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产品描述 ................................................................................................................................................. 3
一、特性概述 ...............................................................................................................................................................3
二、产品组成 ...............................................................................................................................................................3
三、硬件特性 ...............................................................................................................................................................4
1、双绞线端口 .............................................................................................................................................................5
2、端口指示灯及其模式选择按钮 ................................................................................................................................6
3、系统指示灯 .............................................................................................................................................................7
4、RS-232 管理端口....................................................................................................................................................8
5、复位按钮.................................................................................................................................................................9
6、交流电源接口 .......................................................................................................................................................10
四、软件特性 .............................................................................................................................................................10
1、AT-S39 管理软件..................................................................................................................................................11
2、增强型堆叠 ...........................................................................................................................................................14
3、生成树协议(STP)..................................................................................................................................................15
4、基于标记和端口的 VLAN......................................................................................................................................16
5、基本 VLAN 模式 ...................................................................................................................................................17
6、服务质量(QOS)....................................................................................................................................................17
7、BOOTP 和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17
8、端口镜像...............................................................................................................................................................18
9、链路聚合...............................................................................................................................................................18
10、端口安全.............................................................................................................................................................20
五、以太网交换基础 ..................................................................................................................................................21
1、MAC 地址表 .........................................................................................................................................................21
2、双工模式...............................................................................................................................................................22
3、储存转发...............................................................................................................................................................22
4、背压和流量控制....................................................................................................................................................23
第二章:如何安装 AT-8024............................................................................................................................... 24
一、安全须知 .............................................................................................................................................................24
二、选择安装位置......................................................................................................................................................25
三、打开包装 .............................................................................................................................................................25
四、在机柜中安装......................................................................................................................................................26
五、连接网络电缆并加电...........................................................................................................................................27
六、开始对 8024 进行管理 ........................................................................................................................................28
第三章 排错....................................................................................................................................................... 30
第四章 二层交换机 8024/8024GB/8026FC 基本配置........................................................................................ 32

AT-8024是二层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它丰富的特性和性能,简化了建立和维护以太网
或快速以太网时所需的工作量。
一、特性概述
24个10Base-T/100Base-TX的RJ-45接口
第一章 产品描述
自动直通线与交叉线识别(MDI/MDI-X)
速率及全/半双工自动协商(符合IEEE 803.3标准)
4000个MAC地址表
链路聚合以及端口镜像
端口安全
BOOTP和DHCP
IGMP检测侦听
AT-S39管理软件
基于端口的VLAN(符合IEEE 802.1Q标准)
基本VLAN模式
生成树协议(符合IEEE 802.1D标准)
服务质量QoS(符合IEEE 802.1p标准)
二、产品组成
图1是AT-8024的前面板,图2是它的后面板。

图1 AT-8024的前面板
图2 AT-8024的后面板
三、硬件特性
下面的描述是AT-8024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硬件特性:
双绞线端口
端口指示灯和指示灯模式选择按钮
系统指示灯
RS-232管理端口
复位按钮
AC交流电源

1、双绞线端口
AT-8024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拥有24个双绞线端口,这些端口将在下面作更进一步的介
绍。
连接类型
所有的双较线端口都是8针的RJ-45连接。
图3 双绞线端口
端口速率
AT-8024的端口是10Base-T和100Base-TX自适应的,也就是说它的速率是10Mbps
每秒或者是100Mbps每秒。端口的速度可以手工设定。由于端口是支持IEEE 802.3u自动
协商标准,也可以让交换机自动设置端口速度。自动协商就是交换机自动查询并使用某个
端口和其互联的对端接点设备之间可以使用的最高速率。举例来说,如果对端接点设备的
速率是10Mbps,那么交换机也将与其互联的端口速率设成10Mbps。
注释:
自动协商在交换机的所有的双绞线端口中是默认的设置。关于解除自动协商并手工设置端口速率,
请查阅AT-S39管理软件用户使用指南(AT-S39 Management Software User’s Guide).
最大传输距离
每个双绞线端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是100米(328英尺)。
线缆类型
3类或3类以上的屏蔽或非屏蔽双绞线用于10Mbps网络连接;5类或超5类屏蔽或非屏
蔽双绞线用于100Mbps网络连接。
Auto-MDI

端口都是自动线缆识别的(Auto-MDI),并符合 IEEE 802.3ab标准。所有端口都可以
根据所连线缆类型,自动配置MDI或MDI-X,使得交换机与其它设备之间可以任意使用交
叉线或直通线互联。
双工模式
交换机上的每个双绞线端口都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模式,并且符合802.3u标准,可以
自动协商全/半双工模式。如果对端节点设备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交换机则把与之互联的
端口也设置成全双工工作模式;如果对端是半双工工作模式,则交换机上的端口也将设置
成半双工工作模式。
我们可以通过管理软件,手工设置交换机上的某一端口或所有端口的双工模式。
2、端口指示灯及其模式选择按钮
图 4 端口指示灯和模式选择按钮
在前面板上的端口指示灯显示了每个端口的状态信息。每端口对应有两个灯。链路指
示灯如下面表1所示,表明了该端口和与其互联的对端节点设备之间的链路是否正常。
每个端口还有一个模式指示灯,显示着包含端口速度、双工模式在内的多种端口状态
信息。用模式选择按钮来选择模式,其模式种类在按钮旁边。每个模式代表端口模式指示
灯显示的内容。例如,如果模式种类指示灯中100指示灯亮,则表示端口的模式指示灯显
示的是端口速率。
注释:
使用选择按钮并不能影响交换机的正常运行。

指示灯 状态 描述
不亮 表示端口和其对端节点设备之间没有链路 端口灯LINK
绿灯常亮 表示端口和其对端节点设备之间链路正常
不亮 表示在此端口上没有数据冲突 模式灯COL
绿灯闪亮 表示在此端口上有数据冲突
不亮 表示此端口是以10Mbps速度连接的 模式灯100
绿灯常亮 表示此端口是以100Mbps连接的
不亮 表示此端口是以半双工模式在工作 模式灯FULL
绿灯常亮 表示此端口是以全双工模式在工作
不亮 表示此端口上没有活动 模式灯ACT
表1 端口指示灯
3、系统指示灯
系统指示灯在交换机的前面板上,显示了一些交换机的基本的信息。其说明如表2。
绿灯闪亮 表示此端口上正在发送或接收数据包
图5 系统指示灯

表2 系统指示灯System LEDs
指示灯 状态 描述
Fault
MASTER
PWR
不亮 表示工作正常
红灯常亮 表示交换机或管理软件工作不正常(如何排
错参见第三章)
红灯闪亮 表示交换机正在装载操作软件、运行诊断测
试、写入信息到FLASH或用XMODEM下载
文件
绿灯常亮 表示在增强型堆叠中此交换机为主交换机
不亮 表示在增强型堆叠中此交换机为从交换机
或者没有进行堆叠
绿灯常亮 表示交换机供电正常
4、RS-232 管理端口
图 6 RS-232 连接口
通过RS-232接口可以对交换机建立一个本地的带外(out-of-band)管理会话,通过
交换机管理软件配置交换机的运转参数。管理会话可以通过VT100终端或者装有终端模拟
软件的PC建立。
注释:
AT-8024不是必须通过配置才能使用,交换机的默认设置也许已经完全适用。

RS-232管理端口是DB-9的母口,使用直通的RS-232线缆。
默认的RS-232端口的参数:
波特率(Baud rate):115200
数据位(Data bits):8
奇偶校验(Parity):None
停止位(Stop bits):1
流控(Flow control):None
注意
这些参数是DEC VT100或ANSI终端或者是相应的终端模拟程序的默认设置。
5、复位按钮
图7 复位按钮
复位按钮在交换机的后面板上,可以在下列情况下使用这个按钮:
解决交换机的故障
重设管理软件上的交换机状态信息
这个按钮被隐藏在交换机的后背板,必须用圆珠笔等针状物体按此按钮。也可以使用
管理端口重起交换机。
注释:
复位交换机,会导致在装载操作系统过程中数据包转发的片刻终止。一旦交换机完成软件装载,交
换机可以立即恢复数据包的转发。复位交换机只需要一、两秒钟。

6、交流电源接口
图8 AC电源接口
在交换机的后面板上只有一个交流AC电源插口,具有AC输入电压自动转换功能。
四、软件特性
以下是对软件特性的介绍
AT-S39管理软件
增强型堆叠
生成树协议(STP)
基于端口和标签的虚拟局域网(VLANs)
基本VLAN模式
服务质量(QoS)
BOOTP和DHCP
端口镜像
链路聚合
端口安全
注意
所有软件特性在管理软件用户指南(AT-S39 Management Software User’s Guide)中有进一步
描述。

1、AT-S39 管理软件
在AT-8024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上已经预安装了AT-S39管理软件。管理软件上有交换机
运行参数的默认值。在一些网络环境中,默认参数不一定需要改变,可以用作未管理的交
换机。
通过AT-S39管理软件,可以管理交换机和改变、监控运行参数,实现给交换机设置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创建VLAN和链路聚合,配置生成树协议参数等功能。
管理软件的界面由菜单和提示组成,使得配置交换机和查看性能、状态信息变得简单。
你可以通过四种方式进入管理软件:
RS-232管理端口
Web浏览器
Telnet
SNMP管理程序
RS-232管理端口
进入管理软件的一个方法是用终端或装有终端模拟程序的PC连接到RS-232端口。这
是常用的本地或带外(out-of-band)管理方式。(参见图9)
图9 本地管理
一旦管理会话建立起来,在终端屏幕上会显示管理软件的主菜单,如下图:

Web浏览器
图10 AT-S39主菜单 — 本地管理会话
也可以在网络上的工作站利用WEB浏览器,如Netscape或IE,管理交换机。这属于远
程的带内(in-band)管理。
利用浏览器建立管理会话,如下图所示,只需在URL域中输入交换机的IP地址。如果
使用了增强型堆叠特性,则应输入主交换机的IP,从而管理子网中的所有AT-8024交换机。
图11 浏览器的URL域
下图是AT-S39管理软件的主页。

图12 Web管理的主页
Telnet管理
使用Telnet管理是从一个工作站远程管理交换机的另外一种方法。这种管理需要指定
交换机的Telnet管理IP。这个管理方法只有在设定了交换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或者实
施了智能堆叠特性之后,才能使用。
SNMP管理
也可以使用HP Openview之类的SNMP管理程序来管理交换机。这个管理方法需要装
载AT-8024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的MIBs到工作站上,管理交换机和利用MIB编辑器修改
MIBs。
交换机支持的MIB的标准包括:
RFC 1213 (MIB II)
RFC 1215 (TRAP MIB)
RFC 1493 (Bridge MIB)
RFC 1643 (Ethernet MIB)
RFC 1573 (Interface Group MIB)
RFC 2674 (IEEE 802.1Q MIB)
安奈特(ATI) MIB
注释: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AT-8024的MIBs可以在安奈特公司的网站上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