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C SRZ User Manual

.
®
RKC INSTRUMENT INC.
使用说明书
模块型控制器
SRZ
[
详细版
IMS01T04-C1
]
z MODBUS 是 Schneider Electric 的登录商标。 z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公司名称或商品名称,一般为各公司的商标或登录商标。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6, RKC INSTRUMENT INC.
感谢您购买理化工业株式会社的产品。 使用本产品前,请认真阅读本说明书,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并请妥善保存,以便需要时参考。
 
标记规定
警 告
注 意
!
: 指出详细情报及关联情报的参照对象时使用此记号。
z 如果本产品的故障或异常有可能导致系统重大事故的场合,请在外部设置适当
的保护电路,以防事故发生。
z 在完成所有配线工作之前,请不要接通电源。否则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故障。
z 请不要在本产品所记载的规格范围之外使用。否则可能导致火灾、故障。
z 请不要使用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
z 请不要触摸电源端子等高电压部位。否则有触电的危险。
z 请不要拆卸、修理以及改造本产品。否则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故障。
: 记载着有可能因触电、火灾 (烧伤) 等对使用者的生命或人身安全构成危险的注意
事项。
: 记载着如果不遵守操作步骤等,有可能损坏机器的注意事项。
: 在安全上特别提请注意的地方,使用此记号。
: 指出有关操作以及使用上的重要事项时使用此记号。
:指出有关操作以及使用上的补充说明时使用此记号。
警 告
警
!
IMS01T04-C1 i-1
注 意
z 本产品是 A 级机器。本产品有时在家庭环境内发生电波干扰。此时,请采取充分对策。 z 本产品通过强化绝缘进行触电保护。将本产品嵌入设备上以及配线时,请遵守嵌入设备所符合的规格要
求。
z 将本产品的所有输入输出信号线,在室内配线时,如果配线长度超过 30 m 的场合,为了防止浪涌发生,
请设置适当的浪涌抑制电路。另外,在室外配线的场合,不管配线长度为多长,请设置适当的浪涌抑制 电路。
z 本产品是以安装在测量盘面上使用为前提而生产的,为了避免用户接近电源端子等高电压部位,请在最
终产品上采取必要措施。
z 请务必遵守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注意事项。如果不遵守注意事项进行使用,有导致重大伤害或事故的危险。 z 配线时,请遵照各地的规定。 z 为了防止触电、机器故障、误动作,请在电源、输出、输入等所有配线完成之后,再投入电源。
另外,在修复输入断线时、或修复接触器、SSR 的更换等有关输出时,也请将电源一时关断,所有配线 完成之后再投入电源。
z 为了防止机器损坏和防止机器故障,请在与本机器接续的电源线或大电流容量的输入输出线上,用安装
适当容量保险丝等方法保护电路。
z 请不要将金属片或导线碎屑混入本产品中,否则可能导致触电、火灾、故障。 z 请按照规定的力矩确实地拧紧端子螺丝,如果不完全拧紧,可能导致触电、火灾。 z 为了不妨碍散热,请不要堵塞本机器的周围。也请不要堵塞通风口。 z 请不要在未使用的端子上接任何线。 z 请务必在切断电源后再进行清洁。 z 请用干的软布擦去本产品的污垢。而且不要用稀释剂类。否则,可能导致变形、变色。 z 请不要用硬物擦蹭或敲打显示器。 z 请不要将组合式接插件接续到电话线路上。
使用之前
z 本说明书以读者具有电气、控制、计算机以及通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前提。 z 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图例、数据例和画面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说明书而记入的,并不保证是其动作的结
果。
z 本公司对于用户或第三者遭受如下损失,不负一切责任。
由于运用本产品的结果的影响而遭受的损失
由于本公司不可预测的本产品的缺陷而遭受的损失
由于使用本产品的仿制品的结果而遭受的损失
其它,所有的间接损失
z 为了长期安全地使用本产品,定期维修是必要的。本产品的某些部件有的受寿命限制,有的因长年使用
性能会发生变化。
z 在没有事先预告的情况下,有可能变更本说明书的记载内容。有关本说明书的内容,期望无任何漏洞,
您如果有疑问或异议,请与本公司联系。
z 禁止擅自转载和复制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或全部。
i-2
IMS01T04-C1
目 录
1. 概 要 ............................................................................1-1
1.1 特 长 .....................................................................................................1-2
1.2 确认现货 .....................................................................................................1-3
1.2.1 Z-TIO 模块.............................................................................................................................. 1-3
1.2.2 Z-DIO 模块 .............................................................................................................................1-3
1.2.3 附件 (另卖).............................................................................................................................1-3
1.3 型号代码 .....................................................................................................1-4
1.3.1 Z-TIO 模块.............................................................................................................................. 1-4
1.3.2 Z-DIO 模块 .............................................................................................................................1-6
1.4 各部分的名称 ..............................................................................................1-8
1.4.1 Z-TIO 模块.............................................................................................................................. 1-8
1.4.2 Z-DIO 模块 ...........................................................................................................................1-10
2. 到运行为止的设定步骤.......................................................2-1
3. 安 装 ............................................................................3-1
3.1 安装上的注意 ................................................................................................3-2
3.2 外形尺寸 .......................................................................................................3-3
3.3 安装到 DIN 导轨上 ........................................................................................3-4
3.4 安装螺丝 .......................................................................................................3-6
3.4 模块的连接 ...................................................................................................3-7
4. 配 线 ............................................................................4-1
4.1 配线上的注意 ................................................................................................4-2
4.2 接插件接续上的注意 .....................................................................................4-4
4.3 端子排列 .......................................................................................................4-5
4.3.1 Z-TIO 模块.............................................................................................................................. 4-5
4.3.2 Z-DIO 模块 .............................................................................................................................4-9
4.4 接续构成.....................................................................................................4-11
4.5 与主计算机的接续 ......................................................................................4-13
4.6 关于终端电阻..............................................................................................4-16
4.7 装入程序通信时的接续 ...............................................................................4-18
5. 运行前的设定 .....................................................................5-1
5.1 设定模块地址 ................................................................................................5-2
5.2 选择协议和设定通信速度 ..............................................................................5-3
5.3 运行上的注意 ................................................................................................5-4
5.4 通信上的注意 ................................................................................................5-5
IMS01T04-C1 i-3
6. RKC 通信............................................................................6-1
6.1 查询 ..............................................................................................................6-2
6.1.1 查询步骤 ................................................................................................................................6-2
6.1.2 查询步骤例 ............................................................................................................................6-7
6.2 选择 ..............................................................................................................6-8
6.2.1 选择步骤 ................................................................................................................................6-8
6.2.2 选择步骤例...........................................................................................................................6-11
6.3 通信数据的构造 ..........................................................................................6-12
6.4 通信数据一览 ..............................................................................................6-13
6.4.1 通信数据一览的说明 ............................................................................................................ 6-31
6.4.2 Z-TIO 模块的通信数据.........................................................................................................6-14
6.4.3 Z-DIO 模块的通信数据 ........................................................................................................6-30
7. MODBUS............................................................................7-1
7.1 通信协议 .......................................................................................................7-2
7.1.1 信息构成 ................................................................................................................................7-2
7.1.2 功能代码 ................................................................................................................................7-3
7.1.3 信号传输模式 .........................................................................................................................7-3
7.1.4 从属的应答.............................................................................................................................7-5
7.1.5 CRC-16 的算出 ...................................................................................................................... 7-5
7.2 信息格式 .......................................................................................................7-8
7.2.1 读出保持寄存器内容 [03H] ..................................................................................................7-8
7.2.2 写入单一保持寄存器 [06H] ..................................................................................................7-9
7.2.3 通信诊断 (环路回送检查) [08H] ......................................................................................... 7-10
7.2.4 写入复数保持寄存器 [10H] ................................................................................................7-11
7.3 数据构成 .....................................................................................................7-12
7.3.1 关于小数点的处理 ............................................................................................................... 7-12
7.3.2 数据处理上的注意 ............................................................................................................... 7-16
7.3.3 存储区域数据的使用方法 ....................................................................................................7-17
7.4 数据变换的使用方法 ...................................................................................2-21
7.5 通信数据一览 ..............................................................................................7-22
7.5.1 通信数据一览的说明 ............................................................................................................ 7-22
7.5.2 Z-TIO 模块的通信数据.........................................................................................................7-23
7.5.3 Z-DIO 模块的通信数据 ........................................................................................................7-43
7.5.4 存储区域数据地址 (Z-TIO) .................................................................................................. 7-46
7.5.5 数据变换地址 (Z-TIOZ-DIO).............................................................................................7-48
i-4
IMS01T04-C1
8. 通信数据的说明..................................................................8-1
8.1 通信数据内容的说明......................................................................................8-2
8.2 Z-TIO 模块的通信数据...................................................................................8-3
8.2.1 通常设定数据.........................................................................................................................8-3
8.2.2 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8-61
8.3 Z-DIO 模块的通信数据 ..............................................................................8-143
8.3.1 通常设定数据.....................................................................................................................8-143
8.3.2 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8-154
9. 故障的分析及处理...............................................................9-1
10. 产品规格 ........................................................................10-1
10.1 Z-TIO 模块................................................................................................10-2
10.2 Z-DIO 模块..............................................................................................10-17
11. 附 录 ........................................................................11-1
11.1 JIS/ASCII 7 比特代码表.............................................................................11-2
11.2 电流检测器 (CT) 外形尺寸图 ...................................................................11-3
11.3 端子·接插件外壳 .....................................................................................11-4
11.4 逻辑输出选择功能的方框图.......................................................................11-6
11.5 关于峰值电流抑制功能的动作 ...................................................................11-7
11.6 DI/DO 的使用例.........................................................................................11-8
索 引............................................................................. A-1
IMS01T04-C1
i-5
备忘录
i-6 IMS01T04-C1
概 要
1.1 特 长...............................................................................................1-2
1.2 确认现货 ...........................................................................................1-3
1.2.1 Z-TIO 模块............................................................................................................... 1-3
1.2.2 Z-DIO 模块 ..............................................................................................................1-3
1.2.3 附件 (另卖)..............................................................................................................1-3
1.3 型号代码 ..........................................................................................1-4
1.3.1 Z-TIO 模块............................................................................................................... 1-4
1.3.2 Z-DIO 模块 ..............................................................................................................1-6
1.4 各部分的名称 ....................................................................................1-8
1.4.1 Z-TIO 模块............................................................................................................... 1-8
1.4.2 Z-DIO 模块 ............................................................................................................1-10
IMS01T04-C1 1-1
1. 概 要
1.1 特 长
本章对本产品的主要特长、现货的确认、以及型号代码等进行说明。 本产品是具有如下特长的模块型控制器。
模块型控制器 SRZ 根据 RKC 通信或 MODBUS 与主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收发信 (都是采用 RS-485 通信接口)。 SRZ 用通信进行全部的数据设定。因而,运行前需要用通信设定好各数据的设定值。
Z-TIO/Z-DIO 模块共同
RKC 通信或 MODBUS 可以由用户选择。
连接了各模块的场合,因为电源以及通信线在内部相互接续,接往电源端子以及通信端子的配线只接在其中 1
个模块上,所以不需要给每个模块进行配线,可以实现省配线。
深度尺寸为小型。
端子台型: 深度 85 mm、接插件型: 深度 79 mm
Z-TIO 模块
Z-TIO 模块是具备 2CH 型或 4CH 型控制通道的温度控制模块。
测量输入是对应热电偶输入、测温电阻输入、电压输入、电流输入、开度电阻输入的通用输入。
输入种类可以给每个通道指定、可以组合不同的输入。
输出种类是继电器接点输出、电压脉冲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开路集电极输出、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
元件输出。虽然在订货时指定,但也可以给每个通道指定不同的输出种类。
• Z-TIO 模块自身可以使用 CT 输入 (4CH 型时: 最大 4 点) 。
一次可以连接的 Z-TIO 模块的接续台数最大为 16 台。
(但是,在 SRZ 单元全体中,包括其它功能模块最大 31 台。)
Z-DIO 模块
• Z-DIO 模块是具备数字输入输出 (DI8 点/DO8 点) 的外部状态信号输出模块。
根据 DI 信号分配,可以进行 Z-TIO 模块的存储区域及各种模式状态的切换等。
根据 DO 信号分配,可以将 Z-TIO 模块的外部状态信号结果、Z-DIO 模块的 DO 手动输出状态等输出到外部
状态信号输出 (DO)
一次可以连接的 Z-DIO 模块的接续台数最大为 16 台。
(但是,在 SRZ 单元全体中,包括其它功能模块最大 31 台。)
本说明书中 MODBUS 的场合,将主计算机作为主、SRZ 的各模块作为从属处理。
1-2 IMS01T04-C1
1. 概 要
1.2 确认现货
使用之前,请进行以下确认。
z 型号代码 z 外观 (外壳、前面部分、端子部分等) 没有伤痕或损坏 z 附件齐全详细情况,参照下面
如果有附件不齐全等情况,请与本公司或本公司代理商联系。
1.2.1 Z-TIO 模块
附 件 数 量 备 考
 Z-TIO 模块本体 1 ⎯⎯⎯⎯  Z-TIO 模块使用说明书
(IMS01T01-C)  Z-TIO 模块主机通信简易使用说明书
(IMS01T02-C)  连接接插件外壳 KSRZ-517A 2 与本体同封电源端子外壳 KSRZ-518A 1 与本体同封  SRZ 使用说明书 [详细版]
(IMS01T04-C)
1 与本体同封
1 与本体同封
1 本说明书 (另卖) *
* 可以从本公司网页下载。
网址: http://www.rkcinst.co.jp/down_load.htm
1.2.2 Z-DIO 模块
附 件 数 量 备 考
 Z-DIO 模块本体 1 ⎯⎯⎯⎯  Z-DIO 模块使用说明书
(IMS01T03-C)  连接接插件外壳 KSRZ-517A 2 与本体同封 电源端子外壳 KSRZ-518A 1 与本体同封  SRZ 使用说明书 [详细版]
(IMS01T04-C)
1 与本体同封
1 本说明书 (另卖) *
* 可以从本公司网页下载。
网址: http://www.rkcinst.co.jp/down_load.htm
1.2.3 附件 (另卖)
内 容 数 量 备 考
端板 DEP-01 2 接插件 SRZP-01 (前面螺丝型) 1 接插件型模块用 接插件 SRZP-02 (侧面螺丝型) 1 接插件型模块用  CT 接续电缆 W-BW-03-1000 1 CT 输入接插件用 (电缆长度: 1 m)  CT 接续电缆 W-BW-03-2000 1 CT 输入接插件用 (电缆长度: 2 m)  CT 接续电缆 W-BW-03-3000 1 CT 输入接插件用 (电缆长度: 3 m) 电流检测器 CTL-6-P-N 1 0.030.0 A  电流检测器 CTL-12-S56-10L-N 1 0.0100.0 A  端子外壳 KSRZ-510A 1 端子台型模块用
IMS01T04-C1 1-3
1. 概 要
1.3 型号代码
请用以下的代码一览确认手头的产品是不是所希望的货品。万一与所希望的规格不同的场合,请与本公司或本 公司代理商联系。
1.3.1 Z-TIO 模块
规格代码一览
4 通道型:
Z-TIO-A-□-□ □ □ □/□ □-□ □□□
(1) (2) (3) (4) (5) (6) (7) (8) (9)
2 通道型:
(1) (2) (3) (4) (5) (6) (7) (8) (9)
配线方式 端子台型 T
接插件型 C
继电器接点输出 M 电压脉冲输出 V 输出 1 (OUT1) 电压输出、电流输出 (参照输出代码表)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输出 T 开路集电极输出 D
继电器接点输出 M 电压脉冲输出 V 输出 2 (OUT2) 电压输出、电流输出 (参照输出代码表)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输出 T 开路集电极输出 D
继电器接点输出 M 输出 3 (OUT3) 电压脉冲输出 V [Z-TIO-A ] 电压输出、电流输出 (参照输出代码表)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输出 T 开路集电极输出 D
继电器接点输出 M 出力 4 (OUT4) 电压脉冲输出 V [Z-TIO-A ] 电压输出、电流输出 (参照输出代码表)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输出 T 开路集电极输出 D
电流检测器 (CT) 输入 无输入 N CT 输入 (Z-TIO-A 型: 4 、Z-TIO-B : 2 ) A
(用出厂值出厂) N 出厂时设定的指定 控制动作·范围代码出厂时有设定 1 控制动作·范围代码以及初始设定代码出厂时有设定 2
出厂时无设定 (代码: N) 的场合,不需要指定 无代码 AT PID 动作 (逆动作) 控制动作 AT PID 动作 (正动作) (全部通道共同) AT 加热冷却 PID 动作1 AT 加热冷却 PID 动作 (挤压成型机风冷用) 1 A AT 加热冷却 PID 动作 (挤压成型机水冷用) 1 AT 无反馈电阻位置比例动作 2
测量输入·范围 出厂时无设定 (代码: N) 的场合,不需要指定 无代码 (全部通道共同) 参照范围代码表 
1
Z-TIO-A : CH2CH4 不使用 Z-TIO-B : CH2 不使用
2
Z-TIO-A : CH2CH4 是监视用开度反馈电阻输入 Z-TIO-B : CH2 是监视用开度反馈电阻输入
Z-TIO-B-□-□ □/□ N □-□ □□□
(1) (2) (3) (6) (7) (8) (9)
内 容 必须指定 任意指定
规格代码
1-4 IMS01T04-C1
1. 概 要
z 输出代码表
电压输出 (DC 0~1 V) 3 电压输出 (DC 1~5 V) 6 电压输出 (DC 05 V) 4 电流输出 (DC 020 mA) 7 电压输出 (DC 010 V) 5 电流输出 (DC 420 mA) 8
输出种类 代码 输出种类 代码
z 范围代码表
[热电偶输入/测温电阻输入] [电压输入/电流输入]
种类 代码 范围 (输入量程) 代码 范围 (输入量程) 种类 代码 范围 (输入量程)
K02 0~400 °C K10 0.0~800.0 °C DC 010 mV 101
K K04 0~800 °C K35 −200.0+400.0 °C DC 0100 mV 201 可编程序范围
K41 −200+1372 °C K40 −200.0+800.0 °C DC 01 V 301 −19999+19999 K09 0.0~400.0 °C K42 −200.0+1372.0 °C DC 05 V 401 [可以选择小数点位置] J02 0~400 °C J09 0.0~800.0 °C DC 010 V 501 (出厂值: 0.0100.0 %)
J J04 0~800 °C J27 −200.0+400.0 °C DC 15 V 601
J15 −200+1200 °C J32 −200.0+800.0 °C DC 020 mA 701
J08 0.0~400.0 °C J29 −200.0+1200.0 °C DC 420 mA 801 T T19 −200.0+400.0 °C E E20 −200.0+1000.0 °C E06 −200+1000 °C S S06 −50+1768 °C R R07 −50+1768 °C B B03 0~1800 °C N N02 0~1300 °C
PLII A02 0~1390 °C
W5Re/W26Re W 03 0~2300 °C
Pt100 D21 −200.0+200.0 °C D35 −200.0+850.0 °C
JPt100 P30 −200.0+640.0 °C
初始设定代码一览
初始设定代码是为了设定为客户希望的规格,从工厂出厂的代码。此代码的指定只在规格代码的出厂时设定 的指定中选择了「2」的场合进行。
□ □ □ □-□ □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1 (EV1)
有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1 (参照外部状态信号种类代码表)
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2 (EV2)
有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2 (参照外部状态信号种类代码表)
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3 (EV3)
有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3 (参照外部状态信号种类代码表) 升温完成 6
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4 (EV4)
有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4 (参照外部状态信号种类代码表) 控制回路断线警报 (LBA) 5
CT N CT 的种类 2 CTL-6-P-N P
CTL-12-S56-10L-N S
通信协议 RKC 通信 (ANSI X3.28) 1
MODBUS 2
1
想指定通道间偏差、偏差 (使用本地 SV) 的场合,需要在客户侧进行设定。(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2
有关 CT 分配、HBA 功能的选择,需要在客户侧进行设定。(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1
无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1 N
1
无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2 N
1
无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3 N
1
无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4 N
z 外部状态信号种类代码表
代码 种类 代码 种类 代码 种类
A 上限偏差 H 上限输入值 V 上限设定值 B 下限偏差 J 下限输入值 W 下限设定值 C 上下限偏差 K 带待机上限输入值 1 上限操作输出值 (MV) D 范围内 L 带待机下限输入值 2 下限操作输出值 (MV) E 带待机上限偏差 Q 带再待机上限偏差 3 上限冷却操作输出值 (MV) F 带待机下限偏差 R 带再待机下限偏差 4 下限冷却操作输出值 (MV) G 带待机上下限偏差 T 带再待机上下限偏差
内 容 初始设定代码
IMS01T04-C1
1-5
1. 概 要
1.3.2 Z-DIO 模块 Z-DIO-A-□-□ □/□-□□□□□□□
(1) (2) (3) (4) (5) (6) (7) (8)
配线方式 端子台型 T
接插件型 C
数字输入 (DI) N 8A N 数字输出 (DO) 继电器接点输出 8点 M 开路集电极输出 8点 D 出厂时设定的指定 无 (用出厂值出厂) N (DI/DO 的分配) 有 DI/DO 的分配设定 1
DI 信号的分配 出厂时无设定 (代码: N) 的场合,不需要指定 无代码 (DI1~DI8) 无数字输入 N 参照 DI 分配代码表  DO 信号的分配 出厂时无设定 (代码: N) 的场合,不需要指定 无代码 (DO1~DO4) 无数字输出 N 参照 DO 分配代码表  DO 信号的分配 出厂时无设定 (代码: N) 的场合,不需要指定 无代码 (DO5~DO8) 无数字输出 N 参照 DO 分配代码表  通信协议
z DI 分配代码表
DI1 DI2 DI3 DI4 DI5 DI6 DI7 DI8
00 无分配 01 AUTO/MAN 02 REM/LOC 03 解除 NM 起动信号 1 04 联锁 保温停止 05 RUN/STOP 06 REM/LOC 07 AUTO/MAN NM 起动信号 1 08 切换运行模式3 保温停止 09 RUN/STOP 10 NM 起动信号 1 11 REM/LOC 保温停止 12 RUN/STOP 13 区域设定2 保温停止 14 15 保温停止 16 NM 起动信号 1 17 REM/LOC 保温停止 18 解除 AUTO/MAN RUN/STOP 19 联锁 保温停止 20 21 保温停止 22 保温停止 23 AUTO/MAN REM/LOC 24 RUN/STO P 25 26 切换
存储区域 (12) 27 切换存储区域(18) 1 区域设定2 切换运行模式3 28 切换
存储区域 (12) 29 NM 起动信号 1 NM 起动信号 2
RUN/STOP: 切换 RUN/STOP (在接点闭合时 RUN) AUTO/MAN: 切换自动/手动 (在接点闭合时手动) REM/LOC: 切换远程/本地 (在接点闭合时远程) 解除联锁 (在接点闭合时解除联锁) NM 起动信号 1 (在接点闭合时 NM 起动信号 ON [外部干扰用 1]) NM 起动信号 2 (在接点闭合时 NM 起动信号 ON [外部干扰用 2]) 保温停止 (在接点闭合时保温停止)
1
切换存储区域 (×: 接点断开 {: 接点闭合)
DI1 × { × { × { × { DI2 × × { { × × { { DI3 × × × × { { { {
2
区域设定: 出厂时无效
3
切换运行模式 (×:接点断开 {: 接点闭合)
DI5 (DI7) × { × { DI6 (DI8) × × { {
1 2 3 4 5 6 7 8
不使用 监视 监视+外部状态信号功能 控制
(1) (2) (3) (4) (5) (6) (7) (8)
规格代码
内 容 必须指定 任意指定
RKC 通信 (ANSI X3.28)
MODBUS
切换存储区域 (18)
2
区域设定
区域设定
2
1
1
1
解除 联锁
解除 联锁
存储区域号码
运行模式
REM/LOC NM 起动信号 1
RUN/STOP AUTO/MAN RE M/LOC 切换运行模式
RUN/STOP AUTO/MAN RE M/LOC
DI 信号的切换时刻:
接点闭合 *
接点断开
250 ms 以上
1
2
(上升边)
NM 起动信号 1
NM 起动信号 1
NM 起动信号
保温停止
NM 起动信号 1 NM 起动信号 2
切换运行模式
* 为了使接点的动作有效, 请保持接点闭合的状态
250ms 以上。
RUN/STOP
RUN/STOP
3
3
接下页
1-6
IMS01T04-C1
接上页
z DO 分配代码表
[DO1DO4]
代码 DO1 DO2 DO3 DO4
00 无分配 01 DO1 手动输出 DO2 手动输出 DO3 手动输出 DO4 手动输出 02 外部状态信号 1 综合输出 1 外部状态信号 2 综合输出2 外部状态信号 3 综合输出3 外部状态信号 4 综合输出4 03 外部状态信号 1 (CH1) 外部状态信号 2 (CH1) 外部状态信号 3 (CH1) 外部状态信号 4 (CH1) 04 外部状态信号 1 (CH2) 外部状态信号 2 (CH2) 外部状态信号 3 (CH2) 外部状态信号 4 (CH2) 05 外部状态信号 1 (CH3) 外部状态信号 2 (CH3) 外部状态信号 3 (CH3) 外部状态信号 4 (CH3) 06 外部状态信号 1 (CH4) 外部状态信号 2 (CH4) 外部状态信号 3 (CH4) 外部状态信号 4 (CH4) 07 外部状态信号 1 (CH1) 外部状态信号 1 (CH2) 外部状态信号 1 (CH3) 外部状态信号 1 (CH4) 08 外部状态信号 2 (CH1) 外部状态信号 2 (CH2) 外部状态信号 2 (CH3) 外部状态信号 2 (CH4) 09 外部状态信号 3 (CH1) 外部状态信号 3 (CH2) 外部状态信号 3 (CH3) 外部状态信号 3 (CH4) 10 外部状态信号 4 (CH1) 外部状态信号 4 (CH2) 外部状态信号 4 (CH3) 外部状态信号 4 (CH4)
11 HBA (CH1) HBA (CH2) HBA (CH3) HBA (CH4) 12 断线状态 (CH1) 断线状态 (CH2) 断线状态 (CH3) 断线状态 (CH4) 13 升温完成 5 HBA 综合输出6 断线状态综合输出7 DO4 手动输出
1
外部状态信号 1 (ch1ch4) 的逻辑和
2
外部状态信号 2 (ch1ch4) 的逻辑和
3
外部状态信号 3 (ch1ch4) 的逻辑和
4
外部状态信号 4 (ch1ch4) 的逻辑和
5
升温完成状态 (被设定为升温完成的全部通道升温完成的场合外部状态信号 3 ON)
6
HBA (ch1~ch4) 的逻辑和
7
断线状态 (ch1ch4) 的逻辑和
[DO5DO8]
代码 DO5 DO6 DO7 DO8
00 无分配 01 DO5 手动输出 DO6 手动输出 DO7 手动输出 DO8 手动输出 02 外部状态信号 1 综合输出 1 外部状态信号 2 综合输出2 外部状态信号 3 综合输出 3 外部状态信号 4 综合输出 4 03 外部状态信号 1 (CH1) 外部状态信号 2 (CH1) 外部状态信号 3 (CH1) 外部状态信号 4 (CH1) 04 外部状态信号 1 (CH2) 外部状态信号 2 (CH2) 外部状态信号 3 (CH2) 外部状态信号 4 (CH2) 05 外部状态信号 1 (CH3) 外部状态信号 2 (CH3) 外部状态信号 3 (CH3) 外部状态信号 4 (CH3) 06 外部状态信号 1 (CH4) 外部状态信号 2 (CH4) 外部状态信号 3 (CH4) 外部状态信号 4 (CH4) 07 外部状态信号 1 (CH1) 外部状态信号 1 (CH2) 外部状态信号 1 (CH3) 外部状态信号 1 (CH4) 08 外部状态信号 2 (CH1) 外部状态信号 2 (CH2) 外部状态信号 2 (CH3) 外部状态信号 2 (CH4) 09 外部状态信号 3 (CH1) 外部状态信号 3 (CH2) 外部状态信号 3 (CH3) 外部状态信号 3 (CH4) 10 外部状态信号 4 (CH1) 外部状态信号 4 (CH2) 外部状态信号 4 (CH3) 外部状态信号 4 (CH4)
11 HBA (CH1) HBA (CH2) HBA (CH3) HBA (CH4) 12 断线状态 (CH1) 断线状态 (CH2) 断线状态 (CH3) 断线状态 (CH4) 13 升温完成5 HBA 综合输出 6 断线状态综合输出7 DO8 手动输出
1
外部状态信号 1 (ch1ch4) 的逻辑和
2
外部状态信号 2 (ch1ch4) 的逻辑和
3
外部状态信号 3 (ch1ch4) 的逻辑和
4
外部状态信号 4 (ch1ch4) 的逻辑和
5
升温完成状态 (被设定为升温完成的全部通道升温完成的场合外部状态信号 3 ON)
6
HBA (ch1~ch4) 的逻辑和
7
断线状态 (ch1ch4) 的逻辑和
1. 概 要
IMS01T04-C1
1-7
1. 概 要
信接插件
信接插件
1.4 各部分的名称
1.4.1 Z-TIO 模块
模块本体
<端子台型>
装入程序通
CT 输入 接插件
(供选)
输入输出 端子
<接插件型>
装入程序通
CT 输入 接插件
(供选)
输入输出 接插件
z 显示灯
FAIL/RUN [绿或红] 正常动作中 (RUN): 绿灯亮 自己诊断错误 (FAIL): 绿灯闪烁 机器异常 (FAIL): 红灯亮 RX/TX [绿] 数据的发信以及收信时: 绿灯亮
z 开关
地址设定开关
嵌入式开关
输入切换开关
FAIL/ UNR
RX/TX
LOADER
A
9
8
7
CT4
TIO
CT3
显示灯
C
D
B
E
F
0
1
2
6
地址设定
3
4
5
开关
CT1
CT2
输入切换 开关 (CH3 用)
输入切换 开关
(CH4 )
(上图都使用了 4 通道规格 (带 CT 输入),其它模块也是同样。)
FAIL/ UNR
RX/TX
A
LOADER
9
8
7
CT4
TIO
CT3
CN3
显示灯
C
D
B
E
F
0
1
地址设定
2
6
3
4
5
开关
CT1
CT2
CN1
输入切换 开关
(CH3 )
CN4
CN2
输入切换 开关
(CH4 )
(上图都使用了 4 通道规格 (带 CT 输入),其它模块也是同样。)
用来设定 Z-TIO 模块的地址的开关。 (参照 P. 5-2)
用来设定通信速度、数据位构成、通信协议的开关。 (参照 P. 5-3)
测量输入的输入种类切换用开关。 (参照 P. 8-70)
嵌入式 开关
模块 本体
输入切换 开关 (CH1 用)
基座部
输入切换 开关 (CH2 用)
嵌入式 开关
模块 本体
输入切换 开关 (CH1 用)
基座部
输入切换 开关
(CH2 )
1-8 IMS01T04-C1
基座部
安装用螺丝孔 (M3 螺丝用) 将基座固定到盘面等上的螺丝孔。请客户
自己准备 M3 螺丝。
1. 概 要
连接用接插件 用来连接模块的接插件。
电源端子
连接模块时,因为电源之间被相互接续,所以 请接往电源端子的配线只接到一个模块上。 (参照 4.1 配线上的注意)
通信端子 (RS-485) 连接模块时,因为通信线之间被相互接续,所
以请接往通信端子的配线只接到一个模块上。
安装支架 将模块固定在 DIN 导轨上。并且,固定相 互连接的模块。
IMS01T04-C1
1-9
1. 概 要
1.4.2 Z-DIO 模块
模块本体
<端子台型>
装入程序通信接插件
数字输入 端子
<接插件型>
装入程序通信接插件
数字输入 接插件
z 显示灯
FAIL/RUN [绿或红] 正常动作中 (RUN): 绿灯亮 自己诊断错误 (FAIL): 绿灯闪烁 机器异常 (FAIL): 红灯亮 RX/TX [绿] 数据的发信以及收信时: 绿灯亮
z 开关
地址设定开关
嵌入式开关
基座部与 Z-TIO 模块同样。(
FAIL/ UNR
RX/TX
LOADER
A
9
8
7
DIO
IN OUT
FAIL/ UNR
RX/TX
A
LOADER
9
8
7
DIO
IN OUT
CN3
CN4
D
E
F
0
1
2
3
4
显示灯 地址设定开关
C
B
6
5
数字输出 端子
D
E
F
0
1
2
3
4
CN1
显示灯 地址设定开关
C
B
6
5
数字输出 接插件
CN2
用来设定 Z-DIO 模块的地址的开关。 (参照 P. 5-2)
用来设定通信速度、数据位构成、通信协议的开关。 (参照 P. 5-3)
参照 P. 1-9)
嵌入式 开关
模块 本体
基座部
嵌入式 开关
模块 本体
基座部
1-10
IMS01T04-C1
到运行为止的
设定步骤
1.1 ******** ..............................................................................................1-2
1.2 *******................................................................................................1-3
1.3 ****** .................................................................................................1-4
1.4 *********** ..........................................................................................1-5
1.4.1 *****..........................................................................................................................1-6
1.4.2 ********......................................................................................................................1-7
IMS01T04-C1 2-1
2. 到运行为止的设定步骤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到运行为止的必要的设定。
步骤流程图
主计算机侧的处理
通信程序的准备
接通主计算机的电源后 实施。
通信端口的设定
有关通信的设定
通信速度的设定
数据位构成
通信协议的选择
通信线的接续
请关断主计算机的电源后实施。
接通电源
接通主计算机和 SRZ 的电源。
通信程序的起动
工程技术设定
数据的设定
设定输入刻度上限/下限、小数点位置、控制的种类、外部状态信号的种类等。
A
SRZ 侧的处理
有关通信的设定
请务必将主计算机与 SRZ 的通信关联进行 同样的设定。
通信速度的设定
数据位构成
通信协议的选择
请参照 5.2 选择协议和设定 通信速度 (P. 5-3)
设定模块地址
请参照 5.1 设定模块地址 (P. 5-2)
请参照 4. 配 线 (P. 4-1)
请与使用规格一致,务必在设定运行数据之前,设定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有关工程技术设定数据,请参照下面。
Z-TIO 模块: 8.2.2 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P. 8-61)
Z-DIO 模块: 8.3.2 工程技术设定数据 (P. 8-154)
2-2 IMS01T04-C1
2. 到运行为止的设定步骤
A
控制动作类型是什么?
位置比例动作的场合
PID 动作或 加热冷却 PID 动作的场合
阀门开度位置的调整
详细情况参照 P. 8-118
通常设定数据的设定
请进行与运行有关的数据的设定。
有关通常设定数据,请参照下面。
Z-TIO 模块: 8.2.1 通常设定数据 (P. 8-3)
Z-DIO 模块: 8.3.1 通常设定数据 (P. 8-143)
控制开始
设定 RUN/STOP 的切换为「RUN」。
运行开始
IMS01T04-C1
2-3
备忘录
2-4 IMS01T04-C1
安 装
3.1 安装上的注意....................................................................................3-2
3.2 外形尺寸 ...........................................................................................3-3
3.3 安装到 DIN 导轨上............................................................................3-4
3.4 安装螺丝 ...........................................................................................3-6
3.5 模块的连接 .......................................................................................3-7
IMS01T04-C1 3-1
3. 安 装
3.1 安装上的注意
本章对安装上的注意、外形尺寸、安装方法等进行说明。
为了防止触电和防止机器故障,请务必在关断电源后再进行本机器的安装、拆卸。
(1) 本机器适用于以下环境规格。
(IEC61010-1) [过电压分类Ⅱ、污染度 2]
(2) 请在以下的周围温度、周围湿度、设置环境条件的范围内使用。
容许周围温度: −10+50 °C
容许周围湿度: 595 % RH
(绝对湿度: MAX.W.C 29 g/m
设置环境条件: 在室内使用
高度到 2000m 为止
!
警 告
3
dry air at 101.3 kPa)
(3) 特别地,请避免安装在以下场所。
因温度变化激剧,有可能结露的场所
产生腐蚀性气体、可燃性气体的场所
直接振动或有可能冲击本产品的场所
有水、油、化学品、烟雾、蒸汽的场所
尘埃、盐分、金属粉末多的场所
杂波干扰大,容易发生静电、磁场、噪声的场所
空调或暖气的气流直接吹到的场所
阳光直接照射的场所
由于热辐射等有可能产生热积累的场所
(4) 进行安装的场合,请考虑以下几点。
为了不让热聚集,请隔开充分的通风空间。
请避免安装在发热量大的机器 (加热器、变压器、半导体操作器、大容量的电阻) 的正上方。
周围温度为 50 °C 以上时,请用风扇或冷却机等强制冷却。但是,不要让冷却了的空气直接吹到本机器。
为了提高耐噪声性能和安全性,请尽量远离高压机器、动力线、动力机器进行安装。
高压机器: 请不要安装在同一个盘内。 动 力 线: 请隔开 200 mm 以上的距离安装。 动力机器: 请尽量拉开距离安装。
水平に取り付けてください。傾けた取り付けは、誤動作の原因になります。
3-2 IMS01T04-C1
3.2 外形尺寸
[端子台型] [接插件型]
3. 安 装
(单位: mm)
85
100
5
100
5
76.9 2.9 30 6.7
模块上下间的安装间隔
安装或拆卸模块本体时,需要将模块本体稍稍倾斜,请确保模块的上下间有 50 mm 以上的空间。
50 mm 以上
安装接插件时的深度 (接插件型)
接续接插件时,请考虑到接插件和电缆的尺寸进行安装。
76.9 mm
50 mm
接插件
(插头侧)
IMS01T04-C1 3-3
3. 安 装
3.3 安装到 DIN 导轨上
安装方法
1. 降低安装支架 (A) ,将背面的卡爪挂到 DIN 导轨的上侧,压向剪头的方向 (B)
2. 压入安装支架,并锁定使不会从 DIN 导轨脱落 (C)
DIN 导轨
安装支架
(A) 降低
(B) 压入
端板的安装
想要牢固地固定安装到 DIN 导轨的模块的场合,请在模块的左右两端安装端板。
端板
(另卖)
连接接插件外壳 (标准添附)
*
(C) 锁定
端板
(另卖)
* 为了保护接插件接点,建议在左右两端的模块上安装外壳。
端板 连接接插件外壳
型号 订货号码 数 量
DEP-01 00434944 2
KSRZ-517A 00433384 2
3-4 IMS01T04-C1
拆卸方法
用一字型改锥等降低安装支架 (A),象从下侧抬起机器那样拆下 (B)
(A) 降低
3. 安 装
IMS01T04-C1
3-5
3. 安 装
3.4 安装螺丝
安装方法
1. 参照下述的孔加工尺寸,确保基座部的安装场所。
(30)
30±0.2
38
100
70±0.2
连接安装时的孔加工尺寸
2. 在按下锁定部的状态 (A),将基座部从模块本体拆下(B)(1)
3.
连接基座部后,压入安装支架,锁定基座部。
参照 3.5 模块的连接 (P. 3-7)
4. M3 螺丝将基座部固定到安装位置。请客户自己准备螺丝。
5. 将模块本体安装到基座部。(图 2)
(单位: mm)
M3
推荐螺丝: M3 × 10
推荐拧紧力矩:
0.3 N・m
基座部
锁定部
(模块本体上部)
(B)
(A)
(模块本体下部)
1: 基座部的拆卸
2: 模块本体的安装
(基座部)
3-6 IMS01T04-C1
锁定的
3.5 模块的连接
连接方法
请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模块的连接。
1. 将模块安装到 DIN 导轨上。
2.
使模块滑动,用连接用接插件接续模块间。
3. 请压入模块下部的安装支架。通过压入安装支架,固定到 DIN 导轨的同时,锁定连接的模块间。
安装螺丝的场合,请基座部的安装结束后,将模块本体安装到基座部。
(从模块正面看到的图)
(从基座部背面看到的图)
模块间被 状态
3. 安 装
连接用接插件
模块的连接台数
功能模块 (Z-TIOZ-DIO) 一次可以连接的台数如下所示。
只连接相同种类的功能模块的场合: 最大 16
[] 只连接 Z-TIO 模块的场合
SRZ 单元
16 台为止
Z-TIO 模块
连接 2 种以上的功能模块的场合: SRZ 全体共 31 台为止 (但是,相同种类的功能模块的连接台数: 在最大连接台数以内)
[] 连接 Z-TIO 模块和 Z-DIO 模块的场合
SRZ 单元
安装支架
请压入整个安装支架。
SRZ 全体共 31 台为止
Z-TIO 模块 16
Z-DIO 模块 15
IMS01T04-C1 3-7
备忘录
3-8 IMS01T04-C1
Loading...
+ 314 hidden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