Sanken 公司的 STR-A6059M,它是一个集成块,里面集成了控制芯
片与开关管。它的外形 图如图 8-5 所示。
Page 6
图8-5
待机电路由待机控制芯片 U3(A6059M)与 T3 以及 D9 等元器件组成一个反激式电
路,此电路输出一个稳定的 5V 电压。它能够带动一个 0.5A 的负载。
交流输入的电压经过桥堆整流后再经 D3/D3A 隔离,经 C81 储能,经变压器 T3 到
U3 里面的开关管,从而形成一个开关回路。与输出整流电路构成一个反激式电源电路。此反
激式电路输出一个稳定的 5V 电压 ,此 5V 电压主要给 LCD 主机上的待机 CPU 供电。使
整机处于待命状态中。在该电源中,U3 为一集成有开关管的脉宽调制稳压模块。
此待机芯片为 Sanken 公司的芯片,里面集成了控制电路与开关管。此芯片最大功率可
做到 14 W。内部方框图如图 8-6。
图8-6 STR6059M内部方框图
Page 7
每个脚的功能如下。
) Pin1 脚 OCP 脚,即芯片的功率检测脚。此脚大于 1 V的电压时,芯片保护动作
1
启动。
) Pin2 脚为芯片的启动脚。
2
) Pin3 脚为芯片的接地脚。
3
) Pin4 脚为反馈脚,将输出的电流情况通过此脚反馈给芯片,从而去控制开关
4
管的导通时间,来达到输出电流变化时达到输出电压恒定的作用,即不管
  输出负载怎么变化,输出电压始终会保一个恒定的电压范围,从而达到稳
  压作用。在线路图中通过耦合传递给反馈脚。如线路图中的 U3。
) Pin5 脚为 Vcc 脚,此脚为芯片的能源供脚。
5
) Pin6 脚为
6
) Pin7 脚与 Pin8 脚为芯片的压输入脚。
7
2.主电源电路
主电路由 PFC 电路(U1 与 T1 等组成 PFC)与半桥谐振变换器(U5 与 T4、T5 组成半
桥电路)两部份构成. 由 PFC 电路(是一个压电路)输出后的稳压的 380V-400 V的直
流电压送至(由 U5/T4/T5 组成的)半桥式开关稳压电源,经变压器 T4/T5 后输出稳定的
+24V/7A +12V/3A 两组电压。
A: PFC 电路
此有源PFC的控制芯片为 Sanken 公司的 SSC2001S,它是电流连续模式的 PFC 控
制芯片,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
Page 8
8
1
图 8-7 SSC2001S 外形图
          图 8-8 ,SSC2001S 内部方框图
 具体脚功能如下
1)Pin1 脚为芯片的接地脚
2)Pin2 脚为芯片的电流大器输出脚,Icomp 端子电压与 IC 内部的 Ramp 波形进行
比较,将输入电流控制为正波形。
3)Pin3 脚为过电流检测信号输入端子,此脚具有过电流保护以及电感电流检测功能。
Page 9
) Pin4 脚为低输入电压检测端子于 1V,芯片能正动作。通过分
4
压电阻设置脚电压。
5)Pin5 脚为误差放大器相位校正端子。此脚具有误差放大器相位校正、Soft start
高速负载相应功能。
) Pin6 脚为输出电压控制信号输入端子,具有输出定电压控制、输出过电压控制以及输
6
出开控制功能。此脚正工作为 3.5V, 输 出电 压上 使 此 脚 电 压
3.745V,芯片将个脉输出开时,此脚电压低于 0.55V 时,振荡停止,
变成待机模式。
7)Pin7 为 Vcc 端子,为芯片供电源。
8)Pin8 为动输出端子时 10.5V,低电时 0.4V,可以直接动外围
电路。
:主 芯 片 采用 Sanken 的 SSC9512S, 电 流 SMZ(Soft-switched Multi-
B
resonant Zero Current switch)电源控制芯片,控制器 SSC9512S 简介
SSC9512S 是由 Sanken 公司开的一款高性能 SMZ 的电流模式控制器,为离线和
DC-DC 变换器用而设计。它于电流型单端 PFM 调制器,具有管脚数量少、外围电路
安装调试简便性能优良价格低优点,可精确地控制占空比实现稳压输出,还拥
动调节死区时间、共振偏离检测和众多保护功能,所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只需最少的外
部元件就能获得成本效益高解决,在实际广泛用。
SSC9512S 有以下特点
) 内Soft Start 功能,电源动时减小功率管 MOSFET 管的应力并防止
1
Page 10
生。
死区时间动调整功能。
2
丰富的保护功能,输入电压保护、输出过压保护、过电流保护、过负载保护以及
3
保护等。
负载或轻负载时,二光耦电流大,由芯片 FB 流出的电流大,通过
4
芯片内部的率控制,实现定电压控制,输出稳定。
) 具有三阶段过电流检测功能。输出过负载或者输出路等异常状态生时,过
5
电流保护动作,开关率上,有控制输出功率,使系统更稳定,可
离检测功能,LLC 振电源最容易发离,使损耗增半桥开关
6
损坏。SSC9512S 具有此功能,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SSC9512S 这个芯片的功能,各脚的作用以及外围电路主要
数。
各引脚功能说明
1:Vsen ----- 输入电压检测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分压电,由于Pin1 脚间电压,选择高阻值耐
,对地电容选择 0.01uF/50V。
脚 2:Vcc----控制器电源输入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对地滤波电电容 10uF/50V 和贴片电容 0.1uF(104)/50V
脚 3:FB-----定电压控制以及过负载检测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对地电容 0.001uF/50V,与光耦串联为 680 ,过负载保护
Page 11
用电电容分为 47k 4.7uF/35V。
脚 4:GND-----控制部分接地端子
该脚该脚为芯片控制部分接地脚。
脚 5:Css-----Soft Start 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对地电容为 2.2uF/35V。
脚 6:OC------过电流检测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对地电100pF/50V,与 pin7 脚间电为 680
脚 7:RC------振电流检测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对地电150 ,对地电容 0.001uF/50V。
脚 8:REG-----动电路用电源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对地电为 0.47uF/50V,与 Pin14 脚 VB 通过二极管 EG01C 与
10 阻相连
脚 9:RV-----电压振检测端子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与 Pin15 脚 VB 间相连的电容 10pF/1kV。
脚 10:COM-----功率部分接地端子
该脚为芯片功率部分接地脚。
脚 11:VGL-----下管动信号脚(低端门动输出)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下管动电,输出脉信号控制主开关的导通关
脚 12:NC-----
脚 13:NC-----
脚 14:VB-----上管动电源供应端子
Page 12
该脚 采 用 的关 键 参 数 为与 Pin15 脚 VB 间接的 电 容 0.33uF/50V 稳 压二 极 管
ZD15V。
脚 15:Vs-----上下管中输出电压即高端门动地
该脚自举电路动地,与上下管中间点相连
脚 16:VGH----上管动信号脚(高端门动输出)
该脚采用的关键参数为上管动电,输出脉信号控制主开关的导通关
脚 17:NC-----
脚 18:NC-----
部分引脚功能具体描述如下:
GND: 信号地
COM: 功率地
FB:反馈电压输入。用于供 PFM 调,PFM 的率变化就是由它控制。
OC:电流检测该电压达到一个阀值时芯片会止输出,从而实现过载保护。
Vcc:电源供电
Css:Soft start 功能外,具有外部定功能,端子超过 7.8V 后,电源
状态。
RC离检测端子,检测门槛值为+-0.155V。
Page 13
SSC9512S 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简介
图 8-9 SSC9512S 内部构图
1)振
SSC9512S 的 PFM 工作率范围为 28.3kHz~300kHz。其工作率是在变化的,
通过启动(Css)外接一个对地电容的设置动时率为 300kHz并且当
过负载状态后,通过 Css 端子放电,提高工作率,有抑制输出功率。当负载变轻时
Page 14
反馈FB 端子流出电流大,提高,使输出电压稳定;负载变时,反。由
于工作设计率附率变化范围较小
在本设计中,将 SSC9512S 的 PFM 设置在 50~100kHz 一数
2)输出部分
SSC9512S 的 VGL(11 脚)VGH(16 脚)分为低端门动输出脚和高端
动输出脚,它们是腾柱输出专门设计用来直接动功率 MOSTFET 的,
具有热损耗提高效率和增强可靠性的作用。通过控制谐振开关PWM 脉的上
与下时间,可以有减少开关噪声提高电源的 EMI,并提供稳定的 MOSFET 管
Gate 极动。
3)MOSFET 的导通与关
SSC9512S 作为电流模式控制器工作,当峰值电感电流通过 OC 电压检测达到
内部比较器基电压时对动输出关。而动输出导通通过检测 RV 端子电压
定。
下管关断且电压结束后,RV 端子电压上升至 6.5V 后跌落至 4.9V,此时上管导
通;
反,上管关电压结束后,RV 端子电压下降至 0V 后回升至 1.77V,此时
下管导通。
4)上管自举电路
SSC9512S 启动时 REG 输出一个 10.5V 的稳定电压,下管导通时此电压给与
VB 端子相连的电容 C35(0.33uF/50V)供电,当下管关断后且电压共振结束后, VGH
够的电压使上管导通,进行自举
Page 15
8.4 整体的各电路的描述以及各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
1.工作过程:
要我们接上电源插座,待机电路将开始工作。待机电路工作的的是给主板中的待机
芯片供电,以及控接器供电。给电源本的变换器的控制芯片供电。
其主电路控于待机控制信号,由主板中的待机控制芯片出控制信号,来控制主电
源控制芯片的V cc,即芯片的工作电压,用以达到控制主电压的有
当遥控接到开机信号后,由主板待机 CPU 给输出一个开机的高电平,此高电平将使
Q13 导通,经光耦 U7A,使 Q7 导通.从而为 U1,U5 供工作电压,使它们开始工作。U1
工作,将经过压二极管 D4 输出一个稳定的 380 V-400 V的直流电压,此电压给半桥变
换器,半桥变换器再将此电压变换成一个稳定的 24 V.12V 输出电压.
1、待机控制过程为:
A:本电源由 T604,IC608,IC602,IC604,D618 等组成一个简单的反激电路,
此电路将市电经整流后的电压转换成一个稳定的+5V 输出电压. 此电压要将交流电源接
上就有输出,它主要给主板中的 CPU 供一个工作电压,使它维持在工作状态,以便
受遥控开关机信号。
B:控制方式:本电源为控制方式,即时输出+24V 与+12V,低电
不输出电压,它主要控制 IC607 与 IC609 的 VCC 电压(IC 的工作电压)。
控制过程,CPU 接到一个开机信号时将输出一个Q605 的基极,此电压使
Q605 饱和导通,经 IC601,使 Q605 导通,从而 IC609 与 IC607 开始工作,于是将
供一个+24V 与+12V 的输出电压。
  IC601 工作后,IC609 输入的电压是一个稳定的 380-400 V的电压.
以上为整个控制过程。
Page 16
8.5 维修记要与案例
1.修理前先目测,细观察整个不板有无烧器件,损坏器件、元器件虚漏焊现象.
进行如下的个流程开始检
  A:有5V 待机输出。
  B:有待机控制电,待机控制电需要于 2.0V。
  C:有+12V,+24V 输出。
2. 检流程示
Page 17
  A:+5V 输出
+5 输出
有输入电压过来,检 C312 上
有 130V-300V 的直流电压
输入通。使输
入通
                      有
换 控 制 芯 片
A6159M
控制芯片围的元器件是
路,开路现象虚焊情况
损坏元器件
Page 18
 B:输入+5 V电压异常。电压异常包括电压低与偏高
输出+5 V电压异常
U6 处即64 与65 交接在正电压 2.45 V电压2.55 V电压
         不正        正
分 压 电 阻 R 64 与
65 是否短路,开路,虚焊
U6 是否损坏
:有正的输出 5 V电压,但没有输出+12 V与+24 V电压。
待机 5 V输出正但没有正输出 +12 V
与+24 V
查光耦合器 U4 是否损 ,检光耦到 芯片B 反馈回路是
Page 19
有待机控制电过来,待机电启动,启动电压为 3.0 V
                      有
  检 待 机 控制 电
平线
检测芯片 U1 与 U5 的VCC有电压,电压范围为 16 V­18 V间,如电压正常则需 要检测各芯片的外围元器件, 芯片已损坏.
检测 Q7 上是有电压,电压范围是 16-24
         有
检测保护电路是动作,用以定 是保 护 电 路 引 起 , 可 以将 U7 的 PIN3 脚与 PIN4 脚路,如将此脚则Q 7 的发射集上有电压输出。
Page 2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