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 QC-1000 User's Guide

Page 1
准备工作
缝制基础知识
实用针迹
字母/装饰针迹
MY CUSTOM STITCH
(自定义针迹)
拼布专用机
附录
使用说明书
Page 2
Page 3
安全须知
当使用本缝纫机时,必须遵守基本安全注意事项,这些事项包括: 使用之前请务必阅读使用说明书。
危险 - 为了降低触电的危险:
1. 缝纫机在无人看管时,切勿将电源线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使用后和清洁前请务必从电源插座中拔出缝纫机的 电源线插头。
警告 - 为了降低灼伤、火灾、触电或人身伤害的危险:
1. 请勿将本机作为玩具使用。 当儿童使用缝纫机或使用缝纫机时附近有儿童时,请务必悉心看护。
2. 只能将本机用于本说明书规定的用途。 只能使用厂商在本说明书中推荐的配件。
3. 当电源线或插头破损、缝纫机不能正常工作、发生过跌落或损坏或曾掉入水中时,切勿继续使用。 请将缝纫
机送到就近的授权经销商或维修服务中心,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修、进行电气或机械调整。
4. 操作缝纫机时切勿堵塞任何通风口。 要确保缝纫机的通风口和脚踏控制器中不要堆积任何飞绒、灰尘和碎 布。
5. 切勿让任何物体掉进开口或将异物插入任何开口。
6. 请勿在室外使用。
7. 请勿在使用喷雾剂或给氧的场所使用本机。
8. 若要断开电源,请先将主开关置于表示关闭的符号 “ ”位置,然后再从电源插座拔出插头。
9. 拔插头时请勿直接拉电源线。 请握住插头部分 (而不是电源线)将它拔出。
10. 请勿用手指触碰任何运动部件。 在缝纫机针附近要特别小心。
11. 请务必使用合适的针板。 使用不合适的针板会引起断针。
12. 请勿使用弯曲的针。
13. 缝制过程中请勿推拉布料。 否则可能使针弯曲引起断针。
14. 在针附近进行任何调整时,如穿线、换针、梭芯绕线或更换压脚等,请将缝纫机切换到符号 “ ”位置。
15. 当取下机盖、上润滑油或进行其它在本说明书中提到的用户维护调整操作前,请务必从电源插座中拔出缝纫
机的电源线插头。
16. 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本缝纫机不适合年幼儿童或体弱者使用。
17. 应妥善看护年幼儿童,不要让他们玩耍缝纫机。
18. 如果 LED 照明灯 (发光二极管)损坏,必须由授权的经销商进行更换。
请妥善保管本说明书。
本缝纫机专为家庭使用设计。
1
Page 4
重要信息
仅针对英国、爱尔兰、马耳他
和塞浦路斯用户
· 更换插头保险丝时,请使用经
· 请务必重新盖上保险丝护盖。 切勿使用没有保险丝护盖的插头。
· 如果可用的电源插座不适合本设备提供的插头,应联系授权零售商以获得正确的导线。
ASTA和BS 1362
核准的保险丝,例如插头上带有 标记、额定功率标记等。
针对 AC 输入 220-240V 的国家
和墨西哥的用户
此设备不适合残疾、感应欠佳或智障、经验和知识不足的人士 (包括儿童)使用,除非负责其安全的人员从旁监 督或指导其使用设备。 应妥善看护儿童,不要让他们玩耍设备。
2
Page 5
恭喜您选择了
我们的产品
本机是最先进的电脑家用缝纫机之一。 为充分利用它集成的所有功能,我们建议您阅读此说明书。
请在使用本机之前阅读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 缝制时请务必将注意力集中在机针上。 请勿触碰手轮、穿线挑线杆、针或其它运动部件。
2. 在下列情况下,请记得关闭电源开关并拔出电源线:
· 操作完毕时
· 更换或拆卸针或其它任何部件时
· 使用过程中发生断电时
· 维修缝纫机时
· 无人看管缝纫机时。
3. 请勿在脚踏控制器上存放任何物品。
4. 请务必将电源线插头直接插入墙壁中的电源插座。 请勿使用拖线板接插电源。
5. 不要在缝纫机放置或存放在加湿器或其它供热设备附近,也不要将其暴露在超高温或超低温、高湿度或灰尘 大的地方。 否则可能会造成本机故障。
6. 当电源线或插头破损、缝纫机不能正常工作、或是缝纫机跌落、损坏,或是浸水后,切勿继续使用。 请将缝
纫机送到就近的授权经销商或维修服务中心,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修、进行电气或机械调整。
延长使用寿命的注意事项
1. 存放缝纫机时,请避免阳光直射或湿度高的场所。 请勿在空气加湿器、熨斗、卤素灯或其它高温物体附近使 用或存放缝纫机。
2. 清洁外壳时只能使用中性肥皂或洗涤剂。 苯、稀释剂和洗涤粉等可能会损伤缝纫机,切勿使用。
3. 请勿让缝纫机从高处跌落或使之受到撞击。
4. 当更换或安装任何组件、压脚、针或其它部件时,请务必参考本使用说明书以确保正确安装。
5. 只能使用本机附带的接口电缆 (USB 电缆)。
修理或调整注意事项 当缝纫机发生故障或需要进行调整时,首先请参考使用说明书末页的故障排除表,进行简单的故障检查和排除。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请咨询当地授权的 Brother 经销商。
关于更详细的产品信息或升级,请访问浏览我们的网站 www.brother.com
本说明书的内容和本产品的规格若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3
Page 6
4
Page 7
如何使用本说明书
1
2
3
1
2
4
1 章和第 2 章向第一次使用本缝纫机的用户介绍了本机的初始操作以及基本的缝制操作。
若要缝制实用针迹
继续阅读第 3 章以学习如何选择针迹以及使用各种针迹进行缝制。
若要缝制字母和花样
继续阅读第 4 章内容,除了可以学习到从选择花样到缝制的基本操作之外,您还可以学到如何组合和编 辑花样,对花样进行旋转及调整大小,并存储组合的花样。
· 与步骤中说明的操作有关的部分高亮显示为蓝色。 对比步骤中的画面与缝纫机上显示的画面来执行操作。
· 如果在使用缝纫机期间对操作有任何疑问或想了解特定功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索引 (第 159 页) 和目录以找到说明书的相应章节进行参考。
5
Page 8
目录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缝纫机 ........................................................................ 9
机针和压脚部分........................................................ 10
操作按钮 .................................................................. 11
附带配件 .................................................................. 11
选购件 ...................................................................... 16
........................................9
1 准备工作 17
打开/关闭缝纫机 ...............................................18
LCD 画面.............................................................19
使用缝纫机设置模式键 ............................................ 22
使用缝纫机操作模式键 ............................................ 23
使用花样说明键 ....................................................... 24
底线/面线穿线...................................................25
梭芯绕线 .................................................................. 25
安装梭芯 .................................................................. 28
拉起梭芯线............................................................... 28
面线穿线 .................................................................. 29
使用双针 .................................................................. 32
更换压脚..............................................................34
卸下压脚 .................................................................. 34
安装压脚 .................................................................. 34
更换机针..............................................................35
缝制大块布料 ......................................................38
2 缝制基础知识 39
缝制.....................................................................40
缝制针迹 .................................................................. 40
缝制加固针迹 ........................................................... 42
缝制曲线 .................................................................. 42
改变缝制方向 ........................................................... 43
缝制厚布料............................................................... 43
缝制薄布料............................................................... 43
调整针迹设置 ......................................................44
调整针迹宽度 ........................................................... 44
调整针迹长度 ........................................................... 44
调整线张力............................................................... 45
实用的功能 ..........................................................46
自动加固针迹 ........................................................... 46
自动切线 .................................................................. 46
枢轴功能 .................................................................. 47
自动布料感应系统 .................................................... 48
锁定画面 .................................................................. 49
3 实用针迹 51
选择实用针迹 ......................................................52
选择针迹 .................................................................. 53
保存针迹设置 ........................................................... 53
使用缝制类型选择键 ................................................ 54
缝制针迹..............................................................56
绗缝.......................................................................... 56
直线针迹 .................................................................. 66
打褶缝 ...................................................................... 70
抽细褶 ...................................................................... 71
明包缝 ...................................................................... 71
褶饰缝 ...................................................................... 72
曲折缝针迹............................................................... 73
弹性曲折缝针迹........................................................ 75
包边.......................................................................... 76
暗缝针迹 .................................................................. 80
贴布绣 ...................................................................... 81
贝壳布边针迹 ........................................................... 82
扇形.......................................................................... 82
拼合缝 ...................................................................... 83
衣褶装饰缝 ............................................................... 83
抽纱缝 ...................................................................... 84
装包边带或松紧带 .................................................... 85
祖传针迹................................................................... 86
钮孔针迹................................................................... 88
套结针迹................................................................... 93
钮扣缝制................................................................... 95
装饰孔 ...................................................................... 96
多方向缝制 (直线针迹和曲折缝针迹).................... 97
装拉链 ...................................................................... 98
4 字母/装饰针迹 101
选择针迹花样 .................................................... 102
选择装饰针迹花样/ 7 毫米装饰针迹花样/ 缎纹针迹花样/ 7 毫米缎纹针迹花样/
十字绣针迹花样/实用装饰针迹花样 ..................... 103
字母花样................................................................. 103
缝制针迹花样 .................................................... 105
缝制具有吸引力的精美作品.................................... 105
基础缝制................................................................. 105
调整花样................................................................. 106
编辑针迹花样 .................................................... 108
更改花样大小 ......................................................... 109
更改花样长度 (仅限 7 毫米缎纹针迹花样).......... 109
创建垂直镜像 ......................................................... 109
创建水平镜像 ......................................................... 109
选择单次/重复花样............................................... 110
更改线密度 (仅限缎纹针迹花样)......................... 110
返回花样开头 ......................................................... 111
组合针迹花样 .................................................... 112
组合花样之前 ......................................................... 112
组合不同类别的花样............................................... 112
组合不同大小的针迹花样 ....................................... 114
组合不同方向的针迹花样 ....................................... 115
组合不同长度的针迹花样 ....................................... 116
创建步进花样 (仅限 7 毫米缎纹针迹花样).......... 117
使用存储功能 .................................................... 119
针迹数据的注意事项............................................... 119
将针迹花样保存在缝纫机存储器中 ......................... 119
将针迹花样保存到计算机中.................................... 121
从缝纫机存储器中检索针迹花样............................. 122
从计算机检索针迹花样 ........................................... 123
5 MY CUSTOM STITCH
(自定义针迹) 125
设计针迹 ........................................................... 126
输入针迹数据 .................................................... 128
使用保存的自定义针迹 ..................................... 133
将自定义针迹保存在缝纫机存储器中 ..................... 133
将自定义针迹保存在计算机中 ................................ 134
从缝纫机存储器中检索自定义针迹 ......................... 135
从计算机检索自定义针迹 ....................................... 135
6
Page 9
6 章附 137
维护和维修保养 .................................................138
清洁 LCD ................................................................ 138
清洁缝纫机外壳 ...................................................... 138
清洁走梭板.............................................................. 138
清洁梭壳 ................................................................. 139
调整屏幕............................................................140
屏幕能见度低.......................................................... 140
触摸显示屏故障 ...................................................... 140
故障排除............................................................142
错误信息............................................................145
规格...................................................................148
升级缝纫机软件 .................................................149
针迹设置表 ........................................................151
索引...................................................................159
1
2
3
4
5
6
7
Page 10
8
Page 11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缝纫机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正视图
a 顶盖
打开顶盖为缝纫机穿线并进行梭芯绕线。
b 导线槽导板
面线穿线时,将线从导线槽导板中穿过。
c 穿线挑线杆检查窗口
通过该窗口检查挑线杆的位置。
d 穿针器拨杆
自动穿针时使用穿针器拨杆。
e 切线刀
将线穿过切线刀可剪断线。
f 带附件盒的附加工作台
将压脚和梭芯存储在附加工作平台的附件盒中。 缝制袖口等筒型 布料时卸下附加工作平台。
g 操作按钮 (5 个按钮)和缝制速度控制器
使用这些按钮可以执行各种操作,如开始缝制以及抬起或放低 针。
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以调整使用实用针迹时的缝制速度。
h 压脚抬杆卡槽
将压脚抬杆插入卡槽中。
i 压脚抬杆
使用压脚抬杆抬起和降低压脚。
j LCD (液晶显示屏)
LCD 中可以查看和编辑针迹设置、显示使用缝纫机的操作和 错误信息。
k 线筒轴
将线筒放在线筒轴上。
l 线筒盖
使用线筒盖将线筒固定到位。
m 梭芯绕线器
卷绕梭芯时请使用梭芯绕线器。
n 辅助线筒轴
缝制时使用该线筒轴进行梭芯线绕线,或者使用双针缝制。
o 导线槽
绕梭芯线时将线穿过此导线槽。
p 梭芯绕线导线槽
绕梭芯线时将线穿过此导线槽。
右视图/后视图
a 手柄
移动缝纫机时抓住此把手。
b 手轮
朝自身方向旋转手轮进行单针缝制,或者将机针抬起或降低。
c USB 插口
插入 USB 电缆以连接计算机。
d 触摸笔支架
当不使用触摸笔时,可使用触摸笔支架将其固定。
e 脚踏控制器插口
将脚踏控制器电源线一端的插头插入脚踏控制器插口。
f 脚踏控制器
踩下脚踏控制器控制缝纫机速度。
g 插口
将电源线插入插口。
h 主电源开关
使用主电源开关来打开和关闭缝纫机。
i 通风口
使用缝纫机时请勿盖住通风口。
j 送布牙位置指示灯
指示送布牙抬起还是放低。
k 压脚拨杆
通过抬起或放低压脚拨杆可以升降压脚。
9
Page 12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a
b
c
d
e
f
机针和压脚部分
a 钮孔拨杆
缝制钮孔和套结针迹时放低钮孔拨杆。
b 压脚支架
压脚安装在压脚支架上。
c 压脚支架螺丝
使用压脚支架螺丝将压脚支架固定到位。
d 压脚
缝制时压脚给布料施加均匀的压力。 请为选择的针迹安装合适的 压脚。
e 送布牙
送布牙沿缝制方向推动布料。
f 梭芯盖
打开梭芯盖插入梭芯。
g 针板盖
卸下针板盖以清洁梭芯盒和走梭板。
h 针板
针板上标有用于帮助缝制直线缝边的标尺。
i 针杆导线槽
将面线从针杆导线槽中穿过。
j 针夹螺丝
使用针夹螺丝将针固定到位。
针板、梭芯盖和针板盖上的度量值
针板和梭芯盖上的度量值是中心 (中央)针位置 花样的参考值。 针板盖上的度量值是左侧针位置
针迹的参考值。
a 对于中心 (中央)针位置的针迹 b 对于左侧针位置的针迹 c 中心 (中央)针位置 < 英寸 > d 中心 (中央)针位置 < 厘米 > e 中心 (中央)针位置 < 英寸 > f 左侧针位置 < 英寸 >
10
Page 13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小心
a
b
c
操作按钮
a “开始/停止”按钮
按此按钮时,缝纫机将以较慢的速度缝制几个针迹,然后开始以 缝制速度控制器所设置的速度缝制。 再次按此按钮可停止缝制。
按钮的颜色也会根据缝纫机操作模式不同而改变。
绿色: 缝纫机准备缝制或正在缝制。 红色: 缝纫机无法缝制。
b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
用此按钮在针迹的开始和结束处缝制加固针迹。 当按下此按钮 时,缝纫机在相同位置缝制 3 至 5 针,然后自动停止。 若要得到 具有反向针迹的直线针迹和曲折缝针迹,只有按住 “反向/加
固针迹”按钮时,缝纫机将以较慢的速度缝制反向针迹 (以相 反方向缝制针迹)。
c “针位置”按钮
使用此按钮改变缝制方向或者在较小区域中精细缝制。 按此按钮 可以将针位置抬起或放低。 连续按两下此按钮可以缝一针。
d “切线刀”按钮
缝制后按此按钮可自动剪断多余的线。
e “压脚抬杆”按钮
按此按钮放低压脚并向布料施加压力。 再次按此按钮可抬起压 脚。
f 缝制速度控制器
左右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调整缝制速度。 将控制器滑动到左侧 以较低的速度进行缝制。 将控制器滑动到右侧以较高的速度进行 缝制。初学者应以较低的速度缝制,直到熟悉如何使用缝纫机为
止。
附带配件
配件储存在附加工作平台中。 如下所示打开附加 工作平台。
a 梭芯支架
(将梭芯收纳在支架上。)
b 收纳空间 c 压脚收纳空间
(储存标记为 AGIJMN R 的压脚。)
· 剪断线后不要再次按 “切线刀”按钮。 否则, 可能会发生断针、缠线或者缝纫机损坏。
11
Page 14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注意
a
a
a
b
如何组装线筒支架
将伸缩导线槽轴完全展开,然后旋转该轴直到两
a
个针挡 “咔嗒”一声就位。
a 针挡
将伸缩导向槽插入线筒支架中心的圆孔,然后用
b
螺丝刀从背面拧紧螺丝。
将两个线筒轴牢固地插入线筒支架的两个孔中。
c
打开缝纫机的上盖。 右手将盖向后拨,使盖与插
d
销脱离。 将上盖向右滑,使左侧的轴脱离,然后 取下上盖。
a 螺丝
确定伸缩导向槽轴上的针挡牢固就位且导线槽顶部与线筒 支架平行。 此外,检查轴与线筒支架垂直。
a 插销 b
将缝纫机上的插销朝自身方向抬起。
e
12
Page 15
当支架的下部位于手柄与缝纫机之间时,将线筒
注意
备注
f
支架向左滑动,使轴安装到缝纫机的孔中,然后 将线筒支架安装到插销中。
b
a
a 插销 b 线筒支架
确定缝纫机的插销位置朝向您自身,且线筒支架牢固地安 装在插销的凹槽中。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有关使用线筒支架的详细信息,请参见随附的说明书。
13
Page 16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75/11 2 90/14 2 90/14 2 针:
圆头针 (金色)
1 2345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4
Page 17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备注
编 号
1
钮孔压脚 “A
2
包边压脚 “G
3
交织字母压脚 “N
4
拉链压脚 “I
5
曲折压脚 “J”(在缝纫机上)
6
暗缝针迹压脚 “R
7
钉钮压脚 “M
8
自由绗缝压脚 “C
9
开口自由绗缝压脚 “O
10
自由回形绗缝压脚 “E
11
同步压脚
12
带导向槽的 1/4" 绗缝压脚
13
直线针迹压脚
14
绗缝导向杆
15
直线针迹针板
16
导线梭芯盖 (带单孔)
17
线筒支架
18
拆线刀
19
梭芯 10
20
针组
21
双针
22
清洁刷
23
打孔器
24
螺丝刀 (大)
25
螺丝刀 (小)
26
线筒盖 线筒盖 (中
27
一个在缝纫机上。
28
线筒盖 (大) 2
29
线筒毡
30
盘状螺丝刀
31
线筒网
32
脚踏控制器
33
方格纸
34
触摸笔 (指示笔)
35
压脚抬杆
36
USB 连接线
37
使用说明书
38
快速操作指南
39
扩展台
40
防尘罩
部件名 部件号
(小) 2
2
X57789-151
XC3098-051
X53840-351
X59370-051
XC3021-051
X56409-051
130489-001
XE0765-101
F061: XE1097-001
XE0766-001
F033N:XC2214-002
F057:XC7416-252
XD0826-051
F016N:XC2215-002
XC8362-051
XC8449-151
TS3:XE1833-001
X54243-051
SFB:XA5539-151
X58358-051
X59296-151
X59476-051
135793-001
XC8349-021
X55468-021
130013-154
X55260-153
130012-054
X57045-051
XC1074-051
XA5523-050
XD0501-051 (欧盟地区) XC8816-051 (其它地区)
GS3:X81277-150
XA9940-051
XA6941-052
XD0745-051
XE8964-001
XE8965-001
XE0802-101
XE1121-001
· 有关使用部件 1317 39 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所附 的说明书。
· 请务必使用建议用于本机的配件。
· 压脚支架螺丝可由授权的经销商提供 (部件号: XA4813-051)。
· 此使用说明书和脚踏控制器可以收纳在防尘罩中。
15
Page 18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备注
注意
选购件
12
3
编 号
1
绗缝压脚
2
1/4”绗缝压脚
3
裁边器
部件名 部件号
F005N:XC1948-002
F001N:XC1944-052
F054:XC3879-102
· 印刷时所有规格都是正确的。
· 请注意,一些规格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如需缝纫机的完整选购配件清单,请咨询授权经销商。
16
Page 19
1
1
准备工作
打开/关闭缝纫机................................................................................18
LCD 画面.............................................................................................19
显示屏的注意事项 ...........................................................................................................19
按键功能..........................................................................................................................20
使用缝纫机设置模式键 ............................................................................................22
使用缝纫机操作模式键 ............................................................................................23
每个类别的内容...............................................................................................................23
使用花样说明键....................................................................................................... 24
底线/面线穿线 ...................................................................................25
梭芯绕线 ................................................................................................................. 25
使用辅助的线筒轴 ...........................................................................................................25
使用线筒轴进行梭芯绕线 ................................................................................................27
安装梭芯 ................................................................................................................. 28
拉起梭芯线.............................................................................................................. 28
面线穿线 ................................................................................................................. 29
使用双针 ................................................................................................................. 32
更换压脚..............................................................................................34
卸下压脚 ................................................................................................................. 34
安装压脚 ................................................................................................................. 34
更换机针..............................................................................................35
检查机针的状况...............................................................................................................35
关于机针..........................................................................................................................37
布料/线/机针组合........................................................................................................37
缝制大块布料.......................................................................................38
Page 20
打开/关闭缝纫机
警告
小心
a
b
a
b
打开/关闭缝纫机
· 只能使用普通家用电源作为缝纫机电源。 使用其它电源可能会引起火灾、触电或损坏缝纫机。
· 确保电源线上的插头牢固地插入缝纫机上的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口。
· 切勿将电源线上的插头插入状态不良的电源插座。
· 在如下情况下,请务必关闭电源开关,拔出电源线插头:
· 当离开缝纫机时
· 使用缝纫机之后
· 使用过程中断电时
· 当由于连接不良或连接断开,缝纫机无法运转时
· 电暴过程中
· 只使用本机附带的电源线。
· 请勿使用加长电线或与其它电气设备共用多插孔适配器。 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或触电。
· 请勿用湿手触摸电源线插头。 否则可能会引起触电。
· 当拔出电源线插头时,请先关闭主电源开关。 从墙壁上的电源插座或电源线插口拔出电源线时,务必抓住电源线插头 或电源线插口。 直接拉电源线会损坏电源线,引起火灾或触电。
· 请勿剪断、损坏、改造、弯折、拉伸、扭曲或捆扎电源线。 请勿在电源线上放置重物。 请勿加热电源线。 上述情况下 可能会损坏电源线,或者引起火灾或触电。 若电源线或插头出现损坏,继续使用之前,请将缝纫机送到授权的维修服 务代理商进行修理。
· 若长时间不使用缝纫机,请务必拔出电源线。 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
· 当缝纫机无人看管时,请务必关闭缝纫机主电源开关,或者将电源线插头从电源插座拔出。
· 当维修缝纫机、卸下罩壳时,请务必拔出缝纫机或电气组件的电源线插头。
将电源线插入电源线插口,然后将插头插入墙
a
壁上的电源插座。
a 主电源开关 b 电源线
将主电源开关旋至 “I”位置来打开缝纫机。
b
a 关闭 b 打开
将主电源开关旋至 “O”位置来关闭缝纫机。
c
18
Page 21
LCD
备注
d
c
b
e
a
画面
LCD 画面
显示屏的注意事项
· 仅可使用手指或缝纫机随附的触摸笔触摸显示屏。 请不要使用机械铅笔、螺丝刀或者其它硬制或锋利的物 体。 此外,请勿用力按压显示屏,否则可能损坏显示屏。
· 所有或部分显示屏有时可能会因为周围温度的波动或环境的其它变化而变暗或变亮。 这并不表示故障。 果显示屏难以分辨,请调整其亮度 (请参见第 22 页)。
· 打开缝纫机后,显示屏可能会立即变暗。 这是逆光的正常特点,并不表示故障。 大约 10 分钟后,显示屏应 达到正常亮度级别。
· 如果不是直接面对显示屏,颜色可能会失真或难以分辨画面。 这是显示屏的正常特点,并不表示故障。 使 用时请务必坐在显示屏前方。
打开缝纫机时,会出现开机画面。 可以设置缝纫机不显示开机画面 (请参见第 22 页)。 用手指轻轻按压显示屏。 根据设置,会自动选择 “Q-01 拼接针迹 (中)”、“ 1-01 直线针迹 (左)”或 “1-03 线针迹 (中)”(请参见第 22 页)。
出现开机画面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这并不表示故障。
1
准备工作
a 显示缝纫机设为单针还是双针,以及缝纫机停止时针
的位置。 可以设置期望的针位置 (请参见第 22 页)。
对于单针
单针/下部位置 单针/上部位置
对于双针
双针/下部位置 双针/上部位置
b 压脚编号
缝制前安装所指示的压脚。
c 显示所选针迹的编号 (仅针对实用针迹)。 d 显示所选针迹的预览。 e 显示当前的页码以及所选类别中可用的总页数。
19
Page 22
LCD
1
i
h
g
j
s
p
q
m n
o
l
r
2
3
5 4
k
f
画面
按键功能
用手指或触摸笔按显示屏顶部的按键 (
) 以更改显示的画面。
操作面板
编号 按键 名称 功能 页码
1
2
3
4
5
缝纫机设置模式键 按此键更改针停止位置、打开/关闭蜂鸣器、调整花样或画面,以及更改其它缝
纫机设置。
缝纫机操作模式键 按此键查看面线穿线、梭芯绕线、更换压脚以及其它缝纫机使用操作的说明。
压脚/换针键 更换针或压脚时按此键。 按此键会锁定所有按键和操作按钮,以便安全地更换部
件。 再次按此键可进行按键和按钮解锁。 当显示缝纫机操作时,不显示针/压脚更换模式的画面。
实用针迹键 按此键选择直线针迹、曲折缝针迹、钮孔、暗缝针迹,或绗缝或衣物缝制中常用
的其它针迹 (实用针迹)。
字母/装饰针迹键 按此键选择字母或装饰针迹。
22
23
34, 35
52
102
20
Page 23
LCD
画面
编号 按键 名称 功能 页码
f 送布牙升降键 当进行自由绗缝时,按此键降低送布牙 (自由绗缝模式)。 此外,当选择了钉纽
扣针迹时,按键自动显示为 且送布牙被降低。
g 画面锁定键 按此键可锁定画面。 当画面被锁定时,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等各种设置都会被锁
定并且无法更改。 再次按此键可解锁设置。
h 缝制类型选择键 选择适当的针迹用于绣制时如果需要帮助,以及需要如何绣制所选针迹的说明时
按此键。 此键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用。
i 花样说明键 按此键查看如何使用所选针迹。
62, 95
画面
49
54
24
1
准备工作
j 针迹选择画面
按想要缝制的针迹键。 键中的一个来更改花样选择画
面。
k 枢轴键 按此键选择枢轴设置。 选择枢轴设置时,停止缝纫机可放低针并自动略微抬起压
脚。 另外,重新开始缝制时,压脚被自动放低。
· 如果该键显示为 ,则无法使用。
l 自动加固针迹键 按此键选择自动加固针迹 (反向针迹)设置。 如果缝制前选择了此设置,缝纫机
将自动在针迹开头和结尾缝制加固针迹 (根据所选针迹,可能会缝制反向针 迹)。 再次按此键可取消设置。
m 自动切线键 按此键选择自动切线设置。
如果缝制前选择了此设置,当按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纫机将自动缝制 加固针迹 (或反向针迹,取决于所选针迹)并剪线。 再次按此键可取消设置。
n 镜像键 按此键创建所选针迹的镜像图像。
· 如果该键显示为 ,则无法使用。
o 针模式选择键
(单/双)
p
重置键 按此键将所选针迹的保存设置恢复为原始设置。
使用双针缝制之前,按此键选择双针缝制的设置。 每次按此键,设置都会在单针 缝制和双针缝制之间切换。
· 如果该键显示为 ,则无法使用。
q 手动存储键 更改针迹设置 (曲折缝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线张力、自动切线或自动加固针迹
等),然后按此键将所做更改保存。
r 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设
定键
s 线张力设定键
显示当前所选针迹的针迹宽度 (曲折缝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设置。 按或
调整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设置。
· 如果出现 ,则无法调整设置。
显示当前所选针迹的线张力设置。 线张力通常被自动设置。 调整线
张力设置。
52
47
46
46
53
32
53
53
44
45
21
Page 24
LCD
c
b
a
d e
a
b c
d
a
b
c
d
e
备注
画面
使用缝纫机设置模式键
更改针停止位置、打开/关闭蜂鸣器、调整花样或画面,以及更改其它基本缝纫机设置。 这里指定的 设置为默认设置。
显示上一页或下一页。
a 选择当缝纫机停止时针在抬起还是放低位置停止。 b 选择是否使用缝制速度控制器或是否调整曲折缝针迹
宽度 (请参见第 61 页)。
c 调整字母或装饰针迹 (请参见第 106 页)。 d 选择包含绗缝针迹 ( )还是实用针迹 (
的画面为显示的第一个画面。
e 选择打开缝纫机时 “1-01 直线针迹 (左)”还是
1-03 直线针迹 (中)”为自动选择的实用针迹。
为 “初始针迹页”选择了绗缝针迹类别
)时无法选择。
a 如果在选择了枢轴设置时停止缝制,请更改压脚的高
度 (请参见第 47 页)。将压脚调整为三个高度之一
3.2 毫米、 5.0 毫米和 7.5 毫米)。
b 缝纫机设置为自由缝制模式时,请更改压脚高度
(请参见第 62 页)。
c 在 1 (轻)和 4 (重)之间调整压脚压力。
* 正常缝制时将压力设置为 3
d 设置为 “ON”时,内部感应器将自动检测布料厚度,
实现顺畅送布。(请参见第 43 页、 48 62)。 当 “压脚压力”设为 “1”时,即使此功能设为
ON”,也无法使用。
a 调整显示屏的亮度。
* 让画面更亮。
* 让画面更暗。
调整亮度,以便清晰地看见 之间的对比度。
b 打开/关闭蜂鸣器。 c 打开/关闭针区域和工作区域灯。 d 选择缝纫机打开时是否出现开机画面。 e 在显示语言中选择一种。
22
本机中安装了最新版本的软件。 请咨询当地授权的 Brother 经销商或登陆我们的网站 (http://solutions.brother.com) 查看可用更新的通知 (请 参见第 149 页)。
Page 25
使用缝纫机操作模式键
本缝纫机中存储着基本缝纫机操作和基于本使用说明书内容的其它信息。 按 打开下面所示画面。 在画面上方显示 6 种类别。 按下一个按键查看该类别的详细信息。
LCD
画面
每个类别的内容
缝纫机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缝制基础知识 故障排除
压脚拨杆
缝制速度控制器
手轮
带配件舱的附加工作平台
抬压脚器
脚踏控制器
1
准备工作
面线穿线
梭芯绕线
换针
改变压脚
安装梭芯
主要按钮 实用的功能 维修保养
“切线刀”按钮
“抬压脚”按钮
“开始/停止”按钮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
“针位置”按钮
枢轴功能
送布牙自动降下 (自由行缝模式)
自动布料传感器系统
清洁外旋梭和内旋梭
23
Page 26
LCD
画面
示例: 显示有关面线穿线的信息
按。
a
按。
b
基本操作列表显示在画面的下半部。
(面线穿线)。
c
使用花样说明键
若要了解某针迹的详细使用信息,请选择该针迹,然
后按 查看所选针迹的说明。
示例: 显示 的使用信息。
选择 ,然后按
a
显示缝纫机穿线的说明。
查看下一页。
d
* 在该页的附加信息中滚动。
看完说明后,按
e
显示 的使用。
看完说明后,按
b
24
Page 27
底线/面线穿线
小心
本型号
其它型号
11.5 毫米
(约 7/16 英寸)
实际尺寸
7, 8
2
9,10
1
o
l
56 3, 4
a
a
b
小心
注意
a
a
b
c
a
b
c
梭芯绕线
本节说明如何进行梭芯绕线。 对于本缝纫机,可以在 使用主线筒轴缝制的同时,使用辅助的线筒轴进行梭
芯绕线。
将辅助的线筒轴放在 “上部”位置。
c
底线/面线穿线
1
准备工作
· 附带的梭芯是专供本缝纫机使用的。 若使用其它型 号附带的梭芯,缝纫机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只能使 用所附带的或同类型的梭芯 (部件号:SFB: XA5539-051)。
使用辅助的线筒轴
缝制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梭芯绕线。
a 辅助的线筒轴
将线筒放在辅助的线筒轴上,使线从前方拉
d
出。 然后将线筒盖尽可能滑到辅助线筒轴底, 将线筒固定。
a 辅助的线筒轴 b 线筒盖 c 线筒
· 如果线筒和/或线筒盖安装不正确,线可能会缠在线 筒轴上并引起断针。
· 使用与线筒大小接近的线筒盖 (大、中、小)。 如果 使用了比线筒小的线筒盖,线可能会卡在线筒末端槽
中。
a b
a 辅助的线筒轴
打开缝纫机,然后打开顶盖。
将梭芯上的凹槽与梭芯绕线轴上的弹片对齐, 然后将梭芯放在轴上。
a 梭芯上的凹槽 b 梭芯绕线轴上的弹片
当在细线筒上使用交叉缠绕的线时,请使用小线筒盖, 并在盖和线筒间保持较小的空隙。
a 空隙 b 交叉缠绕的线 c 线筒盖 (小)
25
Page 28
底线/面线穿线
小心
a
a
b
1
2
3
a
b
注意
小心
a
右手抓住线筒的线,左手抓住线头,然后将线
e
穿过导线槽。
a 导线槽
将线在梭芯绕线导线槽的挡线轴下方穿过,然
f
后绕过预张力盘。
* 确定线在预张力盘下方穿过。
将梭芯支架向左滑动,直到咔嚓一声就位。
i
* 梭芯支架设置在左侧时,则会打开梭芯自动绕线的功能。
a 梭芯支架 (开关)
梭芯绕满线时自动停止转动,梭芯支架返回到原始
位置。
剪断线并取下梭芯。
j
a 挡线轴 b 预张力盘
在梭芯上顺时针将线卷绕 4 5 次。
g
让线头穿入梭芯绕线座的线槽,然后将线拉到
h
右侧,用切线刀剪断线。
a 线槽 b 梭芯绕线座
卸下梭芯时,请向上取出梭芯。 请勿拉梭芯绕线座,否 则绕线座可能变松,导致损坏缝纫机。
· 若梭芯安装不正确,会导致线张力下降,可能引起断 针和受伤。
· 请务必遵照所述步骤。 如果未使用切线刀剪断线就直 接绕线,当剩下的梭芯线不多时,该线头会导致缠
线。
26
Page 29
底线/面线穿线
3
4
5
6
7
9
1
o
l
8
2
a
b
a
b
c
a
b
a
a
b
使用线筒轴进行梭芯绕线
缝制时无法使用主线筒轴进行梭芯绕线。 有关详细 信息,请参见第 25 页上的 “使用辅助的线筒轴”。
打开缝纫机。
a
打开顶盖。
b
将线筒盖尽可能滑到线筒轴底,然后将线筒轴
e
返回到原始位置。
双手抓住线筒上的线,将线拉过导线槽导板的
f
下部切槽,然后再拉过上部切槽。
a 导线槽导板的下部切槽 b 导线槽导板的上部切槽
将线穿过导线槽。
g
1
准备工作
将梭芯上的凹槽与梭芯绕线轴上的弹片对齐,
c
然后将梭芯安装到轴上。
a 梭芯上的凹槽 b 梭芯绕线轴上的弹片
抬起线筒轴的一端,然后将线筒放在线筒轴
d
上。
* 确定线从前方拉出。
a 线筒盖 b 线筒 c 线筒轴
a 导线槽
将线穿过梭芯绕线导线槽的挡线轴下方,然后
h
绕过预张力盘。
* 确定线在预张力盘下方穿过。
a 挡线轴 b 预张力盘
请按照第 26 页上的步骤g j 进行操作。
i
27
Page 30
底线/面线穿线
小心
小心
a
b
备注
a
a
安装梭芯
本节说明如何在缝纫机中安装已绕上线的梭芯。 不拉 起梭芯线就可以开始缝制。 在缝制皱褶等特殊情况下, 如果想拉起梭芯线,请遵循下一节中说明的步骤。
· 使用已正确绕线的梭芯线。 否则可能导致断针或者线 张力不正确。
按 “压脚抬杆”按钮可以将压脚抬起。
a
右手轻轻按住梭芯,然后左手轻轻拉动线,将
e
其穿过凹槽。
线完全从凹槽穿过后,将线朝自身方向拉动并
f
用切线刀剪断线。
将梭芯盖插销滑到右侧,然后取下梭芯盖。
b
a 梭芯盖 b 插销
用右手握住梭芯并用左手抓住线头。
c
将绕好线的梭芯放入内旋梭,沿箭头方向拉出
d
线。
a 切线刀
将突起部位插入梭芯盖的左下角安装梭芯盖,
g
然后轻轻按下盖的右侧,直到咔嚓一声就位。
a 突起部位
拉起梭芯线
在打褶或自由绗缝等一些缝纫应用上,您可能需要把 梭芯线拉出来。 请遵循下述步骤将梭芯线拉起。
穿好面线之后才可以拉起底线。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29 页上的 “面线穿线”。
遵循上一节的步骤a d,将梭芯放入内旋
a
梭。
28
· 请务必用手指按下梭芯并将梭芯线正确拉出。 否则可 能导致断线或者线张力不正确。
Page 31
按照图中箭头,从凹槽中穿出底线。
注意
a b
小心
备注
7
8
10
11
12,13
9
14,15
2,16
3
1
4, 5
6
a
b
底线/面线穿线
面线穿线
· 请勿用切线刀剪断线。
· 请勿盖上梭芯盖。
轻轻抓住面线,按两次 “针位置”按钮以将
c
针放低后再抬起。
轻轻拉动面线以拉起底线。
d
本节说明如何进行面线穿线。 缝纫机标有指示穿线顺 序的编号。
· 请务必给缝纫机正确穿线。 穿线不正确可能造成线缠 结、断针,甚至引起伤害。
· 使用非本机附带的配件时,请先为本机穿线再安装配 件。
打开缝纫机。
a
1
准备工作
从针板孔中拉出底线线圈。
拉出约 100 毫米底线,然后向后从压脚下面穿
e
过,使其与面线平行。
a 面线 b 底线
安装梭芯盖。
f
按 “压脚抬杆”按钮可以将压脚抬起。
b
面线挡板打开,以便缝纫机穿线。
a 面线挡板
本缝纫机配备一个面线挡板,可以检查是否正确执行面 线穿线。
29
Page 32
底线/面线穿线
注意
小心
a
b
c
a
b
备注
a
a
b
a
按 “针位置”按钮将针抬起。
c
如果不抬起穿针器杆就直接穿针,可能导致缝纫机损 坏。
抬起线筒轴的一端,然后将线筒放在线筒轴
d
上。
* 确定线从前方拉出。
右手抓住线筒的线,左手抓住线头,然后遵循
g
图示中的箭头将线穿过凹槽。
如图所示,将线向下、向上,然后再向下穿过
h
凹槽。
a 面线挡板
a 线筒盖 b 线筒 c 线筒轴
将线筒盖尽可能滑到线筒轴底,然后将线筒轴
e
返回到初始位置。
· 如果线筒和/或线筒盖安装不正确,线可能会缠在线 筒轴上并引起断针。
· 使用与线筒大小接近的线筒盖 (大、中、小)。 如果 使用了比线筒小的线筒盖,线可能会缠绕在线筒末端
槽中并造成断针。
双手抓住线筒上的线,将线拉过导线槽导板的
f
下部切槽,然后再拉过上部切槽。
通过挑线杆检查窗口查看挑线杆的位置。 给缝纫机穿线 之前,请先确定挑线杆位于最高位置。
a 面线挡板 b 穿线挑线杆检查窗口
将线穿过针档 (标记为 6”)。
i
* 如图所示,双手抓住线,将其完全穿过针档。
30
a 导线槽导板的下部切槽 b 导线槽导板的上部切槽
a 针档
Page 33
底线/面线穿线
注意
注意
a
a
a
b
注意
备注
注意
a
将线穿过导线槽盘 (标记为 7”)。
j
* 确定线从导线槽的凹槽穿过。 * 确定线完全通过导线槽盘,否则可能无法穿针。
a 导线槽中的凹槽
如图所示,将线上拉穿过切线刀以剪断线。
k
a
a 切线刀
当您在使用某些特殊材质的线,比如金属线时,穿线速 度过快并使用切线刀剪断线,可能导致穿线失败。
因此,建议您不要使用切线刀剪断线,而是将线穿过导 向槽盘 (标记为 “7”)后,将线拉出约 80 毫米 (约 3 英寸)。
释放穿线器杆。
m
线穿过针眼。
小心地拉出穿过针眼的线头。
n
请勿用力拉线。 否则针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 如果穿过针眼的线形成线圈,小心地向针后面拉过线圈。
拉出约 100 毫米(约 3-4 英寸)的线,然后将
o
其向后从压脚下方穿过。
1
准备工作
a 80 毫米或以上
慢慢降低穿线器杆,直到咔嚓一声就位。
l
* 穿线钩针旋转,并从针眼中穿过。
· 如果放低穿线器杆时的速度太快,可能无法穿针。
· 确定没有布料等物体与穿线钩针接触。
a 穿线钩针 b 穿线器杆
a 100 毫米
按 “压脚抬杆”按钮可以放低压脚并开始缝
p
纫。
面线穿线的步骤完成。
· 穿针器适用于家用缝纫机专用机针 75/11 到 100/16。 有关合适的针线组合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第 37 页上 的 “布料/线/机针组合”。
· 如果自动穿线无法正确完成,从针杆导线槽 (标记 为“6”)开始,重复步骤。
· 有些特殊的机针无法使用穿针器穿线。 在这种情况 下,将线穿过针杆导线槽 (标记为 “6”)后,不使 用穿针器,而是手动为机针穿线。
31
Page 34
底线/面线穿线
小心
a
a
a
b
c
a
b
使用双针
使用双针可以缝制相同针迹的两条平行线。 虽然只有 一根底线,但通过给两个针孔分别穿不同颜色的线,
可以缝制出有趣的花样。 两根面线必须粗细和质量都 相同。 双针仅可以用于选择双针后显示 的花样。
有关可使用双针的花样,请查看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 迹设置表”。
· 只能使用为本机设计的双针 (部件号:X59296­151)。 使用其它机针可能会断针,从而造成损坏。
· 使用双针时请务必设置双针模式。 在缝纫机处于单针 模式时使用双针可能会造成断针,从而造成损坏。
· 请勿使用弯针进行缝制。 否则针会断裂并引起人身伤 害。
· 当使用双针时,请务必使用压脚 “J”。 如果出现针 迹皱在一起的情况,请使用压脚 “N”。
将线穿过针档后,手动给左侧的针穿线。
c
* 双针穿线时请勿使用穿针器。
a 针档
将辅助的线筒轴放在 “上部”位置。
d
a 辅助的线筒轴
,然后安装双针 (请参见第 35
a
上的 “更换机针”)。
按照单针穿线的步骤给缝纫机的第一个针孔穿
b
线 (请参见第 29 页上的 “面线穿线”)。
将第二个线筒放在辅助的线筒轴上,使其从前
e
方拉出。 然后将线筒盖尽可能滑到辅助线筒轴 底,将线筒固定。
a 线筒盖 b 辅助的线筒轴 c 线筒
右手抓住线筒的线,左手抓住线头,然后将线
f
穿过导线槽。
* 请勿错误将线穿过梭芯绕线导线槽。
32
a 梭芯绕线导线槽 b 导线槽
Page 35
底线/面线穿线
注意
注意
a
a
小心
备注
a
双手抓住线筒上的线,将线拉过导线槽导板的
g
下部切槽,然后再拉过上部切槽。 左手抓住线 头,然后遵循图示中的箭头将线穿过凹槽。
a 挡板
第二根面线不需要穿过针档,直接手动给右侧
h
的针孔穿线。
选择双针缝制的设置。
k
* 针迹宽度比单针缝制的宽度更窄。
a 单针/双针设置
出现。
1
准备工作
a 针档
穿针器无法使用。 手动将线从前向后穿过针眼。 如果使用 穿线器,可能导致缝纫机损坏。
,或按画面中的
i
选择针迹。
j
如果选择针迹后, 显示为 ,则所选针迹无
法使用双针。
· 使用双针时请务必设置双针模式。 在缝纫机处于单针 模式时使用双针可能会造成断针,从而造成损坏。
放低压脚拨杆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l
若要改变双针的缝制方向,先将机针从布料中抬起,抬 起压脚拨杆,然后转动布料。
33
Page 36
更换压脚
小心
a
b
a
b
更换压脚
·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先按操作面板中的 如果未按下 并且不小心按下了 “开始/停止”按钮或
其它按钮,缝纫机将会启动并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 请务必根据所选针迹选择正确的压脚。 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压脚,针可能会碰到压脚,引起针弯曲、断裂,并可能会造 成人身伤害。
· 只能使用为本机设计的压脚。 使用其它压脚可能会造成事故或人身伤害。
抬起压脚拨杆。
卸下压脚
按 “针位置”按钮将针抬起。
a
c
b
画面改变,并且所有按键和操作按钮被锁定,以确
保更换压脚时的安全。
按压脚支架的黑色按钮以卸下压脚。
d
a 黑色按钮 b 压脚支架
安装压脚
将压脚放在支架下面,使压脚上的轴与支架中
a
的切槽对齐,然后放低压脚拨杆,使压脚轴
“咔嗒”一声卡到支架切槽中。
34
a 切槽 b
,或按画面中的
b
所有按键和操作按钮被解锁,然后显示上一画面。
抬起压脚拨杆。
c
Page 37
更换机针
小心
注意
a
b
更换机针
· 更换机针之前,请务必先按操作面板中的 如果未按下 并且不小心按下了 “开始/停止”按钮或
其它操作按钮,缝纫机将会启动并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 只能使用家用的缝纫机针。 使用其它针可能会发生弯针或断针并造成人身伤害。
· 请勿使用弯针缝制。 弯针很容易断裂并造成人身伤害。
1
准备工作
检查机针的状况
将针平坦的一面放在平面 (如针板或玻璃)上,检 查针与平面之间的空隙是否均匀。
切勿使用弯曲的针或钝针。
a 均匀的空隙 b 平面 (梭芯盖,玻璃等)
按 “针位置”按钮将针抬起。
a
按。
b
画面改变,并且所有按键和操作按钮被锁定。
35
Page 38
更换机针
注意
小心
a
b
c
使用附带的螺丝刀将针夹螺丝朝缝纫机前方转
c
动,将其拧松,然后取下针。
拧松或拧紧针夹螺丝时不要用力过猛,否则可能损坏缝 纫机。
让针的平坦面朝向后面,插入新针,直到顶到
d
针挡为止。 用螺丝刀将针夹螺丝拧紧。
a 针挡 b 针安装孔 c 针的平坦面
· 请务必将针顶住针挡,并用螺丝刀拧紧针夹螺丝。 如果针未完全插入或者针夹螺丝松弛,则可能会断
针或者损坏缝纫机。
,或按画面中的
e
36
所有按键和操作按钮被解锁,然后显示上一画面。
Page 39
更换机针
备注
小心
关于机针
缝纫机针可能是缝纫机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选择正确的针进行缝制可获得更漂亮的效果并减少故障。 下面是关 于针必须牢记的一些事项。
· 针号越小,针越细。 随着编号增大,针也就越粗。
· 轻质布料使用细针,重质布料使用粗针。
· 为了避免跳针,在弹性布料上缝纫时,请使用 90/14 号圆头针 (金色)。
· 为了避免缝制字母或装饰针迹时跳针,请使用 90/14 号圆头针 (金色)。
· 对于透明尼龙线,不管缝制什么布料,都使用 90/14 100/16 号针。
· 在本缝纫机上出厂时随机配用了一根 75/11 号家用缝纫机针。
布料/线/机针组合
下表提供了有关各种布料所适合的线和针的信息。 请参见该表为想要使用的布料选择线和机针。
1
准备工作
布料
中质布料 宽布料
塔夫绸 人造丝光 法兰绒、华达呢 丝线或丝光处理线
薄布料 上等细布、
上等细亚麻布 乔其纱 人造丝光 薄型平纹毛织物、
缎纹布料
厚布料 粗斜棉布
灯芯绒 人造丝光 粗呢 真丝
伸缩布料 平针织物 针织线
棱纹毛织物
易磨损布料 棉线
用于线针迹 人造丝光
对于透明尼龙线,请务必使用 90/14 - 100/16 号针。 梭芯线和面线穿线时通常使用相同的线。
真丝
合成线 丝线
真丝
线
类型 粗细
60 - 80 75/11 - 90/14
60 - 80
50
60 - 80 65/9 - 75/11
60 - 80
50
30 - 50 90/14 - 100/16
50
50
50 - 60
50 - 80 65/9 - 90/14
50
30 90/14 - 100/16
30
针号
圆头针 (金色)
75/11 - 90/14
· 请务必遵照表中所列举的机针/线/布料组合。 使用不正确的组合,特别是使用厚布料 (如粗斜棉布)与小号针 (如 65/9 - 75/11)时,可能会引起弯针或断针并造成人身伤害。 还可能导致接缝处不均匀、布料起皱或缝纫机跳针。
37
Page 40
缝制大块布料
小心
a
备注
小心
a
缝制大块布料
扩展台使大块布料的缝制变得更简单。
· 安装了扩展台时,请不要移动缝纫机,否则可能导
致损坏或人身伤害。
· 不要将扩展台用作熨烫板等其它目的。 否则可能导
致损坏和人身伤害。
打开扩展台底部的桌腿。
a
拉出四条桌腿,直到 “咔嗒”一声就位。
使用完扩展台后,将其取下。
d
略微抬起扩展台,将其拉到左侧取下。
压脚抬杆可以收纳在扩展台底部。
关闭电源并将附加工作平台拉到左侧。
b
卸下附加工作平台后,可以进行自由臂缝制。
安装扩展台。
c
使扩展台保持水平,将其慢慢滑到位,直到安装钩
“咔嗒”一声就位。
旋转安装在每条桌腿底部的橡胶脚垫来调整高度。 确定扩展台与针板表面处于相同的高度或略低一些。
将附加工作平台安装回初始位置。
e
· 安装或取下扩展台时不要用力,否则可能损坏安装 钩。
a
安装钩
38
安装钩
a
Page 41
2
2
缝制基础知识
缝制 .....................................................................................................40
缝制针迹 ................................................................................................................. 40
使用脚踏控制器...............................................................................................................41
使用压脚抬杆 ..................................................................................................................42
缝制加固针迹 ..........................................................................................................42
缝制曲线 ................................................................................................................. 42
改变缝制方向 ..........................................................................................................43
缝制 0.5 厘米或更小的缝边.............................................................................................43
缝制厚布料.............................................................................................................. 43
如果布料过厚无法放在压脚下 .........................................................................................43
如果布料无法前进 ...........................................................................................................43
缝制薄布料.............................................................................................................. 43
调整针迹设置.......................................................................................44
调整针迹宽度 ..........................................................................................................44
调整针迹长度 ..........................................................................................................44
调整线张力.............................................................................................................. 45
正确的线张力 ..................................................................................................................45
面线太紧..........................................................................................................................45
面线太松..........................................................................................................................45
实用的功能 ..........................................................................................46
自动加固针迹 ..........................................................................................................46
自动切线 ................................................................................................................. 46
枢轴功能 ................................................................................................................. 47
自动布料感应系统 ...................................................................................................48
锁定画面 ................................................................................................................. 49
Page 42
缝制
小心
小心
备注
备注
ab
缝制
· 为避免造成人身伤害,缝纫机正在运行时请特别注意机针。 缝纫机正在运行时要将手离开任何移动部件。
· 缝制过程中请勿拉伸或拉拽布料。 否则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 请勿使用弯针或断针。 否则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 缝制过程中,注意不要让针碰到大头针或其它物体。 否则可能会造成断针并造成人身伤害。
· 如果针迹皱在一起,请增大针迹长度设置再继续缝制。 否则可能会造成断针并造成人身伤害。
将布料放在压脚下面,左手抓住布料和线头,
缝制针迹
打开缝纫机,然后按 “针位置”按钮将针抬
a
起。
选择针迹。
b
d
然后转动手轮将针放低在布料的针迹开始点 处。
* 压脚 “J”左侧的黑色按钮只有在无法送入布料或者缝制
厚缝边时按下 (请参见第 43 页)。 一般情况下,不按下 黑色按钮就可以进行缝制。
正确压脚的符号出现在 LCD 的左上角。
安装压脚 (请参见第 34 页上的 “更换压
c
脚”)。
· 请务必使用正确的压脚。 如果使用了错误的压脚,针 可能会碰到压脚,引起针弯曲、断裂,从而造成人身
伤害。
放低压脚拨杆。
e
不拉起梭芯线就可以开始缝制。
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以调整缝制速度。
f
缝制过程中也可以调整缝制速度。
a 慢速 b 快速
双手轻放在布料上引导布料,然后按 “开
g
始/停止”按钮开始缝制。
40
Page 43
缝制
小心
注意
备注
注意
小心
备注
备注
b
a
若要停止缝制,再次按 “开始/停止”按钮。
h
按 “切线刀”按钮剪断线。
i
针自动停止在抬起的位置,送布牙放低。
· 剪断线后不要按 “切线刀”按钮。 否则可能会造成 缠线或断针并损坏缝纫机。
· 缝纫机中没有布料时或者在缝纫机操作过程中不要按
“切线刀”按钮。 否则可能会发生缠线或造成缝纫机
损坏。
使用脚踏控制器
也可以使用脚踏控制器启动和停止缝制。
· 请勿让布料碎片和灰尘堆积在脚踏控制器上。 否则 可能会引起火灾或触电。
如果正在使用脚踏控制器,则 “开始/停止”按钮对 缝制不起作用。
将脚踏控制器插头插入缝纫机插口。
a
a 脚踏控制器 b 脚踏控制器插口
轻踩脚踏控制器开始缝制。
b
2
缝制基础知识
剪断粗细超过 #30 的线、尼龙线或其它装饰线时,请使 用缝纫机侧边的切线刀。
抬起压脚拨杆,然后取出布料。
j
当按下 “切线刀”按钮时,送布牙自动放低以便轻松 取下布料,然后缝制开始时送布牙再抬起。
本机配备了梭芯线感应器,可在梭芯线快用完时发出警 告。 当梭芯线快用完时,缝纫机自动停止且在画面中显
示信息。 当显示此信息时,应更换成绕满线的梭芯。 是,如果按下了 “开始/停止”按钮,则可以缝制几
针。
使用缝制速度控制器设定的速度是脚踏控制器的最高缝 制速度。
松开脚踏控制器停止缝纫机。
c
41
Page 44
缝制
注意
注意
小心
使用压脚抬杆
使用压脚抬杆,可以用膝盖抬起和放低压脚,这样 便可腾出双手处理布料。
将压脚抬杆上的凸起与插口中的切槽对齐,然
a
后将压脚抬杆插到底。
如果压脚抬杆未推入安装槽底部,则可能在使用过程中 弹出。
用膝盖将压脚抬杆推到右侧以抬起压脚。 释放
b
压脚抬杆降低压脚。
缝制加固针迹
一般情况下,必须使用反向/加固针迹在开始和结 尾处加固针迹。 按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来缝制
反向/加固针迹。 根据所选针迹,反向或加固针迹在按住 “反向/加固 针迹”按钮时缝制。 对于加固针迹,会在相同的位置
缝制 3 至 5 针。 对于反向针迹,针迹会在相反方向低 速缝制。
此外,还可以将本缝纫机设置成自动缝制加固针迹
(或反向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第 46 页上的 “自动加固针迹”。
当压脚处于抬起的位置时,将压脚抬杆再向右移可使压 脚降低。
· 请务必在缝制过程中将膝盖远离压脚抬杆。 如果在 缝纫机运行过程中推动压脚抬杆,可能会发生断针
或者线张力可能会松弛。
缝制曲线
慢慢地缝纫,沿着曲线转动布料,同时保持缝边与布 料边缘平行。
42
Page 45
改变缝制方向
a
小心
备注
a
当针位于布料中要改变缝制方向的点时停止缝纫机, 然后抬起压脚拨杆。 将针作为枢轴,转动布料,放低
压脚拨杆,然后继续缝制。
抬起压脚拨杆。
a
使压脚 “J”左侧的黑色按钮保持按下的状
b
态,放低压脚拨杆。
缝制
枢轴设置在改变缝制方向时特别有用。 缝纫机在布料 角部停止缝制时,缝纫机停止,针保留在布料中并且
压脚被自动抬起,这样就可以轻松旋转布料 (请参见 第 47 页上的 “枢轴功能”)。
缝制 0.5 厘米或更小的缝边
缝制之前疏缝角部,然后在转角处改变缝制方向 后,在缝制时向后拉动疏缝线。
a 0.5 厘米
缝制厚布料
如果布料过厚无法放在压脚下
压脚拨杆可以抬起到两个不同的位置。 如果布料过 厚无法放在压脚下,将压脚拨杆抬起到最高位置,
以便可以将布料放在压脚下。
* 压脚保持水平,可使布料送入。 一旦缝制完困难部位,压
脚将返回到正常操作。
· 请勿强行将厚度超过 6 毫米 (约 1/4 英寸)的布料 送入缝纫机。 这可能会造成断针并造成人身伤害。
缝纫机设置画面中的 “自动布料感应系统”设置为
“打开”时,布料厚度会被内部感应器自动检测到,因
此可轻松送入布料以获得最佳缝制效果。(详细信息请 参见第 48 页。)
2
缝制基础知识
如果布料无法前进
如果开始缝制或缝制厚缝边时布料不能送入,请按 住压脚 “J”左侧的黑色按钮。
缝制薄布料
为方便缝制薄布料,可以事先在布料下方熨合可撕掉 的衬纸或者放置一张薄纸。 缝制后轻轻撕下纸或衬纸。
a 薄纸
43
Page 46
调整针迹设置
注意
备注
小心
调整针迹设置
选择针迹时,缝纫机会自动设定最合适的针迹宽度、针迹长度和面线张力。 但是,如果需要,可以按照本节所述 方法调整针迹设置。
· 有些针迹的设置无法更改 (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设置表”)。
· 如果更改但未保存针迹设置,当缝纫机关闭或选择其它针迹时,针迹设置会返回到默认状态。
调整针迹宽度
可以调整针迹宽度 (曲折缝针迹宽度)使针迹变宽或 变窄。
如果连接了脚踏控制器,可以使用缝制速度控制器调整 曲折缝针迹宽度 (请参见第 61 页)。
每按一次 都会使曲折缝针迹变窄。
调整针迹长度
可以调整针迹长度使针迹变长或变短。
每按一次 都会使针迹变短。
每按一次 都会使针迹变长。
每按一次 都会使曲折缝针迹变宽。
将设置恢复到默认状态。
将设置恢复到默认状态。
· 如果针迹过密而起皱请先拉长针迹长度,然后继续缝 制。 未增大针迹长度时请不要继续缝制。 否则可能会
造成断针并造成人身伤害。
44
Page 47
调整线张力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不管缝制什么类型的线或布料,一般都可以使用自动 设置的默认线张力。 但对于某些布料和线组合,可能
需要调整线张力。
调整针迹设置
正确的线张力
面线和梭芯线应在布料中心附近交叉。 如果线张力 不合适,可能导致缝边不美观或布料起皱。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c 面线 d 底线
面线太紧
如果在布料正面可以看到底线,请按 每按一 次此键都会减小设置并降低面线张力。
a 布料的正面 b 面线 c 底线 d 布料的正面出现线环。
2
缝制基础知识
面线太松
如果在布料反面可以看到面线,请按 。 每按一次 此键都会增加设置并提高面线张力。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反面出现线环。 c 面线 d 底线
将设置恢复到默认状态。
45
Page 48
实用的功能
备注
备注
a
备注
备注
a
实用的功能
自动加固针迹
选择一种针迹后,缝制前打开自动加固针迹设置,缝 纫机将在缝制开始和结束时自动缝制加固针迹 (或反 向针迹,取决于针迹)。
选择针迹。
a
选择自动加固/反向针迹设置。
b
如果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缝纫机
d
会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然后停 止。
某些针迹 (如钮孔和套结针迹)已经选择了自动加 固/反向针迹设置。
按键显示为
将布料放在压脚下,并将针放在针迹的开始
c
点,然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缝纫机将 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然后开始 缝制。
a 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若要取消自动反向/加固针迹设置,再按一次
使其显示为
自动切线
如果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当在针迹结尾处按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纫机将自动缝制加固针
迹 (或反向针迹,取决于所选针迹)并剪线。 这在缝 制钮孔和套结针迹时非常有用。
当选择了自动加固/反向针迹设置时,可以选择自动切 线设置。
选择针迹。
a
选择自动切线设置。
b
46
a 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如果按 “开始/停止”按钮暂停缝制,然后再按一次 继续缝制,缝纫机将不会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 迹)。
按键显示为
Page 49
将布料放在压脚下,并将针放在针迹的开始
备注
备注
a
a
小心
备注
注意
c
点,然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缝纫机将 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然后开始 缝制。
实用的功能
枢轴功能
如果选择了枢轴设置,缝纫机停止时针会被放低 (在 布料中)并且在按下 “开始/停止”按钮时压脚会被 自动抬到适当的高度。 再次按下 “开始/停止”按钮
时,压脚会被自动放低并继续缝制。 该功能在停止缝 纫机然后旋转布料时非常有用。
a 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如果按 “开始/停止”按钮暂停缝制,然后再按一次 继续缝制,缝纫机将不会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 迹)。
如果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缝纫机
d
会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剪断 线,然后停止。
a 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送布牙自动放低。
· 缝制开始时送布牙抬起。
· 若要取消自动切线设置,再按一次 ,使其显示
为。
· 选择枢轴设置时,即使压脚处于抬起状态,按下 “开始/停止”按钮或者踩下脚踏控制器时缝纫机
均会启动。 请务必将手和其它物品远离针附近,否 则可能会发生人身伤害。
选择枢轴设置时,停止缝制时的压脚高度可根据正在缝制
布料的类型更改。 ,然后显示缝纫机设置画
面第 2 页的 “枢轴高度”。 选择三种高度之
一(3.2 毫米、 5.0 毫米或 7.5 毫米)。 若要继续抬起压脚,
请增大设置。 (一般情况下,设置为 3.2 毫米。)
· 如果缝纫机设置画面中的 “针位置”(第 1 页)设为
抬起的位置,则无法使用枢轴功能。
· 选择该设置时,枢轴功能只可使用在画面左上角显示
压脚 JNC O 位置处的针迹。 如果选择了其它 针迹,该键显示为虚线且无法使用。
· 由于按下自动切线键时压脚被完全抬起,请按 “压
脚抬杆”按钮放低压脚,然后按 “开始/停止”按 钮继续缝制。
2
缝制基础知识
47
Page 50
实用的功能
备注
选择针迹。
a
选择枢轴设置。
b
按键显示为
将布料放在压脚下,并将针放在针迹的开始点,然
c
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缝纫机将开始缝制。
自动布料感应系统
布料厚度会被自动检测并且压脚压力在缝制中会被内 部感应器自动调整,因此布料可顺利送入。 缝制时布
料感应器系统连续运行。 该功能在缝制非常厚的缝边
(请参见第 43 页)或绗缝 (请参见第 59 页)时非常
有用。
如果按 “开始/停止”按钮暂停缝制,然后再按一次继 续缝制,缝纫机将不会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按 “开始/停止”按钮将针暂停在更改缝制
d
方向的点。
缝纫机停止,针落在布料中,且压脚会被抬起。
按。
a
出现缝纫机设置画面。
按显2 页,然后将 “自动布料感应
b
器系统”设为 “打开”。
恢复到初始画面。
c
48
旋转布料,然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e
压脚被自动放低,并且继续缝制。
Page 51
锁定画面
注意
如果开始缝制之前画面被锁定,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 等各种设置都被锁定并且无法更改。 这样就可以防止 画面设置被意外更改或者在缝制大块布料或其它作品 时缝纫机突然断电。 缝制实用针迹和字母/装饰针迹 时可将画面锁定。
选择针迹。
a
如有必要,请调整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等设
b
置。
按。
c
按键显示为
缝制开始。
d
缝制完成时,按 将画面解锁。
e
实用的功能
2
缝制基础知识
· 当画面锁定时 ( ),除
键外,其它键均无法操作。 若要选
择其他针迹或更改设置,按 使其显示为
以将画面解锁。
· 当画面被锁定时,按
一个都会将画面解锁。
· 当缝纫机关闭时画面被解锁。
中的任意
49
Page 52
实用的功能
50
Page 53
3
a
实用针迹
选择实用针迹.......................................52
针迹选择画面 ....................................................... 52
选择针迹........................................................... 53
使用镜像键...........................................................53
保存针迹设置 ................................................... 53
使用缝制类型选择键
................................................. 54
缝制针迹..............................................56
绗缝..................................................................56
拼布...................................................................... 58
使用带导向槽的 1/4" 绗缝压脚拼布 .....................58
使用同步压脚绗缝................................................ 59
使用绗缝导线杆.................................................... 60
贴布绣 .................................................................. 60
使用缎纹针迹绗缝................................................ 61
自由绗缝 ..............................................................62
使用自由绗缝压脚 “C”进行自由绗缝................62
使用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进行自由绗缝..... 63
波纹绗缝 ..............................................................64
直线针迹........................................................... 66
改变针的位置
(仅左针位或中针位的针迹适用)......................... 68
针板和针板盖标记................................................ 68
疏缝...................................................................... 68
使用直线针迹针板和直线针迹压脚....................... 69
打褶缝 .............................................................. 70
抽细褶 .............................................................. 71
明包缝 .............................................................. 71
褶饰缝 .............................................................. 72
曲折缝针迹.......................................................73
包边 (使用曲折缝针迹)..................................... 73
贴布绣 (使用曲折缝针迹).................................. 73
拼布 (不规则绗缝)............................................ 74
缝制曲线 (使用曲折缝针迹).............................. 74
使用有孔梭芯盖来缝制装饰绳
(使用曲折缝针迹).............................................. 74
弹性曲折缝针迹................................................ 75
装包边带/松紧带................................................ 75
包边...................................................................... 75
包边..................................................................76
使用压脚 “G”包边 ............................................ 76
使用压脚 “J”包边 ............................................. 77
使用选购的裁边器包边......................................... 78
使用选购的裁边器缝制直线针迹时....................... 79
暗缝针迹...........................................................80
如果针没有抓住折缝............................................. 81
如果针抓住过多折缝............................................. 81
贴布绣...............................................................81
缝制锐曲线 ...........................................................82
贝壳布边针迹....................................................82
扇形 ..................................................................82
拼合缝...............................................................83
衣褶装饰缝 .......................................................83
抽纱缝...............................................................84
装包边带或松紧带.............................................85
祖传针迹...........................................................86
抽纱花边 (1)(雏菊形针迹).............................86
抽纱花边 (2)(手绘作品 (1))........................86
抽纱花边 (3)(手绘作品 (2))........................87
钮孔针迹...........................................................88
缝制弹性布料 .......................................................91
不能放入钮扣支架板的钮扣.................................. 91
织补......................................................................92
套结针迹...........................................................93
厚布料上的套结针迹............................................. 94
钮扣缝制...........................................................95
安装 4 个孔钮扣 ....................................................96
安装可活动钮扣 ....................................................96
装饰孔...............................................................96
多方向缝制 (直线针迹和曲折缝针迹)............
装拉链...............................................................98
中心拉链...............................................................98
侧拉链 ..................................................................99
97
Page 54
选择实用针迹
选择实用针迹
针迹选择画面
显示上一页或下一页。
绗缝针迹
直线/包边/绗缝针迹
装饰针迹/
钮孔/套结针迹 多方向缝制
祖传针迹
52
Page 55
选择实用针迹
备注
注意
备注
选择针迹
打开缝纫机,然后轻按显示屏。
a
根据设置,会自动选择 “Q-01 拼接针迹 (中)”、
1-01 直线针迹 (左)”或 “1-03 直线针迹 (中)”。
显示所选类别中针迹的
b
画面,然后选择一个针迹。
保存针迹设置
本缝纫机预设了针迹宽度 (曲折缝针迹宽度)、针迹 长度、线张力、自动切线、自动反向/加固针迹等默 认设置。 但如果想为某针迹保存特定设置以便日后使
用,请在更改设置之后按 以保存所选针迹的新设
置。
示例: 对直线针迹使用 2.0 毫米的针迹长度
,然后选择直线针迹。
a
默认针迹长度为 2.5 毫米。
将针迹长度设置为 2.0 毫米。
b
3
实用针迹
所选针迹的图像显示在适当压脚的符号下面。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使用镜像键
,使其显示为 创建所选针迹的镜 像。
如果选择了针迹 (钮孔、多方向缝制花样等)后,
显示为 ,则无法创建所选针迹的镜像。
按。
c
* 若要将所选针迹重置为默认设置,按 ,然后按
53
Page 56
选择实用针迹
备注
备注
· 下次选择相同的直线针迹时,针迹长度即设为 2.0 毫 米。
· 所有针迹设置 (针迹宽度、针迹长度、线张力、自 动切线、自动反向/加固针迹、镜像和双针设置)都 会被保存,而不仅仅是更改过的设置。 当选择相同的
针迹时,即使缝纫机曾关闭,仍会显示最后保存的设
置。 如果再次更改设置并按 ,或如果按
将设置重置为默认值,则除非再按一次
使用缝制类型选择键
也可以按 ,根据使用需要选择针迹。 如果不确定 要为具体应用场合选择哪种针迹或需要有关如何使用
特定针迹的信息,请按 ,选择适合作品的针迹, 然后遵循说明缝制所选的针迹。
建议初学者使用此方法选择针迹。
,否则不会保存新设置。
如果显示绗缝针迹选择画面时按了 ,会显示
1 页;如果显示实用针迹选择画面时按了
会显示第 2 页。
54
Page 57
选择实用针迹
备注
示例: 显示有关拼布的信息。
按。
a
显示缝制类型选择画面。
按。
b
选择针迹。
c
* 恢复到上一画面。
显示缝制所选针迹的说明。
请遵照说明缝制针迹。
d
* 滚动页面。
3
实用针迹
显示拼布的针迹选择画面。
* 显示下一页。
* 恢复到上一画面。
完成缝制时,按
e
根据在缝制类型选择画面中选择的针迹,会自动抬起或 放低送布牙。 例如,当从下列绣制类型选择针迹后,送
布牙会自动放低:自由绗缝、绗缝、波纹绗缝和钮扣。
55
Page 58
缝制针迹
缝制针迹
绗缝
可使用本机快速、轻松地进行漂亮的绗缝。 进行绗缝时,结合使用压脚抬杆和脚踏控制器十分方便,可以腾出手 来做其它工作 (请参见第 41 页上的 “使用脚踏控制器”和/或请参见第 42 页上的 “使用压脚抬杆”)。 30 种绗缝针迹 Q-01 至 Q-30 以及键上指示 “P”或 “Q”的实用针迹对于绗缝非常有用。
针迹键 针迹名称
拼接针迹 (中)
拼接针迹 (右)
拼接针迹 (左)
仿手工绗缝 (中)
疏缝针迹
(中)
直筒针迹
绗缝贴布绣曲折缝针迹
曲折缝针迹 (右)
压脚
应用
拼布
拼布
6.5 毫米 (约 1/4 英寸)右侧缝边
拼布
6.5 毫米 (约 1/4 英寸)左侧缝边
仿手缝针迹的绗缝针迹
疏缝
套结针迹、缝制和装饰应用
用于在贴布绣绗缝衣物上绗缝和 缝制的曲折缝针迹
从右侧针的位置开始,在左侧进 行曲折缝制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5.5
(7/32)
1.5
(1/16)
3.5
3.5
1.0
(1/16)
(1/16 - 1/8)
3.5
(1/8)
3.5
(1/8)
(3/32 - 3/16)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1.0 - 3.0
0.0 - 7.0 (0 - 1/4)
2.5 - 5.0
2.0
(1/16)
2.0
(1/16)
2.0
(1/16)
2.5
(3/32)
20.0 (3/4)
2.5
(3/32)
1.6
1.6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1.0 - 4.0
(1/16 - 3/16)
5.0 - 30.0
(3/16 - 1-3/16)
1.0 - 4.0
(1/16 - 3/16)
0.0 - 4.0
(0 - 3/16)
0.3 - 4.0
(1/64 - 3/16)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曲折缝针迹 (左)
2 步拉伸曲折缝针迹
3 步拉伸曲折缝针迹
绗缝贴布绣针迹
贝壳边
毯边锁缝针迹
绗缝点画
从左侧针的位置开始,在右侧进 行曲折缝制
包边 (中质和伸缩布料)、包边 带和松紧带
包边 (中质、重质和伸缩布 料)、包边带和松紧带
用于隐形贴布绣或滚边时的绗缝 针迹
布料上的贝壳边装饰
贴布绣、装饰毯边锁缝针迹
绗缝背景
3.5
(1/8)
5.0
(3/16)
5.0
(3/16)
2.0
4.0
(3/16)
3.5
(1/8)
7.0
(1/4)
2.5 - 5.0
(3/32 - 3/16)
1.5 - 7.0
(1/16 - 1/4)
1.5 - 7.0
(1/16 - 1/4)
0.5 - 5.0
(1/64 - 3/16)
0.0 - 7.0 (0 - 1/4)
2.5 - 7.0
(3/32 - 1/4)
1.0 - 7.0
(1/16 - 1/4)
1.6
1.0
(1/16)
1.0
(1/16)
2.0
2.5
(3/32)
2.5
(3/32)
1.6
(1/16)
0.3 - 4.0
(1/64 - 3/16)
0.2 - 4.0
(1/64 - 1/16)
0.2 - 4.0
(1/64 - 1/16)
1.0 - 4.0
(1/16 - 3/16)
0.2 - 4.0
(1/64 - 1/16)
1.6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56
Page 59
缝制针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包边针迹
装包边带
蛇纹针迹
羽状针迹
抽纱十字绣针迹
贴线缝绣针迹
拼接双重锁边针迹
压脚
应用
伸缩编织绗缝
为伸缩布料的缝边安装包边带
装饰针迹和安装松紧带
抽纱缝、装饰针迹
抽纱、搭桥和装饰针迹
装饰针迹、装线和贴线缝绣
拼接针迹、装饰针迹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5.0
(3/16)
5.5
5.0
(3/16)
5.0
(3/16)
5.0
(3/16)
5.0
(3/16)
5.0
(3/16)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1.5 - 7.0
(1/16 - 1/4)
0.0 - 7.0 (0 - 1/4)
2.5 - 7.0
(3/32 - 1/4)
0.0 - 7.0 (0 - 1/4)
2.5 - 7.0
(3/32 - 1/4)
4.0
(3/16)
1.4
2.0
2.5
(3/32)
2.5
(3/32)
1.2
(1/16)
2.5
(3/32)
1.0 - 4.0
(1/16 - 3/16)
0.2 - 4.0
(1/61 - 3/16)
0.2 - 4.0
(1/64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0.2 - 4.0
(1/64 - 1/16)
1.0 - 4.0
(1/16 - 3/16)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3
实用针迹
衣褶装饰缝
荷叶针迹
装饰针迹
装饰针迹
抽纱花边
抽纱花边
单针菱形 包边
包边针迹
伸缩、装饰针迹
装饰拼合缝
装饰针迹和贴布绣
装饰针迹
祖传、装饰绗缝
装饰绗缝和搭桥针迹
加固和绗缝伸缩布料
加固伸缩布料或装饰针迹
5.0
(3/16)
4.0
(3/16)
6.0
(15/
64)
5.5
(3/16)
5.0
(3/16)
6.0
(15/
64)
6.0
(15/
64)
4.0
(3/16)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1.0 - 7.0
(1/16 - 1/4)
0.0 - 7.0 (0 - 1/4)
1.5 - 7.0
(1/16 - 1/4)
1.5 - 7.0
(1/16 - 1/4)
1.0 - 7.0
(1/16 - 1/4)
0.0 - 7.0 (0 - 1/4)
1.6
(1/16)
2.5
(3/32)
1.0
(1/16)
1.6
(1/16)
2.0
(1/16)
2.0
(1/16)
3.0
(1/8)
4.0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0.2 - 4.0
(1/64 - 3/16)
1.0 - 4.0
(1/16 - 3/16)
1.5 - 4.0
(1/16 - 3/16)
1.5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拼接针迹 (右)
拼接针迹 (中)
拼接针迹 (左)
拼布
6.5 毫米 (约 1/4 英寸)右侧缝 边
拼布
拼布
6.5 毫米 (约 1/4 英寸)左侧缝 边
5.5
(7/32)
1.5
(1/16)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2.0
(1/16)
2.0
(1/16)
2.0
(1/16)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57
Page 60
缝制针迹
备注
J
a
b
备注
J
a
b
a
针迹键 针迹名称
仿手工绗缝
绗缝贴布绣曲折缝针迹
绗缝贴布绣针迹
绗缝点画
压脚
仿手缝针迹的绗缝针迹
用于在贴布绣绗缝衣物上绗缝和 缝制的曲折缝针迹
用于隐形贴布绣或滚边时的绗缝 针迹
绗缝背景
拼布
将两块布料缝制在一起叫做拼布。 裁切布块时,确 保缝边为 6.5 毫米 (约 1/4 英寸)。
若要更改缝边的宽度,调整针迹宽度以更改针位置。
应用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0.0 (0)
3.5
(1/8)
1.5
(1/16)
7.0
(1/4)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0.5 - 3.5
(1/64 - 1/8)
1.0 - 7.0
(1/16 - 1/4)
2.5
(3/32)
1.4
(1/16)
1.8
(1/16)
1.6
(1/16)
选择 时的针迹宽度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1.0 - 4.0
(1/16 - 3/16)
0.0 - 4.0
(0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然后安装压脚 “J”。
a
将布料边缘与压脚一侧对齐进行缝制。
b
选择 时的针迹宽度
a 6.5 毫米 (约 1/4 英寸) b 与压脚右侧对齐。
a 6.5 毫米 (约 1/14 英寸) b 与压脚左侧对齐
· 针迹宽度指的是针位置,而不是缝边的宽度。
· 若要更改针位置,在宽度显示中按
· 按需要设置针迹长度和针位置后,可以保存设置 (请参见第 53 页)。
使用带导向槽的 1/4" 绗缝压脚拼布
此绗缝压脚可以缝制精确的 1/4 英寸或 1/8 英寸缝边。 它可用于拼接绗缝或拼合缝。
,然后安装带导向槽的 1/4" 拼布压脚。
a
58
a 导向杆
Page 61
缝制针迹
备注
备注
a
b
a
e
e
c
d
b
a
b
c
b
d
a
c
使用压脚上的导向槽和标记缝制精确的缝边。
b
拼接 1/4 英寸缝边
使布料边缘紧贴导向槽进行缝制。
a 导向槽 b 1/4 英寸
若要精确放置布料,请参见第 68 页上的 “针板和针板 盖标记”。
创建精确的缝边
根据压脚上的标记开始、结束或从布料边缘旋转 1/4 英 寸。
拼合缝绗缝, 1/8 英寸
将布料边缘与压脚端左侧对齐进行缝制。
a 布料的正面 b 接缝 c 1/8 英寸
使用同步压脚绗缝
将绗缝表布、辅棉和里布缝制在一起叫做绗缝。 以使用同步压脚绗缝,以防止绗缝表布、辅棉和里
布错位。 同步压脚被设计成与送布牙的动作相同。 当送布牙浮出针板时,同步压脚将与送布牙互相咬
合。
按照第 34 页上的步骤卸下压脚。
a
松开压脚支架螺丝,卸下压脚支架。
b
3
实用针迹
a 将此标记与布料边缘对齐以开始。 b 针迹开头 c 针迹结尾 d 要结束或旋转的布料的另一边 e 1/4 英寸
有关枢轴功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第 47 页上的 “枢轴 功能”。
设置同步压脚的操作杆,使针夹螺丝设置在卡
c
槽之间,然后将同步压脚放在压脚拨杆上。
a 操作杆 b 针夹螺丝 c 卡槽 d 压脚拨杆
59
Page 62
缝制针迹
注意
a
放低压脚拨杆。 用螺丝刀将螺丝拧紧。
d
缝纫时将双手放在同步压脚两侧,抓住布料随
e
布料一起运动。
· 以较慢到中等的速度进行缝制。
· 不要反向缝制或使用需要侧向或反向送布的针迹。
· 请务必确保绗缝表面在开始缝制之前已牢固地疏缝。 缝纫机绗缝也需专用缝纫机绗缝针和线。
· 如果缝纫机设置画面中的 “自动布料感应器系统”设 为 “打开”,可以顺利地送入布料以达到最佳缝制效
有关自动布料传感器系统的详细信息,请参见第
果。
48
页上的 “自动布料传感器系统”。
压脚支架
调整绗缝导向杆的杆部,使导向杆与已经缝制
b
的缝边对齐。
贴布绣
如果面线使用透明尼龙线,接缝将不明显。
在贴布绣布料上勾勒出花样的轮廓,然后沿轮
a
廓线将贴布剪下。
使用绗缝导线杆
使用绗缝导线杆缝制间距相同的平行针迹。
将绗缝导线杆的杆部插入同步压脚或压脚支架
a
后部的孔中。
同步压脚
a 缝边:3 到 5 毫米
按贴布绣设计的完成尺寸剪下一块厚纸或衬
b
纸,放在贴布绣的背面,然后用熨斗卷起缝 边。
将贴布绣翻过来,取下衬纸或厚纸。 用大头针
c
或疏缝的方法将贴布绣固定到主布料上。
,然后安装压脚 “J”。
d
60
Page 63
缝制针迹
小心
备注
J
a
备注
ab
J
检查落针点,然后沿贴布绣边缘进行缝制,同
e
时确保针落在稍稍偏离布料边缘的位置。
a 落针点
· 缝制过程中,注意不要让针碰到大头针。 碰到针可 能会造成断针,导致受伤。
使用缎纹针迹绗缝
用脚踏控制器使用缎纹针迹缝制。 如果设置速度控 制钮来控制针迹宽度,可以在缝制过程中很灵巧地
变换针迹宽度。
连接脚踏控制器 (请参见第 41 页)。
a
,然后安装压脚 “J”。
b
按长度显示中的 缩短针迹长度。
c
范围在 0.3 和 0.5 毫米 (约 1/64 和 1/32 英寸)之间的 针迹长度最适合缎纹针迹,但这个范围因布料类型和所
用线粗细而异。
将 “宽度控制”设为 “ON”。 将使用脚踏控
e
制器调整缝制速度。
按。
f
缝制过程中,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以调整针迹
g
宽度。
· 将控制器向左滑动可使宽度变窄。 将控制器向右滑动 可使宽度变宽。
· 针迹宽度从中心 (中央)针位置进行等量调整。
(针迹 Q-08 1-11 将从右调整,针迹 Q-09 和 1-12
将从左调整。)
3
实用针迹
按。
d
* 将缝制速度控制器改为针迹宽度控制器。
a 更窄 b 更宽
缝制完成时,将 “宽度控制”设置回
h
OFF”。
61
Page 64
缝制针迹
小心
备注
注意
小心
a
b
自由绗缝
若要进行自由绗缝,根据选择的针迹使用自由绗缝 压脚 “C”和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然后将
缝纫机设置为自由缝制模式。 在此模式中,送布牙 自动放低以便自由移动布料,压脚抬起到必要的高
度进行自由缝制。 建议安装脚踏控制器并以稳定速度缝制。
使用自由绗缝压脚 “C”进行自由绗缝
自由绗缝压脚 “C”用于使用直线针迹进行自由缝
制。 请务必选择中心 (中央)针位置
直线针迹。
自由绗缝压脚 “C
降低送布牙并将缝纫机设为自由缝制模
a
式。
送布牙降低,且绗缝压脚抬起到自由缝制所需的高
度。
选择
b
当选择针迹 Q-01 1-30 时,自由绗缝压脚 “C”显
示在画面左上角。
· 自由绗缝时,布料送入的速度应与缝制速度一致。 果布料移动速度大于缝制速度,则可能发生断针或其
它损坏。
· 使用自由绗缝压脚 “C”时,请务必从中央针位置的 花样 (Q-01 1-30)中选择。 使用其它针迹可能导 致针碰到绗缝压脚,导致损坏或人身伤害。
· 开始缝制时,内部感应器可检测到布料厚度,并且绗 缝压脚抬起到缝纫机设置画面中指定的高度。
,然后按 以更改缝纫机设置 画面第 2 页上 “自由压脚高度”旁的值 (请参见第 22 页)。 缝制蓬松或厚布料等情况下应增加绗缝压脚 抬起的高度,而缝制薄布料时则应降低高度以便更好 地转动布料。
· 为了以适宜的张力缝制,可能需要调整面线张力 (请参见第 45 页)。 请事先使用一块绗缝布料进行试
缝。
卸下压脚支架 (请参见第 59 页)。
c
将压脚支架螺丝与绗缝压脚中的切槽对齐,在
d
前面安装自由压脚 “C”。
a 压脚支架螺丝 b 切槽
确保绗缝压脚未歪斜。
右手固定绗缝压脚,然后左手使用螺丝刀拧紧
e
压脚支架螺丝。
62
a 压脚支架螺丝
· 请务必用螺丝刀拧紧螺丝。 否则,针可能会碰到绗 缝压脚,导致弯针或断针。
Page 65
缝制针迹
注意
备注
注意
3
用双手将布料拉紧,然后有规律地移动布料让
f
缝纫时的针迹均匀保持在 2.0-2.5 毫米
(约 1/16 - 3/32 英寸)的长度。
a 针迹
取消自由缝制模式。
g
使用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进行自由绗
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O”用于使用曲折或装饰针迹 进行自由绗缝或者用于在厚度不均匀的布料上自由
绗缝直线。 任何针迹都可使用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来缝制。
降低送布牙并将缝纫机设为自由缝制模
a
式。
送布牙降低,且绗缝压脚抬起到自由缝制所需的高
度。
选择针迹。
b
3
实用针迹
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
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也可用于使用自由压脚
C”的针迹 (Q-01 1-30)。 对厚度不均匀的布料进
行自由缝制时,建议使用自由绗缝压脚 “O”。
为了以适宜的张力缝制,可能需要调整面线张力 (请 参见第 45 页)。 请事先使用一块绗缝布料进行试缝。
当选择针迹 Q-01 1-30 时,自由绗缝压脚 “C”显
示在画面左上角。 当选择了其它针迹时,画面中指 示开口式自由绗缝压脚 “O”。
卸下压脚支架 (请参见第 59 页)。
c
将绗缝压脚的压脚轴放在针夹螺丝上并将绗缝
d
压脚左下侧与压脚拨杆对齐,安装自由绗缝压 脚“O”。
1
2
a b 针夹螺丝 c 压脚拨杆
确保绗缝压脚未歪斜。
63
Page 66
缝制针迹
小心
小心
备注
右手固定绗缝压脚,然后左手使用螺丝刀拧紧
e
压脚支架螺丝。
a 压脚支架螺丝
· 请务必用螺丝刀拧紧螺丝。 否则,针可能会碰到绗 缝压脚,导致弯针或断针。
用双手将布料拉紧,然后有规律地移动布料让
f
缝纫时的针迹均匀保持在 2.0-2.5 毫米
(约 1/16 - 3/32 英寸)的长度。
波纹绗缝
在主题周围以等间距缝制绗缝线叫做波纹绗缝。 示为主题花样周围的波纹回形的绗缝线是这种绗缝
风格的突出特点。 使用自由波纹绗缝压脚“E”进 行 波纹绗缝。 以压脚上的度量值为基准,以等间距在 主题周围缝制。建议安装脚踏控制器并以匀速缝
制。
自由波纹绗缝压脚 “E”度量值
a 针迹
取消自由缝制模式。
g
a 6.4 毫米 (约 1/4 英寸) b 9.5 毫米 (约 3/8 英寸)
· 自由绗缝时,布料送入的速度应与缝制速度一致。 如果布料移动速度大于缝制速度,则可能发生断针
或其它损坏。
· 开始缝制时,内部感应器可检测到布料厚度,并且绗 缝压脚抬起到缝纫机设置画面中指定的高度。
,然后按 以更改缝纫机设置 画面第 2 页上 “自由压脚高度”旁的值 (请参见第 22 页)。 缝制弹性很好的布料等情况下,应增加绗缝 压脚抬起的高度以方便缝制。
· 为了以适宜的张力缝制,可能需要调整面线张力 (请参见第 45 页)。 请使用一块绗缝布料进行试缝。
·
64
Page 67
缝制针迹
降低送布牙并将缝纫机设为自由绗缝模
a
式。
选择中心 (中央)针位置 的直线针
b
迹。
按照第 34 页 “卸下压脚”上的步骤卸下压
c
脚。
拧紧螺丝。
f
以绗缝压脚上的度量值为基准,在主题周围缝
g
制。
3
实用针迹
松开压脚支架螺丝,然后拆下螺丝和压脚支
d
架。
将波纹自由绗缝压脚 “E”放在压脚拨杆左
e
侧,绗缝压脚中的孔与压脚拨杆对齐。
a 6.4 毫米 (约 1/4 英寸)
已完成的作品
取消自由缝制模式。
h
65
Page 68
缝制针迹
注意
备注
J J
ab
ab
直线针迹
当使用双针时 (请参见第 32 ),请务必安装压脚 “J”。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直线针迹 (左)
直线针迹 (左)
直线针迹 (中)
直线针迹 (中)
三重伸缩针迹
伸缩针迹
装饰针迹
疏缝针迹
一般缝制、皱褶、细褶等。 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
反向针迹。
一般缝制、皱褶、细褶等。 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
加固针迹。
一般缝制、皱褶、细褶等。 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
反向针迹。
一般缝制、皱褶、细褶等。 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
加固针迹。
加固和装饰性拼合缝的一般缝制
套结针迹、缝制和装饰应用
装饰针迹、拼合缝
疏缝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0.0 (0)
0.0 (0)
3.5
(1/8)
3.5
(1/8)
0.0 (0)
1.0
(1/16)
0.0 (0)
0.0 (0)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1.0 - 3.0
(1/16 - 1/8)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2.5
(3/32)
2.5
(3/32)
2.5
(3/32)
2.5
(3/32)
2.5
(3/32)
2.5
(3/32)
2.5
(3/32)
20.0
(3/4)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0.2 - 5.0
(1/64 - 3/16)
1.5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5.0 - 30.0
(3/16 - 1-3/16)
双针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不可用
.
a 左针位置 b 中心 (中央)针位置
a 反向针迹 b 加固针迹
如果按键上显示的针迹开头有 “ ”,表示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反向针迹。 如果按键上显示的针迹开头有
“ ”,表示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加固针迹。
66
Page 69
缝制针迹
小心
a
选择针迹。
a
安装压脚 “J”。
b
左手抓住线头和布料,右手朝自身方向转动手
c
轮,在针迹开始点将针插入布料。
在针迹结尾按住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缝
f
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按 “切线刀”按钮剪断线。
g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在针迹开始处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 当在
针迹结尾按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纫机将 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或加固针迹)并剪断线。
3
实用针迹
a
a 针迹的开始点
放低压脚拨杆。
d
按住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缝制反向针迹
e
(或加固针迹),然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慢慢开始缝制。
a 反向针迹
· 缝制过程中,确保不要让针碰到大头针或其它物体。 否则,可能会引起缠线或断针,造成人身伤害。
67
Page 70
缝制针迹
备注
a
J
J
J
J
备注
J
b
a
c
d
e
f
g
a
改变针的位置 (仅左针位或中针位的针迹适 用)
选择左针位或中心 (中央)针位的针迹时,可以使 用针迹宽度显示中的 更改针的位置。 压脚右边到针的距离与针迹宽度相等,然后在缝制
过程中将压脚边缘与布料边缘对齐以获得漂亮的装 饰效果。
当针迹宽度显示中出现 时,选择其它直线针 迹。
a 针迹宽度
针板和针板盖标记
对于标准 16 毫米 (约 5/8 英寸)缝边,在画面上 将宽度设置为 3.5 毫米。 缝制时,将布料边缘与针 板上的 5/8 英寸 (约 16 毫米)标记对齐。
a 5/8 英寸 (约 16 毫米) b 对于中心 (中央)针位置的针迹 c 对于左侧针位置的针迹 d 中心 (中央)针位置 < 英寸 > e 中心 (中央)针位置 < 厘米 > f 中心 (中央)针位置 < 英寸 > g 左侧针位置 < 英寸 >
12.0 毫米 (约
1/2 英寸)
8.5
11/32
毫米
(约
英寸)
6.5 毫米 (约
1/4 英寸)
5.0 毫米
(约
3/16 英寸)
疏缝
,然后安装压脚 “J”。
a
按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在针迹开始处缝
b
制加固针迹。
针迹长度可以在 5 毫米和 30 毫米 (约 3/16 和 1-3/16 英寸)之间设置。
a 5 毫米(约 3/16 英寸)至 30 毫米(约 1-3/16 英寸 ) 之间
68
Page 71
缝制针迹
备注
小心
a
注意
a
a
b
b
a
轻轻送入布料的同时缝制。
c
使用脚踏控制器可以轻松完成
(请参见第 41 页)。
使用加固针迹结束疏缝。
d
使用直线针迹针板和直线针迹压脚
直线针迹针板和直线针迹压脚只可用于直线针迹
(中心针位置针迹)。 缝制薄布料或者缝制可能会在
缝制过程中进入普通针板孔的小块布料时,请使用 直线针迹针板和直线针迹压脚。 直线针迹压脚是减
少轻质布料上褶皱的最佳选择。 压脚中心的小口帮 助更好的缝制直线针迹。
抓住内旋梭,然后将其拉出。
d
a 内旋梭
使用缝纫机附带的盘状螺丝刀拧开并卸下普通
e
针板。
将直线针迹针板放置到位并使用螺丝刀拧紧针
f
板。
3
实用针迹
· 请务必配合直线针迹针板使用直线针迹压脚。
按 “压脚抬杆”按钮可以将压脚抬起并关闭
a
主电源。
拆下附加工作平台。
b
抓住针板盖两侧,向自身方向滑动。
c
a 针板盖
将针板上的两个螺丝孔与缝纫机上的两个孔对齐。 使用 盘状螺丝刀拧紧针板中的螺丝。
放入内旋梭,使内旋梭上的凸起与弹簧对齐,
g
然后安装针板盖。
a 凸起 b 弹簧
69
Page 72
缝制针迹
备注
小心
备注
a
重新安装针板盖后,选择下列直线针迹之一。
h
1
使用直线针迹针板时,所有直线针迹成为中心针位置针 迹。 无法使用宽度显示更改针位置。
打褶缝
,然后安装压脚 “J”。
a
按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在针迹开始处缝
b
制反向针迹,然后在不拉伸布料的情况下从宽 端向窄端缝制。
* 如果在缝制之前选择了自动反向/加固针迹设置,
将在针迹开始处缝制反向针迹。
a 疏缝
· 选择其它针迹将导致显示错误信息。
· 缝制之前请务必慢慢朝自身方向旋转手轮并确保针未 接触到直线针迹压脚和直线针迹针板。
安装直线针迹压脚。
i
开始缝制。
j
* 缝制结束后,请务必卸下直线针迹针板和直线针迹
压脚,然后重新安装普通针板、针板盖和压脚
J”。
为了防止在精细布料上产生褶皱,请使用 75/11 号细针 以及短针迹长度。 对于较厚布料,请使用 90/14 号的粗 针以及长针迹。
在针迹结尾不缝制反向针迹,而是拉出
c
50 毫米 (约 1-15/16 英寸)的线,将其剪 断,然后把两端系起来。
用缝制针将线头埋入褶缝中。
d
将褶缝向一侧熨烫。
e
70
Page 73
抽细褶
备注
a
b
c
a
b
c
a
b
ba
在打褶衬衫的袖子、腰部等处缝制细褶。
选择直线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将针迹长度设置为 4.0 毫米(约 3/16 英寸)并
b
将线张力设置为 2.0 (较小张力)。
抽拉底线使布料起褶,当获得所需褶皱量后,
e
将两根线系上。
熨烫细褶使其变平。
f
沿着接缝线将细褶缝制固定,然后拆下疏缝针
g
迹。
缝制针迹
3
实用针迹
如果按 后按 ,针迹长度将被自动
设置为 4.0 毫米 (约 3/16 英寸)并且线张力将被自动 设置为 2.0。
将面线和梭芯线均拉出 50 毫米
c
(约 1-15/16 英寸)(请参见第 28 页上的 “拉起梭芯线”)。
a 面线 b 梭芯线 c 50 毫米 (约 1-15/16 英寸)
沿缝线每侧缝制一行直线针迹,拉出 50 毫米
d
1-15/16 英寸)面线和底线,然后剪断线。
明包缝
用于加固缝和整齐地缝制边缘。
,然后安装压脚 “J”。
a
将布料右侧对齐,缝制缝线,然后裁切掉其中
b
一片布料的二分之一缝份,让明包缝可以展 开。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反向/加固针迹和自动切
线设置,将在针迹的开头和结尾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并剪断线。
a 12 毫米 (约 1/2 英寸) b 布料的反面
沿着接缝线展开布料。
c
a 10 15 毫米 (约 3/8 9/16 英寸) b 缝线 c 50 毫米 (约 1-15/16 英寸)
a 布料的反面 b 接缝线
71
Page 74
缝制针迹
a
a
a
aa
成形明包缝
a
a
I
c
b
a
将缝边向较短的缝边 (剪切缝边)一侧折叠
d
并烫平。
a 布料的反面
卷起长缝边使其包着短缝边,然后沿包边缝
e
制。
褶饰缝
使用褶饰缝装饰女式衬衫。
在布料的反面标记折缝位置。
a
a 布料的反面
将布料翻过来,只用熨斗尖端熨烫折缝。
b
a 布料的反面
a 布料的正面
a 布料的正面
,然后安装压脚 “J”。
c
将压脚 “I”右侧的轴与压脚支架对齐,然后
d
沿折缝缝制。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反向/加固针迹和自动切
线设置,将在针迹的开头和结尾自动缝制反向针迹 并剪断线。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c 褶饰缝的宽度
72
将折缝倒往同一个方向,并熨烫平整。
e
Page 75
曲折缝针迹
注意
备注
备注
a
曲折缝针迹对于包边、贴布绣及拼布等多种应用都很有用。
当使用双针时 (请参见第 32 页),请务必安装压脚 “J”。
缝制针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曲折缝针迹 (中)
曲折缝针迹 (中)
曲折缝针迹 (右)
曲折缝针迹 (左)
选择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用于包边、修补。 按下 “反向/ 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反向针 迹。
用于包边、修补。 按下 “反向/ 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加固针
迹。
从右侧针的位置开始,在左侧进 行曲折缝制。
从左侧针的位置开始,在右侧进 行曲折缝制。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3.5
(1/8)
3.5
(1/8)
3.5
(1/8)
3.5
(1/8)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2.5 - 5.0
(3/32 - 3/16)
2.5 - 5.0
(3/32 - 3/16)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1.4
(1/16)
1.4
(1/16)
1.4
(1/16)
1.4
(1/16)
0.0 - 4.0
(0 - 3/16)
0.0 - 4.0
(0 - 3/16)
0.3 - 4.0
(1/64 - 3/16)
0.3 - 4.0
(1/64 - 3/16)
包边 (使用曲折缝针迹)
缝制时确保右侧落针点落在布边稍稍外侧的位置。
双针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3
实用针迹
a 落针点
贴布绣 (使用曲折缝针迹)
通过黏合或疏缝固定贴布绣,然后沿贴布绣的边缘 缝制,确保右侧的落针点落在布边稍稍外侧的位 置。
如果按键上显示的针迹开头有 “ ”,表示按下 “反 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制反向针迹。 如果按键上显示
的针迹开头有 “ ”,表示按下 “反向/加固针迹” 按钮时缝制加固针迹。
如需其它贴布绣说明,请参见第 60 页。
73
Page 76
缝制针迹
N
b
a
拼布 (不规则绗缝)
将所需宽度的缝边反折,放在另一块布料上,然后 将两块布料缝制在一起拼接两块布料。
缝制曲线 (使用曲折缝针迹)
缩短针迹长度以获得较细致的针迹。 当转动布料沿 着曲线转动时针迹应与布料边缘保持平行,并慢慢
缝纫。
将导线梭芯盖卡入位置,确保细绳带可自由送
c
入。
* 确保顺畅送入细绳带。
设置曲折缝针迹宽度为2.0-2.5 毫米(约 1/16 -
d
3/32 英寸)范围内。
安装压脚 “N”。
e
将布料正面朝上放在线上方并将线从压脚下放
f
到缝纫机后部。
使用有孔梭芯盖来缝制装饰绳 (使用曲折缝 针迹)
从缝纫机上取下梭芯盖 (请参见第 28 页)。
a
在导线梭芯盖的盖孔中从上到下将细绳带穿
b
过。 将线放在导线梭芯盖后面的切槽中。
* 为了使线轻松穿过切槽,细绳带的直径不应超过
1.5 毫米 (约 1/16 英寸)。
a
b
a 切槽 b 细绳带
a 布料 (正面) b 细绳带
放低压脚开始缝制以制作装饰性效果。
g
74
Page 77
弹性曲折缝针迹
a
弹性曲折缝针迹可用于包边、装包边带和织补等多种应用。
缝制针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2 步拉伸曲折缝针迹
3 步拉伸曲折缝针迹
选择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对于包边 (中质和伸缩布料)、 装包边带和松紧带
对于包边 (中质、重质和伸缩布 料)、装包边带和松紧带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5.0
(3/16)
5.0
(3/16)
1.5 - 7.0
(1/16 - 1/4)
1.5 - 7.0
(1/16 - 1/4)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1.0
(1/16)
1.0
(1/16)
0.2 - 4.0
(1/64 - 1/16)
0.2 - 4.0
(1/64 - 1/16)
装包边带/松紧带
将包边带或松紧带伸展平。 伸平包边带或松紧带的 同时,将包边带或松紧带缝制到布料上。
a 包边带/松紧带
包边
用此针迹在伸缩布料边缘上缝制包边。 缝制时确保 右侧落针点落在布边稍稍外侧的位置。
双针
可用
( J )
可用
( J )
3
实用针迹
75
Page 78
缝制针迹
a
小心
G
a
包边
用于衬衫或裤子的缝边开头和结尾,以及所有切线的开头和结尾。根据所选针迹,使用压脚 “G”或 “J”或选 购的附加裁边器。
使用压脚 “G”包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包边针迹
包边针迹
包边针迹
选择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G”。
a
薄布料和普通布料的加固
厚布料的加固
加固普通布料、厚布料和易磨损 布料或装饰性针迹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3.5
(1/8)
5.0
(3/16)
5.0
(3/16)
2.5 - 5.0
(3/32 - 3/16)
2.5 - 5.0
(3/32 - 3/16)
3.5 - 5.0
(1/8 - 3/16)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2.0
(1/16)
2.5
(3/32)
2.5
(3/32)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 调整针迹宽度之后,朝自身方向用手转动手轮并检查 针没有碰到压脚。 如果针碰到压脚,则可能会引起断
针并导致受伤。
放低压脚,使压脚导向杆与布料边缘对齐。
b
沿着压脚导向杆缝制。
c
a 压脚导向杆
a 针不应碰到
· 如果压脚抬起到最高位置,针可能会碰到压脚。
76
Page 79
使用压脚 “J”包边
备注
a
缝制针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包边针迹
包边针迹
包边针迹
包边针迹
单针菱形包边
单针菱形包边
选择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加固伸缩布料的绗缝
加固中质伸缩布料和重质布料, 装饰性针迹
加固伸缩布料或装饰针迹
伸缩编织绗缝
加固和绗缝伸缩布料
加固伸缩布料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5.0
(3/16)
5.0
(3/16)
4.0
(3/16)
5.0
(3/16)
6.0
(15/64)
6.0
(15/64)
0.0 - 7.0
(0 - 9/32)
0.0 - 7.0
(0 - 9/32)
0.0 - 7.0 (0 - 1/4)
0.0 - 7.0 (0 - 1/4)
1.0 - 7.0
(1/16 - 1/4)
1.0 - 7.0
(1/16 - 1/4)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2.5
(3/32)
2.5
(3/32)
4.0
(3/16)
4.0
(3/16)
3.0
(1/8)
1.8
(1/16)
0.5 - 4.0
(1/32 - 3/16)
0.5 - 4.0
(1/32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双针
可用
( J )
可用
( J )
可用
( J )
不可用
可用
( J )
可用
( J )
3
实用针迹
缝制时确保右侧落针点落在布边稍稍外侧的位
b
置。
要在缝制弹性布料时取得最佳效果,请减小压脚的压 力。
a 落针点
77
Page 80
缝制针迹
小心
备注
备注
a
b
a
b
使用选购的裁边器包边
使用裁边器,可以边裁切布料边进行包边。
· 请务必只选择了以下所列针迹之一。 使用其它针迹可能会造成针碰到压脚并断裂,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使用裁边器时手动穿线,或者使用穿针器穿线后才安装裁边器。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带裁边器
带裁边器
带裁边器
带裁边器
带裁边器
按照第 34 页上的步骤卸下压脚。
a
将裁边器操作杆卡槽放到针夹螺丝上。
b
裁切布料时的直线针迹
裁切布料时的曲折缝针迹
裁切布料时的包边针迹
裁切布料时的包边针迹
裁切布料时的包边针迹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0.0 (0)
3.5
(1/8)
3.5
(1/8)
5.0
(3/16)
5.0
(3/16)
固定裁边器,使裁边器轴与压脚支架中的切槽
c
对齐,然后放低压脚。
0.0 - 2.5
(0 - 3/32)
3.5 - 5.0
(1/8 - 3/16)
3.5 - 5.0
(1/8 - 3/16)
3.5 - 5.0
(1/8 - 3/16)
3.5 - 5.0
(1/8 - 3/16)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2.5
(3/32)
1.4
(1/16)
2.0
(1/16)
2.5
(3/32)
2.5
(3/32)
0.2 - 5.0
(1/64 - 3/16)
0.0 - 4.0
(0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1.0 - 4.0
(1/16 - 3/16)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78
a 针夹螺丝 b 操作杆
确保操作杆卡槽已牢固卡在针夹螺丝上。
a 压脚支架中的切槽 b
安装裁边器。
Page 81
缝制针迹
a
a
b
注意
备注
a
选择针迹。
d
在布料上裁切一道约 20 毫米的缺口
e
(约 3/4 英寸)。
开始缝制。
h
缝制针迹时将裁切出缝边。
如果调整了宽度,请先用手转动手轮,确认针不会碰到 裁边器。 如果针碰到裁边器,则可能会造成断针。
使用选购的裁边器缝制直线针迹时
缝边应为约 5 毫米 (约 3/16 英寸)。
3
实用针迹
a 20 毫米 (约 3/4 英寸)
放置布料,使缺口的右侧在导板的顶部,缺口
f
的左侧在压脚下。
a 导板 (下切片) b 压脚
手动穿线并拉出面线的一长段。 将面线在压脚
g
下穿过,并沿送布方向拉出。
b
a
a 缝边
· 如果整块布料只在压脚导板下展开,布料不会被裁 切。 按照上一部分步骤
然后开始缝制。
· 可以裁切一层 13 盎司粗斜棉布。
· 使用后请清洁裁边器,防止上面积累灰尘和线屑。
· 按需要向裁边器的裁切边缘加少量机油。
f 中说明的方法放置布料,
a 压脚 b 面线
79
Page 82
缝制针迹
备注
a
b
c
ab
c
c
d
a
b
R
a
b
暗缝针迹
选择暗缝针迹来缝制裙子、女式衬衫、裤子或衬衫的折缝或袖口。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a
暗缝针迹
暗缝针迹
选择针迹。
要在缝制弹性布料时取得最佳效果,请减小压脚的压 力。
卷边机织织物
卷边伸缩布料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00 3← − →3
00 3← − →3
如图所示,再次折叠布料。
c
a 5 毫米 b 5 毫米 c 疏缝 d 布料的反面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2.0
(1/16)
2.0
(1/16)
1.0 - 3.5
(1/16 - 1/8)
1.0 - 3.5
(1/16 - 1/8)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将布料反面朝上,然后如图所示折叠并为布料
b
缝制疏缝。
a 5 毫米 b 布料的反面 c 疏缝
安装压脚 “R”,然后放低压脚,使压脚导向
d
杆与布料的折缝平齐。
a 压脚导向杆 b 折缝
让布料中的折缝紧贴压脚导向杆进行缝制。
e
80
a 针的位置 b 压脚导向杆
Page 83
拆下疏缝并将布料翻过来。
备注
a
b
备注
b
a
a
a
f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贴布绣
使用喷胶或疏缝的方法将贴布绣固定到布料
a
上。
缝制针迹
如果针没有抓住左侧的折缝,则无法缝制暗缝针迹。 如果针抓住折缝部分太多,则无法打开布料并且布料正
面将出现非常大的缝边,效果不美观。 如果碰到这些情 况,请按照下列说明解决问题。
如果针没有抓住折缝
按宽度显示中的 ,使针略微抓到折缝。
如果针抓住过多折缝
按宽度显示中的 ,使针略微抓到折缝。
a 贴布绣 b 布料用喷胶
选择
b
· 根据贴布绣的形状、大小和布料质量调整针迹宽度和 长度 (请参见第 44 页)。
·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 迹设置表”。
安装压脚 “J”,然后沿贴布绣的边缘缝制,
c
确定右侧落针点落布边稍稍外侧位置。
3
实用针迹
a 贴布绣
a 落针点
81
Page 84
缝制针迹
备注
备注
注意
备注
a
缝制锐曲线
缝纫机停下时机针的落针位置应刚好落在贴布绣的 外缘。 缝制时抬起压脚并一点一点地转动布料,以
使缝边有个漂亮的外观。 枢轴功能在改变缝制方向时特别有用。 缝纫机在布
料转弯处停止缝制时,针保留在布料中的同时压脚 自动抬起,这样就可以轻松旋转布料 (请参见第 47 页上的 “枢轴功能”)。
贝壳布边针迹
弓形的缝褶看似排列成一行的贝壳,因而称为贝壳布 边。 除边饰外,此装饰针迹还可用于裙子和女式衬衫
的领口或袖子。
安装压脚 “J”,然后沿布料的边缘缝制,确
d
定针落在稍稍偏离边缘的位置。
a 落针点
展开布料,然后将摺熨到一边。
e
按。
a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增大线张力会使贝壳布边针迹具有漂亮的扇形
b
外观。
如果线张力太松,贝壳布边针迹无法形成扇形。
沿着斜折线对折布料。
c
B
扇形
扇形针迹 (波浪形连续针迹)可用于装饰女式衬衫衣 领和手帕的边缘。
,然后安装压脚 “N”。
a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在针迹开始处缝制加固针迹。 当在针迹结尾按 “反
向/加固针迹”按钮时,缝纫机将自动缝制加固针 迹并剪断线。
· 为了取得最佳效果,缝制前先在布料反面熨合衬纸。
·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 迹设置表”。
82
请使用薄布料。
Page 85
缝制针迹
注意
a
b
b
c
d
注意
a
a
缝制扇形针迹时留一个缝边,使花样不是直接
b
缝在布料的边缘上。
缝制作品前请先对布料进行试缝。
沿着缝边裁剪,请务必不要剪到针迹。
c
翻转布料使正面朝上,然后将压脚中心与缝边
c
对齐,在缝边上缝制。
* 选择下列针迹的一种。
a 布料的正面
衣褶装饰缝
在细褶上缝制所创建的装饰针迹称为衣褶装饰缝。 于装饰女式衬衫的前部或袖口。
选择直线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3
实用针迹
拼合缝
为了让不规则绗缝具有装饰效果,可以在熨平的缝边 上缝制针迹。
选择直线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将右侧拼在一起,缝制两块布料,然后打开缝
b
边。
a 6.5 毫米 (1/4 英寸) b 布料的反面 c 直线针迹 d 缝边
确定没有选择自动反向/加固针迹和自动切线设置。
将针迹长度设置为 4.0 毫米(约 3/16 英寸)并
b
将线张力设置为 2.0 (较松张力)。
将面线和底线均拉出 50 毫米
c
(约 1-15/16 英寸)。
将针迹分开 10 毫米(约 3/8 英寸)进行缝制。
d
a 10 毫米 (约 3/8 英寸)
83
Page 86
缝制针迹
备注
J
备注
备注
a
b
c
a
抽拉梭芯线以获得所需皱褶量,然后通过熨烫
e
将褶皱烫平。
选择
f
抽纱缝
在敞开的缝边上缝制称为抽纱缝。 用在女式衬衫和童 装上。
将两块布料分开约 4 毫米(约 3/16 英寸),然
a
后将它们疏缝在薄纸上。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在直线针迹之间缝制。
g
拉出直线针迹线。
h
a 4 毫米 b 薄纸 c 疏缝
,然后将针迹宽度设为最大
b
7.0 毫米)。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安装压脚 “J”,然后将压脚放在两块布料的
c
中间进行缝制。
当使用较粗的线时,该针迹更具装饰效果。
84
a 疏缝
缝制完成时,轻轻撕去纸张。
d
Page 87
装包边带或松紧带
注意
a
b
c
a
备注
备注
小心
不拉伸松紧带,将其缝在布料上。
按或。
f
缝制针迹
选择直线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J”。
a
确定没有选择自动反向/加固针迹和自动切线设置。
将针迹长度设置为 4.0 毫米(约 3/16 英寸)并
b
将线张力设置为 2.0 (较小张力)。
将面线和底线均拉出 50 毫米
c
(约 1-15/16 英寸)(请参见第 28 页上的 “拉起梭芯线”)。
a 面线 b 底线 c 50 毫米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将松紧带拉到与布料大约相同的长度,同时右
g
手在最靠近压脚前部的大头针处拉动布料,左 手根据送布速度在压脚后面送入布料。
使用脚踏控制器可以轻松完成。
3
实用针迹
在布料正面缝制两行直线针迹,然后拉出底线
d
制作所需的褶皱量。
用大头针将松紧带别到布料的背面,让松紧带
e
在褶皱上均匀放置。
a 松紧带
· 缝制过程中,确保不要让针碰到大头针或其它物体。 否则,可能会引起缠线或断针,造成人身伤害。
拉出直线针迹的线。
h
85
Page 88
缝制针迹
注意
注意
小心
备注
备注
备注
N
N
祖传针迹
通过使用选购件翼针进行缝制,将针孔放大,创建类 似花边的装饰针迹。 此针迹用于装饰桌布、折缝和衬衫前面。
抽纱花边 (1)(雏菊形针迹)
为取得最佳效果,请使用略带伸缩性的轻质到中质手织 布料。
抽纱花边 (2)(手绘作品 (1))
从布料拉出数条线,留出 3 毫米(约 1/8 英寸)
a
的空洞区域。
为取得最佳效果,请使用编织松散的布料。
插入翼针 (130/705H、 100/16 号)。
a
穿针器无法使用。 手动进行穿针。 如果使用穿线器,可 能导致缝纫机损坏。
选择针迹,安装压脚 “N”,然后开始缝制。
b
* 选择 3-01 3-22 之间的针迹。
手绘作品(1
,然后安装压脚 “N”。
b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布料的正面朝上时,沿着空洞区域的右边缝
c
制。
86
· 穿针器无法使用。从前向后手动给翼针穿线。 使用穿 针器可能会造成缝纫机损坏。
· 如果缝制这些花样时使用 “130/705H 翼针”,可得 到更漂亮的外观。 如果使用翼针并且手动设置了针 迹宽度,请在开始缝制之前小心旋转手轮,确认针
不会碰到压脚。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制作针迹的镜像。
d
沿空洞区域的左边缝制,使针迹看起来对称。
e
Page 89
抽纱花边 (3)(手绘作品 (2))
备注
备注
a
c
b
N
手绘作品也可以使用翼针 (另售)进行缝制。
如图所示,从预留的 4 毫米(约 3/16 英寸)非
a
空洞区域两侧抽拉出数条线。
缝制针迹
3
实用针迹
a 抽出的线 b 抽线区域 c 剩余约 4 毫米 ( 3/16 英寸 )
按。
b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安装压脚 “N”,然后沿非空洞区域的中心缝
c
制。
87
Page 90
缝制针迹
a
a
a
a
钮孔针迹
根据应用和钮扣大小选择所需的钮孔针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窄圆形钮孔
宽圆头钮孔
锥形圆头钮孔
圆头钮孔
双圆头钮孔
窄方形钮孔
伸缩钮孔
祖传钮孔
轻质到中质布料上的钮孔
用于较大钮扣有备用空隙的钮孔
加固的腰部锥形钮孔
重质布料中带垂直套结针迹的钮 孔
轻质、中质到重质布料的钮孔
轻质到中质布料的钮孔
伸缩或机织布料的钮孔
祖传和伸缩布料的钮孔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5.0
(3/16)
5.5
(7/32)
5.0
(3/16)
5.0
(3/16)
5.0
(3/16)
5.0
(3/16)
6.0
(15/64)
6.0
(15/64)
3.0 - 5.0
(1/8 - 3/16)
3.5 - 5.5
(1/8 - 7/32)
3.0 - 5.0
(1/8 - 3/16)
3.0 - 5.0
(1/8 - 3/16)
3.0 - 5.0
(1/8 - 3/16)
3.0 - 5.0
(1/8 - 3/16)
3.0 - 6.0
(1/8 - 15/64)
3.0 - 6.0
(1/8 - 15/64)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0.4
(1/64)
0.4
(1/64)
0.4
(1/64)
0.4
(1/64)
0.4
(1/64)
0.4
(1/64)
1.0
(1/16)
1.5
(1/16)
0.2 - 1.0
(1/64 - 1/16)
0.2 - 1.0
(1/64 - 1/16)
0.2 - 1.0
(1/64 - 1/16)
0.2 - 1.0
(1/64 - 1/16)
0.2 - 1.0
(1/64 - 1/16)
0.2 - 1.0
(1/64 - 1/16)
0.5 - 2.0
(1/32 - 1/16)
1.0 - 3.0
(1/16 - 1/8)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包边钮孔
锁眼钮孔
锥形锁眼钮孔
锁眼钮孔
制作包边钮孔的第一步
用于较大扁平钮扣的重质或厚布 料的钮孔
用于较大扁平钮扣的中质或重质 布料的钮孔
重质或厚布料中带用于加固的垂 直套结针迹的钮孔
从压脚前向压脚后缝制钮孔,如下所示。
5.0
(3/16)
7.0
(1/4)
7.0
(1/4)
7.0
(1/4)
0.0 - 6.0
(0 - 15/64)
3.0 - 7.0
(1/8 - 1/4)
3.0 - 7.0
(1/8 - 1/4)
3.0 - 7.0
(1/8 - 1/4)
2.0
(1/16)
0.5
(1/32)
0.5
(1/32)
0.5
(1/32)
0.2 - 4.0
(1/64 - 3/16)
0.3 - 1.0
(1/64 - 1/16)
0.3 - 1.0
(1/64 - 1/16)
0.3 - 1.0
(1/64 - 1/16)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88
a 加固针迹
Page 91
缝制针迹
备注
注意
注意
a
选择针迹,然后安装压脚 “A”。
a
在布料上标明钮孔的位置和长度。
b
钮孔最大长度为 28 毫米 (约 1-1/6 英寸)(直径 + 钮 扣厚度)。
拉出压脚上的钮扣支架板,然后插入要穿过钮
c
孔的钮扣。
* 钮孔大小通过夹紧钮扣支架板中的钮扣进行设置。
将线从压脚下穿过。
用手指向后把住钮孔压脚的外框,然后降低压
d
脚,使布料上的标记与钮孔压脚上的标记对 齐。
a
A
b
a 布料上的标记 b 压脚上的标记
· 如图所示,将钮孔压脚的外框尽可能向后滑动,确认 在标记为 “A”的压脚部分后面没有空隙。 如果钮孔
压脚未尽可能向后滑动,则无法以正确大小将缝制钮 孔。
· 将线从压脚下穿过。
3
实用针迹
a
a 钮扣支架板
拉下钮孔拨杆。
e
* 如图所示,钮孔拨杆应在钮扣压脚上的金属支架后
面。
a
a
a 钮孔拨杆
a 金属支架
89
Page 92
缝制针迹
注意
注意
小心
a
b
a
b
轻轻抓住面线线头,然后开始缝制。
f
* 缝制完成时,缝纫机会自动缝制加固针迹,然后停
止。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在针迹结尾处剪断线。
钮孔开始从压脚前向后缝制。
· 如果由于布料太厚等原因而无法推进布料,请按长度 显示中的 增加针迹长度。
· 缝制完成时,将钮孔拨杆抬起到初始位置。
沿钮孔末端套结针迹内侧插一根大头针,然后
g
将拆线刀插入钮孔中心并朝大头针方向切开。
注意不要用拆线刀切断针迹。
a 大头针 b 拆线刀
· 当使用拆线刀打开钮孔时,不要将手或手指放在要 剪切的轨迹上。 拆线刀可能打滑并引起受伤。
若要获得锁眼钮孔,使用附带的针眼锥在钮孔的圆 形端打个孔。 然后沿套结针迹内侧插一根大头针,
将拆线刀插入用针眼锥打出的孔中,再朝大头针切 去。
a 大头针 b 针眼锥
90
Page 93
缝制针迹
a
b
c
d
a
b
缝制弹性布料
在伸缩布料上缝制钮孔时,按 ,并使用绒
丝线。
将绒丝线钩到钮扣压脚 “A”的背面,然后将
a
绒丝线的线头从压脚下拉出。 将线头穿过压脚 前面的凹槽,然后暂时系起来。
* 使用 #5 绣花线或花边纱线作为绒丝线。
a
a 面线
放低压脚拨杆,然后开始缝制。
b
* 将针迹宽度设为绒丝线的宽度。
不能放入钮扣支架板的钮扣
用压脚刻度尺上的标记设置钮孔大小。 压脚刻度尺 上标记之间的距离为 5 毫米 (约 3/16 英寸)。 将钮扣的直径和厚度加在一起,然后将钮扣支架板
设成计算得出的值。
a 钮扣支架板 b 压脚刻度尺 c 完成的度量值 (直径 + 厚度) d 5 毫米 (约 3/16 英寸)
示例: 对于直径为 15 毫米 (约 9/16 英寸)、厚
度为 10 毫米 (约 3/8 英寸)的钮扣,刻度 尺应设成 25 毫米 (约 1 英寸)。
3
实用针迹
当缝制完成时,轻拉绒丝线使其不松弛,然后
c
使用针孔较大的手缝针将绒丝线拉到布料的反 面。
将两个线头系在一起,然后减掉多余的部分。
d
* 使用拆线刀切开钮孔上缝制的线后,将线剪断掉。
a 厚度:10 毫米 (约 3/8 英寸) b 直径:15 毫米 (约 9/16 英寸)
91
Page 94
缝制针迹
a
a
备注
a
b
c
d
注意
织补
织补缝用于布料的修补和其它方面的应用。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织补
织补
普通布料的织补
厚布料的织补
从压脚前向压脚后缝制织补,如下所示。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7.0
(1/4)
7.0
(1/4)
2.5 - 7.0
(3/32 - 1/4)
2.5 - 7.0
(3/32 - 1/4)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2.0
(1/16)
2.0
(1/16)
0.4 - 2.5
(1/64 - 1/16)
0.4 - 2.5
(1/64 - 1/16)
双针
不可用
不可用
a 加固针迹
选择针迹。
a
将钮孔压脚 “A”上的刻度尺设为所需的织补
b
长度,然后安装钮孔压脚。
织补的最大长度为 28 毫米 (约 1-1/16 英寸)。
a 压脚刻度尺 b 完成的度量值 c 7 毫米宽 (约 1/4 英寸) d 5 毫米 (约 3/16 英寸)
用手指向后把住钮孔压脚的外框,然后降低压
c
脚,使其与要织补的区域对齐。
· 如图所示,将钮孔压脚的外框尽可能向后滑动,确认 在标记为 “A”的压脚部分后面没有空隙。 如果钮孔
压脚未尽可能向后滑动,则无法以正确大小缝制织 补。
· 将线从压脚下穿过。
92
Page 95
缝制针迹
a
a
注意
备注
a
c
b
拉下钮孔拨杆。
d
* 如图所示,钮孔拨杆应在钮扣压脚上的金属支架后
面。
a
a 钮孔拨杆
a 金属支架
套结针迹
轻轻抓住面线线头,然后开始缝制。
e
* 缝制完成时,缝纫机会自动缝制加固针迹,然后停
止。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在针迹结尾处剪断线。
如果由于布料太厚等原因而无法推进布料,请按长度显 示中的 增加针迹长度。
3
实用针迹
套结针迹为一种加固针迹,用于加固口袋开口和切口末端等容易磨损的点。
针迹宽度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套结针迹
按。
a
将钮孔压脚 “A”上的刻度尺设为所需的织补
b
长度,然后安装钮孔压脚。
套结针迹长度可以在 5 毫米和 28 毫米 (约 3/161-1/16 英寸)之间设置。 套结针迹通常在 5 和 10 毫米 (约 3/16 3/8 英寸)之间 (因应用而异)。
在口袋等开口部位加固。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2.0
(1/16)
a 压脚刻度尺 b 完成的度量值 c 5 毫米 (约 3/16 英寸)
(1/16 - 1/8)
1.0 - 3.0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0.4
(1/64)
0.3 - 1.0
(1/64 - 1/16)
双针
不可用
93
Page 96
缝制针迹
注意
a
a
注意
a
b
放置布料,使口袋的开口部分在缝制过程中朝
c
您自身方向移动。 用手指向后把住钮孔压脚的 外框,检查第一个落针点,然后降低压脚。
a 第一个落针点:2 毫米 (约 1/16 英寸)
轻轻抓住面线线头,然后开始缝制。
e
* 缝制完成时,缝纫机会自动缝制加固针迹,然后停
止。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在针迹结尾处剪断线。
厚布料上的套结针迹
在正在缝制的布料旁放一块折叠的布料或纸板,以 将钮孔压脚水平放置并轻松送布。
· 如图所示,将钮孔压脚的外框尽可能向后滑动,确认 在标记为 “A”的压脚部分后面没有空隙。 如果钮孔 压脚未尽可能向后滑动,则无法以正确大小缝制套结 针迹。
· 将线从压脚下穿过。
拉下钮孔拨杆。
d
* 如图所示,钮孔拨杆应在钮扣压脚上的金属支架后
面。
a
a 钮孔拨杆
a 压脚 b 厚布料
如果由于布料太厚等原因而无法推进布料,请按长度显 示中的 增加针迹长度。
94
a 金属支架
Page 97
钮扣缝制
注意
备注
小心
a
b
注意
备注
可以缝制带 2 个孔或 4 个孔的钮扣。
确定缝制钮扣时没有选择自动切线设置。
缝制针迹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钮扣缝制
按。
a
自动变为 ,送布牙降低。
当选择钮扣缝制时,无法设置
抬起压脚拨杆。
b
安装钉钮压脚 “M”,沿着金属板将钮扣滑动
c
到压脚中,然后放低压脚拨杆。
装钮扣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3.5
(1/8)
轻轻抓住面线线头,然后开始缝制。
e
*
缝制完成时,缝纫机会自动缝制加固针迹,然后停 止。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在针迹结尾处剪断线。
· 若要更加牢固地装钮扣,请重复这些步骤。
· 将针迹宽度调整为钮孔之间的距离。
使用剪刀剪断针迹开头的面线和底线,将针迹
f
结尾处的面线拉到布料的反面,然后与底线系
2.5 - 4.5
(3/32 - 3/16)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在一起。
双针
不可用
3
实用针迹
a 钮扣 b 金属板
朝自身方向转动手轮,检查针是否正确进入钮
d
扣的孔中,而不接触钮扣。
· 在缝制过程中,确保针不碰钮扣。 否则针可能会断 裂并导致受伤。
如果选择了其它针迹, 会返回到初始设置。
95
Page 98
缝制针迹
a
7 毫米
6 毫米 5 毫米
a
安装 4 个孔钮扣
将两个孔朝前缝制。 然后抬起压脚并移动布料,使 针进入后两个孔,然后以相同的方式缝制。
安装可活动钮扣
朝自身方向拉动柄杆。
a
a 柄杆
装饰孔
缝制完成时,拉钮扣和布料之间面线的两头,
b
缠绕在柄上,然后系在一起。
在布料反面将针迹开头和结尾的底线两端系在
c
一起。
装饰孔可用于打皮带孔和其它类似应用。
针迹键 针迹名称 压脚 应用
装饰孔
,然后安装压脚 “N”。
a
按宽度显示中的 ,或长度显示中的
b
用于在皮带上打装饰孔、打孔等
,以设置装饰孔的大小。
针迹宽度
[ 毫米 (英寸) ]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7.0
(1/4)
在针迹开头处将针降低在布料中,降低压脚拨
c
杆,然后开始缝制。
* 在针迹末端会自动缝制加固针迹。 * 如果在缝制前选择了自动切线设置,缝纫机将自动
a 针迹的开始点
7.0 6.0 5.0
(1/4 15/64 3/16)
在针迹结尾处剪断线。
针迹长度
[ 毫米 (英寸) ]
7.0
(1/4)
7.0 6.0 5.0
(1/4 15/64 3/16)
双针
不可用
96
Page 99
缝制针迹
备注
13
4
2
备注
a
使用针眼锥在针迹中心打一个孔。
d
多方向缝制
(直线针迹和曲折缝针迹)
用于给裤腿、衬衫袖子等装补丁或臂章。
将自由臂从管状布料中穿过,然后按照图中所示顺序缝 制。
,然后安装压脚 “N”。
c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在针迹开始点将机针插入布料,然后缝制缝边
d
1
3
实用针迹
卸下附加工作平台,实现自由臂缝制。
a
将自由臂穿过布料。
b
a 针迹的开始点
,然后缝制缝边 2
e
* 布料将侧向移动,这样就可以用手引导布料进行直
线缝制。
,然后缝制缝边 3
f
97
Page 100
缝制针迹
备注
备注
c
d
a
b
小心
小心
a
b
a
c
a
b
c
,然后缝制缝边 4
g
* 布料将侧向移动,这样就可以用手引导布料进行直
线缝制。
曲折缝针迹也可以用于多方向缝制。
装拉链
中心拉链
用于袋子和其它类似物品。
按。
a
* 请务必选择中心 (中央)针位置的直线针迹。
将缝边分开压平,将缝边与拉链中心对齐,然
c
后用疏缝针迹将拉链固定。
a 布料的反面 b 疏缝 c 拉链
拆下压脚 “J”,然后将拉链压脚 “I”右侧
d
的轴安装到压脚支架上。
a 右侧 b 左侧 c 落针点
有关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本说明书最后的 “针迹 设置表”。
安装压脚 “J”,将两块布料正面相对,在布
b
料反面画出拉链的位置,然后将直线针迹一直 缝到拉链开口位置,再改换为疏缝针迹缝到布 料顶端。
· 使用拉链压脚 “I”时,确保选择了直线针迹、中心 (中央)针位置。 旋转手轮,确保针不会碰到压脚。
如果选择了其它针迹,针会碰到压脚,会导致断针并 造成人身伤害。
在拉链周围缝制拼合缝针迹,然后拆掉疏缝针
e
迹。
· 在缝制过程中,确保针不碰拉链。 如果针碰到拉链,
则可能会导致断针,造成人身伤害。
98
a 布料的反面 b 拉链开口的末端 c 疏缝 d 加固针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