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HD Endocam 5509 Service manual [ch]

维修保养手册
ZH
ZH
本手册中某些部件或设备的商标已经注册,可能未在手册中标出。
但是,未标出部件或设备的商标,并不表示该部件或设备不受到商标权
保护。
若本手册中存在任何错误或不清楚之处,欢迎本产品用户向我们提
出。
版权归©RICHARD WOLF GmbH 所有。
本手册版权归 RICHARD WOLF 公司所有。未经
RICHARD WOLF 公司批准,不得对本手册中的全部或部分
制造商:
RICHARD WOLF GmbH Pforzheimer Straße 32 D-75438 Knittlingen
德国 电话: (0 70 43) 35-0 传真: (0 70 43) 35 300
CE 标志符合欧盟指令 93/42/EEC
SM-5509/Index: 07-09-1.0 Model/Baureihe:HDC905/120713/1000000
5839 00/0108/fdu
目录
目 录
1 安全注意事项...............................................................................................................................................................3
1.1 责任...................................................................................................................................................................................3
1.2 鉴定/印章..........................................................................................................................................................................3
2 开始工作之前...............................................................................................................................................................4
2.1 技术/专业要求..................................................................................................................................................................4
2.2 工具及测试设备............................................................................................................................................................... 4
2.3 软件更新...........................................................................................................................................................................4
2.4 补充工具...........................................................................................................................................................................5
3 设备
构造......................................................................................................................................................................6
3.1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前视图...................................................................................................................................6
3.2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后视图...................................................................................................................................6
3.3 摄像头(用户部件).......................................................................................................................................................8
3.4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部件图...................................................................................................................................9
3.5 功能示意图及接线图.....................................................................................................................................................10
3.6 位置/配置图.................................................................................................................................................................... 11
3.6.1 DVB电路
3.6.2 SCB位置/配置 .............................................................................................................................................................12
3.6.3 CCB位置/配置.............................................................................................................................................................13
3.6.4 SDI电路板位置/配置(备选项) ...............................................................................................................................14
3.6.5 AOB位置/配置.............................................................................................................................................................15
3.6.6 RGB电路板位置/配置.................................................................................................................................................16
3.6.7 MFB位置/配置.............................................................................................................................................................17
3.6.8 SPB位置/配置 ............................................................................................................................................................. 18
3.6.9 插座插针
3.7 打开设备.........................................................................................................................................................................20
4 维护保养....................................................................................................................................................................21
4.1 年检.................................................................................................................................................................................21
4.1.1 安全测试 ..................................................................................................................................................................... 21
4.1.2 消毒剂、紫外线等等因素导致的损坏......................................................................................................................21
4.1.3 基本功能测试
4.1.4 检查外部损坏...............................................................................................................................
4.2 功能测试.........................................................................................................................................................................23
4.2.1 测试布置图 .................................................................................................................................................................23
4.2.2 CamServiceTS.exe的使用 ........................................................................................................................................23
4.2.3 分析屏幕错误信息......................................................................................................................................................27
5 错误及报警信息.........................................................................................................................................................28
5.1 一般错误...............................................................................................................................
5.2 工具软件CamServiceTS的错误信息 ..........................................................................................................................29
6 更换部件及模块.........................................................................................................................................................30
6.1 电源单元拆卸
6.2 电源插座拆卸/安装(带有熔断器卡座) ....................................................................................................................32
6.3 DV主板拆卸/安装 ...............................................................................................................................
6.4 DVB电路板拆卸/安装
6.5 SPB电路板拆卸/安装..................................................................................................................................................... 36
6.6 摄像机连接拆卸/安装.................................................................................................................................................... 37
6.7 SCB电路板拆卸/安装
6.8 CBB电路板拆卸/安装
6.9 SDI电路板拆卸/安装 ......................................................................................................................................................41
6.10 AOB电路板拆卸/安装 ..................................................................................................................................................42
6.11 MFB电路板拆卸/安装 ..................................................................................................................................................43
6.12 RGB
6.13 主板拆卸/安装..............................................................................................................................................................45
6.14 设备前面板拆卸/安装..................................................................................................................................................46
6.15 封闭式键盘拆卸/安装...............................................................................................................................
6.16 电位均衡柱拆卸/安装...............................................................................................................................
6.17 电位均衡柱拆卸/安装...............................................................................................................................
6.18 更换摄像机线...............................................................................................................................................................51
7 备件清单....................................................................................................................................................................53
8 技术数据....................................................................................................................................................................54
9 附录...............................................................................................................................
9.1 维修与检查单................................................................................................................................................................. 57
板位置/配置 ...............................................................................................................................
配置/线缆连接...............................................................................................................................
...............................................................................................................................
..........................................28
/安装........................................................................................................................................................31
.....................................................................................................................................................34
.....................................................................................................................................................39
.....................................................................................................................................................40
路板拆卸/安装 ...............................................................................................................................
............................................57
.................. 11
..............19
...............................22
...............................22
............................34
................44
...................48
...................49
...................50
ZH
安全注意事项
1 安全注意事项
危险! 在开启设备之前,务必将电源线取下来,将设备电源断开。
1.1 责任
本设备及所有附件在出厂之前均已进行了仔细检查。但是,所有 检查和维修均应由受权的技术人员进行,且设备及其附件的使用必须 与预定用途相符,否则制造商不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功能负责。
警告!
所有维护保养、维修以及任何修改工作,仅应由制造商授权的专业人 员或技术人员进行。设备的电源必须符合DIN/IEC标准要求。
为保证本设备的安全及功能,经过授权的维修技术人员必须每两 年时间进行一次检查及维护保养。如未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维护保 养,则制造商对设备的功能安全性概不负责。授权维修保养技术人员 须经制造商培训并认证。对因以下情况而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制
造商概不负责,且保修无效:
ZH
设备或其附件使用不当;
未遵守手册中的说明及规则;
设备或其附件配制、维护不当;
设备或其附件经非受权人员进行维修、调整或改动;
未按规定的维护时间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
必须严格按照本手册对设备及其附件正确地进行维修和保养,以 确保其操作的安全性。每次维修或保养之后,均要对设备的功能和完
整性进行测试和检查,以免影响或危及患者和用户/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使用工厂新产品和经过维修的产品之前,必须根据操作手册对其进
行准备和测试。
1.2 鉴定/印章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从维修保养技术人员处取得证书,证书上须注 明维修保养任务的类型与范围。同时还应列明维修保养任务的日期, 以及公司名称和签名。请使用《维修保养手册》附带的维修保养单。 维修工作完成之后,授权维修技术人员将向设备上粘贴附有专用印章
的维修标签。
3
开始工作之前
环境条件
2 开始工作之前
在开始任何工作之前,请务必熟悉设备手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
当地安全规范及规定中的相关安全要求。
z 环境温度必须处于10° C - 40° C 之间; z 相对湿度范围必须为30 - 75%; z 将设备放置于干燥环境中的一个平整平面上; z 在操作设备之前,确保设备安装区域内没有任何杂物,不会引起
静电,例如地面装修材料。
2.1 技术/专业要求
所有维修保养工作,包括安全检查、维护保养及维修工作,必须由经
WOLF公司培训及授权的人员进行。并且要求达到如下要求:
z 熟悉医疗摄像设备操作方面的安全规范及规定; z 熟悉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及软件状态; z 熟悉电子技术、电子设备及工作原理; z 熟悉电子测试设备及测量设备的使用; z 具有良好的机械技能。
2.2 工具及测试设备
在任何维护保养或维修工作之前,必须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并 确保所有工具及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且应配备好如下工具及测量
仪器:
z 防静电保护垫、防静电护腕、电线; z 安装有RS232、WIN2000 XP的电脑或笔记本电脑(IBM兼容); z 万用电表:1000 V AC/DC电压、10A电流,并具有欧姆表及断路
检查功能;
z 零调制解调器线缆; z 安全测试测量仪器/工具; z 模拟监控器; z 模拟波形监控器; z 监控器,DVI功能; z 模拟矢量显示器,DVI功能; z 照明及光纤线缆; z 螺丝刀:2个平口螺丝刀(小号); z 内窥镜(8-10 mm); z 十字螺丝刀:#1及#2; z 扳手:SW 10、SW 14; z 套筒扳手:SW 5.5; z 环形螺母C60 CCU扳手; z 内六角扳手或套筒扳手H2; z 小钳子或尖嘴钳; z 软件: CamServiceTS.exe。
2.3 软件更新
只有在技术支持人员的指导下,方可进行软件更新操作。
4
警告! 软件更新操作完毕之后,必须进行全面的功能检查。
开始工作之前
2.4 补充工具
进行本手册中描述的维护保养、维修以及常规性测试时,需要以下补 充工具。在开始任何维修保养工作之前,确保已对所有测量设备及装
置进行了校准,并且均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z 彩色测试图 z 硅胶Elastosil E41 z 设备手册 z 维修保养手册 z 软件更新所需的互联网连接 (在技术支持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补充工具
ZH
5
设备构造
3-1:摄像机控制单元前视图
(1) 摄像机线插孔 (2) 左光标键(ESC (3) 下光标键 (4) 菜单键(OK (5) 上光标键 (6) 右光标键 (7) 白色平衡键 (8) 开机键 (9) 摄像头开/关指示灯 (10) 关机键 (11) 电源指示灯
3-2:摄像机控制单元前视图
(12) 电源插座 (13) 电位均衡柱 (14) HD/RGB 输出 (15) HD/DVI 输出 (16A) S-VIDEO 输出 1 (16B) S-VIDEO 输出 2 (17A) VIDEO 输出 1 (17B) VIDEO 输出 2 (18) RS232 接口 (19) 遥控接头 (20) SDI 输出* (21) 数字输出 DV *备选项(仅对于 5509201 型)
3 设备构造
3.1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前视图
熟悉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前侧的所有部件。
3.2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后视图
熟悉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后侧的所有部件。
6
设备构造
1:后侧的部件
12
13
14
15
16A
16B
17A
17B
18
19
20
21
电源连接 电源输入 电源插座:电源线连接(与额定电压相匹配)
电位均衡连接 电位均衡
HD/RGB 输出:RGB 视频信号输出(15 针,SUB-HD 插头,分辨率: 1280×1024
HD-DVI 输出(连接插座 DVI24+5),ITU-RBT.709 数字 RGB 24 位, 分辨率:1280×1024
S-视频输出 1:S-VHS 系统输出插座(Y/C),亮度及色度单独输出 S-视频输出 1 Y1 Vpp75 欧姆 C0.3 Vpp 色同步信号,75 欧姆
S-视频输出 2:S-VHS 系统输出插座(Y/C),亮度及色度单独输出 S-视频输出 2 Y1 Vpp75 欧姆 C0.3 Vpp 色同步信号,75 欧姆
视频输出 1:复合视频信号 BNC 输出插座,1 Vpp75 欧姆
视频输出 2:复合视频信号 BNC 输出插座,1 Vpp75 欧姆
数据连接器:串行接口 RS232(特殊线缆):维修(零调制解调器线 缆,9-针)
遥控接头:遥控器功能(继电器触点),如视频录像机或视频打印机
/
视频输出:SDI 信号 BNC 输出插座 视频无损失传输 300 m 数字视频信号
火线/DV 输出(DV 连接 4/6 针,数据传输率 400 Mbit/秒)
电源插座
HD/RGB 输出
HD/DVI 输出
视频输出 1
视频输出 2
数据线
遥控
SDI 输出*
数字输出
*备选项
7
设备构造
3-3:摄像头部件(用户部件)
(22) 护盖 (23) 锁闩 (24) 快接头 (25) 聚焦环 (26) 变焦距环 (27) 摄像头 (28) CHU 接头 (29) 摄像机线缆 (30) CCU 接头 (31) 消毒密封盖
3.3 摄像头(用户部件)
示图:搭配 RIWO 变焦镜头 85261.501
熟悉摄像头上所有部件的位置。
8
设备构造
3.4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部件图
(1) 机壳 (13) 主电路板 (2) 盖子 (14) DVB电路板(DV连接器板) (3) 滑盖 (15) SDI电路板(SDI 输出)*备选项 (4) 导轨 (16) SCB电路板(信号控制电路板) (5) 电源单元 (17) CBB电路板(编码及转换) (6) 设备前端 (18) AOB电路板(模拟输出 FBASS-视频) (7) 密封键盘 (19) MFB电路板(DVI输出) (8) 摄像机连接插座 (20) RGB电路板(RBG 输出) (9) 机壳下半部 (21) 电路板护罩 (10) SPB 电路板(信号处理器电路板) (22) 电源插座,带熔断器卡座 (11) DV 主板(DV 转换器电路板) (23) 电位均衡柱(PA 插针) (12) 机壳支座
9
设备构造
3.5 功能示意图及接线图
10
设备构造
3.6 位置/配置图
3.6.1 DVB电路板位置/配置
功能:输出 IEEE 1394/DV 主板连接器
11
设备构造
3.6.2 SCB位置/配置
功能:控制,OSD(屏幕显示)
12
编号 指示灯编号 说明 开启 关闭
1
LED2,红色 错误状
态,SCB
2
LED1,绿色 SCB
件状态
错误缓冲器中有错误 错误缓冲
已空
灯光闪烁,表示
SCB软件工作正常
SCB 软件
工作正常/ 不工作
设备构造
3.6.3 CCB位置/配置
功能:视频总线 1 与视频总线 2之间切换
13
设备构造
3.6.4 SDI电路板位置/配置(备选项)
功能:SDI 视频信号输出
14
设备构造
3.6.5 AOB位置/配置
功能:视频信号转换/模拟视频信号输出
15
ZH
设备构造
3.6.6 RGB电路板位置/配置
功能:RGB 信号输出
16
设备构造
3.6.7 MFB位置/配置
功能:DVI 信号输出
17
设备构造
3.6.8 SPB位置/配置
功能:视频信号处理、图像处理
18
编号 指示灯号 说明 开启 关闭
LED150
1
LED500
2
LED400
3
LED151
4
LED152
5
摄像头同步状态 摄像头通讯
OK
SPB 软件指示灯 灯光闪烁,
SPB 软件工 作正常
FPGA 同步状态 FPGA 配置
成功 错误状态 SCB,错误 记录 FPGA 视频同步信号 有信号 无信号
存在错误 无错误
摄像头通讯不成 功 SPB软件工作正 常/不工作
FPGA 未配置或 存在配置错误
设备构造
3.6.9 插座插针配置/线缆连接
2:插头及插座配置
数据插头插针分配(SUB-D 9 针)
1 2 3 4 5 6 7 8 9
-­R×D(串行通信) T×D(串行通信)
GND
nc
零调制解调器线缆(9 针) 9 针插座 9 针插座
2 3 4 6 5 7 8 3 2 6 4 5 8 7
RGB 插座插针分配(SUB-D-HD15 针) 1 R 2 G 3 B 6 GND 7 GND 8 GND 11 GND 13 14
RGB线缆103.817 配备有 2×SUB-D-HD 插头(15 针)
H-同步 V-同步
19
设备构造
3-4:打开设备,第 1 部分
(1) 4 个滑盖 (2) 4 个十字螺丝 (3) 机壳下部 (4) 4 个机壳支垫
3-5:打开设备,第 2 部分
(5) 机壳罩 (6) 4 个十字螺丝
3.7 打开设备
20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打开设备需要准备一个 2 号十字螺丝刀。
1. 将设备末端朝上垂直放置(参见图 3-4:打开设备)。
2. A:从机壳底面上拧下十字螺丝,取下设备的小支垫
3. B:将滑盖滑下来。
4. C:将下来的十字螺丝拧下来(参见图 3-5:打开设备,第二部 分)。
5. 将设备放置于一个水平位置上。
6. 向后拉动机壳罩,将机壳罩取下来。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维护保养
使
4 维护保养
RICHARD WOLF 公司授权的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在适当周期内对设
备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关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及功能。设备 的保养周期取决于设备的使用频率及时间长短,最短保养周期为两年 时间。如果未按规定的维护时间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如未按规定 的时间间隔进行维护保养,则制造商对设备的功能安全性概不负责。 附于设备背面的检查表,可以提醒您进行下次设备检查及保养的最迟
日期。
设备检查完毕之后或进行完毕任何维修保养工作之后,须出具相关证 明。该证明中应标明检修内容及范围,以及检修公司的名称及检修日
期,并应经检修技术人员签字。
4.1 年检
维护保养及检修工作包括相关的年度检查工作(参见设备手册)。每 年
进行的检查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功能检测
设备背面附有检查表,对检查内容进行记录。关于设备的清洁及消毒
处理程序,参见设备手册的第六章。
4.1.1 安全测试
证明
清洁及消毒
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必须每年对设备进行安全测试。 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尤其是在如下方面:
z 熔断器要符合制造商规定的规格, z 设备上的标签及贴花要清晰可辨, z 设备的机械状况要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z 设备要足够清洁,可确保功能的正确性及安全性。
根据 DIN EN 60601-1/IEC 60601-1,测量漏电流。 根据 DIN EN 60601-1/IEC 601-1,测量保护接地电阻。测量时,设备 要连到电源。最大值为 0.2 。测量 500-700伏直流电压下的绝缘电 阻。最小值为 50 M。请勿测量高压绝缘电阻。也可根据 DIN VDE 0751 第一部分进行安全测试。
4.1.2 消毒剂、紫外线等等因素导致的损坏
手术室内使用的消毒剂以及使用紫外线发射装置时放出的臭氧,均可
设备部件表面发生变性。为此应进行以下检查: 电缆
检查所有电缆是否损坏、安装是否适当。更换所有可能存在绝缘不良、
接触不牢和变脆的电缆。 电路板
更换所有触点或焊点出现腐蚀或其它损坏的电路板,以确保设备安全。 前面板和外壳 检查前面板和外壳是否发生损坏。检查功能和安全是否降低。检查控
制面板和显示的功能是否正常。
21
维护保养
4.1.3 基本功能测试
外观检查
前面板及机壳
通过检查所有视频输出,测试设备的所有基本功能。
4.1.4 检查外部损坏
手术室内使用的消毒剂以及使用紫外线设备时放出的臭氧,均可使设
备部件表面发生变性。为此应进行以下外观检查。
检查前面板及外壳是否存在任何损坏,检查功能和安全是否降低。检
查控制面板和 LED 指示灯的功能是否正常。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摄像机线缆 将摄像机线缆从摄像机控制单元上断开。
将摄像机线缆从摄像机头上取下来。用手紧紧地握住摄像机头,按照
图示方面用一个 14 号的扳手半螺钉松开。在扳手头上粘上两片薄薄
的胶布,防止损坏摄像机头。用手将螺钉座全部拧下来,沿水平方向
从摄像机头上取下来。 检查摄像机线缆,线缆上不得存在任何污垢和/或机械损坏及打结或
断裂。
电路板
检查所有标志是否清晰可见(箭头,2 个点)。 检查插头上的插针是否损坏
如果检查出任何接触问题或怀疑存在接触问题,则应更换摄像机线
缆。 电源线 检查电源线,线缆上不得存在任何污垢和/或机械损坏及打结或断裂。
如果存在任何损坏,则更换电源线。 设备内部的线缆 打开设备(参见第 20 3.7: “打开设备”)。检查设备内部的所有
线缆是否存在任何损坏,如果怀疑存在任何损坏和/或缺陷(例如, 绝缘不足、断裂、接触问题等),则应更换线缆。
更换所有触点或焊点出现腐蚀或其它损坏的电路板,以确保设备安
全。
22
4.2 功能测试
维护保养
4.2.1 测试布置图
功能测试布置图如上图所示,并且进行功能测试时需要如下装置及测
量仪器:
z 装有 RS232、WIN 2000 XP 的电脑或笔记本电脑(IBM 兼容) z 模拟医疗监视器 z 医疗监视器(DVI 功能) z 标准 RS232 线缆(数据线,9 针) z 模拟矢量显示器 z 模拟波形监视器 z 波形监视器,DVI 功能(备选项) z 光源 z 内窥镜(8-10 mm) z 彩色测试图 z 软件工具 CamServiceTS.exe
4.2.2 CamServiceTS.exe的使用
IBM 电脑(或兼容),WIN 2000 XP,1个未使用的串口(COM1、COM2 COM3COM4),零调制解调器线。
系统要求
警告! 只有经过维修部门培训的人员才有权使用电脑维修工具。
z 软件更新 z 序列号读取 z 版本号读取 z 错误读取 z 测试模式切换
通过软件的每个界面可以选择并执行上述功能。
功能
23
维护保养
方法
1. 使用一根零调制解调器线连接电脑及摄像机控制单元(CCU)。
2. 打开电脑及 CCU 电源。
3. 将维修软件 CD 插入电脑 CD 驱动器,然后启动程序 (CamServiceTS.exe)
注意! 程序将检查摄像机的连接情况。如果证明连接存在问题(参见第 29 页 5.2:维修工具 CamServiceTS.exe错误信息),程序则会显示错 误信息。当错误故障消除之后,重新启动程序。
24
4. RS232/Update(更新)界面下,选择 COM 接口。
5. 读取序列号。
6. 选择 SCB 错误界面。
7. 读取错误信息(参见第 29 页 5.2:维修工具 CamServiceTS.exe 错误信息)。
8. 选择维修页面。
维护保养
9. 上载测试模式。
10. 分析测试模式。
25
维护保养
测试模式 AOBMFBSCB
SPC 显示图
CHU 测试模式图
26
维护保养
4.2.3 分析屏幕错误信息
000C
AOB SPB 无内部通信。
27
错误及报警信息
5 错误及报警信息
5.1 一般错误
3:一般错误一览表
错误现象 解决办法 设备不工作
摄像机控制单元的工作指示灯不亮。 监视器上无图像
监视器显示下列内容:CAMERA CABLE NOT CONNECTED!(摄像 机线缆未连接)
打开摄像机控制单元及监视器电源很
短时间之后,摄像机自动关闭。
系统测试之后,屏幕上显示标有号码
的错误表示图像。 颜色显示不佳
按下摄像机头按钮之后,没有反应。
z 检查电源连接 z 检查电源单元及 CCU 的供电电压 z 检查熔断器 z 检查电源是否打开 z 检查设备 CCU 上的指示灯是否亮起 z 检查监视器上的工作指示灯是否亮起 z 检查所有连接点 z 将 CCU 连接到监视器上,作为一项控制措施 z 检查视频输出信号 CCU 监视器(波形) z 检查电源单元/电源电压 12 V
SPB 电路板上的指示灯:
LED150, LED152 线缆、摄像机头或 SPB LED400 SPB LED500 SPB SCB 电路板上的指示灯: LED1 SCB
在维修软件工具测试模式下,检查 SCB
z AOBDVDVICBB i.o. z SCBSPB摄像机线缆、摄像机头故障
在维修软件工具测试模式下,检查 SPB
z AOBDVDVICBB i.o. z SPB、摄像机线缆、摄像机头故障
在维修软件工具测试模式下,检查摄像机头:
z 摄像机头缺陷 更换摄像机头
警告!只在摄像机关闭状态下,才能进行线缆连接操作。
z 摄像机自动关机 z 按照相关说明插上摄像机线,然后再把设备打开 z 摄像机线缺陷:更换摄像机线 z 摄像机头缺陷:更换摄像机头
摄像机头未连接好
z 按照相关说明插上摄像机线,然后再把设备打开 z 摄像机线缺陷:更换摄像机线 z 摄像机头缺陷:更换摄像机头
条形码及号码说明:参见第 27 4.3.2:分析屏幕错误信息
z 检查所有线路连接,如果可能,则更换视频线 z 进行白色平衡调整 z 生成测试模式检查监视器 z 如果需要,则使用控制/参照监视器 z 将设备退回制造商
如果图像
i.o. 更换摄像机头
28
错误及报警信息
5.2 工具软件CamServiceTS的错误信息
4:工具软件 CamServiceTS 的错误信息
错误信息 错误原因
ERROR_OK ERROR_I2C_SLAVEBUSY ERROR_I2C_TIMEOUT INVALID_ERROR_NO UNDEF_LANGUAGE UNDEF_MENU ERROR_SPU_RDY ERROR_EEP_CHKSUM ERROR_I2C_TIMEOUT_RD_SINGLE ERROR_I2C_TIMEOUT_WR_SINGLE ERROR_I2C_TIMEOUT_RD_MULTI_1 ERROR_I2C_TIMEOUT_RD_MULTI_2 ERROR_I2C_TIMEOUT_RD_MULTI_3 ERROR_I2C_TIMEOUT_WR_MULTI_1 ERROR_I2C_TIMEOUT_WR_MULTI_2 ERROR_I2C_SLAVE_CALL ERROR_SAA ERROR_SER_TIMEOUT_RQ ERROR_SER_TIMEOUT_SQ ERROR_MMB_I2C_CRASH ERROR_MMB_CAPTURE_ABORT ERROR_MFB_I2C_CRASH ERROR_HK_FUNCTION ERROR_HK_SAVE_FUNCTION ERROR_HK_UNDEFINED ERROR_HK_BOTH_PRESSED ERROR_SPU_FLD2 ERROR_SPU_FLD3 ERROR_BOOT_AL700 ERROR_BOOT_SAA ERROR_BOOT_SPB_FLD_1 ERROR_BOOT_SPB_VERSIONS
无故障,一切正常 12C 母线忙 2C 母线超时
输入未定义的错误 最多可用语言数量超出范围 通过未定义的菜单类型 超时之后(启动程序)未设定 SPB 就绪位
12C 12C 读取 12C 写入 12C 写入 12C 读取阻滞 12C 读取阻滞 12C 读取阻滞 12C 写入阻滞 12C
根据客户数据无法设置 SAA 值 读取串行接口 写入串行接口 无 MMB(设备识别无 12C 反应) 视频记录取消 无 MFB(设备识别无 12C 反应) 未发现摄像头键功能 未发现摄像头键保存功能 未规定摄像头键(C、D ……) 同时按下了 A 及 B 未发现域信号(超时)点 2 未发现域信号(超时)点 3
OSD AL700 检查失败 SAA 初始化失败 SPB 域信号探测失败,SCB 重新启动 SPB 版本检查失败
29
更换部件及模块
模块
6 更换部件及模块
危险! 更换电子模块及部件时,务必使用防静电(ESD)垫及腕套。
如果设备测试发现任何故障或您不确定某些部件是否工作正常,则立即
更换相关模块或部件。
本手册第七章列出了备件清单。本章阐述了如何更换部件。更换任何部
件之后,必须进行所有安全及功能测试。 当以下部件出现故障时,必须进行更换:
z 带熔断器卡座的电源插座(EMI) z 电源单元 (ECM 40US12 SNT 12 V/40 W) z DV 主板及 DVB 电路板 z DVB 电路板连接器 z SCB 电路板(C60PSCB) z BPB 电路板(C600BPB) z AOB 电路板(C600AOB) z MFB 电路板(C600MFB) (DVI 电路板) z RGB 电路板(C600RGB) z SPB 电路板(C600SPB) z SDI 电路板(C600SDI) (备选项) z 主板 z 摄像机连接挠性板插座 z 前面板,带封闭式键盘 z 带有插头的电缆带(8 针红色,8 针蓝色,16 针) z 机壳螺钉 z 螺钉支座 z 电位均衡柱 z 机壳罩 z 熔断器(0.8 AT, 250 V) z 摄像机线,套装 z 摄像机头 z 摄像机线连接 O 形环 z 摄像机线连接密封罩
注意! 订购或更换部件时,务必标明设备序列号,以保证电路板与软件的兼 容性。在出厂之前,将对电路板进行相应的编程。
30
注意!
部件安装完毕之后,务必采用硅胶
(Elastosil E41)对连接部件进行密封。
更换部件及模块
6.1 电源单元拆卸/安装
如果熔断器、电源单元或电源电压(12V=)出现故障或不断失灵,则 必须对电源单元进行检查,如果可能,则应进行更换。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卸下设备底部的四个紧固螺钉
6-1:设备底部(下面朝上)
(1) 4 个紧固螺钉
3. 拆下挠性线卡座的安全胶,并将挠性线从卡座上取下来。
6-2:电源单元位置
(2) 挠性线卡座 (3) 电源单元护罩
4. 从设备取拆下电源单元护罩
5. 将电源板上的插针式接头⑤⑥上拨下插头。
31
更换部件及模块
6-3:电源控制板
(4) 4 个紧固螺母 (5) 插针式接头 ST (6) 插针式接头 ST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6-4:电源插座的位置(带熔断 器卡座)
(1) 带熔断器卡座的电源插座
6. 拆下电源控制板上的四个紧固螺母
7. 从机壳内拆下电源板。
8.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安装完毕(新的)电源单元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6.2 电源插座拆卸/安装(带有熔断器卡座)
如果电源插座经常出现故障,则必须进行更换。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 节:“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接地连接 (3) 7 个插头触点
32
2. 从电源插座上拆下所有插头触点
3. 将接地线断开。
4. 将两个紧固螺钉松开,从设备后面板内部压电源插座直到取下来。
更换部件及模块
6-5:设备后视图
(4) 2 个紧固螺钉
5.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安装(新的)电源插座时,确保接线
正确(参见图 6-6:电源插座接线图)
6-6:电源插座接线图
安装完毕(新的)电源插座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33
更换部件及模块
6-7:更换 DV 主板
(1) DV 主板 (2) 短路插头(跨接线) (3) DVB/DV 主板插针式接头 (4) 3 个紧固螺钉
6.3 DV主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2. 用尖嘴钳将插针式接头处的安全胶取下来。
3. 用双手将插针式接头连同挠性线一起拉起来,从 DV 主板上取下。
4. DV 主板上拧下 3 个十字螺丝④,从设备上拆下 DV主板。
5.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按照使用目的,将短路电桥(跨接线)② 安装上。
z PAL:将短路插头插入右端最后一个槽内。 z NTSC:不插入短路插头。
注意! 开始采用 C600DVB40 版本,PAL/NTSC 自动进行切换。用平带式 线缆代替短路插头。采用软件版本 2.1.11 支持自动切换。
安装完毕(新的)DV 主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到 DV 输出的信号传输功能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6.4 DVB电路板拆卸/安装
34
将设备电源断开。
危险!
更换部件及模块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用尖嘴钳将插针式接头②处的安全胶取下来。
3. 用双手将插针式接头②连同挠性线一起拉起来,从 DV 主板上取 下。
4. DV 主板上拧下 4 个十字螺丝③,从设备后面板④上拆下护罩 板。
5. 将设备后面板上的两个十字螺丝⑤拧下,并将设备底部的一个十
字螺丝⑥拧下。
6-8:更换 DVB 电路板
(1) DVB 电路板 (2) DVB/DV 主板插针式接头
6-9DVB 电路板位置,后视图
(3) 4 个紧固螺丝
6. DVB 电路板拉下来。
7.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安装完毕新的模块或部件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到 DV 输出的信号传输功能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4) 护罩板,带排气口 (5) 2 个紧固螺丝 (6) 底面的紧固螺丝
重新组装完毕之后的测试
35
更换部件及模块
6.5 SPB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6-10SPB 电路板拆卸/安装
(1) 8 个十字螺丝 (2) 挠性板 (3) 挠性板插针式接头 (4) SPB 电路板 (5) 插针式接头 ST2/线缆 14 (6) 插针式接头 ST3/线缆 8 针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根据第 46 6.14:“设备前面拆卸/安装”中的步骤,将设备前面 板拆下来。
3. 用尖嘴钳将插针式接头⑤⑥处的安全胶取下来,从 SPB 电路板上 拆下插针式接头。
4. 拧下 8 个紧固螺丝①,将 SPB 电路板④从设备下拉下来。
5.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6. 使用硅胶(Elastosil E41)密封插针式接头。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36
安装完毕新的模块或部件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摄像机到 SPB 电路板的信号传输功能。
更换部件及模块
6.6 摄像机连接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根据第 46 6.14:“设备前面拆卸/安装”中的步骤,将设备前面 板拆下来。
3. 使用环形螺母②扳手,将设备前面的摄像连接插座紧固螺母①拆
下来。
环形螺母扳手:订购编号参见第七章。
6-11:摄像机连接插座拆卸
(1) 摄像机连接插座 (2) 环形螺母扳手
4. 使用 5 号套筒扳手将摄像机的五个紧固螺母③拆下来,并将摄像 机连接从设备前面取下来。
37
更换部件及模块
图 6-12:摄像机连接拆卸 (3) 5 个紧固螺丝
6-13:摄像机连接模块组备件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5.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安装完毕(新的)摄像机连接(图 6-13)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38
更换部件及模块
6.7 SCB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将插针式接头①②③④上的安全胶取下来。
3. SCB 电路板上将插针式接头①②③④的插头取下来。
6-14SCB 电路板拆卸/安装 (1) 至封闭键盘的插针式接头 ST4/
线缆,12
(2) SPB 电路板的插针式接头
ST2/线缆,14
(3) SPB 电路板的插针式接头
ST3/线缆,8 针
(4) 至封闭键盘的插针式接头 ST9/
线缆,4
4. 将四个十字螺丝⑤拧下来,从设备后面板上将护罩板⑥取下来。
5. 将设备后面板上的一个十字螺丝⑧拧下来,从设备底面将两个十 字螺丝⑦拧下来。
6. SCB 电路板拉起来,然后从主板上拆下来。
7.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硅胶(Elastosil E41)密封插针式接
头。
安装完毕(新的)SCB 电路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摄像机控制单元 CCU 的控制功能。
6-15:设备后视图,SCB 电路板 的位置
(5) 4 个紧固螺丝 (6) 护罩板,带排气口 (7) 2 个紧固螺丝 (8) 底面的紧固螺丝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39
更换部件及模块
6-16CBB 电路板拆卸/安装 (1) SPB 电路板的插针式接
ST2/线缆
(2) CBB 电路板
6.8 CBB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6-17:设备后视图,CBB 电路 板的位置
(3) 4 个紧固螺丝 (4) 护罩板,带排气口 (5) 2 个紧固螺丝 (6) 底面的紧固螺丝
2. 除去插针式接头①上的安全胶。
3. CBB 电路板上将插针式接头①插头断开。
4. 将四个十字螺丝③拧下来,将护罩板④从设备后面板上取下来。
5. 从设备后面板上将一个十字螺丝⑥拧下来,将设备底部的两个十字螺 丝⑤拧下来。
6. CBB 电路板②拉起来,然后从主板上取下来。
7.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硅胶(Elastosil E41)密封插针式接头。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40
安装完毕(新的)SCB 电路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使用控制键及屏幕显示检查信号切换功能。
更换部件及模块
6.9 SDI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将四个十字螺丝①拧下来,将护罩板②从设备后面板上取下来。
3. 将十字螺丝④从设备后面板上拧下来,从设备后面板上将两个十 字螺丝③拧下来。
4. SDI 电路板⑤从主板上拉出来。
6-18:设备后视图,SDI 电路板的 位置(备选项)
(1) 4 个紧固螺丝 (2) 护罩板,带排气口 (3) 2 个紧固螺丝 (4) 底面的紧固螺丝
6-19AOB 电路板拆卸/安装
5.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 M2.5x3 螺钉将电路板固定到位。
安装完毕(新的)SDI 电路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电路板输出的功能。
(5) SDI 电路板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41
更换部件及模块
6-20:设备后视图,AOB 电路 板的位置
(1) 4 个紧固螺丝 (2) 护罩板,带排气口 (3) 2 个紧固螺丝 (4) 底面的紧固螺丝
6.10 AOB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将四个十字螺丝①拧下来,将护罩板②从设备后面板上取下来。
3. 将两个十字螺丝④从设备后面板上拧下来,从设备后面板上将两个 十字螺丝③拧下来。
4. AOB 电路板⑤从主板上拉出来。
图 6-21:AOB 电路板拆卸/安装 (5) SDI 电路板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5.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 M2.5x3 螺钉将电路板固定到位。
安装完毕(新的)AOB 电路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使用电路板输出的功能。
42
更换部件及模块
6.11 MFB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将插针式接头②上的安全胶除去。
3. MFB 电路板上将插针式接头②的插头断开。
6-22MFB 电路板拆卸/安装
(1) MFB 电路板 (2) RGB 电路板的插针式接头
ST3/线缆
4. 将四个十字螺丝①拧下来,将护罩板②从设备后面板上取下来。
5. 将两个十字螺丝⑤从设备后面板上拧下来,从设备后面板上将两 个十字螺丝⑥拧下来。
6. MFB 电路板从主板上拉出来。
7.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 M2.5x3 螺钉将电路板固定到位。
使用硅胶(Elastosil E41)密封插针式接头。
安装完毕(新的)MFB 电路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6-23:设备后视图,MFB 电路板 的位置
(3) 4 个紧固螺丝 (4) 护罩板,带排气口 (5) 2 个紧固螺丝 (6) 底面的 1 个紧固螺丝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43
更换部件及模块
6-24RGB 电路板拆卸/安装
(1) RGB 电路板 (2) MFB 电路板的插针式接
ST3/线缆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电路板输出的功能。
6.12 RGB电路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将插针式接头②上的安全胶除去。
3. RGB 电路板上将插针式接头②的插头断开。
6-25:设备后视图,RGB 电路 板的位置
(3) 4 个紧固螺丝 (4) 护罩板,带排气口 (5) 2 个紧固螺丝 (6) 底面的 2 个紧固螺丝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4. 将四个十字螺丝①拧下来,将护罩板②从设备后面板上取下来。
5. 将一个十字螺丝⑥从设备底面板上拧下来,从设备后面板上将两个十 字螺丝⑤拧下来。
6. RGB 电路板①从主板上拉出来。
7.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硅胶(Elastosil E41)密封插针式接头。
安装完毕(新的)RGB 电路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44
更换部件及模块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使用电路板 RGB 输出的功能。
6.13 主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根据第六章“更换部件及模块”中的步骤,将主板上所有电路板 断开并拆下来。
3. 按下电源的插针式接头的锁闩③,从主板上拆下插针式接头。
6-26:主板拆卸/安装
(1) 主板 (2) 8 个紧固螺丝 (3) 至电源单元的插针式接头 ST2/
线缆
4. 拆下主板①上的八个紧固螺母②。
5. 将主板①从设备上拆下来。
6.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安装完毕(新的)主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检查电源供电情况。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45
更换部件及模块
6-27:挠性板拆卸
(1) 挠性线座 (2) 挠性板 (3) 挠性板插针式接头 (4) SPB 电路板
6.14 设备前面板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SPB 电路板:使用尖嘴钳将挠性板上插针式接头③上的安全胶除 去。
3. 左右两侧来回用小螺丝刀进行挤压,将插针式接头③的锁闩打开。
4. 将挠性板②从插针工接头上拉下来。
5. 使用尖嘴钳将挠性线座①上的安全胶除去,然后将两根挠性线拉起 并取下来。
6. SCB 电路板:使用尖嘴钳将挠性板上插针式接头⑤⑥上的安全胶 除去,半插头从 SCB 电路板上拉下来。
46
更换部件及模块
7. 将设备底面上的四个十字螺丝⑧拧下来。
6-28:拆下至封闭键盘的挠性线 (5) 至封闭键盘的插针式接头 ST6/
线缆,12
(6) 至封闭键盘的插针式接头 ST9/
线缆,4
(7) SCB 电路板
6-29:设备前侧/设备底面
(8) 4 个十字螺丝
8. 从前机架⑨上将每侧的一个十字螺丝拧下来。
6-30:设备前侧/顶视图
(9) 2 个十字螺丝
47
更换部件及模块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9. 将设备前面板拉起来并拆下来。
10.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使用硅胶(Elastosil E41)密封点①③。
安装完毕(新的)设备前面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6.15 封闭式键盘拆卸/安装
48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按照第 46 6.14:设备前面板拆卸/安装中的步骤,将设备前面 板拆下来。
3. 按照第 38 6.12:摄像机连接拆卸中的步骤,将摄像机连接插座 拆下来。
4. 从设备前面板内侧①,将铜胶带②取下来。
更换部件及模块
6-31:取下铜胶带
(1) 设备前面板 (2) 铜胶带(屏蔽) (3) SCB 电路板的两根挠性线
5. 小心地从设备前面板上将采用胶粘接的键盘④取下来。
6.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将线缆从机框孔内拉出来时,切勿损坏
线缆。必须采用新的铜胶带进行屏蔽保护,确保胶带将全部开孔完
全密封。
安装完毕(新的)主板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6.16 电位均衡柱拆卸/安装
图 6-32:封闭式键盘拆卸/安装 (4) 封闭式键盘
重新安装完后的测试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按照第 20 3.7:“打开设备”中规定的步骤,将设备打开。
2. 使用一个 10 mm 的套筒扳手将电位均衡柱①从设备后面板上拆下 来。当拆下部件时,确保锁定螺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
49
更换部件及模块
图 6-33:电位均衡柱位置/设备背 面 (1) 电位均衡柱
重新安装后的测试
6-34:设备支座拆卸/安装
1. 4 个机壳支座
3.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安装完毕(新的)电位均衡柱之后,务必进行如下测试:
z 基本功能测试(参见第 22 页 4.1.3:“基本功能测试”) z 安全测试(参见第 21 页 4.1.1:“安全测试”)
6.17 电位均衡柱拆卸/安装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逆时针方向将紧固螺丝②拆下来,从设备底部③将设备支座①拆下 来。(参见 51页图 6-35 A 放大图:机壳支座)
50
更换部件及模块
6-35A 放大图:机壳支座
2. 设备支座的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
6.18 更换摄像机线
危险! 将设备电源断开。
(1) 机壳支座 (2) 紧固螺丝 (3) 设备底面(底面朝上)
1. 旋转摄像机线插头,将摄像机线从摄像机控制单元的插座上取下 来。
2. 用一只手紧紧地握住摄像机头①,逆时针方向旋转将插头的螺母
从摄像机头上拧下来。
6-36:更换摄像机线
(1) 摄像机头(用户部件) (2) 连接螺母 (3) O 形环 (4) 槽口(摄像机头) (5) 鼻子(插头) (6) 卡夹面 (7) 线缆
51
更换部件及模块
3. 插头/摄像机头的连接紧固扭矩为 150±10 Ncm,使用一个 14 号开
口钳将连接处松开。
坏摄像机头。然后用手将连接彻底拧开。
4. 检查摄像机头部 O 形环③是否损坏。
5. 检查插头/线缆处的连接鼻⑤是否损坏。
6. 组装步骤与上述步骤相反。在重新组装过程中,必须将一个完好无
损的 O 形环③安装到摄像机头上。进行部件连接时,确保连接鼻 ⑤正好对准槽口④。
7. 摄像机头的紧固扭矩应为 150±10 Ncm,使用该扭矩紧固连接头②。
在钳子
的两了夹嘴⑥上垫上两片薄纸,防止损
52
7 备件清单
备件清单
名称 部件号 电源单元 ECM ECM 40VS12 SNT 12V/40W
DV 主板 721 DVB 电路板
电路板 C60PSCB 电路板 C600CBB 电路板 C600AOB 电路板 C600RGB 电路板 C600SPB 电路板 C600MFB 电路板 M600MB 主板 电路板 C600SDI(备选项) 电缆 M60 SB-SA(带插头的带式电缆,8 针,蓝色) 电缆 C600SCB-C600SPB(带插头的带式电缆,8 针,红色) 电缆 C60 SCB-SPB(带插头的带式电缆,16 针,红色) 熔断器 0.8 A T O 形环 19x1.5 Viton 70 防护罩 C600 PA 针(电位均衡柱) 摄像机连接插座套装(Hirose) 触点弹簧 C60 机壳支座,套装,红色 支撑杆,红色 滑盖,红色 设备盖子,套装,釉质涂装 盖子,套装,红色 环形螺母 C60 CCU 扳手 封闭式键盘,HDC 905 WOLF 电源插座,套装 铜箔,19mm,胶带,(铜胶带) 摄像机线
Elastosil E 43 透明胶(硅胶)
72321730 72321731 72321732 72321733 72321734 72321735 72321736 72321737 72321738 72321739 72321740 72325373 72325374 72325375 72315006 74002286 723231107 72323138 723231108 723231109
64215.020
64204.166
64127.065
64010.021
64010.024 74010076
1741
7232 723231110 70066352
64330.873 600000070
ZH
53
技术数据
8 技术数据
5:用户部件(摄像机头)
摄像机头 3 x 1/3",镜头芯片CCD传感器 3 x 1/3",镜头芯片CCD传感器 敏感度 最小照明度 操作 两个可编程摄像机头键(用户可以设置10
安全 防水符合标准IEC 529要求,等级IPX7 BF
杀菌/消毒 浸入式,完全装配上镜头及摄像机线缆(拧
尺寸,不包括镜头 系统
重量 6.00 oz / 6.0 oz (包括调焦镜头及快接头) 160 g / 5.6 oz (包括调焦镜头及快接头) 快接头 牢靠固定内窥镜(目镜),所有型号及类型,
摄像机线缆 高挠性专用线缆,3 m / 9.8 ft,防水功能,
操作条件 环境温度:+5°C +40°C / +41°F
运输及存储条件 环境温度:-20°C +60°C/ -4°F至
3 CCD 摄像机(3 HD 1 CCD 摄像机(1 HD
1.5 lux 1.5 lux
2.7 lux 2.7 lux
两个可编程摄像机头键(用户可以设置10
种不同的自定义功能)
级(防触电保护等级:用户部件类型BF), 用户部件对CCU室的绝缘电阻测试最大
500V DC
好防护罩)。与STERIS SYSTEM 1® 兼容, 最大500个周期;与with STERRAD®改进 版兼容,最大500个周期
ø 38 L=91 mm / ø 1.49 英寸、 L=3.52 英寸(长度包括调焦镜头及快接头)
摩擦可调
无需专用工具即可更换,防短路
+104°F;气压:700 1060 hPa;空气 湿度:30至最大. 85%(无冷凝)
+140°F;气压:700 1060 hPa;空气 湿度:最大. 90%
种不同的自定义功能) 防水符合标准IEC 529要求,等级IPX7 BF 级(防触电保护等级:用户部件类型BF), 用户部件对CCU室的绝缘电阻测试最大
500V DC
浸入式,完全装配上镜头及摄像机线缆(拧
好防护罩)。与STERIS SYSTEM 1® 兼容, 最大500个周期;与with STERRAD®改进 版兼容,最大500个周期;高压灭菌,134°C,
3分钟,最大500个周期。 ø 38 L=91 mm / ø 1.49 英寸、 L=3.52
英寸(长度包括调焦镜头及快接头)
牢靠固定内窥镜(目镜),所有型号及类型,
摩擦可调 高挠性专用线缆,3 m / 9.8 ft,防水功能, 无需专用工具即可更换,防短路 环境温度:+5°C 至+40°C / +41°F至 +104°F;气压:700 至 1060 hPa;空气 湿度:30至最大. 85%(无冷凝) 环境温度:-20°C 至 +60°C/ -4°F至 +140°F;气压:700 至 1060 hPa;空气 湿度:最大. 90%
54
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具有“摄像机头探测”功能,因此,只要连接好 任何摄像机头(3CCD 摄像机头/1CCD 摄像机头),则会探测出来,并且会 相应地自动调整设置值。
技术数据
6:摄像机控制单元(CCU
CCU
操作 配置有薄膜按键/摄像机头键,ON/OFF(启/停),白 色 平 衡、菜单设
输出:
1x HD DVI 1x HD RGB 模拟 (VGA) 2x S-视频 (Y/C S-VHS) 2x VIDEO (BNC) 1x Firewire/DV 1x SDI (BNC) (备选项)
接口 PC接口RS 232 C,遥控 (3.5 mm插孔) 电压 全球医疗设备电源:100 240 V AC ±10%,50/60 Hz 电流 最大400 mA 熔断器 安全 根据EN 60601-1EN 60601-2-18进行安全测试
操作条件 环境温度:+5°C +40°C / +41°F+104°F;气压:700 1060
运输及存储条件 环境温度:-20°C +60°C/ -4°F至+140°F;气压:700 至 1060
尺寸 330 x 100 x 360 mm / 13 x 3.9 x 14.2 英寸 (宽xx深) 重量 大约3.9 公斤 / 8.6 磅
数字信号处理,干扰抑制+6 dB 信号噪音比>62 dB 暴光可变控制1/16,000 s 自动残余信号放大400 % 数字动态光圈 自动快门关闭 自动白色平衡,数字存储 SPOT及INTEGRAL测量范围 视频等级可调 COLORAMA颜色调节器;颜色测试图 自动自测试功能;所有设置值具有用户菜单
置功能
DVI (24+5)连接,数字RGB 24位,分辨率1280 x 1024 1x模拟RGB15SUB-D-HD插座,Vss = 0.8 V、Z0=75 Ohm、分 辨率1280 x 1024 2x S-VIDEO (4-针最小 DIN, Vss = 1 V,Z 2x VIDEO (BNC 接头, Vss = 1 V, Z
=75 Ohm)
0
=75 Ohm)
0
1x火线/DV(DV插座 4/6针),数据传输率400 Mbit/s,符合 IEEE1394a-2000 PRO DV25标准,设备等级AV/C(摄像机设备), 与带有KB88522 KB904412补丁的WIN XP SP 2兼容。 BNC连接,Vss = 0.8 VZ0=75 Ohm,数据传输率270 Mbits/s,符 ITU-R BT.656/SMPTE-259M标准。
2 x 250 V T 0.8 A
根据EN 60601-1-2进行电磁兼容测试 防护等级I 机壳防护 防触电保护:设备类型BF
CE标志 TÜV标志
hPa;空气湿度:30至最大. 85%(无冷凝)
hPa;空气湿度:最大. 90%
55
ZH
技术数据
6:摄像机控制单元(CCU
所有技术数据可能会进行变更、修改或改进,不单独进行通知。
56
9 附录
9.1 维修与检查单
维修保养日期
维护与检查单
ZH
设备类型 使用地点 软件版本 测试人员 公司
序列号
I. 安全测试
机械状况 电路板 清洁度 主熔断器 布线
II.功能测试(参见维修保养手册)
前面板和外壳 标签 / 标识
III. 注意事项
日期
签字
57
德国 RICHARD WOLF GmbH 75438 Knittlingen Pforzheimerstr. 32
电话: +49 70 43 35-0 传真: +49 70 43 35-300
MANUFACTURER info@richard-wolf.com www.richard-wolf.com
比利时/荷兰 N.V. Endoscopie RICHARD WOLF Belgium S.A. Industriezone Drongen Landegemstraat 6 9031 Gent -Drongen
电话: +32 92 80 81 00 传真: +32 92 82 92 16
endoscopy@richard-wolf.be
www.richard-wolf.be
营销办事处 阿拉伯联和酋长国
RICHARD WOLF Middle East P.O. Box 500283 AL Thuraya Tower 1
th
Floor,
9 Room 904, Dubai
电话: +9 71 43 68 19 26 传真: +9 71 43 68 61 12
middle.east@richard-wolf.com
www.richard-wolf.com
美国 RICHARD WOLF Medical Instruments Corp. 353 Corporate Woods Parkway Vernon Hills, Illinois 60061
电话: +1 84 79 13 11 13 传真: +1 84 79 13 14 88
sales&marketing@richardwolfusa.com www.richardwolfusa.com 法国 RICHARD WOLF France S.A.R.L. Rue Daniel Berger Z.A.C. La Neuvillette 51100 Reims
电话: +33 3 26 87 02 89 传真: +33 3 26 87 60 33
endoscopes@richardwolf.fr
印度 RICHARD WOLF India Private Ltd. JMD Pacific Square No. 211 A, Second Floor Bechind 32 Gurgaon - 122 001 National Capitol Region
电话: +91 12 44 31 57 00 传真: +91 12 44 31 57 05
india@richard-wolf.com
www.richard-wolf.com
nd
Milestone
英国 RICHARD WOLF UK Ltd. Waterside Way Wimbledon SW 17 0HB
电话: + 44 20 89 44 74 47 传真: + 44 20 89 44 13 11
admin@richardwolf.uk.com www.richardwolf.uk.com 奥地利 RICHARD WOLF Austria Ges.m.b.H. Wilhelminenstraße 93 a 1160 Wien
电话: +43 14 05 51 51 传真: +43 1405 51 51 45
info@richard-wolf.at www.richard-wolf.at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