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O fx-570MS, fx-991MS User Manual

f
x-570MS
f
x-991MS
用戶說明書2
(追加功能)
Ck
E
http://world.casio.com/edu_e/
重要!
為今後的參考之便請將用戶說明書及所有的資料放在易 於取閱之處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Unit 6, 1000 North Circular Road, London NW2 7JD, U.K.
目錄
使用前的準備............................................. 3
k模式 ...................................................................................... 3
數學式計算及編輯功能 .............................. 4
k重現拷貝 ............................................................................. 4
kCALC 存儲器 ..................................................................... 5
kSOLVE 功能 ........................................................................ 5
科學函數計算............................................. 6
k工學符號的輸入 ................................................................. 6
複數計算 .................................................... 7
k模及輻角計算 ..................................................................... 8
k直角坐標形式 極坐標形式顯示 ................................ 9
k共軛複數 ............................................................................. 9
基數計算 .................................................... 9
統計計算 .................................................. 11
正態分布 ............................................................................... 11
微分計算 .................................................. 12
積分計算 .................................................. 13
矩陣計算 .................................................. 13
k矩陣的建立 .......................................................................14
k矩陣元素的編輯 ............................................................... 14
k矩陣的加﹑減及乘計算 .................................................. 14
k矩陣標量積的計算 .......................................................... 15
k矩陣行列式的值的取得 .................................................. 15
k矩陣的轉置 .......................................................................15
k矩陣的求逆 .......................................................................16
k矩陣模的計算 ................................................................... 16
– 1 –
向量計算 .................................................. 17
k向量的建立 .......................................................................17
k向量元素的編輯 ............................................................... 17
k向量的加及減計算 .......................................................... 17
k向量標量積的計算 .......................................................... 18
k兩向量內積的計算 .......................................................... 18
k兩向量外積的計算 .......................................................... 18
k向量模的計算 ................................................................... 19
度量單位變換........................................... 20
科學常數 .................................................. 21
電源 ......................................................... 23
規格 ......................................................... 25
有關下列各項的詳細說明請參閱“fx-95MS/fx-100MS/ fx-115MS/fx-570MS/fx-991MS 用戶說明書”
取下和裝上計算器保護殼 安全注意事項 使用注意事項 雙行顯示屏 使用前的準備 (“模式”除外) 基本計算 存儲器計算 科學函數計算 方程式計算 統計計算 技術資料
– 2 –
使用前的準備
k模式
在開始進行計算之前﹐您必須先進入正確的模式。模式的 說明如下表所示
下表說明了 fx-570MS及fx-991MS 型號計算器的模式及所 需要的操作
fx-570MS 及 fx-991MS 型號計算器的模式
要進行的計算種類
基本算術運算 複數計算 標準差 回歸計算 基數計算 方程式的解 矩陣計算 向量計算
F 鍵三次以上可調出追加設置畫面。有關設置畫面的 說明將在其實際需要使用以改變計算器設置的章節裡進行 闡述
在本說明書中﹐有關為進行計算而需要進入的各模式的說 明將在以其名稱作為主標題的各節中加以闡述
範例﹕
注意﹗
要返回計算模式並將計算器設置為下示初始缺省值時﹐請 依順序按
計算模式﹕ COMP 角度單位﹕ Deg 指數顯示格式﹕ Norm 1, Eng OFF 複數顯示格式﹕ 分數顯示格式﹕ ab/c 小數點字符﹕ Dot
複數計算
A B 2(Mode)= 鍵
a+bi
要執行的 需要進入 按鍵操作 的模式
F 1 F 2
CMPLX
F F 1 F F 2 F F 3 F F F 1 F F F 2 F F F 3
CMPLX
COMP
SD
REG
BASE
EQN MAT VCT
– 3 –
除 BASE 指示符之外﹐模式指示符會出現在顯示屏的上
BASE 指示符會出現在顯示屏的指數顯示區
當計算器進入 BASE 模式時﹐工學符號將自動關閉
當計算器處於 BASE 模式時﹐不能改變角度單位或其他顯
示格式(Disp)設定
COMP﹑CMPLX﹑SD及REG各模式能與各種角度單位設定 組合使用
在開始進行計算之前﹐必須檢查目前的計算模式(SD﹑
REG﹑COMP﹑CMPLX)及角度單位設定(Deg﹑Rad﹑ Gra)
數學式計算及編輯功能
當您要執行數學式計算或編輯計算式時﹐請用 F 鍵進 入 COMP 模式
COMP ....................................................................... F 1
COMP
k 重現拷貝
重現拷貝功能能讓您從重現存儲器調出多個表達式﹐使其 在畫面上連接為多重語句
範例﹕
重現存儲器中存有﹕
1 + 1 2 + 2 3 + 3 4 + 4 5 + 5 6 + 6
多重語句﹕4 + 4:5 + 5:6 + 6
[] 鍵調出表達式 4 + 4
用 按 A [ (COPY)
您還可以在顯示屏上編輯表達式並執行其他的多重語句操 作
有關使用多重語句的詳細說明﹐請參閱另一冊“用戶
說明書”中的“多重語句”一節
– 4 –
只有重現存儲器中從目前在畫面上顯示的表達式開始到最
後的表達式為止的表達式會被拷貝。畫面上顯示的表達式 之前的表達式不會被拷貝
k CALC 存儲器
CALC 存儲器能讓您將需要使用不同的數值進行多次計算的
數學表達式暫時儲存 將其調出﹑為其變量輸入數值﹑以及計算結果﹐簡單方便
CALC 存儲器能保存最大 79 步的單個數學表達式。但請 注意﹐CALC 存儲器只能在 COMP 模式及 CMPLX 模式中 使用
變量輸入畫面會顯示目前已賦予該變量的數值
範例﹕計算當 X = 7 及當 X = 8 時 Y = X2 + 3X – 12 的解(解
分別為﹕
58﹐76
(輸入函數)
您一旦保存了表達式之後﹐便可隨時
COMP
CMPLX
p y p u p x K + 3 p x , 12
(保存表達式) C (X? 提示符出現時輸入 7) 7 = (X? 提示符出現時輸入 8) C 8 =
注意﹐每當您開始其他計算﹑改換至其他模式或關閉計算 器電源時﹐您保存的表達式便會被清除
k SOLVE 功能
SOLVE 功能能夠讓您使用需要的變量值求出表達式的解﹐ 而不需要變換或簡化表達式
範例:C 為將物體以初始速度 A 垂直向上拋出到達高度 B 所需要的時間 試用下示公式計算高度 B = 14 米﹐時間 C = 2 秒時的初始 速度 A
(解 :A =
B AC – DC
重力加速度為 D = 9.8 m/s
16.8
1 2
2
2
p 2 p u p 1 - p k , R 1 \ 2 T - p h - p k K
A I
– 5 –
(B?) 14 = (A?) ] (C?) 2 = (D?) 9 l 8 =
[ [
(A?) A I
由於SOLVE功能使用的是牛頓法﹐因此使用某些初始值
(假設值)有可能無法得到解 一個接近于解的假設值﹐並重新進行計算
此SOLVE功能有可能會在解存在的情況下也無法求得解
由於牛頓法的特性﹐對下列類型函數的求解趨於困難﹕
週期函數(例如﹕y = sinx) 曲線斜率變化快的函數(例如﹕y = e 不連續函數(例如﹕y = x)
若表達式中不含等號 (=)﹐SOLVE 功能將求得表達式 = 0 的解
此時﹐請試重新輸入另
x
, y = 1/x)
科學函數計算
當您要進行科學函數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COMP模 式
COMP ....................................................................... F 1
COMP
k 工學符號的輸入
COMP
打開工學符號後﹐您便可在計算中使用工學符號
要打開或關閉工學符號時﹐請按 F 鍵數次直到下示設置
畫面出現為止
Disp
EQN
CMPLX
1
1。在出現的工學符號設定畫面上﹐按與要使用的
設定相應的數字鍵
1(Eng ON): 工學符號打開(以畫面上的“Eng”指
12)
示符表示)
– 6 –
2(Eng OFF): 工學符號關閉(無“Eng”指示符)
下表列出了當工學符號打開時能夠使用的九種工學符號
要輸入的符號 應執行的鍵操作 單位
k(千)
A k 10
M(兆) A M 10 G(吉) A g 10 T(太) A t 10 m(毫) A m 10 µ(微) A N 10
n(納) A n 10 p(皮) A p 10
f(飛) A f 10
對於顯示數值﹐計算器會選擇能使數值的數字部分落在 1
至 1000 的範圍內的工學符號
輸入分數時不能使用工學符號
範例﹕9 10 = 0.9 m(毫)
.....
F
(Disp)
1
1
9 \ 10 =
當工學符號打開時﹐即使是標準(非工學)計算﹐
9 ⫼1 m
其結果也會使用工學符號表示
A P
9 ⫼1 m
J
3
6
9
12
–3
–6
–9
–12
–15
Eng
0.
900.
0.9
900.
複數計算
CMPLX
當您要進行含有複數的計算時﹐請使用 F 鍵進入 CMPLX 模式
CMPLX ........................................................... F 2
目前的角度單位設定(Deg﹑Rad﹑Gra)會對 CMPLX 模
式的計算產生影響 存在 CALC 存儲器中
在 CMPLX 模式中您可以將表達式儲
– 7 –
注意﹐在 CMPLX 模式中只能使用變量 A﹑B﹑C 及 M
變量 D﹑E﹑F﹑X 及 Y 由計算器使用﹐其值將不斷改變 在您的表達式中不能使用這些變量
在計算結果顯示畫面中﹐若右上角出現“R I”指示 符﹐則表示該結果為複數 結果的實部及虛部
在 CMPLX 模式中您能夠使用重現功能。雖然在CMPLX模 式中復數可保存在重現存儲器中﹐但復數會用去較多的存 儲器空間
範例:(2 + 3i) + (4 + 5i) =
(實部 6) 2 + 3 i + 4 + 5 i = (虛部 8i) A r
A r 鍵能切換顯示計算
6  8
i
。 。
k 模及輻角計算
假設由直角坐標形式 z = a + bi 表示的虛數代表高斯平面上 的一個點﹐您可以計算出該複數的模( 極坐標形式為
範例 1﹕試求出 3+4i 的模(r)及輻角(
(角度 單位﹕Deg) r5﹐␪
r 5) A A R 3 + 4 i T =
(␪
複數也可以用極坐標形式 r␪ 來輸入
範例 2﹕ 2 45 1  i
r
虛數軸
53.13010235
°) A a R 3 + 4 i T =
角度單位﹕Deg)
r)及輻角(
53.13010235
實數軸
L 2 A Q 45=
)。其
°
A r
– 8 –
k 直角坐標形式 極坐標形式顯示
下述操作可用於將直角坐標形式的複數變換為其極坐標形 式﹐或將極坐標形式的複數變換為其直角坐標形式
r 鍵可切換顯示模(r)及輻角(
範例﹕1 + i 1.414213562 45
(角 度單位﹕Deg)
1 + i A Y = A r
A
L 2 A Q 45 A Z = A r
您可以選擇直角坐標形式(a+bi)或極坐標形式(r␪) 來顯示複數的計算結果
...
F
1(Disp) r
1(a+bi)﹕ 直角坐標形式 2(r
)﹕ 極坐標形式(以顯示屏上的“r␪”指示符
表示)
k 共軛複數
對於任意複數 z = a+bi﹐其共軛複數(z)為 z = abi
範例﹕試求出 1.23 + 2.34i 的共軛複數
(解:
1.23 – 2.34
i )
A S R 1 l 23 + 2 l 34 i T =
A r
基數計算
當您要使用基數值進行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BASE 模式
BASE ................................................................... F F 3
除了 10 進制數值以外﹐還可用 2 進制﹑8 進制和 16 進制
數值進行計算
您可以指定缺省數系用來輸入和顯示所有的數值﹐也可以 為單獨的數值輸入指定數系
– 9 –
BASE
不能在 2 進制﹑8 進制﹑10 進制和 16 進制的計算中使用
0.
o
科學函數。也不能輸入一個含有小數部分或指數部分的數 值
若您輸入了一個含有小數部分的數值﹐本機會自動將小數 部分捨去
數來求得
2 進制﹑8 進制及 16 進制的負數值可以通過計算 2 的補
在基數計算中﹐您可以在數值之間進行如下的邏輯運算﹕
and(邏輯乘)﹑or(邏輯加)﹑xor(異或)﹑xnor(異 非 或)﹑Not(數位的補)﹑Neg(非)
以下所示為各數系的容許範圍﹕
2 進制 1000000000
8 進制 4000000000
10 進制 –2147483648
x ⬉ 1111111111
0
x 0111111111 x 7777777777
0
x 3777777777 x 2147483647
16 進制 80000000 x FFFFFFFF
0
x 7FFFFFFF
範例 1執行下列計算﹐求出 2 進制的計算結果﹕
10111
+ 110102
2
2 進制模式﹕ t b
110001
2
0.
10111 + 11010 =
範例 2執行下列計算﹐求出 8 進制的計算結果﹕
7654
÷ 12
8
516
10
8
8 進制模式﹕ t o
l l l 4(o) 7654 \
l l l 1(d) 12 =
範例 3執行下列計算﹐求出 1 個 16 進制及 1 個 10 進制 的計算結果﹕
120
or 11012
16
16 進制模式﹕ t h
10 進制模式﹕ K
12d16  301
120 l 2 (or)
l l l 3
(b)
– 10 –
10
0.
1101 =
b
H
範例 4﹕試將數值2210變換為等值的2進制﹑8進制及16進
制數值
2進制模式﹕
l l l 1(d) 22 =
8進制模式﹕ o
16進制模式﹕ h
t b
(101102 , 268 , 16
10110.
26.
16.
16
0.
)
b
b
o
H
範例 5﹕試將數值51310變換為等值的2進制數值
2進制模式﹕ t b
l l l 1(d) 513 =
數值不能從計算範圍大的數系變換至計算範圍小的數系 中
“Math ERROR”信息表示計算結果的位數過多(溢位)
0.
aMthERROR
SD
統計計算
正態分布
當您要進行含有正態分布的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SD 模式
SD ....................................................................... F F 1
在SD模式和REG模式中﹐| 鍵起 S 鍵的作用
A D 鍵﹐下示畫面會出現
P
( Q ( R ( →
1
2 3
t
4
– 11 –
REG
SD
b
b
輸入從 14 的數值選擇您要進行的概率分布計算
P(t)R(t)Q(t)
範例﹕試求出 x = 53 時的標準化變量(t)及下列數據 的正態概率分布 P(t)﹕55, 54, 51, 55, 53, 53, 54, 52
(
t =
0.284747398
, P(t) =
0.38974
55
A D 1(
)
S 54 S 51 S 55 S
53 S S 54 S 52 S
53 A D 4(
P(
) D 0.28 F =
t) =
微分計算
下述操作能夠求得函數的導數
當您要進行含有微分的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COMP 模式
COMP ............................................................. F 1
微分表達式需要三個輸入操作﹕變量 x 的函數﹑微分值
的計算點(
a)及 x 的變化(x
COMP
A J 表達式 P a P x T
範例﹕x的增量或減量為x = 210﹣4時﹐試求得函數
2
y = 3x
﹣5x ﹢2 在 x = 2點處的導數。(解 ﹕7)
A J
p x K , 5 p x + 2 P 2 P
3
若需要﹐
不連續的點及 x 值變化極端可能會產生不精確的結果及
進行三角函數的微分計算時請將角度單位設定為Rad(弧
動為
錯誤
度)
x 的輸入可以省略
x 選擇一個適當的值
– 12 –
2 e D 4 T =
若您不輸入﹐計算器會自
積分計算
下述操作能求得函數的定積分
當您要進行積分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COMP 模式
COMP ........................................................................ F 1
積分計算需要以下四個輸入操作﹕變量 x 的函數﹔定義
定積分的積分區間的數值 積分計算時的分區數 n(符合N = 2n)
5
範例﹕
(2x2 + 3x + 8) dx =
1
ab﹔以及用辛普森法則進行
d 表達式 P a P b P n F
150.6666667
2 p x K + 3 p x
d
8 P 1 P 5 P 6 T =
COMP
(分區數 n = 6)
+
注意﹗
您可以在 1 至 9 之範圍內指定一個整數作為分區數﹐亦 可完全跳過此分區數的輸入操作
內部積分計算會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完成
當積分計算正在進行內部運算時﹐顯示屏會變為空白
進行三角函數的積分計算時請將角度單位設定為Rad(弧
度)
矩陣計算
本節中的操作介紹如何建立最大三行三列的矩陣﹐如何進 行矩陣的加﹑減﹑乘﹑轉置及求逆計算﹐以及如何求得矩 陣的標量積﹑行列式及模
當您要進行矩陣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MAT 模式
MAT ............................................................... F F F 2
注意﹐在進行矩陣計算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或多個矩陣
存儲器中最多能同時保存名為 A﹑B 及 C 的三個矩陣
矩陣計算的結果會自動被保存在 MatAns 存儲器中﹐
MatAns 存儲器中的矩陣可用於隨後的矩陣計算
矩陣計算能使用最多兩級的矩陣堆棧。矩陣的平方及立 方﹐或矩陣的求逆會使用一級堆棧 另一冊“用戶說明書”中的“堆棧”一節
– 13 –
有關詳細說明請參閱
MAT
k 矩陣的建立
[ ]
[ ]
( )
要建立矩陣時﹐請按 A B 或 C)﹐然後指定矩陣的維數(行數及列數) 畫面上出現的提示輸入作為矩陣元素的數值
M
atA
要查看或編輯矩陣元素時﹐請使用光標鍵在矩陣中移動
要退出矩陣畫面時﹐請按 t
k 矩陣元素的編輯
A C)﹐矩陣的元素編輯畫面便會出現
k 矩陣的加﹑減及乘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對矩陣進行加﹑減及乘計算
範例﹕試求矩陣 A = 與矩陣 B =
(矩陣 A 3 2) A
(元素輸入) 1 =
(矩陣 B 2 3) A
(元素輸入)
若您試圖加﹑減維數不同的矩陣﹐或將一個矩陣的列數與
2(Edit) 鍵後指定要編輯的矩陣名(A﹑B 或
j
的乘積
D 1 = 0 =
(MatAMatB) A
另一個矩陣的行數不同的兩個矩陣進行相乘﹐則會發生錯 誤
1(Dim) 鍵﹐指定矩陣名(A﹑
j
23
2 行及 3 列
12 4 0
[
]
–2 5
1(Dim) 1(A)
j
2 = 4 =
= D 2 =
0
1(Dim) 2(B)
j
=
= D 4 =
3
2
3(Mat) 1(A) -
j
A j 3(Mat) 2(B) =
– 14 –
–1 0 3
–4 0 12 12 –20 –1
最後﹐按照
2–4 1
3–85
3 = 2 =
5 = t
2 = 3 =
= t
1
k 矩陣標量積的計算
[
]
( )
[ ]
(
)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得到矩陣的標量積(固定倍數)
範例﹕試求矩陣 C = 3 的乘積
(矩陣 C 2 2) A
(元素輸入) 2 =
(3MatC) 3 -
2–1
[ ]
–5 3
j 1
D 1 = D 5 =
A j
(Dim)
3(C)
3(Mat) 3(C) =
2 =
–15 9
3
k 矩陣行列式的值的取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可以取得方陣的行列式的值
範例﹕試取得矩陣 A = 的行列式的值
(矩陣 A 3 3) A
(元素輸入) 2 =
(DetMatA) A
2–1 6 501
[ ]
324
1(Dim) 1(A)
j
D 1 =
A j 3(Mat) 1(A) =
6
=
3 =
=
5
=
2
j r
(解﹕73)
3 =
=
0
4
1(Det)
6–3
=
2
= t
=
3
=
1
= t
若所指定的矩陣不是方陣﹐則上述操作會以錯誤結束
k 矩陣的轉置
當您要轉置一個矩陣時請使用下述操作步驟
範例﹕試轉置矩陣 B =
(矩陣 B 2 3) A
(元素輸入) 5 =
(TrnMatB) A
574
[ ]
893
j
7
– 15 –
1(Dim) 2(B)
=
=
=
4
8
A j 3(Mat) 2(B) =
2 =
=
9
j r
58 7 9 4 3
= t
3
2(Trn)
3
=
[ ]
( )
k 矩陣的求逆
使用下述操作能求得方陣的逆矩陣
範例﹕試求矩陣 C = 的逆矩陣
(矩陣 C 3 3) A
(元素輸入) D
(MatC–1) A
若所指定的矩陣不是方陣或沒有逆矩陣(行列式 = 0)﹐則 上述操作會以錯誤結束
k 矩陣模的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可計算出矩陣的模
範例﹕計算在上一個範例中求逆後的矩陣的模
(
[ ]
(AbsMatAns) A
[ ]
=
3
0.4 1 0.8
1.5 0.5 1.5
0.8 0 0.6
–3 6 –11
3–4 6 4–8 13
1(Dim) 3(C)
j
= D 11 =
6
6
= 4 = D 8 =
3(Mat) 3(C) a =
j
)
A A j
–0.4 1 –0.8 –1.5 0.5 –1.5 –0.8 0 –0.6
3 =
=
3
= D 4 =
3
13
= t
3(Mat) 4(Ans) =
– 16 –
向量計算
本節中的操作介紹如何建立最多三維的向量﹐如何對向量 進行加﹑減﹑乘計算﹐以及如何求得向量的標量積﹑內 積﹑外積及模
當您要進行向量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VCT 模式
VCT ............................................................... F F F 3
注意﹐在進行向量計算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或多個向 量
存儲器中最多能同時保存名為 A﹑B 及 C 的三個向量
向量計算的結果會自動被保存在 VctAns 存儲器中﹐
VctAns 存儲器中的向量可用於隨後的向量計算
存儲器中同時最多能保存三個向量
VCT
k 向量的建立
要建立向量時﹐請按 A (A﹑B 或 C)﹐然後指定向量的維數 出現的提示輸入作為向量元素的數值
向量名 向量的維數
Vc tA1
0.
元素值
您可使用 er 鍵在向量中移動以查看或編輯向量元 素
要退出向量畫面時﹐請按 t
1(Dim) 鍵﹐指定向量名
z
最後﹐按照畫面上
。 。
箭頭表示您應捲 動的方向﹐以查 看其他元素
k 向量元素的編輯
A
2(Edit)鍵後指定要編輯的向量名(A﹑B 或 C)﹐
z
向量的元素編輯畫面便會出現
k 向量的加及減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對向量進行加及減計算
– 17 –
範例﹕試求向量 A = (1 –2 3) 與向量 B = (4 5 –6)
和。(解 ﹕
(3 維向量 A) A (元素輸入) 1 = (3 維向量 B) A (元素輸入) 4 = (VctA + VctB) A
若您指定的向量維數不同﹐則上述操作將產生錯誤
(5 3 –3)
1(Dim) 1(A)
z
D 2 =
1(Dim) 2(B)
z
5 =
3(Vct) 1(A) +
z
A z 3(Vct) 2(B) =
= t
3
D 6 = t
k 向量標量積的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得到向量的標量積(固定倍數)
範例﹕試求向量 C = (–7.8 9) 5 的乘積 (解
(–39 45)
(2 維向量 C) A (元素輸入) D 7 l 8 = (5VctC) 5 - A
1(Dim) 3(C)
z
3(Vct) 3(C) =
z
9 = t
k 兩向量內積的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得到兩向量的內積(⋅)
範例﹕試計算向量 A 與向量 B 的內積。(解﹕
(Vc tA ⋅ VctB) A
A z 3(Vct) 2(B) =
若您指定的向量維數不同﹐則上述操作將產生錯誤
3(Vct) 1(A)
z
A z r 1(Dot)
k 兩向量外積的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得到兩向量的外積
範例﹕試計算向量 A 及向量 B 的外積
(VctAVctB) A
– 18 –
(解﹕
(–3, 18, 13)
3(Vct) 1(A) -
z
A z 3(Vct) 2(B) =
3 =
3 =
2 =
–24
若您指定的向量維數不同﹐則上述操作將產生錯誤
k 向量模的計算
使用下述操作步驟能進行向量模(大小)的計算
範例﹕ 試計算向量 C 的模
(AbsVctC) A
範例﹕試計算向量 A = (–1 0 1) B = (1 2 0) 間形成的角 度(角度單位﹕Deg)的大小﹐以及與 A 及 B 均正交的
大小為 1 的向量
cos  ﹐變換為 cos
與 A 及 B 均正交的大小為 1 的向量
(3 維向量 A) A
(元素輸入) D
(3 維向量 B) A
(元素輸入) (VctA⋅VctB) A
(Ans(AbsVctAAbsVctB))
(AB)
A B
3(Vct) 1(A) A z r 1(Dot)
z
(解 ﹕
A z 3(Vct) 3(C) =
A
(解﹕
(AB)
–1
A B
1(Dim) 1(A)
z
1 = 0 = 1 = t
1(Dim) 2(B)
z
1 = 2 = 0 = t
A z 3(Vct) 2(B) =
\ R A A A z 3(Vct) 1(A)
- A A A z 3(Vct) 2(B) T =
(cos–1Ans) (解 ﹕
(VctAVctB) A
(AbsVctAns) A
(VctAnsAns)
(解﹕
108.4349488
(–0.666666666 0.333333333 –0.666666666)
° A
z
A z 3(Vct) 2(B) =
A A z
3(Vct) 4(Ans) =
A z 3(Vct) 4(Ans) \
11.90965994
108.4349488
A B A B
3 =
3 =
g
=
V
3(Vct) 1(A) -
g
=
°
– 19 –
(
–31
COMP
)
°C °F
– 23.8
度量單位變換
當您要進行度量單位變換時﹐請用 F 鍵進入 COMP 模 式
COMP ........................................................................ F 1
本機共內藏有 20 對不同的變換值向您提供快速簡單的度
量單位變換
請參閱變換對表﹐其列出了所有在本機上可使用的變換 對
輸入負數值時﹐必須用括號 RT 將其括起來
範例﹕試將攝氏 31 度變換為華氏
R D 31 T A c 38 =
38 是攝氏至華氏的變換對編號
u 變換對表
以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11(1995)為基準
要進行 需輸入 要進行 需輸入 的變換 的編號 的變換 的編號
in cm 01 pc km 17 cm in 02 km pc 18 ft m 03 km/h m/s 19 m ft 04 m/s km/h 20 yd m 05 oz g 21 m yd 06 g oz 22 mile km 07 lb kg 23 km mile 08 kg lb 24 n mile m 09 atm Pa 25 m n mile 10 Pa atm 26
2
acre m m2 acre 12 Pa mmHg 28 gal (US)
rr
r gal (US) 14 kW hp 30
rr
gal (UK)
rr
r gal (UK) 16 Pa kgf/cm
rr
rr
r 13 hp kW 29
rr
rr
r 15 kgf/cm2→ Pa 31
rr
11 mmHg Pa 27
2
32
– 20 –
要進行 需輸入 要進行 需輸入 的變換 的編號 的變換 的編號
kgfm J 33 °F °C 37 J kgf•m 34 °C °F 38 lbf/in2 kPa 35 J cal 39 kPa lbf/in
2
36 cal J 40
科學常數
當您要使用科學常數進行計算時﹐請用 F 鍵進入 COMP 模式
COMP ........................................................................ F 1
本機共內藏有 40 個常用科學常數﹐如真空中的光速﹑普
朗克常數等﹐可在您需要時快速﹑簡單地查出
您只需輸入與要查找的科學常數相對應的編號﹐科學常數 便會馬上在畫面上顯示出來
請參閱科學常數表。此表列出了所有在本機上可使用的科 學常數
範例﹕試求出體重為 65kg 的人的總能量(E = mc =
5.841908662
18
××
×
10
××
65
L 28 K =
28 是“真空中的光速”的常數編號
COMP
2
65 Co
2
5.841908662
u 科學常數表
以 ISO 標準(1992年)數據及 CODATA 推荐值(1998)為 基準
質子靜止質量 (mp) 01 中子靜止質量 (mn) 02 電子靜止質量 (me) 03 介子靜止質量 (mµ) 04 玻爾半徑 (a0) 05 普朗克常數 (h) 06
要選擇的常數 需輸入的科學常數編號
– 21 –
18
核磁子 (µN) 07
要選擇的常數 需輸入的科學常數編號
玻爾磁子 (
µ
B) 08 普朗克常數﹑經合理化的 ( ) 09 精細結構常數(α) 10 標準電子半徑 (re) 11 康普頓波長 (λ c) 12 質子的回轉磁比率 (γ p) 13 質子康普頓波長 (λ cp) 14 中子康普頓波長 (λ cn) 15 裡德伯常數 (R∞) 16 原子質量單位 (u) 17 質子磁距 (
µ
電子磁距 ( 中子磁距 ( 介子磁距 (
p) 18
µ
e) 19
µ
n) 20
µ µ
) 21 法拉第常數 (F) 22 基本電荷 (e) 23 阿伏加德羅常數 (NA) 24 玻爾茲曼常數 (k) 25 理想氣體摩爾體積 (Vm) 26 普適氣體常數 (R) 27 真空中的光速 (C 初始幅射常數 (C 第二幅射常數 (C 斯蒂芬-玻耳茲曼常數 (σ)31 真空電容率 (ε 真空磁導率 ( 磁通量 ( 標準重力加速度 (g) 35 電導量 (G 真空的特性阻抗 (Z0)37
)28
0
)29
1
)30
2
)32
0
µ
)33
0
φ
)34
0
)36
0
攝氏溫度 (t)38 萬有引力常數 (G) 39 標準氣體 (atm) 40
– 22 –
電源
請根據您計算器的型號使用指定型號的電池
fx-991MS
雙重供電系統(TWO WAY POWER)實際上有兩種電源﹕ 一個太陽能電池和一個 G13(LR44)鈕釦型電池 有在光線比較好的情況下﹐計算器才能只依靠太陽能電池 運作
但只要有足夠的光線可看清顯示屏﹐雙重供電系統
便可讓您繼續使用計算器
u電池的更換
只要下述情況之一發生即表示電池電力已甚低﹐需要更換 電池
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下﹐顯示屏上的數字變得模糊難以辨 認
5 鍵後顯示屏上無任何顯示時
u 如何更換電池
1 將計算器背殼固定用的 5 個螺
絲擰開﹐然後打開背殼
2 將舊電池取出 3 先使用軟乾布擦乾淨新電池的
兩面﹐然後把電池的正極 面向上地裝入機體內(因此您 能看見
4 裝回背殼﹐並用 5 個螺絲將其
固定
5 5 鍵打開電源。注意不可
省略此步
k
號)
k
通常只
螺絲 螺絲
– 23 –
fx-570MS
本計算器是由一個 G13(LR44)鈕釦型電池供電
u電池的更換
當顯示畫面中的數字變得暗淡不清難以辨認時﹐表示電池 的電力已不足 算出現異常 即更換電池
此種情況發生時繼續使用計算器會導致計
因此﹐當顯示畫面變得暗淡不清時﹐務請立
u如何更換電池
1 A i 鍵關閉電源 2 將固定電池盒蓋的螺絲擰開﹐
然後打開電池盒蓋
3 將舊電池取出 4 先使用軟乾布擦乾淨新電池的
兩面﹐然後把電池的正極 k 面 向上地裝入機體內(因此您能 看見
號)
k
5 裝回電池盒蓋﹐並用螺絲將其
固定
6 5 鍵打開電源
螺絲
自動關機功能
若您不作任何操作經過約 6 分鐘﹐計算器的電源即會自動 關閉
此種情況發生時﹐按 5 鍵即可重新打開電源
– 24 –
規格
電源﹕
fx-570MS﹕一個 G13 鈕釦型電池(LR44) fx-991MS﹕太陽能電池和一個 G13 鈕釦型電池
電池壽命﹕
fx-570MS﹕在顯示屏上持續顯示閃動的光標時約為
fx-991MS﹕約為 3 年(每天使用 1 小時)
尺寸﹕ 12.7(高) 78(寬) 154.5(長)mm
重量﹕ 105 g(含電池)
耗電量﹕ 0.0002 W
操作溫度﹕ 0℃ 至 40℃
(LR44)
9,000 小時
若不打開電源則約為 3 年
– 25 –
MEMO
– 26 –
MEMO
– 27 –
MEMO
– 28 –
CASIO COMPUTER CO., LTD.
6-2, Hon-machi 1-chome
Shibuya-ku, Tokyo 151-8543, Japan
SA0311-E Printed in China
SA0012-A Printed in China
CA 310030-1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