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指南
丹佛斯冷冻涡旋压缩机
LLZ 并联应用
50 - 60 Hz - R404A - R507
http://danfoss.com/china
应用指南
目录
总览......................................................................4
范围 ............................................................................ 4
优点 ............................................................................ 4
油管理概念................................................................5
主动回油系统 .................................................................... 5
被动回油系统 .................................................................... 6
运行工况..................................................................8
电机电源 ........................................................................ 8
压缩机环境温度 .................................................................. 8
运行界限 ........................................................................ 8
制冷剂和润滑油 .................................................................. 8
排气温度保护 .................................................................... 8
高低压保护 ...................................................................... 8
启停次数限制 .................................................................... 8
系统设计建议..............................................................9
基本管路设计 .................................................................... 9
膨胀阀 ......................................................................... 10
吸气储液器 ..................................................................... 10
吸气头管 ....................................................................... 10
油位调节器 ..................................................................... 11
油分离器/储油器 ................................................................ 12
主动回油系统的油分离器/储油器 .................................................. 12
并联机组经济器 ................................................................ 14
制冷剂充注限制 ................................................................. 14
安装和检修...............................................................15
管路设计 ....................................................................... 15
接线和旋转方向 ................................................................. 15
故障分析 ....................................................................... 15
声音和振动管理...........................................................16
运行噪音 ....................................................................... 16
订货信息.................................................................17
并联系统 LLZ013-15-18-24.................................................18
LLZ013-024 不同型号双机/三机/
LLZ013-024 同型号双机并联 ...................................................... 18
压缩机安装 ..................................................................... 19
吸排气口连接 ................................................................... 20
油平衡连接 ..................................................................... 20
四机并联 .......................................... 18
3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总览
范围
优点
应用指南介绍了 LLZ 压缩机并联在低温制冷应用中的
运行特性、设计特点和应用要求。它们
准压缩机和带经济器压缩机。
为了确保正确的并联安装和运行,请务必遵
议:
压缩机并联是指一个通过共用吸气管路和共用
路将多个压缩机相互连接在一起的系统。
采用并联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通过更有效的制冷量和能
耗控制来降低运行成本。这要归功于控制每台压缩机
的启停,使得并联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制冷量的要求。
采用并联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提高部分负荷能效。并
联系统中,当某台或几台压缩机停机时,其他
则在 100% 满负荷运行。因此,部分
同时适用于标
循以下建
排气管
压缩机
负荷能效非常接近
•
务必遵守这些指南中的所有说明,以及每一台压缩
机的安装指导和单机压缩机的选型和应用指南。
• 对于特殊应用所需的其他系统组件,必须始终遵循
供应商的相应说明。
满负荷能效。而传统定速压缩机的卸载运行方式,则
在部分负荷运行时,牺牲了部分负荷能效。
4 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油管理概念
主动回油系统
全封涡旋压缩机中的吸气会流经油池,这使得并联压缩
机油池压力难以保持平衡。由于油平衡通常取决于油池
的压力平衡,因此需特别注意这点。丹佛斯商用压缩机
开发了专门的油管理系统,能够确保压缩机之间保持
正确的油平衡,但仍建议进行测试来验证系统中的油平
衡。
吸气
头管
止回阀
压缩机1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
止回阀 止回阀 止回阀
压缩机2 压缩机3 压缩机4
为了确保合理的油分配,LLZ 压缩机可以采用被动和
主动回油两种系统。
高压
低压
止回阀
集成式油分离器/
储油器
油过滤器
主动回油系统能够实现更灵活高效的油管理。强烈建
议采用主动回油,以提高并联系统的可靠性。油管理
主要通过油位调节器和油分离器,在需要的时候进
行供油。主动回油系统因此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油状
态。
丹佛斯已经验证了采取主动回油的双机/三机/四机并
联配置。
对于两台以上压缩机的并联配置,始终建议采用吸气
头管。每台压缩机均将配备油位调节器,以便控制油
位平衡。
为了避免制冷剂从高压侧回流,始终建议在每台压缩
机的排气管路上安装一个止回阀,以及在系统中油分
离器的出口上安装一个止回阀,这样可以防止制冷剂
迁移。
关于油分离器/储油器和油位调节器的更多详细信
息,请参阅本指南中的"系统设计建议"。
5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油管理概念
被动回油系统
被动回油系统是指未采用任何测量或控制设备
(例如油位调节器和油控制器)的油管理系统。相对
而言,采用了此类测量或控制设备的系统称为主动回
油系统。
止回阀
油平衡管
压缩机1 压缩机2
丹佛斯仅对同型号双机并联进行了被动回油系统的验
证。
至冷凝器
止回阀
带浮球阀的
油分离器
吸气头管
来自蒸发器
油过滤器
6 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油管理概念
这是并联压缩机最简单且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在空
调应用中非常普及,但在制冷应用中,由于工作条件
苛刻导致这种系统需要特别注意。
丹佛斯仅对同型号双机并联的被动回油系统进行了验
证。压缩机油池和低压壳体通过位于压缩机下部的连
接管(安装在原油视镜上)连接,能够确保油平衡。
吸气头管的设计非常严格,以确保两台压缩机同时运
行时的压降平衡以及系统回油的平均分配。
这种系统非常注重管路的尺寸和设计,因为油池压力
出现极小差异就可能导致油位的明显变化。该系统需
确保正确的吸气管路平衡。
对于 LLZ 同型号双机并联,可采用带浮球阀的油
离器进行回油,使润滑油回流到主吸
管连接在标准压缩机的油视镜之处。为了避免制冷剂
从高压侧回流,始终建议在每台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上
安装一个止回阀,以及在系统中油分离器的出口
装一个止回阀,这样可以防止制冷剂迁移。
针对采用非主动回油控制的油平衡管路系统,丹佛斯
应用工程师提出了以下建议:
•
需采用适当(足够)尺寸的吸气头管,确保制冷剂
气体和油均匀回流到每台压缩机;同时,吸气头管应
水平安装。
气管路。油平衡
分
上安
• 为了确保压缩机回油充分,丹佛斯建议吸气头管的
尺寸要求为:H>5D。
D
主吸气管
高度
H
• 油平衡管道的外径为 ½"。
•
当机组运行在较低环境温度时,如果只有一台压缩
机在运行,需要在一段时间后让两台压缩机同时运行
以实现更好的油循环,这一点对于低负荷工况尤为重
要
丹佛斯可提供同型号双机并联的被动回油管路图纸,
请联系丹佛斯获取更多信息。
• 必须确保所有压缩机均安装在相同水平位置,同时
给予合适的防止回液的保护。
7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运行工况
电机电源
压缩机环境温度
运行界限
制冷剂和润滑油
LLZ 压缩机可以在如下所示的名义电压下正常运行。在
表中所示的电压范围内,可以欠压和过压运行。在欠压
运行时,必须特别注意电流消耗。
电机电压
代码2
名义电压 50 Hz 200-220 V - 3 ph 380-415 V - 3 ph - -
电压范围 50 Hz 180 - 242 V 342 - 456 V - -
名义电压 60 Hz 208-230 V - 3 ph 460 V - 3 ph 575 V - 3 ph 380 V - 3 ph
电压范围 60 Hz 187 - 253 V 414 - 506 V 517 - 632 V 342 - 418 V
LLZ 涡旋压缩机适用的环境温度为 -35°C到50°C
压缩机设计采用 100% 的吸气冷却,无需额外风扇冷
却。
丹佛斯商用压缩机对于并联压缩机经过验证,确保对
压缩机原有运行界限没有任何影响。
经认证的适用于 LLZ 单机压缩机的制冷剂和润滑油
也适用于并联配置。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LLZ
LLZ 涡旋压缩机可用于四种电机电压。
电机电压
代码4
。
环境温度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甚微。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LLZ 应用指南"。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LLZ 应用指南"。
应用指南"。
电机电压
代码7
电机电压
代码9
排气温度保护
高低压保护
每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不能超过 135°C。
如果高压和低压开关设置无法防止压缩机的运行超出
其指定的应用范围,则需要排气温度(DGT)保护。
抽空循环开关设定值应该略高于压缩机安全压力开关
设置最小值。压缩机压力开关决不能旁通,必须能够
关停所有压缩机。高压安全压力开关必须能够关停所
有压缩机。
启停次数限制 系统设计必须保证压缩机在启动后至少运行2分钟以
提供足够的电机冷却和回油。注意系统设计对回油的
影响。
每小时启动次数应该不超过12次(使用电阻软启动附
件时不超过6次),超过12次将影响压缩机寿命。如果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LLZ 应用指南"。
在可能情况下(例如 PLC 控制器),建议将低压安
全开关设定导致的压缩机自动重启次数限制在12小时
内低于3-5次。
关于设定建议值,请参阅"LLZ 应用指南"。
可能,在控制电路中安装一个防短循环定时器,参
阅"LLZ 应用指南建议接线逻辑"章节电路图所示。建
议使用3分钟(180秒)定时器。
丹佛斯建议使用重启延时继电器来限制压缩机的启
停。
8 FRCC.PC.032.A4.41
高压
低压
>3.6 m/s
<15 m/s
0.5% >
最大值
:4 m
U�
形弯
>3.6m/s
蒸发器
>7.6 m/s
最大值
:4 m
应用指南
系统设计建议
基本管路设计 正确的配管必须确保即使在最低系统负荷的情况下也
有充足的回油。此时还需要特别考虑回气管路的尺寸
和倾斜角度。设计回气路管时,不能出现油陷阱,防
止停机时油和制冷剂向压缩机迁移。
如果蒸发器位于压缩机上方,强烈建议增加抽空循
环,如果没有抽空循环则应当在蒸发器出口的吸气管
路上设计一个倒U形弯管,以防止停机的时候制冷剂
进入压缩机。
如果蒸发器装在压缩机下方,要在上升管路上
形弯管,以确保压缩机回油(参阅图1)。
如果冷凝器装在压缩机上方时,在靠近压缩机的位置
应安装合适尺寸的U型弯,以防止停机后离开压缩机
的润滑油回流到压缩机排气端。上面的倒U型弯也可
以在停机时防止液态制冷剂回流到压缩机。
2)。室内和室外机的最大高差不宜超过8米。如果超
过这个限制,系统制造商应给予特别的注意,以确保
压缩机的稳定性。
设置U
(参阅图
换热经济器的管路设计应当使得气体和液体逆向流动,
来保证换热优化,以达到最佳过冷效果。
管道设计应具备适当的三维自由度(参阅图2)。
合适的管路连接装置,管路不要与周边的物体相接
触。这样可以确保避免额外的振动,这种振动会引起
疲劳失效和摩擦失效,最终导致管路连接的失效。除
了管路和连接的失效,振动还会被传递到周边的部
件,导致严重的噪声。(更多信息,参见‘噪声和振
动管理’一章)。
除非有
为了确保正确的制冷剂和油循环,通常建议所有管路
中的流速限制为:
• 水平/竖直排气流速:不高于 15m/s;
• 竖直吸气流速:不低于 7.6m/s;
• 水平吸气流速:不低于 3.6m/s;
• 水平/竖直液体流速:大约 1.5m/s;
• 吸气头管气体流速:不高于 4m/s。
9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系统设计建议
膨胀阀 当压缩机并联机组用于单蒸发器系统时,膨胀阀(机
械或电子式)的选型尤为重要,必须同时考虑最小和
最大制冷量。这样能够确保所有情况下正确的过热度
吸气储液器
控制,满足最小5K的压缩机吸气过热度
应确保稳定控制制冷剂进入蒸发器。采用过大的膨胀
阀可能引起流量不稳定。
可以采用略低于满负荷时膨胀阀尺寸。对并联机组这
一点相当重要,在低负荷时需要频繁的启动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的设计仅用于压缩气体。吸气储液器能够
防止液态制冷剂和油突然激增并从吸气管路进入压缩
机,使其受到损坏。低温应用必须采用吸气储液器,
除非通过了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严格测试认证。
吸气储液器的选型应根据以下三个方面:
1. 储液器应针对不同工况均能提供足够的储液
通常,储液量应不小于系统制冷剂充注量的50%。如果
可能,此值应根据实际测试进行校核。
。膨胀阀选型
量。
吸气头管
为了实现并联系统的有效油管理,压缩机润滑油的流
出和返回流速应大致相同,这样才能够始终保持适当
的油位。
如果膨胀阀无法在变负荷工况下提供稳定的过热度控
制,将导致压缩机回液。
膨胀阀需要设置足够的过热度,以确保在低负荷工况
下的合理过热度水平。要求最低稳定过
外,制冷剂充注足够才能确保冷凝
度,以避免膨胀阀之前的液体管路出现闪发蒸气
2. 储液器不能引起系统管路的额外压降
3. 储液器应能够在一定变负荷工况下提供合适速度的
回油
。
在选型时,需遵照吸气储液器指南。
吸气头管中油位上升时实现适当回油。压缩机吸气管
路必须始终从顶部插入吸气头管。推荐吸气头管设计
如下所示。
热度为 5K。此
器中合理的过冷
。
丹佛斯建议采用足够尺寸的吸气头管,以便回流到每
台压缩机的制冷剂和油能够均匀分配。从头管出来的
每台压缩机的吸气管必须插入到吸气头管内。这样配
置能够使吸气头管进口达到较高的气体流速,以及当
吸气至压缩机
总吸气
吸气至压缩机
10 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系统设计建议
为了确保理想的压力平衡,吸气头管必须均匀对称,
从吸气头管到每台压缩机之间的管路尽量短并等同。
对于主动回油系统,这些建议并不是非常关键。
为了确保吸气头管安装,丹佛斯提供如下必要建议:
• 应采用适当尺寸的吸气头管,确保制冷剂气体
均匀回流到每台压缩机;同时,吸气头管应
装。
和油
水平安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可监控油位和通过开关电磁阀来控制喷
油,使压缩机曲轴箱中保持合理油位。如
位无法在短时间(设定值)内恢复
器,同时关闭压缩机以防止损坏(有些油位调节器没
有报警功能)。
由于功能不同,油位调节器分为三种类型:电子、机
械和机械电子式。对于高压储油器系统,丹佛斯建议
使用电子油位调节器以实现有效的油调节,不推荐机
械浮球油调节器。对于低压系统,所有类型均适用。
丹佛斯已验证以下油位调节器。由于制冷系统的运行
工况不同,客户需验证各自适合的配置方案。
果曲轴箱油
,将触发报警接触
• 吸气头管中的气体流速最高为 4 m/s。
• 吸气管路和吸气头管必须进行隔热处理,以限制吸
气过热度。
• TEKLAB:
TK3-DANF-R01: 整体表现优异。该油位调节器准确判
断油位,即使在油沫出现的情况下。采用新型控制模
块后,其报警前的总时间为4分钟,适用于 LLZ 压缩
机。TEKLAB 可以完美安装到 LLZ
处。油位调节器前端还需安装一个过滤器。
• Henry AC&R:
OP-02: 工作和控制逻辑同样很适合 LLZ 压缩机,适合
油视镜安装,但不是非常匹配。油位调节器前端还需
安装一个过滤器。
注意:客户必须参阅油位调节器制造商的相关指南,
保证正确设置和使用。
压缩机的油视镜接头
11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油分离器/ 储油器
系统设计建议
被动回油系统的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的作用是拦截混入制冷剂压缩气体中的润滑
油,使其回流到压缩机以确保运动部件的有效润滑,
同时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在并联系统中,油分离器
安装在压缩机排气管路中,如下图所示。
被动回油系统
止回阀
油平衡管
压缩机1 压缩机2
本指南中未包含油分离器的分类。如需更多详细信
息,请参阅制造商的应用指南。
对于被动回油系统,建议采用带浮球阀的油分离器。
浮球阀能够控制油流量并在回油管路中充当毛细管作
用;因此,系统中无需安装专门的回油毛细管。
至冷凝器
止回阀
带浮球阀的
油分离器
主动回油系统的油分离器/
储油器
吸气头管
来自蒸发器
如果客户采用主动回油系统,需要考虑同时采用油分
离器和储油器。
主动回油系统
吸气
头管
止回阀
压缩机1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 油位调节器
止回阀 止回阀 止回阀
压缩机2 压缩机3 压缩机4
油过滤器
由于系统设计、负荷和除霜循环等因素,油分离器的
回油量将会不同。因此,需确保安全储油才能实现主
动回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高压
低压
止回阀
集成式油分离器/
储油器
12 FRCC.PC.032.A4.41
油过滤器
应用指南
系统设计建议
高压储油器(油分离器/储油器组合)
丹佛斯建议主动回油采用高压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将
共用油分离器/储油器内的油维持在排气压力(参阅
下图)。其优势是这种系统无需单独的储油器,而采
用集成式油分离器/储油器,相对于传统低压系统可
以实现成本节约。从应用角度看,高压系统较传统低
压系统更为关键,必须确保安装的油分离器和储油器
共用吸气头管
主动回油:带高压储油器(集成式油分离器/储油器)
具有足够的尺寸和储油能力(根据制造商建议),以
使其始终存有润滑油。同时特别注意避免排气进入储
油器油池,以免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排气温度和油温
较高、降低润滑能力以及热气旁通引起的效率损失。
至冷凝器
来自蒸发器
油分离器/储油器
油过滤器
带单独油分离器的低压储油器
低压系统中普遍采用储油器来控制运行期间的油量变
化(参阅下文)。在该配置中,通过一个压差阀(止
回阀)使储油器的压力保持在略高于压缩机吸气压力
的水平。因此,油中溶解的制冷剂量将受到限制。当
共用吸气头管
主动回油:带低压储油器
油进入压缩机时压降变小,油槽中形成的闪发气体更
少。为保证足够油流量,从储油器到压缩机之间所需
的压差由取决于系统,比如应用和所用零部件。
至冷凝器
来自蒸发器
压差
止回阀
带浮球阀的油分离器 储油器
油过滤器
13FRCC.PC.032.A4.41
电磁阀
干燥过滤器
毛细管W
经济器
压缩机1 压缩机2
至蒸发器
膨胀阀
干燥过滤器
经济器
压缩机1
电磁阀
压缩机2
至蒸发器
来自冷凝器/储液罐
来自冷凝器/储液罐
应用指南
系统设计建议
简言之,主动回油系统将考虑同时采用油分离器和储
油器。
对于采用高压储油器系统的主动回油,
油功能的油分离器(无浮球阀),
建议采用带储
即集成的油分离器/
储油器。对于低压储油器系统,建议同时采用带浮球
阀的油分离器。
通常,丹佛斯建议采用高压储油器系统(带储油功能
的油分离器)。
丹佛斯已验证以下油分离器。由于制冷系统的应用不
同,客户需验证适合各自解决方案的特殊配置。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油分离器应用指南。
被动回油系统
国家*
公司
型号
类型 过滤式 撞击式 撞击式 过滤式 过滤(除雾)式 离心式
注意*:此处列出的国家/地区仅表示油分离器目前在当地是否有售。上述所有产品 均由丹佛斯进行了验证。
CN NAM/CN NAM/CN EMA EMA EMA
Fasike O&F Emerson ALCO Henry AC&R Frigomec Frigomec Carly
F-65 A-WE S-CE SO/ERS SO/ER Turboil- F(PVE 油)
主动回油系统
国家*
公司
型号
类型 离心式储油 过滤式储油 离心式储油
注意*:此处列出的国家/地区仅表示油分离器目前在当地是否有售。上述所有产品 均由丹佛斯进行了验证。
CN EMA EMA
Fasike O&F Frigomec Carly
F-66Q SRO/ERS Turbo il- R(PVE 油)
并联机组经济器
制冷剂充注限制
带经济器运行的并联机组可以采用一个单独的经济器
(换热器)。系统可以在液体侧共用单管路,在气体
如果制冷剂充注超过限制,则应安装储液器和吸气储液器来确保系统可靠运行。
压缩机型号
双机并联
三机并联
四机并联
LLZ013-015-018 5.9
LLZ024 9.4
LLZ013-015-018 7.7
LLZ024 12. 3
LLZ013-015-018 10.0
LLZ024 16.0
制冷剂充注限制
(Kg )
侧使用多管路。如果制冷剂要喷射入某固定压缩机
内,则应始终安装一个止回阀。
14 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安装和检修
管路设计
接线和旋转方向
故障分析
考虑到 LLZ 有不同的并联方案,丹佛斯仅提供同型号
双
机并联配置的管路设计。对于不同型号双机、三机
和四机并联主动回油系统,客户可根据流速限制进行
各自的设计。
对于同型号双机并联,在后面的页面中提供了明确的
外形图。客户必须遵循这些图纸。
切勿更改图纸标识的管路直径和接口型式。对于被动
双机并联的所有压缩机必须单独进行接线。 压缩机应按照正确的旋转方向运行。通过每台压缩机
当并联系统中的一台压缩机出现故障时,外来颗粒进
入其他压缩机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增加。因此,必须尽
快进行故障分析,确保整个装置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回油系统,油平衡管应使用铜管,安装时不能超过接
口高度并且必须保持水平,这样才能避免集油。
如需专用图纸,请联系丹佛斯。
的接线(L1-T1、L2-T2、L3-T3),保证相序正确。
例如:油分析)。
15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声音和振动管理
运行噪音
下面是在 ARI LBP 低温工况下的平均噪音值
型号
LL Z013 双机并联 80 72 82 74
LL Z015 双机并联 82 74 85 77
LLZ018 双机并联 85 75 86 76
LLZ024 双机并联 87 77 88 78
声 功 率( dBA )
无隔音罩
50Hz 60Hz
声 功 率( dBA )
有隔音罩
声 功 率( dBA )
无隔音罩
声 功 率( dBA )
有隔音罩
16 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订货信息
对于双机并联,必须订购2台压
件。丹佛斯 LLZ 压缩机提供
并联组件代码 120Z5073,包括如下零件:
名称 数量
平垫圈
1
脚垫
2
螺纹接口套管
3
螺纹接口螺帽
4
转接头
5
6 O 型密封圈 2
特氟龙密封圈
7
缩机和1套双机并联组
工业包装或单个包装。订
购时请参阅单机压缩机应用指南。
所有型号的 LLZ 双机并联采用同一种并联组件。
8
8
2
2
2
2
17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并联系统 LLZ013-15-18-24
LL Z013-024 不同型号双机/
四机并联
三机/
LL Z013-024 同型号
双机并联
主动回油系统
这些并联必须使用主动回油系统。
丹佛斯不提供这些并联图纸。管路尺寸的计算,请参
阅"基本管路设计"版块中的流速限制。客户需要自行
验证。
A
主动回油(50 Hz)
双机并联型号
LLZ013-018 1/2" 3/4" 1"1/8
LLZ024 3/4" 1"1/8 1"3/8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图纸 0ZZ0218B(50Hz)。
注意:尺寸均为外径。
A B C
B
C
18 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被动回油系统
并联系统 LLZ013-15-18-24
E
D
A
C
B
被动回油(50 Hz)
双机并联型号
LLZ013-018 1/2" Ø64,00 1"1/8 3/4" 1/2"
LLZ024 1/2" Ø79,38 1"3/8 1"1/8 3/4"
如需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图纸 0ZZ0217B(50Hz)。
注意:尺寸均为外径。
A B C D E
压缩机安装 使用压缩机附件包所带的橡胶脚垫将并联机组安装在
系统框架上。
使用"双机并联组件"120Z5073(需单独订购)
中提供的平垫圈 和刚性脚垫 将压缩机安装
在导轨(非丹佛斯提供)上。另外减震垫
(压缩机附件包)必须安装在导轨下面(参阅下图)
。
紧固力矩 15Nm
紧固
力矩 15Nm
19FRCC.PC.032.A4.41
应用指南
并联机组 LLZ013-15-18-24
吸排气口连接
吸气和排气管路均采用螺纹接口连接。管路 和套管
'焊接并使用螺帽'连接到压缩机上。
注意:套管'
和螺帽'
在 LLZ 单机附件包内,随
压缩机发货
LLZ024)
。
(120Z5067-LLZ013/015/018和 120Z5068-
’
’
吸气管路 排气管路
’
’
油平衡连接
对于被动回油,将油平衡管 和套管 焊接在一起。 螺纹接口螺帽 把套管 和转接头 固定,后者再连接
到油视镜接口。 O型密封圈 和特氟龙密封圈 用于
保证密封。
20 FRCC.PC.032.A4.41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is a worldwide manufacturer of compressors and condensing units for refrigeration and HVAC applications. With a wide range
of high quality and innovative products we help your company to find the best possible energy efficient solution that resp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reduces total life cycle costs.
We have 40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in the development of hermetic compressors which has brought us amongst the global
leaders in our business, and positioned us as distinct variable speed technology specialists. Today we operate from engineering
an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spread across three continents.
Danfoss Turbocor Compressors
Danfoss Scrolls
Danfoss Optyma Condensing Units
Danfoss Maneurop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s
Secop Compressors for Danfoss
Our products can be foun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rooftops, chillers, residential air conditioners,
heatpumps, coldrooms, supermarkets, milk tank cooling and industrial cooling processes.
http://danfoss.com/china
Danfoss Commercial Compressors, BP 331, 01603 Trévoux Cedex, France | +334 74 00 28 29
FRCC.PC.032.A4.41 - January 2015 - Replaces FRCC.PC.032.A3.41 - April 2014 © Copyright Danfoss | Commercial Compressors |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