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rispeed L7
使用说明书
电梯专用变频器
机型:CIMR-L7B
200V级 3.7~55kW (7~93kVA)
400V级 3.7~55kW (7~106kVA)
在收到产品后和初次使用前,请通读本使用说明书,并留作将来参考。
YASKAWA
YASKAWA
说明书编号. TOCP C710676 08C

前言
感谢您购买 Varispeed L7 系列变频器。
本使用说明书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 Varispeed L7 系列。
在使用 ( 安装、运行、维护、检查等 ) 前,请务必认真
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另外,请在理解产品的安全注意事
项后再使用该产品。
一般注意事项
· 为了说明产品的细节部分,本说明书中的图解有时是卸下外壳或安全遮盖物时的状态。运
行本产品时,请务必按规定装好外壳或遮挡物,并按照使用说明书的内容进行运行。
· 本使用说明书中的图示仅为代表例,可能会与您订购的产品有所不同。
· 由于产品改良或规格变更,以及为了提高使用说明书的便利性,本使用说明书的内容会及
时变更。
· 由于损坏或遗失而需要订购使用说明书时,请向本公司代理店或封底上记载的离您最近
的本公司营业所联系,并告知封面上的资料编号。
· 安装在产品上的铭牌如果已经字迹模糊或发生破损,请向本公司代理店或封底上记载的
离您最近的本公司营业所订购。
I

与安全有关的标记说明
本手册根据与安全有关的内容,使用了下列标记。
有安全标记的说明,表示重要内容,请务必遵守。
表示错误使用时,将会引发危险情况,导致人身伤亡。
表示错误使用时,将会引发危险情况,导致轻度或中度人身伤害,损坏设备。
另外,即使是注意事项,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可能导致重大事故。
有关危险的标识,ISO 标准与 JIS 标准各有不同。
ISO 标准 JIS 标准
本手册中使用了基于 ISO 标准的标识。
产品的警告标签可能有 ISO 和 JIS 两种标准,两种规格请同样对待。
即使不属于 “危险”或 “注意”,但需要用户遵守的事项,也在相关的地方同时进行了标记。
II

安全注意事项
■选定
· 使用此变频器驱动 PM 电机的场合,请使用本公司生产的 PM 电机(电机型号:SSE4 □ -F □ 21)。使
用本公司产品以外的 PM 电机场合,有不能正常驱动的可能性。请事前向我公司垂询。
■ 到货时的确认
· 请勿安装受损的变频器或缺少零部件的变频器。
否则会有受伤的危险。
■安装
· 搬运时,请抓住机壳。
如果仅抓住前外罩,则会使主体掉落,有受伤的危险。
· 请将变频器安装在金属等不燃物体上。
否则会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 将多台变频器安装在同一控制柜内时,请设置冷却风扇或其它冷却装置,使进气温度保持在 45C以
下。
否则会因过热而引起火灾或其它事故。
■接线
· 接线前,请确认输入电源是否处于 OFF 状态。
否则会有引发触电和火灾的危险。
· 接线作业请由专业的电工人员进行。
否则会有引发触电和火灾的危险。
· 请务必将接地端子 接地。(200V 级:D 种接地,400V 级:C 种接地 )
否则会有引发触电和火灾的危险。
· 紧急停止回路接线完毕后,请务必检查其动作是否正常。
否则会有受伤的危险。( 接线责任属于使用方。)
· 不要直接用手接触输出端子,或让输出线接触变频器的外壳。另外,请勿使输出线短路。
否则会引起触电或短路,非常危险。
· 请不要使用三相交流电机以外的负载。
· PM 电机为转子内置永磁体的同步电机。它与感应电机所不同的是,即使已切断变频器电源,在电机
旋转期间电机端子也会产生高电压。因此维护、检查、接线等作业请务必在电机停止的状态下进行。
否则会有导致触电的危险
· 向 BB 及 BB1 输入停止或紧急停止指令时,请务必在运行指令 OFF 的状态下进行。
在保持运行信号输入状态下,若解除停止信号或紧急停止信号,机械会突然运行,有受伤的危险。
· 请确认交流主回路电源的电压与变频器的额定电压是否一致。
否则会有受伤和火灾的危险。
III

· 请勿对变频器进行耐电压试验。
否则会造成半导体元件等的损坏。
· 请按接线图连接制动电阻器、制动电阻单元及制动单元。
否则会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 请按指定的力矩来紧固端子螺丝。
否则会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 请勿将电源接到输出端子 U、V、W 上。
如果将电压施加在输出端子上,将会导致内部的变频器损坏。
· 请勿将进相电容器及 LC/RC 噪音滤波器接到输出回路上。
如果连接以上部件,则会导致变频器的破损或部件的烧损。
· 输出回路连接了电磁接触器时,请勿在变频器运行中对其进行开闭。
否则会因浪涌电流导致变频器侧的过电流保护回路发生动作。
· 本变频器可驱动感应电机以及 PM 电机。请选择适合所驱动电机的控制模式 (参数 A1-02)。
否则会有导致变频器,电机破损的危险。
IV

■ 运行条件(参数)的设定
· 请不要变更 b1-03( 停止方法选择 ) 出厂设定值 (0)。
否则有电梯掉落的危险。
· 请不要变更 L8-05( 输入缺相保护选择 ) 的出厂设定值 (1)。
如果需要变更,请先确认当前状态没有发生缺相。
否则会导致变频器的主回路部件损坏,非常危险。
·
进行旋转形自学习或
否则会因电机旋转而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而且,在连接了负载的状态下,不能正确设定
电机参数。
· 进行旋转形自学习或磁极自学习时,电机可能会从停止状态突然再起动。
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 进行旋转形自学习或磁极自学习时,请确认安全性。
· 电机轴的锁键是否已取下。
· 电机轴附近是否有杂物。
· 电机是否完全停止。
否则会有受伤的危险。
· 请注意避免卷入轴以及轴联节之中。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 用手转动电机主轴时,请注意轴上的键槽。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 首次运行 PM 电机以及更换变频器或 PM 电机时,运行前请务必在变频器上正确设定电机参数。
否则会出现因转矩不足,电机被牵引到负载方向或不能按照指令进行动作的状况 (反转,不运
转,急加速)。
(详细内容请参照第四章试运行的相关内容。)
· 请不要随意变更已设定的参数。
否则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 驱动 PM 电机时,请务必设定以下参数。
· 电机相关参数 (E1-,E5-)
· PG 断线检出功能参数 (F1-)
· 速度偏差过大检出功能参数 (F1-)
· 过加速度检出功能参数 (S3-)
否则会有导致机器破损的危险。
· 驱动 PM 电机的场合 (PG-F2 卡使用以外时),如果没有使用所推荐的本变频器的制动器顺控,
则请设置外部制动器顺控。
· 输入运行指令,磁极检出完毕信号为 ON 状态后,制动器打开。
否则轿厢会被配重牵引,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 使用 PG-F2 以外的选购卡驱动 PM 电机时,因为不对应蓄电池运行,所以请勿使用该功能。
否则会出现因转矩不足,电机被牵引到负载方向或不能按照指令进行动作的状况 (反转,不运
转,急加速)。
磁极自学习时,请勿将电机连接到负载 ( 机械,设备 ) 上。
V

■ 试运行
· 请在确认前外罩已安装好后,再打开电源。电源接通时,请勿拆卸外罩。
· 请另外准备紧急停止开关 ( 停止按钮仅在进行了功能设定时有效 )。
· 请在确认运行信号被切断后,再将警报复位。
· 散热片及放电电阻器会产生高温,请勿触摸。
· 运行前,请确认电机及机器处于允许使用范围内。
· 需要使用制动器时,请另行准备。
· 用于升降机时,为防止在机械一侧掉落,请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 在运行中时,请勿进行信号检查。
· 本变频器在出厂时已进行了适当的设定,因此请勿随意改变变频器的设定。
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否则会有烫伤的危险。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紧急状态下或电源 OFF 时,或变频器发生故障时,请通过外部顺控器来切实紧固制动器。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否则会导致机器损坏。
否则会导致机器损坏。
VI

■ 维护与检查
· 变频器的端子中有高压端子,非常危险,因此请勿随意触摸。
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
· 在通电状态下,请务必安装保护罩。另外,拆卸保护罩时,请务必断开接线用的断路器。
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
· 切断主回路电源后,确认充电指示灯在经过一定时间熄灭后,再对外罩进行保养 , 检修。
电容器上残留有电压,非常危险。
· 除指定的人员以外,其他人请勿进行维护、检查或更换部件。
( 作业前,请摘下身上的金属饰物 ( 手表、戒指等 )。作业时,请使用进行了绝缘处理的工具。)
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
· 维护,检查时请务必在 PM 电机停止的状态下进行。
否则会有触电的危险。
· 控制电路板上使用了 CMOS 集成电路,请务必谨慎使用。
如果用手指直接触摸,则会由于静电而导致电路板损坏。
· 正在通电时,请勿变更接线或拆装连接器。
否则会有导致受伤的危险。
■其它
· 请绝对不要自行改造变频器。
否则会有触电或导致受伤的危险。
· 在运输或安装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变频器放置在有卤素 ( 氟,氯,溴,碘 ) 的环境中
否则会导致变频器损坏或烧坏部件。
VII

警告标志的内容与标示位置
!
WARNING
Risk of electric shock.
yRead manual before installing.
yWait 5 minutes for capacitor discharge
after disconnecting power supply.
!
AVERTISSEMENT
yLire le manuel avant l’ installation.
y
y
!
本产品在下列位置上贴有使用时的警告标志。在使用时,请务必遵守警告标志的内容。
警告标志的内容
VIII

关于保证
无偿保证期限及保证范围
无偿保证期间
产品的保证期限以向贵公司或贵公司客户交货起一年以内,或出厂起 18 个月以内,两者中先至时间
为准。
保证范围
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原则上由贵公司实施。
但是,应贵公司的要求本公司或本公司的服务网可以提供收费服务。
此时,根据和贵公司的商议结果,如果故障原因在本公司一方则服务免费
故障修理
针对所发生的故障,需要进行修理及产品交换时,本公司可以派人员免费上门服务。
但是以下场合为收费服务。
• 由于贵公司及贵公司的客户等的不正确的保管及使用,过失或者设计等原因引起故障的场合。
• 在本公司不了解的情况下,贵公司私自对本公司的产品进行改造引起故障的场合。
• 由于在本公司产品的规格范围外使用,引起故障的场合。
• 自然灾害及火灾等造成故障的场合。
• 其他非本公司责任的原因引起故障的场合。
上述的服务仅限于中国国内,不进行国外的故障诊断。
但是对于有售后服务需求的海外客户,可以根据海外服务协议提供收费服务。
保证责任之外
因本公司产品的故障,给贵公司或贵公司的客户带来的不便以及造成非本公司产品的破损,无论是否
在保证期限内,均不属于本公司的保证范围。
• 本产品不保证电梯系统全体。
• 请在上位系统采取升降机的安全对策。
• 本产品不保证振动,抑制噪音等乘座舒适感。
关于本产品的适用
• 本产品不是为了用于系统或者在性命攸关的状态下所使用的器械而设计制造的。
• 需要将本产品使用于载人移动体、医疗、航空航天、核能、电力、海底中转通信用器械或者系统等
特殊用途时,请垂询本公司的销售窗口。
• 本产品是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下生产的,但是用于因本产品故障会造成重大事故或损失的设备时,请
配置安全装置。
IX

注册商标
本使用说明书中使用了以下注册商标。
• DeviceNet 是 ODVA(Open DeviceNet Vendors Association, Inc.) 的注册商标。
• InterBus 是 Phoenix Contact CO. 的注册商标。
• Profibus 是 Siemens AG 的注册商标。
• HIPERFACE
• EnDat 为 DR.JOHANNES HEIDENHAIN GmbH 的注册商标。
®
为德国 STEGMANN 公司的注册商标。
X

目录
与安全有关的标记说明 ...................................................... II
安全注意事项 ............................................................. III
警告标志的内容与标示位置 ................................................ VIII
关于保证 .................................................................. IX
注册商标 ................................................................... X
1 变频器的使用 ......................................... 1-1
Varispeed L7 的介绍 ..............................................1-2
PM 马达使用例 ....................................................1-3
PM 马达使用例 ............................................................. 1-3
产品到货时的确认 ................................................1-4
确认事项 ................................................................. 1-4
铭牌的说明 ............................................................... 1-4
各部分的名称 ............................................................. 1-6
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1-8
当为柜内安装型 (IP00) 时 .................................................. 1-8
当为封闭壁挂型 (NEMA1/IP20) 时 ............................................ 1-8
安装场所的确认和管理 ...........................................1-10
安装场所 ................................................................ 1-10
环境温度管理 ............................................................ 1-10
作业时防止异物进入 ...................................................... 1-10
安装方向和安装空间 .............................................1-11
端子外罩的拆卸和安装 ...........................................1-12
卸下端子外罩 ............................................................ 1-12
端子外罩的安装 .......................................................... 1-12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的拆卸与安装 ....................1-13
当为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时 ............................................... 1-13
当为 22kW 以上的变频器时 ................................................. 1-15
2 接线 ................................................. 2-1
相互接线 ........................................................2-2
端子排的构成 ....................................................2-4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2-5
使用的电线尺寸和适用的压接端子 ........................................... 2-5
主回路端子的功能 ......................................................... 2-9
主回路构成 .............................................................. 2-10
标准连接图 .............................................................. 2-11
主回路的接线 ............................................................ 2-12
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 .............................................2-17
使用电线尺寸 ............................................................ 2-17
控制回路端子的功能 ...................................................... 2-18
控制回路端子的连接 ...................................................... 2-20
控制回路接线的注意事项 .................................................. 2-21
XI

接线检查 ....................................................... 2-22
检查项目 ................................................................. 2-22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 2-23
选购卡的种类和规格 ....................................................... 2-23
安装方法 ................................................................. 2-23
PG 速度控制卡的端子与规格 ................................................ 2-24
接线 ..................................................................... 2-28
端子排的接线方法 ......................................................... 2-33
PG( 编码器 ) 脉冲数的选择 ................................................2-34
3 LED 监视器 / 数字式操作器与操作模式概要 ............. 3-1
LED 监视器 JVOP-163 .............................................. 3-2
LED 监视器 ................................................................ 3-2
LED 显示示例 .............................................................. 3-2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 3-3
数字式操作器的显示部 ...................................................... 3-3
数字式操作器的操作部 ...................................................... 3-3
模式的种类 ................................................................ 3-6
模式的切换 ................................................................ 3-7
驱动模式 .................................................................. 3-8
简易程序模式 .............................................................. 3-9
高级程序模式 ............................................................. 3-10
操作举例 ................................................................. 3-10
校验模式 ................................................................. 3-12
自学习模式 ............................................................... 3-13
4 试运行 ............................................... 4-1
试运行的步骤 .................................................... 4-2
试运行的操作 .................................................... 4-3
接通电源 .................................................................. 4-3
显示状态的确认 ............................................................ 4-3
PM 电机参数的设定 ......................................................... 4-5
IM 电机的参数设定 ........................................................ 4-16
自学习 ................................................................... 4-16
应用设定 ................................................................. 4-21
调整指南 ....................................................... 4-23
5 参数一览表 ........................................... 5-1
图表的查阅方法 .................................................. 5-2
参数一览表的内容和说明 ....................................................5-2
数字式操作器显示功能的层次结构 .................................. 5-3
在简易程序模式下显示的参数 ................................................ 5-4
XII

参数一览表 ......................................................5-7
A:环境设定 .............................................................. 5-7
B:应用程序 .............................................................. 5-8
调谐 ( 调整 ):C .......................................................... 5-10
D:指令参数 ............................................................. 5-14
E:电机参数 ............................................................. 5-16
F:选购件 ............................................................... 5-19
H:端子功能选择 ......................................................... 5-22
保护功能参数:L ......................................................... 5-26
N:特殊调整 ............................................................. 5-32
o: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参数 .......................................... 5-34
电梯功能参数:S ......................................................... 5-37
电机自学习 .............................................................. 5-40
U:监视 ................................................................. 5-42
出厂设定值随控制模式 (A1-02) 而变化的参数 ................................ 5-47
因 V/f 曲线而异的参数 .................................................... 5-48
出厂设定值随变频器容量 (o2-04) 而变化的参数 .............................. 5-50
6 按功能设定参数 ....................................... 6-1
载波频率的改变和电流限制 ........................................6-2
载波频率: ................................................................ 6-2
符合 EN81-1 标准 .................................................6-4
符合 EN81-1 标准接线 (变频器输出侧电磁接触器 1 个) ........................ 6-4
追加的设定值 (多功能接点输出) ........................................... 6-5
控制时序 ........................................................6-6
上行和下行指令 ........................................................... 6-6
选择速度指令的输入 ....................................................... 6-7
运行中不能变更为程序模式的设定 ........................................... 6-8
切换运行指令后的运行选择功能 ............................................. 6-8
使用多功能接点输入的速度选择顺序 ......................................... 6-9
紧急停止 ................................................................ 6-13
检修运行 ................................................................ 6-14
制动器顺控 .............................................................. 6-15
短楼层运行 .............................................................. 6-20
加减速特性 .....................................................6-21
设定加减速时间 .......................................................... 6-21
起动时的 Dwell 功能 ( 仅限带 PG 矢量 ) ...................................... 6-22
加速和 S 字特性 .......................................................... 6-23
输出速度暂时保持 (Dwell 功能 ) ............................................ 6-24
防止加速中的电机失速 ( 加速中防止失速功能 ) ............................... 6-25
频率指令的调整 .................................................6-26
调整模拟量频率指令 ...................................................... 6-26
XIII

速度检测与速度限制 ............................................. 6-27
速度一致功能 ............................................................. 6-27
限制电梯速度 ............................................................. 6-29
提高运行性能 ................................................... 6-30
DROOP( 下垂 ) 控制功能 .................................................... 6-30
降低电机的速度变动 ( 滑差补偿功能 ) ....................................... 6-31
转矩补偿的调整 ........................................................... 6-33
使用速度反馈进行速度控制 ................................................. 6-35
A/D 变换延迟时间调整 ..................................................... 6-37
停止时转矩补偿递减速功能 ................................................. 6-38
使速度稳定 ( 速度反馈检出功能 )( 无 PG 矢量控制 ) ........................... 6-39
惯性转矩补偿 ( 带 PG 矢量控制 ) ............................................ 6-39
通过滑差补偿来提高平层精度 ............................................... 6-41
励磁增强功能 ............................................................. 6-42
调整直流制动电流 ......................................................... 6-42
电机旋转方向切换功能 .....................................................6-43
零速度值的设定 ........................................................... 6-43
机械的保护功能 ................................................. 6-44
防止运行中的电机失速 ( 运行中防止失速功能 ) ............................... 6-44
频率丧失时的动作选择功能 ................................................. 6-44
检出电机转矩 ............................................................. 6-45
限制电机转矩 ( 转矩限制功能 ) ............................................. 6-48
内部冷却风扇故障时的 OH1 检出选择功能 ..................................... 6-50
设定电机的过载保护 ....................................................... 6-50
输出电流监视 ............................................................. 6-52
变频器的保护 ................................................... 6-53
变频器过热保护 ........................................................... 6-53
输出缺相保护功能 ......................................................... 6-53
接地保护功能 ............................................................. 6-54
冷却风扇控制 ............................................................. 6-54
设定环境温度 ............................................................. 6-55
过加速度检出 (DV6 故障检出) ............................................. 6-56
速度偏差过大检出条件的选择 (S3-23) ....................................... 6-57
输入端子功能 ................................................... 6-58
切断变频器输出 ( 基极封锁指令 ) ........................................... 6-58
将外围机器的故障通知变频器,停止变频器的运行 ( 外部故障功能 ) ............. 6-60
使用定时功能 ............................................................. 6-61
电磁接触器反馈检出 ....................................................... 6-62
改变 PG 方向 .............................................................. 6-62
输出端子功能 ................................................... 6-63
磁极检出完毕信号 ......................................................... 6-64
电机和 V/f 曲线的设定 ........................................... 6-68
设定电机参数 ............................................................. 6-68
自学习 ................................................................... 6-69
XIV

设定 V/f 曲线 ............................................................ 6-73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功能 ....................................6-75
设定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功能 ......................................... 6-75
拷贝参数 ( 仅 JVOP-160) ................................................... 6-77
禁止从操作器写入参数 .................................................... 6-81
设定密码 ................................................................ 6-81
仅显示用户设定参数 ...................................................... 6-82
PG 选购卡 .......................................................6-83
串行编码器的绝对位置检出分辨能力 (F1-21) ............................... 6-86
机器数据的拷贝功能 ...................................................... 6-86
紧急运行 .......................................................6-87
故障重试功能 ...................................................6-91
UV1 发生时的故障重试动作选择功能 ......................................... 6-91
使用 MEMOBUS 通信功能 ...........................................6-93
7 故障诊断 ............................................. 7-1
保护、诊断功能 ..................................................7-2
故障检出 ................................................................. 7-2
警报检出 ................................................................. 7-8
操作错误 ................................................................ 7-11
自学习中发生的故障 ...................................................... 7-12
使用数字式操作器的拷贝 (COPY) 功能时发生的故障 ........................... 7-14
使用机器数据拷贝 (COPY)功能时发生的故障 ................................ 7-15
故障分析 .......................................................7-16
参数无法设定 ............................................................ 7-16
电机不旋转 .............................................................. 7-17
电机旋转方向相反 ........................................................ 7-17
电机无转矩 / 加速时间较长 ................................................ 7-17
电机减速迟缓 ............................................................ 7-18
电机过热 ................................................................ 7-18
起动变频器后控制装置有干扰/ AM 收音机有杂音 ............................. 7-19
变频器运行漏电断路器动作 ................................................ 7-19
机器振动 ................................................................ 7-19
8 维护与检查 ........................................... 8-1
维护与检查 ......................................................8-2
保证期 ................................................................... 8-2
日常检查 ................................................................. 8-2
定期检查 ................................................................. 8-2
部件的定期维护 ........................................................... 8-3
冷却风扇的使用机型、使用数量一览 ......................................... 8-3
外部冷却风扇的更换要领 ................................................... 8-4
内气搅动风扇的更换要领 ................................................... 8-9
XV

9 规格 ................................................. 9-1
变频器标准规格 .................................................. 9-2
各种机型的规格 ............................................................ 9-2
通用规格 .................................................................. 9-4
10 附录 ................................................ 10-1
变频器使用注意事项 ............................................. 10-2
选型 ..................................................................... 10-2
安装 ..................................................................... 10-2
设定 ..................................................................... 10-2
使用 ..................................................................... 10-3
电机使用注意事项 ............................................... 10-4
使用现有标准电机 ......................................................... 10-4
使用特殊电机 ............................................................. 10-4
EMC 兼容性 ..................................................... 10-5
线性滤波器 ..................................................... 10-7
参数设定一览表 ................................................. 10-9
改版履历
XVI

1
变频器的使用
本章对客户收到变频器以及安装变频器时需要确认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Varispeed L7 的介绍 ................................ 1-2
PM 马达使用例 ...................................... 1-3
产品到货时的确认 .................................. 1-4
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 1-8
安装场所的确认和管理 ............................. 1-10
安装方向和安装空间 ............................... 1-11
端子外罩的拆卸和安装 ............................. 1-12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的拆卸与安装 ...... 1-13

1
Varispeed L7 的介绍
Varispeed L7系列变频器分为200V级和400V级2种电压等级。适用电机容量为3.7~55kW(23种机型)。
表 1.1 Varispeed L7 的种类
规格
封闭壁挂型
(NEMA 1)
CIMR-L7B
23P71 23P77
25P51 25P57
27P51 27P57
20111 20117
20151 20157
20181 20187
43P71 43P77
44P01 43P77
45P51 45
47P51 47P57
40111 40117
40151 40157
40181 40187
封闭壁挂型
(IEC IP20)
CIMR-L7B
电压等级
200V 级
400V 级
最大适用
电机容量
kW
3.7 7 CIMR-L7B23P7
5.5 10 CIMR-L7B25P5
7.5 14 CIMR-L7B27P5
11 20 CIMR-L7B2011
15 27 CIMR-L7B2015
18.5 33 CIMR-L7B2018
22 40 CIMR-L7B2022
30 54 CIMR-L7B2030
37 67 CIMR-L7B2037
45 76 CIMR-L7B2045
55 93 CIMR-L7B2055
3.7 7 CIMR-L7B43P7
4.0 9 CIMR-L7B44P0
5.5 12 CIMR-L7B45P5
7.5
11 22 CIMR-L7B4011
15 28 CIMR-L7B4015
18.5 34 CIMR-L7B4018
22 40 CIMR-L7B4022
30 54 CIMR-L7B4030
37 67 CIMR-L7B4037
45 80 CIMR-L7B4045
55 106 CIMR-L7B4055
Varispeed L7
输出容量
kVA
15 CIMR-L7B47P5
基本型号
( 订货时,请务必告知保护构造分类等。)
柜内安装型
(IEC IP00)
CIMR-L7B
请拆下封闭壁挂型上
部和下部的外罩。
20220 20221 20227
20300 20301 20307
20370 20371 20377
20450 20451 20457
20550 20551 20557
请拆下封闭壁挂型上
部和下部的外罩。
40220 40221 40227
40300 40301 40307
40370 40371 40377
40450 40451 40457
40550 40551 40557
P57
1-2

PM 马达使用例
PM 马达使用例
下表所示的是本公司的 SPM 马达和 EnDat 编码器为标准配套的使用例。
适用例(本公司的 SPM 马达和 EnDat 编码器为标准配套的使用例)
载重量 Kg
200V 級
400V 級
450
600
750
900
1000
450
600
750
900
1000
电梯速度
m/min
45 2.1 72 22P1072
60 2.8 96 22P8096
90 4.2 144 24P2144
45 2.8 72 22P8072
60 3.7 96 23P7096
90 5.6 144 25P6144
105 6.5 168 26P5168
45 3.5 72 23P5072
60 4.6 96 24P6096
90 6.9 144 26P9144
105 8.1 168 28P1168
45 4.2 72 24P2072
60 5.6 96 25P6096
90 8.3 144 28P3144
105 9.7 168 29P7168
45 4.6 72 24P6072
60 6.2 96 26P2096
90 9.2 144 29P2144
105 11 168 2011168
45 2.1 72 42P1072
60 2.8 96 42P8096
90 4.2 144 44P2144 47P5
45 2.8 72 42P8072
60 3.7 96 43P7096
90 5.6 144 45P6144
105 6.5 168 46P5168
45 3.5 72 43P5072
60 4.6 96 44P6096
90 6.9 144 46P9144
105 8.1 168 48P1168
45 4.2 72 44P2072
60 5.6 96 45P6096
90 8.3 144 48P3144
105 9.7 168 49P7168
45 4.6 72 44P6072
60 6.2 96 46P2096
90 9.2 144 49P2144
105 11 168 4011168
马达输出 *1
kW
转速 *2
min-1
马达规格
SSE4--F21
PM 马达使用例
变频器规格
CIMR-L7B
25P5
27P5
2011
27P5
2015
2011
2015
2011
2018
45P5
45P5
4011
47P5
4011
4015
4011
4015
1
* 1. 105m/min,1000kg 以下的场合
*2. 滑轮直径 400mm,悬挂比为 2:1。
1-3

1
产品到货时的确认
确认事项
产品到货时,请对以下事项进行确认。
表 1.2 确认事项
确认事项 确认方法
到货产品与订购的产品是否一致? 请通过变频器侧面的铭牌中的 “型号”栏进行确认。
是否有破损处? 请察看外观,检查有无因运输而造成的损伤。
螺丝等固定部位是否有松动? 必要时,请用螺丝刀进行检查。
如发现有上述不良情况,请直接与您购买设备的代理店或与本公司的销售处联系。
铭牌的说明
铭牌贴在各变频器的侧面。铭牌上标有变频器的型号、规格、批号、制造编号等。
铭牌举例
以下给出了面向中国的三相 AC 400V 3.7kW(IEC IP20) 标准变频器的规格。
䆒䅵乎ᑣ
02'(/&,05/%363(&3%
$&3+ 9
,1387
+]
$&3+ 9
287387
+]
210$66NJ
6135*
,37<3((1&/ <$6.$:$(/(&75,&&25325$7,21
图 1.1
PLQ('
$
$ &217
$
PLQ ('
$
&217
),/(12(
0$'(,1-$3$1
1-4

产品到货时的确认
CIMR – L7 B 2 3P7
变频器
Varispeed L7
No.
B
规格
No.
2
4
No.
3P7
3.7 kW
5P5
5.5 kW
55
55 kW
IM/PM 驱动器 ( 选购 PG)
电压等级
AC 输入,三相,200V
AC 输入,三相,400V
最大适用电机容量
~~
“P”表示小数点“.”。
2 3P7 1
No.
2
4
No.
3P7
3.7 kW
5P5
5.5 kW
55
55 kW
No.
0
1
(NEMA Type 1)
7
(IEC IP20)
电压等级
AC 输入,三相,200V
AC 输入,三相,400V
“P”表示小数点“.”。
~~
最大适用电机容量
保护构造
柜内安装型 (IEC IP00)
封闭壁挂型
封闭壁挂型
变频器型号的说明
在铭牌上的“变频器型号”栏中,用数字和字母表示了变频器的规格、电压等级及最大适用电机容量。
图 1.2 变频器的型号
变频器规格的说明
1
在铭牌上的 “变频器规格 (SPEC)”栏中,用数字和字母表示了变频器的电压等级、最大适用电机容
量、变频器的保护构造及改版编号。
图 1.3 变频器的规格
1-5

1
各部分的名称
18.5 kW 以下的变频器
图 1.4 所示为变频器的外观及各部分的名称。图 1.5 所示为变频器主体的端子外罩被取下后的状态。
图 1.4 变频器的外观 (18.5 kW 以下 )
图 1.5 变频器的端子配置 (18.5 kW 以下 )
1-6

产品到货时的确认
22 kW 以上的变频器
图 1.6 所示为变频器的外观及各部分的名称。图 1.7 所示为变频器主体的端子外罩被取下后的状态。
1
图 1.6 变频器的外观 (22 kW 以上 )
图 1.7 变频器的端子配置 (22 kW 以上 )
1-7

1
200V 级 22 或 55 kW 的变频器
400V 级 22 ~ 55 kW 的变频器
200 V/400 V 级 3.7 ~ 18.5 kW 的变频器
200V 级 22 或 55 kW 的变频器
400V 级 22 ~ 55 kW 的变频器
200 V/400 V 级 3.7 ~ 18.5 kW 的变频器
最大
垫圈
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当为柜内安装型 (IP00) 时
以下给出了柜内安装型 (IP00) 变频器的外形图。
图 1.8 柜内安装型变频器的外形图
当为封闭壁挂型 (NEMA1/IP20) 时
以下给出了封闭壁挂型 (NEMA1/IP20) 变频器的外形图。
1-8
图 1.9 封闭壁挂型变频器的外形图

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电压
等级
最大适用电机容量[kW]
外形尺寸 (mm) 发热量 (W)
冷却
方式
柜内安装型 (IP00) 封闭壁挂型 (NEMA1) 封闭壁挂型 (IP20)
安装
孔
d*
外部 内部
总发
热量
W H D W1 H1 H2 D1 t1
毛重
(kg)
W H D W1 H0 H1 H2 H3 D1 t1
毛重
(kg)
W H D W1 H0 H1 H2 H3 D1 t1
毛重
(kg)
200V 级
(三相)
3.7
140 280 177 126 266 7 59 5 4 140 280 177 126 280 266 7
0
59 5 4 140 280 177 126 280 266 7
0
59 5 4 M5
112 74 186
风冷
5.5 164 84 248
7.5
200 300 197 186 285
7.5
65.5
2.3
6
200
300
197 186 300 285 8 65.5
2.3
6
200
300
197 186 300 285 8 65.5
2.3
6
M6
219 113 332
11 7 310 10 7 310 10 7 374 170 544
15
240 350 207 216 335 78 11 240
350
207 216 350 335
7.5
0
78 11 240
350
207 216 350 335
7.5
0
78 11
429 183 612
18.5 380 30 380 30 501 211 712
22 250 400
258
195 385
100
17 254 535
258
195 400 385 135
100
20 254 464 258 195 400 385 64 100 19 586 274 860
30 275 450 220 435 20 279 615 220 450 435 165 23 865 352 1217
37
375 600
298
250 575
12.5
100
3.2
52
380 809
298
250 600 575
12.5
209
100
3.2
57 1015 411 1426
45 328
130
57 328
130
62 1266 505 1771
55 450 725 348 325 700 78 453 1027 350 325 725 700 302 86 1588 619 2207
400V 级
(三
相)
3.7
140 280 17
7 126 266 7 59 5 4 140 280 177 126 280 266 7
0
59 5 4 140 280 177 126 280 266 7
0
59 5 4 M5
80 68 148
风冷
4.0 91 70 161
5.5 127 82 209
7.5
200 300 197 186 285 8 65.5
2.3
6 200 300 197 186 300 285 8 65.5
2.3
6 200 300 197 186 300 285 8
65.
5
2.3
6
M6
193 114 307
11 252 158 410
15
240 350 207 216 335
7.5
78 10 240 350 207 216 350 335
7.5
78 10 240 350 207 216 350 335
7.5
78 10
326 172 498
18.5 426 208 634
22
275 450 258 220 435 100 17 279 535 258 220 450 435
85
100 20 279 514.5 258 220 450 435
64
100 19
466 259 725
30 678 317 995
37
325 550 283 260 535 105
31
329
635
283 260 550 535 105
35
329
614
283 260 550 535 105
34
784 360 1144
45
30 715 165 34 629.5 79.5
901 415 1316
55 33 1203 495 1698
表 1.3 变频器的外形尺寸 (mm) 和毛重 (kg)
1
1-9

安装场所的确认和管理
请将变频器安装在以下场所,并保持最佳的使用条件。
安装场所
1
请安装在满足下述条件及污染度 2 以下的场所。
表 1.4 安装场所
类型 使用环境温度 湿度
封闭壁挂型 (NEMA1)
柜内安装型和 IEC IP20
将 200V 级 /400V 级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安装在柜内使用时,请务必拆下保护罩 ( 在主体上部和下部 )。
安装变频器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避开有油雾、尘埃悬浮的场所,将变频器安装在清洁的场所或全封闭型、悬浮物体不能进入的控制
柜内。
• 请在金属粉末、油、水等异物不能进入的地方安装并使用变频器。
• 请勿将变频器安装在木材等易燃物的上面。
• 请将变频器安装在无放射性物质、无可燃物质的场所。
• 请将变频器安装在无有害气体及液体的场所。
• 请将变频器安装在振动少的场所。
• 请将变频器安装在盐蚀少的场所。
• 请勿将变频器安装在阳光直射的场所。
-10 ~ + 40 C
-10 ~ + 45 C
95% RH 以下 ( 不得结露 )
95% RH 以下 ( 不得结露 )
环境温度管理
为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请尽量将变频器安装在温度不易上升的场所。在箱子等封闭的空间内使用
时,请安装冷却风扇或冷却空调,以避免温度上升到 45 ℃以上。
作业时防止异物进入
进行安装作业时,应给变频器上面盖上防尘罩 , 以防止钻孔时的金属屑等落入变频器内部。
安装作业结束后,请务必拿掉变频器上面的外罩。如果不拿掉外罩,则会使通气性变差,导致变频器
过热。
1-10

安装方向和安装空间
A
50mm 以上
30mm 以上
30mm 以上
B
120mm 以上
气流
气流
上下方向的空间
左右方向的空间
AB
200V 级变频器 , 3.7 ~ 55 kW
400V 级变频器 , 3.7 ~ 55 kW
50 mm 120 mm
安装方向和安装空间
为了不使变频器的制冷效果降低,请务必进行纵向安装。在安装变频器时,请务必确保以下安装空
间,以便正常散热。
1
图 1.10 变频器的安装方向和安装空间
1.柜内安装型 (IP00) 和封闭壁挂型 (IP20,NEMA1) 变频器所需的左右、上下空间相同。
2.安装200V级/400V级控制柜内输出为18.5kW以下的变频器前,请务必拆除保护罩(位于主体的上部和下部)。
安装 200V 级 /400V 级控制柜内输出为 22kW 以上的变频器时,请确保顶部吊环螺栓及主回路接线的空间。
1-11

端子外罩的拆卸和安装
为了给控制回路和主回路端子间连接电缆,请卸下端子外罩。
卸下端子外罩
1
当为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时
松开端子外罩下部的螺丝,在按 1 方向用力压端子外罩左右两侧面部的同时,按 2 方向抬起端子外罩
的下部。
图 1.11 端子外罩的拆卸 (CIMR-L7B43P7 型示例 )
当为 22kW 以上的变频器时
松开端子外罩上部左右的螺丝,按 1 方向拉下后,向 2 方向抬起。
1-12
图 1.12 端子外罩的拆卸 (CIMR-L7B4022 型示例 )
端子外罩的安装
向端子排的接线完成后,按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安装端子外罩。
对于 18.5kW 以下容量的变频器,先将端子外罩上部的卡爪卡入变频器主体的沟槽内,再按下端子外
罩下部,直到听到 “咔嚓”一声为止。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的拆卸与安装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的拆卸与安装
当为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时
在安装选购电路板及切换端子电路板上的跳线时,除了要拆下端子外罩,还要卸下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在卸下前外罩之前,请先将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从前外罩上卸下。
以下对拆卸和安装方法进行说明。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拆卸
将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侧面的把手沿着 1 的方向按下,使其与前外罩脱开,并沿 2 的方向抬起。
图 1.13 数字式操作器的拆卸 /LED 监视器 (CIMR-L7B43P7 型示例 )
1
1-13

1
前外罩的拆卸
将前外罩左右的侧面部分沿着 1 的方向按下的同时 , 将外罩沿 2 的方向抬起。
图 1.14 前外罩的拆卸 (CIMR-L7B43P7 型示例 )
前外罩的安装
端子排的接线作业完成后,请按照与拆卸时相反的顺序来安装前外罩。
1. 请确认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没有装在前外罩上。如果在带着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状态
下安装前外罩,将会引起接触不良。
2. 将前外罩上部的卡爪卡入变频器主体的沟槽内,再向主体侧按下前外罩的下部,直到听到“咔嚓”
一声为止。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安装
在完成前外罩的安装后,请按照以下步骤安装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
1. 从 1 的方向将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挂在卡爪 A( 两处 ) 上。
2. 接着向 2 的方向按下,直到听到 “咔嚓”一声,将其挂在卡爪 B( 两处 ) 上。
图 1.15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安装
1-14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的拆卸与安装
1.请不要用未在此说明的其它方法拆卸或安装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及前外罩。否则可能会引起接触不良
或导致机器损坏。
2.切勿在装有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状态下将前外罩安装在变频器主体上。否则会引起接触不良。
请务必将前外罩单独安装在变频器上,然后再在前外罩上装上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
当为 22kW 以上的变频器时
当为 22kW 以上的机型时,请在卸下端子外罩后,按下述要领卸下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和前外罩。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拆卸
请按照与输出为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相同的方法进行拆卸。
前外罩的拆卸
1
将控制回路端子电路板上部 1 的部分向 2 的方向抬起。
图 1.16 前外罩的拆卸 (CIMR-L7B4022 型示例 )
前外罩的安装
安装了选购卡,完成了控制回路端子电路板的设定等作业后,请按与拆下前外罩相反的顺序安装前外
罩。
1. 请确认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没有装在前外罩上。如果在带着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状态
下安装前外罩,将会引起接触不良。
2. 请将前外罩上部的卡爪卡入变频器主体的沟槽内,再向主体侧按下前外罩下部的卡爪,直到听到
“咔嚓”一声为止。
数字式操作器 /LED 监视器的安装
请按照与输出为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相同的方法来安装。
1-15

2
接线
本章对端子、主回路端子的连接、主回路端子的接线规格、控制回路端子及控制回路的接线规格等进行
说明。
相互接线 .......................................... 2-2
端子排的构成 ...................................... 2-4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 2-5
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 ............................... 2-17
接线检查 ......................................... 2-22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 2-23

相互接线
ℷ䕀䖤㸠ذℶ
ড䕀䖤㸠ذℶ
乱ᅮ䗳ᑺᣛҸ
Ẕׂ䖤㸠ᣛҸ
Ё䯈䗳ᑺᣛҸ
ᑇሖ䗳ᑺᣛҸ
Փ⫼
⹀ӊᵕᇕ䫕ᣛҸ
CN5(NPN䆒ᅮ)
S1
S2
S3
S4
S5
S6
S7
BB
BB1
SC
E(G)
ሣ㬑㒓䖲⫼ッᄤ
乥⥛䆒ᅮ⫼
䇗㡖⬉䰏఼
0+10V
1
2
3
+V
A1
AC
P
㒜ッ⬉䰏
R+
R-
S+
S-
IG
0V
M5
M6
ࡳ㛑⚍䕧ߎ3
M3
M4
ࡳ㛑⚍䕧ߎ2
M1
M2
ࡳ㛑⚍䕧ߎ1
MA
MB
MC
TA3
TA1
TA2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A㛝ކ
B㛝ކ
Z㛝ކ
SG
䗮ֵˋࠊ
( 䗝䌁ӊ)
2CN
PG-X2
(䗝䌁ӊ)
MEMOBUS䗮ֵ
RS-485/422
ࡳ㛑⚍䕧ߎ
AC 250V 10mAҹϞ1Aҹϟ
DC 30V 10mAҹϞ1Aҹϟ
ᬙ䱰⚍䕧ߎ
AC 250V 10mAҹϞ1Aҹϟ
DC 30V 10mAҹϞ1Aҹϟ
MA
MC
㛝ކ䕧ߎⲥ㾚
RS-422
㒓䎱⾏
30m ҹϟ
乥⥛䆒ᅮ⫼⬉⑤
+15V 20mA
Џ䗳ᣛҸ
0+10V (20k ¡)
R/L1
S/L2
T/L3
U/T1
V/T2
W/T3
1 2
B1 B2
UX
Ⳉ⌕⬉ᡫ఼
( 䗝䌁ӊ)
ࠊࡼ⬉䰏఼ܗ
(䗝䌁ӊ)
ⷁ䏃⠛
P0
N0
ࠊ⬉⑤⫼䕧ܹ⬉
200V㑻ĩDC250300V
400V㑻ĩDC500600V
ࡳ㛑䕧ܹ
ߎᯊⱘ
ޚ䆒ᅮ
ߎᯊⱘޚ䆒ᅮЎ
ࠊࡼ఼ᠧᓔᣛҸ
ߎᯊⱘޚ䆒ᅮЎ
⬉⺕㾺఼ࠊ
ߎᯊⱘޚ䆒ᅮЎ
ব乥఼ޚᅠ↩
᳔ᇣ䋳䕑
DC5V, 10mA
᳔ᇣ䋳䕑
DC5V, 10mA
IM/PM
U
V
W
⬉ᴎ
12V
0V
A+
A-
B+
B-
Z+
Z-
PG
R
S
T
ϝⳌ⬉⑤
380480V
50/60Hz
MCCB MC
(C⾡ഄ)
ব乥఼
CIMR-L7B43P7
P
P
P
P
*1
*1
*1
*1
*2
*3
*4
*5
*5
*6
*7
*8
⹀ӊᵕᇕ䫕ᣛҸ
+24V 8mA
+24V
P
P
䚼
乥⥛
ᣛҸ
2k¡
2k¡
乥⥛
䆒ᅮ఼
*9
请按照图 2.1 所示对变频器进行相互接线。
用数字式操作器运行时,只要接上主回路线 , 电机即可运行。
例:400V 3.7kW(CIMR-L7B43P7)
2
2-2
图 2.1 相互接线 (CIMR-L7B43P7 型示例 )

相互接线
*1. 为屏蔽线, 为双股胶合屏蔽线。
*2.端子的◎表示主回路,○表示控制回路。
*3.控制回路端子的 +V 电压的输出电流容量最大为 20mA。请勿使控制回路端子 +V,AC 间短路。否则会导致
误动作或故障。
*4.为他冷式电机时,需要对冷却风扇电机进行接线。
*5.以下给出了顺控输入信号 (S1 ~ S7,BB,BB1)根据无电压接点或 NPN 晶体管进行顺控连接 (0V 公共
点 / 共发射极模式)时的示例。(出厂设定)
通过 PNP 晶体管进行顺控连接 (+24V 公共点 / 共集电极模式)或在变频器外部设 +24V 电源时,请参照
本章控制回路端子的功能。
*6.请勿将控制回路 AC 端子接地或连接到框体。否则会导致误动作或故障。
*7.在使用制动选购件 (制动电阻器单元,制动单元)时,请将变频器参数的减速中防止失速功能选择的设
定变更为 “无效”(L3-04=0)。
在 (L3-04=0)以外设定下使用时,则不会按所设定的减速时间停止
*8.使用蓄电池运行时,从 P0,N0 输入控制电源电压。出厂时,P0,N0 被连接在 B1 (或 3), 端子上
*9.为确保变频器能够正常运行,请务必使 BB 和 BB1 输入同时闭合。如果只闭合其中之一,则操作器上显
示 “BB”警告,并且变频器无法运行。
1.控制回路端子的排列图如下所示。
2
重要
E(G)
2.控制回路端子的 +V 电压的输出电流容量最大为 20mA。
3.端子的 ◎ 表示主回路,○表示控制回路。
4.以下给出了顺控输入信号 (S1 ~ S7) 根据无电压接点或 NPN 晶体管进行顺控连接 (0V 公共端 / 共发射极模式 )
时的示例。( 出厂设定 )
5.DC 电抗器仅作为 18.5kW 以下的变频器的选购件。连接 DC 电抗器时,请去掉短路片。
6.多功能接点输出以及故障接点输出的最小负载为 10mA 。
7.主速频率指令的出厂设定为电压指令输入。
R+ R-
IG S+ S-
S1 S2 S3 S4 S5 S6 S7 BB1
+V A1 ACSC SC SC BB
M5 M6 MAM1MB MCM2E(G)
M3 M4
2-3

端子排的构成
ᓮ࿁〝┵ሶ
࿁〝┵ሶ
࠴ࡖࠫࡦࡊ
ធ┵ሶ
端子的排列如图 2.2 和图 2.3 所示
ࠊಲ䏃ッᄤ
2
Џಲ䏃ッᄤ
ܙ⬉ᣛ⼎♃
ഄッᄤ
图 2.2 端子的配置 (200V/400V 级 3.7kW 的变频器 )
2-4
图 2.3 端子的配置 (200V/400V 级 22kW 以上的变频器 )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使用的电线尺寸和适用的压接端子
请从表 2.1 ~ 2.3 中选择接线所用的电线及压接端子。关于连接制动电阻器单元、制动单元的电线尺
寸,请参照使用说明书 TOE-C726-2。
表 2.1 200V 级的电线尺寸
变频器型号
CIMR-
L7B23P7
端子符号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PO, NO
端子螺丝紧固力矩
(N·m)
M4 1.2 ~ 1.5
可连接的
电线尺寸
2
(AWG)
mm
4
(12 ~ 10)4(12)
推荐的
电线尺寸
mm2(AWG)
电线的种类
2
L7B25P5
L7B27P5
L7B2011
L7B2015
L7B2018
L7B2022
L7B2030
L7B2037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PO, N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PO, N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PO, NO
R/L1, S/L2, T/L3, , 1, 2, U/T1,
V/T2, W/T3, NO
B1, B2, PO M5 2.5
R/L1, S/L2, T/L3, , 1, 2, U/T1,
V/T2, W/T3, NO
B1, B2, PO M5 2.5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3, PO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3, PO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3, PO
r/l1, /l2
M4 1.2 ~ 1.5
M5 2.5
M5 2.5
M6 4.0 ~ 5.0
M6 4.0 ~ 5.0
M8 9.0 ~ 10.0
M6 4.0 ~ 5.0
M8 9.0 ~ 10.0
M6 4.0 ~ 5.0
M8 9.0 ~ 10.0
M8 9.0 ~ 10.0
M6 4.0 ~ 5.0
8 9.0 ~
M
M10 17.6 ~ 22.5
M8 8.8 ~ 10.8
M10 17.6 ~ 22.5
M4 1.3 ~ 1.4
(10)
10
(8 ~ 6)
16
(6 ~ 4)
25
(4 ~ 2)
10
(8 ~ 6)
25
(4)
25 ~ 35
(3 ~ 2)
10 ~ 16
(8 ~ 6)
25
(4)
25 ~ 35
(3 ~ 1)
10 ~ 16
(8 ~ 4)
25 ~ 35
(4 ~ 2)
50
(1 ~ 1/0)
10 ~ 16
(8 ~ 4)
10.0
25 ~ 35
(4 ~ 2)
70 ~ 95
(2/0 ~ 4/0)70(2/0)
6~16
(10 ~ 4)
35 ~ 70
(2 ~ 2/0)
0.5 ~ 4
(20 ~ 10)
6
6
(10)
10
(8)
16
(6)
25
(4)
-
25
(4)
25
(3)
-
25
(4)
25
(3)
-
25
(4)
50
(1)
-
25
(4)
-
35
(2)
1.5
(16)
电源电缆
例如,600V
乙烯电源电缆
2-5

2
变频器型号
CIMR-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L7B2045
L7B2055
* 电线尺寸使用 75 ℃的铜导线。
变频器型号
CIMR-
L7B43P7
L7B44P0
L7B45P5
L7B47P5
L7B4011
L7B4015
3, PO
/l2
r/l1,
R/L1, S/L2, T/L3, , 1, NO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
L31
3, PO
/l2
r/l1,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NO, P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NO, P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NO, P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NO, P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NO, PO
R/L1, S/L2, T/L3, , 1, 2, B1,
B2, U/T1, V/T2, W/T3, NO, PO
端子符号
端子符号
表 2.1 200V 级的电线尺寸 ( 续 )
端子螺丝紧固力矩
M10 17.6 ~ 22.5
M8 8.8 ~ 10.8
M10 17.6 ~ 22.5
M4 1.3 ~ 1.4
M12 31.4 ~ 39.2
M10 17.6 ~ 22.5
M8 8.8 ~ 10.8
M10 17.6 ~ 22.5
M4 1.3 ~ 1.4
(N·m)
表 2.2 400V 级的电线尺寸
端子螺丝紧固力矩
M4 1.2 ~ 1.5
M4 1.2 ~ 1.5
M4 1.2 ~ 1.5
M4 1.2 ~ 1.5
M5 2.5
M5 2.5
M5
(M6)
(N·m)
2.5
(4.0 ~ 5.0)
可连接的
电线尺寸
2
(AWG)
mm
95
(3/0 ~ 4/0)95(3/0)
6~16
(10 ~ 4)
50 ~ 70
(1 ~ 2/0)
0.5 ~ 4
(20 ~ 10)
50 ~ 95
(1/0 ~ 4/0)
90
(4/0)
6~70
(10 ~ 2/0)
35 ~ 95
(3 ~ 4/0)50(1/0)
0.5 ~ 4
(20 ~ 10)
可连接的
电线尺寸
2
(AWG)
mm
2.5 ~ 4
(14 ~ 10)
2.5 ~ 4
(14 ~ 10)
4
(12 ~ 10)4(12)
2.5 ~ 4
(14 ~ 10)
4
(10)
4
(12 ~ 10)4(12)
6~10
(10 ~ 6)
10
(8 ~ 6)
6~10
(10 ~ 6)
推荐的
电线尺寸
2
(AWG)
mm
-
50
(1)
1.5
(16)
50 2P
(1/0
2P)
90
(4/0)
-
1.5
(16)
推荐的
电线尺寸
mm2(AWG)
4
(12)
2.5
(14)
4
(12)
2.5
(14)
2.5
(14)
4
(10)
10
(8)
6
(10)
10
(8)
6
(10)
电线的种类
电源电缆
例如,600V
乙烯电源电缆
电线的种类
电源电缆
例如,600V
乙烯电源电缆
2-6

变频器型号
CIMR-
R/L1, S/L2, T/L3, , 1, 2, U/T1,
V/T2, W/T3, NO
L7B4018
L7B4022
L7B4030
L7B4037
L7B4045
L7B4055
B1, B2, PO M5 2.5
R/L1, S/L2, T/L3, , 1, 3,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PO
R/L1, S/L2, T/L3, , 1, 3,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PO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3, PO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3, PO
R/L1, S/L2, T/L3, , 1, U/T1, V/T2,
W/T3, R1/L11, S1/L21, T1/L31, NO
3, PO
* 电线尺寸使用 75 ℃的铜导线。
表 2.2 400V 级的电线尺寸 ( 续 )
可连接的
电线尺寸
2
(AWG)
mm
10 ~ 35
(8 ~ 2)
10
(8)
10 ~ 25
(8 ~ 4)
16
(6 ~ 4)
16 ~ 35
(6 ~ 2)
25
(4)
25 ~ 35
(4 ~ 2)
25 ~ 50
(4 ~ 1/0)
10 ~ 16
(8 ~ 4)
25 ~ 35
(4 ~ 2)
35 ~ 50
(2 ~ 1/0)
10 ~ 16
(8 ~ 4)
25 ~ 35
(4 ~ 2)
50
(1 ~ 1/0)
10 ~ 16
(8 ~ 4)
25 ~ 35
(4 ~ 2)
电线尺寸
mm
端子符号
端子螺丝紧固力矩
(N·m)
M6 4.0 ~ 5.0
M6 4.0 ~ 5.0
M6 4.0 ~ 5.0
M8 9.0 ~ 10.0
M6 4.0 ~ 5.0
M8 9.0 ~ 10.0
M8 9.0 ~ 10.0
M6 4.0 ~ 5.0
M8 9.0 ~ 10.0
M8 9.0 ~ 10.0
M6 4.0 ~ 5.0
M8 9.0 ~ 10.0
M8 9.0 ~ 10.0
M6 4.0 ~ 5.0
M8 9.0 ~ 10.0
表 2.3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 (JIS C2805) (200V 级、400V 级兼用 )
推荐的
2
(AWG)
10
(8)
10
(8)
10
(8)
16
(6)
16
(6)
25
(4)
25
(4)
35
(2)
-
25
(4)
35
(2)
-
25
(4)
50
(1)
-
25
)
(4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电线的种类
2
电源电缆
例如,600V
乙烯电源电缆
电线尺寸 (mm2)
0.5
0.75
1.25
2
端子螺丝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
M3.5 1.25 / 3.5
M4 1.25 / 4
M3.5 1.25 / 3.5
M4 1.25 / 4
M3.5 1.25 / 3.5
M4 1.25 / 4
M3.5 2 / 3.5
M4 2 / 4
M5 2 / 5
M6 2 / 6
M8 2 / 8
2-7

表 2.3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 (JIS C2805) (200V 级、400V 级兼用 ) ( 续 )
2
电线尺寸 (mm2)
3.5/5.5
8
14
22
30/38 M8 38 / 8
50/60
80
100 100 / 10
100
150 150 / 12
200 200 / 12
325
端子螺丝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
M4 5.5 / 4
M5 5.5 / 5
M6 5.5 / 6
M8 5.5 / 8
M5 8 / 5
M6 8 / 6
M8 8 / 8
M6 14 / 6
M8 14 / 8
M6 22 / 6
M8 22 / 8
M8 60 / 8
M10 60 / 10
M10
M12
M12 x 2 325 / 12
M16 325 / 16
80 / 10
100 / 12
重要
确定电线尺寸时,请考虑电线的电压降。
通常,选择电线尺寸时 , 请使电压保持在额定电压的 2% 以内。可能有电压降时,请根据电缆长度增大电线
尺寸。电压降可由下式求出∶
线间电压降 (V) = ×电线电阻 (/km) ×接线距离 (m) ×电流 (A) × 10
-3
2-8

主回路端子的功能
主回路端子按符号区分的功能如表 2.4 所示。请根据用途正确地进行接线。
表 2.4 主回路端子的功能 (200V/400V 级 )
用途 端子符号
主回路电源输入用
变频器输出用 U/T1, V/T2, W/T3 23P7 ~ 2055 43P7 ~ 4055
直流电源输入用
制动电阻器单元连接用 B1, B2 23P7 ~ 2018 43P7 ~ 4018
DC 电抗器连接用
R/L1, S/L2, T/L3 23P7 ~ 2055 43P7 ~ 4055
R1/L11, S1/L21, T1/L31 2022 ~ 2055 4022 ~ 4055
1,
1, 2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型号:CIMR-L7B
200V 级 400V 级
2
23P7 ~ 2055 43P7 ~ 4055
23P7 ~ 2018 43P7 ~ 4018
制动单元连接用
接地用 23P7 ~ 2055 43P7 ~ 4055
蓄电池电源输入用 PO, NO 23P7 ~ 2055 43P7 ~ 4055
* 使用 PG-F2 以外的选购卡对 PM 电机进行驱动时,因为没有对应蓄电池运行,所以请不要使用 PO,NO 端子。
( 注 )直流电源输入用端子 1 和 不适用 UL/cUL 标准。
3,
2022 ~ 2055 4022 ~ 4055
2-9

2
R/L1
S/L2
T/L3
-
U/T1
V/T2
W/T3
CIMR-L7B23P7 2018
P0N0
+
B1
B2
2
+
1
R/L1
S/L2
T/L3
-
U/T1
V/T2
W/T3
CIMR-L7B43P7 4018
P0N0
+
B1
B2
2
+
1
+
R/L1
S/L2
T/L3
R1/L11
S1/L21
T1/L31
-
+
3
U/T1
V/T2
W/T3
CIMR-L7B2022,2030
P0N0
1
+
1
R/L1
S/L2
T/L3
R1/L11
S1/L21
T1/L31
-
+3
U/T1
V/T2
W/T3
CIMR-L7B4022 4055
P0N0
+
1
R/L1
S/L2
T/L3
R1/L11
S1/L21
T1/L31
-
+
3
U/T1
V/T2
W/T3
CIMR-L7B2037 2055
r/l1
P0
N0
D200/
l200
主回路构成
变频器的主回路构成如表 2.5 所示。
表 2.5 变频器的主回路构成
200V 级 400V 级
2-10
注: 使用 12 相整流时,请向本公司垂询。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DC
( )
( )
3
AC 200V
(AC 400V)
( )
( )
3
AC 200V
(AC 400V)
标准连接图
标准的变频器连接图如图 2.4 所示。200V 级和 400V 级变频器的连接图相同。根据变频器容量的不同 ,
连接方式也有所不同。
CIMR-L7B23P7 ~ 2018 和 43P7 ~ 4018
连接 DC 电抗器时请务必拆下短路片。
连接另置型制动单元 (CDBR 型 ) 时,请将变频器的 B1 端子连接至另置型制动单元的 端子,将变频器的
端子连接至另置型单元的 端子。此时,不使用 B2 端子。
重要
CIMR-L7B2037 ~ 2055
CIMR-L7B2022, 2030, 和 4022 ~ 4055
2
( 注 ) 所有的机型都是从主回路直流电源向内部供给控制电源。
图 2.4 主回路端子的连接
2-11

2
主回路的接线
本节对主回路输入侧、输出侧的接线和接地线的接线进行说明。
主回路输入侧的接线
进行主回路输入侧的接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安装保险丝
为了保护变频器,建议使用下表所示的半导体保险丝。
表 2.6 输入侧保险丝
变频器型号
23P7 240 30 82 ~ 220
25P5 240 40 220 ~ 610
27P5 240 60 290 ~ 1300
2011 240 80 450 ~ 5000
2015 240 100 1200 ~ 7200
2018 240 130 1800 ~ 7200
2022 240 150 870 ~ 16200
2030 240 180 1500 ~ 23000
2037 240 240 2100 ~ 19000
2045 240 300 2700 ~ 55000
2055 240 350 4000 ~ 55000
电压 (V) 电流 (A)
保险丝
2
t (A2s)
I
43P7 480 15 34 ~ 72
44P0 480 20 50 ~ 570
45P5 480 25 100 ~ 570
47P5 480 30 100 ~ 640
4011 480 50 150 ~ 1300
4015 480 60 400 ~ 1800
4018 480 70 700 ~ 4100
4022 480 80 240 ~ 5800
4030 480 100 500 ~ 5800
4037 480 125 750 ~ 5800
4045 480 150 920 ~ 13000
4055 480 150 1500 ~ 13000
2-12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接线用断路器的安装
电源输入端子 (R/L1、S/L2、T/L3) 与电源之间必须通过与变频器相适合的接线用断路器 (MCCB) 来连
接。
• 选择 MCCB 时,其容量大致要等于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的 1.5到2倍。
• MCCB 的时间特性要充分考虑变频器的过载保护 ( 为额定输出电流的 150% 时 30 秒 ) 的时间特性来选
择。
漏电断路器的安装
由于变频器的输出为高速切换,因此会产生高频漏电流。请在变频器的一次侧选择变频器专用的漏电
断路器。通过专用断路器可以除去高频漏电流,只检出对人体有害的频率带的漏电电流。
• 每台变频器应选用一个灵敏电流为 30mA 以上的专用漏电断路器。
• 使用普通断路器时,请选择电流灵敏度大于 200mA、持续时间在 0.1s 以上的漏电断路器。
电磁接触器的安装
在顺控器上断开主回路电源时,也可以使用电磁接触器 (MC)。
2
但是,通过输入侧的电磁接触器使变频器强制停止时,再生制动将不动作,最后自由运行至停止。
• 通过输入侧电磁接触器的开关可以使变频器运行或停止,但频繁地开关则会导致变频器发生故障。
运行、停止的最高频度不要超过 30 分钟一次。
• 用数字式操作器运行时,在恢复供电后不会进行自动运行。
• 使用制动电阻器单元时,请接入通过单元的热敏继电器接点关闭电磁接触器的顺控器。
端子排的接线
输入电源的相序与端子排的相序 R、S、T 无关,可与任一个端子连接。
AC 电抗器或 DC 电抗器的安装
如果将变频器连接到一个大容量电源变压器 (600kVA 以上 ) 上,或进相电容器有切换时,可能会有过
大的峰值电流流入变频器的输入侧,损坏整流部元件。
此时,请在变频器的输入侧接入 AC 电抗器 ( 选购件 ),或者在 DC 电抗器端子上安装 DC 电抗器。
这样也可改善电源侧的功率因数。
浪涌抑制器的安装
请务必在变频器周围连接的感应负载 ( 电磁接触器、电磁继电器、电磁阀、电磁线圈、电磁制动器等 )
上使用浪涌抑制器或与二极管一同使用。
2-13

2
主回路输出侧的接线
在主输出回路接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变频器与电机的连接
请将输出端子 U、V、W 与电机接出线 U/T1、V/T2、W/T3 进行连接。
运行时,请确认在正转指令下电机是否正转。电机反转时,请任意交换输出端子 U、V、W 中的 2 个端
子。
严禁将输出端子与电源连接
请勿将电源接到输出端子 U/T1、V/T2、W/T3 上。如果将电压施加在输出端子上,会导致内部的变频
部分损坏。
严禁输出端子接地和短路
请勿直接用手接触输出端子,或让输出线接触变频器的外壳。否则会有触电和短路的危险。另外,请
勿使输出线短路。
严禁使用进相电解电容和噪音滤波器
切勿将进相电解电容接入输出回路。否则会因变频器输出的高谐波引起进相电容器过热或损坏。同
时,如果连接了此类部件,还可能会造成变频器损坏或导致部件烧毁。
电磁开关 (MC) 的使用注意事项
当在变频器与电机之间设置了电磁开关 (MC) 时,原则上在运行中不能进行 ON/OFF 操作。如果在变频
器运行过程中将 MC 设置为 ON,则会有很大的突击电流流过,使变频器的过电流保护启动。
如为了切换至商用电源等而设定 MC 时,请先使变频器和电机停止后再进行切换。运行过程中进行切
换时,请选择速度搜索功能。另外,有必要采取瞬时停电措施时,请使用延迟释放型的 MC。
接地线的接线
进行接地线的接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请务必使接地端子 ( ) 接地。
200V 级 :
400V 级 :
• 接地线切勿与焊接机及动力设备共用。
• 请尽量使接地线连接得较短。
由于变频器会产生漏电电流, 所以如果与接地点距离太远,则接地端子的电位会不稳定。
• 当使用多台变频器时,注意不要使接地线绕成环形。
D 种接地 ( 接地电阻 100 以下 )
C 种接地 ( 接地电阻 10 以下 )
2-14
图 2.5 地线的接线

主回路端子的接线
变频器
制动电阻器单元
热敏继电器跳闸接点
CDBR 制动单元
热敏保护器跳
闸接点
制动电阻器单元和制动单元 (CDBR) 的连接
按图 2.6 所示将制动电阻器单元和制动单元连接至变频器。
为进行制动单元的过热保护,请按图 2.6 所示,接入通过单元的热敏继电器跳闸接点来切断电源的顺
控器。
3.7 ~ 18.5kW 的变频器时 (200V 级 /400V 级 )
连接另置型制动单元 (CDBR 型 ) 时,请将变频器的 B1 端子连接至另置型制动单元的 端子,将变频器的
端子连接至另置型单元的 端子。此时,不使用 B2 端子。
重要
2
22kW 以上的变频器时 (200V 级 /400V 级 )
图 2.6 制动电阻器单元 / 制动单元的连接
2-15

2
制动单元的并联连接
在使用并联连接的 2 台以上的制动单元时,请按图 2.7 所示进行接线、选择跳线。
制动单元具有 MASTER/SLAVE 的选择跳线。仅制动单元 1 选择 MASTER 侧,其它的制动单元 ( 制动单元
2 ~ ) 请选择 SLAVE 侧。
图 2.7 制动单元的并联连接
控制电源连接
在紧急运行中,可以使用标记为 P0 和 N0 的双股绞合线通过外部电源向变频器的控制板供电。出厂时,
该绞合电线被连接至主回路端子 B1/+3 和 -。
有关紧急运行的详细说明,请参阅第 6-43 页的 “电机旋转方向切换功能”。
2-16

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
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
使用电线尺寸
使用模拟量信号进行远程操作时,模拟量操作器或操作信号与变频器之间的控制线长度应小于 30m。
为了不受来自外围设备的感应干扰,将该电线与主电源线或其它控制回路分开接线。
如果由外部频率设定器 ( 而非数字式操作器 ) 设定频率指令,请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线,并将屏蔽线接
地,使屏蔽线和地面之间达到最大接触。
表 2.7 给出了端子编号和电线尺寸的关系。
表 2.7 端子编号和电线尺寸 ( 所有机型通用 )
推荐的
电线尺寸
mm2(AWG)
电线的种类
端子编号 端子螺丝
紧固力矩
(N·m)
可连接的
电线尺寸
2
(AWG)
mm
2
AC,SC,A1,+V,S1,S2,S3,
S4,S5,S6,S7,MA,MB,MC,
M1,M2,M3,M4,M5,M6,BB,
BB1,R+,R-,S+,S-,IG
E(G) M3.5 0.8 ~ 1.0
* 1. 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线输入外部频率指令。
* 2. 与电线规格相符的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请参照表 2.3。
PHONEX 型 0.5
■ 棒端子 ( 信号线连接用 )
棒端子的种类和尺寸如下所示。
表 2.8 棒端子的种类和尺寸
电线尺寸 mm2(AWG)
0.25(24) AI 0.25-8YE 0.8 2 12.5
0.5(20) AI 0.5-8WH 1.1 2.5 14
0.75(18) AI 0.75-8GY 1.3 2.8 14
1.5(16) AI 1.5-8BK 1.8 3.4 14
2(14) AI 2.5-8BU 2.3 4.2 14
型号 d1 d2 L 生产厂家
~ 0.6
单线*2:
0.14 ~ 2.5
标准线 :
0.14 ~ 1.5
(26 ~ 14)
0.5
~ 2
(20 ~ 14)
0.75
(18)
1.25
(12)
·双股胶合屏蔽线
·聚乙烯铠装屏蔽线
乙烯铠装电缆 ( 日立
公司的 KPEV-S 电线
或同等电线 )
Phoenix Contact
*1
*2
图 2.8 棒端子的尺寸
2-17

控制回路端子的功能
控制回路端子按符号区分的功能如表 2.9 所示。请根据用途选择适当的端子。
表 2.9 带初始设定值的控制回路端子
2
种类端子
多功
能接
点输
入信
号
模拟
量输
入信
号
编号
S1
S2
S3
S4
S5
S6
S7
BB
BB1
SC
+V
A1
AC
信号名称 功能 信号电平
正转运行 / 停止指令 ON:正转运行; OFF:停止
反转运行 / 停止指令 ON:反转运行; OFF:停止
额定速度 ON:额定速度
检修运行 ON:运行检修
中间速度 ON:中间速度
平层速度 ON:平层速度
未使用 ―
硬件基极封锁指令 ― ―
*
硬件基极封锁指令 1 ――
多功能接点输入公共点 ― ―
15V 电源输出 模拟量指令用 15V 电源
频率指令 0 ~ +10 V/100%
模拟量公共点 ― ―
通过设定
H1-01 ~ H1-
05
来选择功能。
DC24V,8mA
光电耦合器绝缘
15V
( 最大电流:20mA)
0 ~ +10V(20k)
多功
能接
点输
出信
号
RS485
/
422
通
信
E(G)
M1
M2
M3
M4
M5
M6
MA
MB
R+
R-
S+
S-
IG
屏蔽线,选购接地线连接
点
制动器指令
(1 常开接点 )
电磁接触器控制
(1 常开接点 )
变频器准备完毕
(1 常开接点 )
故障输出信号 (SPDT)
(1 切换接点 )
MEMOBUS 通信输入
MEMOBUS 通信输出
通信用屏蔽电线 ― ―
――
ON:制动器打开指令
ON:电磁接触器控制
ON:变频器准备完毕
MA-MC 之间闭合时,故障
MB-MC 之间打开时,故障
RS-485 2 线制的场合,请将 R+ 和 S+、
R- 和 S- 短接。
多功能接点输
出
继电器接点
接点容量:
AC250V,1A 以下
DC30V,1A 以下
差动输入
光耦合器绝缘
差动输出
光耦合器绝缘
2-18

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
外部电源:
DC30V 以下
线圈
旁路二极管
1A 以下
旁路二极管的额定电压必须
不低于回路电压。
S1
S2
SC
IP24V
(+24V)
CN5
A1 A3
B1
B3B2
A2
S1
S2
SC
IP24V
(+24V)
CN5
A1 A3
B1
B3B2
A2
24 VDC
+
S1
S2
SC
IP24V
(+24V)
CN5
A1 A3
B1
B3B2
A2
S1
S2
SC
IP24V
(+24V)
CN5
A1 A3
B1
B3
B2
A2
24 VDC
-
*仅为对应 SPEC:B 以后的 L7B 系列变频器的相应内容。
注:1. 请勿使用该电源向任何外围机器供电。
2. 驱动继电器线圈等电抗负载时,请务必如图 2.9 所示,插入旁路二极管。
图 2.9 旁路二极管的连接
共发射极 / 共集电极模式 (NPN/PNP 选择 )
使用 CN5( 分路跳线 ) 时,输入端子的逻辑可在共发射极模式 (0V 公共点 ) 和共集电极模式 (+24V 公
共点 ) 间切换。另外,还适用于外部 +24V 电源,提高了信号输入方法的自由度。
表 2.10 共发射极 / 共集电极模式与输入信号
2
2-19

控制回路端子的连接
变频器控制回路端子的连接如图 2.10 所示。
2
ࡳ㛑䕧ܹ
ߎᯊⱘ
ޚ䆒ᅮ
䚼
乥⥛
ᣛҸ
ℷ䕀䖤㸠ذℶ
ড䕀䖤㸠ذℶ
乱ᅮ䗳ᑺᣛҸ
Ẕׂ䖤㸠ᣛҸ
Ё䯈䗳ᑺᣛҸ
ᑇሖ䗳ᑺᣛҸ
Փ⫼
⹀ӊᵕᇕ䫕ᣛҸ
⹀ӊᵕᇕ䫕ᣛҸ
乥⥛
䆒ᅮ఼
2k¡
S1
S2
S3
S4
S5
S6
S7
BB
BB1
CN5(NPN䆒ᅮ)
SC
*1
+24V
E(G)
ሣ㬑㒓䖲⫼ッᄤ
2k¡
乥⥛䆒ᅮ⫼
䇗㡖⬉䰏఼
3
0+10V
2
1
P
+V
A1
AC
乥⥛䆒ᅮ⫼⬉⑤
+15V 20mA
Џ䗳ᣛҸ
0+10V (20k¡)
0V
+24V 8mA
MA
MB
MC
M1
M2
MA
MC
ࡳ㛑⚍䕧ߎ1
ߎᯊⱘޚ䆒ᅮЎ
ࠊࡼ఼ᠧᓔᣛҸ
ᬙ䱰⚍䕧ߎ
AC 250V 10mAҹϞ1Aҹϟ
DC 30V 10mAҹϞ1Aҹϟ
᳔ᇣ䋳䕑
DC5V, 10mA
MEMOBUS䗮ֵ
RS-485/422
䗮ֵˋࠊ
( 䗝䌁ӊ)
ঠ㙵㒲ড়㒓
M3
M4
M5
M6
ࡳ㛑⚍䕧ߎ2
ߎᯊⱘޚ䆒ᅮЎ
⬉⺕㾺఼ࠊ
ࡳ㛑⚍䕧ߎ3
ߎᯊⱘޚ䆒ᅮЎ
ব乥఼ޚᅠ↩
ࡳ㛑⚍䕧ߎ
AC 250V 10mAҹϞ1Aҹϟ
DC 30V 10mAҹϞ1Aҹϟ
᳔ᇣ䋳䕑
DC5V, 10mA
R+
P
R-
S+
P
S-
IG
2CN
%
3
3
1
㒜ッ⬉䰏
&RQWUROSRZHUVXSSO\
ሣ㬑㒓
图 2.10 控制回路端子的连接
2-20

控制回路接线的注意事项
进行控制回路接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将控制回路接线与主回路接线 ( 端子 R/L1、S/L2、T/L3、B1、B2、U/T1、V/T2、W/T3、 、 1、 2
和 3、PO、NO) 及其它强动力电源线分开接线。
• 将控制回路端子 MA、MB、MC、M1、M2、M3、M4、M5 和 M6( 接点输出 ) 与其它控制回路端子分开接线。
• 如果使用选购的外部电源,则应该是 UL 所列第 2 类的电源。
• 控制回路使用双股绞合电缆或双股绞合屏蔽电缆防止运行故障。
• 将电缆屏蔽线接地,使屏蔽线和地面之间的接触面最大。
• 电缆屏蔽线必须在电缆两端接地。
控制回路端子的接线
2
2-21

2
接线检查
检查项目
接线完毕后,请务必检查相互间的接线。此时,请勿进行控制回路的蜂鸣器检测。接线时的检查项目
如下所示。
• 接线是否正确?
• 是否残留有线屑、螺丝等物?
• 螺丝是否松动?
• 端子部的剥头裸线是否与其它端子接触?
2-22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选购卡的种类和规格
变频器 上最多可安 装 3 张选购 卡。如图 2 .11 所示,在控制 电路板上 的 3 处 (A·C·D) 各安装 1 块 ,同
时最多能安装 3 块选购卡。
选购卡的种类和规格如表 2.11 所示。
表 2.11 选购卡的规格
选购卡 型号 规格 安装场所
PG-B2 二相 (A 和 B 相 ),+ 12V 输入,最大响应频率:50kHz A
PG 速度控制卡
DeviceNet 通信卡 SI-N1* 对应 DeviceNet 现场总线的选购卡 C
Profibus-DP 通信卡 SI-P1* 对应 Profibus-DP 现场总线的选购卡 C
CC-Link 通信卡 SI-C* 对应 CC-Link 现场总线的选购卡 C
CANOpen 通信卡 SI-S1* 对应 CANOpen 现场总线的选购卡 C
模拟量输入卡 AI-14B
模拟量输出卡
数字输出卡
PG-X2
PG-F2 对应 EnDat、HIPERFACE A
AO-08
AO-12
DO-08
DO-02C 2 通道继电器接点输出 D
三相 (A、B、Z 相 ),线驱动输入 (RS422),最大响应频
率:300kHz
3 通道模拟量输入卡
输入信号电平:-10 ~ 10V 或 0 ~ 10V
分 辨 率:13 位 + 符号位
2 通道模拟量输出卡
输出信号电平:0 ~ 10V
分 辨 率:8 位
2 通道高分辨率模拟量输出卡
输出信号电平:-10 ~ +10V
分 辨 率:11 位 + 符号位
用于监视变频器状态 ( 故障、零速、运行等 ) 的 6 通道
多功能接点输出卡
A
C
D
D
D
2
*: 开发中。
安装方法
安装选购卡时,请先卸下端子外罩,并确认变频器内的充电指示灯已经熄灭。然后再卸下数字式操作
器 /LED 监视器及前外罩,安装选购卡。
安装说明请参阅选购卡提供的资料。
2-23

2
4CN
2CN
A 选购卡安装隔片孔
A 选购卡连接插座
C 选购卡连接插座
A 选购卡安装隔片
(A 选购卡附件 )
选购卡夹
(用于防止C和D
选购卡松脱 )
A选购卡
C 选购卡安装隔片
C选购卡
D选购卡
D 选购卡安装隔片
A 选购卡安装隔片
防止 C 选购卡、D 选购卡连接插座翘起
安装完 C、D 选购卡后,为了防止连接插座松脱,请插入选购卡夹。捏住选购卡夹的突起部分向上拔,
即可很容易地将其拔出。
PG 速度控制卡的端子与规格
PG-B2
PG-B2 的端子规格如下所示。
端子 No. 内容 规格
1
脉冲发生器用电源
2 0VDC( 电源用 GND)
TA1
TA2
TA3 (E) 屏蔽线连接端子 -
3
A 相脉冲输入端子
4 A 相 GND 脉冲输入
5
B 相脉冲输入端子
6 B 相 GND 脉冲输入
1
A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开路集电极输出,DC24V,最大为 30mA
2
3
B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开路集电极输出,DC24V,最大为 30mA
4
图 2.11 选购卡安装结构图
表 2.12 PG-B2 端子规格
12VDC( ± 5%), 最大 200mA
H:+8 ~ 12V( 最高输入频率:30kHz)
H:+8 ~ 12V( 最高输入频率:30kHz)
2-24

PG-X2
PG-X2 的端子规格如下所示。
端子 No. 内容 规格
1
2 DC0V( 电源用 GND)
3 DC + 5V( ± 5%), 最大 200mA
4 A 相 + 脉冲输入端子
TA1
TA2
TA3 (E) 屏蔽线连接端子 ―
5 A 相 - 脉冲输入端子
6 B 相 + 脉冲输入端子
7 B 相 - 脉冲输入端子
8 Z 相 + 脉冲输入端子
9 Z 相 - 脉冲输入端子
10 公共点端子 ―
1 A 相 +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2 A 相 -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3 B 相 +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4 B 相 -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5 Z 相 +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6 Z 相 -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7 监视输出公共端子 ―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表 2.13 PG-X2 端子规格
DC + 12V( ± 5%), 最大 200mA
脉冲发生器用电源
2
线驱动输入 (RS422 输入 )
( 最高响应频率:300kHz)
线驱动输出 (RS422 值输出 )
2-25

PG-F2 选购卡
适用编码器
PG-F2 选购卡适用于以下的编码器。
2
·HIPERFACE
®
:STEGMANN 社制 SRS50/60
·EnDat:HEIDEN HAIN 社制 ECN113 (EnDat01),ECN413(EnDat01),ECN1313(EnDat01)
使用上述编码器时,电机允许的最大转速为 1200min
-1
。请在 1200min-1 以下使用。
输入输出规格
表 2.14 PG-F2 输入输出规格
端子名 No.
1
2
3
TB1
TB2
TB3
TB4 (E)
4
5
6
7
8
1
2
1
2
3
4
HIPERFACE
Us
GND 0V
REFSIN B-
+SIN B+
REFCOS A-
+COS A+
DATA+
DATA-
- CLOCK
- /CLOCK
COS Pulse
GND
SIN Pulse B Pulse
GND
屏蔽线连接用端子
内容
®
EnDat
EnDat: 5VDC ± 5%,(max.250mA)
HIPERFACE
差动输入
RS-485 数据通信
终端电阻 : 130
差动输出,时钟频率 : 100 kHz
A Pulse
开路集电极输出
max 24 VDC, 30 mA
规格
®
:8VDC (max.150mA)
2-26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编码器电源电压选择
根据编码器的种类,通过 PG-F2 选购卡上的 S1 开关选择编码器电源电压。可以使用 RH1 旋钮对电源电
压进行微调。出厂时,S1 开关选择为 “OFF”(EnDat),RH1 旋钮的位置在 5.0 ~ 5.25V 。
,
6
5+
图 2.12 PG-F2 编码器电源电压选择
,98V 9+,3(5)$&(⫼
2))98V 9(Q'DW⫼ˈ˄ߎ䆒ᅮ˅
2))
6 , 9+,3(5)$&(⫼
6 2)) 9(Q'DW⫼
ߎ䇗ᭈؐ9
2
2-27

2
三相
AC200V(AC400V)
变频器
电源+ 12V
电源 0V
A 相脉冲输入
A 相 GND 脉冲输入
B 相脉冲输入
B 相 GND 脉冲输入
A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B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CN4CN4
R/L1
S/L2
T/L3
接线
PG-B2 的接线
下图显示了使用选购卡电源或外部电源给 PG 供电的 PG-B2 接线示例。
图 2.13 使用 PG-B2 选购卡电源供电的接线
2-28
图 2.14 使用 12V 外部电源的 PG-B2 接线
信号线请务必使用多股绞合屏蔽线。
•
• 请勿将 PG 用电源用于 PG( 编码器 ) 以外的用途。
如作为其它电源使用时,有因干扰而引起误动作的危险。
• 请将 PG 的接线长度定为 100m 以下。
• 关于 PG 的旋转方向,可用 F1-05(PG 旋转方向设定 ) 进行选择。初始值为电机正转时 A 相超前。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PG 电源+ 12V
A 相脉冲输入
B 相脉冲输入
A 相脉冲
B 相脉冲
B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A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分
频
器
图 2.15 PG-B2 的输出输入回路构成
• 连接电压输出型的PG(编码器)时,请选择输入回路的光电耦合器(二极管)具有能输出12mA以上
电流的输出阻抗的 PG。
• 脉冲监视分频比可用参数 F1-06 进行变更。
2
2-29

2
三相
AC200V(AC400V)
变频器
+5V
A 相脉冲输入 (+)
A 相脉冲输入 (-)
B 相脉冲输入 (+)
B 相脉冲输入 (-)
A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B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Z 相脉冲监视器输出
+12V
0V
PG-X2
PG-X2 的接线
下图显示了使用选购卡电源或外部电源给 PG 供电的 PG-X2 接线示例。
图 2.16 使用选购卡电源的 PG-X2 接线
图 2.17 使用 5V 外部电源的 PG-X2 接线
信号线请务必使用多股绞合屏蔽线。
•
• 请勿将 PG 用电源用于 PG( 编码器 ) 以外的用途。
如作为其它电源使用时,有因干扰而引起误动作的危险。
• 请将 PG 的接线长度定为 100m 以下。
• 关于 PG 的旋转方向,可用 F1-05(PG 旋转方向设定 ) 进行选择。初始值为电机正转时 A 相超前。
2-30

PG-F2 选购卡的接线方法
3*)
7%
7%
8V
*1'
5()&26
&26
5()6,1
6,1
'DWD
'DWD
7%
7%
6FUHHQ
3
3
3
+,3(5)$&(
(QFRGHU
656
(
&1
30
9DULVSHHG/
&1
(
87
97
:7
/5
/6
/7
6,1
&26
&263XOVH
6,1
3XOV
H
&26
*1'
6,1
*1'
1RW
XVH
G
㛝ކ
ⲥ㾚
䕧ߎ
PG-F2 选购卡和 HIPERFACE 及 EnDat 的接线方法如下所示。
编码器电缆请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电缆。
TB4 和电机的接地板上请连接屏蔽线。(HIPERFACE
TB4 上请连接屏蔽线。(EnDat)
®
)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HIPERFACE
®
]
2
( 注 )TB1-2,TB3-2,TB3-4 为 PG-F2 卡的 GND。
2-31

2
3*)
7%
7%
8V
*1'
$
$
%
%
'DWD
'DWD
7%
7%
6FUHHQ
3
3
3
(Q'DW(QFRGHU
(&1˄(Q'DW˅
(
&1
30
9DULVSHHG/
&1
(
87
97
:7
/5
/6
/7
%
$
$3XOVH
%
3XOVH
$
*1'
%
*1'
&.
㛝ކ
ⲥ㾚
䕧ߎ
&.
[EnDat]
( 注 ) TB1-2,TB3-2,TB3-4 为 PG-F2 选购卡的 GND。
· PG 接线请限制在 50m 以下。使用 TB3 的脉冲监视输出接线请限制在 30m 以下。
· PG 的旋转方向可以通过 F1-05 设定。
· 有关接线的一般注意事项请参照本说明书的本章前部分内容。
重要
· 信号电压值务必在以下范围内。
REFSIN(B-),REFCOS(A-) 偏置 :2.2 ~ 2.8V
+SIN(B+),+COS(A+) 信号值 (Vp-p) :0.9 ~ 1.1V
2-32

端子排的接线方法
PG( 编码器 ) 的信号线请控制在 50m 以下,并与动力线分开接线。
脉冲输入及脉冲监视器电线请使用双股绞合屏蔽线,并将屏蔽线与屏蔽线连接端子连接。
电线尺寸 ( 所有机型通用 )
端子电线尺寸如表 2.15 所示。
表 2.15 电线尺寸
端子 端子螺丝
脉冲发生器用电源
脉冲输入端子
脉冲监视器输出端子
屏蔽线连接端子 M3.5 0.5 ~ 2.5
- 0.5 ~ 1.0
电线尺寸 (mm
2
)
双股绞合屏蔽线
聚乙烯护套乙烯铠装屏蔽电缆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电线种类
2
棒端子 ( 信号线连接用 )
为了提高接线的简易性和可靠性,推荐在信号线上使用压接棒端子。
关于棒端子规格,请参照表 2.8 。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与螺丝紧固力矩
与电线尺寸相符的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与螺丝紧固力矩如表 2.16. 所示。
表 2.16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与螺丝紧固力矩
电线尺寸 [mm2]
0.5
0.75 1.25-3.5
1.25 1.25-3.5
2 2-3.5
端子螺丝 圆形压接端子的尺寸 螺丝紧固力矩 (N·m)
1.25-3.5
M3.5
0.8
接线顺序与接线时的注意事项
电线的接线顺序与棒端子的接线顺序相同。请参照 2-17 页。另外,在接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PG 速度控制卡的控制信号线请与主回路线及其它动力线及电力线分开接线。
• 与 PG 连接时,请使用屏蔽线。为了防止因干扰而造成误动作,请对屏蔽线的末端进行处理。接线
长度请控制在为 50m 以下。
• 请将屏蔽线 ( 选购卡的绿色接地电缆 ) 与屏蔽端子 (E) 连接。
• 请不要对电线末端进行焊接处理。否则会导致接触不良。
• 不使用棒端子时,请将电线的剥离长度控制在 5.5mm 左右。
2-33

2
×PG参数 (p/rev)=20,000Hz
最高频率输出时的电机转速 (min
-1
)
60
×PG参数 (p/rev)
最高频率输出时的电机转速 (min
-1
)
60
fPG(Hz)=
PG( 编码器 ) 脉冲数的选择
• PG 脉冲数的选择方法根据选购卡的种类而异。请根据种类进行选择。
当为 PG-B2 时
PG 输出脉冲检测的最大值为 32,767Hz 。
请选择在最高频率输出时的电机转速下,输出值在 20kHz 左右的 PG。
最高频率输出时的电机转速与 PG 输出频率 ( 脉冲数 ) 的选择示例如表 2.18 所示。
表 2.17 PG 脉冲数的选定图例
最高频率输出时马达的转速
-1
(min
)
1800 600 18,000
1500 600 15,000
1200 900 18,000
900 1200 18,000
PG参数
(p/rev)
最高频率输出时PG 输出脉冲
(Hz)
(注)1. 最高频率输出时的电机转速用同步转速来表示。
2. PG电源为+ 12V。
3. PG电源容量在 220mA 以上时,请准备其他电源。(需要进行瞬时停电处理时,请准备备用的电容。)
图 2.18 PG-B2 的接线例
当为 PG-X2 时
PG 用的电源有 12V 和 5V 两种。请事先确认 PG 的电源规格后再进行连接。
PG 输出脉冲检测的最大值为 300kHz 。
PG 的输出频率 (f
) 可由下式求出。
PG
2-34
PG 电源容量在 200mA 以上时,请准备其它电源。需要进行瞬时停电处理时,请准备备用的电容。

图 2.19 PG-X2 的接线例(PG 电源为 12V 的例)
TA1
IP12
IG
IP5
A (+)
A (-)
B (+)
B (-)
Z (+)
Z (-)
IG
TA3
PG-X2
1
2
3
4
5
6
7
8
9
10
AC
PG
+
+
+
-
-
0 V
PG⬉⑤
0V +12V
+12 V
选购卡的安装与接线
2
2-35

3
LED 监视器 / 数字式
操作器与操作模式概要
Varispeed L7 配备了可以显示驱动状态的 LED 监视器 JVOP-163。选购件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可以用
于按需求调整参数。
本章对数字式操作器的显示与功能、各操作模式概要及切换方法进行说明。
LED 监视器 JVOP-163 ................................ 3-2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 3-3

3
运行模式指示灯
RUN: 当变频器运行时点亮,变频器停止时熄灭。
DS1: 驱动状态 1
DS2: 驱动状态 2
RUN(运行)、DS1和DS2,三个 LED 的组合显示驱动状态。
驱动状态显示
警报显示
故障显示
LED 监视器 JVOP-163
LED 监视器
LED 监视器通过 RUN( 运行 )、DS1 和 DS2 的 LED 显示 ( 点亮、闪烁和熄灭 ) 的组合来指示运行状态。
各模式的 LED 形式如下所示。
图 3.1 LED 监视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LED 显示示例
正常运行:下图显示了驱动准备完毕并且没有 FWD/REV( 正转 / 反转 ) 信号时的 LED 显示。
警报:下图显示了发生轻故障时的 LED 显示。请参阅第 7 章并采取适当措施。
故障:下图显示了当发生OV(过电压)或UV(低电压)故障时的LED显示。
3-2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运行模式显示
FWD: 输入正转指令时点亮
REV: 输入反转指令时点亮
SEQ: 来自控制回路端子的运行指令有效时点亮
REF: 来自控制回路端子 A1、A2 的频率指令有效时点亮
ALARM: 发生故障、警报时点亮
数据显示部
显示监视数据、参数编号及设定值 (5 位 )
模式显示
DRIVE: 驱动模式时点亮
QUICK: 简易程序模式时点亮
ADV: 高级程序模式时点亮
VERIFY: 校验模式时点亮
A. TUNE: 自学习模式时点亮
操作键
进行参数设定、监视、JOG 运行、自学习等的键
数字式操作器的显示部
数字式操作器各键的名称与功能如下所示。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3
图 3.2 数字式操作器各部的名称与功能
数字式操作器的操作部
表 3.1 给出了数字式操作器的操作键名称及功能。
键 在正文中的名称 功能
LOCAL/REMOTE 键
( 运行操作选择 )
MENU 键
(菜单)
ESC 键
(退回)
表 3.1 操作键的功能
对用数字式操作器 ( 操作器 ) 进行运行 (LOCAL) 与用控制回路
端子进行运行 (REMOTE) 的方式进行切换时按下该键。
通过参数 (o2-01) 设定,可设定该键为有效或无效。
选择各模式。
回到按 DATA/ENTER 键前的状态。
3-3

表 3.1 操作键的功能 ( 续 )
键 在正文中的名称 功能
3
JOG 键
(点动)
FWD/REV 键
( 正转/反转 )
Shift/RESET 键
( 切换 / 复位 )
增量键
减量键
DATA/ENTER 键
( 数据 / 输入 )
RUN 键
(运行)
使用操作器运行时进行点动运行的键。
使用操作器运行时切换运行方向的键。
选择参数设定时位数的键。
发生故障时作为故障复位键使用。
选择模式、参数编号、设定值 ( 增加 ) 等。
进入下一个项目及数据时使用。
选择模式、参数编号、设定值 ( 减少 ) 等。
返回前一个项目及数据时使用。
确定各种模式、参数、设定值时按下该键。
也可用于从一个画面进入下一个画面。
在低电压检出 (UV 中 ) 参数设定值不可变更。
用操作器运行时,按此键,运行变频器。
STOP 键
(停止)
注:在编排上,只在文章和表格中不用实际的键的形状来表示,而用上表所示的方法表示。
用操作器运行时,按此键,停止变频器。
进行控制回路端子运行时,通过设定参数 (o2-02),可设定该
键为有效或无效。
在数字式操作器 RUN、STOP 键的左上方有指示灯。 RUN、STOP 指示灯根据运行状态会点亮、闪烁或熄
灭。
DB(初始励磁)时RUN键闪烁,STOP键点亮。数字式操作器的RUN、STOP键和变频器的运行状态有关
的指示灯显示如下图所示。
3-4
图 3.3 RUN、STOP 指示灯及其显示

数字式操作器 RUN、STOP 指示灯的显示条件如下所示。
含有多个条件时,优先顺序高的灯被显示。
表 3.2 操作器的 RUN、STOP 指示灯和显示条件。
显示的
优先顺
序
1 停止 电源切断
2
3停止
RUN
指示灯
STOP
指示灯
运行状态 显示条件
。
紧急停止导致的停止
· 在通过控制回路端子进行的运行过程中,按下了操作器的 STOP 键。
· 从控制回路端子处输入了紧急停止指令。
*
停止
在运行操作为 LOCAL( 操作器运行 ) 时,通过外部端子输入运行指令,
并直接切换到 REMOTE( 控
在简易程序模式或高级程序模式时,通过外部端子输入运行指令,并
直接切换到驱动模式。
在不到最低输出频率的频率指令下运行。
在通过多功能接点输入基极封锁指令输入过程中输入了运行指令。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制回路运行 )。
3
4 停止 停止状态。
减速停止过程中。
5运行
6运行
7运行
( 注 ) 点亮 闪烁 熄灭
* 变频器再运行时,需要暂时关闭来自控制回路端子的运行指令及紧急停止信号。
由多功能接点输入引起的直流制动中。
停止时直流制动 ( 初始励磁 ) 过程中。
紧急停止导致的减速中。
通过控制回路端子进行运行的过程中,按下了操作器的 STOP 键
·在
· 从控制回路端子处输入了紧急停止指令。
运行指令输入中。
起动时直流制动 ( 初始励磁 ) 过程中。
。
3-5

3
模式的种类
本变频器有五种模式。各种参数和监视已作为模式被编组,因此可简单地进行参数的查看与设定。表
3.3 给出了模式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表 3.3 模式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模式的名称 主要内容
驱动模式
简易程序模式
高级程序模式 查看、设定变频器的所有参数。
校验模式 查看、设定出厂后被改变的参数。
自学习模式
* 在矢量控制模式下运行时,在运行前请务必用电机单体进行自学习。在运行中和发生故障时将不显示自学习模式。无 PG V/f 控制为变频
器的初始值 (A1-02 = 0)。
*
是变频器可进行运行的模式。
进行频率指令与输出电流等监视显示、故障内容显示、故障记录显示等。
查看、设定变频器运行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参数 ( 变频器和数字式操作器的使
用环境 )
在矢量控制模式下运行电机参数不明的电机时,自动计算电机参数并进行设
定。
也可以只测定电机线间的电阻。
3-6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Frequency Ref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 Main Menu **
-VERIFY-
Modified Consts
** Main Menu **
-A.TUNE-
Auto-Tuning
Rdy
U1- 01=50.00Hz
Monitor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Rdy
U1 -01=50.00Hz
Control Method
-QUICK-
A1-02 = 0
Initialization
-ADV-
A1 - 00=0
Select Language
None Modified
-VERIFY-
Frequency Ref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U1- 01=50.00Hz
Select Language
-ADV-
English
V/f Control
Tuning Mode Sel
-A.TUNE-
Standard Tuning
"0"
Tuning Mode Sel
-A.TUNE-
Standard Tuning
"0"
Rdy
T1- 01
= 0
*0*
T1- 01= 0
*0*
*0*
"0"
Control Method
-QUICK-
A1-02 = 0
V/f Control
*0*
"0"
A1-00 = 0
*0*
"0"
Select Language
-ADV-
English
A1-00 = 0
*0*
"0"
DATA
ENTER
MENU
ESC
MENU
MENU
MENU
MENU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RESET
RESET
DATA
ENTER
DATA/ENTER( / )
模式的切换
在查看画面和设定画面中按下 MENU 键,将会显示驱动模式选择画面。在模式选择画面中按下 MENU 键,
可在各种模式间进行切换。
在模式选择画面中查看参数或监视时,如果要从查看 ( 监视 ) 画面进入设定画面,请按下 DATA/ENTER
键。
3
查看 / 变更参数后若要运行变频器,请依次按下 MENU( 菜单 ) 键和 DATA / ENTER( 数据 / 输入 )
键,进入驱动模式。
只要处于其他任何模式中,将不接受运行指令。
若要在程序模式下使来自端子的运行指令有效。将参数 b1-08 设为 “1”。
图 3.4 模式的切换
3-7

3
Frequency Ref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 Main Menu **
-VERIFY-
Modified Consts
** Main Menu **
-A.TUNE-
Auto-Tuning
U1- 01 =50.00Hz
Monitor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U1
-01=50.00Hz
Frequency Ref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U1 - 01=50.00Hz
Frequency Ref
-DRIVE-
U1 -01= 050.00Hz
Fault Trace
-DRIVE-
U2-02= OV
U2-03=50.00Hz
U2 -01=OC
Fault History
-DRIVE-
U3-02= OV
U3-03= OH
U3 -01= OC
Output Freq
-DRIVE-
U1-04= 2
U1-03=10.05A
U1 - 02=50.00Hz
No of Travels
-DRIVE-
U1-01=50.00Hz
U1-02=50.00Hz
U1- 55 = 11
1 2
1 2
Last Fault
-DRIVE-
U3-02=OV
U3-03=OH
U3 - 01 = OC
Fault Message 2
-DRIVE-
U3-03= OH
U3-04= UV
U3 - 02 = OV
5 6
5 6
A B
A B
Current Fault
-DRIVE-
U2-02=OV
U2-03=50.00Hz
U2 - 01 = OC
Last Fault
-DRIVE-
U3-03=50.00Hz
U3-04=50.00Hz
U2 - 02 = OV
3 4
3 4
U2 - 01= OC
U2 - 02= OV
Over Current
DC Bus Overvolt
U3 - 01= OC
Over Current
U3 - 02= OV
DC Bus Overvolt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Rdy
Monitor
-DRIVE-
U1-04= 2
U1-03=10.05A
U1 -02=50.00Hz
Rdy
Monitor
-DRIVE-
U1-01=50.00Hz
U1-02=50.00Hz
U1
-55 = 11
Rdy
Rdy
Rdy
Rdy
Fault Trace
-DRIVE-
U3-03=50.00Hz
U3-04=50.00Hz
U2 -02 = OV
Rdy
Fault Message 2
-DRIVE-
U3-03= OH
U3-04= UV
U3 - 02 = OV
Rdy
(0.00 ~ 50.00)
" 00.00Hz "
MENU
ESC
DATA
ENTER
RESET
MENU
MENU
MENU
MENU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RESET
RESET
RESET
RESET
RESET
RESET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ENTER( / )
驱动模式
驱动模式为运行变频器的模式。在驱动模式中可显示频率指令、输出频率、输出电流、输出电压等监
视显示以及故障内容、故障记录等。
在 b1-01( 频率指令选择 ) 为 0,1,3 时,可以在频率设定画面中改变频率。请通过增量键、减量键、
Shift/RESET 键来改变频率。设定后,如果按下 DATA/ENTER 键,则可写入参数并自动返回到参数查看
画面。
操作示例
在驱动模式下的键操作示例如下所示。
3-8
注: 当使用 Increment( 增量 )/Decrement( 减量 ) 键变更显示时,最后一个监视器参数画面将跳到第一个监视器参数,反之亦然 ( 例如,U1-
55 后面为 U1-01。)。
当电源接通时,将显示第一个监视器参数 ( 频率指令 )。可以在 o1-02 中设定起动时显示监视项目 ( 起动后的监视器选择 )。
图 3.5 驱动模式下的操作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 Main Menu **
-VERIFY-
Modified Consts
** Main Menu **
-A.TUNE-
Auto-Tuning
Control Method
-QUICK-
A1-02 = 0
*0*
V/f Control
Accel Time 1
-QUICK-
C1-01 = 1.50sec
-QUICK-
MOL Fault Select
-QUICK-
L1-01=1
*1*
Std Fan Cooled
Mtr Rated Power
-QUICK-
E2-11 = 4.00kW
A B
A B
-QUICK-
E2-11 =
004.00kW
(0.00 ~ 650.00)
"4.00kW"
(0.00 ~ 650.00)
"4.00kW"
Mtr Rated Power
"1"
MOL Fault Select
-QUICK-
L1-01 = 1
*1*
Std Fan Cooled
"1"
"0"
Control Method
-QUICK-
A1-02 = 0
*0*
V/f Control
"0"
"1.50"
-QUICK-
(0.00 ~ 600.00)
Decel Time 1
C1-01 = 1.50sec
"1.50"
(0.00 ~ 600.00)
Accel Time 1
C1-01 =001.50sec
"1.50"
(0.00 ~ 600.00)
-QUICK-
Decel Time 1
C1-01 =001.50sec
"1.50"
(0.00 ~ 600.00)
DATA
ENTER
MENU
ESC
MENU
MENU
MENU
MENU
ESC
ESC
ESC
ESC
ESC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简易程序模式
在简易程序模式下,可监视和设定电梯运行所需的基本参数,如速度、加 / 减速时间等。
可在参数设定画面中变更参数。请通过增量键、减量键、Shift/RESET 键来变更参数。参数设定完毕
后,如果按下 DATA/ENTER 键,则可写入参数并自动返回参数查看画面。
有关详细说明,请参阅第 5-4 页 “在简易程序模式下显示的参数”。
操作示例
简易程序模式下的键操作示例如下图所示。
3
图 3.6 简易程序模式下的操作
3-9

3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 Main Menu **
-VERIFY-
Modified Consts
** Main Menu **
-A.TUNE-
Auto-Tuning
Initialization
-ADV-
A1-00=0
Select Language
Select Language
-ADV-
English
Control Method
-ADV-
A1- 02 = 0
V/f Control
*0*
*0*
1 2
1 2
3 4
3 4
A B
A B
Initialization
-ADV-
A1-02 =0
Control Method
"0"
Select Language
-ADV-
English
*0*
"0"
"0"
Control Method
-ADV-
A1-02 = 0
V/f Control
*0*
"0"
A1- 00 = 0
A1-02 = 0
Accel/Decel
-ADV-
C1- 01 = 1.50sec
Accel Time 1
Accel Time 1
-ADV-
C1- 01 = 1.5sec
(0.00 ~ 600.00)
"1.50sec"
Accel Time 1
-ADV-
(0.00 ~ 600.00)
"1.50sec"
C1- 01 = 001.5sec
Accel/Decel
-ADV-
C1- 02 = 1.50sec
Accel Time 1
Accel Time 2
-ADV-
(0.00 ~ 600.00)
"1.50sec"
C1- 02 = 1.5sec
Accel Time 2
-ADV-
(0.00 ~ 600.00)
"1.50sec"
C1- 02 = 001.5sec
ESC
DATA
ENTER
MENU
RESET
MENU
MENU
MENU
MENU
DATA
ENTER
DATA
ENTER
RESET
RESET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ESC
RESET
DATA
ENTER
DATA
ENTER
ESC
高级程序模式
在高级程序模式下可查看或设定变频器所有的参数。
可在参数设定画面中变更参数。请通过增量键、减量键、Shift/RESET 键来变更参数。参数设定完毕
后,如果按下 DATA/ENTER 键,则可写入参数并自动返回参数查看画面。
有关参数的详细说明,请参阅第 4 章 “参数一览表”。
操作举例
高级程序模式下的键操作举例如下图所示。
3-10
图 3.7 高级程序模式下的操作

参数的设定步骤
Frequency Ref
-DRIVE-
U1-02=50.00Hz
U1-03=10.05A
Rdy
U1- 01=50.00Hz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Initialization
-ADV-
A1-00=1
Select Language
Accel / Decel
-ADV-
Accel Time 1
C1
-00 = 1.50sec
Accel Time 1
-ADV-
C1-01 =
0 01.50sec
(0.00 ~ 600.0)
"1.50sec"
Accel Time 1
-ADV-
C1-01 =
0 01.50sec
(0.00 ~ 600.0)
"1.50sec"
Accel Time 1
-ADV-
C1-01 =
0 0 1.50sec
(0.00 ~ 600.0)
"1.50sec"
Accel Time 1
-ADV-
C1-01 =
0 0 2.50sec
(0.00 ~ 600.0)
"1.50sec"
Accel Time 1
-ADV-
C1-01 =
2.50sec
(0.00 ~ 600.0)
"1.50sec"
下表给出了将参数 C1-01( 加速时间 1) 的设定从 1.5 秒改为 2.5 秒的步骤示例。
表 3.4 高级程序模式下的参数设定
步骤编号 数字式操作器显示画面 说明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1
接通电源。
2
3
按三次 MENU( 菜单 ) 键进入高级程序模式。
3
4
5
6
按下 DATA/ENTER 键,进入参数查看画面。
用增量键、减量键来显示 C1-01( 加速时间 1)。
10
12
11
7
8
9
按下 DATA/ENTER 键,进入设定画面。显示参数 C1-01 的当前
设定值。
按下 Shift/RESET 键,将闪烁的位数移向右边。
用增量键将数值变更为 2.50 秒。
按下 DATA/ENTER 键,确定设定数据。
按下 DATA/ENTER 键后,显示 “Entry Accepted ”1 秒钟。
返回 C1-01 的参数查看画面。
3-11

3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 Main Menu **
-VERIFY-
Modified Consts
** Main Menu **
-A.TUNE-
Auto-Tuning
Accel Time 2
-VERIFY-
C1-02 = 002.0sec
A B
A B
Input Voltage
-VERIFY-
E1-01=390VAC
Motor Rated FLA
-VERIFY-
E2-01= 7.20A
Motor Rated FLA
-VERIFY-
E2-01 = 007.20A
Input Voltage
-VERIFY-
E1-01= 390VAC
Accel Time 2
-VERIFY-
C1-02 = 002.0sec
(0.00 ~ 600.0)
"1.50sec"
(0.00 ~ 600.0)
"1.50sec"
(310~510)
"380VAC"
(310~510)
"380VAC"
(0.80 ~ 16.00)
"7.00A"
(0.80 ~ 16.00)
"7.00A"
Accel Time 1
-VERIFY-
C1-01 = 002.0sec
(0.00 ~ 600.0)
"1.50sec"
Accel Time 1
-VERIFY-
C1-01 = 002.0sec
(0.00 ~ 600.00)
"1.50sec"
DATA
ENTER
MENU
ESC
DATA
ENTER
MENU
MENU
MENU
MENU
MENU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ESC
ESC
ESC
ESC
校验模式
在校验模式下,仅显示在程序模式和自学习模式下出厂设定值中变更过的参数。如果没有变更,则在
数据显示部上显示 nonE 。
对于 A1-02 以外的环境模式参数,即使初始值已被变更,也不会被显示。
即使在校验模式下,也可按与程序模式相同的操作方法来变更设定。变更参数时,使用增量键、减量
键、Shift/RESET 键。参数设定完毕后,如果按下 DATA/ENTER 键,则可写入参数并自动返回参数查看
画面。
操作示例
初始设定值的变更设定示例如下所示:
• C1-01( 加速时间 1)
• C1-02( 加速时间 2)
• E1-01( 输入电压设定 )
• E2-01( 电机额定电流 )
3-12
图 3.8 校验模式下的操作

数字式操作器 JVOP-160
START GOAL
** Main Menu **
-DRIVE-
Operation
** Main Menu **
-QUICK-
Quick Setting
** Main Menu **
-ADV-
Programming
** Main Menu **
-VERIFY-
Modified Consts
** Main Menu **
-A.TUNE-
Auto-Tuning
Tuning Mode Sel
-A.TUNE-
T1- 01 =2 *2*
Auto-Tuning
-A.TUNE-
Press RUN key
Tuning Ready ?
Tune Proceeding
-A.TUNE-
40.0Hz/10.5A
Term Resistance
Tuning Mode Sel
-A.TUNE-
01 = 2
*2*
Mtr Rated Power
-A.TUNE-
T1- 02 = 4.00kW
Rated Current
-A.TUNE-
T1- 04 = 7.00A
Mtr Rated Power
-A.TUNE-
T1-02 = 004.00kW
Rdy
Tune Aborted
-A.TUNE-
STOP key
Term Resistance
START GOAL
Tune Proceeding
-A.TUNE-
40.0Hz/10.5A
Tune Successful
-A.TUNE-
Tune Successful
Tune Proceeding
-A.TUNE-
"2"
"2"
0.0Hz/0.0A
(0.00~650.00)
"4.00kW"
(0.0~400.0)
"4.00kW"
(0.80 ~ 16.00A)
"7.00A"
Rated Current
-A.TUNE-
T1-04 = 007.00A
(0.80 ~ 16.00A)
"7.00A"
MENU
ESC
DATA
ENTER
MENU
MENU
MENU
MENU
MENU
ESC
ESC
ESC
RUN
STOP
DATA
ENTER
DATA
ENTER
DATA
ENTER
自学习模式
自学习模式是指在矢量控制运行时,自动测定电机所需的参数并进行设定的功能。PG 矢量控制时在运
行前请务必进行自学习。
选择了 V/f 控制时,只能选择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模式。
在电机无法脱离负载时 ( 例如,当钢丝绳无法从牵引滑轮上除下时 ) 并要使用无 PG 的控制或带 PG 的
控制时,请进行停止形自学习。
V/f 控制操作示例
V/f 控制的自学习是指对终端电阻 (T1-01=1) 的测定。请输入电机铭牌上指定的额定输出功率和额定
电流,然后按下 RUN( 运行 ) 键。电机数据将被自动测定。
请务必设定完上述所有的项目。例如,变频器不能从电机额定电压显示状态直接进入自学习开始显示
状态。
可在参数设定画面中变更参数。请通过增量键、减量键、Shift/RESET 键来变更参数。参数设定完毕
后,如果按下 DATA/ENTER 键,则可写入参数并自动返回参数查看画面。
V/f 控制的自学习如下所示。
3
如果自学习过程中发生故障,请参阅第 7-12 页 “自学习中发生的故障”。
图 3.9 自学习模式下的操作
3-13

本章对变频器的试运行步骤及操作示例进行了说明。
试运行的步骤 .................................. 4-2
试运行的操作 .................................. 4-3
调整指南 ..................................... 4-23
4
试运行

试运行的步骤
请按以下的流程图所示进行试运行。
ᓔྟ
䆒㕂gᅝ㺙
Ꮧ㒓g㒓
䗮⬉⑤
4
⹂䅸ᰒ⼎⢊ᗕ
ᴀ䆒ᅮ
⬉ᴎখ᭄ⱘ䆒ᅮ
ᑨ⫼䆒ᅮ
᮴䋳䕑䖤㸠
ᅲ䰙䋳䕑䖤㸠
᳔Շ䆒ᅮgখ᭄Ͼ߿䆒ᅮ
খ᭄ⱘ⹂䅸gֱᄬ
㒧ᴳ
4-2
图 4.1 试运行的流程

试运行的操作
'5,9(
89
'&%XV8QGHU9ROW
本节对试运行中的操作按顺序进行说明。
接通电源
请务必确认以下项目后,再接通电源。
1. 电源电压是否正确。
200 V /级∶三相 AC 200 ~ 240 V 50/60 Hz
400 V /级∶三相 AC 380 ~ 480 V 50/60 Hz
2. 电机的输出端子 (U、V、W)和电机的连接是否牢固。
3. 变频器的控制回路端子和其它控制装置的连接是否牢固。
4. 变频器的控制回路端子是否均为 OFF。
5. 使用 PG 速度控制卡时,连接是否牢固。
6. 电机是否为空载状态 (未与其它机械连接的状态)。
试运行的操作
显示状态的确认
接通电源后,数字式操作器的显示正常时如以下所示。
5G\'5,9(
[正常时操作器的显示]
发生故障时,显示内容将与上述不同。请参照第 7 章的 “故障诊断”,采取措施。以下给出了故障发
生时的显示示例。
[故障时操作器的显示]
%%
%DVHEORFN
闪烁显示 BB( 基极封锁 )
根据故障内容的不同显示也不同。
左图给出了低电压警报的示例。
4
4-3

4
■基本设定
请将控制模式选择 (A1-02)设定为 6 (带 PG PM 矢量控制)。
数字式操作器的操作方法请参照第 3 章的相关说明。参数的详细内容,“5 章参数一览表”和 “6 章按功能
设定参数”。
驱动同步电机时,请不要使用带 PG PM 矢量控制(A1-02=6)以外的控制模式。使用其它模式驱动同步电机时,
有损害设备或使电机发生异常动作的危险。
重要
表 4.1 基本设定参数
◎:必须设定的参数 ○:根据需要设定的参数
◎
◎
◎
◎
◎
○
◎
◎
○
◎
◎
◎
参数 No.
控制模式的选择 选择变频器的控制模式。
A1-02
b1-01
b1-02
C1-01
C1-02
d1-01
04,17
F1-01 PG 参数
F1-05
F1-21
N8-35
S3-13
S3-14
Control Method
频率指令的选择 设定频率指令的输入方法
Reference Source
运行指令的选择 设定运行指令的输入方法
Run Source
加速时间 1
Accel Time 1
减速时间 1
Decel Time 1
频率指令 1
~
Reference 1
PG 旋转方向设定 0 : 正转时,A 相超前
PG Rotation Sel
串行编码器的绝对位
置检出分辨能力
PG-F2 Resolution
初始磁极检出方式选择0 : 磁极检出方式 1
Mag det sel
滑轮直径
Sheave diameter
悬挂比 设定悬挂比。
Roping ratio
名称
显示
内容
0 : V/f 控制
2 : 无 PG 矢量 1
3 : 带 PG 矢量
6: 带 PG PM 矢量
不能被初始化。
0 : 数字式操作器
1 : 控制回路端子
(模拟量输入)
2 : MEMOBUS 通信
3:选购卡
0 : 数字式操作器
1 : 控制回路端子
( 顺控输入 )
2 : MEMOBUS 通信
3:选购卡
以秒为单位设定最高输出频率从 0% 到 100% 的加
速时间。
以秒为单位设定最高输出频率从 100% 到 0% 的减
速时间。
用 o1-03 中设定的单位来设定频率指令。
设定使用的 PG( 脉冲发生器、编码器 ) 脉冲数。
以电机每旋转一周的脉冲数设定不成倍递增的
值。
( 反转时,B 相超前 )
1 : 正转时,B 相超前
( 反转时,A 相超前 )
设定串行编码器的绝对位置检出分辨能力。
0:16384
1:32768
2:8192
2 : 磁极检出方式 2
4 : HIPERFACE
5 : Endat 方式
以 mm 为单位设定滑轮直径。 100 ~ 2000 400mm
1:[1:1]
2:[1:2]
*1
*2
设定
范围
0,2,3,6 0
0~3 0
0~3 1
0.00 ~ 600.00
0~
120.00
0 ~ 8192
(PM)
0, 1
0~2 2
0,2,4,5 2
1,2 400mm
出厂
设定
3.00
sec
0.00Hz
8192
(PM)
1
(PM)
备注
4-4

表 4.1 基本设定参数
参数 No.
◎
*1.1d1-18 设定为 1 或 2 时,即使通过多功能输入切换频率指令也是模拟量指令优先。
* 2. d1-18 设定为 1 或 2 时,即使 b1-01 设定为 2 或 3,频率指令选择也是多功能模拟量输入有效。
试运行时发生 DV6 故障时,请将 S3-16 设定为 0.0m/s
和机械相连进行实际负载运行时,请参照本说明书的 “6 章按功能设定参数”,设定所定值。
S3-16
名称
显示
过加速度检出值 检出电梯轿厢异常加速故障的功能。
Over Acc Det Lvl
轿厢的加速度超过设定值 (m/s2) 时,检出故障
(DV6)。
设定值为 0.0m/s2 时,过加速度检出无效。
2
。
内容
PM 电机参数的设定
驱动 PM 电机时,务必正确设定电机的参数值。
设定步骤因所驱动的电机而异,请按相应的步骤设定电机参数。
试运行的操作
◎:必须设定的参数 ○:根据需要设定的参数
设定
范围
0.0 ~ 50.0
出厂
设定
1.5
*3
备注
除了我公司的带 EnDat2.1/2.2 编码器的 PM 电机以外,有不能正常驱动的可能性。使用前请先咨询我公司。
驱动我公司的带 EnDat2.1/2.2 编码器的 PM 电机 (电机型号:SSE4 □ -F □ 21)时,请按照设定顺序 2 进
行操作。
表 4.2 各种电机相应的设定步骤
电机类型 设定步骤
带增量编码器的 PM 电机
带增量编码器的本公司产 PM 电机
( 电机型号:SSE4 □ -F11,SSE4 □
【设定步骤1】
( 参照 4-6 ~ 4-10)
-F □ 11)
带 Hiperface 编码器 PM 电机
带 EnDat2.1 编码器 PM 电机
* 1. 请结合电机的类型安装表 4.2 的 PG 选购卡。
* 2. 请结合电机类型将表 4.2 的值设定在参数 N8-35 上。
* 3. 请结合电机类型将编码器的值设定在表 4.2 的参数 No. 上。
【设定步骤 2】
( 参照 4-11 ~ 4-15)
PG 选购卡
*1
PG-X2
PG-F2
N8-35
设定值
*2
2
0
4
5
PG 设定
参数 No.
*3
F1-01
F1-01,
F1-21
4
4-5

参数的设定步骤 1
以下说明驱动带增量编码器的 PM 电机,或者本公司产 PM 电机 ( 电机型号:SSE4 □ -F11,SSE4 □ -F □ 11 时的
电机参数的设定步骤。
运行前的设定及确认
请根据下述步骤对电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设定或确认。
·初次使用 Varispeed L7 (L7B)时
·更换电机或者变频器时
·更换PG时
·重新对电机和变频器进行接线时
䖤㸠ࠡⱘ䆒ᅮ⹂䅸ℹ偸
৺
ᰃ৺Ў佪䖤㸠˛
4
ᰃ
⬉ᴎখ᭄ⱘ䆒ᅮ
ˈ˅
˄খ✻
⬉ᴎᮟ䕀ᮍ䗝ᢽ
˄খ✻ ˅
⬉ᴎᮟ䕀ᮍⱘ⹂䅸
খ✻
˄
ⱘ⚍㛝ކ䇗ᭈ
3*
˄খ✻ ˅
˅
㒧ᴳ
˄7
ᰃ৺ᤶњ⬉ᴎ㗙ব乥఼˛
ᰃ
৺
ᰃ৺ᤶњ3*˛
ᰃ
图 4.2 运行前的设定及确认流程
৺
ᰃ৺ᇍ⬉ᴎব乥఼䖯㸠
њ䞡ᮄ㒓
˛
ᰃ
৺
4-6

(1) 电机参数的设定
·带增量编码器的 PM 电机时
请记录下本公司提供的电机参数设定表的设定值,并将其设定在变频器上。设定后请再次确认电机参
数。
使用参数表所记载的型号以外的电机时,请垂询本公司。
重要
表 4.3 电机参数设定表的示例
电机型号:XXXXXXXX
试运行的操作
参数
No.
E1-04 最高输出频率
E1-06 基本频率
E1-13 基本电压 VAC
E5-02 电机的额定容量 kW
E5-03 电机的额定电流 A
E5-04 电机的极数 POLES
E5-05 电机的电枢电阻
E5-06 电机的d轴阻抗 mH
E5-07 电机的q轴阻抗 mH
E5-09 电机的感应电压参数 mv ec/rad
N8-36 初始磁极检出方式2频率 Hz
N8-37
N8-39
初始磁极检出方式2
电流振幅值
初始磁极检出方式2
低通滤波频率
名称 设定单位 设定值 备注
-1
min
-1
min
%
Hz
4
4-7

·带增量编码器的本公司产 PM 电机 ( 电机型号:SSE4 □ -F11,SSE4 □ -F □ 11) 时
请参照所驱动电机的铭牌 (NP),并记录下电机参数值。
将所记录下的电机参数值设定在变频器上,设定后再次确认电机参数。
8#4+52''&
2*#5'2'4/#0'06/#)0'6/1614
6;2'21.'5'
2416'%6+10 %11.+0)
M9 8 *\ 4#6+0) # TOKP T
' ' ' ' .F '
.S '
-G '
+05 %11.#066'/2 #.6+67&' O Ǎǰ '
56& /#55 MI Ǎǰ
&4+8' 122
$4)01 -K
'0& '0&
5'401 ;'#4 -V
;#5-#9#'.'%64+%%14214#6+10
,#2#0
图 4.3 本公司产 PM 电机铭牌 (NP)的示例
表 4.4 设定电机参数一览
2#4#/'6'4
'
4
参数
No.
E1-04 最高输出频率
E1-06 基本频率
E1-13 基本电压 VAC (V)
E5-02 电机的额定容量 kW (KW)
E5-03 电机的额定电流 A (A)
E5-04 电机的极数 POLES (POLES)
E5-05 电机的电枢电阻
E5-06 电机的d轴阻抗 mH (Ld)
E5-07 电机的q轴阻抗 mH (Lq)
E5-09 电机的感应电压参数 mv ec/rad (Ke)
E5-11 原点脉冲补正量
(2) 电机旋转方向的选择
· 请选择轿厢上升时电机的旋转方向为正转。
· 起动转矩补偿为相对正转时模拟量输入 0 ~+ 10V 的+方向固定补偿。并且电梯上升方向需要+转矩补偿。
所以,必须确保电机正转时电梯上升。
重要
·
名称 设定单位
-1
min
-1
min
设定值记
录
检查栏
电机铭牌 (NP)
记号
(r/min) 或
-1
)
(min
(r/min) 或
(min-1)
(r1)
()
4-8
PG 旋转方向设定 (F1-05)的出厂设定值为 1 (电机正转时 B 相超前)。从负载侧看,电机逆时针旋转
(CCW)为正转。
轿厢上升的场合电机的旋转方向为 CCW 时,无需变更接线及参数设定值。
( 注 ) 轿厢上升时,电机的旋转方向从负载侧看为顺时针的 (CW)的变更步骤如下所示。
Step1 .变更电机和变频器间的接线
U,V,W 的连接更改为 U,W,V 的连接。
Step2 .变更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值。
·PG 旋转方向设定 (F1-05)
从 1 (电机正转时 B 相超前 (CCW))变更为 0 (电机正转时 A 相超前 (CW))。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 (E5-11)
将变更前的设定值乘以 -1 后重新设定。
例如,已经实施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的场合,将 PG 原点脉冲调整时自动设定的值乘以- 1 后重新设定。

(3) 电机旋转方向的确认
依据下表步骤,使电机的速度检出值显示在数字操作器上,以确认以下事项。
·手动旋转电机轴时,确认旋转方向是否与显示的极性一致
·速度显示是否正确
ℷ䕀
䋳䕑ջ
图 4.4 电机旋转方向
表 4.5 电机旋转方向的确认
试运行的操作
步骤 . 操作目的 数字式操作器的显示 确认事项
接通电源,切换到电机速度
①
(U1-05) 显示
( 使 C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逆时针地旋转电机轴
②
( 使 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顺时针地旋转电机轴
( 使 C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顺时针地旋转电机轴
③
( 使 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逆时针地旋转电机轴
[ 例 ]U1-05=0.00% 3.00% 变化
[ 例 ]U1-05=0.00% -3.00% 变化
确认电机速度为正转显示
( 速度为正 ),并且显示
值和旋转速度近乎吻合
确认电机速度为反转显示
( 速度为负 ),并且显示
值和旋转速度近乎吻合
通过确认电机旋转方向发现故障时,可采取如下对策。
故障内容 对策
电机速度和显示的极性相反 变更 PG 旋转方向 (F1-05) 的设定值。
显示的电机速度值为零或者为异常值 参照本使用说明书的 “2 章 接线”,确认 PG 接线。
· 请在数字式操作器的 STOP LED 点亮的状态下再确认电机的旋转方向。
· 请注意不要卷入轴及轴联接之中。
· 手动旋转电机轴时,请注意不要被键槽刮伤。
重要
·
4
4-9

4
ķ
ĸĹ
ĺĻ
Ԣ䗳ℷ䕀UPLQ
Ԣ䗳ℷ䕀UPLQ
䗮⬉⑤
䇗ᭈࠡⱘޚ
䇗ᭈৢⱘ໘⧚
䇗ᭈᓔྟ
䇗ᭈᅠ↩
(4)PG 的原点脉冲调整
·操作步骤
请在自学习模式下,将自学习模式选择 (T1-01)设定为 4,按 RUN 键进行自学习。
开始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的自动测定。
·自学习完毕时
测定值会自动设定在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 E5-11 上。
·自学习中断时
自学中发生故障时,自学习被中断。
测定值不会设定到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 E5-11 上。
参照本说明书的 “7 章 故障诊断,采取对策后”,重新实施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
·实施自学习前的注意事项
实施自学习前请先确认以下几点。
·变频器的自学习为自动测定电机参数。而伺服系统的自学习与之根本不同的是,对负载的大小进行
测定。
·在连接负载的状态下 (连接绳索的状态)实施自学习时,非但不能正确测定电机参数,而且有导
致电机发生异常动作的危险。所以请务必在脱离负载的状态下 (卸下绳索)再实施自学习。
·自学习在使电机旋转的同时,测定必要的电机数据。因此请在自学习前打开制动器,使电机处于可
以旋转的状态。如果变频器和电机间设有开关装置时,请务必使其闭合。
·闭合控制回路端子的 BB 信号 (BB-SC 间)以及 BB1 信号 (BB1-SC 间),在解除基极封锁的状态下
实施自学习。
4-10
·相关参数
参数 No.
T1-01
自学习时的操作器的使用及其显示内容,请参照 3 章的 “自学习模式”。
名称
显示
自学习模式选择
Tuning Mode Sel
内容
设定自学习模式。
0 : 旋转形自学习
1 : 停止形自学习
2 : 仅用于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4 : 磁极自学习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运行模式
图 4.5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运行模式
设定
范围
0~2
0,4
(PM)
出厂
设定
1
*14
4
(PM)

电机参数的设定步骤 2
以下说明驱动带 Hiperface或者 EnDat2.1 编码器的 PM 电机时,电机参数的设定步骤。
(1) 运行前的设定及确认
请根据下述步骤对电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设定或确认。
·首次使用 Varispeed L7 (L7B)时
·更换电机或者变频器时
·更换PG时
·重新对电机和变频器进行接线时
䖤㸠ࠡⱘ䆒ᅮ⹂䅸ℹ偸
试运行的操作
ᰃ৺Ў佪䖤㸠˛
⬉ᴎᮟ䕀ᮍⱘ䗝ᢽ
˄খ✻˅
⬉ᴎᮟ䕀ᮍⱘ⹂䅸
˄খ✻˅
⬉ᴎখ᭄ⱘ䆒ᅮ˄7 ˅
˄খ✻˅
ᰃ
㒧ᴳ
৺
ᰃ৺ᤶњ⬉ᴎব乥఼˛
ᰃ
৺
ᰃ৺ᤶњ3*˛
ᰃ
⬉ᴎᮟ䕀ᮍⱘ䗝ᢽ
˄খ✻˅
⬉ᴎᮟ䕀ᮍⱘ⹂䅸
˄খ✻˅
ⱘ⚍㛝ކ䇗ᭈ˄7 ˅
3*
˄খ✻˅
图 4.6 运行前的设定及确认的流程图
৺
ᰃ৺ᇍ⬉ᴎব乥఼䖯㸠
њ䞡ᮄ㒓˛
ᰃ
4
৺
(2) 电机旋转方向的选择
· 请选择轿厢上升时电机的旋转方向为正转。
· 起动转矩补偿为相对正转时模拟量输入 0 ~+ 10V 的+方向固定补偿。并且电梯上升方向需要+转矩补偿。
重要
PG 旋转方向设定 (F1-05)的出厂设定值为 1 (电机正转时 B 相超前)。
从负载侧看电机逆时针旋转 (CCW)为正转。
轿厢上升的场合电机的旋转方向为 CCW 时,无需变更接线及参数设定值。
( 注 ) 轿厢上升时,电机的旋转方向从负载侧看为顺时针的 (CW)的变更步骤如下所示。
Step1 .变更电机和变频器间的接线
Step2 .变更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值。
所以,必须确保正转时电梯为上升的电机旋转方向。
U,V,W 的连接更改为 U,W,V 的连接。
·PG 旋转方向设定 (F1-05)
从 1 (电机正转时 B 相超前 (CCW))变更为 0 (电机正转时 A 相超前 (CW))。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 (E5-11)
将变更前的设定值乘以 -1 后重新设定。
例如,已经实施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的场合,将 PG 原点脉冲调整时自动设定的值乘以- 1 后重新设定。
4-11

4
(3) 电机旋转方向的确认
依据下表步骤,使电机的速度检出值显示在数字操作器上,以确认以下事项。
·手动旋转电机轴时,确认旋转方向是否与显示的极性一致
·速度显示是否正确
ℷ䕀
䋳䕑ջ
图 4.7 电机的旋转方向
表 4.6 电机旋转方向的确认
步骤 . 操作目的 数字式操作器的显示 确认事项
接通电源,切换到电机速度
①
(U1-05) 显示
( 使 C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逆时针地旋转电机
轴
②
( 使 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顺时针地旋转电机
轴
( 使 C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顺时针地旋转电机
轴
③
( 使 CW 为正转时 )
从负载侧看,逆时针地旋转电机
轴
(例)U1-05=0.00% 3.00% 变化
(例)U1-05=0.00% -3.00%
变化
确认电机速度为正转显示
( 速度为正 ),并且显示
值和旋转速度近乎吻合
确认电机速度为反转显示
( 速度为负 ),并且显示
值和旋转速度近乎吻合
4-12
通过确认电机旋转方向发现故障时,可采取如下对策。
故障内容 对策
电机速度和显示的极性相反 变更 PG 旋转方向 (F1-05) 的设定值。
显示的电机速度值为零或者为异常值 参照本使用说明书的 “2 章 接线”,确认 PG 接线。
· 请在数字式操作器的 STOP LED 点亮的状态下再确认电机的旋转方向。
· 请注意不要卷入轴及轴联接之中。
重要
· 手动旋转电机轴时,请注意不要被键槽刮伤。

(4) 电机参数的设定
·操作步骤
1. 在自学习模式下,自学习模式选择 (T1-01)设定为 0,选择旋转形自学习。
2. 将所驱动电机的铭牌 (NP)或测试报告所记载的,电机额定容量,基本转速,额定电压,额定电
流,极数,d 轴阻抗,感应电压参数,PG 脉冲数,按数字式操作器显示的自学习参数顺序进行设
定。
但是,当 T2-10 (电机感应电压的计算选择)设定为 1 时,感应电压参数会被变频器自动设定而
无需另行设定。
3. 所有的设定完毕后,按 RUN 键,开始自动测定所有必要的电机数据。
·自学习结束后
所测得的值会自动设定在电机参数 (E5-**)上。
( 注 ) 请参照相关的参数。
试运行的操作
·自学习中断时
自学中发生故障时,自学习被中断。
测定值不会设定到电机参数 E5-** 上。
参照本说明书的 “7 章 故障诊断”,采取对策后,重新实施旋转形自学习。
实施自学习前的注意事项
实施自学习前请先确认以下几点。
·变频器的自学习为自动测定电机参数。而伺服系统的自学习与之根本不同的是,对负载的大小进行
测定。
·在连接负载的状态下 (连接绳索的状态)实施自学习时,非但不能正确测定电机参数,而且有导
致电机发生异常动作的危险。所以请务必在脱离负载的状态下 (卸下绳索)再实施自学习。
·自学习在使电机旋转的同时,测定必要的电机数据。因此请在自学习前打开制动器,使电机处于可
以旋转的状态。如果变频器和电机间设有开关装置时,请务必使其闭合。
·闭合控制回路端子的 BB 信号 (BB-SC 间)以及 BB1 信号 (BB1-SC 间),在解除基极封锁的状态下
实施自学习。
·相关参数
参数 No.
T1-01
T2-01
T2-02
T2-03
T2-04
T2-05
T2-06
T2-10
名称
显示
自学习模式选择 设定自学习模式。
Tuning Mode Sel
电机额定容量
Rated power
电机的基本转速
Base Frequency
电机额定电压
Rated Voltage
电机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
电机极数
Number of Poles
电机的 d 轴电感
d-ax inductance
电机感应电压的计算
选择
VoltConstCalcSel
0 : 旋转形自学习
1 : 停止形自学习
2 : 仅用于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4 : 磁极自学习
以 kW 为单位设定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E5-02 上。
设定电机的基本转速。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E1-04、E1-06 上。
根据电机铭牌设定电机的基本电压。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E1-13 上。
根据电机铭牌设定电机的极数。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E5-03 上。
根据电机铭牌设定电机的基本电流。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E5-04 上。
根据电机铭牌设定电机的 d 轴电感。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E5-06 上。
T2-08 的输入选择。 0,1 1
内容
设定
范围
0,4
(PM)
0.00 ~ 300.00
*4
0 ~ 3600
0.0 ~ 255.0
*1
0.00 ~ 200.0
*3
4 ~ 48 32 极
0.00 ~ 300.00
出厂
设定
4
(PM)
3.70kW
*2
96min
*4
200.0
VAC
*1
7.00
A
*2
30.20
mH
*2
-1
4
4-13

4
参数 No.
T2-08
T2-09
* 1. 为 200V 级时的初始值和设定范围。400V 级时为该值的 2 倍。
* 2. 变频器容量不同,其出厂设定也不相同 (表中所示为 200V 级 3.7kW 的变频器的值)。
* 3. 设定范围为变频器额定输出电流的 10 ~ 200% (表中所示为 200V 级 3.7kW 的变频器的值)。
* 4. 设定范围为变频器额定容量的 10 ~ 200%。
名称
显示
电机的感应电压参数
Voltage constant
自学习时的 PG 脉冲数 设定 PG (脉冲发生器,编码器)的脉冲数。
PG Pulses/Rev
设定自学习前的电机的感应电压。 50.0 ~ 2000.0
自学习后,测定值自动设定在 F1-01 上。
以电机每转一圈的脉冲数设定非倍增的值。
内容
设定
范围
0 ~ 8192
自学习时的操作器的使用及其显示内容,请参照本章的 “自学习”。
(5)PG 的原点脉冲调整
·操作步骤
请在自学习模式下,将自学习模式选择 (T1-01)设定为 4,按 RUN 键进行磁极自学习。
开始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的自动测定。
·自学习完毕时
测定值会自动设定在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 E5-11 上。
出厂
设定
1251
mV
sec/rad
*2
8192
PPR
·自学习中断时
自学中发生故障时,自学习被中断。
测定值不会设定到 PG 的原点脉冲补正量 E5-11 上。
参照本说明书的 “7 章 故障诊断”,采取对策后,重新实施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
·实施自学习前的注意事项
实施自学习前请先确认以下几点。
·变频器的自学习为自动测定电机参数。而伺服系统的自学习与之根本不同的是,对负载的大小进行
测定。
·在连接负载的状态下 (连接绳索的状态)实施自学习时,非但不能正确测定电机参数,而且有导
致电机发生异常动作的危险。所以请务必在脱离负载的状态下 (卸下绳索)再实施自学习。
·自学习在使电机旋转的同时,测定必要的电机数据。因此请在自学习前打开制动器,使电机处于可
以旋转的状态。如果变频器和电机间设有开关装置时,请务必使其闭合。
·闭合控制回路端子的 BB 信号 (BB-SC 间)以及 BB1 信号 (BB1-SC 间),在解除基极封锁的状态下
实施自学习。
·相关参数
参数 No.
T1-01
名称
显示
自学习模式选择 设定自学习模式。
Tuning Mode Sel
0 : 旋转形自学习
1 : 停止形自学习
2 : 仅用于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4 : 磁极自学习
内容
设定
范围
0,4
(PM)
出厂
设定
4
(PM)
4-14
自学习时的操作器的使用及其显示内容,请参照 “本章第一、第二节的相关说明。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运行模式
ķ
䗮⬉⑤
䇗ᭈࠡޚ
ĸĹ
䇗ᭈᓔྟ
Ԣ䗳ℷ䕀˄UPLQ˅ Ԣ䗳ℷ䕀˄UPLQ˅
图 4.8 PG 的原点脉冲调整,运行模式
ĺ
䇗ᭈᅠ↩
试运行的操作
Ļ
䇗ᭈৢ໘⧚
4
4-15

IM 电机的参数设定
■控制模式的选择
可选择以下的 3 种控制模式。
控制模式 参数设定 基本控制 主要用途
无 PG V/f 控制 A1-02 = 0 电压 / 频率比固定控制
所有的变速控制,特别是 1 台变频器连接
多台电机的用途 (多电机)及现有变频
器的更换。
4
无 PG 矢量控制
带 PG 矢量控制 A1-02 = 3 带 PG 电流矢量控制 带 PG 超高性能控制 (高精度速度控制)
(注)矢量控制只能用于变频器和电机的 1:1 组合。此外,可稳定控制的电机容量范围为变频器容量的 50 ~ 100%。
无 PG V/f 控制 (A1-02 = 0)
• 请在设定 E1-03(V/f曲线选择)为0 ~ E 的固定曲线或设定E1-03为 F(任意V/f 曲线)的基础上,根
据需要在高级程序模式下设定 E1-04 ~ 13 为适应电机和负载特性的任意 V/f 曲线。
简易运行 60 Hz 的通用电机时 ∶E1-03 = 1
简易运行 50 Hz 的通用电机时 ∶E1-03 = F (初始值)或 0
• 电机电缆较长 (50 m 以上)时,仅在负载较重、电机容易失速或变为过负载状态时进行对线间电
阻的停止形自学习。有关仅限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的详细内容,请参照下一项。
无 PG 矢量控制 (A1-02 = 2)
实施自学习。如果电机旋转不呈问题,则实施旋转形自学习。如果不便使电机旋转,则实施停止形自
学习1或2。关于自学习的详细内容请参阅下一项。
带 PG 矢量控制 (A1-02=3)
实施自学习。如果电机旋转不呈问题,则实施旋转形自学习。如果不便使电机旋转,则实施停止形自
学习1或2。关于自学习的详细内容请参阅下一项。
A1-02 = 2
(初始值)
无 PG 电流矢量控制
E1-03 = F 时,任意设定用的参数 E1-04 ~ 13 的初
始值为 50 Hz 用。
所有变速控制,无 PG 时需要高性能的用
途
4-16
自学习
在选择矢量控制或电机电缆较长等需要自学习时,请按以下步骤进行自学习,自动设定电机参数。
此外,在自学习后切换控制模式时请务必再次实施自学习。
可选择以下 3 种自学习模式。
• 旋转形自学习
• 停止形自学习 1
• 仅对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在进行自学习前,请务必确认自学习前的注意事项。

试运行的操作
■自学习前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自学习前,请确认以下几点。
• 变频器的自学习具有自动检测电机参数的功能。和伺服系统的自学习 (检测负载的大小)根本不
同。
• 在高速(约为额定转速的 90% 以上)的范围内需要速度或转矩的精度时,请选择低于变频器的输入
电源 20V(400V 级为 40V)以上额定电压的电机。如输入电源电压与电机额定电压相同时,会使变
频器的输出电压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
• 在连接了负载状态下进行自学习时,请使用停止形自学习1或2。
• 在使用有恒定输出特性的电机时或需要高精度的用途时,请进行在脱离负载状态下的旋转形自学
习。
• 如果在连接负载的状态下进行旋转形自学习,不仅测不到正确的电机参数,而且会使电机发生故障
动作,十分危险。因此请脱离负载后再进行旋转形自学习。
• 如果在进行自学习与安装电机时,变频器与电机间的接线距离有 50m 以上变化时,请进行只对线间
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 即使选择 V/f 控制,如果电机电缆较长 (50m 以上),也请进行只对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 自学习时的多功能输入端子与多功能输出端子的状态如以下所示。特别是输送机械等,如果在电机
连接机械的状态下实行自学习时,请不要在自学习过程中错误打开制动器。
自学习模式 多功能输入功能 多功能输出功能
旋转形自学习 不动作 与通常运行时的动作相同
停止形自学习 不动作 保持自学习开始的状态
仅对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不动作 保持自学习开始的状态
• 如果要中断自学习,请务必按下数字式操作器的 STOP 键。
• 进行停止形自学习时,电机虽然不运行,但仍处于通电状态。在自学习结束前,请勿随便触摸电
机。
■自学习模式的选择
旋转形自学习 (T1-01=0)
可以在无 PG 矢量控制、带 PG 矢量控制下使用。设定 T1-01 为 0 后,输入铭牌数据。此后,按下数字
式操作器上的 RUN 键,变频器约停止 1 分钟后,再旋转 1 分钟,自动测定需要的全部电机数据。
1.进行旋转形自学习时,务必使电机与机械分离,确认电机即使运行也无危险后再进行自学习。
2.对于不能使电机自动运行的机械,请进行停止形自学习。使其进行自动运行而无问题时,为确保性能请
重要
进行旋转形自学习。
4
停止形自学习 (T1-01=1)
可以在无 PG 矢量控制、带 PG 矢量控制下使用。设定 T1-01 为 1 后,输入铭牌数据。此后,按下数字
式操作器上的 RUN 键,变频器使电机停止约 1 分钟,在此状态下通电,自动测定需要的电机数据。另
外,在停止形自学习中,自学习后在驱动模式下进行最初的运行时,剩下的电机参数 (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将被自动设定。
停止形自学习后最初的运行,请按以下步骤和条件进行。
1. 在校验模式或高级程序模式中,确认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 的值。
2. 进入驱动模式,按以下条件运行一次。
• 切勿切断电机和变频器间的接线
• 不能用机械式制动器等锁住电机轴
4-17

• 电机负载率保持在 30% 以下
• 基本频率保持 E1-06 (初始值和最高频率相同)的 30% 速度以上,且恒速保持 1 秒以上
3. 电机停止后,在校验模式或高级程序模式中,再次确认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 的值。E202、E2-03 的数值和在 1 项中测得的数值不同时,则表示已完成自动设定。请确认数据是否正确。
另外,如在不满足 2 项的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最初的运行,在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 中设定
的数值和电机的测试报告及 5 章“出厂设定值随变频器容量 (o2-04) 而变化的参数”中所记载的参考
数据的误差较大时,可能会引起电机的振动、失调,或者转矩不足、过电流等现象。特别是用于升降
机时,会导致轿厢掉落、人员受伤。
在此情况下,再次实施停止形自学习后,按照上述的步骤、条件进行运行,或进行停止形自学习 2 或
旋转形自学习。
作为参考,通用电机的额定滑差 E2-02为1~3Hz左右,空载电流E2-03为额定电流的30~65%左
右。一般来说,电机容量越大,额定滑差越小,并且相对于空载电流的额定电流的比率也越小。请参
照 5 章的 “出厂设定值随变频器容量 (o2-04) 而变化的参数”。
1.进行停止形自学习时,电机虽然不运行,但仍处于通电状态。在自学习结束前,请勿随便触摸电机。
2.特别是搬运机械等时,如果在电机与机械连接的状态下进行停止形自学习 1,请勿在自学习过程中错误
重要
打开制动器。
4
仅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 (T1-01 = 2)
可用于所有的控制模式。在 V/f 控制和带 PG V/f 控制时,仅可选择该自学习模式。
电机电缆较长 (50 m 以上)或进行自学习后,在现场安装时电机电缆长度发生变化或电机容量和变
频器容量不同时,可以改善控制误差。
设定 T1-01=2,按下数字操作器上的 RUN 键后,变频器约使电机停止 20 秒左右,在此状态下通电,自
动测定电机线间电阻 (E2-05)和电缆电阻。
1.进行仅线间电阻的停止形自学习时,电机虽然不运行,但仍处于通电状态。在自学习结束前,请勿随便
触摸电机。
2.特别是搬运机械等时,在电机与机械连接的状态下,仅对电线间电阻进行停止形自学习时,请勿在自学
重要
习过程中错误打开制动器。
4-18

试运行的操作
■实施旋转形、停止形自学习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额定电压比变频器输入电源高的电机时 (参照图 4.9),请降低电机的基本电压以使变频器的输
出电压不致饱和。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自学习。
1. 将输入电源电压输入至 T1-03 (电机额定电压)。
2. 向 T1-05 (电机的基本频率)中输入以下的计算值。
(电机铭牌上记载的基本频率)× (T1-03 的设定值)/ (电机铭牌上记载的额定电压)
3. 进行自学习。
自学习结束后,请在 E1-04 (电机最高频率)中设定电机铭牌上记载的基本频率。
图 4.9 电机基本频率和变频器输入电压的设定
1.如果在高速(额定转速的约 90% 以上)旋转域需要速度精度时,请在 T1-03 (电机额定电压)中设定为
输入电源电压× 0.9。
2.在高速 (额定转速的约 90% 以上)旋转范围中,由于输入电源电压降低,则输出电流会相应增大,请确
重要
当最高输出频率和基本频率不同时,请在自学习后设定最高输出频率 (E1-04)。
在停止形自学习 1 中,自学习后在驱动模式下进行最初的运行时,剩下的电机参数(额定滑差 E2-02、
空载电流 E2-03)将被自动设定。
停止形自学习 1 后最初的运行,请按以下步骤和条件进行。
1. 在校验模式或高级程序模式中,确认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 的值。
2. 进入驱动模式,按以下条件运行一次。
• 切勿切断电机和变频器间的接线
• 不能用机械式制动器等锁住电机轴
• 电机负载率保持在 30% 以下
认变频器的电流范围。
4
• 基本频率保持 E1-06 (初始值和最高频率相同)的 30% 速度以上,且恒速保持 1 秒以上
3. 电机停止后,在校验模式或高级程序模式中,再次确认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 的值。E202、E2-03 的数值和在 1 项中测得的数值不同时,则表示已完成自动设定。请确认数据是否正确。
另外,如在不满足 2 项的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最初的运行,则在额定滑差 E2-02、空载电流 E2-03 中所
设定的数值和电机的测试报告及 5 章的“出厂设定值随变频器容量 (o2-04) 而变化的参数”中所记载
的参考数据的误差变大,引起电机振动、失调或转矩不足、过电流等。特别是用于升降机时,会导致
轿厢掉落、人员受伤。
在此情况下,再次实施停止形自学习 1 后,按照上述的步骤、条件进行运行,或进行停止形自学习 2
或旋转形自学习。
4-19

4
作为参考,通用电机的额定滑差 E2-02为1~3Hz左右,空载电流E2-03为额定电流的30~65%左
右。一般来说,电机容量越大,额定滑差越小,并且相对于空载电流的额定电流的比率也越小。请参
照 5 章的 “出厂设定值随变频器容量 (o2-04) 而变化的参数”。
■自学习时设定的参数
自学习时必须设定的参数如下所示。
表 4.7 自学习时必须设定的参数
在自学习模式中数据显示的
有无
无PG
无PG
V/f
矢量 1
○○○×
-○○×
○○○×
带PG
矢量
带PG
PM
矢量
参数
No.
T1-01
T1-02
T1-03
T1-04
T1-05
名称
操作器显示
自学习模式
选择
选择自学习
模式
电机输出
功率
电机额定
功率
电机额定
电压
电机额定
电压
电机额定
电流
电机额定
电流
电机的基本
频率
电机基本
频率
内容 设定范围
选择自学习模式。
0 : 旋转形自学习
1 : 停止形自学习
2 : 仅对线间电阻的停止形
自学习
4 : 磁极自学习
以 kW 为单位设定电机的输
出功率。
以 V 为单位设定电机的额定
电压。
以 A 为单位设定电机的额定
电流。
以 Hz 为单位设定电机的基
本频率。
*5 *6
*5 *7
*5 *6
*5 *7
0~4
*4
0.00 ~
650.00 kW
0.0 ~
255.0 V
(200 V 級)
0.0 ~
510.0 V
(400 V 級)
0.32 ~
*3
6.40 A
0.0 ~
400.0 Hz
出厂设
定
1 ○○○○
3.70 kW
*2
190.0 V
(200 V
级)
380.0 V
(400 V
级)
14.00 A
*2
50.0 Hz -○○×
4-20
T1-06
T1-07
T1-08
T1-09
电机的极数
电机极数
电机的基本
转速
电机额定
速度
自学习时的
PG 脉冲数
PG 脉冲数
电机的空载
电流
设定电机的极数。 2 ~ 48 极 4 极 -○○×
-1
以 min
标准转速。
*5
设定使用的 PG (脉冲发生
器、编码器)的脉冲数。
以电机每旋转一圈的脉冲数
设定不成倍递增的值。
设定电机试验结果表中记载
的电机空载电流值。
仅在选择了停止形自学习 2
(T1-01 = 4)时显示。
为单位设定电机的
0 ~ 24000
0 ~ 60000 1024 --○×
0.00 ~ 1.89
*8
1450
min
E2-03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