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
使用手冊
Page 2
T10970
第二版
2016 年 8 月發行
版權說明
© ASUSTeK Comput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本使用手冊包括但不限於其所包含的所有資訊皆受到著作權法之保護,未經華碩電
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碩」)許可,不得任意地仿製、拷貝、謄抄、轉譯或
為其他利用。
免責聲明
本使用手冊是以「現況」及「以目前明示的條件下」的狀態提供給您。在法律允許
的範圍內,華碩就本使用手冊,不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擔保及保證,包括但不限於
商業適銷性、特定目的之適用性、未侵害任何他人權利及任何得使用本使用手冊或無
法使用本使用手冊的保證,且華碩對因使用本使用手冊而獲取的結果或透過本使用手
冊所獲得任何資訊之準確性或可靠性不提供擔保。
台端應自行承擔使用本使用手冊的所有風險。 台端明確了解並同意,華碩、華碩
之授權人及其各該主管、董事、員工、代理人或關係企業皆無須為您因本使用手冊、
或因使用本使用手冊、或因不可歸責於華碩的原因而無法使用本使用手冊或其任何部
分而可能產生的衍生、附隨、直接、間接、特別、懲罰或任何其他損失(包括但不限
於利益損失、業務中斷、資料遺失或其他金錢損失)負責,不論華碩是否被告知發生
上開損失之可能性。
由於部分國家或地區可能不允許責任的全部免除或對前述損失的責任限制,所以前
述限制或排除條款可能對您不適用。
台端知悉華碩有權隨時修改本使用手冊。本產品規格或驅動程式一經改變,本使
用手冊將會隨之更新。本使用手冊更新的詳細說明請您造訪華碩的客戶服務網 http://
support.asus.com,或是直接與華碩資訊產品技術支援專線 0800-093-456 聯絡。
於本使用手冊中提及之第三人產品名稱或內容,其所有權及智慧財產權皆為各別產
品或內容所有人所有且受現行智慧財產權相關法令及國際條約之保護。
當下列兩種情況發生時,本產品將不再受到華碩之保固及服務:
(1) 本產品曾經過非華碩授權之維修、規格更改、零件替換或其他未經過華碩授權
的行為。
(2)本產品序號模糊不清或喪失。
本產品的名稱與版本都會印在主機板/顯示卡上,版本數字的編碼方式是用三個數
字組成,並有一個小數點做間隔,如 1.02G、2.03G 等...數字愈大表示版本愈新,而
愈左邊位數的數字更動表示更動幅度也愈大。更新的詳細說明請您到華碩的全球資訊
網瀏覽或是直接與華碩聯絡。
ii
Page 3
目 錄 內 容
安全性須知........................................................................................................................................ vi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 vi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 vi
REACH 資訊 .......................................................................................................................... vi
產品回收與處理 .................................................................................................................. vi
限用物質名稱及含量列表 .......................................................................................................... vii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 ...................................................................................................................... viii
使用手冊的編排方式...................................................................................................... viii
提示符號 ................................................................................................................................ ix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 ix
ASMB8-iKVM 規格列表 .................................................................................................................x
第一章:產品介紹
1.1 歡迎加入華碩愛好者的行列! ...................................................................................... 1-2
1.2 產品包裝 ................................................................................................................................. 1-2
1.3 功能介紹 ................................................................................................................................. 1-3
1.4 系統需求 ................................................................................................................................. 1-4
1.5 網路設定 ................................................................................................................................. 1-5
第二章:安裝
2.1 安裝前 ......................................................................................................................................2-2
2.2 硬體安裝 ................................................................................................................................. 2-2
2.3 韌體升級與 IP 設定 ............................................................................................................ 2-4
2.3.1 韌體升級 .................................................................................................................. 2-4
2.3.2 設定 BMC IP 來源靜態 IP ................................................................................2-5
2.3.3 設定 BMC IP 來源 DHCP ..................................................................................2-6
2.4 BIOS 設定 ............................................................................................................................... 2-7
2.4.1 設定 BIOS BMC ..................................................................................................... 2-7
2.4.2 BMC 網路設定 ....................................................................................................... 2-8
2.4.3 系統事件日誌 ........................................................................................................ 2-9
2.4.4 IPv6 BMC 網路設定 ..........................................................................................2-10
2.5 執行 ASMC8 應用程式 ...................................................................................................2-12
2.5.1 設定 LAN 控制器 ...............................................................................................2-14
2.5.2 設定使用者名與密碼 ........................................................................................2-15
第三章: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3.1 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3-2
3.1.1 安裝並執行華碩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應用程式 ....... 3-2
3.1.2 選單欄 ....................................................................................................................... 3-3
3.1.3 初始化(Initial) .................................................................................................3-3
3.1.4 檢視(View) ........................................................................................................ 3-3
3.1.5 設定(Set) ........................................................................................................... 3-6
3.1.6 監控(Monitor) ..................................................................................................3-8
3.1.7 幫助(Help) ......................................................................................................... 3-9
iii
Page 4
目 錄 內 容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4.1 網頁使用者介面 ...................................................................................................................4-2
4.1.1 登錄應用程式 ........................................................................................................ 4-2
4.1.2 使用應用程式 ........................................................................................................ 4-3
4.2 系統訊息(FRU Information) ....................................................................................... 4-4
4.3 伺服器狀況(Server Health) ........................................................................................4-5
4.3.1 監控訊息(Sensor Readings (with Thresholds)) ................................... 4-5
4.3.2 事件日誌(Event Log) .................................................................................... 4-6
4.3.3 審查日誌(Audit Log) .................................................................................... 4-6
4.3.4 藍屏訊息(BSOD Screen) .............................................................................. 4-7
4.4 設定(Configuration) ......................................................................................................4-8
4.4.1 Active Directory .................................................................................................... 4-8
4.4.2 DNS ..........................................................................................................................4-11
4.4.3 Event Log ...............................................................................................................4-11
4.4.4 LDAP/E-Directory ................................................................................................4-12
4.4.5 滑鼠模式(Mouse Mode) .............................................................................4-15
4.4.6 網路(Network) ...............................................................................................4-15
4.4.7 Network Bond .......................................................................................................4-16
4.4.8 NTP...........................................................................................................................4-16
4.4.9 PEF ...........................................................................................................................4-17
4.4.10 RADIUS ................................................................................................................4-24
4.4.11 遠端會話(Remote Session) ....................................................................4-24
4.4.12 服務(Services).............................................................................................4-25
4.4.13 SMTP ....................................................................................................................4-25
4.4.14 SSL ........................................................................................................................4-26
4.4.15 使用者(Users) .............................................................................................4-31
4.4.16 虛擬媒體(Virtual Media) ........................................................................4-33
4.5 遠端控制(Remote Control) .......................................................................................4-34
4.5.1 Console Redirection ...........................................................................................4-34
4.5.2 伺服器電源管理(Server Power Control) .............................................4-42
4.5.3 Java SOL ................................................................................................................4-42
4.5.4 機殼識別指令(Chassis Identify Command) ........................................4-42
4.5.5 電源按鈕(Power Button) ...........................................................................4-43
4.6 自動錄影(Auto Video Recording) ..........................................................................4-44
4.6.1 觸發器設定(Triggers Configuration) ....................................................4-44
4.6.2 已錄製視訊(Recorded Video) ..................................................................4-44
4.7 維護(Maintenance).......................................................................................................4-45
4.7.1 保留設定(Preserve Configuration) .........................................................4-45
4.7.2 恢復出廠預設值 ..................................................................................................4-45
4.7.3 BMC 重置(Reset BMC) ...............................................................................4-46
4.7.4 iKVM 重置(Reset iKVM)............................................................................4-46
iv
Page 5
目 錄 內 容
4.7.5 BIOS 開機自我檢測程序代碼(BIOS POST Code) ...........................4-46
4.8 韌體升級(Firmware Update) ....................................................................................4-47
4.8.1 韌體升級(Firmware Update) .....................................................................4-47
4.8.2 BIOS 升級(BIOS Update) ...........................................................................4-47
附錄:參考訊息
A.1 BMC 插座................................................................................................................................A-2
A.2 LAN 接頭 ................................................................................................................................A-3
A.3 疑難排解 .................................................................................................................................A-4
A.4 監控器表 .................................................................................................................................A-5
A.5 華碩 Server System 系列支援 ASMB8-iKVM 之機種型號 ..............................A-11
A.6 華碩的連絡資訊 ................................................................................................................A-12
v
Page 6
安全性須知
電氣方面的安全性
• 為避免可能的電擊造成嚴重損害,在搬動電腦主機之前,請先將電腦電源線暫時
從電源插槽中拔掉。
• 當您要加入硬體裝置到系統中或者要移除系統中的硬體裝置時,請務必先連接該
裝置的訊號線,然後再連接電源線。可能的話,在安裝硬體裝置之前先拔掉電腦
的電源供應器電源線。
• 當您要從主機板連接或拔除任何的訊號線之前,請確定所有的電源線已事先拔
掉。
• 在使用擴充卡之前,我們建議您可以先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這些裝置有可能會
干擾接地的迴路。
• 請確定電源供應器的電壓設定已調整到本國/本區域所使用的電壓標準值。若您不
確定您所屬區域的供應電壓值為何,那麼請就近詢問當地的電力公司人員。
• 如果電源供應器已損壞,請不要嘗試自行修復。請將之交給專業技術服務人員或
經銷商來處理。
操作方面的安全性
• 在您安裝主機板以及加入硬體裝置之前,請務必詳加閱讀本手冊所提供的相關資
訊。
• 在使用產品之前,請確定所有的排線、電源線都已正確地連接好。若您發現有任
何重大的瑕疵,請儘速聯絡您的經銷商。
• 為避免發生電氣短路情形,請務必將所有沒用到的螺絲、迴紋針及其他零件收
好,不要遺留在主機板上或電腦主機中。
• 灰塵、濕氣以及劇烈的溫度變化都會影響主機板的使用壽命,因此請盡量避免放
置在這些地方。
• 請勿將電腦主機放置在容易搖晃的地方。
• 若在本產品的使用上有任何的技術性問題,請和經過檢定或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聯
絡。
REACH 資訊
注意:謹遵守 REACH(Registration, Evaluation, Authoris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s) 管理規範,我們會將產品中的化學物質公告在華碩 REACH 網站,詳細請
參考 http://csr.asus.com/english/REACH.htm。
產品回收與處理
華碩與資源回收業者以最高標準相互配合,以保護我們的環境,確保工作者的安
全,以及遵從全球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我們保證以資源回收的方式回收以往生
產的舊裝置,透過多樣的方式保護環境。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華碩產品資源回收資訊與聯絡方式,請連線上網至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網頁:http://csr.asus.com/english/Takeback.htm。
vi
Page 7
請勿將本主機板當作一般垃圾丟棄。本產品零組件設計為可回收利用。
這個打叉的垃圾桶標誌表示本產品(電器與電子裝置)不應視為一般垃
圾丟棄,請依照您所在地區有關廢棄電子產品的處理方式處理。
請勿將內含汞的電池當作一般垃圾丟棄。這個打叉的垃圾桶標誌表示電
池不應視為一般垃圾丟棄。
限用物質名稱及含量列表
限用物質及其化學符號
單元
印刷電路板及電子組件 ─ ○ ○ ○ ○ ○
外殼 ○ ○ ○ ○ ○ ○
散熱裝置 ─ ○ ○ ○ ○ ○
電源供應器 ─ ○ ○ ○ ○ ○
其他及其配件 ─ ○ ○ ○ ○ ○
備考 1. "○" 係指該項限用物質之百分比含量未超出百分比含量基準值。
備考 2. "─" 係指該項限用物質為排除項目。
鉛
(Pb)汞(Hg)鎘(Cd)
六價鉻
(Cr+6)
多溴聯苯
(PBB)
多溴二苯醚
(PBDE)
vii
Page 8
關於這本使用手冊
產品使用手冊包含了所有當您在安裝華碩 A SMB8-iKV M 遠端管理卡時所需用到的
訊息。
使用手冊的編排方式
使用手冊是由下面幾個章節所組成:
• 第一章:產品介紹
本章節描述本遠端管理卡的功能和新技術。
• 第二章:安裝
本章節描述安裝管理卡與應用程式。
• 第三章:華碩遠端控制程式
本章節介紹華碩遠端控制程式的功能。
•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本章節介紹如何使用網頁使用者介面來設定與管理伺服器。
• 附錄:相關訊息
本附錄中包含 BMC、LAN 接頭訊息與疑難排解訊息等。
viii
Page 9
提示符號
為了能夠確保您正確地完成管理卡設定,請務必注意下面這些會在本手冊中出現的
標示符號所代表的特殊含意。
警告: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您本身的安全。
小心:提醒您在進行某一項工作時要注意勿傷害到電腦主機板元件。
重要: 此符號表示您必須要遵照手冊所描述之方式完成一項或多項軟硬體
的安裝或設定。
注意:提供有助於完成某項工作的訣竅和其他額外的訊息。
哪裡可以找到更多的產品資訊
您可以經由下面所提供的兩個管道來獲得您所使用的華碩產品資訊以及軟硬體的升
級資訊等。
1. 華碩網站
您可以到 http://tw.asus.com 華碩電腦全球資訊網取得所有關於華碩軟硬體產品的各
項資訊。台灣地區以外的華碩網址請參考手冊最後附錄裡的聯絡資訊。
2. 其他文件
在您的產品包裝盒中除了本手冊所列舉的標準配件之外,也有可能會夾帶其他的文
件,譬如經銷商所附的產品保證單據等。
ix
Page 10
ASMB8-iKVM 規格列表
晶片組
內建 RAM 系統:224MB
內建 ROM 32MB
計時器
主要功能 相容並支援 IPMI 2.0
尺寸 22mm x 17mm
Aspeed 2400
視訊:32MB
32-bit Watchdog Timer
支援 KVM over LAN
支援網頁使用者介面(遠端管理)
支援虛擬媒體(Virtual media)
支援 Network Bonding
★ 規格若有任何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x
Page 11
第一章:
產品介紹
您可以在本章節中發現諸多華碩所賦予本
產品的優異特色,利用簡潔易懂的說明,讓
您能很快的掌握本產品的各項特性,當然,
在本章節我們也會提及所有能夠應用在本產
品的新技術。
1
Page 12
1.1 歡迎加入華碩愛好者的行列!
再次感謝您購買此款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
華碩 ASMB8-iKVM 相容智慧平台管理介面(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IPMI)2.0,允許您透過本地網路(LAN)中的中心伺服器來監控、控制與
管理一台遠端伺服器。將 A SMB8-iK VM 管理卡插入伺服器主機板,就可以即時有效
地監控伺服器。此方案幫助您降低 IT 管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您拿到本產品包裝盒之後,請馬上檢查下面所列出的各項標準配件是否齊全。
1.2 產品包裝
請檢查下面所列出的各項標準配件是否齊全。
•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
• 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
• 使用手冊
若以上列出的任何一項配件有損壞或是短缺的情形,請儘快與您的經銷
商連絡。
1-2
第一章:產品介紹
Page 13
1.3 功能介紹
1. IPMI 2.0
• 系統介面(KCS)
• LAN 介面(支援 RMCP+)
• 系統事件日誌(SEL)
• 傳感資料記錄(SDR)
• 現場可更換部件(FRU)
• 遠端開機/關機,遠端重新啟動系統系統
• Serial Over LAN(SOL)
• 驗證類型:RAKP-HMAC-SHA1
• 加密(AES)
• 平台事件過濾(PEF)
• 平台事件陷阱(PET)
• 看門狗計時器(Watchdog Timer)
2. Private I2C 匯流排
• 自動監控器(溫度、電壓、風扇速度與記錄事件)
3. PMBus*
• 支援 PMBus 裝置電源
4. PSMI*
• 支援 PSMI 匯流排裝置電源
5. 網頁使用者介面
• 監控器,顯示 SDR、SEL、FRU、設定 BMC、LAN
• 支援 SSL(HTTPS)
• 多級使用者許可
• 升級 BMC 韌體
6. 韌體升級
• DOS 工具
• 網頁圖形使用者介面(Wi n d o w s® X P/Vista/2003/2008、RHE L5.2、
SLES10SP2)
7. 提示
• PET
• SNMP Trap
• e-Mail
8. KVM over Internet
• 網頁遠端控制
9. 遠端更新 BIOS
• 使用遠端軟碟機更新 BIOS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1-3
Page 14
10. 遠端存儲(虛擬媒體)
• 支援兩個遠端儲存器,用於 USB/CD-ROM/DVD 與影像
11. 遠端安裝作業系統
• 使用遠端儲存器遠端安裝作業系統
12. 支援 MIB 文件
• 管理系統庫(MIB)是一個用來管理通訊網路中實體的資料庫。通常大多數
與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結合使用。
*
須支援 PMBus 與 PSMI
**
規格若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
1.4 系統需求
在安裝 A SMB8-iKV M 遠端管理卡之前,請先確認遠端伺服器系統是否達到下列要
求:
• 支援底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插座* 的華碩伺
服器主機板
• 支援 RJ-45 網路接頭,用於伺服器管理**
•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5.5 或更新版本;Firefox
* 請造訪華碩網站(http://tw.asus.com)獲取最新支援 ASMB8-iKVM 的
伺服器主機板列表。
** 詳細訊息請參看附錄。
1-4
第一章:產品介紹
Page 15
1.5 網路設定
安裝在遠端伺服器主機板上的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透過直接 LAN 連線或網路
集線器連接到本地 / 中心伺服器。以下是支援的伺服器管理設定:
直接 LAN 連線
RJ-45 網路線
安裝 ASMB8-iKVM 的遠
端伺服器
透過網路集線器的 LAN 連線
集線器或路由器
安裝 ASMB8-iKVM 的遠
端伺服器
透過網頁瀏覽器進
行遠端控制
透過網頁瀏覽器進
行遠端控制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1-5
Page 16
1-6
第一章:產品介紹
Page 17
第二章:
安裝
本章節描述了如何將管理卡安裝到伺服器
主機板上,並介紹如何安裝各項應用程式。
2
Page 18
2.1 安裝前
在您動手安裝遠端管理卡到伺服器主機板上之前,請務必先作好以下所列出的各項
預防措施。
• 在處理伺服器主機板上的任何元件時,請先拔掉系統的電源線。
• 為避免產生靜電,在拿取任何電腦元件時除了可以使用防靜電手環之
外,您也可以觸摸一個有接地線的物品或者金屬物品像電源供應器外
殼等。
• 拿取整合電路元件時請盡量不要觸碰到元件上的晶片。
• 在您移除任何一個整合電路元件後,請將該元件放置在絕緣墊上以隔
離靜電,或者直接放回該元件的絕緣包裝袋中保存。
• 在您安裝或移除任何元件之前,請確認電源供應器的電源開關是切換
到關閉(OF F)的位置,而最安全的做法是先暫時拔出電源供應器的
電源線,等到安裝/移除工作完成後再將之接回。如此可避免因仍有
電力殘留在系統中而嚴重損及主機板、周邊裝置、元件等。
2.2 硬體安裝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遠端管理卡:
1. 找到主機板上的 ASMB 插座。
2. 將管理卡上的接針插入 ASMB 插座。
主機板結構圖僅供參考。主機板佈局和外觀因型號而異,但安裝步驟是
相同的。
2-2
第二章:安裝
Page 19
3. 按下管理卡,讓它穩穩地安裝在插座上。
4. 將網路線插入 LAN 接頭,以進行伺服器管理。
LAN 接頭的位置,請參考附錄說明。
5. 若要直接連接 LAN,請將網路線的另一端插入本地 / 中心伺服器的 LAN 接頭。
若要透過網路集線器或路由器連接,請將網路線的另一端插入集線器或路由器。
6. 確認 VGA、USB、PS/2 線纜都正確連接。然後將電源插頭插入電源插座。
每次插入 AC 電源後,請等待 70 秒後再啟動系統。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3
Page 20
2.3 韌體升級與 IP 設定
在開始使用 A SMB8-iKVM 管理卡之前,您需要升級 A SM B8-iKVM 的韌體並設定
IP。
2.3.1 韌體升級
請依照以下步驟升級韌體:
1.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
2. 重新啟動系統伺服器,然後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按下 <Del>,進入
BIOS 設定。
3. 進入“Boot”選單,將【Boot Device Priority】項目設為 [CD-ROM]。
4. 完成後按下 <F10>,儲存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
5. 重新啟動系統時,會出現主選單。選擇【ASM B8-i K V M F irmwar e Upd a t e f o r
Preserve Configuration】,然後按下 <Enter> 進入子選單。
ASUS Server Z10PA-D8 Series System
FreeDOS command prompt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DM_LAN1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DM_LAN1
ASMB8 Firnware Updated for Preserve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ASMB8 Firnware Updated for Clear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6. 此時會出現一條警告訊息,詢問您是否確定要升級韌體,選擇 【Yes】 進行升
級。
WARNING !!!
UPDATE ASMB8 FIRMWARE NOW !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
7. 等待韌體升級成功。
2-4
第二章:安裝
No Yes
No Yes
您可以透過網頁使用者介面來升級韌體。請參考“韌體升級”的詳細說
明。
Page 21
2.3.2 設定 BMC IP 來源靜態 IP
1.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
2. 重新啟動系統伺服器,然後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按下 <Del>,進入
BIOS 設定。
3. 進入“Boot”選單,將【Boot Device Priority】項目設為 [CD-ROM]。
4. 完成後按下 <F10>,儲存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
5. 重新啟動系統時,會出現主選單。選擇【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Shared LAN(或 DM_LAN1)】,按下 <Enter> 進入子選單。
ASUS Server Z10PA-D8 Series System
FreeDOS command prompt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DM_LAN1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DM_LAN1
ASMB8 Firnware Update for Preserve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ASMB8 Firnware Update for Clear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6. 此時會出現一條警告訊息,詢問您是否確定要設定 BMC IP 來源靜態 I P,選擇
【Yes】繼續。
WARNING !!!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NOW !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
No Yes
7. 等待設定完成。設定完成後,按任意鍵繼續。
Detect: MotherBoard - > (Z10PA-D8 Series)
Detect: KCS Interface
New BMC IP Source : Static IP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 . _
8. 進入 BIOS 選單設定 IP。請參考“2.4 BIOS 設定”部分 IP 設定的說明。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5
Page 22
2.3.3 設定 BMC IP 來源 DHCP
1.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
2. 重新啟動系統伺服器,然後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按下 <Del>,進入
BIOS 設定。
3. 進入“Boot”選單,將【Boot Device Priority】項目設為 [CD-ROM]。
4. 完成後按下 <F10>,儲存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
5. 重新啟動系統時,會出現主選單。選擇【Conf igur e BMC I P Sour ce DHC P for
Shared LAN(或 DM_LAN1)】,按下 <Enter> 進入子選單。
ASUS Server Z10PA-D8 Series System
FreeDOS command prompt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DM_LAN1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DM_LAN1
ASMB8 Firnware Update for Preserve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ASMB8 Firnware Update for Clear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6. 此時會出現一條警告訊息,詢問您是否確定要設定 BMC IP 來源 D H C P, 選擇
【Yes】繼續。
WARNING !!!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NOW !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
No Yes
7. 等待設定完成。設定完成後,按任意鍵繼續。
Detect: MotherBoard - > (Z10PA-D8 Series)
Detect: KCS Interface
New BMC IP Source : DHCP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 . _
8. 然後您就可以從 DHCP 伺服器取得 IP。
2-6
第二章:安裝
Page 23
2.4 BIOS 設定
您需要調整遠端伺服器的 BIOS 設定來連接中心伺服器。
• 請根據主機板使用手冊里的說明來升級遠端伺服器的 B I O S。請造訪
華碩網站(http://tw.asus.com)來下載主機板最新的 BIOS 檔案。
• 本章中的 BIOS 設定畫面僅供參考,可能與您所見到的畫面有所差
異。
2.4.1 設定 BIOS BMC
請依照以下步驟設定 BMC:
1. 重新啟動遠端伺服器,然後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按下 <Del>,進入
BIOS 設定。
2. 進入“Server Mgmt”選單,選擇【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子選單。使用此
選單設定 BMC。
3. 完成後,按下 <F10>,儲存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7
Page 24
2.4.2 BMC 網路設定
此選單中的選項用來設定 BMC LAN 參數。
Aptio Setup Utility - Copyright (C) 2013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Main Advanced IntelRCSetup Server Mgmt Event Logs Monitor Security Boot Tool Exit
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
DM_LAN1
DM_LAN1 IP Address in BMC : 192.168.254.020
DM_LAN1 Subnet Mask in BMC : 255.255.255.020
DM_LAN1 Gateway Address in BMC : 000.000.000.000
DM_LAN1 MAC Address in BMC : 00.E1.E2.3A020
DM_LAN1 MAC Address in BMC : 00.E1.E2.3A.3B.3C
Configuration Address Source [Previous State]
Shared LAN
Shared LAN IP Address in BMC : 192.168.254.020
Shared LAN Subnet Mask in BMC : 255.255.255.020
Shared LAN Gateway Address in BMC 000.000.000.000
Shared LAN MAC Address in BMC : 00.E1.E2.3A020
Shared LAN MAC Address in BMC : 00.E1.E2.3A.3B.3C
Configuration Address Source [Previous State]
Version 2.15.1236. Copyright (C) 2013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Configuration Source [Previous State]
本項目用來選擇 IP 地址源類型。將 LAN 通道參數設為靜態或動態。
Select to configure LAN
channel parameters
statically or dynamically
(by BIOS or BMC)
→ ← : Select Screen
↑ ↓ : Select Item
Enter: Selectv
+/- : Change Opt.
F1: General Help
F2: Previous Values
F5: Optimized Defaults
F10: Save & Exit
ESC: Exit
2-8
僅當【Configuration Source】項目設為 [Static] 時,以下項目才會出現。
Station IP Address
本項目用來設定 BMC IP 地址。
Subnet Mask
本項目用來設定 BMC 子網路遮罩。建議您設定與作業系統的網路相同的
子網路遮罩。
Gateway IP Address
本項目用來設定閘道 IP 地址。
第二章:安裝
Page 25
2.4.3 系統事件日誌
Version 2.15.1236. Copyright (C) 2013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本項目允許您查看 BMC 事件日誌中的所有事件。讀取所有 BMC SEL 記錄最多會
花費 15 秒鐘時間。
Aptio Setup Utility - Copyright (C) 2013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Enabling/Disabling Options:
SEL Components [Disabled]
Erasing Settings
Erase SEL [No]
When SEL is Full [Do Nothing]
NOTE: All values changed here do not take effect
until computer is restarted.
Server Mgmt
Select to configure LAN
channel parameters
statically or dynamically
(by BIOS or BMC)
→ ← : Select Screen
↑ ↓ : Select Item
Enter: Selectv
+/- : Change Opt.
F1: General Help
F2: Previous Values
F5: Optimized Defaults
F10: Save & Exit
ESC: Exit
SEL Components [Disabled]
本項目用來開啟或關閉啟動時系統事件日誌的所有功能。
僅當【SEL Component】項目設為 [Enabled] 時,以下項目才會出現。
Erase SEL [No]
本項目用來選擇如何清除 SEL。設定值有:[No] [Yes, On next reset] [Yes,
On every reset]
When SEL is Full [Do Nothing]
本項目用來選擇您要對全部 SEL 作何操作。設定值有:[Do Nothing] [Erase
Immediately]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9
Page 26
2.4.4 IPv6 BMC 網路設定
Version 2.15.1236. Copyright (C) 2013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顯示 LAN 通道參數,允許您進行 IPv6 BMC LAN 設定。
Aptio Setup Utility - Copyright (C) 2013 American Megatrends, Inc.
IPv6 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
IPv6 Display Full Field [Enable]
IPv6 Display Full Formula [Enable]
IPv6 Display Letter Case [Upper Case]
IPv6 BMC DM_LAN1:
IPv6 BMC Lan Option [Enable]
IPv6 BMC Lan IP Address Source [Previous State]
DM_LAN1 IP Address in BMC :
-> 0:0:0:0:0:0:0:0
DM_LAN1 Prefix Length in BMC : 0
DM_LAN1 Gateway Address in BMC : 0
-> 0:0:0:0:0:0:0:0
DM_LAN1 MAC Address in BMC : 00.E1.E2.3A.3B.3C
DM_LAN1 Address Source in BMC : DHCP Mode
IPv6 BMC Shared LAN:
IPv6 BMC Lan Option [Enable]
IPv6 BMC Lan IP Address Source [Previous State]
Shared LAN IP Address in BMC :
-> 0:0:0:0:0:0:0:0
Shared LAN Prefix Length in BMC : 0
Shared LAN Gateway Address in BMC : 0
-> 0:0:0:0:0:0:0:0
IPv6 BMC DM_LAN1 IP Address Source [Previous State]
本項目用來選擇 IP 地址源類型並將 LAN 通道參數設定為靜態或動態。設定值
有:[Previous State] [Static] [Dynamic-Obtained by BMC running DHCP]
Server Mgmt
Select to configure LAN
channel parameters
statically or dynamically
(by BIOS or BMC)
→ ← : Select Screen
↑ ↓ : Select Item
Enter: Selectv
+/- : Change Opt.
F1: General Help
F2: Previous Values
F5: Optimized Defaults
F10: Save & Exit
ESC: Exit
2-10
第二章:安裝
Page 27
當您將【IPv6 BMC DM_LAN1 IP Address Source】設為 [Static] 時,以下
項目才會出現。
IPv6 BMC DM_LAN1 IP Address
本項目用來設定 IPv6 BMC DM_LAN1 IP 地址。
IPv6 BMC DM_LAN1 IP Prefix Length
本項目用來設定 IPv6 BMC DM_LAN1 IP 前綴長度。
IPv6 BMC DM_LAN1 Default Gateway
本項目用來設定 IPv6 BMC DM_LAN1 閘道 IP 地址。
IPv6 BMC Shared LAN IP Address Source [Previous State]
本項目用來選擇 IP 地址源類型並將 LAN 通道參數設為靜態或動態。設定
值有:[Previous State] [Static][Dynamic-Obtained by BMC running DHCP]
只有當【IPv6 BMC Shared LAN IP Address Source】設為 [Static] 時,以
下項目才會出現。
IPv6 BMC Shared LAN IP Address
本項目用來設定 IPv6 BMC Shared LAN IP 地址。
IPv6 BMC Shared LAN IP Prefix Length
本項目用來設定 IPv6 BMC Shared LAN IP 前綴長度。
IPv6 BMC Shared LAN Default Gateway
本項目用來設定 IPv6 BMC Shared LAN 閘道 IP 地址。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11
Page 28
2.5 執行 ASMC8 應用程式
您可以使用 ASMC8 程式來升級 ASMB8-iKVM 韌體、為遠端伺服器設定 LAN,並
可在 DOS 環境下變更使用者名 / 密碼。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中包含此程式。
請依照以下步驟執行 ASMC8 應用程式:
1.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
2. 重新啟動遠端伺服器,然後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按下 <Del>,進入
BIOS 設定。
3. 進入“Boot”選單,將【Boot Device Priority】項目設為 [CD-ROM]。
4. 完成後按下 <F10>,儲存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
5. 重新啟動系統時,會出現主選單。選擇【FreeDOS command prompt】 然後按下
<Enter> 進入子選單。
ASUS Server Z10PA-D8 Series System
FreeDOS command prompt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Shared LAN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Static IP for DM_LAN1
Configure BMC IP Source DHCP IP for DM_LAN1
ASMB8 Firnware Update for Preserve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ASMB8 Firnware Update for Clear Configuration (SDR, LAN, Username)
6. 當出現
C:>
式幫助選單。畫面如下圖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SUS Server Management card Utility 8.00 Help Men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sage:
ASMC8 -kcs[smic/bt/pci_smic] NetFn command data . . . .
ASMC8 -bmc_ip_source source[1:Static, 2:DHCP]
ASMC8 -bmc_ip ip_addr[10.10.10.20]
ASMC8 -bmc_mask ip_mask[255.255.255.0]
ASMC8 -bmc_gateway ip_addr[10.10.10.254]
ASMC8 -ipv6_source source[1:Static, 2:DHCP]
ASMC8 -ipv6 ipv6_addr[2001: 0db8 : 1234 : 5678 : 8769 : e1cb : aabb : ccdd]
ASMC8 -ipv6_prefix prefix_length[64]
ASMC8 -pet_ip_mac ip_addr[10.10.10.20] mac_addr[010203040506]
ASMC8 -bmc_ip_s_lan1 source[1:Static, 2:DHCP]
ASMC8 -bmc_ip_lan1 ip_addr[10.10.10.20]
ASMC8 -bmc_mask_lan1 ip_mask[255.255.255.0]
ASMC8 -bmc_g_lan1 ip_addr[10.10.10.254]
ASMC8 -ipv6_s_lan1 source[1:Static, 2:DHCP]
ASMC8 -ipv6_lan1 ip_addr[2001: 0db8 : 1234 : 5678 : 8769 : e1cb : aabb : ccdd]
ASMC8 -ipv6_prefix_lan1 prefix_length[64]
ASMC8 -pet_ip_m_lan1 ip_addr[10.10.10.20] mac_addr[010203040506]
<Press any key to see the next page> <ESC key to break>
按任意鍵查看下一頁。
2-12
第二章:安裝
提示符時,輸入
ASMC8 -?
,然後按下 <Enter> 來顯示 ASMC8 程
Page 29
ASMC8 幫助選單項目說明
項目 描述
-kcs[smic/bt/pci_smic] NetFn command data....
-bmc_ip_source source[1: Static, 2: DHCP] 設定 IP 來源
-bmc_ip [ip_addr]
(e.g., bmc_ip 10.10.10.20)
-bmc_mask [ip_mask]
(e.g., bmc_mask 255.255.255.0)
-bmc_gateway [ip_addr]
(e.g., bmc_gateway 10.10.10.254)
-pet_ip_mac [ip_addr] [mac_addr]
(e.g., pet_ip_mac 10.10.10.20 010203040506)
-bmc_ip_s_lan1 source[1: Static, 2: DHCP] 設定共享 LAN 的 IP 來源
-bmc_ip_lan1 [ip_addr]
(e.g., bmc_ip 10.10.10.20)
-bmc_mask_lan1 [ip_mask]
(e.g., bmc_mask 255.255.255.0)
-bmc_g_lan1 [ip_addr]
(e.g., bmc_gateway 10.10.10.254)
-pet_ip_m_lan1 [ip_addr] [mac_addr]
(e.g., pet_ip_mac 10.10.10.20 010203040506)
-adm_name new_name_string 變更管理名
-user_name new_name_string 變更使用者名
-adm_password new_adm_password 變更管理密碼
-user_password new_user_password 變更使用者密碼
-sol_baud [baud rate]
(e.g., sol_baud 57600)
-bmc_info 顯示 BMC 與 PET IP 與 MAC
-fru -view fru_id 顯示系統 FRU 訊息
-fru -load fru_file 從檔案更新系統 FRU 資料
-fru -save fru_id fru_file 儲存系統 FRU 資料到檔案中
-sel -clear 清除系統事件日誌
發送 IPMI 指令
寫入獨立 LAN 的 BMC IP 地
址
寫入獨立 LAN的子網路遮罩
寫入獨立 LAN 的閘道地址
寫入獨立 LAN 的 PET 目標
IP 與 MAC 地址
寫入共享 LAN 的 BMC IP 地
址
寫入共享 LAN 的子網路遮罩
寫入共享 LAN 的閘道地址
寫入共享 LAN 的 PET 目標
IP 與 MAC 地址
設定通訊波特率
地址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13
Page 30
2.5.1 設定 LAN 控制器
在連接 ASMB8-iKVM 管理卡之前,您必須設定 LAN 接頭,以便讓遠端伺服器連接
到本地 / 中心伺服器。
請依照以下步驟設定遠端伺服器的 LAN 接頭:
1. 根據前面部分的說明,執行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中的 ASMC8 應用程式。
2. 設定 IP 來源:
(a) 若要設定靜態 IP 地址,請輸入
(b) 若要從 DHCP 伺服器取得 IP,請輸入
3. 輸入
ASMC8 -bmc_ip xxx.xxx.xxx.xxx
LAN 接頭指定任何 IP 地址(若有需要)。螢幕會顯示指令與回應緩衝。
請將遠端伺服器的 IP 地址寫下來供以後參考。
c:\>ASMC8 -bmc_ip 10.10.10.243
Detect MotherBoard -> (Z10PA-D8 Series)
Detect KCS Interface
New BMC IP : 10.10.10.243
c:\>
完成後,回到 DOS 畫面。
請確認遠端與本地 / 中心伺服器的 IP 地址在同一個子網內。您可以使用
作業系統中的網路設定程式來進行確認。
4. 若有需要,請設定(a)子網路遮罩與(b)閘道地址。
(a) 輸入
ASMC8 -bmc_mask xxx.xxx.xxx.xxx
中編譯)。
(b) 輸入
ASMC8 -bmc_gateway xxx.xxx.xxx.xxx
統中編譯)。
5. 重新啟動遠端伺服器,進入 BIOS 設定,然後從硬碟啟動。
6. 若有需要,請調整本地 / 中心伺服器的網路設定。
ASMC8 -bmc_ip_source 1
ASMC8 -bmc _ ip _ source 2
,然後按下 <Enter>為遠端伺服器
(您的子網路遮罩在十進制系統
(您的閘道地址在十進制系
。
。
2-14
第二章:安裝
Page 31
2.5.2 設定使用者名與密碼
您可以使用 ASMC8 應用程式變更使用者名與密碼。
請依照以下步驟變更使用者名與密碼:
1. 將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放入光碟機。
2. 重新啟動系統伺服器,然 後 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 P O S T ) 時 按 下 < D e l >,進 入
BIOS 設定。
3. 進入“Boot”選單,將【Boot Device Priority】項目設為 [CD-ROM]。
4. 完成後按下 <F10>,儲存設定並離開 BIOS 設定。
5. 重新啟動系統時,會出現主選單。選擇【FreeDOS command prompt】,然後按下
<Enter> 進入子選單。
c:\>ASMC8 -user_name super
Detect MotherBoard -> (Z10PA-D8 Series)
Detect KCS Interface
Change User Name to super
c:\>
6. 當
C:>
提示符出現時,輸入
ASMC8 -user_name xxxxx
變更使用者名。
7. 輸入
ASMC8 -user_password xxxxxxxx
然後按下 <Enter> 變更密碼。
8. 重新啟動遠端伺服器,進入 BIOS 設定,然後從硬碟啟動。
,然後按下 <Enter>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2-15
Page 32
2-16
第二章:安裝
Page 33
第三章:
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本章介紹如何設定伺服器主機板所支援的
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及如何使用此程式。
3
Page 34
3.1 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華碩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應用程式能提供準確的設定與基本功能,
包括生成 System Event Log (SEL) 與 System Data Record (SDR)。
此應用程式也可用於設定主機介面與系統訊息的即時監控,包括 CP U 溫度、風扇
速度與系統電壓。
3.1.1 安裝並執行華碩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應用程式
請依照以下步驟安裝華碩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應用程式:
1. 用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開機進入 DOS 模式。
2. 在彈出的視窗中,輸入 ASMC8,按下 <Enter> 顯示 AS MC8 應用程式幫助選
單。畫面如下圖所示。
C:\>ASMC8
3. 程式主畫面出現後,按下 <Enter>。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 Select Menu ESC: Exit Up/Down KCS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ASMC8 Setup Utility
Version 8.00 Build 0000
Copyright(C) ASUS Tek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OK
OK
3-2
第三章: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Page 35
3.1.2 選單欄
應用程式選單欄有五個選單:初始化(Initial)、檢視(View)、設定(Set)、監
控(Monitor)與幫助(Help)。您可以使用左 / 右方向鍵進行選擇。進入選單後,使
用上 / 下方向鍵顯示設定項目,並按下 <Enter> 進行設定。
選單欄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Clear SEL
Exit
選單選項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3.1.3 初始化(Initial)
【Initial】選項用於清除 SEL 訊息或退出應用程式。
在【Initial】中選擇【Clear SEL】清除所有系統事件日誌訊息。若要建立一個從特
定時間開始的新日誌用於監控系統,使用【Clear SEL】。
選擇【Exit】關閉應用程式,並回到 DOS畫面。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Clear SEL
Exit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3.1.4 檢視(View)
【Vie w】選項顯示底板管理控制器(B M C)資料記錄,包括 System Event Log
(SEL)、System Data Record (SDR) 與總體 BMC 訊息。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BMC SEL
BMC SDR
BMC Info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3-3
Page 36
查看系統事件日誌(System Event Log,SEL):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1. 在【View】中選擇【BM C SE L】,按下 <En ter>。左邊顯示系統事件訊息。右
邊顯示 SEL 訊息。
視窗左下角的數字表示右邊面板顯示的事件數與遠端主機上系統事件的總數。
2. 使用向下箭頭往下顯示下一條監控訊息。
3. 完成後按下 <Esc> 回到主畫面。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Systen Event Log: (Hex)
01 00 02 09 4E 98 45 20
00 04 02 3A 01 50 19 09
1/202
: Select Menu ESC: Exit Up/Down KCS
Record ID : 0001h
Record Type : 02h (System Event Record)
Date & Date : Fri Jan 21 20:43:00 2011
General ID : 2008h
EvM Rev : 04h (IPMI 1.5)
Sensor Type : 02h (Voltage)
Sensor Number: 3Ah (+1.1V_IOH)
Event Dir : 01h (Threshold)
Event Datal : 50h
Event Value : 19h (0.2 V)
Threshold : 09h 1.0 V)
Offset: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3-4
第三章: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Page 37
查看系統資料記錄(System Data Record,SDR):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1. 在【View】中選擇【BMC SDR】,按下 <Enter>。左邊顯示所有資料記錄。右
邊顯示監控資料訊息。
視窗左下角的數字表示右邊面板顯示的資料記錄與遠端主機上監控資料的總數。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Sensor Data Record:(Hex)
01 00 02 09 4E 98 45 20
00 04 02 3A 01 50 19 09
01 00 02 09 4E 98 45 20
00 04 02 3A 01 50 19 09
01 00 02 09 4E 98 45 20
00 04 02 3A 01 50 19 09
01 00 02 09 4E 98 45 20
00 04 02 3A 01 50 19 09
1/28
: Select Menu ESC: Exit Up/Down KCS
Record ID : 0001h
SDR Version : 51h
Record Type : 01h (Full Sensor Record)
Owner ID/Lun : 20h/08h
Sensor Number : 31h (CPU1 Temperature)
Sensor Initial: 7Fh
Capabilities : 68h
Sensor Type : 81h (Temperature)
Event Type : 01h (Threshold)
Assert Mask : 0280h
Deassert Mask : 3200h
Reading Mask : 1010h
Nominal Read : 20h (40 ºC)
Upper Critical: 50h (80 ºC)
Upper Warning : 50h (80 ºC)
Lower Warning : 18h (24 ºC)
Lower Critical: 18h (16 ºC)
ID String : CPU1 Temperature
2. 使用向下箭頭往下顯示下一條監控資料記錄。
3. 完成後按下 <Esc> 回到主畫面。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3-5
Page 38
查看 BMC 訊息: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1. 在【View】中選擇【BMC Info】,按下 <Enter>。左邊顯示 BMC 訊息。
2. 使用向下箭頭選擇一條 BMC 訊息,右邊會顯示 BMC 的詳細訊息。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IPMI Information
SEL Information
SDR Information
BMC Real Time Clock
: Select Menu ESC: Exit Up/Down KCS
Device ID : 20h
Device Revision : 01h (No SDR)
Firmware Revision : 1.04
IPMI Version : 2.0
Manufacturer ID : 001043h
Product ID : 0B43h
IPMI Device Support:
Chassis Device -> Support
Bridge -> No Support
IPMB Event Generator -> Support
FRU Inventory Device -> Support
SEL Device -> Support
SDR Repository Device -> Support
Sensor Device -> Support
3. 完成後按下 <Esc> 回到主畫面。
3.1.5 設定(Set)
【Set】選項用於控制主機介面類型與正確的 BMC 時間。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Host Interface
BMC Timer
3-6
第三章: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Page 39
選擇主機介面:
1. 在【Set】中選擇【Host Interface】,按下 <Enter>。螢幕顯示遠端管理卡支援
主機介面。
2. 使用向下箭頭選擇主機介面,按下 <Enter>。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 Select Menu ESC: Exit Up/Down KCS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Set Host Interface
[-] KCS Interface
[ ] SMIC Interface
[ ] BT Interface
[ ] PCI Interface
[ ] KCS2 Interface
OK
OK
Cancel
OK
您可以選擇以下主機介面:
KCS Interface - 鍵盤控制型
SMIC Interface - 伺服器管理界面晶片
BT Interface - Block Transfer
PCI Interface - 周邊裝置內部接頭
KCS2 Interface - 鍵盤控制型 2
3. 完成後按下 <Esc> 回到主畫面。
設定 BMC Timer:
1. 在【Set】中選擇【BMC Timer】,按下 <Enter>。
2. 將 BMC IPMI 時鐘設定為現在的系統時間。
3. 完成後按下 <Esc> 回到主畫面。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3-7
Page 40
3.1.6 監控(Monitor)
【Monitor】選項顯示遠端伺服器系統的日期與 CPU 溫度、電壓與風扇速度。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All Sensor
Temperature
Voltage
Fan Speed
顯示遠端伺服器訊息:
1. 在【Monitor】中選擇一個監控器,按下 <Enter>。左邊顯示伺服器訊息。
2. 使用向下箭頭選擇一條監控訊息,右邊會顯示監控的詳細訊息。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All Sensor
Temperature
Voltage
Fan Speed
Sun Jan 30 18:10:39 2011 0/0000000045 00 00 00:16 KCS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CPU1 Temperature : (24h) 36 ºC
MB1 Temperature : (17h) 23 ºC
3. 按下 <Esc> 回到主畫面。
3-8
第三章: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Page 41
3.1.7 幫助(Help)
【Help】選項顯示應用程式選項、版本與版權等訊息。
Initial View Set Monitor Help
ASUS Host Management Controller Setup Menu
Help
About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3-9
Page 42
3-10
第三章:華碩主機管理控制器設定
Page 43
第四章:
網頁使用者介面
本章介紹如何使用網頁使用者介面來設
定與管理伺服器。
4
Page 44
4.1 網頁使用者介面
網頁使用者介面可幫助您輕鬆地監控遠端伺服器的硬體訊息,包括溫度、風扇速
度、電壓與電源。在尚無安裝作業系統的環境下,仍可經由遠端的瀏覽器開啟此圖形
介面進行管理的動作。此應用程式也可幫助您快速開啟 / 關閉或重置遠端伺服器。此
外,ASMB8-iKVM 所支援之產品皆有提供 ASUS 伺服器管理軟體 ASWM Enterprise,
請參閱相關說明書。
按照以下步驟進入網頁使用者介面:
1. 在開機自我檢測程序(POST)時進入 BIOS 設定程式。
2. 點選 Advanced > Runtime Error Logging > CPU II0 Bridge Configuration > Launch
Storage OpROM,然後按下 <Enter>。
3. 將【Launch Storage OpROM】項目設為 [Enabled]。
4. 點選 Mgmt > BMC network configuration > Configuration Address source,然後按
下 <Enter>。
5. 輸入 IP Address in BMC、Subnet Mask in BMC 與 Gateway Address in BMC。
6. 按下 <F10> 儲存更改並離開 BIOS 設定程式。
在使用此網頁管理程式前,請在遠端伺服器上安裝 JRE。您可以在
ASMB8-iKVM 的驅動程式與公用程式光碟中的 JAVA 資料夾中找到 JRE
應用程式。您也可以造訪 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
downloads/index.html 來下載 JRE。
4.1.1 登錄應用程式
此網頁圖形介面可支援同時最多 20 位使用者登入,以共同監看與處理問題。
1. 請確認電腦的網路線連接到遠端伺服器的 LAN 接頭中。
2. 打開網頁瀏覽器,輸入與遠端伺服器相同的 IP 地址。
3. 此時出現以下畫面。輸入預設的使用者名(admi n)和密碼(admi n)。然後點選
【Login】(登錄)。
4-2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45
4.1.2 使用應用程式
當您成功登錄後,網頁圖形使用者介面將出現。
1. 選單欄:點選選單顯示此選單下的功能列表。
2. 功能列表:點選每個功能鍵開始使用這一功能。
3. 功能名稱:顯示功能名稱。
4. 幫助選單:點選此處顯示所選功能的簡要說明。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3
Page 46
4.2 系統訊息(FRU Information)
此部分介紹系統中各個 FRU 裝置的訊息概況。
4-4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47
4.3 伺服器狀況(Server Health)
此部分顯示與伺服器狀況相關的資料,如監控器訊息與事件日誌。點選每個選項查
看此選項的訊息。
4.3.1 監控訊息(Sensor Readings (with Thresholds))
Sensor Readings 頁面顯示系統監控器訊息,包括監控值與監控狀態。另外,在伺
服器主機板或前端面板上有訊息指示燈顯示硬體的異常訊息,可參閱主機板或伺服器
相關使用手冊。
1. Select a sensor type category:允許您選擇要顯示的監控訊息類型
2. Status List:選擇您在下拉列表中選擇的監控訊息列 表 類 型。
3. View this Event Log:點選以開啟或關閉 Live Widget 功能。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5
Page 48
4.3.2 事件日誌(Event Log)
Event Log 頁面顯示系統事件日誌。當中央處理器、記憶體、背板硬碟等硬體出現
異常時,將會記錄在 Event Log 以提示狀況。可參考附錄 A.4 查看讀數的對照表。硬
碟訊息所支援之機種型號請見附錄 A.5。
1. Select an event log category:允許您選擇要顯示的事件類型。
2. Clear Event Log:點選清除事件日誌。
4.3.3 審查日誌(Audit Log)
此部分顯示審查事件日誌表。
4-6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49
4.3.4 藍屏訊息(BSOD Screen)
此部分顯示當系統崩潰時的藍屏畫面截圖。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7
Page 50
4.4 設定(Configuration)
此部分用於對系統進行設定。點選每個選項開始進行設定。
4.4.1 Active Directory
Act i v e D i rectory 擁有多項功能,包括提供對像訊息、組織對像以便更好地進行
造訪、允許使用者與管理員存取、以及允許管理員設定目錄安全。要開啟 Activ e
Directory 設定頁面,從主選單點選【Configuration】>【Active Directory】。Active
Directory 設定頁面如下圖所示。
1. Role Group ID:用於識別角色組在 Active Directory 中的的名稱。角色組名稱是
一串 255 個數字、字母組成的字串。可使用特殊字符“﹣”與“_”。
2. Add Role Group:新增新的角色組至裝置。
3. Modify Role Group:修改角色組。或者,雙擊要設定的插槽。
4. Delete Role Group:刪除已有角色組。
5. Advanced Settings:此項目用來進行 Active Directory 的高級設定。項目有:
Enable Active Directory Authentication、User Domain name、Time Out、Domain
Controller Server Addresses。
4-8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51
步驟:
按以下步驟在“Advanced 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輸入詳細訊息:
1. 點選【Advanced Settings】打開“Advanced 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
2. 在“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輸入以下詳細訊息。
• Active Directory Authentication:要開啟或關閉 Active Directory,可分別勾
選或取消勾選 [Enable]。
若您已開啟 Active Directory Authentication,請輸入必要的訊息以造訪
Active Directory 伺服器。
• Secret Username:輸入使用者名。
• Secret Password:輸入密碼。
• Use r Domain Name:輸入使用者所在的域名,如 asus.com。
• IP addresses:在 Domain Controller Server Address1、Domain Controller
Server Address2 及 Domain Controller Server Address 3 處設定 IP 地址。
3. 點選【Save】儲存設定並返回“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或點選
【Cancel】取消設定並返回“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9
Page 52
新增新的角色組(Role Group)
1. 在“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選擇空白行並點選【Add Role Group】打開
新增頁面,如下圖所示:
2. 在“Role Group Name”區域,輸出角色組在 Active Directory 中的識別名稱。
1. 角色組名稱是一串 255 個字母、數字組成的字符串。
2. 可使用特殊字符“﹣”與“_”。
3. 在“Role Group Domain”區域,輸入要新增角色組的域名。
1. 域名是一串 255 個字母、數字組成的字符串。
2.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_”。
4. 在“Role Group Privilege”區域,輸入該群組的層級。
5. 點選【Add】儲存新的角色組並返回角色組列表。
6. 點選【Cancel】取消設定並返回角色組列表。
修改角色組(Role Group)
1. 在“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選擇您要修改的行並點選
【Modify Role Group】。
2. 做必要的修改,然後點選【Save】。
刪除角色組(Role Group)
在“Active Directory Settings”頁面,選擇您要刪除的行並點選【Delete Role
Group】。
4-10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53
4.4.2 DNS
此頁面用來管理裝置的 DNS 設定。
4.4.3 Event Log
此頁面用來設定系統事件記錄訊息。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11
Page 54
4.4.4 LDAP/E-Directory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LDAP) 是一項應用協議,用來查詢並
修改 Internet Protocol (IP) 網路中的目錄服務的日期。若您的網路中有一台已配置的
LDAP 伺服器,您可以使用它方便地新增、管理並驗證 MegaRAC® 卡使用者。這是透
過把登錄請求轉交給 LDAP 伺服器來完成的。這也表示當使用 MegaRAC 卡時無需再
定義附加的驗證機製。因為您現有的 LDAP 伺服器保留了驗證功能,您時刻知道哪些
使用者在使用網路資源,並且可以方便地定義使用者或群組規則來進行存取控制。
從主選單點選【Configuration】>【LDAP】來打開 LDAP 設定頁面。LDAP 設定頁
面如下圖所示。
1. Advanced Settings:設定 LDAP 高級設定。項目有:Enable LDAP Authentication、
IP Address、Port and Search base。
2. Add Role Group:新增一個新的角色組至裝置。或者,雙擊空的插槽來新增角色
組。
3. Modify Role Group:修改指定的角色組。
4. Delete Role Group:從列表中刪除角色組。
4-12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55
步驟:
在“Advanced LDAP Settings”頁面輸入詳細訊息:
1. 在 LDAP 設定頁面,點選【Advanced Settings】。LDAP 設定頁面如下圖所示。
2. 要開啟或關閉 LDAP Authentication,勾選或取消勾選 [Enable]。
在登錄的彈出視窗中,輸入使用者名以 ldap Group 成員登錄。
3. 在“IP Address”區域輸入 LDAP 伺服器的 IP地址。
1. IP 地址是由 . 分隔的四組數字“xxx.xxx.xxx.xxx”。
2. 每組數字的範圍為 0 至 255。
3. 第一組數字必須為 0。
4. 支援 IPv4 地址格式與 IPv6 地址格式。
4. 在“Port”區域設定 LDAP 端口。
預設端口為 389。安全連接預設端口為 636。
5. 輸入 Search Base。Search base 告訴 LDAP 伺服器搜索外部目錄樹的哪一部分。
search base 與外部目錄的組織、群組類似。
6. 點選【Save】儲存設定。
7. 點選【Cancel】取消更改。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13
Page 56
新增新的角色組
1. 在 LDAP 設定頁面,選擇空的行並點選【Ad d Role Grou p】打開“A d d R o l e
group”頁面。
2 在“Role Group Name”區域,輸入角色組名稱。
3. 在“Role Group Search Base”區域,輸入角色組的位置路徑。
1. Search Base 是一串 255 個數字、字母組成的字串。
2.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_”。
4. 在“Role Group Privilege”區域,輸入指定到此群組的權限層級。
5. 點選【Add】儲存新的角色組並返回角色組列表。
6. 點選【Cancel】取消設定並返回角色組列表。
修改角色組
1. 在 LDAP 設定頁面,選擇您要修改的行,然後點選【Modify Role Group】。
2. 進行修改,然後點選【Save】。
刪除角色組
在 LDAP 設定頁面,選擇您要刪除的行,然後點選【Delete Role Group】。
4-14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57
4.4.5 滑鼠模式(Mouse Mode)
Mouse Mode 頁面用於選擇滑鼠模式。
1. Save:選擇想要的滑鼠模式,然後點選【Save】儲存設定。
4.4.6 網路(Network)
Network 頁面用於設定網路。
1. MAC Address:選擇自動取得或手動設定 IP。
2. IP Address/Subnet Mask/Default Gateway:若您設定靜態 IP,在相關區域內輸入
IP 地址、子網路遮罩與閘道。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15
Page 58
4.4.7 Network Bond
此頁面用來開啟或關閉 networking bonding 功能,以及設定預設界面。
4.4.8 NTP
此頁面用來設定 NTP 伺服器或查看並修改裝置的時間與日期設定。
4-16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59
4.4.9 PEF
Platform Event Filtering (PEF) 提供一套機制來設定 BMC 以對它收到的或內部生成
的事件訊息採取選擇性的動作。這些動作包括如系統關機、重新啟動系統、生成警報
等。執行 PEF 需建議在事件過濾表中提供至少 16 個條目。這些條目應先預置以應對
常見的系統失敗事件,如系統過熱、系統啟動失敗、風扇錯誤等。
要打開 PEF Management Settings 頁面,從主選單點選【Configurations】>
【PEF】。PEF Management Settings 頁面如下圖所示。
Event Filter 標籤頁
建議您使用 PEF implementation,在事件過濾表中提供至少 16 個條目。這些條目
的子集應針對常見的系統失敗事件(如過熱、供電系統失敗、風扇失敗等)進行預
設。
1. PEF ID:此區域顯示新設定的 PEF 條目(只讀)事件的 ID。
2. Filter configuration:勾選以開啟 PEF 設定。
3. Event Filter Action:勾選以開啟 PEF 警報。此項為強制項目。
4. Event Severity:從列表中選擇任一事件嚴重性。
5. Sensor Name:從列表中選擇感應器。
6. Add:新增新的事件過濾條目並返回“Event filter”列表。
7. Modify:修改已有條目。
8. Cancel:取消修改並返回“Event filter”列表。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17
Page 60
步驟:
1. 點選“Event Filter”標籤頁在可用的插槽上設定事件過濾器。
2. 要新增事件過濾條目,選擇一個空的插槽,然後點選【A d d】打開新增事件過濾
器頁面。如下圖所示:
3. Event Filter Configuration 部分:
• PEF ID 顯示設定的 PEF 條目(只讀)的 ID。
• 在過濾器設定頁面,勾選開啟 PEF 設定。
• 在“Event Severity”中選擇任一事件嚴重性。
4. Filter Action configuration 部分:
• Event Filter Action 為強制項目,預設為開啟,開啟 PEF 警報(只讀)。
• 從下拉列表中選擇任一電源動作:Power down、Power reset 或 Power cycle。
• 從下拉列表中選擇任一已設定的 Alert Policy 號碼。
點選【Configuration】->【PEF】->【Alert Policy】設定 Alert Policy。
5. Generator ID configuration 部分:
• 勾選 Generator ID Data 項目用 RAW 資料填充 Generator ID。
• Generator ID 1 區域用於設定 raw generator ID1 資料。
• Generator ID 2 區域用於設定 raw generator ID2 資料。
在 RAW 資料的區域,用“0x”設定十六進制值前綴。
4-18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61
Alert Policy 標籤頁
此頁用於設定 Alert Policy 與 LAN destination。您可以在此頁面中新增、刪除或修
改條目。
PEF Management – Alert Policy 標籤頁說明如下。
1. Policy Entry #:顯示新設定的 Policy 條目(只讀)編號。
2. Policy Number:顯示設定的 Policy 編號。
3. Policy Configuration:開啟或關閉 Policy 設定。
4. Policy Set:從此列表中選擇任一 Policy 設定。
0 - 總是發送警報至此目的地。
1 - 若發送警報至前一個目的地成功,不需發送警報至此目的地。繼續執行這個
Policy 設定中的下一個條目。
2 - 若發送警報至前一個目的地成功,不需發送警報至此目的地。繼續執行這個
Policy 設定中的其他條目。
3 - 若發送警報至前一個目的地成功,不需發送警報至此目的地。繼續執行這個
Policy 設定中針對不同通道的下一個條目。
4 - 若發送警報至前一個目的地成功,不需發送警報至此目的地。繼續執行這個
Policy 設定中針對不同目的地類型的下一個條目。
5. LAN Interface:從可用的通道列表中選擇一個特定的通道。
6. Destination Selector:從已設定的目的地列表中選擇一個特定的目的地。
進入 Configuration -> PEF -> LAN Destination 設定 LAN Destination。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19
Page 62
7. Add:儲存新的警報規則並返回 Alert Policy 列表。
8. Modify:修改已存在的條目。
9. Cancel:取消更改並返回 Alert Policy 列表。
步驟:
1. 在 Alert Policy 標籤頁中,選擇您要設定警報規則的插槽。例如,在 Event Filter
Entry 頁面中,若您選擇了第 4 條 Alert Policy,您必須設定第四插槽(Policy 編
號為 4 的插槽)。
2. 選擇插槽並點選 Add 打開 Add Alert Policy Entry 頁面。
3. Policy Entry # 為只讀區域。
4. 從列表中選擇 Policy Number。
5. 在 Policy Configuration 區域,若您想開啟規則設定則勾選 Enable。
6. 在 Policy Set 區域,從列表中選擇任一 Policy 設定。
7. 在 LAN Interface 區域,從可用的通道列表中選擇特定的通道。
8. 在 Destination Selector 區域,從已設定的目的地列表中選擇特定的目的地。
進入 Configuration -> PEF -> LAN Destination 設定 LAN Destination。例
如,在 Alert Policy Entry 頁面中,若您選擇了第 4 個目的地,您必須設
定第四插槽(LAN Destination 編號為 4 的插槽)。
4-20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63
9. 在 Alert String 區域,勾選 Event Specific。
10. 在 Alert String Key 區域,選擇任一設定值,用來查看為這個 Alert Policy 發送的
Alert String。
11. 點選 Add 儲存新的警報規則並返回 Alert Policy 列表。
12. 點選 Cancel 取消更改並返回 Alert Policy 列表。
13. 在 Alert Policy 列表中,要更改設定,先選擇要更改的插槽,然後點選 Modify。
14. 在 Modify Alert Policy Entry 頁面中,進行必要的更改,然後點選 Modify。
15. 在 Alert Policy 列表中,要刪除設定, 先選擇插槽,然後點選 Delete。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21
Page 64
PEF 管理 LAN Destination 設定頁面
此頁面用來設定 Event filter、Alert Policy 與 LAN destination。設定頁面如下圖所
示。
PEF Management – LAN Destination 標籤頁說明如下。
1. LAN Destination: 顯示新設定條目(只讀)的目的地編號。
2. Destination Type:目的地類型可以是一個 SNMP Trap 或一個 Email 提醒。若是
Email 提醒,需要設定 3 項內容 - 目的地 Email 地址、主題與內容正文。另外還
需要新增 SMTP 伺服器訊息 - 進入 Configuration -> SMTP 進行設定。若是 SNMP
Trap,只需設定目的地 IP 地址。
3. Destination Address:若目的地類型為 SNMP Trap,輸入將收到警報的系統 IP 地
址。目的地地址支援以下格式:
- IPv4 地址格式
- IPv6 地址格式
若目的地類型為 Email 提醒,輸入將收到電子郵件的 Email 地址。
4. Subject & Message:若目的地類型為 Email 提醒,則必須設定此項目。發送的郵
件將會包含特定主題與正文內容。
5. Add:儲存新的 LAN 目的地並返回 LAN Destination 列表。
6. Cancel:取消更改並返回 LAN Destination 列表。
4-22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65
步驟:
1. 在 LA N De stination 標籤頁中,選擇您要設定的插槽。此插槽必須與您在 Alert
Policy Entry- Destination Selector 中選擇的相同。例如,您在 Alert Policy 標籤
頁的 Alert Policy Entry 頁面中將 Destination Selector 選擇為 4,那麼您必須設定
LAN Destination 頁面的第四插槽。
2. 選擇插槽並點選 Add 打開 Add LAN Destination Entry 頁面。
3. 在 LAN Destination 區域,會顯示新設定條目的目的地,且為只讀。
4. 在 Destination Type 區域選擇類型。
5. 在 Destination Address 區域,輸入目的地地址。
注意:若目的地類型為 Email 提醒,輸入將收到電子郵件的 Email 地址。
6. 從使用者列表中選擇 User Name。
7. 在 Subject 區域,輸入主題。
8. 在 Message 區域,輸入內容。
9. 點選 Add 儲存新的 LAN 目的地並返回 LAN Destination 列表。
10. 點選 Cancel 取消更改並返回 LAN Destination 列表。
11. 在 L AN D estinat i o n 標籤頁中,要更改設定,先選擇要更改的行,然後點選
Modify。
12. 在 Modify LAN Destination Entry 頁面中,進行必要的更改,然後點選 Modify。
13. 在 LAN Destination 標籤頁中,要刪除設定, 先選擇插槽,然後點選 Delete。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23
Page 66
4.4.10 RADIUS
此頁面用來開啟或關閉 RADIUS 驗證,並輸入所需訊息來造訪 RADIUS 伺服器。
4.4.11 遠端會話(Remote Session)
Remote Session 頁面用來開啟或關閉 KVM 或重定向會話時的資料加密。
1. Single Port Application:勾選以開啟。
2. Keyboard Language:從下拉列表中選擇鍵盤語言。
3. Local Monitor OFF:勾選以開啟或關閉。
4. Automatically OFF Local Monitor, When JViewer Launches:勾選以開啟或關閉。
5. Save:儲存當前更改。
若出現任何問題,它將自動關閉當前存在的 KVM 或虛擬媒體會話的遠端
重定向。
6. Reset:重置更改的內容。
4-24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67
4.4.12 服務(Services)
此頁面中列出了在 B M C 上執行的服務。顯示服務的當前狀態和其他基本訊息。點
選【Modify】修改服務設定。
4.4.13 SMTP
SMT P 頁面用來設定 S M TP 郵件伺服器。輸入郵件伺服器的 IP 地址,然後點選
【Save】應用設定。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25
Page 68
4.4.14 SSL
SSL(Secure Socket Layer)協議為 Netscape 所研發,用以保障網路伺服器與瀏覽
器之間的傳輸。協議使用第三方 CA(Certificate Authority)認證來識別傳輸的一端或
兩端。
從主選單點選【Configuration】>【SSL】打開“SSL Certificate Configuration”頁
面。此頁面有三個標籤頁。
1. 【Upload SSL】項目可用於上傳證書與私人密鑰文件至 BMC。
2. 【Generate SSL】項目用於依據設定訊息生成 SSL證書。
3. 【View SSL】項目用於查看已上傳的 SSL 證書。
4-26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69
SSL Certificate Configuration – Upload SSL 標籤頁說明如下。
1. Current Certificate:顯示當前證書訊息(只讀)。
2. New Certificate:要上傳的證書,證書須為 pem 類型。
3. Current Privacy Key:顯示當前隱私密鑰訊息(只讀)。
4. New Privacy Key:新隱私密鑰,須為 pem 類型。
5. Upload:上傳 SSL 證書與隱私密鑰至 BMC。
上傳成功後,HTTPs 服務將會使用新上傳的 SSL 證書開啟。
SSL Certificate Configuration – Generate SSL 標籤頁說明如下。
1. Common Name(CN):證書生成名稱。
- 最長 64 字符。
-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27
Page 70
2. Organization(O):生成證書的組織名稱。
- 最長 64 字符。
-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
3. Organization Unit(OU):生成證書的組織單位。
- 最長 64 字符。
-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
4. City or Locality(L):組織所在城市(必填)。
- 最長 64 字符。
-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
5. State or Province(ST):組織所在州/省(必填)。
- 最長 64 字符。
-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與“$”。
6. Country(C):組織所在國家代碼(必填)。
- 僅允許兩個字符。
-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
7. Email Address:組織電子郵件地址(必填)。
8. Valid for:證書有效期。
- 有效期為 1 至 3650 天。
9. Key Length:證書位長。
10. Generate:生成新的 SSL 證書。
HTTPs 服務將會使用新上傳的 SSL 證書開啟。
4-28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71
SSL Certificate Configuration – Generate SSL 標籤頁說明如下。
1. Basic Information:此部分顯示有關已上傳 SSL 認證的基本訊息,有以下內容:
• Version
• Serial Number
• Signature Algorithm
• Public Key
2. Issued From:此部分描述認證方訊息。
• Common Name(CN)
• Organization(O)
• Organization Unit(OU)
• City or Locality(L)
• State or Province(ST)
• Country(C)
• Email Address
3. Validity Information:此部分顯示已上傳認證的有效期。
• Valid From
• Valid To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29
Page 72
4. Issued To:此部分顯示認證方訊息。
• Common Name(CN)
• Organization(O)
• Organization Unit(OU)
• City or Locality(L)
• State or Province(ST)
• Country(C)
• Email Address
步驟:
1. 點選 Upload SSL 標籤頁,瀏覽 New Certificate 與 New Privacy key。
2. 點選 Upload 上傳新的證書與隱私密鑰。
3. 在 Generate SSL 標籤頁中輸入以下詳細訊息。
• Common Name,證書名稱
•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組織名稱
• Overall Organization Section Unit,組織單位
• City or Locality,組織所在城市
• State or Province,組織所在州(省)
• Country,組織所在國家
• email address,組織電子郵件地址
• Valid For,證書有效時間
4. 選擇 Key Length,設定證書的位元值。
5. 點選 Generate 生成證書。
6. 點選 View SSL 標籤頁以使用者可讀的格式查看已上傳 SSL 證書。
1. 上傳或生成證書後,僅開啟 HTTP 服務。
2. 您現在可以安全地造訪您的 M egaRAC® S P,請使用以下鏈接:
3. 例如,若您的 MegaR A C® S P 的 I P 地址為 192.168.0.30,則輸入
4. 請注意 <http> 後的 <s>。在造訪 Me gaRAC® SP 前,您必須接受證
4-30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https://<您的 MegaRAC® SP 的 IP 地址>
https://192.168.0.30
書。
Page 73
4.4.15 使用者(Users)
“Use r M a n a gement”頁面中可查看伺服器的當前使用者插槽。您可以新增使用
者、修改或刪除已存在的使用者。“User Management”頁面如下圖所示。
1. User ID:顯示使用者的 ID 號碼。注意:列表最多只能包含 10 個使用者。
2. User Name:顯示使用者名稱。
3. User Access:開啟或關閉使用者的存取權限。
4. Network Privilege:顯示使用者的網路存取權限。
5. SNMP Status:顯示使用者的 SNMP 狀態是否為開啟或關閉。
6. Email ID:顯示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地址。
7. Add User:新增一個新使用者。
8. Modify User:修改已存在的使用者。
9. Delete User:刪除已存在的使用者。
新增新使用者:
1. 要新增一個新使用者,選擇一個空的插槽並點選【Add User】。
2. 在“User Name”區域輸入使用者的名稱。
3. 在“Password”與“Confirm Password”區域,輸入並確認您的密碼。
4. 密碼長度必須為 8~20 個字符,且不可使用空格。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31
Page 74
5 開啟或關閉 User Access Privilege.
6. 在“Network Privilege”區域,輸入使用者的網路權限:Administrator(管理
員)、Operator(操作員)、User(使用者)或 No Access(無權限)。
7. 勾選“SNMP Status”復選框為使用者開啟 SNMP 權限。注意:若 SNMP Status
開啟,則必須設定密碼。
8. 從“SNMP Access”下拉選單中為使用者選擇 SNMP 存取層級:Read Only(只
讀)或 Read Write(讀寫)。
9. 從下拉列表中選擇 SNMP 設定使用的 Authentication Protocol。注意:若
Authentication 協議改變,則必須設定密碼。
10. 從“Privacy protocol”下拉選單中選擇 SNMP 設定使用的 Encryption algorithm。
11. 在“Ema i l I D”區域,輸入使用者的電子郵件帳號。若使用者忘記密碼,新密碼
會透過郵件的方式寄至此電子郵件帳號。
AMI-Format:此郵件格式的主題為“Alert from (your Hostname)”。此郵件的內容
顯示游標訊息:游標類型與描述。
Fixed-Subject Format:此格式會依據使用者設定顯示相關訊息。您必須設定郵件
警告的主題與訊息。
12. 在“New SSH Key”區域,點選【Browse】並選擇 SSH 密鑰文件。注意:SSH 密
鑰文件應為 pub 類型。
13. 點選【Add】儲存新使用者並返回使用者列表頁面。
14. 點選【Cancel】取消修改並返回使用者列表頁面。
修改已有使用者
1. 從列表中選擇一個使用者,並點選【Modify User】。
2. 編輯需要的內容。
3. 要改變密碼,開啟【Change Password】項目。
4. 修改完成後,點選【Modify】返回使用者列表頁面。
刪除已有使用者
要刪除使用者,先從列表中選擇使用者,然後點選【Delete User】。
4-32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75
4.4.16 虛擬媒體(Virtual Media)
以下選項可讓您設定虛擬媒體裝置。您可以選擇支援各種虛擬媒體裝置的數量。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33
Page 76
4.5 遠端控制(Remote Control)
此部分允許您對伺服器進行遠端操作。點選每個選項開始進行設定。
4.5.1 Console Redirection
遠端控制台應用程式,使用網頁圖形使用者介面,可遠端控制伺服器的作業系統、
使用螢幕、滑鼠與鍵盤,以及重定向本地 CD/DVD、磁片與硬碟/USB 隨身碟,如同這
些裝置是直接連接在伺服器上。此遠端控制台可以支援同時 2 位使用者開啟畫面,
由優先開啟的使用者取得鍵盤與滑鼠控制,並可選擇是否轉移控制權給另一位使用
者。
瀏覽器設定
若開啟 KVM,需解除對彈出視窗的阻止。若使用 Internet explorer,從設定中開啟
下載文件項目。
4-34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77
Java Console:
這是一個獨立於作業系統的插件,可在 JRE 的輔助下在 Windows 與 Linux 中使
用。客戶端系統中需安裝 JRE。您可以從以下鏈接安裝 JRE:http://www.java.com/en/
download/manual.jsp
兩種方法開啟 Java Console:
1. 打開 Dashboard 頁面,在 Remote control 部分點選 Launch for Java Console。
2. 打開 Remote Control > Console Redirection 頁面,點選 Java Console。
將從 BMC 下載 .jnlp 文件。
要開啟 .jnlp 文件,使用適當的 JRE 版本(Javaws)下載完成後,C o n s ole
Redirection 視窗開啟。
Console Redirection 主選單包含以下項目:
• 視訊(Video)
• 鍵盤(Keyboard)
• 滑鼠(Mouse)
• 選項(Options)
• 媒體(Media)
• 鍵盤概觀(Keyboard Layout)
• 視訊記錄(Video Record)
• 電源(Power)
• 活動中的使用者(Active User)
• 幫助(Help)
關於這些選單的詳細說明請參考以下部分。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35
Page 78
視訊(Video)
此選單包含以下子項目:
1. Pause redirection:此項目用來暫停 Console Redirection。
2. Resume Redirection:此項目用來當會話暫停時重新開始 Console Redirection。
3. Refresh Video:此項目用來更新 Console Redirection 視窗的顯示內容。
4. Turn ON Host display:若您開啟此選項,顯示畫面將回到伺服器螢幕。
5. Compression Mode:此項目用來設定視訊中的壓縮設定。
6. DCT Quantization Table:此項目用來設定質量,範圍從 0(最差)到 7(最佳質
量)。
7. Turn O F F H o s t displa y:若您開啟此選項,伺服器顯示將為空白,但您可以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查看螢幕。
8. Capture Screen:本項目可讓您截取 console redirection 畫面。
9. Exit:此項目用來退出 console redirection 畫面。
4-36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79
鍵盤(Keyboard)
此選單包含以下子項目:
1. Hold Right Ctrl Key: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右邊 <CTRL> 鍵功能。
2. Hold Right Alt Key: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右邊 <ALT> 鍵功能。
3. Hold Left Ctrl Key: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左邊 <CTRL> 鍵功能。
4. Hold Left Alt Key: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左邊 <ALT> 鍵功能。
5. Left Windows Key: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左邊 <WIN> 鍵功能。您
也可以決定按鍵的方式:長按或按下後放開。
6. Right Windows Key: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右邊 <WIN> 鍵功能。
您也可以決定按鍵的方式:長按或按下後放開。
7. A l t+C t rl+Del:此項目等同於當您在重定向時同時按下伺服器上的 <CTRL>、
<ALT> 與 <DEL> 鍵。
8. Context menu:在 Console Redirection 中此項目實現 context 選單功能。
9. Hot Keys:本選單項目可讓您將常用的鍵新增為熱鍵。
10. Full Keyboard support:勾選本項目以支援完全鍵盤。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37
Page 80
滑鼠(Mouse)
1. Show Cursor:此項目用來顯或隱藏遠端客戶端系統中的本地滑鼠游標。
2. Mouse Calibration:只有當滑鼠模式時此項目才可用。
在此步驟中,遠端伺服器上的滑鼠閾值設定會被發現。本地滑鼠的游標以紅色顯
示,遠端游標為遠端視訊畫面中的一部分。兩個游標都會在一開始便同步。請使用
“+”或“-”鍵來改變閾值設定,直到兩個游標不同步。請偵測第一個使兩個游標不
同步的閾值。偵測到後,使用 'ALT-T' 儲存閾值。
3. Mouse Mode:此選單項目可讓您選擇滑鼠支援的模式或類型。
4-38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81
選項(Options)
Band width:Bandwidth Usage 項目用來調整頻寬。您可以選擇以下項目:
1. Auto Detect:此項目用來自動偵測客戶端鍵盤分布,並依據偵測到的訊息發送主
要事件至主機。
2. 256Kbps
3. 512Kbps
4. 1Mbps
5. 10Mbps
6. 100Mbps
Keyboard/Mouse Encryption:此項目用來加密鍵盤輸入和滑鼠移動。
縮放(Zoom):
只有當 Java Console 開啟時此項目才可用。
1. Zoom In:放大畫面尺寸。放大範圍為 100% 到 150%,以 10% 為增量。
2. Zoom Out:縮小畫面尺寸。縮小範圍為 100% 到 50%,以 10% 為增量。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39
Page 82
媒體(Media)
Virtual Media Wizard:
要新增或修改媒體,選擇並點選 Virtual Media Wizard 按鈕,然後會彈出一個名為
“Virtual Media”的視窗,可以設定媒體。Virtual Media 畫面如下圖所示。
Floppy Key Media:此項目用來開始或停止物理軟碟機裝置與軟碟機圖片類型(如
img)的重定向。
CD/DVD Media:此項目用來開始或停止物理 DVD/CD-ROM 光碟機與 cd 圖片類型
(如 iso)的重定向。
Hard disc/USB Key Media:此項目用來開始或停止 Hard Disk/USB 與 USB 圖片(如
img)的重定向。
4-40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虛擬媒體向導
Page 83
鍵盤概觀(Keyboard Layout)
Auto Detect:此項目用來自動偵測鍵盤分布。語言自動支援 英語 – 法語 – 西班
牙語 – 德語 - 日語。若客戶端與主機的語言相同,那麼除英語外,以上所有語言都
必須選擇此項目以避免輸入錯誤。
Sof t K e y board:此項目用來選擇鍵盤分布。螢幕中會顯示一個如鍵盤一樣的對話
框。若客戶端與主機的語言不同,那麼除英語外,以上所有語言都必須在 JVie w e r
中的列表中選擇適當的語言並使用軟鍵盤以避免輸入錯誤。注意:軟鍵盤只適用於
JViewer 應用程式,並不適用於客戶端系統。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41
Page 84
4.5.2 伺服器電源管理(Server Power Control)
“Serv er P ower Cont rol”頁面顯示現在伺服器電源狀態,並允許您變更當前的設
定。請選擇您想要的項目,然後點選【Perform Action】執行選擇的操作。
4.5.3 Java SOL
“Java SOL”頁面可讓您開啟 Java SOL 應用程式。
4.5.4 機殼識別指令(Chassis Identify Command)
在“Ch a s s i s I d entify Comm a n d”頁面中您可以執行控制機殼識別指令。點選
【Perform Action】執行命令。
4-42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85
4.5.5 電源按鈕(Power Button)
“Power Button”頁面允許您開啟或關閉電源按鈕,然後點選【Perform Action】確
認選擇。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43
Page 86
4.6 自動錄影(Auto Video Recording)
此部分允許您設定可以觸發 K VM 伺服器自動錄影功能的事件,並將已錄製的視訊
文件顯示在 BMC 中。
4.6.1 觸發器設定(Triggers Configuration)
本頁面允許您設定可觸發 KVM 伺服器自動錄影功能的事件。
4.6.2 已錄製視訊(Recorded Video)
此部分在 B M C 中顯示已錄製視訊文件列表,並可播放、下載、儲存或刪除選定的
視訊。
4-44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87
4.7 維護(Maintenance)
此部分用來為遠端伺服器進行保留設定,恢複出廠預設值,或進行韌體升級。
4.7.1 保留設定(Preserve Configuration)
本頁面可讓您選擇特定的項目作為保留設定,當執行恢復出廠設定或韌體升級時,
這些設定會被保留。
4.7.2 恢復出廠預設值
此部分用來恢復所有出廠預設值。
1. Enter Preserve Configuration:點選以選擇需保留的設定。
2. Restore Configuration:已選擇的設定將被保留,其他設定將被恢復為預設值。若
您沒有選擇保留設定,則所有設定將恢復成它們的預設值,裝置將完全恢復為出
廠預設狀態。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45
Page 88
4.7.3 BMC 重置(Reset BMC)
本頁面可讓您執行裝置的冷啟動命令。
注意:進入【Perform Action】後,其他網頁及服務將無法使用。所有開
啟的小部件將自動關閉。裝置將重置並在數分鐘內重新啟動。
4.7.4 iKVM 重置(Reset iKVM)
本頁下面可讓您重置裝置的 iKVM。
注意:進入【Perform Action】後,其他 JAVA 終端與虛擬媒體將無法使
用。所有的 iKVM 會話將被自動關閉。
4.7.5 BIOS 開機自我檢測程序代碼(BIOS POST Code)
本頁面顯示上一次的 BIOS 開機自我檢測程序代碼訊息。
4-46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89
4.8 韌體升級(Firmware Update)
此部分可進入升級模式並升級 ASMB8 的韌體。
4.8.1 韌體升級(Firmware Update)
本頁面可讓您遠端更新裝置的韌體。
注意:進入【Enter Update Mode】後,小部件、其他網頁及服務將無法使
用。所有開啟的小部件將自動關閉。若中途取消升級,裝置將會重置。
4.8.2 BIOS 升級(BIOS Update)
本頁面可讓您遠端更新主機的 BIOS。
注意:進入【Start Updating BIOS】後,小部件將無法使用。所有開啟的
小部件將自動關閉。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4-47
Page 90
4-48
第四章:網頁使用者介面
Page 91
附錄:
參考訊息
本章附錄介紹了 BMC 與 LAN 接頭在主機
板上的位置,並提供了在安裝與使用管理卡
的過程中出現的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法。
A
Page 92
A.1 BMC 插座
華碩伺服器主機板支援具有底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BMC)接頭的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
BMC 插座的位置請參考下列圖示。
A-2
附錄:參考訊息
主機板圖示僅供參考。主機板外觀可能因型號而異。
Page 93
A.2 LAN 接頭
華碩伺服器主機板支援具有三個 L A N (R J-45) 網路接頭的 ASMB8-iK V M 遠端管
理卡:一個用於網路連接,另兩個用於伺服器管理。用於伺服器管理的接頭標示為
Shared LAN 與 DM_LAN1。您必須使用 Shared LAN 與 DM_LAN1 接頭將遠端伺服器
連接到本地 / 中心主機(直接 LAN 連線)或網路集線器或路由器。
Shared LAN 與 DM_LAN1 接頭的位置請參考下列圖示。
DM_LAN1 Shared LAN
Shared LAN 與 DM_LAN1 的具體位置請參考主機板使用手冊。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A-3
Page 94
A.3 疑難排解
疑難排解部分提供了一些在您安裝 / 使用華碩 ASMB8-iKVM 管理卡時常
見問題的解決方法,幫助您輕鬆解決問題。若嘗試了此部分的方法仍未
解決問題或有其他問題,請連絡技術支援部門。
問題 解決方法
本地/ 中心伺服器無法連接到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
所有 SEL(系統事件日誌)無法顯示 最大 SEL 數為 900 個事件。
1. 檢查網路線是否正確插入 LAN 接
頭。
2. 請確認遠端與本地 / 中心伺服器
的 IP 地址在同一個子網內。
(請參考第二章的說明)
在本地 / 中心伺服器上嘗試
“ping xx.xx.xx.xx”(遠端伺服
器 IP),並確認遠端伺服器 可回
復 ping 請求。
3. 檢查 IP 來源是否設定為
[DHCP]。若設為 [DHCP],您無法
設定 IP 地址。
SEL(系統事件日誌)中顯示的的日
期 / 時間不正確
ASMB8-iKVM 在防火牆環境下無法連
接網路
Java 重定向畫面無法正常顯示 點選【Refresh Page】鍵更新重定向
ASMB JAVA console 僅適用於內建的顯示卡,在其他的視訊卡上可能無
法正常顯示。
A-4
附錄:參考訊息
請參考 4.4.9 的說明,檢查時區是否
設定錯誤。
請 MIS 在防火牆中新增以下接頭數:
5123(虛擬軟碟機)(TCP)
5120(虛擬 CDROM)(TCP)
623(IPMI)(TCP & UDP)
80(HTTP)(TCP)
7578(iKVM)(TCP)
443(HTTPs)(TCP)
161(SNMP)(UDP)
螢幕。
Page 95
A.4 監控器表
記憶體 ECC
編號 名稱 類型 類型編碼 設定值或事件類型 事件日期 3
0xD1
CPU1_ECC1
0xD3
CPU2_ECC1
CPU CATERR
Memory ECC Sensor
Memory ECC Sensor
0x0C
0x0C
Discrete(0x6F)
0x01: Correctable ECC
0x02: Uncorrectable ECC
0x40: Presence detected
Discrete(0x6F)
0x01: Correctable ECC
0x02: Uncorrectable ECC
0x40: Presence detected
0x00: DIMM_A1, 0x01: DIMM_A2,
0x02: DIMM_A3, 0x03:DIMM_A4,
0x04: DIMM_B1, 0x05: DIMM_B2,
0x06: DIMM_B3, 0x07: DIMM_B4,
0x08: DIMM_C1, 0x09: DIMM_C2,
0x0A: DIMM_C3, 0x0B: DIMM_C4,
0x0C: DIMM_D1, 0x0D: DIMM_D2,
0x0E: DIMM_D3, 0x0F: DIMM_D4
0x00: DIMM_D1, 0x01: DIMM_D2,
0x02: DIMM_D3, 0x03: DIMM_D4,
0x04: DIMM_E1, 0x05:DIMM_E2,
0x06: DIMM_E3, 0x07: DIMM_E4,
0x08: DIMM_F1, 0x09: DIMM_F2,
0x0A: DIMM_F3, 0x0B: DIMM_F4,
0x0C: DIMM_G1, 0x0D: DIMM_G2,
0x0E: DIMM_G3, 0x0F: DMM_G4,
0x10: DIMM_H1, 0x11: DIMM_H2,
0x12: DIMM_H3, 0x13: DIMM_H4,
0x14: DIMM_C1, 0x15: DIMM_C2,
0x16: DIMM_C3, 0x17: DIMM_C4
編號 名稱
0xDA CPU_CATERR Processor 07h Discrete (6Fh)
類型 類型編碼
設定值或事件類型
0x01: IERR
記憶體錯誤
編號 名稱
0xDB Memory_Train_ERR OEM Type 0xC5 Discrete (6Fh)
類型 類型編碼
設定值或事件類型
0x01: Memory Train Error
事件日期 3
[7:0] - Memory module/device
0x00: DIMM_A1, 0x01: DIMM_A2, 0x02: DIMM_A3,
0x04: DIMM_B1, 0x05: DIMM_B2, 0x06: DIMM_B3,
0x08: DIMM_C1, 0x09: DIMM_C2, 0x0a: DIMM_C3,
0x0c: DIMM_D1, 0x0d: DIMM_D2, 0x0e: DIMM_D3,
0x10: DIMM_E1, 0x11: DIMM_E2, 0x12: DIMM_E3,
0x14: DIMM_F1, 0x15: DIMM_F2, 0x16: DIMM_F3,
0x18: DIMM_G1, 0x19: DIMM_G2, 0x1a: DIMM_G3,
0x1c: DIMM_H1, 0x1d: DIMM_H2, 0x1e: DIMM_H3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A-5
Page 96
Backplane HD
編號 名稱
0x68
0x69
0x6A
0x6B
0x6C
0x6D
0x6E
0x6F
0x78
0x79
0x7A
0x7B
0x7C
0x7D
0x7E
0x7F
Backplane1 HD1
Backplane1 HD2
Backplane1 HD3
Backplane1 HD4
Backplane1 HD5
Backplane1 HD6
Backplane1 HD7
Backplane1 HD8
Backplane2 HD1
Backplane2 HD2
Backplane2 HD3
Backplane2 HD4
Backplane2 HD5
Backplane2 HD6
Backplane2 HD7
Backplane2 HD8
類型 類型編碼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Drive Slot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0x0D
設定值或事件類型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Discrete(0x6F)
0x01: Drive Presence
0x02: Drive Fault
0x80: Rebuild
A-6
附錄:參考訊息
Page 97
電源
編號 名稱
0x81
0x82
0x83
0x92
0x93
0x94
0x95
0x96
0x97
0x84
0x85
0x86
0x9A
0x9B
0x9C
0x9D
0x9E
0x9F
PSU1 Temp Temperature
PSU1 Fan1 FAN
PSU1 Fan2 FAN
PSU1 Over Temp
PSU1 FAN Low FAN
PSU1 AC
PSU1 Slow FAN1
PSU1 Slow FAN2
PSU1 PWR Detect Power Supply
PSU2 Temp Temperature
PSU2 Fan1 FAN
PSU2 Fan2 FAN
PSU2 Over Temp
PSU2 FAN Low FAN
PSU2 AC Lost Power Supply
PSU2 Slow FAN1
PSU2 Slow FAN2
PSU2 PWR Detect Power Supply
類型 類型編碼
Temperature
Power Supply
FAN
FAN
Temperature
FAN
FAN
0x01
0x04
0x04
0x01
0x04
0x08
0x04
0x04
0x08
0x01
0x04
0x04
0x01
0x04
0x08
0x04
0x04
0x08
設定值或事件類型
Threshold(0x01)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t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0x40: Transition to Non-Recoverable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Discrete(0x6F)
0x01: Presence Detected
0x08: Power Supply input lost (AC/DC)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0x40: Transition to Non-Recoverable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0x40: Transition to Non-Recoverable
Discrete(0x6F)
0x01: Presence Detected
0x02: Power Supply Failure Detected
Threshold(0x01)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t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0x40: Transition to Non-Recoverable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Discrete(0x6F)
0x01: Presence Detected
0x08: Power Supply input lost (AC/DC)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0x40: Transition to Non-Recoverable
Discrete(0x07)
0x01: Transition to OK
0x10: Transition to Non-Critical from more severe
0x40: Transition to Non-Recoverable
Discrete(0x6F)
0x01: Presence Detected
0x02: Power Supply Failure Detected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A-7
Page 98
硬體監控
編號 名稱
0x31
0x32
0xCC
0xCD
0x34
0x35
0x36
0x37
0x38
0x39
0x3A
CPU1 Temperature
CPU2 Temperature
TR1 Temperature
TR2 Temperature
VCORE1
VCORE2
+3.3V
+5V
+12V
+1.5V_ICH
(For Intel DP platform only -- ASUS Z8
series server MB; -E6 server system)
+1.1V_IOH
(For Intel DP platform only -- ASUS Z8
series server MB; -E6 server system)
類型 類型編碼
Temperature 0x01
Temperature 0x01
Temperature 0x01
Temperature 0x01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設定值或事件類型
Threshold(0x01)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0x3B
0x3C
0x3D
0x3E
A-8
附錄:參考訊息
+5VSB
VBAT
P1VTT
(For Intel DP platform only -- ASUS Z8
series server MB; -E6 server system)
+1.5V_P1DDR3
(For Intel platform only -- ASUS Z8 series
server MB; -E6 server system)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0x02
0x02
0x02
0x02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Page 99
0x3F
0x40
0x41
0x42
0x42
0x43
0x44
0x45
0x46
0x47
0x48
0x49
0x4A
0xA0
0xA1
P2VTT
(For Intel DP platform only -- ASUS Z8
series server MB; -E6 server system)
+3.3VSB
+1.5V_P2DDR3
(For Intel DP platform only -- ASUS Z8
series server MB; -E6 server system)
P1DDR3
(For AMD platform only)
+1.5V
(For Intel UP platform only)
P2DDR3
(For AMD platform only)
P1_+1.2V
(For AMD platform only)
P2_+1.2V
(For AMD platform only)
P1_VDDNB
(For AMD platform only)
+1.8V
(For AMD platform only)
+1.2V
(For AMD platform only)
+1.1V
(For AMD platform only)
VTT
(For AMD platform only)
CPU_FAN1
CPU_FAN2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Voltage
FAN
FAN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2
0x04
0x04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cal - going low
Upper Non-critical - going high
Upper Critical - going high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華碩 ASMB8-iKVM 遠端管理卡使用手冊
A-9
Page 100
0xA2
0xA3
0xA4
0xA5
0xA6
0xA7
0xA8
0xA9
0xAA
0x4F
FRNT_FAN1
FRNT_FAN2
FRNT_FAN3
FRNT_FAN4
REAR_FAN1
REAR_FAN2
FRNT_FAN5
FRNT_FAN6
FRNT_FAN7
Chassis Intrusion
FAN
FAN
FAN
FAN
FAN
FAN
FAN
FAN
FAN
Physical
Security
(Chassis
Intrusion)
0x04
0x04
0x04
0x04
0x04
0x04
0x04
0x04
0x04
0x05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Threshold(0x01)
Lower Non-critical - going low
Lower Critital - going low
Discrete(0x6F)
0x01: General Chassis Intrusion
0x02: Drive Bay Intrusion
A-10
附錄:參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