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PORTÉGÉ M400
东芝
PORTÉGÉ M400
笔记本电脑
用户手册
Page 2
用户手册
版权
声明
商标
2006 东芝公司版权所有。根据版权法,未经东芝公司的书面许可,不得以
任何方式翻印本手册。 对使用本手册内载信息而导致的专利侵权后果,本公
司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东芝 PORTÉGÉ M400 笔记本电脑用户手册》
2006 年 2 月第一版
音乐、电影、计算机程序、数据库及其他受版权法保护的知识产权,其版权
由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拥有。 对已获版权的材料的复制仅限于个人或家庭行
为。 任何不经版权所有者许可而超越上述规定的使用行为 (包括转换成数
字格式、更改、传输材料拷贝、网络传播)是对版权或作者个人权利的侵
害,会被认为是破坏文明或是犯罪行为。 请在进行对本手册的任何拷贝时遵
守版权法。
为求准确,本手册已经过验证和复审。 本手册包含的指导和描述对出版时的
东芝 PORTÉGÉ M400 笔记本电脑是准确的。 但是以后的电脑及其手册可能
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对直接或间接地由于电脑与手册之间的错误、遗漏或
差异而引起的损害,东芝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IBM 是注册商标, IBM PC 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商标。
Intel、 Intel SpeedStep、英特尔酷睿和 Centrino 是 Intel 公司或其在美国和其
他国家 / 地区的子公司的商标或注册商标。
Windows 和 Microsoft 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
Photo CD 是依斯特曼·柯达公司的商标。
Sonic RecordNow! 是 Sonic Solutions 的注册商标。
Bluetooth 为商标,所有权归其拥有者所有,东芝经授权合法使用。
i.LINK 是 Sony 公司的商标和注册商标。
InterVideo 和 WinDVD 是 InterVideo Inc. 的注册商标。 WinDVD Creator 是
InterVideo Inc. 的商标。
以上未列出的其他商标和注册商标可能会在此手册中使用。
ii 用户手册
Page 3
FCC
信息
产品名称: PORTÉGÉ M400
型号: PPM40
FCC
“认证信息声明”注意事项
依照 FCC 法规的第 15 部分,经测试,本设备符合 B 级数字设备的规定。 这
些规定旨在为设备室内安装提供合理保护,防止有害干扰。 本设备会产生、
使用和发射无线电波,如果未按说明正确安装、使用,将对无线电通信造成
有害干扰。 但是,并不保证进行特定的安装时不会产生有害干扰。 假如本设
备对无线电或电视讯号的接收产生有害干扰 (通过打开和关闭本设备即可
判断),用户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解决 :
■ 重新调节或者换个位置放置天线。
■ 增加本设备与受干扰设备之间的距离。
■ 将本设备与受干扰设备连接到不同的插座。
■ 咨询经销商或者有经验的无线电 / 电视技术人员,寻求帮助。
用户手册
本设备只能连接符合
并未推荐的外围设备很可能对无线电和电视讯号接收产生干扰。 外接设备
与电脑的外接显示器端口、
接的线缆必须使用屏蔽导线。
对设备进行改装,用户对设备的使用授权将会被撤销。
FCC
要求
本设备符合 FCC 法规第 15 部分。 其操作必须遵守以下两种要求:
1. 本设备不能导致有害干扰。
2. 本设备必须经受任何接收到的干扰,包括可能导致意外操作的干扰。
FCC的B
USB
级规定的外围设备。 使用不兼容的或者东芝
端口、
IEEE1394
如果未经东芝或者东芝授权机构明确认可而
端口和麦克风插孔之间连
联系
地址: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9740 Irvine Boulevard
Irvine, California 92618-1697
电话: (949)583-3000
用户手册 iii
Page 4
用户手册
EU
认证声明
东芝声明,产品 PPM40* 符合以下标准:
附加信息: “本产品符合 Directive 73/23/EEC 低压标准、EMC
依据欧洲相关标准,本产品带有 CE 标志。 负责 CE 标志的是 TOSHIBA
Europe, Hammfelddamm 8, 41460 Neuss,Germany 。
VCCI Class B Information
Directive 89/336/EEC 和 / 或 R&TTE Directive 1999/
05/EEC 标准。”
调制解调器注意事项
入网许可声明
本设备已获得 [Commission Decision"CTR21"] 入网许可,可在全欧洲作为个
人终端连接公众交换电话网 (PSTN) 。
但是由于各个国家 / 地区提供的 PSTN 不同,该入网许可并不保证本设备在
任何 PSTN 的终端一定能成功运行。
如出现问题,请在第一时间内联系供应商。
iv 用户手册
Page 5
网络兼容说明
日本法规
地区选择
用户手册
该设备是为以下网络设计的,能完全兼容。 经测试满足 EG201 121 规定的附
加要求。
德国 ATAAB AN005,AN006,AN007,AN009,AN010
和 DE03,04,05,08,09,12,14,17
希腊 ATAAB AN005,AN006 和 GR01,02,03,04
葡萄牙 ATAAB AN001,005,006,007,011 和 P03,04,08,10
西班牙 ATAAB AN005,007,012 和 ES01
瑞士 ATAAB AN002
其他国家 / 地区 ATAAB AN003,004
不同的网络有不同的交换设置或软件安装方法,详细介绍请参照用户手册中
的相关章节。
快速摘挂功能 (定时中断寄存器呼叫)取决于各个国家的终端接口条件。
该功能未经终端接口测试,本设备不保证连接某一特定网络时该功能一定能
成功运行。
如果在日本使用本电脑,《电信营业法》中规定的技术法规要求您选择日本
区域模式。 在日本以其它区域模式使用调制解调器属于违法行为。
重拨
至多重新拨号两次。 如果超过两次,调制解调器将被列入黑名单 。 如果您遇
到该问题,把重新拨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设置为一分钟或超过一分钟即可解
决。
日本的 《电信营业法》允许模拟电话至多重拨两次,且重拨必须在三分钟
以内完成。
本电脑的内置调制解调器已通过日本电信认证协会的认证。
A04-0609001
用户手册 v
Page 6
用户手册
其中一个标签位于模块上。
与
FCC CFR 47
,第68款符合:
如您准备安装或使用调制解调器,请与当地电信局联系,向其提供下列信
息:
■ 将要连接调制解调器的电话号码
■ 调制解调器标注的注册号码
调制解调器的 FCC 注册号码在调制解调器上或安装了调制解调器的电脑底
部的主系统标签旁边可以找到。
■ 各调制解调器的响铃等效数 (REN) 不同。 有关您的调制解调器的响铃等
效数,参见调制解调器的标签。
调制解调器通过一个 USOC RJ11C 的标准插口与电话线连接。
vi 用户手册
Page 7
服务种类
该调制解调器设计为能在标准电话线上使用。 禁止连接电话公司的投币电话
(中心电话局运行的系统)。 连接电话分机线国家将征税。 关于电话线路的
任何问题 (如一条电话线可连接多少台电脑)可向电话公司查询,电话公
司将给出相关解答。
电话公司工作流程
电话公司的目标就是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有时需
要在设备、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等方面做一些变更和改进。 如果他们觉得会
影响您的工作或者您的设备的使用给您带来不便时会书面通知您,使您的正
常使用不会受到影响。
如果出现问题
如果您的电话终端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请立即将该设备从电话线上断开,因
为该设备可能会危害整个电话网络。 电话公司发现问题后会暂时中断服务。
如有可能他们会在中断服务之前通知您。 有时情况危急来不及预先通知,事
后他们会尽早通知您。 收到通知意味着一般您有机会更换设备也可以有权向
FCC (联邦通信委员会)机构投诉。 如果您的调制解调器需要修理,须由
东芝公司或东芝授权的专业机构修理。
断开连接
如果您决定不再使用当前电话线连接调制解调器,请电告电话公司。
用户手册
传真标记
1991 年通过的 《电话用户保护法》规定除非在所有文件页面或文件首页的
顶部或底部空白处明确标记发送的日期、时间、发送单位或发送人、发送传
真的电话号码,任何人不得利用电脑或其它电子设备通过电话传真机发送任
何信息。 要使您的传真包含这些内容,必须事先安装好传真调制解调器的传
真软件。
带
IC CS-03
用户手册 vii
标记设备的使用说明
1. IC (Industry Canada) 标签用于标识通过 IC 认证的设备。 该认证表明某设
备符合终端设备技术指标文件中规定的有关远程通信网络维护、运行和
安全的要求。 认证部门并不保证设备的性能让用户满意。
用户在安装该设备之前必须确认该设备有加入当地电信网的许可。 安装
时请使用正确的安装方法。
用户还应该明白,即使有时满足以上条件也不能防止该设备在某些环境
下会损坏。 修理必须由供应商指定的代理机构进行。 用户自身的任何修
理或改装行为都可能成为电信局要求拆除该设备的理由。
为了自己的利益,用户必须确认电源系统、电话线是否连接到建筑物内
部的金属水管 (即接地保护)。 这项预防措施在农村地区尤为重要。
用户不得尝试去做这项工作,须征得电信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的许可。
Page 8
用户手册
2. 模拟电子设备的使用手册必须包括该设备的响铃等效数 (REN )和类似
以下的说明:
各调制解调器的响铃等效数 (REN) 不同。 有关您的调制解调器的响铃等
效数,参见调制解调器的标签。
每个终端设备的响铃等效数标明了可以连接到一个电话接口的终端数。 终
端之间可以随意组合,只要终端的响铃等效数的总和不超过
3. 本设备的标准电话接口是: USOC RJ11C。
调制解调器的 IC 注册号如下。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用户注意事项
澳大利亚用户
连接澳大利亚电信网的调制解调器须有澳大利亚电信的入网许可。 本调制解
调器在设计上经过特别配置以确保当地区选项被设置为澳大利亚时能与澳大
利亚电信标准完全兼容。 如果调制解调器被连接到澳大利亚公众交换电话网
络时地区选项被设置成非澳大利亚地区,则调制解调器将在与澳大利亚电信
标准不兼容的状态下工作。 为了确保地区选项设置正确,请输入 AT I 命令以
显示当前地区设置。
如要将国家 / 地区设置选项永久设置为澳大利亚,请依次键入以下命令:
AT %T E = 1
ATS133=1
AT & F
AT & W
AT %T E = 0
AT Z
地区选项未能正确设置为澳大利亚时会导致调制解调器在不兼容状态下工
作。 结果是该设备将被强制禁止使用,并且根据澳大利亚 1991 年电信法,
非法使用未获得许可的电信设备将被处以 $12,000 的罚款。
5
。
Canada: 4005B-ATHENS
新西兰用户
■ 对设备颁发入网许可并不意味着电信部门应该承担该设备在任何工作状
态下都能正常工作的责任。 尤其是调制解调器的速度依赖于特定的网络
装置 (特定的网络装置只是为用户提供高音质电话服务的途径之一)。
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不应作为故障告知电信部门。
■ 调制解调器的正常工作,除了要有较好的电话线路以外,还必须:
a/ 与另一端的调制解调器兼容。
b/ 使用的应用程序与另一端的调制解调器使用的应用程序兼容,例如
接入因特网除了调制解调器以外还需要适合的软件。
viii 用户手册
Page 9
用户手册
■ 使用本设备不得以任何方式妨害其他用户。
■ 满足电信 PTC (太平洋电信会议)条款的一些参数取决于调制解调器所
连接的设备 (电脑)。 调制解调器所连接设备的设置必须同时符合下列
电信规格:
a/ 30 分钟内手动呼叫同一号码的次数不超过 10 次。
b/ 相邻两次呼叫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30 秒。
c/ 自动呼叫不同号码的时间间隔不少于 5 秒。
■ 本设备如有任何物理损坏,请立即切断连接并妥善处理或送修。
■ 本调制解调器在新西兰的正确设置为:
AT B0 ( CCITT 操作)
AT & G2 ( 1800Hz 保护音频)
AT & P1 (十进制拨号 / 中断率 =33%/67%)
AT S 0= 0 (无自动应答)
AT S 6= 4 (盲拨延迟)
AT S 7= 少于 90 (拨号后等待载波信号的时间)
ATS10= 少于 150 (挂断延迟的载波信号丢失,推荐使用出厂
初始值 15)
ATS11=90 ( DTMF 双音多频拨号开 / 关时间 =90ms)
AT X 2 (拨号音检测,但不是 (美国)呼叫进程检测)
■ 当使用自动应答模式时, S0 寄存器数值须设置为 3 或 4 ,以确保:
■ 在调制解调器应答之前,正在呼叫您的调制解调器的人将听到一次
短的铃声。 这证明已经成功接通网络。
■ 呼叫者的身份信息 (出现在第一和第二声之间)不被破坏。
■ 较好的拨号方法是使用 DTMF 音调 (ATDT...),因为该方法要比脉冲拨号
更快捷、更可靠。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必须使用脉冲拨号,您的通信程序
应设置成使用下列转换表来记录数字 (因为这个调制解调器不执行新西
兰的 “反向拨号”标准)。
要拨的号码:0 1 2 3 4 5 6 7 8 9
输入计算机的号码:0 9 8 7 6 5 4 3 2 1
注意在使用 DTMF 拨号的地方,数字应能正常输入。
■
此设备的传输层是固定的,所以可能在某些地方使用效果不理想。 在报
告这些故障之前,请使用带有标准电信入网许可的电话检查电话线路,
如果电话效果不理想,才能按故障报告。
■ 在闪电暴风雨天气,建议将此设备与通信线路断开。
■ 当重新安装这个设备时,在接上电源之前要一直切断与通信线路的连
接。然后首先接通电源。
■ 这个装置或许不能与电信的特别警报音和服务 (例如传真)相配合。
请注意由上述任何一个原因导致的错误呼出可能会被电信部门计费。
用户手册 ix
Page 10
用户手册
常规条件
如果这些产品规格的变更将导致其不符合相关 PTC 的规定,根据 PTC100 的
规定,应确保将这些变更通知该机构。
这个电信入网许可针对以上带有销售说明的产品,这些说明已描述在电信入
网许可的标签插图上。 电信入网许可不允许指派给未经电信部门批准的任何
其它团体或者其它产品。
包含一张适用于每个设备的电信入网许可插图,按照此插图,您可以制作任
何符合有关粘贴页的格式、尺寸和颜色等一般要求的电信入网许可标签。
电信入网许可标签必须标示在产品上,作为购买者和服务人员的凭据以示该
产品能够合法连接电信网络。
电信入网许可也可如 PTC100 中所要求的那样标在产品的包装和推销宣传品
上。
电信入网许可评估费用是 $337.50 。 如果评估是以针对非新西兰地区电信规
格的报告为依据的,还须另外支付 $337.50 。 如果有几份报告同时递交作为
评估依据,则每份另付 $112.50 。
金额为 1237.50 新西兰元的发票将另函寄发。
下列信息仅适用于欧盟成员国:
产品使用本标志说明本产品不得被当作家庭废弃物处理。 如果本产品处理不
妥,将造成对环境和人身健康的潜在不良影响。确保以正确的方式废弃本产
品有助于防止对环境和人身健康造成的潜在不良影响。 请联系当地市政府、
家庭废弃物废弃服务提供商或购买产品的商店获得更多有关回收本产品的信
息。
x 用户手册
Page 11
激光规格描述
本电脑使用的光盘驱动器,例如 DVD-ROM&CD-R/RW 驱动器和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已配备激光器。 驱动器表面粘贴含有以下描述的分类标
签。
CLASS 1 LASER PRODUCT
LASER KLASSE 1
LUOKAN 1 LASERLAITE
APPAREIL A LASER DE CLASSE 1
KLASS 1 LASER APPARAT
贴有上述标签的驱动器经过生产厂商的认证,表明其在生产之日符合激光产
品的相关要求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健康和人类服务部颁发的联邦法
规第二十一款)。
在其它国家,经过认证的驱动器符合 IEC825 和 EN60825 中一类激光产品的
要求。
根据不同的型号,电脑配备有下列清单中的光驱之一。
生产商 型号
MATSUSHITA UJDA765
MATSUSHITA UJ-822
用户手册
MATSUSHITA UJ-842
用户手册 xi
Page 12
用户手册
xii 用户手册
Page 13
PORTÉGÉ M400
目录
前言
本手册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
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
缩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
图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
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
键的操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
显示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
消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iii
常规预防措施
劳累损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v
热损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v
压力或撞击损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v
PC 卡过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v
移动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xvi
第 1 章简介
设备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硬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软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说明文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特殊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实用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可选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5
第 2 章 整机介绍
显示屏关闭时的前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左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右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后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底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显示屏打开时的前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系统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0
用户手册 xiii
Page 14
目录
第 3 章入门
键盘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1
USB 软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2
光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DVD 驱动器和光盘的地区编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可刻录光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C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DV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3
格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
DVD-ROM&CD-R/RW 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4
双层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5
AC 适配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5
设置您的工作空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常规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电脑的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就座和姿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照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工作习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有意识地进行休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其他注意事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在输入板模式下操作电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连接 AC 适配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打开显示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0
打开电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0
第一次启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1
关闭电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1
关机模式 (引导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1
待机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2
休眠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3
重新启动电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4
使用恢复光盘恢复预装软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5
第 4 章 基本操作
使用触模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使用输入笔和备用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取出输入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插入输入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输入笔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单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双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xiv 用户手册
Page 15
目录
按下并保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拖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拖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更换笔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取出备用笔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插入备用笔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在备用笔盒中存放和取出备用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7
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8
改变屏幕定位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0
方法 1 : 使用东芝加速计应用工具和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改变屏幕
定位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
方法 2 : 使用多功能按钮改变屏幕定位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4-11
方法 3 : 通过任务栏改变屏幕定位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2
使用加速计应用工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2
切换到膝上型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3
使用指纹传感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3
关于指纹传感器的注意事项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4
如何删除指纹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5
关于指纹识别应用程序的注意事项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6
设置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6
通过指纹验证登录 Window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7
指纹开机安全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7
指纹单一登录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8
如何击压手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9
使用 USB 软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0
连接 USB 软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0
断开 USB 软盘驱动器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0
更换超薄型托架模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1
取出模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1
插入模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2
使用光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2
放入光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3
取出光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5
光盘托盘不能打开时如何取出 CD/DVD 光盘 . . . . . . . . . . . . . . . . . . . . 4-25
使用 DVD-ROM&CD-R/RW 驱动器刻录 CD . . . . . . . . . . . . . . . . . . . . . 4-26
刻录或复写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7
刻录或复写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8
使用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刻录 CD/DVD . . . . . . . . . . . . . . . . . . . . . 4-28
重要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9
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9
刻录或复写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9
刻录或复写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1
用户手册 xv
Page 16
目录
RecordNow! Basic for TOSHI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2
数据校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3
DLA for TOSHIB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3
使用 WinDVD Creator Platinum 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3
如何制作 DVD-Video 格式光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4
要了解更多有关 InterVideo WinDVD Creator 的信息. . . . . . . . . . . . . . . 4-34
重要的使用信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4
盘片保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6
CD/DV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6
软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6
声音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7
音量控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7
麦克风增益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7
SigmaTel 控制面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7
TOSHIBA Mic Effect (东芝麦克风音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8
调制解调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8
地区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8
属性菜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9
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9
选择调制解调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9
拨号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0
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0
断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
无线通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
无线局域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1
Bluetooth 无线技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2
BluetoothTM Stack for Windows® by TOSHIBA . . . . . . . . . . . . . . . . . . . 4-42
无线通信开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3
无线通信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4
局域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4
局域网网线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4
连接网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5
断开网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5
清洁电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6
搬移电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6
使用硬盘驱动器 (HDD) 保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7
东芝硬盘保护属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8
详细设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8
散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9
第 5 章键盘
打字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功能键: F1 … F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
xvi 用户手册
Page 17
软键: Fn 键组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增强型键盘上的仿真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2
热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
Fn 组合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
Windows 特殊功能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复用键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打开复用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7
暂时使用普通键盘 (复用键区打开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暂时使用复用键区 (复用键区关闭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暂时改变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输入 ASCII 字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9
第 6 章 电源和供电方式
电源条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
电源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电池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DC IN 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电源指示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电池类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4
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实时时钟 (RTC) 电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保养和使用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安全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
给电池充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监测电池容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0
使电池的使用时间最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0
在电源关闭时保存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1
延长电池寿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1
更换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2
东芝密码实用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4
用户密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4
管理员密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5
密码启动电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6
输入板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7
启动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7
Windows 实用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7
热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7
面板打开 / 关闭电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8
系统自动关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18
目录
第 7 章 硬件设置
运行硬件设置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硬件设置窗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
用户手册 xvii
Page 18
目录
第 8 章 可选设备
配置执行 - 停用位功能 (Execute-Disable Bit Capability )和 TPM . . . . .7-8
启动和退出 BIOS Setup 程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9
Execute-Disable Bit Capability (执行 - 停用位功能) . . . . . . . . . . . . . . 7-10
LCD Display Stretch (LCD 屏幕拉伸变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7-10
Security controller (安全控制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1
诊断模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1
PC 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
插入 PC 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
取出 PC 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多媒体卡插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3
盘片保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SD 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4
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Pr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xD 记忆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7
内存扩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8
安装内存模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取出内存模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3
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3
通用 AC 适配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4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 . .8-14
连接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8-14
断开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 . . . . . . . . . . . . . . . . . 8-15
电池充电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6
硬盘驱动器 (SAT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6
移除硬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6
安装硬盘驱动器 (SAT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7
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18
USB 软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0
输入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0
备用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0
外接显示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0
i.LINK(IEEE139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1
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1
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1
断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2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便携端口复制器). . . . . . . . .8-22
安全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3
第 9 章 故障排除
故障解决步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
预检查清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
故障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2
xviii 用户手册
Page 19
目录
硬件和系统检查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系统启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自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电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4
密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键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内置 LCD 显示面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6
硬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
DVD-ROM&CD-R/RW 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8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
USB 软盘驱动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0
PC 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0
SD 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1
Memory Stick/Memory Stick Pr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1
xD 记忆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1
定位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2
指纹传感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3
USB 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3
内存扩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4
声音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4
外接显示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4
i.LINK(IEEE1394) 设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5
调制解调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5
局域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6
无线局域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6
Bluetoo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6
电脑及其电池的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7
东芝技术支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8
打电话之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8
通信联系地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8
第 10 章声明
CPU*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内存 (主系统)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电池寿命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硬盘驱动器容量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LCD*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
图形处理器单元 ("GPU")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无线局域网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非应用图标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复制保护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图像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3
用户手册 xix
Page 20
目录
附录 A 规格
附录 B 显示控制器与显示模式
附录 CAT指令集
附录 DS-寄存器
附录 EV.90
附录 F 无线局域网
附录 G TOSHIBA RAID
附录 H Bluetooth 无线技术协同性
附录 I 交流电源线和连接器
附录 J 东芝防盗保护计时器
词汇表
索引
xx 用户手册
Page 21
PORTÉGÉ M400
前言
恭喜您购买 PORTÉGÉ M400 电脑。 本款功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提供了包括
多媒体设备在内的出众的扩展能力,其设计旨在提供长期的高性能可靠运
算。
本手册描述如何设置和使用您的 PORTÉGÉ M400 系列电脑。 同时提供了包
括设置电脑、基本操作和保养、使用可选设备以及疑难解答等在内的详细内
容。
如果您是一位电脑新手或者您首次接触笔记本电脑,请先阅读简介 和整机介
绍两章以熟悉电脑的特性、构成和附加设备。 然后阅读 入门 这一章中关于
设置电脑的逐步指导。
如果您是一位熟练的电脑用户,接下来请阅读前言,了解本手册的篇章结
构,然后翻页浏览来熟悉本手册。 但请务必阅读 “简介”中的特殊功能 部
分,了解电脑的一些有别一般或独有的功能,同时仔细阅读硬件设置 这一
章。
如果您要安装 PC 卡或连接外接设备如显示器,一定要阅读第八章可选设
备 。
本手册内容
本手册包含下列部分。
第一章简介 :概述电脑的特性、性能和可选件。
第二章整机介绍 :认识电脑的各部分组件并简要介绍了它们的功能。
第三章入门 :概述如何快速开始操作电脑并给出了有关安全和设计工作区域
的技巧。
第四章基本操作 :本章介绍电脑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CD/DVD 的操作。
第五章键盘 :描述复用键和热键等特殊的键盘功能。
第六章电源和供电方式 :介绍电脑电源以及电池的省电模式和如何设置密
码。
第七章硬件设置 :介绍了如何使用硬件设置程序和 TPM 来设置电脑。
第八章可选设备 :描述能够使用的可选硬件。
第九章故障排除 :给出进行诊断测试时的帮助信息,提供在电脑不能正常运
行时的建议及操作步骤。
用户手册 xxi
Page 22
前言
规则
第十章声明 :提供关于您电脑的一些声明信息。
附录提供了电脑的技术方面的内容。
词汇表定义通用的电脑术语以及正文中使用的缩略语。
索引帮助您快速找到包含在本手册内的信息。
本手册使用以下格式来描述、识别和突出显示术语及操作过程。
缩写
第一次出现时,不管是否需要阐明,在定义后的括号中指出缩写。 例如: 只
读存储器 (ROM) 。 缩略语同时在词汇表中作了定义。
图标
图标用来标识端口、旋钮以及电脑的其它部分。 指示灯面板也通过图标指示
组件信息。
键
手册使用键来描述电脑的许多操作。 有专用字体用于表示键的符号,与印刷
的键盘上的字符样子相同。 例如, Enter 表明的是 Enter 键。
键的操作
一些操作需要同时使用两个或更多键。 我们用加号 (+) 分隔键的符号来表示
此类操作。 例如, Ctrl +C 表示按下 Ctrl 键的同时必须按 C 键。 如果使用三
个键,则是按下前两个键的同时按第三个键。
ABC
当某个步骤需要执行一个动作时,例如点击图标
或输入文字,图标的名称或要输入的文字用左边
所示的字样来表示。
显示屏
S ABC
xxii 用户手册
出现在显示屏上的窗口名称、图标或电脑生成的
文字用左边所示的字样来表示。
Page 23
消息
本手册中使用的消息用于提供重要信息,应引起注意。 每一种类型的消息在
下面定义。
请注意! “小心”告诉您不正确地使用设备或不遵照指示操作,可能导致
数据丢失或损坏设备。
请阅读。 “注意”是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设备的提示或建议。
指示潜在的危险状况,如果您不遵照指示可能会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
前言
用户手册 xxiii
Page 24
前言
xxiv 用户手册
Page 25
PORTÉGÉ M400
常规预防措施
东芝电脑的设计力求改善使用安全,将使用过程中的疲劳程度减小到最低并
能承受携带时所要求的苛刻条件。 但是,为更进一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或对
电脑的损害的可能性,有必要遵守一些预防措施。
请务必阅读下列常规预防措施,并且留意本手册中的注意事项。
劳累损伤
请仔细阅读 《东芝笔记本电脑使用指南》。 其中有预防过度使用键盘造成手
部和腕部出现劳累损伤的内容。 第三章入门 中,也有关于工作空间的设计、
姿势和照明的内容,按照这些方法操作将有助于减少身体的疲劳。
热损伤
■ 请避免身体过久与电脑接触。 如果电脑长时间使用,其表面将变的很
热。 而在触摸不感到热的情况下,仍长时间的接触电脑 (如把电脑放置
在膝盖上或将手放在搁手处),可能会导致皮肤低温损伤。
■ 电脑长时间使用后,请不要接触支撑 I/O 端口的金属片。 它可能会发热。
■ AC 适配器在使用的时候表面会变热。 这种属于正常情况。 如果你需要搬
动 AC 适配器,请先从电脑断开连接,等待其冷却后再搬移它。
■ 不要将 AC 适配器放在对热量敏感的材料上。可能对其材质造成损害。
压力或撞击损坏
不要重压或重击电脑。 压力过大或者撞击都会导致电脑组件出现故障或者损
坏。
PC
卡过热
一些 PC 卡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烫。 PC 卡过热可能导致操作不稳定或者出错。
此外,取出一块长时间使用的 PC 卡时要特别小心。
用户手册 xxv
Page 26
常规预防措施
移动电话
使用移动电话会影响声音系统。 虽然不会妨碍到电脑的操作,但推荐在使用
移动电话时保持和电脑之间 30CM 的距离。
xxvi 用户手册
Page 27
PORTÉGÉ M400
简介
设备清单
硬件
第
本章列出了设备清单,并介绍了电脑的功能、可选件和附件。
如果您使用非东芝预装的操作系统,则本手册中说明的某些功能可能无法
正常使用。
请小心打开您的电脑的包装。 保留包装箱和包装材料以备将来使用。
请检查确保有下列所有物品:
■ PORTÉGÉ M400 笔记本电脑
■ AC 适配器和电源线 (2 脚或 3 脚插头)
■ 电池组 (已安装于电脑内)
■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根据您购买的型号)
■ 输入笔
■ 备用笔 (根据您购买的型号)
■ 超薄型托架盒 (根据您购买的型号)
1
章
■
购买电脑时,输入笔包含在产品附带的输入笔套装的盒子内。 输入笔套
装中还包括备用笔尖及其抽取工具。
■
某些机型中,备用笔包含在备用笔套装中,购买时随产品附带。
用户手册 1-1
Page 28
简介
软件
Microsoft®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 已预装下列软件:
®
■ Microsoft
■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 东芝实用程序
■ TOSHIBA SD Memory Boot Utility
■ DVD 视频播放器
■ 东芝触摸板开 / 关实用程序
■ 东芝省电
■ 东芝移动式扩充
■ TOSHIBA Assist
■ TOSHIBA ConfigFree
■ TOSHIBA Zooming Utility
■ 东芝 PC 检测工具
■ 东芝控制
■ TOSHIBA Mic Effect (东芝麦克风音效)
■ 东芝密码实用程序
■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 东芝加速计应用工具
■ 东芝签名登录实用程序
■ 指纹识别应用程序
■ 东芝无线密钥登录
■ 在线帮助
■ 产品恢复光盘
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说明文件
■ 《东芝 PORTÉGÉ M400 笔记本电脑用户手册》
■ Microsoft Windows XP 手册包
■ 《东芝笔记本电脑使用指南》
■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如果发现任何组件丢失或遭损坏,请立即联系经销商。
功能
本电脑广泛采用了东芝先进的大规模集成 (LSI),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技术,体积小、重量轻、耗电低、可靠性高。 本电脑具备以下功能
和优点:
1-2 用户手册
Page 29
处理器
简介
内置
■
某些型号的电脑应用了
项独立的组件
Connection
■
某些型号的电脑应用了
项独立的组件
Connection
Intel® Core™ Duo
和
Mobile Intel® 945 Express Chipset Family
Intel® Core™ Solo
和
Mobile Intel® 945 Express Chipset Family
本电脑配备以下 Intel
®
■ 英特尔
级缓存。 它同时也支持增强的 Intel ®
SpeedStep®技术。
■ 英特尔
级缓存。 它同时也支持增强的 Intel ®
SpeedStep®技术。
Intel® Centrino® Duo Mobile
酷睿 ™ 双核处理器,集成一个2MB二
®
酷睿™ 单核处理器,集成一个 2MB 二
处理器,
Intel® Centrino® Solo Mobile
处理器,
®
处理器之一。
技术,该技术基于三
Intel® PRO/Wireless Network
。
技术,该技术基于三
Intel® PRO/Wireless Network
。
声明 (CPU) *1
更多关于 CPU 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请点击 *1 。
内存
插槽 可以在插槽中安装一个 256MB , 512MB ,
1,024MB 或 2,048MB 的内存模块。 可在两个内存
插槽中安装 256MB 、 512MB 、 1,024MB 或
2,048MB 的内存模块,最大系统内存容量可达
4,096MB。
显存 提供最大 128MB 显存用于视频显示。 部分系统内
存可用于显存。
声明 (内存 (主系统)) *2
更多有关内存 (主系统)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请点
击 *2 。
用户手册 1-3
Page 30
简介
电源
电池组 本电脑由一个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组供电。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
(根据您购买的型号)
在安装有一块主电池的情况下,加装此电池组可
增加电脑运行时间。
声明 (电池寿命) *3
更多有关电池寿命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请点击 *3 。
实时时钟电池 为内部实时时钟 (RTC) 和日历供电的内部电池。
AC 适配器 AC 适配器用于系统供电和给电量不足的电池充
电。 它附带一根可分离的电源线,装入 2 脚或 3
脚类型的插头。
由于它是通用的,它能接受的输入电压可从 100
到 240 伏特。然而,不同型号的适配器输出电流
不同。 使用错误型号的适配器会破坏您的电脑。
参考第二章 “整机介绍”的 AC 适配器 部分。
磁盘
硬盘驱动器 可以使用五种规格。
■ 400 亿字节 (37.26GB)
■ 600 亿字节 (55.89GB)
■ 800 亿字节 (74.53GB)
■ 1000 亿字节 (93.16GB)
■ 1200 亿字节 (111.79GB)
部分硬盘容量被保留作为管理空间。
声明 (硬盘驱动器容量) *4
更多关于硬盘驱动器容量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 请点
击 *4 。
光盘驱动器
本系列电脑的超薄型托架中可以安装光盘驱动器。 可以使用下列介绍的光
盘驱动器。
1-4 用户手册
Page 31
简介
DVD-ROM&CD-R/RW
驱动器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某些型号配备了全尺寸的 DVD-ROM&CD-R/RW
驱动器模块,使您无需适配器就可以读取 CD/
DVD 光盘。 本驱动器以最大 8 倍速读取 DVD-
ROM,最大 24 倍速读取 CD-ROM。 以最大 24 倍
速刻录 CD-R 光盘并以最大 24 倍速刻录 CD-RW
光盘。 本驱动器支持的光盘格式如下:
■ CD-R
■ CD-RW
■ DVD-ROM
■ DVD-Video
■ CD-DA
■ CD-Text
■ Photo CD™ (single/multi-session)
■ CD-ROM Mode 1, Mode 2
■ CD-ROM XA Mode 2 (Form1, Form2)
■ Enhanced CD (CD-EXTRA)
■ Addressing Method 2
某些型号配备了全尺寸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模块,无需适配器,您不仅可以读取 12cm (4.72
英寸)或 8cm (3.15 英寸) CD/DVD 光盘,而且
还可以将数据刻录至可擦写的 CD/DVD 光盘。 本
驱动器以最大 8 倍速读取 DVD-ROM ,最大 24 倍
速读取 CD-ROM 。 以最大 24 倍速刻录 CD-R,以
最大 10 倍速刻录 CD-RW ,以最大 2 倍速刻录
DVD-R 和
DVD-RW,以最大 2.4 倍速刻录
DVD+R 和 DVD+RW,以最大 2 倍速刻录 DVDRAM。 本驱动器支持的盘片格式除了 DVD-
ROM&CD-R/RW 驱动器支持的盘片格式外,还支
持以下格式:
■ DVD-R
■ DVD-RW
■ DVD+R
■ DVD+RW
■ DVD-RAM
用户手册 1-5
Page 32
简介
双层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该电脑配备了全尺寸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模
块,您不仅可以读取 12cm (4.72 英寸)或 8cm
(3.15 英寸) CD/DVD 光盘,而且还可以将数据
刻录至可擦写的 CD/DVD 光盘。 本驱动器以最大
8 倍速读取 DVD-ROM,最大 24 倍速读取 CDROM。 以最大 24 倍速刻录 CD-R,以最大 16 倍
速刻录 CD-RW,以最大 8 倍速刻录 DVD-R 和
DVD+R,以最大 4 倍速刻录 DVD-RW 和
DVD+RW,以最大 2 倍速刻录 DVD-R DL,以最
大 2.4 倍速刻录 DVD+R DL,以最大 3 倍速刻录
DVD-RAM。 本驱动器支持除了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支持的盘片格式以外,还支持以下格式:
■ DVD+R DL
■ DVD-R DL
显示
本电脑的 LCD 显示面板支持高分辨率视频图形的显示。 LCD 显示屏幕可以
在大范围的视角内进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舒适性和可阅读性。
内置 12.1'' TFT LCD 显示屏, 16M 色,分辨率为下列
其中之一:
■ XGA, 1024( 水平 ) × 768( 垂直 ) 像素
■ SXGA+, 1400( 水平 ) × 1050( 垂直
) 像素
声明 (LCD ) *5
更多有关 LCD 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请点击 *5 。
图形控制器 图形控制器极大优化了显示性能。 更多信息请参
考附录 B 的显示控制器与显示模式 部分。
声明 (图形处理器单元 ("GPU") ) *6
更多有关图形处理器单元 ("GPU") 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
分。请点击 *6 。
键盘
内置
1-6 用户手册
84 或 85 键键盘,与 IBM
入式数字键盘复用区,专用光标控制键, 和
键。 详情参考第五章键盘 。
®
增强型键盘兼容,嵌
Page 33
定位设备
简介
内置触模板 位于搁手处的触模板及其控制按钮可以控制屏幕
输入笔 输入笔用于在屏幕上直接进行数据输入。 所有机
备用笔 备用笔用于在屏幕上直接进行数据输入。 如果输
上指针的移动以及窗口的滚动。
型都提供输入笔。
入笔丢失或损坏,请使用备用笔代替输入笔。 本
系列的部分电脑配备备用笔。
端口
外接显示器 模拟 VGA 端口支持 VESA DDC2B 兼容功能。
通用串行总线
(USB 2.0)
坞式端口 该端口可连接可选件 部分中所描述的作为可选件
i.LINK™ (IEEE1394)
电脑有符合 USB 2.0 标准的的通用串行总线
(USB )端口。
的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便携端
口复制器)。
支持直接从外围设备如数字摄像机进行高速数据
传输。
插槽
PC 卡 PC 卡插槽可容纳一个 Type II 卡。
多媒体卡 该插槽允许您插入 SD 卡, Memory Stick(Pro) ,
xD 记忆卡和 SDIO 卡。 参照第八章可选设备 。
多媒体
声音系统 本电脑声音系统兼容 Windows 声音系统,包括外
接扬声器和麦克风以及连接外接麦克风和耳机的
插孔。
耳机插孔 3.5mm 迷你耳机插孔可连接立体声耳机。
麦克风插孔 3.5mm 迷你麦克风插孔用于连接单声道麦克风输
入的三芯迷你插头。
用户手册 1-7
Page 34
简介
通信
调制解调器 电脑内置的调制解调器具有数据和传真通信功
局域网 电脑内置网卡支持以太网 (10Mbit/s,10BASE-T) ,
Bluetooth
无线局域网 本系列的部分电脑配备无线网卡。它和其它基于
能。 它支持 V. 9 0 ( V. 9 2 ) 。 参见附录 E 中的 V. 9 0 部
分。数据传输和传真的速度由模拟电话线路的状
况而定。 调制解调器有一个插口连接电话线。 在
某些销售地区,它已作为标准设备预装。 仅在美
国和加拿大同时支持 V. 9 0 和 V. 9 2 。 其它地区只支
持 V. 9 0 。
快速以太网 (100Mbit/s,100BASE-TX) 和高速以太
网 (1000Mbit/s,1000BASE-T) 。
在某些销售地区,它已作为标准设备预装。
本系列的部分电脑配备 Bluetooth 功能。 Bluetooth
无线技术省去了电子设备如电脑和打印机之间的
连线。 Bluetooth 实现了小空间内的快速、可靠和
安全的无线通信功能。
直接顺序展频 (DSSS)/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
无线电技术的局域网系统兼容。该无线电技术符
合 IEEE 802.11 标准 (A 版、 B 版或 G 版)。
■ 理论最大速度: 54Mbps(IEEE802.11a, 802.11g)
■ 理论最大速度: 11Mbps(IEEE802.11b)
■ 频率通道选择 (5GHz:A 版 / 2.4GHz:B/G 版)
■ 多频道自由切换
■ 网卡电源管理
■ 基于 128 位加密算法的有线等效保密 (WEP) 数
据加密。
■ Wi-Fi 保护访问 (WPA) 。
高级加密标准 (AES) 数据加密。
■
■ 无线网络唤醒 (Wake-up on Wireless LAN)
■
以上列出的无线局域网标准的数值为理论最大值。 实际值可能有所不
同。
■
无线局域网的传输速率和无线局域网能够到达的距离可能会根据周围的
电磁环境,障碍物,网络桥接器的设计和配置,以及客户端的设计和
软/硬件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里描述的传输速率是适当标准所规定
-
的理论最大速率
1-8 用户手册
实际传输速率比理论最大速率低。
Page 35
简介
声明 (无线局域网) *7
更多有关无线局域网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请点击
*7 。
无线通信开关 此开关打开和关闭无线局域网和 Bluetooth 功能。
所有机型均提供无线通信开关。 部分机型配备无线
局域网和
Bluetooth
功能。
超薄型托架
超薄型托架模块 超薄型托架是单驱动器托架,可兼容 DVD-
ROM&CD-R/RW 驱动器、 DVD Super Multi 驱动
器和辅助硬盘驱动器。 当操作系统支持即插即用
功能时,东芝移动扩充 (TOSHIBA Mobile
Extension) 功能允许热插拔其中的模块。
超薄型托架减重模块 要减轻重量,请取出超薄型托架模块,并安装减
重模块。 减重模块需另外购买。
安全性
安全锁槽 连接安全锁后可以将电脑固定在桌子或其它大的
物体上。
超薄型托架闩锁 将锁定螺丝拧在超薄型可选托架闩锁的锁定位
置,可以固定超薄型可选托架模块。 购买电脑
时,锁定螺丝安装在解锁位置。
特殊功能
下列东芝电脑独有的或先进的功能使电脑更便于使用。
多功能按钮 按此按钮超过一秒钟即可显示菜单屏幕。 按钮同
时具备 Enter 键功能。
退出 / 旋转按钮 按住此按钮超过一秒会切换显示屏方位。 按钮同
时具备 ESC 键功能。
Windows 安全输入板 按钮按钮的功能和 Ctrl+Alt+Del 组合键相同,用于打
开 Windows 任务管理器。
TOSHIBA Assist 按钮 按此按钮可以自动启动应用程序或使用某些功能。
东芝显像按钮 按此按钮可以启动应用程序或使用某些功能。 默
认设置为显像 ( 相同图像 1024 × 768) 。
用户手册 1-9
Page 36
简介
热键 使用组合键,无需运行系统配置程序即可通过键
盘直接、快速地更改系统配置。
显示屏自动断电 指定时间内无任何键盘输入时,该功能将自动切
断电脑的 LCD 显示屏面板的供电。 按下任意键电
脑即恢复供电。 您可在东芝省电 中的基本设置 标
签的断开监视器电源 项中限定这个时间。
硬盘驱动器自动断电 在限定的时间内未访问硬盘时,此功能自动切断
硬盘供电。 硬盘被访问后电源即刻恢复。 您可在
东芝省电 中的基本设置 标签的断开 HDD 电源项 中
限定这个时间。
系统自动待机 / 休眠 一定时间内无任何输入时,此功能可自动关闭系
统,进入待机或休眠方式。 您可在东芝省电 中的
基本设置 标签的系统待机 和系统休眠 项中限定这
个时间,并且可以选择让系统待机或让系统休眠。
复用键区 键盘集成有十键键区。 关于使用复用键区的指导,
请参考第五章 “键盘”中的复用键区 部分。
密码开机 共有二级安全密码:管理员密码和用户密码。该
功能可防止他人未经同意使用您的电脑。
快捷安全性 该热键清空 LCD 屏幕,保证数据的安全。
智能供电 电脑智能供电系统中的微处理器会检测电池电量
并计算剩余的电池容量。 它同时保护电子器件,
防止出现异常 (如 AC 适配器电压过载)。 您可
在东芝省电 中的剩余电池容量 项中查看剩余的电
池容量。
电池省电模式 此功能节省电池电量。 您可在东芝省电中的配置
文件项中指定电源省电模式。
面板打开 / 关闭电源 这个功能可在关闭电脑的 LCD 显示屏面板时关闭
电脑,打开电脑的 LCD 显示屏面板时打开电脑。
您可在东芝省电 中的动作设置 标签的合上显示屏
时项中设置。
电量不足自动休眠 电池消耗到一定程度电脑不能继续操作时,系统
自动关闭进入休眠方式。 您可在东芝省电的 动作
设置标签中进行设置。
散热 为了防止过热, CPU 的内部集成有温度传感器。
当电脑的内部温度到达一定值时,冷却风扇自动
启动或处理速度自动降低。 在东芝省电 中的基本
设置 标签中的冷却方式 项中进行设置。
1-10 用户手册
Page 37
光盘驱动器电源 使用此图标可打开或关闭光盘驱动器电源。 点击
任务栏上的光盘驱动器图标将打开或关闭光盘驱
动器的电源。 如果光盘驱动器电源关闭,即便按
下弹出按钮,光盘托架也将不会打开。 使用光盘
驱动器图标可以打开光盘驱动器的电源。
简介
实用程序
硬盘驱动器保护 通过使用电脑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硬盘驱动器
保护功能可检测电脑的晃动、震动等征兆,并且
可自动将硬盘驱动器磁头移向安全位置,以降低
由于磁头与盘片接触而可能导致的对磁盘的损坏
的风险。 详情参考第四章 “基本操作”中的使用
硬盘驱动器 (HDD) 保护部分。
硬盘驱动器保护功能不能保证硬盘驱动器将不会受到损坏。
休眠 本功能可以不用退出软件而关闭电脑。 内存中的
内容将保存至硬盘。当再次打开电脑,您可以从
中止的地方继续工作。 详情参考第三章 “入门”
中的关闭电源 部分。
待机 如果需要暂停工作,可以不用退出软件而关闭电
脑。 数据会保存在电脑的主内存中。 当您再次打
开电脑的电源时,可以从中止的地方继续工作。
此部分介绍了预装的实用程序以及使用的方法。 详细的操作请参考每个实用
程序的在线帮助、帮助文件或 readme.txt 文件。
东芝省电 访问省电管理程序,请点击 开始、 控制面板、 性
能和维护,再点击 东芝省电图标。
硬件设置 此程序使您按照电脑的使用方法和连接的外围设
备来配置硬件。 要运行该实用程序,请点击开
始、 控制面板、 打印机和其他硬件,再点击 东芝
硬件设置图标。
东芝控制 此实用程序具有以下功能:
■ 按钮: 为东芝显像按钮 (默认设置是以
1024 × 768 像素的分辨率在 LCD 显示屏和
CRT 显示器上同时显示)和 TOSHIBA Assist
按钮 (默认设置是 TOSHIBA Assist )指派应
用程序。
用户手册 1-11
Page 38
简介
指纹识别应用程序 本产品装有指纹识别应用程序用于注册及识别指
纹。 通过指纹验证设备注册 ID 和密码,不再需要
在键盘上输入密码。 只需朝指纹传感器击压手
指,将会启用下列功能:
■ 登录 Windows 并通过 IE(Internet Explorer) 访问
启用安全性主页。
■ 可以加密 / 解密文件和文件夹以及阻止第三方
对其进行访问。
■ 当从节电 (待机)模式返回时,禁用由密码
保护的屏幕保护程序。
■ 开机安全性和单一登录功能。
■ 启动电脑时验证用户密码和硬盘驱动器密码。
东芝无线密钥登录 该实用程序旨在通过与配备 Bluetooth 功能的手机
一起使用加快登录 BIOS/Windows 的进程。
Fn-esse
该 Windows 程序让您定义自己的 “快捷键”以便
快速启动应用程序并加快 Windows 中的工作进
程。 如果要启动该实用程序,请点击开始 按钮 ,
指向所有程序 , TOSHIBA ,实用程序 ,然后点击
Fn-esse。
DVD 视频播放器 DVD 视频播放器用来播放 DVD 视频。 具有屏幕
交互界面和功能。 点击开始 ,指向所有程序 ,
InterVideo WinDVD,然后点击 InterVideo
WinDVD。
Bluetooth Stack for
该软件能够启用远程 Bluetooth 设备之间的通信。
Windows by TOSHIBA
没有安装
TOSHIBA SD Memory
Boot Utility
Bluetooth
模块的型号不能使用
Bluetooth
功能。
TOSHIBA SD Memory Boot Utility 用于创建一个
引导的 SD 卡启动系统。 按如下方式从任务栏中
启动 TOSHIBA SD Memory Boot Utility 。 点击开
始 ,指向所有程序 , TOSHIBA , 实用程序 ,然后
点击 SD Memory Boot Utility 。
TOSHIBA Zooming
Utility
RecordNow! Basic for
TOSHIBA
该程序用于放大或缩小桌面和应用程序窗口图标
的尺寸。
您可以制作多种格式的 CD/DVD ,包括能在标准
的立体声 CD 播放机中播放的音频 CD 和可存储
硬盘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的数据 CD/DVD 。 本软件
可在安装有 DVD-ROM&CD-R/RW 驱动器和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的机型上使用。
1-12 用户手册
Page 39
简介
TOSHIBA Assist
此图形用户界面程序提供对帮助和服务的快速访
问。 这是 TOSHIBA Assist 按钮的默认功能。
东芝 PC 检测工具 东芝 PC 检测工具显示电脑配置的基本信息,并
且检测一些内置设备的功能。 要启动东芝 PC 检
测工具,请点击开始 , 指向所有程序 、
TOSHIBA 、实用程序,再点击 PC 检测工具。
东芝移动式扩充 该实用程序支持将您的电脑对接至作为可选的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便携端口
复制器)的功能。 为了打开属性对话框,请从
TOSHIBA Assist 中选择东芝移动式扩充。
TOSHIBA ConfigFree
TOSHIBA ConfigFree 这一套实用程序可方便地对
通信设备和网络连接进行控制。 TOSHIBA
ConfigFree 也可以用来找出通信故障,创建配置
文件用于在本地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方便地切
换。 如果要启动 ConfigFree,请点击开始 ,指向
所有程序 , TOSHIBA, 网络 ,然后点击
ConfigFree。
东芝触模板开 / 关实用程序该实用程序具有以下功能。 按 Fn + F9 键停用 / 启
用触模板。
TOSHIBA Mic Effect
(东芝麦克风音效)
TOSHIBA Mic Effect 可以提供回声消除和麦克风
阵列功能。
关于本软件的更多信息,请点击开始 ,指向所有
程序 ,指向 TOSHIBA,再指向 实用程序 并点击
Mic Effect 帮助。
TOSHIBA RAID Utility
TOSHIBA RAID Utility 是用来创建或管理 RAID
阵列。
如果要启动该实用程序,请点击
开始按钮,指向
所有程序,TOSHIBA ,RAID ,然后点击 RAID 控
制台。
东芝密码实用程序 设置密码,限制对电脑的访问。
东芝用户辅助 该实用程序让您可以使用 Fn 键粘滞。更确切地
说,您只要按下它一次并释放,然后按下
“F1...F12 ”键。 在您按下其他键前, Fn 键仍然
有效。
DLA for TOSHIBA
DLA( 驱动器盘符存取 ) 是一种打包刻录软件,它
能够通过驱动器盘符将文件和 / 或文件夹刻录至
DVD+RW , DVD-RW 和 CD-RW 光盘,就像存取
软盘或其他可移除磁盘一样。
东芝显示设备热键
实用程序
本实用程序能够更改显示设备和显示分辨率。 按
下 Fn +F5 键切换激活的显示设备。 请按 Fn + 空格
键更改显示器的分辨率。
用户手册 1-13
Page 40
简介
TOSHIBA SD Memory
该实用程序用于以 SD 标准格式格式化 SD 卡。
Card Format
CD/DVD 静音实用
程序
该实用程序用于设置 CD 驱动器的读取速度。 您
可以设置常规模式,能以最大速度迅速地读取数
据,或静音模式,能以单倍速运行 CD 并减少运
行噪音。
但是它对 DVD 无效。
东芝加速计应用工具 启动东芝加速计实用程序后,通过沿水平或垂直
方向震动电脑或倾斜电脑,您就可以调用开始菜
单,切换活动窗口或打开应用程序。
按如下方式从菜单栏中启动东芝加速计实用程
序。
点击开始 、所有程序 、 TOSHIBA 、输入板电脑 、
加速计应用工具的设定 。
显示东芝加速计应用工具设定控制台。
东芝签名登录实用程序 该实用程序用于登录系统。 如果设置了 Windows
密码,当登录到 Windows 时会出现对话框。 您可
以使用输入笔手写输入签名。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该功能可用于控制电脑模式和平板电脑模式的屏
幕定位方向。
您可以设置 4 种定位方向:
■ 主横向版面
■ 主纵向版面
■ 副横向版面
■ 副纵向版面
电脑模式的默认设置为主横向版面,平板电脑模
式的默认设置为主纵向版面。
要启动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请点击开始 、
所有程序 、 TOSHIBA、 输入板电脑 和 Rotation
Utility。
1-14 用户手册
Page 41
可选件
简介
添加一些可选件可使得电脑功能更强、操作更为简便。
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下列可选件。
DDR2-533 256MB
内存模块
DDR2-533 512MB
内存模块
DDR2-533 1GB
内存模块
DDR2-667 256MB
内存模块
DDR2-667 512MB
内存模块
DDR2-667 1GB
内存模块
DDR2-667 2GB
内存模块
USB 软盘驱动器 USB 软盘驱动器可使用 3.5 英寸 1.44MB 或者
通用 AC 适配器 如果您经常需要在多个地方使用电脑,可以在每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256MB 的内存模
块 (DDR2 -533) 。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512MB 的内存模
块 (DDR2 -533) 。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1,024MB 的内存
模块 (DDR2 -533) 。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256MB 的内存模
块 (DDR2 -667) 。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512MB 的内存模
块 (DDR2 -667) 。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1,024MB 的内存
模块 (DDR2 -667) 。
在电脑中可以很容易地安装一根 2,048MB 的内存
模块 (DDR2 -667) 。
720KB 的软盘,使用时连接到 USB 端口。 请注意
您不能在 Windows XP 环境下格式化 720KB 的软
盘,但是可以使用预先格式好的软盘。
个地方都置备一个可选的 AC 适配器,这样您就
不必经常随身携带 AC 适配器。
电池组 附加电池组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得。 可作为备件
或替换件使用。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薄型扩展电池组)
电池充电器 该电池充电器可以脱离电脑为备用电池充电。
80GB 硬盘驱动器 通过安装附加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增加电脑的数据
100GB 硬盘驱动器 通过安装附加的硬盘驱动器可以增加电脑的数据
用户手册 1-15
在安装有一块主电池的情况下,加装此电池组可
增加电脑运行时间。 可连接至电脑的坞式端口。
存储容量。 可以使用以下规格:
■ 800 亿字节 (74.53GB)
存储容量。 可以使用以下规格:
■ 1000 亿字节 (93.16GB)
Page 42
简介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
便携端口复制器)
除了电脑本身的端口之外,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便携端口复制器)提供了额外的
端口,包括数字视频接口 (DVI) 、外接显示器端
口、四个 USB2.0 端口、网卡插口。
输入笔 输入笔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得。 可作为电脑的备
件使用。
还包括备用笔尖和抽取工具。
备用笔 备用笔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得。 如果输入笔丢失
或损坏,请使用备用笔代替输入笔。
外接 DVD-ROM & CDR/RW 驱动器
该驱动器为 DVD-ROM&CD-R/RW 驱动器并带有
USB 接头。
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该模块。
外接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该驱动器为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并带有 USB
接头。
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该模块。
Bluetooth USB 适配器 Bluetooth 适配器有一个 USB 接头。 通过
Bluetooth 兼容设备与电脑 USB 端口的连接可以实
现无线通信。
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该模块。
Bluetooth Wireless
Optical Mouse
(Bluetooth 无线光学
鼠标)
Bluetooth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Bluetooth 无线立体
声耳机)
Bluetooth Wireless Optical Mouse 是一个兼容
Bluetooth 的无线光学鼠标设备。
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 Bluetooth 无线鼠标。
Bluetooth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是一个兼容
Bluetooth 的无线立体声耳机设备。
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 Bluetooth 无线立体声耳
机。
安全锁 通过此槽在电脑上连接安全线缆,防止盗窃。
1-16 用户手册
Page 43
超薄型托架可选件
以下模块可以安装在超薄型托架中。 其它均作为可选件。
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 该适配器可使您安装第八章可选设备 中描述的可
选硬盘驱动器。
超薄型托架 DVDROM & CD-R/RW
驱动器
超薄型托架双层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硬盘驱动器 (SATA) 您可以通过在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中安装一个
详情参考功能 部分。
详情参考功能 部分。
800 亿字节 (74.53 GB) 、 1000 亿字节 (93.16 GB)
的硬盘驱动器来增大电脑的数据存储容量。
简介
用户手册 1-17
Page 44
简介
1-18 用户手册
Page 45
PORTÉGÉ M400
整机介绍
本章介绍电脑的不同组件。 您在操作电脑之前,必须熟悉各个组件。
声明 (非应用图标) *8
有关非应用图标的声明,请参考第十章中的声明信息部分。请点击 *8 。
显示屏关闭时的前侧
图 2-1 表示 LCD 显示屏面板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电脑前侧。
系统
指示灯
麦克风插孔
耳机插孔
音量控制
第
显示屏闩锁
2
章
无线通信开关
图
2-1 LCD
系统指示灯 您可以通过这些 LED 指示灯观察电脑各种功能的
状态。 详见系统指示灯 部分。
无线通信开关 向左滑动开关关闭无线局域网和 Bluetooth 功能。
向右滑动开关打开该功能。
虽然只有部分型号同时配备无线局域网和
Bluetooth 功能,但所有型号均带有无线通信开
关。
用户手册 2-1
麦克风
显示面板关闭时电脑的前侧
Page 46
整机介绍
■
当您附近有人使用心脏起搏器移植装置或其他医疗电器时,请关闭
和
Bluetooth
且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使用任何
功能。 无线电波可能会影响起搏器或医疗设备的操作,并
WiFi 和 Bluetooth
功能时,请您
WiFi
按照医疗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
如果您在自动控制设备或装置,例如自动门或火警装置附近使用电脑,
无论何时请关闭
WiFi 和 Bluetooth
功能。 无线电波可能会导致这类设备
发生故障,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
不要在微波炉、有无线干扰或磁场的场所附近使用
微波炉或其它发射源的干扰会破坏
能。
麦克风 应用程序通过内置麦克风录制声音。 参考第四章
“基本操作”中的声音系统 部分。
麦克风插孔 3.5mm 迷你麦克风插孔用于连接单声道麦克风输
入的三芯迷你插头。
耳机插孔 3.5mm 迷你耳机插孔可连接立体声耳机。
WiFi或Bluetooth
WiFi或Bluetooth
的操作。
功
音量控制 使用此旋钮调节立体声扬声器和立体声耳机的音
显示屏闩锁 这个闩锁将 LCD 面板固定在闭合位置。 按下此闩
量。
锁可打开显示屏。
2-2 用户手册
Page 47
左侧
整机介绍
图 2-2 表示电脑的左侧。
冷却通风口
安全锁槽
通用串行总线
(USB 2.0) 端口
图
2-2
i.LINK(IEEE1394)
端口
电脑的左侧
PC 卡
弹出按钮
PC 卡槽
冷却通风口 冷却通风口帮助防止 CPU 过热。
不要堵塞冷却通风口。 不能让诸如螺丝、订书钉或回形针等金属物件落入
电脑或键盘中。
外来金属物件会引起短路,引发火灾或使电脑损伤,并且
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安全锁槽 此槽可连接一根安全线缆。 可选的安全线缆将您
的电脑固定在书桌或其它大的物体上以防止盗
窃。
通用串行总线
(USB 2.0) 端口
勿将异物放入
USB
入电脑或键盘中。
电脑左侧有两个 USB 端口。 这些端口符合 USB
2.0 标准。
端口。 不能让诸如螺丝、订书钉或回形针等金属物件落
外来金属物件会引起短路,引发火灾或使电脑损伤,并
且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并没有对所有
USB
设备的全部功能进行可操作性验证。 某些功能可能不会
很好地运行。
PC 卡槽 此 PC 卡插槽可容纳一个 Type II 卡。 插槽支持 16
位 PC 卡和 CardBus PC 卡。
PC 卡弹出按钮 此按钮用于将 PC 卡从 PC 卡插槽中取出。
用户手册 2-3
Page 48
整机介绍
勿将异物放入PC卡插槽。 不能让诸如螺丝、订书钉或回形针等金属物件落
入电脑或键盘中。
外来金属物件会引起短路,引发火灾或使电脑损伤,并
且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右侧
i.LINK(IEEE1394)
端口
通过这个端口与连接的外围设备高速传输数据,
如数码摄像机。
图 2-3 表示电脑的右侧。
输入笔
输入笔插槽
多媒体卡插槽
图
2-3
多媒体卡插槽指示灯
超薄型托架
电脑的右侧
输入笔插槽 输入笔插在这个插槽中。
输入笔 输入笔位于电脑的右侧。
输入笔用于在屏幕上直接进行数据输入。 参考第
四章 “基本操作”中的使用输入笔和备用笔 部
分。
多媒体卡插槽 该插槽允许您插入 SD 卡, Memory Stick(Pro),
xD 记忆卡和 SDIO 卡。 参照第九章可选设备 。
勿将异物放入多媒体卡插槽。 不能让诸如螺丝、订书钉或回形针等金属物
件落入电脑或键盘中。 外来金属物件会引起短路,引发火灾或使电脑损伤,
并且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
多媒体卡插槽指示灯 在电脑访问 SD 卡插槽时,多媒体卡插槽指示灯
发绿色光。
超薄型托架 可以在超薄型托架中安装 DVD-ROM&CD-R/RW
驱动器、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和超薄型托架硬
盘适配器。
2-4 用户手册
Page 49
后侧
整机介绍
图 2-4 表示电脑的后侧。
DC IN 15V 插孔
USB 端口
外接显示器端口
图
2-4
网络使用指示灯
( 橙色 )
调制解调器插口
电脑的后侧
网络连接指示灯
(绿色)
局域网插口
DC IN 15V 插孔 此插孔连接 AC 适配器。 仅使用随机附带的 AC
适配器。 使用不匹配的 AC 适配器会损坏电脑。
通用串行总线
电脑后侧有一个 USB 端口。 详情参考右侧 部分。
(USB 2.0) 端口
外接显示器端口 这个外接显示器端口可以使您连接一个外接的视
频显示器。
调制解调器插口 在内置调制解调器作为标准配置的地区,调制解
调器经由调制解调器插口通过调制解调器电缆与
电话线相连。
■
连接至非模拟电话线路的任何通信线路可能会导致电脑系统发生故障。
■
将内置调制解调器仅仅与一般的模拟电话线路连接。
■
不要将内置调制解调器与数字电话线
■
不要将内置调制解调器与公共电话上的数字连接器连接,或者与数
(PBX)
字专用分组交换机
■
不要将内置调制解调器与住宅区或办公区的按键电话系统连接。
■
不要在雷雨天气通过交流电源供电使用您的电脑。 如果您看见闪电或听
连接。
(ISDN)
连接。
到雷声,请立即关闭电脑。 暴风雨引起的电涌可能会导致电脑出错,数
据丢失或硬件损坏。
用户手册 2-5
Page 50
整机介绍
局域网插口 此插口连接局域网。 内置网卡支持以太网
(10Mbit/s,10BASE-T)、快速以太网
(100Mbit/s,100BASE-TX) 和高速以太网
(1000Mbit/s,1000BASE-T)。 插口上有两个指示
灯。 详情参考第四章基本操作 。
■
不要在网线插口上连接除了网线之外的任何其他线缆。 否则可能会导致
损坏或故障。
■
不要将局域网缆线连接到电源上。 否则可能会导致损坏或故障。
底部
网络连接指示灯
(绿色)
网络使用指示灯
(橙色)
当电脑连接上网络并且网络运转正常时,此指示
灯发绿色光。
当电脑与网络有数据交换时,此指示灯发橙色
光。
图 2-5 展示电脑的底部。 在翻转电脑之前要确定显示屏是闭合的。
超薄型托架
超薄型托架
锁定螺丝
(锁定位置)
超薄型托架
闩锁
电池释放闩锁
电池锁
电池组
超薄型托架锁定螺丝
(解锁位置)
图
2-5
定位孔
硬盘驱动器
电脑的底部
备用笔盒插槽
硬盘驱动器盖板
螺丝
坞式端口
2-6 用户手册
Page 51
超薄型托架 详情参考本章右侧 部分。
整机介绍
超薄型托架闩锁 滑动此闩锁即可以松开或锁定超小型托架退出装
置。
运输或搬移电脑之前一定要将超小型托架闩锁锁定。
定位孔 电脑通过定位孔挂接在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便携端口复制器)上,以确保连
接可靠。
备用笔盒插槽 备用笔存放在备用笔盒中,而备用笔盒位于电脑
底部的备用笔盒插槽中。 使用备用笔可以直接在
显示屏上输入数据。 参考第四章 “基本操作”中
的使用输入笔和备用笔 备用笔部分。
硬盘驱动器盖板螺丝 用于固定硬盘驱动器盖板的两颗螺丝。
硬盘驱动器 它包含一个硬盘驱动器,该硬盘驱动器可以被安
装和取出。 更多安装和取出硬盘驱动器 (SATA) 的
信息,参考第八章 “可选设备”的部分。
电池组 当未连接 AC 适配器时,电池组给电脑供电。 关
于电池组的详情,请参考第六章电源和供电方
式。
电池锁 滑动电池锁以释放电池组。
电池释放
闩锁
滑动此锁即可以松开电池组以便取出。
关于取出电池组的详细信息,请参考第六章电源
和供电方式。
超薄型托架锁定螺丝 用于锁定超小型托架锁的螺丝。
坞式端口 该端口用于连接第八章可选设备 中所描述的作为
可选件的 TOSHIBA Express Port Replicator (东芝
便携端口复制器)。
用户手册 2-7
Page 52
整机介绍
不要将异物放入坞式端口。 大头针或类似物体可能会破坏电脑电路。 接头
由塑料百叶式保护盖进行保护。
显示屏打开时的前侧
本部分表明 LCD 显示屏打开时的电脑。 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的插图。 请按
下 LCD 显示屏前面的闩锁,然后提起显示屏面板来打开显示屏。 将 LCD 显
示屏面板调节到舒适的观看角度。
显示屏
TOSHIBA Assist
按钮
东芝显像按钮
指纹传感器
退出 / 旋转按钮
多功能按钮
电源按钮
立体声扬声器
(左)
Windows 安全输入板按钮
图
2-6 LCD
显示面板打开时电脑的前侧
显示屏铰链
立体声扬声器
(右)
(未显示)
触模板
LCD 传感器开关
触模板
控制按钮
显示屏铰链 显示屏铰链使 LCD 显示面板保持在便于观看的角
度。
显示屏 LCD 显示屏可以显示高对比度的文本和图形。 可
适用的分辨率视型号而定。 对于 XGA 的屏幕,您
可以在 800 × 600 和 1024 × 768 像素之间更改分
辨率。 对于 SXGA+ 的屏幕,您可以在 800 × 600
和 1400 × 1050 像素之间更改分辨率。 参考附录
B 的显示控制器与显示模式 部分。
当电脑由 AC 适配器供电时, LCD 显示屏的图象
将比使用电池时明亮一些。 因为低亮度是为了节
电。
2-8 用户手册
Page 53
整机介绍
立体声扬声器 扬声器播放软件生成的声音以及系统的报警,例
如电池电量不足时。
触模板 位于搁手处中央位置的触模板用于控制屏幕指
针。 参考第四章 “基本操作”中的使用触模板 部
分。
触模板控制按钮 您可以通过触模板下方的控制按钮选择菜单项或
者方便地控制鼠标指针指向的文本和图形。
电源按钮 滑动电源按钮可以打开或关闭电脑。
多功能按钮 轻按按钮和 Enter 键功能相同,或按住超过一秒
可以打开菜单。
退出 / 旋转按钮 按住此按钮超过一秒会切换显示屏方位。 按钮同
时具备 ESC 功能。 在 Rotation Utility 正在运行的
状态下,按下此按钮,电脑会自动识别显示屏的
顶边和底边并切换至正确的方位。
Windows 安全输入板 按钮按钮的功能和 Ctrl+Alt+Del 组合键相同,用于打
开 Windows 任务管理器。
TOSHIBA Assist 按钮 按下该按钮以启动应用程序或使用某些功能。 默
认设置是 TOSHIBA Assist 。
当关闭电脑时、电脑处于待机和休眠状态时,按
此按钮可启动电脑及该程序。
您可以在东芝控制属性中限定 TOSHIBA Assist 按
钮的功能。
东芝显像按钮 按下此按钮在内置和外接显示器上显示相同的图
像或使用多显示器 (仅 Windows XP )。
默认设置是 “显像 (相同图像 1024 × 768 )”,
可以 1024 × 768 像素在内置和外接显示器上同时
显示。
在 “显像 (不同图像)”设置中您可以使外接显
示器作为内置显示器的扩展屏幕。 仅在 Windows
XP 中支持 “显像 (不同图像)”。
再次按下此按钮变为仅在外接显示器上显示的模
式。
您可以在东芝控制属性中限定东芝显像按钮的功
能。
用户手册 2-9
Page 54
整机介绍
指纹传感器
LCD 传感器开关 该开关用来侦测电脑的 LCD 显示屏面板何时被关
不要让磁性的物体靠近开关。 否则即使面板关机功能已关闭,电脑也会自
动进入休眠模式并且关闭。
系统指示灯
图标下方的 LED 指示灯随电脑进行不同的操作发光。
只需朝指纹传感器击压手指,将会启用下列功能:
■
登录
Windows
用安全性主页。
■
可以加密/解密文件和文件夹以及阻止第三方对
其进行访问。
■
当从节电 (待机)模式返回时,禁用由密码保
护的屏幕保护程序。
■
开机安全性和单一登录功能。
■
启动电脑时验证用户密码和硬盘驱动器密码。
闭或何时被打开,并用来激活面板打开 / 关闭电
源功能。 LCD 显示屏面板合上时,电脑进入休眠
模式并且关机。 当您打开 LCD 显示屏面板时,电
脑以休眠模式启动。 使用东芝省电实用程序打开
或关闭此项功能。 默认设置为 “打开”。
有关设置的详细情况,请参考第一章特殊功能 中
的 “东芝省电实用程序”和 “面板打开 / 关闭电
源”部分。
并通过
IE(Internet Explorer)
访问启
图
2-7
系统指示灯
DC IN
电源 当电脑打开时, 电源指示灯发绿色光。 如果您在
电池 电池指示灯指示电池的电量状况。 绿色光表示电
2-10 用户手册
使用 AC 电源适配器供给直流电源时, DC IN 指
示灯发绿光。 如果适配器的输出电压异常或电源
供电出现故障, 该指示灯闪烁橙色光。
关闭 Windows 窗口中选择待机 ,电脑关闭后,
指示灯会发橙光 (亮一秒,灭两秒)。
量充足,橙色光表示电池正在充电,闪烁橙色光
表示电量不足。 参照第六章电源和供电方式 。
Page 55
辅助电池 辅助电池指示灯显示了 Slice Expansion Battery
硬盘驱动器 当电脑访问内置或超薄型托架硬盘驱动器时,
无线通信 当 Bluetooth 和无线局域网功能打开时, 无线通信
键盘指示灯
下图标示了复用键区指示灯以及 CapsLock 指示灯的位置。
当箭头模式指示灯发亮时,可以用复用键区控制光标。
当数字模式指示灯发亮时,可以用复用键区输入数字。
CapsLock 指示灯发光表示键盘处于大写状态。
整机介绍
(薄型扩展电池组)的充电状况。 绿色光表示充
电已满,橙色光表示正在充电。 参考第六章电源
和供电方式。
HDD 指示灯发绿色光。
指示灯闪光。
虽然只有部分型号同时配备无线局域网和
Bluetooth 功能,但所有型号均带有无线通信开
关。
Caps Lock 指示灯
图
Caps Lock
2-8 Caps Lock
当键盘字母键锁定在大写状态时,该指示灯发绿
指示灯
色光。
箭头模式
指示灯
数字模式
指示灯
2-9
复用键区指示灯
图
用户手册 2-11
Page 56
整机介绍
USB
软盘驱动器
箭头模式 当 箭头模式指示灯发绿色光时,您可以使用键区
复用键 (灰色标签的键)作为光标键。 参考第五
章 “键盘”的复用键区 部分。
数字模式 当数字模式 指示灯发绿色光时,您可以使用键区
复用键 (灰色标签的键)作为数字输入键。 参考
第五章 “键盘”的复用键区 部分。
USB 软盘驱动器可使用 1.44MB 或者 720KB 的软盘。使用时连接到 USB 端
口。 它在某些型号上作为标准设备,某些型号上作为可选设备。
USB 连接器
软盘使用
指示灯
软盘槽
图
2-10 USB
弹出按钮
软盘驱动器
USB 连接器 插入该连接器到电脑的 USB 端口。
软盘使用指示灯 当访问软盘时,这个指示灯发亮。
软盘槽 在此槽中插入软盘。
弹出按钮 当软盘已完全插入驱动器中时,弹出按钮将会弹
出。 要取出软盘,按下弹出按钮,软盘将被弹出
一部分,以方便取出。
当您使用
USB
软盘驱动器时,请查看磁盘使用 指示灯。 当指示灯发亮时,
不要按弹出按钮或关闭电脑。 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破坏数据,损坏磁盘或
驱动器。
■
使用
USB
软盘驱动器时,应该将其放置在平整的水平表面上。 操作时,
不要将驱动器放置在大于
■
不要在驱动器上放置任何物体。
2-12 用户手册
o
20
的斜面上。
Page 57
光盘驱动器
电脑安装有下列光盘驱动器之一: DVD-ROM&CD-R/RW 驱动器和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 ATAP I 接口控制器控制 CD/DVD-ROM 的运行。 当电脑
访问 CD/DVD 光盘时,驱动器上的指示灯发光。
有关放入和取出光盘的信息参考第四章 “基本操作”中的使用光盘驱动器
部分。
DVD
驱动器和光盘的地区编码
DVD-ROM&CD-R/RW 驱动器,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和光盘是根据六个
销售地区的规格生产的。 当您购买 DVD-Video 时,确保符合您的 DVD 驱动
器的编码,否则将不能正常播放。
整机介绍
编码 地区
1
2
3
4
5
6
加拿大、美国
日本、欧洲、南非、中东
东南亚、东亚
澳大利亚、新西兰、太平洋岛、中美洲、南美
洲、加勒比海
俄罗斯、印度半岛、非洲、北朝鲜、蒙古
中国
可刻录光盘
此处描述可刻录 CD 光盘的类型。 请查看您的驱动器支持的刻录光盘的类
型。 使用 RecordNow! 刻录光盘。 参照第四章基本操作 。
CD
■ CD-R 光盘只能刻录一次。 已刻录的数据不能被擦除或更改。
■ 包括多倍速、高速和超高速 CD-RW 光盘在内的 CD-RW 光盘可以多次刻
录。
DVD
■ DVD-R和 DVD+R光盘只能刻录一次。 已刻录的数据不能被擦除或更改。
■ DVD-RW, DVD+RW 和 DVD-RAM 光盘可以刻录多次。
用户手册 2-13
Page 58
整机介绍
格式
驱动器支持下列格式光盘:
■ CD-ROM
■ DVD-ROM
■ CD-DA
TM
■ Photo CD
■ CD-ROM XA Mode 2 (Form1,
Form2)
(single/multi-session)
■ DVD-Video
■ CD-Text
■ CD-ROM Mode 1, Mode 2
■ Enhanced CD (CD-EXTRA)
■ Addressing Method 2
DVD-ROM&CD-R/RW
使用全尺寸 DVD-ROM&CD-R/RW 驱动器模块,无需适配器,您不仅可以
读取 12cm (4.72 英寸)或 8cm (3.15 英寸)的 CD/DVD 光盘,而且还可
以将数据刻录至可擦写的 CD 光盘。
驱动器
越是靠近光盘的中心,读取速度越慢;越是在边缘,读取速度越快。
读取 DVD 8 倍速 (最大)
读取 CD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CD-R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CD-RW 24 倍速 (最大,超高速光盘)
DVD Super Multi
使用全尺寸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模块,无需适配器,您不仅可以将数据
刻录至可擦写的 CD 光盘,而且还可以读取 12cm (4.72 英寸)或 8cm
(3.15 英寸)的 CD/DVD 光盘。
驱动器
越是靠近光盘的中心,读取速度越慢;越是在边缘,读取速度越快。
读取 DVD 8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 2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W 2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W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AM 2 倍速 (最大)
读取 CD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CD-R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CD-RW 10 倍速 (最大,超高速光盘)
2-14 用户手册
Page 59
AC
双层
DVD Super Multi
适配器
整机介绍
驱动器
使用全尺寸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模块,无需适配器,您不仅可以读取
12cm ( 4.72 英寸)或 8cm ( 3.15 英寸)的 CD/DVD 光盘,而且还可以将数
据刻录至可擦写的 CD/DVD 光盘。
越是靠近光盘的中心,读取速度越慢;越是在边缘,读取速度越快。
读取 DVD 8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 8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 DL 2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W 4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 8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 DL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W 4 倍速 (最大)
刻录 DVD-RAM 3 倍速 (最大)
读取 CD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CD-R 24 倍速 (最大)
刻录 CD-RW 16 倍速 (最大,超高速光盘)
它可以自动适应 100 到 240 伏特之间的频率为 50 或 60 赫兹的电压,使您在
绝大多数国家 / 地区都可以使用本电脑。 AC 适配器将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
并降低电压以供电脑使用。
要给电池充电,只需简单地将 AC 适配器与电源和电脑相连,电池会自动充
电。 详情参考第六章电源和供电方式 。
图
2-11 AC
适配器 (2脚插头)
用户手册 2-15
Page 60
整机介绍
图
2-12 AC
适配器 (3脚插头)
■
随本产品附带的通用型AC适配器和电源线可能依据产品型号而有所不
根据型号,可能附带2脚或3脚插头的通用型AC适配器和电源
同。
线。
■
不能使用3脚到2脚的转换插头。
■
所提供的电源线符合产品购买地的安全法规并且不能在该地区范围外使
用。 如要在其他地区使用,请购买符合特定地区的安全法规的电源线。
任何时候请使用您的电脑随附的东芝AC适配器和东芝电池充电器 (可能
随电脑提供),或者使用东芝推荐的替代型号可避免火灾或对电脑造成其他
损坏的风险。
使用不兼容的AC适配器或电池充电器可能会导致火灾或对电
脑造成损坏,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2-16 用户手册
Page 61
PORTÉGÉ M400
入门
第
本章介绍使用电脑的基本事项。 包括下列主题:
■ 设计您的工作空间——为了您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请阅读 《东芝笔记本电脑使用指南》。 随电脑附送的这本手册阐明了
产品责任。
■ 连接 AC 适配器
■ 打开显示屏
■ 打开电源
■ 第一次启动
■ 关闭电源
■ 重新启动电脑
■ 使用恢复光盘恢复预装软件
所有用户都应仔细阅读第一次启动 部分。
3
章
设置您的工作空间
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您和电脑都很重要。 糟糕的环境、高强度的工作方式以及
手部、腕部或其它关节的持续紧张会引起身体不适或带来严重伤害。 同时,
保持适当的周围环境也有助于电脑操作。 本节讨论以下主题:
■ 常规条件
■ 电脑的放置
■ 就座和姿势
■ 照明
■ 工作习惯
用户手册 3-1
Page 62
入门
常规条件
简而言之,如果您觉得舒服,那么您的电脑也是。但请阅读下列文字以确定
您的工作环境是否合适。
■ 选择的工作区域具有:
■ 设计精良、功能齐全的通风系统,以至于您不会直接受到强风的冲
击。
■ 良好的空气流通。
■ 舒适的周围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 不要将电脑放在温度特别高的地方,如阳光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不通风
的车里或增温设备附近。 这样会引起系统错误、误操作、数据丢失或电
脑损坏。
■ 不要把电脑放在温度特别低的地方。 这会导致电脑出错,或数据的丢
失。
■ 不要把您的电脑放在温度会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这会使水蒸汽凝结,
导致电脑出错或数据的丢失。
■ 不要把您的电脑曝露于多尘的环境中。 如果灰尘进入电脑,可能会导致
电脑出错或数据的丢失。 如果灰尘弄脏了电脑,不要开启电源。 在您使
用之前请把电脑送到东芝授权服务站检修。
■ 不要把您的电脑放在诸如音箱或电视机等可以产生磁场的物体附近。 当
您使用电脑时请不要佩戴磁性手镯。 曝露于磁场中会导致电脑出错,误
操作或数据的丢失。
■ 不要把重物放在电脑上,而且应小心不要把重物丢在电脑上。 这会导致
电脑损坏或系统出错。
■ 不要使用苯、稀释剂或其它化学药品清洁电脑、AC 适配器或存储设备。
苯、稀释剂等化学药品会使以上设备腐蚀、变形或褪色,还会导致数据
丢失。
■ 电源插座应靠近电脑,这样可以轻易连接 AC 适配器。
■ 温度应该在 5 ℃到 35 ℃之间 (41 ℉到 95 ℉),相对湿度应该是 20% 到
80%。
■ 使电脑保持干燥、无尘,避免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 电脑中的某些部件 (包括数据存储介质)可能会被磁场破坏。 不要把电
脑放置在磁体附近或者将磁体靠近电脑。 当心立体声扬声器之类的在运
行时会产生强磁场的物品。 也要注意手镯等容易被不小心磁化的金属物
品。
■ 不要在靠近移动电话的地方使用电脑。
■ 留给风扇足够的通风空间。 不要堵塞通风口。
■ 当电脑与无线电设备发生干扰时,请立即关闭电脑。 这类干扰可能会导
致设备发生故障。
3-2 用户手册
Page 63
■ 不要将电脑放置在摇晃的桌子上,不平整的、倾斜的物体上或其它不稳
定的地方。 您的电脑可能跌落,从而对电脑造成伤害或引起身体损伤。
■ 不要把电脑持续连接电源超过 24 小时。 当不使用电脑时请关闭电源。
■ 应避免温湿度突然发生变化。
■ 不要把电脑放在增温器等增温设备附近。
■ 不要把电脑放在腐蚀性化学药品附近。
■ 不要把电脑放在立体声音箱等可以产生磁场的设备附近。
■ 应把电脑放在平坦的表面上。
■ 在电脑后方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便调节显示屏面板。
■ 应在电脑周围留出足够的空间以保证充分通风。
■ 应留出足够的空间操作鼠标或其它外围设备。
电脑的放置
电脑和外部设备的放置应使电脑操作起来舒适、安全。
■ 将你的 LCD 显示屏面板或您的外接显示器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以减少不舒
适的姿势及直射强光的照射。 例如:
■ 直接将位于您面前的 LCD 显示屏调节至令您觉得舒服的位置。
■ 调节 LCD 显示屏,使其顶部位于或略低于水平视线。 显示屏太高或
太低会给您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并且可能会使支撑头部的肌肉疲乏。
■ 您可以间歇性地通过注视较远处的物体使眼睛得到休息。
■ 如果您使用夹纸器,高低远近和电脑要大致相同。
入门
用户手册 3-3
Page 64
入门
就座和姿势
使用电脑时您的身体各个关节自然朝向,保持这种舒适的工作姿势可减小对
身体的不同部位所造成的压力。 请参考下列建议:
低于水平视线
脚垫
图
3-1
姿势和电脑的放置
■ 保持手、手腕和前臂垂直,与地面呈一直线并大致平行。
■ 头部保持水平位置,或者微微向前倾,面部朝前并保持平衡。 总之头部
要与躯干保持在同一直线。
■ 肩膀保持放松状态并且让上臂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
■ 肘部靠近身体并弯曲。
■ 脚完全置于地面之上或搁脚处。
■ 直立坐着或轻轻倚靠时,使背部保持在与腰部完全相适的位置。
■ 大腿和臀部依靠用软质材料填塞的软座垫支撑着,通常与地面保持平
行。
■ 膝盖大约保持在与臀部同一高度的位置,脚微微朝前。
90 度角
3-4 用户手册
Page 65
照明
请选择合适的照明亮度,并适当放置电脑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由光源、台灯
和窗户所导致的炫目。 照射在 LCD 显示屏或外接显示器上的强光可能会导
致视疲劳或头痛。
有关如何对您的工作环境进行照明,请参考以下建议:
■ 把电脑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便使显示屏不产生眩光或反射过来的光线不
会直接射入用户的眼睛内。
■ 使用有色玻璃窗、百叶窗或屏风来防止光线直射电脑。
■ 利用柔和、间接的照明装置。
■ 调节显示屏面板,以提供最大可视范围。
工作习惯
避免持续紧张带来的不适或损伤的关键是要经常活动。 如果可能的话,在工
作中安排不同的任务。 如果必须长时间使用电脑,采用分散日程的方法可以
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 以轻松的姿势就座。 如前所述恰当地放置您的椅子和设备能减轻双肩或
颈部的压力并缓解背部紧张。
■ 经常改变您的姿势。
■ 时常站起、伸展四肢或做简短运动。
■ 在一天的工作中经常活动和伸展您的手部和腕部。
■ 经常将视线从电脑移开,注意看几秒钟远处的物体,例如每 15 分钟看 30
秒。
■ 用经常的短休代替一或两个长休。例如,每半小时休息二或三分钟。
■ 使用电脑时,要使眼睛得到定期休息,松驰或舒展肌肉以避免疲劳。 如
果您操作电脑时觉得不舒适,请立即停止操作并休息。 长时间无充分休
息地使用电脑可能会导致手臂、手腕、手、背、颈或身体的其它部位不
适。 如果充分休息之后仍感到不适,请咨询您的医生。
关于人体工程学和持续紧张劳损或持续压力并发症有许多书籍可以参考。 关
于这些主题的更多信息或活动手部和腕部等压力点的指导,请到图书馆查阅
或咨询书商。 也可参考 《东芝笔记本电脑使用指南》。
入门
有意识地进行休息
您可以有意识地进行短时间的休息以避免视疲劳及身体感觉不适。
有关您的电脑使用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更为详细的说明,美国的用户可
以访问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健康局的网址: http://www.osha.gov/SLTC/
etools/computerworkstations/
用户手册 3-5
Page 66
入门
其他注意事项
■ 当应用程序运行时不要关闭电源。 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 应使用查毒程序并确保要定期更新。
■ 外部存储设备读写数据时不要关闭电源、断开该设备或移除存储媒介。
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 格式化存储媒介之前请务必检查其内容。 格式化将破坏所有储存的数
据。
■ 最好能定期将内置硬盘驱动器或其它主要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备份到外部
媒介中。 通常的存储媒介不能存储很长时间,而且在某些条件下可能会
导致数据的丢失。
■ 安装一个设备或应用程序之前,要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至硬盘或其它存
储媒介中。 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在输入板模式下操作电脑
东芝
PORTÉGÉ M400
脑。 将
LCD
显示屏旋转
板模式使用电脑。
输入板电脑的使用称为输入板模式。 有关切换模式的信息请参考第四章
“基本操作”中的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部分。
当以输入板模式操作电脑时,请按照下列指示。
本手册将通常的膝上型电脑的使用称为膝上型模式,将
电脑有两种使用方式:通常的膝上型电脑和输入板电
180
度并合上,就可以用附带的东芝输入笔以输入
图
3-2
在输入板模式下操作电脑
3-6 用户手册
Page 67
入门
■ 用前臂紧紧托住电脑。不要堵塞通风口。
■ 当用前臂托住电脑在输入板模式下操作电脑时,请从电脑上移除 AC 适配
器。
■ 走路或开车时不要使用电脑。
■ 搬移电脑之前请先切换至膝上型模式并关闭电脑。 电脑打开或在待机状
态时不要搬移电脑。 磁盘 LED 灯闪亮的时候不要搬移电脑。
■ 不要将电脑放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方 (如把电脑从寒冷的室外搬至温暖
的室内)。
如果急剧的温差变化已经发生,请等待几个小时后再打开电脑,防止产
生露珠凝结。
■ 搬移电脑之前,请断开电脑连接的所有的外围设备和连接电缆。
■ 不要让电脑跌落,也不要震动电脑。 不要将电脑放在受到阳光直射的汽
车内。
■ 电脑设置在输入板模式时不要将其放入包内。
■ 显示器面板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触摸感应数字转换器屏幕。 但显示屏的
边缘部分可能不太敏感。 当在靠近显示屏面板边缘使用输入笔时,请保
持输入笔在显示屏区域内。 如果在外侧边缘移动输入笔速度过快,输入
笔的位置可能不会被识别出来。 在靠近显示屏边缘的地方请确保缓慢地
滑动输入笔。
在如下列图示中所示的虚线范围内使用输入笔。
图
3-3
输入笔的使用范围
托住电脑时不要堵住通风口。 如果长时间的将皮肤暴露在通风口排出的热
空气中,皮肤可能会受到低温损伤。
用户手册 3-7
Page 68
入门
连接
AC
适配器
当为电池充电或使用交流电时需要连接 AC 适配器。 同时这也是最快开始使
用电脑的方法,因为刚开始电池组需要充电才能使用。
AC 适配器可以连接 100 伏至 240 伏、 50 赫兹或 60 赫兹频率的电源。 关于
使用 AC 适配器为电池组充电的详细资料,请参考第六章电源和供电方式 。
■
任何时候请使用您的电脑随附的东芝AC适配器和东芝电池充电器 (可
能随电脑提供),或者使用东芝推荐的替代型号可避免火灾或对电脑造
成其他损坏的风险。
火灾或对电脑造成损坏,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
仅使用随机附带的AC适配器或相同的兼容适配器。 使用不正确的适配器
可能损坏电脑。
任。
■
不要将AC适配器或电池充电器插入与本产品的产品铭牌上指定的电压
和频率不相符的电源。
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
■
任何时候请使用或购买符合电脑使用区域内的法定电压及频率规格和要
求的电源线。
严重的身体伤害。
■
所提供的电源线符合产品购买地的安全法规并且不能在该地区范围外使
用。 如要在其他地区使用,请购买符合特定地区的安全法规的电源线。
■
不能使用3脚到2脚的转换插头。
■
当在电脑上连接AC适配器时,请严格按照用户手册中描述的步骤顺序
操作。 将电源线连接到生活用电插座应该是最后一步,否则适配器的直
流输出插口可能会产生电流变化,触碰到会导致触电或轻微的身体伤
害。 作为一般的安全预防措施,请不要接触任何金属部分。
■
不能将AC适配器放置在木质材料表面上(或任何其他可能因为受热而损
坏的器具材料表面上
会升高。
■
任何时候请将电脑放置在合适的热绝缘材料上以防止热损伤发生的可能
性。
使用不兼容的AC适配器或电池充电器可能会导致
东芝对使用不兼容的适配器造成的任何损坏不承担责
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者电击,并且
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者电击,并且可能导致
)
,因为AC适配器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表面温度
3-8 用户手册
Page 69
1. 将电源线连接到 AC 适配器。
图
3-4
将电源线连接至AC适配器 (2脚插头)
图
3-5
将电源线连接至AC适配器 (3脚插头)
入门
随本产品附带的通用型AC适配器和电源线可能依据产品型号而有所不同。
根据型号,可能附带2脚或3脚插头的通用型AC适配器和电源线。
2. 把 AC 适配器的直流输出端插入电脑后侧的 DC IN 15V 插孔。
DC IN 15V 插孔
图
3-6
将适配器连接至电脑
3. 将电源线插入生活用电墙体插座。 位于电脑前侧的电池 和 DC IN 指示灯
应该发亮。
用户手册 3-9
Page 70
入门
打开显示屏
LCD 显示屏面板可以大范围角度旋转以获取最佳视角。
1. 滑动电脑前侧的显示屏闩锁以松开显示屏面板。
2. 一手按住搁手处以防电脑主体抬起,然后慢慢地提起面板。 调整面板的
角度以达到最佳的清晰度。
打开电源
打开和关闭
LCD
显示面板时,动作要适度。 用力打开或猛地关上显示屏会
损伤电脑。
LCD 显示屏面板
显示屏闩锁
图
3-7
打开
LCD
显示面板
本节描述如何打开电源。
电源按钮指示灯指示的状态。 请参考第六章 “电源和供电模式”中的电源
指示灯部分。
■
在第一次打开电源后不要关闭,直至操作系统已经设置完毕。 请参考第
一次启动部分。
■
如果已连接
USB
软盘驱动器,请确保它是空的。 如果驱动器中有软盘,
请按下弹出按钮并取出软盘。
1. 打开电脑的 LCD 显示屏面板。
3-10 用户手册
Page 71
2. 滑动并按住电脑的电源按钮。
第一次启动
当您第一次打开电源时,电脑显示的初始化界面是 Microsoft Windows XP 屏
幕启动标志。 请按照屏幕上的每一条指示进行操作。 设置过程中,您可以单
击后退 按钮回到上一个屏幕。
电源按钮
图
3-8
打开电源
入门
一定要仔细阅读
关闭电源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关闭电源: 关机模式 (引导模式)、休眠模式或待机
模式。
关机模式 (引导模式)
当您以关机模式关闭电源后,将不保存任何数据而且启动时电脑将引导至操
作系统的主画面。
1. 如果您已经输入数据,请将其保存至硬盘或者存储媒体。
2. 确保所有硬盘 (软盘)操作都已停止,取出所有的 CD/DVD 光盘或者
软盘。
■
■
■
3. 点击开始 ,然后点击关闭计算机 。 从关闭计算机菜单中选择关闭 。
4. 关闭所有外围设备的电源。
不要立即重启电脑或外围设备。 等待片刻让所有的电容器完全放电。
Windows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确保硬盘驱动器和超薄型托架模块指示灯已熄灭。 如果您在硬盘 (软
盘)正在被访问时关闭电源,将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硬盘 (软
盘)。
当应用程序运行时不要关闭电源。 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外围存储设备读写数据时不要关闭电源、断开该设备或移除存储媒介。
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
用户手册 3-11
Page 72
入门
待机模式
如果需要暂停工作,可以不用退出软件而关闭电脑。 数据会保存在电脑的主
内存中。 当您再次打开电脑的电源时,可以从中止的地方继续工作。
■
当使用AC适配器时,电脑根据东芝省电实用程序中所作的设置进入待
机模式。
■
滑动电源按钮或任意键可以从待机模式中恢复操作。 只有在硬件设置中
启用了键盘唤醒功能,按任意键才能起作用。
■
电脑自动进入待机模式时,如果网络应用程序正在运行,当电脑从待机
,
模式唤醒后
■
要防止电脑自动进入待机模式,请在东芝省电中关闭待机。 但是这样做
此应用程序有可能无法还原。
并不符合电脑能源之星标准。
■
进入待机模式之前,确定您的数据已保存。
■
电脑处于待机模式时,请勿安装或者取出内存模块。 否则将导致电脑或
者内存模块损坏。
■
电脑处于待机模式时,请勿取出电池组(除非电脑已经连接AC电源)。
内存中的数据会丢失。
■
如果携带电脑乘坐飞机或者进入医院,请以休眠或者正常模式关闭电
脑,以避免产生无线电信号干扰。
待机模式的优点
待机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 与休眠模式相比,能以更快的速度恢复到关机前的工作状态。
■ 由系统待机功能设定的时间内电脑未接收任何输入或者硬件访问,待机
功能将关闭系统以节约电源。
■ 可以使用显示屏面板关闭电源功能。
开始待机
您可以通过按下
有三种方法进入待机模式:
1. 点击开始 ,再点击关闭计算机 ,然后点击待机 。
2. 打开电脑的 LCD 显示屏面板。 此项功能必须打开。 参见控制面板中的东
芝省电实用程序 的动作设置 标签。
打开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 ,然后打开东芝省电 。
3. 滑动电源按钮。 此项功能必须打开。 参见控制面板中的东芝省电实用程
序的 动作设置标签。
打开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 ,然后打开东芝省电 。
当重新启动电脑后,可以从关机前的状态继续工作。
3-12 用户手册
Fn+ F3
键启用待机功能。 详见第五章键盘 。
Page 73
■
电脑以待机模式关闭后,电源指示灯将闪烁橙色光。
■
如果正在以电池为系统供电,您可以以休眠模式关机来延长电脑的操作
时间。 待机模式的耗电量较大。
待机模式的限制条件
在以下情况中,待机模式将不起作用:
■ 关机后立即重新启动。
■ 内存的电路受到静电或者电气噪声的影响。
休眠模式
关闭计算机时,休眠功能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至硬盘。 当下一次启动时,电
脑将恢复关机前的工作状态。 但是休眠功能不能保存外围设备工作的状态。
■
保存数据。 进入休眠状态时,电脑将内存中的内容保存至硬盘。 但出于
安全考虑,最好手动保存数据。
■
如果在保存工作结束之前取出电池或者断开AC适配器,则这些数据将
请等到
丢失。
■
电脑处于休眠状态时,请勿安装或者取出内存模块。 否则数据将会丢
HDD
指示灯熄灭后再操作。
失。
休眠模式的优点
休眠模式的优点如下:
■ 由于电池电量不足电脑自动关闭时,可以将数据保存至硬盘。
入门
为能使电脑关闭后进入休眠模式,休眠功能必须在电源选项窗口的休眠标
签中开启。
如果您没有设置该功能,电脑将以待机模式关闭。如果电池电量耗尽,待
机模式保存的数据将丢失。
■ 开启电脑后,可以直接回到关闭前的工作环境。
■ 在系统休眠功能设定的时间内电脑不接受任何输入或者硬件访问,休眠
功能将关闭系统以节约电源。
■ 可以使用显示屏面板关闭电源功能。
启用休眠模式
您可以通过按下
按照下面的步骤进入休眠模式。
1. 点击开始 。
2. 选择关闭计算机 。
3. 打开关闭计算机 对话框。
4. 点击休眠 。
用户手册 3-13
Fn+F4
键启用休眠功能。 详情参考第五章键盘 。
Page 74
入门
自动休眠
滑动电源按钮或合上显示屏面板时,电脑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但是首先应
根据下列步骤进行恰当的设置。
1. 点击开始 并打开控制面板 。
2. 打开性能和维护 并打开电源选项 。
3. 在电源选项属性中选择休眠 窗口,在其中选择启用休眠 复选框,然后点
击应用 按钮。
4. 打开东芝省电 。
5. 选择动作设置 窗口。
6. 根据您的需要,为按下电源按钮时 和合上显示屏时 选择想要的休眠模
式。
7. 点击确定按钮。
休眠模式的数据保存
以休眠模式关闭电脑时,电脑需要一段时间将当前内存中的数据保存至硬
盘。 在此期间, HDD 指示灯发光。
在电脑关闭且数据已保存至硬盘后,再断开所有外围设备的电源。
不要立即重启电脑或外围设备。 等待片刻让所有的电容器完全放电。
重新启动电脑
某些情况下需要重新启动系统。 例如:
■ 更改了电脑的某项设置。
■ 出现错误,电脑不响应键盘命令。
■ 有三种方法重新启动电脑系统:
1. 点击开始 ,然后点击关闭计算机 。 从关闭计算机菜单中选择重新启动 。
2. 按下 Ctrl +Alt +Del 键打开 Windows 任务管理器,然后选择关机 和重新
启动。
3. 滑动电源按钮并保持 5 秒钟电源即关闭。 然后等待 10 到 15 秒后再次滑
动电源按钮打开电源。
3-14 用户手册
Page 75
使用恢复光盘恢复预装软件
如果预装文件被损坏,您可以使用产品恢复光盘进行恢复。 按照下面的步骤
操作恢复操作系统和所有预装软件。
入门
如果静音已打开,那么恢复之前按下
Fn+ Esc
键关闭静音。 详情参考第五
章键盘 。
当重新安装
Windows
操作系统时,硬盘将被重新格式化,并且所有数据将
会丢失。
1. 将恢复光盘放入可选光盘驱动器内并关闭电脑。
2. 按住 F12 键的同时打开电脑。 当屏幕上出现 In Touch with
Tomorrow TOSHIBA 时,松开 F12 键。
3. 用左右光标键在屏幕菜单中选择 CD-ROM 图标。 详情参考第七章 “硬
件设置”中的引导优先级 (Boot Priority) 部分。
4. 弹出菜单,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用户手册 3-15
Page 76
入门
3-16 用户手册
Page 77
PORTÉGÉ M400
基本操作
本章介绍电脑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CD/DVD 的操作。
使用触模板
使用触模板时,只需简单地触摸触模板并将指尖沿着所希望的方向移动,屏
幕上的指针就会根据指尖移动的方向而移动。
第
4
触模板
章
触模板
控制按钮
图
4-1
触模板和触模板控制按钮
触模板下方两个按钮的功能等同于鼠标的按键。 按下左边的按钮可选择菜单
选项或操纵由指针选定的文本或图形。 按下右边的按钮可以显示快捷菜单或
者执行所使用的软件的其它功能。
您也可以轻击触模板实现类似于单击鼠标左键的功能。
单击: 敲击触模板一次
双击: 敲击触模板两次
拖放: 敲击触模板选择想要移动的目标。 再次敲击并将手指保持在触模
板上移动目标。
用户手册 4-1
Page 78
基本操作
使用输入笔和备用笔
您可以使用输入笔执行动作和输入数据。 自然地握住输入笔并在屏幕上轻轻
敲击、击压或书写。 第一次使用东芝 PORTÉGÉ M400 电脑之前,需要校准
输入笔。 参考第九章 “故障排除”中的定位设备 部分。
本系列的部分电脑配备备用笔。
擦除按钮
笔按钮
笔尖
图
4-2
输入笔 (左边)和备用笔 (右边)
笔尖
笔按钮
擦除按钮 当使用图形应用软件时,该按钮可以用作橡皮
擦。 使用文字应用软件时点击一次就可以选择和
删除文字。
笔按钮 功能和点击右边的触模板控制按钮类似。
笔尖 功能和点击左边的触模板控制按钮类似。
4-2 用户手册
Page 79
基本操作
使用输入笔时遵照下列预防措施。
■
请不要用力向显示屏上敲击或按压输入笔。 这可能会损坏输入笔和显示
屏。
■
不要在温度急剧变化的地方或阳光直射的车内保存或使用输入笔。 不要
让输入笔开关受到持久的压力。 长时间按压会导致故障或性能退化。
■
输入笔是由精密部件组成。 不要让其跌落。 强烈的冲击会导致故障或性
能退化。
■
不要过分用里按压笔尖和侧边按钮。 否则可能会影响零部件寿命或性能
退化 (笔尖、擦除按钮和笔按钮能够接受的力值:小于
1kg,30
秒以
内)。
■
避免水进入输入笔或露水凝结。 这会导致故障。
■
不要拆解输入笔。 这会导致其失调或寿命缩短。
■
不要让化妆品或化学物品弄脏输入笔。 这会使得外观受损。 使用擦镜布
或干布清洁输入笔。
不能使用挥发性的液体如酒精、稀释剂或汽油擦
拭。
■
不要在输入笔的笔尖上过分用力。 笔尖受力变形或扭曲后会导致故障。
■
不要让小孩接触到输入笔的细小部件,如笔尖或侧边开关的按钮,以防
被其吞咽。
■
不要用圆珠笔代替电脑附带的输入笔使用。
■
不要使用折断的笔尖。
■
笔尖磨损后不能替换 (仅限备用笔)。
对于未遵守上述事项所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东芝公司不予负责。
取出输入笔
按下列步骤取出输入笔。
1. 轻轻按压输入笔。 笔会弹出一部分。
输入笔插槽
输入 笔插槽
输入 笔插槽
图
4-3
取出输入笔
2. 将输入笔从输入笔插槽中抽取出来。
用户手册 4-3
输入笔
Page 80
基本操作
插入输入笔
产品购买时,输入笔包含在产品包装中。 从纸板箱中取出输入笔,按照下列
步骤安装在电脑上。
1. 将输入笔插入输入笔插槽,直到听到咔哒一声表示安装到位。
输入笔和备用笔的外形并不相同。 不要将备用笔插入输入笔插槽。
输入笔插槽
图
4-4
插入输入笔
输入笔功能
输入笔可以用来输入数据、启动程序、移动目标和执行其它动作。
单击
动作执行时,输入笔笔尖在目标上轻轻敲击一次并迅速抬起。 功能和单击左
边的触模板控制按钮类似。
双击
动作执行时,输入笔笔尖在目标上轻轻敲击两次并迅速抬起。 功能和双击左
边的触模板控制按钮类似。
按下并保持
输入笔笔尖接触显示屏屏幕并在原地保持直至弹出菜单或产生其他动作。 功
能和单击右边的触模板控制按钮类似。
拖动
输入笔接触在屏幕上。在输入笔不抬起的情况下,在屏幕上拖动来选择文本
或目标。
输入笔
拖放
输入笔在屏幕上接触并选择一个目标。在输入笔不抬起的情况下,在屏幕上
拖动该目标。 拖到新的位置之后抬起笔放开目标。
4-4 用户手册
Page 81
更换笔尖
1. 要更换笔尖,用抽取工具捏住笔尖并将其拔出。
抽取工具
笔尖
图
4-5
更换笔尖
2. 将新笔尖平整的一端插入输入笔并按压直到牢牢到位。
■
笔尖磨损变短之后会难以拔出。请在磨得过短之前用替换笔尖将其更
换。
■
东芝建议用户购买另外的输入笔备用。您可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输入笔
套装。
不要使用折断的笔尖。 笔尖折断后,请用随输入笔提供的备用件替代。 使
用断裂的笔尖会刮花显示屏。
使用。
备用件用完后,请从东芝经销商处购买新的
基本操作
取出备用笔盒
按照下列步骤取出备用笔盒。
1. 保存好您的工作。
2. 关闭电脑电源。 确保电源指示灯熄灭。
3. 断开所有连接在电脑上的线缆。
4. 闭合 LCD 显示屏面板,并翻转电脑。
5. 滑动并取出备用笔盒。
使用有细尖头的物体按箭头方向轻轻推动。
用户手册 4-5
Page 82
基本操作
备用笔盒
插槽
图
4-6
取出备用笔盒
插入备用笔盒
请按照下列步骤插入备用笔盒。
1. 将备用笔盒插入电脑的备用笔盒插槽中并滑动直至锁定。
备用笔盒
备用笔盒
插槽
备用笔盒
图
4-7
插入备用笔盒
4-6 用户手册
Page 83
在备用笔盒中存放和取出备用笔
按照下列步骤从备用笔盒中取出备用笔。
从备用笔盒中取出备用笔
1. 从备用笔的笔端将备用笔从盒中取出。
备用笔盒
图
4-8
在备用笔盒中存放备用笔
1. 将备用笔笔尖插入备用笔盒托架并按下。
基本操作
备用笔
从备用笔盒中取出备用笔
备用笔
备用笔盒
备用笔盒托架
图
4-9
在备用笔盒中存放备用笔
用户手册 4-7
Page 84
基本操作
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按照下列指示从膝上型模式切换到输入板模式。
■
请将电脑放置在稳固、平整的地方 (如桌面)并托住显示屏面板的下半
部分缓慢旋转。
旋转超过
■
按照下列旋转方向进行模式切换:
膝上型模式切换到输入板模式:
图
4-10
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1)
显示屏面板设计的旋转角度不能大于
180
度会损坏显示屏面板。
顺时针
180
度
180度。
过分用力
输入板模式图标 按照输入板模式图标指示的方向旋转显示屏面
板。
输入板模式切换到膝上型模式: 逆时针
膝上型模式图标 按照膝上型模式图标指示的方向旋转显示屏面
板。
1. 打开显示屏面板提起至竖直位置。 请确保键盘和显示屏面板之间的角度
为 90 度。
4-8 用户手册
180
度
Page 85
2. 顺时针慢慢旋转 LCD 显示屏面板。
图
4-11
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2)
不要过分用力旋转显示屏面板。 这会损坏显示屏面板。
3. 翻转显示屏闩锁 180 度至向下位置。
4. LCD 表面朝外,轻轻合上 LCD 显示屏面板。
基本操作
显示屏闩锁
图
4-12
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3)
5. 向下转动显示屏闩锁。
6. 将显示屏闩锁插入插缝中。
用户手册 4-9
Page 86
基本操作
7. 轻轻按下 LCD 显示屏面板。
改变屏幕定位方向
桌面屏幕的定位方向可以设置成下列四种显示方式之一:
图
4-13
切换至输入板模式 (4)
显示屏闩锁
插缝
主纵向版面
主横向版面
图
4-14
副纵向版面
副横向版面
四种显示模式
4-10 用户手册
Page 87
■
下列应用程序在主横向版面中运行:
■ 3D
游戏软件
■ 3D
屏幕保护
■
动态图片回放,如在连接了外接
DVD-Video
■
下列情况下屏幕不能转动。 请退出运行的程序再旋转屏幕:
■
运行动态地更改屏幕分辨率的应用程序 (如在全屏方式下运行的游
。
DVD-ROM
驱动器的电脑上播放
戏)
■
全屏方式下的
■
运行3D屏幕保护程序
■
不要在非主横向版面方式下运行3D游戏或播放
版面方式下播放
DVD
播放软件只能在主横向版面方式下启动。
■ 3D
屏幕保护运行时,如果将电脑从输入板模式切换到膝上型模式,
Windows
屏幕显示的一部分会出现异常, 这种情况下,在膝上型模式下
DOS
方式
DVD-Video
时,
Windows
DVD-Video。
屏幕显示会不正常,这是由于
按任意键以退出3D屏幕保护程序。
基本操作
在非主横向
方法1: 使用东芝加速计应用工具和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改变屏幕定
位方向
东芝加速计应用工具和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运行后,按下 ESC/
Rotation 按钮超过一秒钟,屏幕顶端和底部方向的变更将会被自动识别出
来。
方法2: 使用多功能按钮改变屏幕定位方向
1. 按住多多功能按钮超过一秒,弹出东芝表式菜单。
2. 使用多功能按钮在东芝快捷方式 中选择内置显示屏 ,并按下多功能按
钮。
3. 使用多功能按钮选择旋转角度,并按下多功能按钮。
用户手册 4-11
Page 88
基本操作
方法3: 通过任务栏改变屏幕定位方向
1. 右键单击任务栏上的更改输入板和输入笔设置图标。 在弹出菜单中点击
更改屏幕定位方向。
电脑购买时屏幕定位方向设置成按照下列顺序变化。
可以按照下列方法更改上述的顺序:
1. 双击任务栏上的更改输入板和输入笔设置 图标。
2. 在显示 标签中单击更改 按钮。
3. 从屏幕方向 下拉菜单中选择更改屏幕 并改变屏幕。
您也可以在旋转显示屏后,从[开始
[
输入板电脑
]-[TOSHIBA Rotation Utility]
使用加速计应用工具
当您晃动电脑时:
■
不要过于用力晃动电脑。
如果这样做,电脑可能会从手中跌落或碰着周围的人员或物体。
■
避免在拥挤的场所使用电脑。 (如在上下班的车厢中或在繁忙的街道
上)
■
这样做可能会伤害到儿童或成人,并且会损坏电脑。
当
HDD
保护功能开启并且
地晃动电脑)正在使用时,屏幕上可能会出现
现这样的信息,把
Tilt
功能 (开始应用程序的功能,如水平或垂直
HDD
保护功能设置为关闭。
]- [
所有程序
]-[TOSHIBA]-
中设置桌面屏幕的定位方向。
HDD
保护信息。 为防止再出
4-12 用户手册
Page 89
比较安全的做法是双手水平地把住电脑,如下图例子中所示。
切换到膝上型模式
按照下列指示从输入板模式切换到膝上型模式。
1. 按下显示屏闩锁,小心地转动显示屏抬起到竖直位置。
2. 逆时针慢慢旋转显示屏。
3. 转动显示屏闩锁使之面向自己,以备下次合上显示屏时方便。
使用指纹传感器
本产品装有指纹识别应用程序用于注册及识别指纹。 通过指纹验证设备注册
ID 和密码,不再需要在键盘上输入密码。 只需朝指纹传感器击压手指,将
会启用下列功能:
■ 登录 Windows 并通过 IE(Internet Explorer) 访问启用安全性主页。
■ 可以加密 / 解密文件和文件夹以及阻止第三方对其进行访问。
■ 当从节电 (待机)模式返回时,禁用由密码保护的屏幕保护程序。
■ 开机安全性和单一登录功能。
■ 启动电脑时验证用户密码和硬盘驱动器密码。
图
4-15
基本操作
垂直方向晃动电脑 水平方向晃动电脑
晃动电脑
“击压”意为使用指纹传感器读入指纹的动作。
用户手册 4-13
Page 90
基本操作
关于指纹传感器的注意事项要点
没有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能会导致 (1) 传感器受损或出现故障, (2) 指纹识
别出现问题,或指纹识别成功率降低。
■ 切勿用指甲或任何坚硬、尖锐的物体刮擦或戳刺传感器。
■ 切勿用力按压传感器传感器。
■ 切勿用潮湿的手指或任何潮湿物体触碰传感器。 保持传感器表面干燥且
无水蒸汽。
■ 切勿用肮脏的手指触摸传感器。 不干净或肮脏的手指上粘有微小的异物
颗粒可能会划破传感器。
■ 切勿在传感器上粘贴标签或进行书写。
■ 切勿用带有静电的手指或任何其它带有静电的物体触碰传感器。
无论您是想进行指纹登录 / 注册或是指纹识别,将手指放置在传感器之前请
注意下列事项。
■ 完全洗干净并擦干您的手。
■ 触摸任何金属表面除去手中携带的静电。 静电通常会导致传感器出现故
障,尤其在气候干燥的时候。
■ 用不含棉绒的布料擦拭传感器。 切勿使用清洁剂擦拭传感器。
■ 避免下列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会在注册或识别指纹的过程中导致指纹
注册出错或者指纹识别成功率降低:
■ 在液体中浸泡过的或肿胀的手指 (例如:洗澡后)
■ 受伤的手指
■ 潮湿的手指
■ 肮脏或油腻的手指
■ 手指的皮肤过度干燥
注意下列情况从而提高指纹识别成功率。
■ 注册两个以上手指指纹。
■ 如果已经注册的手指指纹经常发生失败,那么请另外注册多个手指指
纹。
■ 检查您的手指状况。 手指如果出现受伤、变得粗糙、过于干燥、潮湿、
弄污、变脏、油腻、浸湿、肿胀等变化,识别成功率均可能降低。 同
样,如果指纹被磨破或者手指变细或变粗,这些都可能会使识别成功率
降低。
■ 对于每个手指,指纹都是不同的,而且独一无二的。 请确保仅使用注册
过的或登录过的或使用过的指纹进行识别。
■ 检查滑动位置和速度 (请参照下列图画)。
4-14 用户手册
Page 91
如何删除指纹数据
指纹数据保存在指纹传感器里的非临时性存储器中。 如果您要把电脑移交给
其他人或废弃电脑,建议您执行下列操作。
1. 点击开始 ,指向所有程序 , Protector Suite QL ,然后点击控制中心 。
2. 显示 Protector Suite 软件 视窗。
3. 点击指纹 ,并点击删除 。
4. 点击设置 ,然后点击指纹存储检查器 。
5. 显示指纹存储检查器 视窗。 如果列表中还有其他指纹数据,选择所有指
纹数据并点击删除 。
6. 在指纹存储检查器 屏幕中检查是否所有指纹数据已被删除。
指纹传感器限制条件。
■ 指纹传感器比较和分析指纹中的唯一特性。
■ 当识别发生异常或在规定时间内识别没有成功时,会显示警告消息。
■ 识别成功率可能会因不同用户而异。
■ 东芝不保证指纹识别功能不会发生错误。
■ 东芝不保证指纹传感器在任何时候都能识别注册用户或准确甄别未经授
权的用户。 对于使用指纹识别软件或实用程序而导致任何失败或损坏,
东芝不承担责任。
下列插图说明了手指在识别传感器上的正确击压方式。
基本操作
将指尖与传感器按如上图示对齐并击压。
用户手册 4-15
Page 92
基本操作
关于指纹识别应用程序的注意事项要点
您可以在指纹识别软件管理程序的导入或导出用户数据中队已保存的指纹
数据和密码银行中的信息进行备份。
加密文件进行备份。
建议您用标准方法 (如复制文件)将加密文件备份到
但使用该功能不能在我的保险箱中对
外接媒介中。
如果使用 Windows XP 的文件加密功能 EFS (加密文件系统)进行加密文
件,那么使用本软件的加密功能无法进一步加密文件。
如果使用指纹传感器和 TPM (可信赖平台模块)安全性作为验证设备,那
么配置指纹识别应用程序之前先安装并配置 Infineon TPM Professional
package 。 请参照 TPM (可信赖平台模块)安装指南 中安装和配置 TPM 的
方法。
在帮助文件中,说明了本软件的密码银行功能可以应用于互联网和常规应用
程序。 然而,本电脑所提供的指纹识别应用程序中的互联网密码银行功能仅
能够通过 IE(Internet Explorer) 才能使用。
设置过程
首次使用指纹验证时,请按下列过程进行操作。
指纹注册
使用 “用户注册”向导注册所需的验证数据。
■
指纹验证使用与登录
未设置,请在注册前先完成设置。
■
在本传感器上最多可注册21种指纹类型。
1. 点击开始 ,指向 所有程序 , Protector Suite QL ,然后点击 用户登记 向
导。
Windows
相同的ID和密码。 如果
Windows
登录密码还
您也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开启用户注册向导。
■
点击任务栏上的
■
在指纹传感器上击压手指。
2. 点击下一步 。
3. 显示用户密码 视窗。 在请输入您的密码 区域内输入密码之前,请确保显
示相同的 Windows 登录用户名。 点击下一步 。
4. 显示指纹登记提示 视窗。
确认显示的信息并确保勾选了运行演示教程 ,然后点击下一步 。
5. 显示正确的扫描程序 视窗。 确认显示的信息并点击下一步 。
6. 显示扫描实践 视窗。
当您完成练习击压手指后就可以击压手指了,点击下一步 。
4-16 用户手册
Protector Suite QL
图标。
Page 93
基本操作
7. 显示用户手指 视窗。 根据图解,选择要识别的手指,并点击下一步 。 之
前注册过的指纹会有绿色打勾标记。 正要注册的指纹会有红色打勾标
记。 如果先前注册过的指纹又被选择,那么将会注册最新信息并且覆盖
先前信息。
8. 显示高级安全性 视窗。
选择是否启用安全性功能,然后点击下一步 。
9. 显示完成视窗。 点击完成。 这就完成了指纹注册过程。
通过指纹验证登录
指纹验证登录 Windows 代替了寻常的用 ID 和密码登录 Windows 。
这对于多个用户使用电脑的情况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跳过用户选择。
Windows
指纹验证步骤
1. 启动电脑。
2. 显示登录验证 视窗。 选择任何已经注册过的手指并在传感器上击压指
纹。
如果验证成功,用户将能够登录 Windows 。
如果指纹验证失败,请使用
如果三次连续尝试后指纹验证失败,请使用
Windows
用
登录密码登录,请按正常步骤在 “欢迎”视窗中输入
Windows
登录密码登录。
Windows
登录密码登录。 要使
登录密码。
当验证发生异常或在规定时间内验证没有成功时,会显示警告消息。
指纹开机安全性
常规 (General)
当启动电脑时,指纹识别验证系统将会取代基于键盘的用户 /BIOS 密码验证
系统。
如果电脑启动时您不想使用指纹识别验证系统来验证密码,而想使用基于键
盘的验证系统,那么当显示指纹开机安全性画面时请按 Bk SP (backspace) 键
或 ESC/Rotation 按钮。 这样就会切换到基于键盘的密码输入画面。
Windows
■
在使用指纹开机安全性及其扩展功能-指纹单一登录功能前,请先注册
用户密码。
■
如果指纹验证失败五次以上,则必须手动输入用户密码或管理员密码打
请使用东芝密码实用程序来注册用户密码。
开电脑。
■
击压手指时,请保持缓慢并连续的速度。 如果没有提高验证成功率,请
适当调节速度。
■
如果验证的环境或设置发生了改变,您需要提供验证信息 (如用户密码
和
HDD
密码)。
用户手册 4-17
Page 94
基本操作
指纹单一登录功能
如何启用指纹开机安全性设置
在启用和设置指纹开机安全性系统前,您必须先使用 Protector Suite QL 应用
程序注册您的指纹。 请在进行设置前确认您的指纹已经注册。 请参考指纹登
录 / 注册指南。
1. 在指纹传感器上击压手指。
2. 在鼠标点击处会出现菜单。 在指纹传感器上击压 (*) 手指,然后从菜单
选项中选择 控制中心 。
(*). 当从膝上型或版面模式的菜单中选择选项时,推荐使用键盘光标键 (移
动)和 Enter键 (选择)或方向板。
3. 显示指纹软件管理 视窗。 点击设置 ,然后点击开机安全性 。
4. 显示开机安全性 视窗。 勾选 “用指纹读取器代替开机和硬盘驱动器密
码”,并点击 确定。
常规 (General)
该功能可使用户在启动电脑时仅使用指纹验证就可以完成对用户 /BIOS 密码
(和可选的硬盘驱动器密码)的验证并登录到 Windows 。 在使用指纹开机安
全性和该指纹单一登录功能前,请务必注册用户 / BIOS 密码和 Windows 登
录密码。 请使用东芝密码实用程序来注册用户 / BIOS 密码。 如果您的系统
默认设置不是 Windows 登录,请参考手册来注册 Windows 登录密码。
仅需一次指纹验证就可以代替用户 / BIOS 密码 (和硬盘驱动器密码,如果
选择了的话)和 Windows 登录密码。
如何启用指纹单一登录功能
在启用和设置如何启用指纹单一登录功能前,请务必先使用 Protector Suite
QL 应用程序注册您的指纹。 请在进行设置前确认您的指纹已经注册。 请参
考指纹登录 / 注册指南。
1. 在指纹传感器上击压手指。
2. 在屏幕的右下角会出现菜单。 在指纹传感器上击压 (*) 手指,然后从菜
单选项中选择控制中心 。
(*). 当从膝上型或横向版面模式的菜单中选择选项时,推荐使用键盘光标键
(移动)和 Enter 键 (选择)或方向板。
3. 显示指纹软件管理 视窗。 点击设置 ,然后点击系统设置 。
4. 显示 ProtectorSuite 设置 视窗。 勾选 “允许开机安全性单一登录”,然
后点击 确定。
指纹识别应用程序的限制条件
东芝不保证指纹识别应用程序完全安全或者不会发生错误。 东芝不保证指纹
识别应用程序在任何时候都能准确甄别未经授权的用户。 对于使用指纹识别
软件或应用程序而导致任何失败或损坏,东芝不承担责任。
4-18 用户手册
Page 95
如何击压手指
指纹注册或验证的过程中击压手指时,使用下列步骤能够有助于将验证失败
降低到最小:
1. 将手指第一个关节与传感器中心对齐。 轻轻触碰传感器,在纵向版面模
式时水平地朝您身体的方向击压手指,在横向版面或膝上型模式时朝两
边方向击压手指。
轻触碰传感器时,在纵向版面模式时水平地朝您身体的方向击压手指,
在横向版面或膝上型模式时朝两边方向击压手指直至可以看见传感器的
表面。
■
避免手指僵硬或用力过重的击压
如果指纹的中心没有接触到传感器上或手指击压时用力过重,指纹读入
可能会失败。
■
击压手指前,先确认涡形指纹中心
务必确定指纹涡形中心以便沿着传感器中心线击压指纹。
■
当指纹读入没有成功时
如果手指击压的速度过快或者过慢均可能导致验证失败。 根据屏幕上的
图解调节击压速度。
击压手指前,请确保指纹中心接触到传感器。
基本操作
用户手册 4-19
Page 96
基本操作
使用
USB
软盘驱动器
USB 软盘驱动器可使用 1.44MB 或者 720KB 的软盘。使用时连接到 USB 端
口。 更多信息参考第二章整机介绍 。 它在某些型号上作为标准设备,某些型
号上作为可选设备。
连接
USB
连接驱动器时,请将软盘驱动器的 USB 接头插入电脑的 USB 端口。 参见图
4-16。
软盘驱动器
确保接头正面朝上,和插口正确对齐。 不要试图强行连接,这样做会损坏
接头内的引脚。
USB 接头
图
4-16 连接USB
如果您在打开电脑以后连接
识别软盘驱动器。
断开
USB
软盘驱动器连接
USB 软盘驱动器使用完毕,请按照下列步骤断开连接:
1. 等待指示灯熄灭,确定所有的软盘操作已停止。
如果您在电脑访问驱动器时断开了
那么数据将会丢失或者软盘或驱动器将被损坏。
2. 点击任务栏上的安全删除硬件 图标。
3. 点击您想要移除的 USB 软盘驱动器设备。
4. 将软盘驱动器的 USB 接头拔离 USB 端口。
未到10秒不要断开驱动器并重新连接。
USB
软盘驱动器时,电脑将用10秒左右的时间
USB
USB 端口
软盘驱动器
软盘驱动器或者切断了电脑电源,
4-20 用户手册
Page 97
更换超薄型托架模块
本节说明如何替换超薄型托架中的模块。 插图展示用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
替换光盘驱动器。 因此,文字描述针对这两种模块。 然而,对于以下的任何
一种模块来说,操作步骤均是一样的,这些模块有:DVD-ROM&CD-R/RW
驱动器、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和硬盘适配器。
不要将手放入超薄型托架插槽中,以免受伤。
基本操作
预装的东芝移动式扩充程序支持
Windows
环境下的热交换技术。 关于怎样
在电脑打开时使用本应用程序更换模块,请参考第一章简介 。
取出模块
按下列描述取出模块。
1. 您可以根据指示灯来确认磁盘的工作状态。 如果指示灯灭了,那么意味
着当前没有磁盘正在运行。
2. 翻转电脑。
等到所有的磁盘指示灯熄灭后才能翻转电脑,并且放置时要小心。振动会
损坏硬盘或其它组件。
3. 取下位于图标附近的超薄型托架固定螺丝。
4. 确保超薄型托架闩锁中的螺丝设置在解锁孔位置。
5. 滑动超薄型托架闩锁至解锁位置。
6. 捏住光盘驱动器将其抽出。
■
光盘驱动器或者其它超薄型托架模块使用后会发热。 取出的时候要小
心。
■
从电脑中取出或移走
中。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将其放入超薄型托架盒
超薄型托架锁定
螺丝
(解锁位置)
光盘驱动器
图
4-17
移除光盘驱动器
用户手册 4-21
超薄型托架闩锁
Page 98
基本操作
插入模块
根据下面的描述安装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
1. 如下图所示,将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插入电脑,并按压直至听到退出
装置发出咔哒一声。
2. 如果您想锁定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将超薄型托架锁定螺丝设定到锁
定孔位置。
超薄型托架锁
定螺丝
(锁定位置)
使用光盘驱动器
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
图
4-18
插入超薄型托架硬盘适配器
本节的文字和图示主要针对光盘驱动器。 然而,安装在超薄型托架中的其他
光盘驱动器使用方法与此相同。 全尺寸驱动器可使基于 CD/DVD-ROM 的程
序高性能运行。 可以使用任一 12cm(4.72") 或 8cm(3.15")CD/DVD 而无需使
用适配器。 ATA P I 接口控制器控制 CD/DVD-ROM 的运行。 当电脑正在访问
CD/DVD-ROM 时,驱动器和超薄型托架指示灯将发亮。
请使用
Win DVD
应用程序观看
DVD-Video
光盘。
如果您使用的是 DVD-ROM&CD-R/RW 驱动器,关于刻录 CD 的预防措施
另见使用 DVD-ROM&CD-R/RW 驱动器刻录 CD 部分。
如果您使用的是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关于刻录 CD/DVD 的预防措施另
见使用 DVD Super Multi 驱动器刻录 CD/DVD 部分。
当光盘驱动器电源关闭时,按下
Fn+ Tab
键将打开光盘驱动器的电源。 而
且,可以将它的功能设置为打开光盘驱动器电源的同时,并弹出托架。
4-22 用户手册
Page 99
放入光盘
按照下列步骤放入 CD/DVD 光盘,并参考图 4-19 至 4-22。
1. 当电脑电源打开时,按下弹出按钮,托盘会轻轻打开。
弹出按钮
图
4-19
按下弹出按钮
2. 轻轻抓住光盘托盘,抽拉托盘至完全打开。
基本操作
光盘托架
图
4-20
拉开光盘托架
用户手册 4-23
Page 100
基本操作
3. 将 CD/DVD 放置在光盘托架上,有标签的一面向上。
图
4-21 放入CD/DVD
激光镜头
当光盘托架完全打开后,电脑的侧边缘会稍微超出
因此当您将
后,需如图
■
不要触摸激光镜头和它的周围部分。 这会导致定位不准确。
■
不要将异物掉入驱动器。 检查光盘托架表面,尤其是光盘托架前沿的后
CD/DVD
4-21
中所示确保
放入托架时,需要将其转动一个角度。
CD/DVD
盘片平放。
CD/DVD
托架一部分。
CD/DVD
放入
方区域,确保关闭驱动器前没有异物。
4. 轻轻地按压 CD/DVD 的中心位置直至感觉到卡入到位。 盘片应该低于转
轴顶部,与转轴的底部密切贴合。
5. 推动光盘托架中间部位将其闭合。 轻轻按压直至锁定到位。
光盘托架闭合时,如未正确放置
CD/DVD,CD/DVD
可能会损坏。 而且按
下弹出按钮后,光盘托架也许不能完全被打开。
图
4-22 关闭CD/DVD
4-24 用户手册
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