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 Innov-is 10 User's Guide

Page 1
۵ึጔҋ۵ึጔҋ
㑌ݥഩⵯⴔ䃵㑌ݥഩⵯⴔ䃵
Ⴭ⩗䦷䔨Ⴭ⩗䦷䔨
Ү⩗䄣ᬽΕҮ⩗䄣ᬽΕ
⩤ၿᐾ㑌㏚ᱩ⩤ၿᐾ㑌㏚ᱩ
Page 2
Page 3
1
安全须知
使用机器之前,请先阅读这些安全须知。 本缝纫机是家用缝纫机。
危险 - 为了降低触电的危险:
1 使用后、清洁时或进行本说明书中提到的用户维护调整操作时,或当机器无人看管时,请务必
从电源插座中拔出机器的电源线插头。
警告 - 为了降低灼伤、火灾、触电或人身伤害的危险。
2 打开机盖、上润滑油或进行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任何调整操作时,请务必从电源插座中拔出机器
的电源线插头:
若要断开机器电源,请先将机器切换到符号“○”位置将其关闭,然后再抓住插头,将其从电 源插座拔出。 请勿直接拉电源线。
请务必将电源线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座。 请勿使用拖线板接插电源。
若电源被切断,请务必拔出机器的电源线插头。
3 当电源线或插头破损、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发生过跌落或损坏,或溅上水时,切勿继续使用。
请将机器送到最近的授权经销商或维修服务中心,请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修,或者进行电气或
机械调整。
如果在缝纫机存储或使用期间发现任何异常,如气味、热量、变色或变形,请立即停止使用缝
纫机并拔出电源线。
运输缝纫机时,请务必抓住手柄。 从其它部位抬起缝纫机可能会损坏缝纫机或造成缝纫机掉 落,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抬起缝纫机时,小心不要突然移动或不小心移动,否则后背或膝盖可能会受伤。
Page 4
2
4 请务必保持工作区域清洁:
操作缝纫机时切勿堵塞任何通风口。 要确保缝纫机的通风口和脚踏控制器不要堆积任何飞绒、 灰尘或碎布。
请勿在脚踏控制器上存放任何物品。
请勿使用拖线板接插电源。 请务必将电源线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座。
切勿让任何物体掉进开口或将任何物体插入开口。
请勿在使用喷雾剂或存放氧气的场所使用本机。
请勿在炉子或熨斗等热源附近使用缝纫机;否则,缝纫机、电源线或缝制的衣物可能会点燃,
导致火灾或触电。
请勿将本缝纫机放在不稳定的表面上,如不稳定或倾斜的桌子上,否则缝纫机可能会掉落,造 成人身伤害。
5 进行缝制时要特别小心:
请务必注意针。 请勿使用弯曲的或损坏的针。
请勿用手指触碰任何运动部件。 在缝纫机针附近要特别小心。
在针的部位进行任何调整时,请将缝纫机切换到符号“○”位置将其关闭。
请勿使用损坏的或不正确的针板,否则会导致针断裂。
缝制时请勿拉拽布料,并且进行手工缝制时请注意遵循说明,以免导致针断裂。
6 请勿将本机作为玩具使用:
当儿童使用本机或使用本机时附近有儿童时,请务必悉心看护。
包装本缝纫机的塑料袋不得让儿童接触或被弃置。 切勿让儿童玩耍塑料袋,否则有窒息的危险。
请勿在室外使用。
7 延长使用寿命的注意事项:
存放缝纫机时,请避免阳光直射或湿度高的场所。 请勿在空间加热器、熨斗、卤素灯或其它高 温物体附近使用或存放缝纫机。
清洁外壳时只能使用中性肥皂或洗涤剂。 苯、稀释剂和洗涤粉等可能会损伤缝纫机外壳,切勿 使用。
当更换或安装任何组件、压脚、针或其它部件时,请务必参考本使用说明书以确保正确安装。
Page 5
3
8 修理或调整注意事项:
如果照明灯(发光二级管)损坏,必须由授权经销商进行更换。
如果发生故障或需要调整,首先遵循使用说明书末尾的故障排除表,自己检查并调整缝纫机。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请向当地授权的Brother经销商咨询。
只能将本机用于本说明书规定的用途。
只能使用厂商在本说明书中推荐的配件。
请妥善保管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的内容和本产品的规格若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关于更详细的产品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brother.com
Page 6
4
仅针对英国、爱尔兰、马耳他
和塞浦路斯用户
· 更换插头保险丝时,请使用经ASTA和BS 1362核准的保险丝,例如插头上带有 标 记、额定功率标记等。
· 请务必重新盖上保险丝护盖。切勿使用没有保险丝护盖的插头。
· 如果可用的电源插座不适合本设备提供的插头,应联系授权零售商以获得正确的导线。
针对 AC 输入 220-240V 的国家
和墨西哥的用户
此设备不适合残疾、感应欠佳或智障、经验和知识不足的人士(包括儿童)使用,除非负责其 安全的人员从旁监督或指导其使用设备。应妥善看护儿童,不要让他们玩耍设备。
重要信息
Page 7
5
Page 8
———————————————————————————————————— ————
6
目录
安全须知 ............................................................................................................................1
目录 ...................................................................................................................................6
概述 ...................................................................................................................................8
机器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8
缝纫机 ............................................................................................................................................8
针和压脚部分 .................................................................................................................................9
操作按钮 ..........................................................................................................................................9
操作面板 ..........................................................................................................................................10
附加工作台 .......................................................................................................................................10
配件 ....................................................................................................................................11
附带配件 ..........................................................................................................................................11
选购配件 ..........................................................................................................................................12
1. 准备工作 .......................................................................................................13
打开/关闭缝纫机 ............................................................................................................13
电源注意事项 ...................................................................................................................................13
打开缝纫机 ......................................................................................................................................14
关闭机器 ..........................................................................................................................................14
准备面线和底线穿线 ........................................................................................................15
梭芯绕线 ..........................................................................................................................................15
安装梭芯 ..........................................................................................................................................18
面线穿线 ..........................................................................................................................................20
使用双针 .......................................................................................................................................... 25
更换针 ............................................................................................................................... 27
针的注意事项 ................................................................................................................................... 27
针类型及用途 ................................................................................................................................... 28
检查针的状况 ................................................................................................................................... 29
更换针 .............................................................................................................................................. 29
更换压脚 ........................................................................................................................... 31
压脚的注意事项 ...............................................................................................................................31
更换压脚 ..........................................................................................................................................31
卸下压脚支架 ...................................................................................................................................32
使用选购的同步压脚 ............................
...........................................................................................33
有用的功能 ........................................................................................................................35
改变针的停止位置 ...........................................................................................................................35
缝制筒型或大块布料 ........................................................................................................36
缝制筒型布料 ...................................................................................................................................36
缝制大块布料 ...................................................................................................................................36
2. 缝制基础知识 ................................................................................................39
开始缝制 ............................................................................................................................39
缝制步骤 ..........................................................................................................................................39
选择针迹 ..........................................................................................................................................40
调整针迹长度和宽度 ....................................................................................................................... 40
放置布料 ..........................................................................................................................................41
开始缝制 ..........................................................................................................................................42
加固针迹 ..........................................................................................................................................44
剪线 .................................................................................................................................................46
自动缝制倒缝/加固针迹 .................................................................................................................46
调整线张力 ...................................................................................................................................... 47
有用的缝制技巧 ................................................................................................................48
试缝 ..................................................................................................................................................48
Page 9
7
改变缝制方向 ...................................................................................................................................48
缝制曲线 ..........................................................................................................................................48
缝制厚布料 .......................................................................................................................................48
缝制薄布料 .......................................................................................................................................49
缝制弹性布料 ...................................................................................................................................49
拉起底线 ..........................................................................................................................................50
3. 实用针迹 ........................................................................................................51
包边 .................................................................................................................................... 51
使用曲折压脚“J”缝制包边针迹 ....................................................................................................52
使用包边压脚“G”缝制包边针迹 ....................................................................................................52
基本缝制 ............................................................................................................................53
暗缝针迹 ...........................................................................................................................54
钮孔针迹 ............................................................................................................................56
钮扣缝制 ..........................................................................................................................................59
装拉链 ................................................................................................................................62
装中心拉链 .......................................................................................................................................62
装侧拉链 ..........................................................................................................................................63
缝制弹性布料和松紧带 ....................................................................................................66
伸缩针迹 ..........................................................................................................................................66
安装松紧带 .......................................................................................................................................66
贴布绣、拼布和绗缝针迹 ................................................................................................68
贴布绣针迹 .......................................................................................................................................68
拼布(疯狂拼布)针迹 .....................................................................................................................69
抽纱缝 ..............................................................................................................................................69
自由绗缝 ..........................................................................................................................................70
加固针迹 ............................................................................................................................72
三重伸缩针迹 ...................................................................................................................................72
套结针迹 ..........................................................................................................................................73
使用裁边器(选购) ........................................................................................................................75
4. 附录 ................................................................................................................79
针迹设置 ............................................................................................................................79
实用针迹 ..........................................................................................................................................79
维修保养 ............................................................................................................................81
清洁机器表面 ................................................................................................................................... 81
清洁旋梭 ..........................................................................................................................................81
卸下针板 ..........................................................................................................................................82
故障排除 ........................................................................................................................... 83
错误信息 ........................................................................................................................... 87
操作蜂鸣 .............................................................................................................................88
索引 ....................................................................................................................................89
Page 10
8
概述
感谢您购买本产品。 在使用本款缝纫机前,请仔细阅读“安全须知”,然后阅读本使用说明书以正确操作各种功能。 此外,阅读完本使用说明书后,请将其保存在可快速拿取的地方以供日后参考。
机器部件名称及其功能
缝纫机
a 梭芯绕线器 (第 15页)
卷绕梭芯时,请使用梭芯绕线器。
b 线筒轴(第15页和20页)
将线筒放在线筒轴上。
c 线张力转盘(第47页)
使用线张力转盘调整面线的张力。
d 梭芯绕线导线器和预张力盘(第15页)
卷绕梭芯线时,将线穿过导线器并卷绕预张力盘。
e 挑线杆(第23页)
将线从插槽右侧穿入挑线杆,并从插槽左侧拉出。
f 切线刀(第46页)
将线穿过切线刀可剪断线。
g 附加工作平台(第10页、11页、36页)
将压脚和梭芯存放在附加工作平台中。 缝制筒型布料如 袖口时,取下附加工作平台。
h 操作按钮和缝制速度控制器(第9页)
使用这些按钮和滑块来操作缝纫机。
i 操作面板(第10 页)
用来选择针迹和各种其它针迹设置。
j 针迹选择转盘(第40页)
用来选择要缝制的针迹。
k 针迹显示窗口
该窗口显示所选针迹以及所使用的压脚字母。
l 手轮
将手轮朝自身方向转动,可以缝制针迹或者抬起或放低 针。
m 主电源开关(第14页)
使用此开关来打开和关闭缝纫机。
n 电源插口(第14页)
将电源线上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口。
o 脚踏控制器插口(第43页)
将脚踏控制器电缆末端上的插头插入脚踏控制器插口。
p 送布牙位置开关(第70页)
使用此开关放低或抬起送布牙。
q 压脚拨杆(第20页)
抬起和放低此拨杆可以抬起和放低压脚。
r 导线钩(第16页)
卷绕梭芯线以及为机器穿线时,将线从此导线钩下面穿 过。
s 导线槽(第16页)
卷绕梭芯线以及为机器穿线时,将线从此导线槽下面穿 过。
t 通风口
此通风口可以使马达周围的空气流通。
u 手柄
移动缝纫机时抓住其手柄。
Page 11
9
针和压脚部分
a 穿线器拨杆
使用穿线器穿线。
b 钮孔拨杆
缝制钮孔和套结针迹时放低钮孔拨杆。
c 压脚支架
压脚安装在压脚支架上。
d 压脚支架螺丝
使用压脚支架螺丝将压脚支架固定到位。
e 压脚
压脚在缝制期间给布料施加压力。 请为选择的针迹安装 合适的压脚。
f 针板盖
卸下针板盖来清洁梭壳和外旋梭。
g 送布牙
送布牙输送布料。
h 快装梭芯
不用拉起梭芯线,可直接开始缝制。
i 梭芯盖
卸下梭芯盖,然后将梭芯插入梭壳。
j 针板
针板上标有用于帮助缝制直线接缝的标线。
k 针杆导线钩
将面线从针杆导线钩中穿过。
l 压脚拨杆
抬起和放低此拨杆可以抬起和放低压脚。
m 针夹螺丝
使用针夹螺丝将针固定到位。
操作按钮
操作按钮有助于轻松执行各种基本缝纫操作。
a 开始/停止按钮
按开始/停止按钮可以开始或停止缝制。 当按住按钮不 放时,缝纫机在开始缝制时以低速缝制。 当缝制停止 时,针放低在布料中。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开始 缝制”(第42页)。
b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
按倒缝向/加固针迹按钮可以缝制倒缝针迹或加固针迹。 倒缝针迹是通过按住按钮向相反针迹方向缝制而成的。 加固针迹为在某一处重叠缝制的3至5针。 有关详细 信息,请参见“加固针迹”(第44页)。
c 针位置按钮
按针位置按钮可以将针抬起或放低。 按两下按钮可以缝 制一针。
d 缝制速度控制器
左右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以调整缝制速度。 向左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以降低缝制速度,向右滑动 速度控制器可以提高缝制速度。
Page 12
10
操作面板
使用位于缝纫机正面的操作面板,可以选择针迹以 及指定针迹缝制方式。
a LCD (液晶显示屏)
显示所选的错误信息(
1),针迹长度(毫米)(2),
针迹宽度(毫米)(
3)。
b 针迹长度调整键(第40页)
用来调整针迹的长度。(按“-”侧缩短针迹长度,或 按“+”侧增加针迹长度。)
c 针迹宽度调整键(第41页)
用来调整针迹的宽度。(按“-”侧缩短针迹宽度,或 按“+”侧增加针迹宽度。)
d 自动反向/加固针迹键(第46页)
可以将缝纫机设定为在针迹的开头和结尾自动缝制反向
或加固针迹。
附加工作台
配件存放在附加工作台的存储空间里。
1
将附加工作台的盖子朝您的方向转动,以打 开存储空间。
a 附加工作台 b 配件舱
配件袋放在存储空间中。
备注
将配件放入袋中,然后存放到附加工作
台。 如果配件没有放入配件袋就存放到附加 工作台中,配件可能会掉出来、丢失或损 坏。
a
b
Page 13
11
配件
打开包装盒后,请确认已经附带了下列配件。 如有任何物品缺失或损坏,请与经销商联系。
附带配件
包装盒中还应包含下列物品。
备注
压脚支架螺丝已随机安装,如没有可由授权经销
商提供。 (零件号:XA4813-05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75/11 1 针
90/14 1 针
100/16 1 针
编号 零件名 零件号 编号 零件名 零件号
线筒盖(大) 130012-024
2 包边压脚“G” XE6305-101
XC2691-033
X59370-021
14
3 拉链压脚“I”
15
4
曲折压脚“J”
(在缝纫机上)
XC3021-031
16 备用线筒轴 XE2241-001 17 线筒网 XA5523-020
5 暗缝针迹压脚“R” XE2605-001
18
脚踏控制器
XC8816-021
6 钉钮压脚“M” XE2643-001
XZ5082-001
XC8834-021
7 拆线刀
19 使用说明书 XE9484-001
8 梭芯(4) X52800-120
20 速操作指南
9 针组
21 配件包
10 双针 X59296-121
X59476-021 XC8349-021
22 盘状螺丝刀 XC1074-051
11 清洁刷
23 软盖 XC1103-022
12 螺丝刀(大)
1
钮孔压脚“A”
13
线筒盖(中) 线筒盖(小)
XE2429-001 XC4487-021
XE1372-001 130013-124
Page 14
准备工
12
选购配件
下列为可用的选购配件。
备忘
若要获得选购的配件或部件,请联系最近的授权经销商。 截至印刷时,所有规格均为正确的。 零件号若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请向Brother经销商索取您所购买的机器可用选购配件的完整列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编号 零件名 零件名零件号 编号 零件号
1
裁边器
F054 (XC3879-102)
7
不粘压脚
F007N (XC1949-002)
2
绗缝导向杆
F016N (XC2215-002) 8
开口压脚
F027N (XC1964-002)
3 扩展台
WT8 (XE2472-001)
9 带尺压脚
F035N (XC1969-002)
4 同步压脚 F033N (XC2214-002) 10 1/4英寸压脚 F001N (XC1944-052)
5
自由绗缝压脚
F005N (XC1948-002) 11
带导向杆的1/4英寸压脚
F057 (XC7416-252)
6
单边压脚
F036N (XC1970-002)
Page 15
13
1
1 准备工作
打开/关闭缝纫机
本节介绍如何打开和关闭缝纫机。
电源注意事项
请务必遵守下列有关电源的注意事项。
只能使用普通家用电源作为机器电源。 使用其它电源可能会引起火灾、触电或损坏机器。 确保电源线上的插头牢固地插入缝纫机上的家用电源插口和电源插座。 切勿将电源线上的插头插入状态不良的电源插座。 在如下情况下,请务必关闭主电源开关,拔出电源线插头:
当离开机器时
使用机器之后
使用过程中断电时
由于连接不良或连接断开,机器无法正常运转时
电暴过程中
警告
只能使用本机附带的电源线。 请勿使用拖线板接插电源,或与其它电气设备共用多插孔适配器。 否则可能会引起触电。 请勿用湿手触摸电源线插头。 否则可能会引起触电。 当拔出电源线插头时,请先关闭主电源开关。 拔出电源线插头时,请务必抓住插头部分。
直接拉电源线可能会损坏电源线,引起火灾或触电。
请勿剪断、损坏、改造、弯折、拉伸、扭曲或捆扎电源线。 请勿在电源线上放置重物。 请勿
让电源线受热。上述情况下可能会损坏电源线,引起火灾或触电。 若电源线或插头破损,继 续使用之前,请先将机器送到授权经销商处进行修理。
若长时间不使用机器,请务必拔出电源线。 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
注意
Page 16
准备工作
———————————————————————————————————————————————————————————————————————————————————————————————————————
14
打开缝纫机
请准备附带的电源线。
1
请确认缝纫机已关闭(主电源开关设定在 “○”),然后将电源线插入缝纫机右边的电 源插口。
2
将电源线的插头插入家用电源插座。
a 主电源开关 b 电源线
3
按缝纫机右边主电源开关的右侧 (设定为“I”)。
当缝纫机打开时,缝纫机照明灯和LCD 点亮。
关闭机器
使用完缝纫机后,请将其关闭。 另外,将缝纫机搬 运到其它地方之前,请务必将其关闭。
1
请确认缝纫机未在缝制。
2
按缝纫机右边主电源开关的左侧 (设定为“○”)。
当缝纫机关闭时,缝纫机照明灯和LCD 熄灭。
3
将电源线从电源插座拔出。
将电源线拔出时请抓住插头。
4
将电源线从电源插口拔出。
备注
如果在使用缝纫机时发生停电,请关闭缝
纫机并拔出电源线。 重新启动缝纫机时, 请遵循正确操作缝纫机所必需的步骤。
Page 17
15
1
准备面线和底线穿线
梭芯绕线
将线绕在梭芯上。
1
打开缝纫机。
2
将梭芯放在梭芯绕线轴上,使轴上的弹片与梭 芯中的切槽吻合。
a 切槽 b 梭芯绕线轴弹片
3
将梭芯绕线轴滑到右侧,直到其卡到位置。
4
向上抬起线筒轴,然后取下线筒盖。
a 线筒轴 b 线筒盖
5
将梭芯的线筒完全插在线筒轴上。 将线筒滑到轴上,使线筒呈水平状态,并且线 展开到底部的前端。
只能使用本缝纫机专用的梭芯(零件号:X52800-120)。使用其它梭芯可能会导致人身受伤或损坏本机。 附带的梭芯是本缝纫机专用的梭芯。若使用其它型号的梭芯,机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只能使用所附带
的或同类型的梭芯(零件号:X52800-120)。
c
d
a
b
a 梭芯绕线导线槽的
叉钩
b 预张力盘 c 梭芯绕线轴 d 梭芯
注意
a b
c
a 本型号 b 其它型号 c 11.5 毫米(7/16 英寸)
(实际尺寸)
a
a
b
b
若线筒未正确定位,而使线无法正确展开,线 可能会缠结在线筒轴上。
注意
Page 18
准备工作
———————————————————————————————————————————————————————————————————————————————————————————————————————
16
6
将线筒盖滑到线筒轴上。 使线筒盖的圆面朝左,将线筒盖在线筒轴上向
右滑到底,使线筒移到线筒轴的右端。
备忘
使用交叉缠绕的细线缝制时,请使用小线
筒盖,并在盖和线筒间保留较小的空隙。
a 线筒盖(小) b 线筒(交叉缠绕的线) c 空隙
使用透明尼龙线或金属线等易松开的线时,
将线筒放到线筒轴上之前,请先将线筒网 罩在线筒上。 若线筒网太长,请将其折叠以适合线筒尺 寸。 当使用线筒网时,面线的张力将略有增加。 请务必检查面线张力。 有关详细信息,请 参见“调整线张力”(第47页)。
a 线筒网 b 线筒 c 线筒盖 d 线筒轴
7
用右手抓住线筒的同时,用左手拉线,然后将 从导线钩下穿过。
a 导线钩
8
将线从后向前从导线槽下穿过。 用右手抓住线,使拉出的线绷紧,然后用左手
将线从导线槽下面穿过。
a导线钩
9
将线拉到右侧,从梭芯绕线导线槽的叉钩下穿 过,然后将线逆时针卷绕在预张力盘之间,尽 可能将其拉入。
a 梭芯绕线导线器的叉钩 b 预张力盘
a
c
b
2
1
4
3
1
a
Page 19
17
1
0
用左手抓住穿过梭芯绕线导线器的线,同时用 右手将线头在梭芯上顺时针卷绕5次或6次。
a
让线头穿过梭芯绕线座的线槽,然后将线拉到 右侧,将其剪断。
a 梭芯绕线座中的线槽(配有内置切线刀)
线被剪成合适的长度。
b
将缝制速度控制器滑到右侧,可以增加梭芯绕 线速度,滑到左侧可以降低速度。
a 缝制速度控制器
梭芯开始旋转,且线绕在梭芯上。
a 开始/停止按钮
d
梭芯绕线变慢时, 按一下 (开始/停止按钮)停止缝纫机。
e
剪断线,将梭芯绕线轴滑向左侧,然后从轴上 取下梭芯。
备忘
当缝纫机启动,或梭芯绕完线后转动手轮
时,机器将发出“咔嚓”一声响;这不是 故障。
当梭芯绕线轴移到右侧时,针无法移动
(无法进行缝制)。
请务必按说明剪断线。 如果梭芯绕线时没有用
梭芯绕线座线槽中内置的切线刀剪线,梭芯可 能无法正确绕线。 此外,当梭芯线快要用尽 时,线可能缠结在梭芯中,针可能会弯曲或断 裂。
a
注意
梭芯绕线变慢时,请停止机器,否则缝纫机可 能会损坏。
c
按一下 (开始/停止按钮)。
注意
Page 20
准备工作
———————————————————————————————————————————————————————————————————————————————————————————————————————
18
安装梭芯
安装绕好线的梭芯。
1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抬起针,然 后抬起压脚拨杆。
a 针位置按钮
2
关闭缝纫机(将其设为“○”)。
3
用右手插入梭芯,使线向左侧展开,然后用左 手在突起部位下将线拉牢。
a 梭芯盖 b 插销
4
用右手插入梭芯,使线向左侧展开,然后用左 在突起部位下将线拉牢。
使用已正确绕线的梭芯,否则可能会导致断针
或者线张力不正确。
本梭芯是本缝纫机的专用梭芯。 若使用其它
型号的梭芯,机器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只能 使用所附带的或同类型的梭芯 (零件号:X52800-120)。
a 本型号 b 其它型号 c 11.5毫米(7/16英寸)(实际尺寸)
安装梭芯或更换针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
否则,如果意外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导致缝纫 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引起受伤。
注意
a b
c
请务必用手指按下梭芯再安装梭芯,使线沿正
确方向展开,否则可能会导致断针或线张力不 正确。
a b
a
a 突起部位
注意
Page 21
19
1
5
用右手轻轻按下梭芯,将线穿过线槽,然后朝 自身方向拉出,并用切线刀剪断。
a 线槽 b 切线刀
切线刀将线剪断。
请务必将线正确穿过梭壳的扁平弹片。若未 正确穿入,重新安装梭芯。
a 扁平弹片
备忘
针板盖周围的标记指示梭芯线的送线方向。
请务必按指示给机器穿线。
6
重新盖上梭芯盖。 梭芯盖左下角的突起部位(A) 插入,然后按 右侧(B)。
备忘
不用拉起梭芯线,可直接开始缝制。 若要
在开始缝制之前拉起梭芯线,请完成机器 穿线,然后按照“拉起梭芯线”(第50页) 中的步骤将线拉起。
a
b
a
AA
B
Page 22
准备工作
———————————————————————————————————————————————————————————————————————————————————————————————————————
20
面线穿线
本节介绍安装面线线筒及穿线的步骤。
1
打开缝纫机。
2
抬起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给机器穿线时,请仔细按照如下说明进行操作。 如果面线穿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线缠结,针可能会
弯曲或断裂。
穿线器可用于缝纫机针75/11到100/16。 使用合适的针线组合。 有关合适的针线组合的详细信息,请参见“针类型及用途”(第28页)。
粗细为130/20或更粗的线无法使用穿线器。 三角针或双针不能使用穿线器。 如果穿线器无法使用,请参见“手工穿线(不使用穿线器)”(第24页)。
a
b
a 线筒轴 b 手轮上的标记
注意
若压脚未抬起,缝纫机将无法正确穿线。
a
注意
Page 23
21
1
3
a 针位置按钮
若未正确抬起针,缝纫机将无法正确穿线。 确认手轮上的标记如图所示朝上。 如果手轮
不在此位置,务必按针位置按钮将针抬起, 再继续操作。
aa 手轮上的标记
4
向上抬起线筒轴,然后取下线筒盖。
a 线筒轴 bb 线筒盖
5
将面线的线筒完全插在线筒轴上。 将线筒滑到轴上,使线筒呈水平状态,并且线 开到底部的前端。
按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将针抬起。
若线筒未正确定位,而使线无法正确展开,线
可能会缠结在线筒轴上,并可能导致断线或断 针。
若使用的线筒盖比线筒小,线可能会钩在线筒
的切槽等处或发生断针。
注意
Page 24
准备工作
———————————————————————————————————————————————————————————————————————————————————————————————————————
22
6
将线筒盖滑到线筒轴上。
备忘
使用交叉缠绕的细线缝制时,请使用小线
筒盖,并在盖和线筒间保留较小的空隙。
a 线筒盖(小) b 线筒(交叉缠绕的线) c 空隙
使用透明尼龙线或金属线等易松开的线时,
将线筒放到线筒轴上之前,请先将线筒网 罩在线筒上。 若线筒网太长,请将其折叠以适合线筒尺 寸。 当使用线筒网时,面线的张力将略有增加。 请务必检查面线张力。 有关详细信息,请 参见“调整线张力”(第47页)。
a 线筒网 b 线筒
c 线筒盖 d 线筒轴
7
用右手抓住线的同时,用左手拉线,然后将 线从导线钩下穿过。
a 导线钩
8
将线从后向前从导线槽下穿过。 用右手抓住线,使拉出的线绷紧,然后用左手 将线从导线槽的下面穿过。
a 导线槽
9
按机器上的编号所指示的路径给机器穿线。
a
c
b
2
1
4
3
1
a
Page 25
23
1
0
将线从右向左滑入挑线杆。
a 挑线杆
a 线杆导线钩
备忘
若针未抬起,无法给挑线杆穿线。 给挑线
杆穿线之前,请务必按针位置按钮将针抬 起。
a
将线从针杆导线钩后面穿过。 只要用左手抓住线,将线从右向左穿入导线
钩,就可以很容易地将线从针杆导线钩背后穿 过。
b
放低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c
放低穿线器拨杆的同时,将线钩在导线钩上。
a 穿线器拨杆 b 线 c 导线钩
d
如下图所示将线钩在叉钩上。
a 穿线器拨杆
e
抬起穿线器拨杆,然后拉出穿过针孔的线头。
a
a
a
请勿用力拉线,否则可能会使针弯曲。
a
注意
Page 26
准备工作
———————————————————————————————————————————————————————————————————————————————————————————————————————
24
f
抬起压脚拨杆,压脚下穿出线头,然后将线 向缝纫机后部拉出约5厘米(2英寸)。
a 5厘米(2英寸)
这样便完成了面线穿线。
手工穿线
如果无法使用穿线器,请按下面的说明穿线。
1
按照“面线穿线”的步骤1a, 给缝纫机穿线,然后放低压脚拨杆。
2
关闭缝纫机电源。
3
将线从前向后穿过针孔。
4
抬起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5
从压脚下穿出线头,然后将线朝向缝纫机后部 拉出约5厘米(2英寸)。
a 5厘米(2英寸)
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
开始/停止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 会导致受伤。
a
注意
a
a
Page 27
25
1
使用双针
使用双针时,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线缝制相同针迹 的两条平行线。 两种面线应该具有相同的粗细和材 质。 请务必使用双针和备用线筒轴。 有关可以使用双针缝制的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 “针迹设置” ( 第79页)。
a 双针 b 备用线筒轴
1
安装双针。
有关安装针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针” ( 第29页)。
2
给左针穿面线。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面线穿线”的步 骤10(第20页)。
3
用面线为左针手工穿过针孔。
将线从前向后穿过针孔。
4
将备用线筒轴插到梭芯绕线轴的端部。
5
安装线筒并进行面线穿线。
备忘
安装线筒时,请将其设置为线从线筒前部
展开。
6
按照与左侧面线穿线同样的方法,进行右侧面 线的穿线。
a 导线槽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面线穿线”的步 骤
10(第20页)。
ba
仅可使用双针(零件号:X59296-121)。
使用其它针可能会使针弯曲或损坏本机。
切勿使用弯曲的针。 弯曲的针很容易断裂,
并可能导致受伤。
双针不能使用穿线器。 如果使用了穿线器,
可能会损坏缝纫机。
请选择小于5毫米(3/16英尺)的针迹宽度,
否则针可能会断裂,也可能会损坏缝纫机。
在调节针迹宽度之后,请朝自己方向(逆时针)
缓慢转动手轮,然后检查针是否碰到压脚。 如果针碰到了压脚,则针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注意
a 梭芯绕线轴 b 备用线筒轴 c 线筒
1
Page 28
准备工作
———————————————————————————————————————————————————————————————————————————————————————————————————————
26
7
不从针杆导线钩穿线,给右针手工穿过针孔。 将线从前向后穿过针孔。
8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更换压脚的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 压脚”( 第31页)。
9
打开缝纫机。
LCD 点亮。
0
选择针迹。
有关选择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选择 针迹” ( 第40页)。
有关可以使用双针缝制的针迹的详细信息, 请参见“针迹设置” ( 第79页)。
a
开始缝制。
有关开始缝制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开始 缝制” (第42页)。
针迹的两条线平行缝制。
备注
使用双针时,根据所用线和布料类型不同,
针迹可能会皱在一起。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 请增加针迹长度。 有关调整针迹长度的详 细信息,请参见“调整针迹长度和宽度” (第40页)。
使用双针时,务必安装曲折压脚“J”,否则
可能会导致断针或缝纫机损坏。
注意
改变缝制方向时,按 (针位置按钮)从布
料上抬起针,然后再抬起压脚拨杆并转动布 料。 否则可能导致断针或机器损坏。
双针留在布料中时请勿尝试转动布料,否则可
能导致断针或机器损坏。
注意
Page 29
27
1
更换针
本节介绍缝纫机针的有关信息。
针的注意事项
请务必遵守下列有关如何处理针的注意事项。 在针断裂且碎片散开等情况下,不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是非常危 险的。请务必阅读并严格遵循下面的说明。
只能使用家用缝纫机针。 使用其它针可能会使针弯曲或损坏本机。 切勿使用弯曲的针。 弯曲的针很容易断裂,并可能导致受伤。
注意
Page 30
准备工作
———————————————————————————————————————————————————————————————————————————————————————————————————————
28
针类型及用途
应使用的缝纫机针取决于布料的厚度和线的粗细。请参照下表,选择与想要缝制的布料相匹配的线和针。
备忘
线编号越小,线越粗;针号越大,针越粗。 在弹性布料或容易跳针的布料上缝制时使
用圆头针。
不管缝制什么样的布料,使用透明尼龙线
时都使用针号为90/14到100/16的针。
布料类型/应用
线
针号
类型
重量
细平布、绒面呢
中质 布料
塔夫绸
法兰绒、 华达呢
薄布料
上等细布
乔其纱
薄毛织布缎纹布
厚布料
粗斜棉布
灯芯绒
粗呢
平针织物
弹性 布料
经平织物
易磨损布料
用于拼合缝针迹
上面表格中显示合适的布料、线和针的组合。
如果布料、线和针组合不正确,尤其在使用细 针(如针号为65/9到75/11)缝制厚布料 (如粗斜棉布)时,针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此 外,针迹可能会不均匀或褶皱,或发生跳针。
注意
合成线
丝线
棉线
合成线
丝线
棉线
合成线
丝线
针织线
棉线
合成线
丝线
合成线
丝线
棉线
50
60–80
50
30–50
50–60
50–60
50–80
50
50–60
60–80
75/11–90/14
65/9–75/11
90/14–100/16
圆头针(金色)
75/11–90/14
65/9–90/14
90/14–100/16
Page 31
29
1
检查针的状况
使用弯曲的针缝制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针可能会在 操作缝纫机时断裂。 使用针之前,将针的平坦面放在一平面上,检查针 与平面的距离是否均匀。
a 平坦面 b 针类型标记
a 平面
如果针与平面的距离不均匀,则表示针已弯曲。 请勿使用弯曲的针。
a 平面
更换针
按下面的说明更换针。 如“检查针的状况”中所 述,使用螺丝刀和正确的针。
1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将针抬起。
a 针位置按钮
2
关闭缝纫机电源开关。
3
放低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a
b
a
a
更换针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否则如果意
外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 时,可能会引起受伤。
更换针之前,将布料或纸放在压脚下以防止针
落入针板孔中。
注意
a
注意
Page 32
准备工作
———————————————————————————————————————————————————————————————————————————————————————————————————————
30
4
松开针夹螺丝并取下针。
左手握针,右手逆时针转动螺丝刀。
a 针夹螺丝 b 螺丝刀
当松开或拧紧针夹螺丝时,请勿过分用力, 否则可能会损坏机器。
5
让针平坦的一面朝向机器的背面,将针插入, 直到顶住针挡为止。
a 针挡
6
左手握针,拧紧针夹螺丝。
顺时针转动螺丝刀。
按照同样的方法安装双针。
b
a
a
插入针时,请务必插到顶住针挡为止,并用螺
丝刀拧紧针夹螺丝,否则可能会导致断针或机 器损坏。
注意
Page 33
31
1
更换压脚
压脚的注意事项
请务必遵守下列有关压脚的注意事项。
更换压脚
按下面的说明更换压脚。
1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将针抬起。
a 针位置按钮
2
关闭缝纫机电源开关。
3
抬起压脚拨杆。
4
按住压脚支架后部的黑色按钮以取下压脚。
a 黑色按钮 b 压脚支架
使用适用于要缝制的针迹类型的压脚,否则针可能会碰到压脚,导致弯曲或断裂。 只能使用本缝纫机专用的压脚。 使用其它压脚可能会导致受伤或损坏本缝纫机。
注意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
则,如果意外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导致缝纫机 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受伤。
确保压脚的安装方向正确,否则针可能会碰到
压脚,导致断针并引起受伤。
注意
a 压脚拨杆
a
a
b
Page 34
准备工作
———————————————————————————————————————————————————————————————————————————————————————————————————————
32
5
在支架下面放置要安装的压脚,使压脚轴与支 架中的切槽对齐。 定位压脚,使指示压脚类型(J、A等)的字 母位于可读取的位置(朝上的位置)。
a 压脚支架 b 切槽 c 压脚轴
备忘
用于每种针迹的压脚代码显示在LCD中。
有关选择针迹的详细信息,请参见“选择 针迹” (第40页)。
6
慢慢放低压脚拨杆,使压脚轴“咔嗒”一声 卡到压脚支架切槽中。
压脚安装完毕。
7
抬起压脚拨杆,检查压脚安装得是否牢固。
卸下压脚支架
清洁缝纫机或安装选购的同步压脚时,请卸下压脚 支架。
1
卸下压脚。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2
松开压脚支架螺丝,然后卸下压脚支架。 逆时针转动螺丝刀。
a 螺丝刀 b 压脚支架 c 螺丝
c
b
a
b
c
d
a
a 压脚拨杆 b 压脚支架 c 切槽 d 压脚轴
a
b
c
Page 35
33
1
安装压脚支架
1
使压脚支架与压脚支撑杆对齐。
a 压脚支撑杆 b 压脚支架
2
右手托住压脚支架,并拧紧螺丝。 左手顺时针转动螺丝刀。
备注
如果没有正确安装压脚支架,线张力将不
正确。
使用选购的同步压脚时,压脚上的牙齿和送布牙可 以将两块布料均匀送入。 当缝制较难推送的尼龙和 皮革等布料以及易滑的天鹅绒或绗缝布料时,同步 压脚非常有用。 使用螺丝刀安装同步压脚。
使用螺丝刀安装同步压脚。
安装同步压脚
1
卸下压脚支架。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卸下压脚支架” (第32页)。
2
将同步压脚的连接叉钩到针夹上。
a 连接叉 b 针夹
请务必拧紧压脚支架螺丝,否则压脚支架可能
脱落并可能碰到针,使针弯曲或断裂。
a
b
注意
a
b
使用选购的同步压脚
Page 36
准备工作
———————————————————————————————————————————————————————————————————————————————————————————————————————
34
3
放低压脚拨杆,插入压脚支架螺丝,然后用螺 丝刀拧紧螺丝。
a 压脚支架螺丝
备注
当使用同步压脚进行缝制时,请以介于低
速和中速之间的速度进行缝制。
卸下同步压脚
1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将针抬起。
a 针位置按钮
针被抬起。
2
关闭缝纫机电源开关。
3
抬起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压脚被抬起。
4
使用螺丝刀松开压脚支架螺丝,然后卸下同步 压脚。
a 压脚支架螺丝
5
安装压脚支架。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卸下压脚支架” (第32页)。
备忘
同步压脚只适用于直线针迹(带加固针
迹)和曲折缝针迹。 有关各种针迹的详细 信息,请参见“针迹设置” ( 第79页)。
可选购的同步压脚由Brother经销商提供。
请务必用螺丝刀拧紧螺丝,否则针可能会碰到
压脚,导致弯曲或断裂。
开始缝制前,朝自身方向(逆时针)慢慢转
动手轮,检查针是否会碰到压脚。 如果针碰到 压脚,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a
a
a
注意
Page 37
35
1
有用的功能
下面介绍用来提高缝制效率的实用功能。
一般情况下,缝纫机设定为在缝制停止时,将针保 留在布料中。 但也可以将缝纫机设定为在缝制停止 时,将针保持在抬起位置。
1
关闭缝纫机电源开关。
2
按住 (自动倒缝/加固针迹键)的同时, 打开缝纫机。
机器发出2声蜂鸣时,释放自动反向/加固针 迹键。
a 自动反向/加固针迹键
针的停止位置改为抬起位置。
备忘
执行相同的操作,将针的停止位置改为放
低的位置。
当针停在抬起位置时
缝制结束时,针停在抬起位置。
备忘
缝制完成后,可以将布料拉出。
当针停在放低位置时
缝制结束时,针停在放低位置。
备忘
使用此位置改变缝制方向(“改变缝制方
向”(第48页)) 或在缝制时停止。
a
改变针的停止位置
Page 38
准备工作
———————————————————————————————————————————————————————————————————————————————————————————————————————
36
缝制筒型或大块布料
当缝制筒型或大块布料时,卸下附加工作平台。
缝制筒型布料
卸下附加工作平台,使袖口和裤腿等筒型布料更容 易缝制。
1
将附加工作台拉到左侧取下。
将附加工作台卸下后,可以使用自由
臂缝制。
2
将要缝制的筒型布料装到自由臂上,然后从顶 部缝制。
3
完成自由臂缝制后,将附加工作台安装回原 始位置。
缝制大块布料
可选购的扩展台可使大块布料的缝制更容易。
1
打开扩展台底部的支脚。
拉出4个支脚,直到其卡到位置。
2
将附加工作台拉到左侧取下。
Page 39
37
1
3
安装扩展台。 使扩展台保持水平状态,将其完全滑到位。 扩
展台的右下角部分在缝纫机台前部的上方展开。
a 右下角 b 缝纫机台
备注
可选购的扩展台由Brother经销商提供。
4
转动每个支脚底部的螺丝调整支脚高度,使扩展 台与缝纫机台在一个水平面上。
5
使用完扩展台后,请将其卸下。 稍稍抬起扩展台,将其拉向左侧卸下。
6
将附加工作台装回原位。
当安装了扩展台时,请勿移动缝纫机,否则
可能导致损坏或人身伤害。
1
2
注意
Page 40
准备工作
———————————————————————————————————————————————————————————————————————————————————————————————————————
38
Page 41
39
2
2 缝制基础知识
开始缝制
下面介绍基本的缝制操作。 操作缝纫机之前,请先阅读下列注意事项。
缝制步骤
基本缝制步骤如下所示。
操作缝纫机时,请特别注意针。 此外,注意手不要接触针、手轮和挑线杆等移动的部分,否则可能会
导致受伤。 缝制时请勿用力拉推布料,否则可能会导致受伤或断针。 切勿使用弯曲的针。 弯曲的针很容易断裂,并可能导致受伤。 使用适用于与要缝制的针迹类型的压脚,否则针可能会碰到压脚,导致弯曲或断裂。
缝制时,注意不要让针碰到大头针,否则针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开始/停止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
可能会导致受伤。
注意
1
打开机器。
打开缝纫机。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打开缝纫机”(第14页)。
2
选择针迹。
选择适合应用的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选择针迹”(第40页)。
3
安装压脚。
安装与要缝制的针迹相匹配的压脚。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第31页)。
4
开始缝制。
将布料定位,然后开始缝制。 缝制完成时,剪断线。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放置布料”( 第41页)、“开始缝制”( 第42页) 和 “剪线” ( 第46页)。
Page 42
缝制基础知识 ———————————————————————————————————————————————————————————————————————————————————————————————————————
40
选择针迹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选择每种针迹。
1
打开缝纫机。
2
转动样式选择转盘,选择要缝制的针迹。 将转 盘向右转动增大针迹编号,或向左转动减小针 迹编号。
a 样式显示窗口 b 样式选择转盘
针迹出现在样式显示窗口
3
安装样式显示窗口中指示的压脚。
a 压脚类型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备忘
样式显示窗口中显示的字母(J、A等)表示
要使用的压脚。
4
如有必要,调整针迹宽度和针迹长度。
有关进行调整的详细信息,请参见下一节 “调整针迹长度和宽度”。
调整针迹长度和宽度
a
a
b
示例: 选择针迹
1
转动样式选择转盘,直到样式显示窗口中 显示“4”。
2
按 (针迹长度键)的“+”或“-”侧, 调整针迹长度。
a 针迹长度键 b 针迹长度 c d
+
a
b
c d
Page 43
41
2
3
a 针迹宽度键 b 针迹宽度 c d
备忘
当改变针迹长度或针迹宽度的默认设置时,
如果无法调整所选针迹的针迹宽度,LCD
中 的右侧将显示“--”。
放置布料
请确保布料按照正确的顺序缝制,并且布料的正面 和反面正确对齐。
1
打开缝纫机。 自动选择直线针迹(左针位置)。
2
按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将针抬 起。
a 针位置按钮
3
将布料放在压脚下。
如果缝边放在正面,缝制直线会更容易,并 且多余布料不会阻挡。
调整针迹宽度之后,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
轮,检查针是否会碰到压脚。 如果针碰到压 脚,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如果针迹皱在一起,请增加针迹的长度。 继续
缝制皱在一起的针迹,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 裂。
按 (针迹宽度键)的“+”或“–”侧, 调整针迹宽度。
+
a
b
dc
或 周围的 从LCD上消失。当将针迹 长度或针迹宽度重设回默认设置时, 或
周围的 在LCD上再次出现。
注意
Page 44
缝制基础知识 ———————————————————————————————————————————————————————————————————————————————————————————————————————
42
4
左手抓住线头和布料,用右手朝自身方向 (逆时针)转动手轮,将针放低到针迹的起始 点。
5
放低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现在布料已经放置好,准备进行缝制
开始缝制
一旦准备开始缝制,就可以启动缝纫机。 可以使用 缝制速度控制器或脚踏控制器调整缝制速度。
备注
重要信息:
如果脚踏控制器已连接,则不能使用
(开始/停止按钮)开始或停止缝制。
使用操作按钮
可以使用操作按钮 (开始/停止按钮)开始和 停止缝制。
1
左右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以选择所需的缝 制速度。 向左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以较慢的速度缝 制,向右滑动速度控制器,可以较快的速度缝 制。
a 缝制速度控制器
a
Page 45
43
2
2
按一下 (开始/停止按钮)。
a 开始/停止按钮 缝纫机开始缝制。
如果缝制开始后立即按住 (开始/停止按 钮)不放,缝纫机会以慢速缝制。
3
4
缝制完成时,抬起针,然后将线剪断。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剪线”
(第46页)。
使用脚踏控制器
可以使用脚踏控制器,开始和停止缝制。
1
关闭缝纫机电源开关。 连接脚踏控制器时,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开 关,以防止机器意外启动。
2
将脚踏控制器插头插入缝纫机侧面的插口。
a 脚踏控制器插口
3
打开缝纫机。
4
左右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以选择所需的缝 制速度。 向左滑动缝制速度控制器,可以较慢的速度缝 制,向右滑动速度控制器,可以较快的速度缝 制。
a 缝制速度控制器
使用缝制速度控制器设定的速度,将成为脚 踏控制器的最大缝制速度。
到达针迹的末端时,按一下 (开始/停止 按钮)。
当缝纫机停止缝制时,针被放低
(在布料中)。
Page 46
缝制基础知识 ———————————————————————————————————————————————————————————————————————————————————————————————————————
44
5
一旦准备开始缝制,请慢慢踏下脚踏控制器。
踏下脚踏控制器会增大缝制速度;松开脚踏控 制器会降低缝制速度。
a 较慢 b 较快
慢慢踩下脚踏控制器。 用力踩下会使缝制开 始速度过快。
缝纫机开始缝制。
6
到达针迹的末端时,请完全松开脚踏控制器。
当缝纫机停止缝制时,针被放低
(在布料中)。
7
缝制完成时,抬起针,然后将线剪断。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剪线” (第46页)。
备忘
如果已插入脚踏控制器,则不能使用
(开始/停止按钮)开始或停止缝制。
当缝制停止时,针保持在放低位置(在布
料中)。 也可以设定缝纫机,使针在缝制 停止时保持在抬起位置。 有关设定缝纫 机,使针在缝制停止时保持在抬起位置的 详细信息,请参见“改变针的停止位置” (第35页)。
加固针迹
使用直线针迹缝制时,例如在开口末端或者接缝不 重叠处,请使用反向针迹或加固针迹以固定线头。
1
在针迹开头处将针放低到布料中,然后放低压 脚拨杆。
2
a 开始/停止按钮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开始缝制” (第42页)。
缝纫机开始缝制。
请勿让线头或灰尘堆积在脚踏控制器上,否则
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请勿在脚踏控制器上放置物品,否则可能会损
坏缝纫机或导致受伤。
若长时间不使用缝纫机,请拔出脚踏控制器插
头,否则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a
b
注意
按 (开始/停止按钮)或踩下脚踏控制器。 这时,如果按住 (开始/停止按钮),缝纫
机以慢速缝制。
Page 47
45
2
3
按住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直至到达针迹 开头处。
a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 按住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时,会缝制倒
缝针迹。
4
5
按 (开始/停止按钮)或踏下脚踏控制器。
缝纫机开始沿正常的缝制方向缝制。
6
按住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直到缝制3 到5针倒缝针迹。
按住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时,会
缝制倒缝针迹。
7
缝纫机停止缝制。
8
这时,如果按住 (开始/停止按钮),缝纫 机以慢速缝制。
缝纫机开始沿正常的缝制方向缝制。
9
缝制到针迹的末端后,缝纫机停止缝制。
按 (开始/停止按钮)或松开脚踏控制器。
a 针迹的开头 b 针迹的末端
缝制加固针迹
缝制用倒缝针迹加固的直线针迹或曲折缝针迹以 外的针迹时,按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会缝 制加固针迹,即重叠缝制3到5针。
a 倒缝针迹 b 加固针迹
备忘
缝制倒缝针迹还是加固针迹取决于选择的
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针迹设 置”(第79页)。
缝制3到5针后,按 (倒缝/加固针迹按 钮)。
缝制回到针迹开头处时,松开 (倒缝/加固 针迹按钮)。
缝纫机停止缝制。
到达针迹的末端时,按 (倒缝/加固针迹按 钮)。
缝制3到5针倒缝针迹后,松开 (倒缝/加 固针迹按钮)。
按 (开始/停止按钮)或踩下脚踏控制器。
1
2
5
6
4
3
1
2
ba
Page 48
缝制基础知识 ———————————————————————————————————————————————————————————————————————————————————————————————————————
46
剪线
1
在完成缝制并且缝纫机已经停止工作时,按一 下 (针位置按钮)将针抬起。
a 针位置按钮
针被抬起。
2
抬起压脚拨杆。
a 压脚拨杆
3
将布料拉到缝纫机左侧,然后将线穿过切线刀 将线剪断。
a 切线刀
自动缝制倒缝/加固针迹
可以将缝纫机设定为在针迹的开头和末端自动缝制 倒缝或加固针迹。 对于直线针迹和曲折缝针迹,会 自动缝制倒缝针迹,而不是加固针迹。
1
选择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选择针迹” (第40页)。
2
按 (自动倒缝/加固针迹键)。
a 自动倒缝/加固针迹键
LCD中显示。
如果在选择自动缝制加固针迹之前,选择了 缝制钮孔和套结针迹等针迹,那么就不需要
此步骤。
再次按 (自动倒缝/加固针迹键),取消 自动倒缝/加固针迹。
3
将布料放在压脚下,朝自身方向转动手轮使针 插入布料。
4
按一下 (开始/停止按钮)。
a 开始/停止按钮
缝制倒缝/加固针迹后,缝纫机开始缝
制。
a
a
a
Page 49
47
2
5
到达针迹的末端时,按一下倒缝/加固针迹按 钮。
a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
如果在选择自动缝制加固针迹之前,选择了 缝制钮孔和套结针迹等针迹,那么就不需要
此步骤。
缝制倒缝/加固针迹后,缝纫机停止缝
制。
备忘
没有按下 (“倒缝/加固针迹”按钮)之
前不会缝制倒缝/加固针迹。当需要时 (如旋转布角时),可以按 (开始/停止 按钮)停止缝制。
调整线张力
应调整面线和梭芯线的张力(线张力),使它们相 等。 如果预设的线张力没有取得期望的效果,或在特殊 布料上,或用特殊线缝制时,请使用线张力转盘来 增加或减小面线的张力。
备注
如果没有正确穿面线或者没有正确安装
梭芯,则可能不能设置正确的线张力。 如果未能得到正确的线张力,请再次 正确地穿面线并装入梭芯。
备忘
我们建议您先在废布上进行试缝,然后再
开始缝制。
正确的线张力
面线和梭芯线应在布料的中间位置附近交叉。 从 布料的正面应只能看到面线,并且从布料的反面 应只能看到梭芯线。
面线太紧
如果从布料的正面可看到梭芯线,则说明面线太 紧。
备注
如果梭芯线穿线不正确,则可能是面线过紧。
这种情况,请参考“安装梭芯”(第18页) 然后重新穿梭芯线。
将线张力转盘向左转动,放松面线。
面线太松
如果从布料的反面可看到面线,则说明面线太 松。
备注
如果面线穿线不正确,则可能是面线过松。
这种情况,请参考“穿面线”(第20页) 然后重新穿面线。
将线张力转盘向右转动,拉紧面线。
a
b
c
d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c 面线 d 梭芯线
a
b
c
e
d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c 面线 d 梭芯线 e 从布料的正面可看
到梭芯线。
a
b
c
e
d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c 面线 d 梭芯线 e
从布料的反面可看
到面线。
Page 50
缝制基础知识 ———————————————————————————————————————————————————————————————————————————————————————————————————————
48
有用的缝制技巧
下面介绍可以取得良好缝制效果的各种方法。 缝制时请参考这些技巧。
试缝
选择针迹之后,缝纫机会自动为所选针迹设置针迹 宽度和长度。 不过,应先试缝一块布料,因为根据所缝制的布料 和针迹类型的不同,可能无法获得想要的效果。 试缝时,使用与缝制工作相同的布料和线,检查线张 力以及针迹长度和宽度。 由于效果因针迹类型和缝制布料的层数而异,所以 请在与缝制工作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试缝。
改变缝制方向
1
当针迹到达角落时,停止缝纫机工作。 将针保持在放低位置(在布料中)。 如果
缝纫机停止缝制时针仍保持抬起状态,请按 (针位置按钮)。
2
抬起压脚拨杆,然后转动布料。 转动布料时以针为枢轴。
3
放低压脚拨杆,继续缝制。
a 压脚拨杆
缝制曲线
停止缝制,然后略微改变缝制方向,沿曲线缝制。
使用曲折缝针迹沿曲线缝制时,选择较短的针迹长 度可以获得更好的针迹。
缝制厚布料
如果布料过厚无法放在压脚下
抬起压脚,甚至使其到达最高位置。 (此时,压 脚拨杆不固定。)
a
布料的厚度因布料类型而异。 如果强制推送布
料,针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注意
Page 51
49
2
如果缝制较厚接缝,且布料在开始缝制时就
无法前进
曲折压脚“J”具有保持压脚高度的功能。
a 缝制方向 b 歪斜
1
当开始缝制的接缝太厚、布料无法推送时,抬 起压脚拨杆。
2
用食指按住曲折压脚“J”左侧的黑色按钮 (压脚固定轴),然后用左拇指轻轻按下压脚 前端使压脚水平。 您将听到“咔嚓”一声; 继续按住压脚固定轴,同时放低压脚。
a 黑色按钮
3
压脚保持水平,可使布料送入。
缝制完接缝后,压脚将返回到正常操作。
缝制薄布料
缝制薄布料时,针迹可能歪斜或无法正确推送布 料。 如果此情况发生,请在布料下面放一张薄纸或一块 衬纸,将其与布料一起缝制。 缝制完成时,撕掉多 余的纸。
a 衬纸或纸
缝制弹性布料
首先,将多块布料疏缝在一起,然后在不拉伸布料 的情况下进行缝制。 另外,可以使用用于针织或伸缩针迹的线来获得更 好的效果。
a
疏缝
布料的厚度因布料类型而异。 如果强制推送布
料,针可能会弯曲或断裂。
b
a
a
注意
a
a
Page 52
缝制基础知识 ———————————————————————————————————————————————————————————————————————————————————————————————————————
50
拉起底线
打褶时或自由绗缝前,请首先按下面的说明拉起底线。
1
将底线穿过线槽。 请勿用切线刀剪断线。
取下梭芯盖
2
轻轻抓住面线的线头
a 面线
3
针位于抬起位置时,按 (针位置按钮)两次。
a 针位置按钮
4
小心向上拉起面线,将底线线头拉出。
a 面线 b 底线
5
将底线拉出10-15厘米(4-5英寸)左右, 并将线头通过压脚下面拉向缝纫机后部。
a 面线 b 底线
6
重新盖上梭芯盖。 将梭芯盖左下角的突起部位(A)插入,然后轻
轻地按下右侧(B)。
a
a
b
a
b
AA
B
Page 53
51
3
3 实用针迹
包边
沿着裁切下来的布料边缘缝制包边,以防止其磨损。 有4种针迹可用于包边。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缝制时请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针迹名称
应用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同步 压脚
倒缝/
加固针迹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J
曲折缝针迹
包边和附加 贴布绣效果
3.5
(1/8)
0.0–7.0 (0–1/4)
1.4
(1/16)
0.0–4.0
(0–3/16)
可用
(J)
可用
倒缝
J
3点曲折缝针迹
给中质或弹性布 料包边,安装松 紧带,织补等
5.0
(3/16)
1.5–7.0
(1/16–1/4)
1.0
(1/16)
0.2–4.0
(1/64–3/16)
加固
包边针迹
G
给薄或中质布料 包边
3.5
(1/8)
2.5–5.0
(3/32–3/16)
2.0
(1/16)
1.0–4.0
(1/16–3/16)
加固
G
给厚布料包边
5.0
(3/16)
2.5–5.0
(3/32–3/16)
2.5
(3/32)
1.0–4.0
(1/16–3/16)
加固
请勿使用倒缝针迹。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
1
注意
可用
(J)
*
1
Page 54
实用针迹
————————————————————————————————————————————————————————————————————
52
使用曲折压脚“J”缝制包边 针迹
1
打开机器。
2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 或 。
3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4
沿布料边缘进行缝制,使落针点在右侧边缘之 外。
a 落针点
使用包边压脚“G”缝制包 边针迹
调整针迹宽度之后,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
轮,检查针是否会碰到压脚。 如果针碰到压 脚,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a
a
a
注意
1
打开机器。
2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 或 。
3
安装包边压脚“G”。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4
放置布料,使布料的边缘紧靠压脚的导布器, 然后放低压脚拨杆。
a 压脚导布器
5
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轮,检查针是否碰到压 脚。
6
让布料边缘紧靠压脚导布器进行缝制。
a 落针点
a
a
Page 55
53
3
基本缝制
直线针迹用于缝制普通接缝。 有3种针迹可用于基本缝制。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1
将几块布料疏缝或拼接在一起。
2
打开机器。
3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 、 或 。
4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5
若要缝制反向针迹,将针放低在布料中缝制开 始点之前3到5针长度的位置,然后缝制反向 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加固针迹” (第44页)。
6
开始缝制。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开始缝制” (第42页)。
7
若要在针迹末端缝制反向针迹,缝制3到5针反 向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加固针迹” (第44页)。
8
缝制完成时,剪断线。
改变针的位置
通过调整针迹宽度,可以调整直线针迹(左针位 置)和三重伸缩针迹的针位置。 按针迹宽度键的 “-”侧调整左针位置,或按“+”侧调整右针位 置。
a 针迹宽度 b 针迹宽度键 c 将针位置左移 d 将针位置右移
针迹名称
应用
同步 压脚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J
中心
J
线
三重伸缩针迹
J
倒缝/
加固针迹
上袖、缝制内接 缝、缝制弹性布 料和装饰针迹
0.0 (0)
0.0–7.0 (0–1/4)
2.5
(3/32)
1.5–4.0
(1/16–3/16)
加固
*
1
请勿使用倒缝针迹。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安装拉链、基本 缝制、缝制皱褶 或细褶等
2.5
(3/32)
0.2–5.0
(1/64–3/16)
可用
(J)
倒缝
可用
*
1
基本缝制、缝制 皱褶或细褶等
0.0 (0)
0.0–7.0 (0–1/4)
2.5
(3/32)
0.2–5.0
(1/64–3/16)
倒缝
可用
*
1
注意
b
dc
a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Page 56
实用针迹
————————————————————————————————————————————————————————————————————
54
暗缝针迹
在裙子和裤子的底部缝制折缝。 有2种针迹可用于暗缝针迹。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备忘
当选择针迹 或 时
按针迹宽度键的“-”侧,使“0”、“-1”、“-2”或“-3”显示在LCD 中,将落针点移至左侧。 按针迹宽度键的“+”侧,使“0”、“1”、“2”或“3”显示在LCD 中,将落针点移至右侧。
根据下列步骤缝制暗缝。
1
将布料沿所需的折缝边缘折叠,然后从距布料 边缘约5毫米(3/16英寸)处疏缝。 疏缝后, 沿疏缝针迹折回布料,然后将布料反面朝上 放置。
a 布料的反面 b 疏缝针迹 c 所需折缝边缘 d 5毫米(3/16英寸) e 折缝边缘
2
打开机器。
3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 或 。
4
安装暗缝压脚“R”。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针迹名称
应用
[ [ 毫米(英寸)]
同步 压脚
暗缝针迹
R
在中质布料上 缝制暗缝
0
(0)
–3 – 3
2.0
(1/16)
1.0–3.5
(1/16–1/8)
R
在弹性布料上 缝制暗缝
0
(0)
–3 – 3
2.0
(1/16)
1.0–3.5
(1/16–1/8)
倒缝/
加固针迹
加固
加固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注意
a
b
d
c
a
b
d
e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Page 57
55
3
5
放置布料,使折缝的边缘紧靠压脚的导布器, 然后放低压脚拨杆。
a 布料的反面 b 折缝 c 压脚导布器
6
按针迹宽度键的“-”侧调整针迹宽度,直到 针能略微抓住折缝,然后使布料边缘紧靠压脚 导布器进行缝制。
a b 落针点 c 折缝
备忘
如果针位置不正确,缝制效果将如下图所示。 按下面的说明纠正每种效果。
如果针抓住过多折缝
针距离左侧太远。 按针迹宽度键的“+”侧调整针位置,使针 略微抓住折缝。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如果针没有抓住折缝
针距离右侧太远。 按针迹宽度键的“-”侧调整针位置,使针 略微抓住折缝。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调整针迹长度和
宽度”(第40页)。
7
拆除疏缝针迹。
a 布料的反面 b 布料的正面
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轮,检查针是否碰到压
脚。 如果针碰到压脚,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 裂。
c
b
b
a
c
注意
a b
a b
a b
a
Page 58
实用针迹
————————————————————————————————————————————————————————————————————
56
钮孔针迹
可以缝制钮孔。有3种针迹可用于缝制纽孔。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可以缝制最大长度为30毫米(1-3/16英寸)(直径 + 钮扣厚度)的钮孔。
如下图所示缝制钮孔。
a 加固针迹
用于缝制钮孔的钮孔压脚“A”的部件名称,如下图所示。
针迹名称 应用
同步 压脚
倒缝/
加固针迹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纽孔针迹
A
有底衬布料的加 固钮孔
5.0
(3/16)
3.0–5.0
(1/8-3/16)
0.5
(1/32)
0.2–1.0
(1/64-1/16)
自动 加固
A
薄和中质布料上 的水平钮孔
5.0
(3/16)
3.0-5.0
(1/8-3/16)
0.5
(1/32)
0.2-1.0
(1/64-1/16)
自动 加固
A
厚布料或毛皮布 料的锁眼钮孔
7.0
(1/4)
3.0–7.0
(1/8-1/4)
0.5
(1/32)
0.3–1.0
(1/64-1/16)
自动 加固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a
a
注意
A
a
b
c
e
d
a 钮扣导板 b 压脚刻度尺 c 压脚轴 d 钮孔压脚上的标记 e 5毫米(3/16英寸)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Page 59
57
3
1
用粉笔在布料上标明钮孔的位置和长度。
a 布料上的标记 b 已完成的针迹
2
拉出钮孔压脚“A”的钮扣导板,然后插入要 通过钮孔的钮扣。
如果钮扣不适合放在钮扣导板中
将钮扣的直径和厚度相加,然后将钮扣导板 设定成所计算的长度。(压脚刻度尺上标记 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3/16英寸)。)
a 压脚刻度尺 bb 钮孔长度(钮扣的直径 + 厚度) c 5毫米(3/16英寸)
示例: 对于直径为15 毫米(9/16英寸)、厚度 为10毫米(3/8英寸)的钮扣,应在刻度尺上 将钮扣导板设成25毫米(1英寸)。
a 10毫米(3/8英寸) b 15毫米(9/16英寸)
设定钮孔的大小。
6
将面线向下穿过压脚中的孔,然后在压脚下将 其拉出,如图所示。
7
放置布料,使钮孔标记的前端与钮孔压脚各边 的红色标记对齐,然后放低压脚拨杆。
a 布料上的标记(正面) b 钮孔压脚上的红色标记
备注
放低压脚时,请勿推进压脚的前端,否则
缝制的钮孔尺寸将不正确。
a
a
b
c
a
3
打开机器。
4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 、 或 。
5
安装钮孔压脚“A”。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A
a
b
b
b
Page 60
实用针迹
————————————————————————————————————————————————————————————————————
58
8
将钮孔拨杆向下拉到底。
a 钮孔拨杆 纽孔拨杆应放在钮孔压脚上的托架后面。
a 钮孔拨杆 b 托架
9
用左手轻轻抓住面线线头,然后开始缝制。
缝制完成时,缝纫机会自动缝制加固针
迹,然后停止。
0
剪断线,抬起压脚拨杆,然后取出布料。
a
将钮孔拨杆抬起到原始位置。
b
在钮孔针迹的末端,沿套结针迹内侧插一根 珠针,以防止针迹被剪断。
a 珠针
c
用附带的拆线刀向珠针方向剪切,打开钮 孔。
a 拆线刀
对于锁眼钮孔( ),使用附带的针眼锥在
钮孔的圆形端打个孔,然后使用拆线刀剪开钮 孔。
a 针眼锥
使用针眼锥在布料中打孔之前,请先在布料
下面垫上厚纸或其它保护性纸张。
改变针迹长度
按针迹长度键的“+”或“-”侧调整针迹长 度。
a 针迹长度键 b 针迹长度 c d
如果无法推进布料(比如布料太厚),请增
大针迹长度。
a
a
a
b
a
用拆线刀切开钮孔时,请勿把手放在剪切沿线 上,否则如果拆线刀脱滑可能会引起受伤。 不 要将拆线刀用于目的之外的其它方面。
a
a
b
+
注意
Page 61
59
3
改变针迹宽度
按针迹宽度键的“+”或“-”侧调整针迹宽 度。
a 针迹宽度键 b 针迹宽度 c d
备忘
备缝制钮孔之前,先在一块碎布料上试缝制
一个钮孔,检查针迹的长度和宽度。
钮扣缝制
可以用缝纫机缝制钮扣。 可以安装带2个孔或4个 孔的钮扣。
1
测量要缝制钮扣中的孔之间的距离。
2
抬起压脚拨杆,朝 方向(从机器后面看 向左)滑动位于底座上机器后部的下垂进布拨 杆。
a 下垂进布拨杆(从机器后面看)
放低送布牙。
3
打开缝纫机。
4
选择针迹 。
5
安装钉钮压脚“M”。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6
调整针迹宽度,使其等于钮扣上最近两个孔之 间的距离。
a
b
+
a
Page 62
实用针迹
————————————————————————————————————————————————————————————————————
60
7
将钮扣放入钉钮压脚“M”。
a 钮扣
钮扣固定到位。
安装4孔钮扣时,先缝离您最近的两个孔。 然后,滑动钮扣使针进入朝向缝纫机后部的
两个孔,以相同方法进行缝制。
8
朝自身方向(逆时针)转动手轮,检查针是 否正确进入钮扣的两个孔。 如果针看起来要碰到钮扣,请重新测量钮扣上 最近两个孔之间的距离。 根据钮扣孔之间的距 离调整针迹宽度。
9
开始缝制。 将缝制速度控制器设定到左侧(以将速度调
慢)。
缝制完加固针迹时,缝纫机会自动停
止。
如需增加钮扣加固强度,请执行钮扣缝制操 作两次。
0
用剪刀剪断针迹开头处的梭芯线和面线。 将针迹末端的面线拉到布料的反面,然后用底 线系上。
a
a 下垂进布拨杆(从机器后面看)
备忘
送布牙位置开关通常设在右侧(从机器后
面看)。
再次开始缝制时送布牙抬起。
缝制时,注意不要让针碰到钮扣,否则针可能
会导致弯曲或断裂。
a
注意
缝完钮扣后,向 (从缝纫机后面看向右) 滑动下垂进布拨杆,以抬起送布牙。
a
Page 63
61
3
安装可活动钮扣
若要缝制可活动钮扣,在安装的钮扣和布料间留 出空隙,然后用手缠线。 这样就可以牢固地装上 钮扣。
1
将钮扣放在钉钮压脚“M”中,然后朝自身方 向拉柄杆。
a 柄杆
2
缝制完成时,留出足量的面线后将面线剪断, 在钮扣和布料之间缠线,然后将其系在针迹开 头处的面线上。
将布料反面上针迹的结尾和开头处的梭芯线两 端系在一起。
3
切下多余的线头。
1
Page 64
实用针迹
————————————————————————————————————————————————————————————————————
62
装拉链
可以将拉链缝制到位。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装拉链有多种方法。 下面只介绍装中心拉链和侧拉链的步骤。
装中心拉链
在相互拼接的两块布料上缝制针迹。
a 布料的正面 b 针迹 c 拉链开口的末端
1
打开机器。
2
安装曲折压脚“J”,并将直线针迹一直缝制 到拉链开口处。 让布料的正面相对,到达拉链开口处后缝制反 向针迹。
有关基本缝制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基本 缝制”(第53页)。
3
将两块布料疏缝在一起,一直缝到布料边缘。
aa 疏缝针迹 bb 倒缝针迹 c 布料的反面 d 拉链开口的末端
4
从布料的反面将缝边分开。
a 布料的反面
针迹名称 应用
同步 压脚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中心
直线 针迹
J
安装拉链、 基本缝制、 缝制皱褶或细褶等
2.5
(3/32)
0.2–5.0
(1/64–3/16)
可用
(J)
倒缝/
加固针迹
倒缝
请勿使用倒缝针迹。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可用
*
1
注意
a
b
c
d
c
a
*
1
Page 65
63
3
5
使接缝与拉链中心对齐,然后疏缝拉链使其固 定。
a 布料的反面 b 疏缝针迹 c 拉链
6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
7
将压脚支架安装在拉链压脚“I”的压脚轴右 侧。
a 压脚轴右侧 b 落针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8
在拉链周围缝制拼合缝针迹。
a 针迹 b 布料的正面 c 疏缝针迹 d 拉链开口的末端
9
拆除疏缝针迹。
装侧拉链
只在一块布料上缝制。 为侧开口和后开口使用这种 拉链。
a 针迹 b 布料的正面 c 拉链开口的末端
如图所示,下列步骤介绍如何在左侧缝制拉链。
使用拉链压脚“I”时,请务必使用中心针位
置,然后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轮,检查针是 否会碰到压脚。 如果选择了另外一种针迹且针 碰到压脚,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I
b
a
缝制时,注意不要让针碰到拉链,否则可能会
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a
c
d
b
注意
注意
a
b
c
a
b
c
Page 66
实用针迹
————————————————————————————————————————————————————————————————————
64
1
打开缝纫机。
2
安装曲折压脚“J”,并将直线针迹一直缝制
拉链开口处。
让布料的正面相对,到达拉链开口处后缝制
反向针迹。
有关基本缝制的详细信息,请参见“基本
缝制”(第53页)。
3
将两块布料疏缝在一起,一直缝到布料边缘。
aa 疏缝针迹 bb 倒缝针迹 c 布料的反面 d 拉链开口的末端
4
从布料的反面将缝边分开。
a
布料的反面
5
压住缝边使正面(不缝制针迹的一面)多出 3毫米(1/8英寸)。
a 布料的反面 b 3毫米(1/8英寸)
6
将拉链牙与多出3毫米(1/8英寸)的布料压边 对齐,然后用疏缝针迹或大头针将拉链固定。
a 拉链牙 b 疏缝针迹
7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
8
将压脚支架安装在拉链压脚“I”的压脚轴右 侧。 如果在右侧(此例的相反侧)缝制拉链,请 将压脚支架,安装在拉链压脚轴的左侧。
a 压脚轴右侧 b 落针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使用拉链压脚“I”时,请务必使用中心针位
置,然后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轮,检查针是 否会碰到压脚。 如果选择了另外一种针迹且针 碰到压脚,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b
a
I
b
a
注意
a
c
d
a
b
Page 67
65
3
9
将拉链缝制到多出3毫米(1/8英寸)的布料 上,从拉链的底部开始缝制。
0
距离拉链末端约5厘米(2英寸)时,将针放低 (在布料中)停止缝纫机工作,抬起压脚拨杆, 然后打开拉链继续缝制。
a
合上拉链,翻转布料,然后将拉链的另一侧疏 缝到布料上。
a 疏缝针迹
b
将压脚支架安装在拉链压脚“I”的压脚轴的 另一侧。
如果在步骤8中将压脚支架安装在压脚轴右 侧,请将其改变到压脚轴左侧。
a 压脚轴左侧 b 落针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c
沿拉链缝制拼合缝针迹。 在拉链开口的末端缝制反向针迹,并使拉链牙
与压脚侧对齐。
a 布料的正面 b 拉链开口的末端 c 反向针迹 d 针迹的开头 e 疏缝针迹
d
距离拉链末端约5厘米(2英寸)时,将针放低 (在布料中)停止缝纫机工作,然后抬起压脚 拨杆。
e
拆除疏缝针迹,打开拉链,然后继续缝制。
缝制时,注意不要让针碰到拉链,否则可能会
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注意
I
a
b
a
a
b
c
d
e
Page 68
实用针迹
————————————————————————————————————————————————————————————————————
66
缝制弹性布料和松紧带
可以缝制弹性布料,并安装松紧带。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缝制时请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伸缩针迹
1
打开机器。
2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
3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4
在不伸缩布料的情况下缝制布料。
安装松紧带
当将松紧带安装到衣服的袖口或腰部时,完成的尺 寸将是拉直的松紧带尺寸。 因此,使用的松紧带长 度必须合适。
1
将松紧带别到布料的反面。 将松紧带别到布料的几个点处,确保松紧带在
布料上的位置均匀。
a 松紧带 b 珠针
2
打开机器。
针迹名称
应用
同步 压脚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伸缩针迹
J
缝制弹性布料和 装饰针迹
1.0
(1/16)
1.0–3.0
(1/16–1/8)
2.5
(3/32)
1.0–4.0
(1/16–3/16)
可用
(J)
3点曲折缝针迹
J
给中质或弹性布 料包边,安装松 紧带,织补等
5.0
(3/16)
1.5–7.0
(1/16–1/4)
1.0
(1/16)
0.2–4.0
(1/64–3/16)
可用
(J)
倒缝/
加固针迹
加固
加固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注意
a
b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Page 69
67
3
3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
4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5
拉直松紧带使其与布料长度相同,同时将松紧 带缝到布料上。 用左手拉压脚后面的布料,同时用右手拉压脚 前面靠近珠针处的布料。
缝制时,注意不要让针碰到任何珠针,否则
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注意
Page 70
实用针迹
————————————————————————————————————————————————————————————————————
68
贴布绣、拼布和绗缝针迹
有3种用于缝制贴布绣、拼布和绗缝的针迹。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贴布绣针迹
1
剪下贴布绣,留出3到5毫米(1/8到3/16英 寸)的缝边。
a 缝边
2
将用厚纸做的样式放在贴布绣背面,然后用熨 斗把缝边往内折叠并烫平。
3
翻转布料,然后用疏缝针迹、胶水或大头针将 其固定在要贴附的布料上。
a 疏缝针迹
针迹名称
应用
[ 毫米(英寸)] [ 毫米(英寸)]
同步 压脚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曲折缝针迹
J
包边和 附加贴布绣效果
3.5
(1/8)
0.0–7.0 (0–1/4)
1.4
(1/16)
0.0–4.0
(0–3/16)
可用
(J)
贴布绣针迹
J
贴布绣针迹
3.5
(1/8)
2.5–5.0
(3/32–3/16)
2.5
(3/32)
1.6–4.0
(1/16–3/16)
可用
(J)
抽纱缝针迹
J
抽纱缝,衣褶装 饰缝和装饰针迹。
5.0
(3/16)
0.0-7.0
(0-1/4)
2.5
(3/32)
1.0-4.0
(1/16-3/16)
可用
(J)
倒缝/
加固针迹
倒缝
加固
加固
请勿使用倒缝针迹。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可用
*
1
注意
a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a
*
1
Page 71
69
3
4
打开机器。
5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或 。
6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7
朝您的方向转动手轮,然后开始在贴布绣周围 缝制,以确保针恰好落在贴布绣外侧。
在角部周围缝制时,布料中的针恰好在贴布 绣外侧时停止缝纫机工作,抬起压脚拨杆,
然后按需要翻转布料来改变缝制方向。
拼布(疯狂拼布)针迹
1
将上面的布料边缘折叠,放在下面的布料上。
2
将两块布料缝制在一起,使线迹横跨两块布 料。
抽纱缝
跨越敞开接缝的针迹称为“抽纱缝”。 花式针迹用 在女衬衫和儿童衣服上。 当使用较粗的线时,此种 针迹的装饰效果更明显。
1
用熨斗沿两块布料的各自接缝进行折叠熨烫。
2
将两块布料,分开约4.0毫米(3/16英寸), 疏缝到薄纸或水溶性衬纸上。
如果沿薄纸或水溶性衬纸的中间划一条线,缝 制会更容易。
a 薄纸或水溶性衬纸 b 疏缝针迹 c 4毫米(3/16英寸)
3
打开机器。
4
选择针迹 。
5
安装曲折压脚“J”。
6
将针迹宽度设定为7.0毫米(1/4英寸)。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选择针迹” (第40页)。
1
2
3
Page 72
实用针迹
————————————————————————————————————————————————————————————————————
70
7
让压脚中心与两块布料的中心对齐进行缝制。
8
缝制完成时,将纸取出。
自由绗缝
进行自由绗缝时,放低送布牙(使用送布牙位置开 关),使布料无法推送。
自由绗缝需要选购的绗缝压脚。
1
关闭缝纫机电源开关。
2
卸下压脚和压脚支架。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卸下压脚支架” (第32页)。
3
用压脚支架螺丝固定绗缝压脚。 绗缝压脚上的压脚轴应定位在针夹螺丝上方。
a 绗缝压脚上的压脚轴 b 压脚支架螺丝 c 针夹螺丝
4
右手固定绗缝压脚,左手使用附带的螺丝刀拧 紧压脚支架螺丝。
5
将位于底座上机器后部的送布牙位置开关滑到 下图所示的位置,降低送布牙。
a 送布牙位置开关(从机器后面看)
请务必用附带的螺丝刀拧紧螺丝,否则针可能
会碰到压脚,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c
b
a
注意
a
Page 73
71
3
6
打开机器。
7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或 。
8
用双手将布料拉紧,然后沿样式移动布料。 在针迹的开始和结束处缝制加固针迹。
a 样式
送布牙降低时无法缝制反向针迹。
9
完成缝制后,将送布牙位置开关滑回原位以抬 起送布牙。
送布牙通常处于抬起状态。
备忘
转动手轮抬起送布牙。
a
Page 74
实用针迹
————————————————————————————————————————————————————————————————————
72
加固针迹
加固容易磨损的地方,如袖孔、内接缝和兜角。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三重伸缩针迹
一次缝制三个重叠的针迹。
1
打开机器。
2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
3
安装曲折压脚“J”。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4
开始缝制。
改变针的位置
通过调整针迹宽度,可以调整直线针迹(左针位 置)和三重伸缩针迹的针位置。 按针迹宽度键的 “-”侧调整左针位置,或按“+”侧调整右针位 置。
a 针迹宽度 b 针迹宽度键 c 将针位置左移 d 将针位置右移
针迹名称
应用
同步 压脚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三重伸缩针迹
J
上袖、缝制内接 缝、缝制弹性布 料和装饰针迹
0.0 (0)
0.0–7.0 (0–1/4)
2.5
(3/32)
1.5–4.0
(1/16–3/16)
可用
套结针迹
A
加固开口和接缝 容易松动的部位
2.0
(1/16)
1.0–3.0
(1/16-1/8)
0.4
(1/64)
0.3–1.0
(1/64-1/16)
倒缝/
加固针迹
加固
自动加固
更换压脚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可能会导致
受伤。
注意
b
dc
a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Page 75
73
3
套结针迹
套结针迹是一种加固针迹,用于加固兜角和开口等 容易磨损的位置。
作为例子,下面介绍在兜角缝制套结针迹的步骤。
1
确定套结针迹的所需长度。 将钮孔压脚“A”上的钮扣导板设成所需长度。
(压脚刻度尺上标记之间的距离为5毫米 (3/16英寸)。)
a 压脚刻度尺 b 套结针迹的长度 c 5毫米(3/16英寸)
2
打开机器。
3
使用样式选择转盘,
选择针迹 。
4
安装钮孔压脚“A”。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5
将面线向下穿过压脚中的孔,然后在压脚下将 其拉出,如图所示。
6
放置布料,使兜口朝向自身方向,然后放低压 脚拨杆,使针落在兜口前2毫米(1/16英寸) 的位置。
a 2毫米(1/16英寸)
备注
放低压脚时,请勿推进压脚的前端,否则
将不会缝制正确大小的套结针迹。
a
b
c
a
Page 76
实用针迹
————————————————————————————————————————————————————————————————————
74
7
将钮孔拨杆向下拉到底。
a 钮孔拨杆 钮孔拨杆应放在钮孔压脚上的金属托架后面。
a 钮孔拨杆 b 托架
8
用左手轻轻抓住面线线头,然后开始缝制。
缝制完成时,缝纫机会自动缝制加固针
迹,然后停止。
9
抬起压脚拨杆,剪断线,然后取出布料。
0
将钮孔拨杆抬起到原始位置。
备忘
如果无法推进布料,比如布料太厚,增加
针迹长度。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调整 针迹长度和宽度”(第40页)。
a
a
b
Page 77
75
3
使用裁边器(选购)
包边针迹可以在使用选购的裁边器裁切掉布料边缘时缝制。
“自动”下面的值在选择样式时设置。 在“手动”下面指示的范围内,可将设置调整成任意值。 使用裁边器时,将针迹宽 度设置调整为上表中指示范围内的值。
1
卸下压脚。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更换压脚” (第31页)。
2
为面线穿线。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面线穿线” (第20页)。
备注
当缝纫机上安装了裁边器时,无法使用穿
线器,否则可能损坏穿线器。
3
选择针迹。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见“选择针迹” (第40页)。
4
抬起压脚拨杆。
5
将压脚拨杆抬得更高,然后将裁边器的连接叉 钩到针夹螺丝上。
a 连接叉 b 针夹螺丝
针迹名称
应用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包边针迹
S
基本缝制、 缝制皱褶或 细褶等
0.0 (0)
0.0–2.5
(0–3/32)
2.5
(3/32)
0.2–5.0
(1/64–3/16)
S
给薄或中质布料 包边
3.5
(1/8)
2.5–5.0
(3/32–3/16)
2.0
(1/16)
1.0–4.0
(1/16–3/16)
S
给厚布料包边
5.0
(3/16)
2.5–5.0
(3/32–3/16)
2.5
(3/32)
1.0–4.0
(1/16–3/16)
倒缝/
加固针迹
倒缝
加固
加固
更换压脚和压脚支架之前,请务必关闭缝纫机电源,否则如果意外按下某按钮导致缝纫机开始缝制时,
可能会导致受伤。
注意
b
a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Page 78
实用针迹
————————————————————————————————————————————————————————————————————
76
6
固定裁边器,使裁边器压脚轴与压脚支架中的 切槽对齐,然后慢慢放低压脚拨杆。
a 压脚支架中的切槽 b 压脚轴
安装裁边器。
7
抬起压脚拨杆,检查裁边器安装是否牢固。
8
将面线在裁边器下穿过,然后朝向缝纫机后部 拉出。
9
在针迹的开头处先将布料剪开约2厘米 (3/4英寸)长。
a 2厘米(3/4英寸)
0
放置布料。 把布料放在裁边器上,将准备要裁掉的部分放
在裁边器的右侧导板上,其余布料应放在裁边 器的压脚下。
a 导板
备注
如果没有正确放置布料,布料将不会被裁
切。
调整针迹宽度之后,朝自身方向慢慢转动手
轮,检查针是否会碰到压脚。 如果针碰到压 脚,可能会导致针弯曲或断裂。
a
b
注意
a
a
Page 79
77
3
a
放低压脚拨杆,然后开始缝制。
缝制针迹时将裁切出缝边。
如果缝制 针迹,将有约5毫米(3/16英寸)
的缝边。
a 5毫米(3/16英寸)
备注
裁边器最多可以裁切13盎司粗斜棉布的一
层。 裁边器用完后,请清除上面的飞绒或灰尘。 如果裁边器无法裁切布料,请用布蘸少量
的油擦拭裁边器的刀锋。
a
Page 80
实用针迹
————————————————————————————————————————————————————————————————————
78
Page 81
79
4
4 附录
针迹设置
在下表中列出了实用针迹的应用、针迹长度和宽度以及是否可以使用双针。
实用针迹
使用双针时,务必选择安装曲折压脚“J”,否则可能会导致针断裂或缝纫机损坏。
注意
针迹名称 应用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同步 压脚
倒缝/
加固针迹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J
基本缝制、缝制 皱褶或细褶等
0.0 (0)
0.0–7.0 (0–1/4)
2.5
(3/32)
0.2–5.0
(1/64–3/16)
倒缝
中心
J
安装拉链、基本 缝制、缝制皱褶 或细褶等
2.5
(3/32)
0.2–5.0
(1/64–3/16)
倒缝
伸缩针迹
J
缝制弹性布料和 装饰针迹
1.0
(1/16)
1.0–3.0
(1/16–1/8)
2.5
(3/32)
1.0–4.0
(1/16–3/16)
加固
曲折缝针迹
J
包边和 附加贴布绣效果
3.5
(1/8)
0.0–7.0 (0–1/4)
1.4
(1/16)
0.0–4.0
(0–3/16)
倒缝
包边针迹
G
给薄或中质 布料包边
3.5
(1/8)
2.5–5.0
(3/32–3/16)
2.0
(1/16)
1.0–4.0
(1/16–3/16)
加固
G
给厚布料包边
5.0
(3/16)
2.5–5.0
(3/32–3/16)
2.5
(3/32)
1.0–4.0
(1/16–3/16)
加固
可用
(J)
*
2
可用
(J)
*
2
可用
(J)
*
2
可用
*
1
可用
*
1
可用
*
1
请勿使用倒缝针迹。 请选择针迹宽度为5.0毫米(3/16英寸)或更小。
直线针迹
*
1
*
2
Page 82
附录
————————————————————————————————————————————————————————————————————————————————————————————————————————————
80
暗缝针迹
R
在中质布料上 缝制暗缝针迹
0
(0)
–3 – 3
2.0
(1/16)
1.0–3.5
(1/16–1/8)
R
在弹性布料上 缝制暗缝针迹
0
(0)
–3 – 3
2.0
(1/16)
1.0–3.5
(1/16–1/8)
3点曲折缝针迹
J
给中质或弹性布 料包边,安装松 紧带,织补等
5.0
(3/16)
1.5–7.0
(1/16–1/4)
1.0
(1/16)
0.2–4.0
(1/64–3/16)
三重伸缩针迹
J
上袖、缝制内接 缝、缝制弹性布 料和装饰针迹
0.0 (0)
0.0–7.0 (0–1/4)
2.5
(3/32)
1.5–4.0
(1/16–3/16)
贴布绣针
J
缝制贴布绣针迹
3.5
(1/8)
2.5–5.0
(3/32–3/16)
2.5
(3/32)
1.6–4.0
(1/16–3/16)
抽纱缝针迹
J
花式、衣褶装饰 缝和装饰针迹
5.0
(3/16)
0.0-7.0
(0-1/4)
2.5
(3/32)
1.0-4.0
(1/16-3/16)
套结针迹
A
加固开口和接缝 容易松动的部位
2.0
(1/16)
1.0–3.0
(1/16-1/8)
0.4
(1/64)
0.3–1.0
(1/64-1/16)
纽孔针迹
A
有底衬布料的加 固钮孔
5.0
(3/16)
3.0–5.0
(1/8-3/16)
0.5
(1/32)
0.2–1.0
(1/64-1/16)
A
薄和中质布料上 的水平钮孔
5.0
(3/16)
3.0-5.0
(1/8-3/16)
0.5
(1/32)
0.2-1.0
(1/64-1/16)
A
厚布料或毛皮布 料的锁眼钮孔
7.0
(1/4)
3.0–7.0
(1/8-1/4)
0.5
(1/32)
0.3–1.0
(1/64-1/16)
针迹名称 应用
同步 压脚
加固
加固
加固
加固
加固
加固
自动加固
自动加固
自动加固
自动加固
倒缝/
加固针迹
自动 手动 自动 手动
请勿使用倒缝针迹。 请选择针迹宽度为5.0毫米(3/16英寸)或更小。
针迹宽度
[毫米(英寸)]
针迹长度
[毫米(英寸)]
可用
(J)
*
2
可用
(J)
*
2
可用
(J)
*
2
*
1
*
2
Page 83
81
4
维修保养
下面介绍简单的缝纫机维修保养操作。
清洁机器表面
如果机器表面变脏,用布轻轻蘸湿中性洗涤剂,用 力拧净,然后擦拭机器表面。 用湿布清洁一次后, 再用干布将其擦拭。
清洁旋梭
如果梭壳中积蓄了灰尘,缝制性能会下降;因此应 定期进行清洁。
1
关闭缝纫机电源,然后拔出电源线。
2
抬起针和压脚拨杆。
3
向左拉出附加工作台。
4
松开压脚支架螺丝并卸下压脚支架,然后松开 针夹螺丝将针卸下。
5
抓住针板盖两侧,向自身方向滑动,将其卸下。
a 针板盖
6
卸下梭壳。 抓住梭壳,然后将其拉出。
a 梭壳
7
用清洁刷或真空清洁器清除旋梭及其周围区域 的所有飞绒和灰尘。
a 清洁刷 b 旋梭
请勿向梭壳加油。
清洁机器之前,确定缝纫机已关闭,然后拔出
电源线,否则可能导致受伤或触电。
请勿使用苯、稀释剂或洗涤粉,否则机器可能
脱色或变形。
清洁机器之前,确定缝纫机已关闭,然后拔出
源线,否则可能导致受伤或触电。
注意
注意
a
a
a
b
Page 84
附录
————————————————————————————————————————————————————————————————————————————————————————————————————————————
82
8
将梭壳插入,使梭壳上的凸起与弹片对齐。
a 凸起 b 弹片
9
将针板盖上的凸起插入到针板内,然后将盖子 滑回。
卸下针板
如果线缠结,清洁旋梭无法将其取出,请卸下针 板。
1
按照第81页上的步骤16进行操作。
2
用盘状螺丝刀卸下螺丝,然后卸下针板。
3
从针板取下缠结的线。
4
将针板放回原始位置,然后用盘状螺丝刀拧紧 螺丝。
备注
将针板上的两个螺丝孔与机器上的两个孔
对齐。
5
按照第81-82页的步骤79进行操作。
切勿使用被划伤的梭壳,否则可能会导致面线
缠结、针断裂或影响缝纫性能。 若要购买新梭壳,请与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确保梭壳安装正确,否则可能针导致断裂。
注意
a
a
b
b
Page 85
83
4
故障排除
若机器无法正常工作,请先检查下列可能存在的原因,然后再请求维修。 若问题仍然存在,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心联系。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参考
缝纫机不工作。
电源线的插头未插入电源插座。 将电源线的插头插入家用电源插座。 第14页
机器未打开。 打开机器。 第14页
梭芯绕线轴被推向右侧。 将梭芯绕线轴滑到左侧。
放低压脚拨杆。
第17页
压脚拨杆被抬起。 第42页
放低钮孔拨杆的同时,选择了钮孔 针迹或套结针迹之外的针迹,并且 按下了开始/停止按钮。
抬起钮孔拨杆。
抬起钮孔拨杆的同时,选择了钮孔 针迹或套结针迹,并且按下了开始/ 停止按钮。
拉下钮孔拨杆。
正确安装针。
第58页
尽管连接了脚踏控制器,但仍按下了
开始/停止按钮。
脚踏控制器已连接时,请勿使用 开始/停止按钮。 若要使用开始/ 停止按钮,请断开脚踏控制器。
第42页
针断裂。
未正确安装针。 第29页
针夹螺丝松动。 用螺丝刀将螺丝拧紧。
更换新针。
调松面线张力。
请轻轻引导布料。
第30页
针弯曲或太钝。 第29页
未选用正确的布料、线和针的组合。
请选用与所缝制布料类型匹配的线和 针。
第28页
所选用的压脚与要缝制的针迹不匹 配。
安装与要缝制的针迹相匹配的压脚。 第79页
面线张力太紧。 第47页
布料拉的太紧。
针板孔周围被划伤。
更换针板。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压脚孔周围被划伤。
更换压脚。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梭壳被划伤。
更换梭壳。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未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的梭芯。
旧款型号的梭芯厚度不同,无法正常 工作。 只能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 的梭芯。
第15页
Page 86
附录
————————————————————————————————————————————————————————————————————————————————————————————————————————————
84
面线断线。
面线穿线不正确(例如,线筒未正 确安装,或线从针杆导线钩脱出)。
面线重新穿线。 第20页
线出现死结或缠线。 清除任何死结或缠线。
调松面线张力。
更换新针。
正确安装针。
所选的针与所使用的线不匹配。
请选用与所使用针迹的类型相匹配的 针。
第28页
面线张力太紧。 第47页
在梭壳等处发生缠线。
排除缠线。 若在梭壳中发生缠线, 请清洁旋梭。
第81页
针弯曲或太钝。 第29页
未正确安装针。 第29页
针板孔周围被划伤。
更换针板。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压脚孔周围被划伤。
更换压脚。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梭壳被划伤。
更换梭壳。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未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的梭芯。
旧款型号的梭芯厚度不同,无法正常 工作。 只能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 的梭芯。
第15页
底线缠结或断线。
未正确将梭芯放入梭壳。 重新装梭芯。 第18页
未正确缠绕梭芯线。 正确缠绕梭芯。 第15页
梭芯被划伤或者无法正常旋转。 更换梭芯。
发生缠线。 排除缠线,清洁旋梭。 第81页
未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的梭芯。
旧款型号的梭芯厚度不同,无法正常 工作。 只能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 的梭芯。
第15页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参考
Page 87
85
4
线张力不正确。
未正确缠绕面线。 面线重新穿线。 第20页
未正确将梭芯放入梭壳。 重新装梭芯。 第18页
未正确缠绕梭芯线。 正确缠绕梭芯。
调整线张力。
正确安装线筒。
更换新针。
更换新针。
正确安装针。
调整线张力。
第15页
未选用正确的布料、线和针的组合。
请选用与所缝制布料类型匹配的线 和针。
第28页
未正确安装压脚支架。 正确安装压脚支架。 第33页
线张力设置不正确。 第47页
未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的梭芯。
旧款型号的梭芯厚度不同,无法正常 工作。 只能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 的梭芯。
第15页
布料有褶皱。
未正确缠绕面线或梭芯线。
正确进行面线穿线并正确安装梭芯 线。
第18,20页
未正确安装线筒。 第15页
未选用正确的布料、线和针的组合。
请选用与所缝制布料类型匹配的线 和针。
第28页
针弯曲或太钝。 第29页
如果缝制薄布料,针迹太长或布料 未正确送入。
请在布料下面垫上衬纸进行缝制。 第49页
线张力设置不正确。 第47页
跳针。
未正确缠绕面线。 修正面线穿线。 第20页
未选用正确的布料、线和针的组合。
请选用与所缝制布料类型匹配的线 和针。
第28页
针弯曲或太钝。 第29页
未正确安装针。 第29页
针板下面或梭壳中积累了灰尘。 卸下针板盖,清洁梭壳。 第81页
缝制时发出尖锐 的噪音。 发出卡嗒卡嗒声。
送布牙或梭壳中积累了灰尘。 清洁梭壳。 第81页
未正确缠绕面线。 面线重新穿线。 第20页
梭壳被划伤。
更换梭壳。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 中心联系。
未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的梭芯。
旧款型号的梭芯厚度不同,无法正常 工作。 只能使用专为本机器而设计 的梭芯。
第15页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参考
Page 88
附录
————————————————————————————————————————————————————————————————————————————————————————————————————————————
86
线未从针眼中 穿过。
针迹缝制得不正 确。
所选用的压脚与要缝制的针迹不匹 配。
未正确安装针。 第29页正确安装针。
调整线张力。
加长针迹长度。
第79页
线张力设置不正确。 第47页
在梭壳等处发生缠线。
清除缠线。 若在梭壳中发生缠线, 请清洁旋梭。
第81页
布料无法前进。
放低送布牙。 第70页
针迹太短。 第40页
未选用正确的布料、线和针的组合。
请选用与所缝制布料类型匹配的线和 针。
第28页
在梭壳等处发生缠线。
清除缠线。 若在梭壳中发生缠线, 请清洁旋梭。
第81页
缝纫机照明灯不 亮。
缝制照明灯损坏。
请与经销商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 心联系。
针未抬起。 第21页
将针抬起。
按 (针位置按钮)一次或两次,
将送布牙位置开关滑到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参考
安装与要缝制的针迹相匹配的压脚。
Page 89
87
4
错误信息
如果缝纫机操作不正确或缝纫机发生故障, LCD中会显示错误信息。 按操作面板中的任意键、转动任何转盘或正确执行操作,可以清除信息。
备忘
如果使用缝纫机时, LCD中显示“F1”到“F9”的错误信息,表示机器可能出现故障。 请与经销商
或最近的授权维修服务中心联系。
可能原因错误代码
错误信息
(在LCD中)
解决方法
E1
压脚抬起时按下了开始/停止按钮或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连接脚踏控制器 时,踩下了脚踏控制器)。
放低压脚再继续操作。
E2
放低钮孔拨杆的同时,选择了钮孔针迹 或套结针迹之外的针迹,并且按下了 开始/停止按钮(连接脚踏控制器时, 踩下了脚踏控制器)。
抬起钮孔拨杆再继续操作。
E3
抬起钮孔拨杆的同时,选择了钮孔针迹 或套结针迹,并且按下了开始/停止按钮 (连接脚踏控制器时,踩下了脚踏控制 器)。
放低钮孔拨杆再继续操作。
E4
向右移动梭芯绕线轴的同时,按下了 反向/加固针迹按钮或针位置按钮。
将梭芯绕线轴移到左侧再 继续操作。
E5
尽管连接了脚踏控制器,但仍按下了 开始/停止按钮。
断开脚踏控制器,然后按 开始/停止按钮。 否则, 用脚踏控制器来操作机器。
E6
马达因缠线而锁定。
关闭机器并取出缠线再 继续操作。
Page 90
附录
————————————————————————————————————————————————————————————————————————————————————————————————————————————
88
操作蜂鸣
每次按键或执行了错误的操作时,会发出蜂鸣。
如果操作正确
发出1声蜂鸣。
如果执行了错误的操作
发出2声或4声蜂鸣。
如果机器因缠线等原因锁定
缝纫机继续蜂鸣3秒钟,然后自动停止。 请务必检查错误的原因,并将其纠正再继续缝制。
Page 91
89
索引
数字
1/4 英寸绗缝压脚................................. 12
A
暗缝针迹.........................................54
暗缝针迹压脚.....................................11
安全须知.........................................1
安装松紧带.......................................66
B
包边压脚......................................11,52
备用线筒轴....................................11,25
不粘压脚.........................................12
C
裁边器...........................................12
操作按钮..........................................9
操作蜂鸣.........................................88
操作面板...................................10,40,87
拆线刀........................................11,58
抽纱缝...........................................69
穿线器...........................................20
错误信息.........................................87
D
带尺压脚.........................................12
带导向杆的1/4 英寸绗缝压脚.......................12
单边压脚.........................................12
电源.............................................13
钉钮压脚.........................................11
底线.......................................15,18,50
F
缝纫机针.........................................27
缝制弹性布料.....................................49
缝制厚布料.......................................48
缝制薄布料.......................................49
缝制曲线.........................................48
缝制速度控制器...................................17
疯狂拼布.........................................69
附带配件.........................................11
附加工作台.......................................10
G
改变缝制方向.....................................48
更换针...........................................27
H
绗缝导向杆.......................................12
绗缝压脚......................................12,70
J
基本缝制...................................52,62,63
脚踏控制器.......................................11
K
开口压脚........................................12
快速操作指南....................................11
扩展台.......................................12,36
L
拉链压脚.....................................11,63
M
面线............................................20
N
钮孔............................................56
钮孔拨杆.....................................58,73
钮孔压脚..................................11,57,73
钮孔针迹........................................56
P
盘状螺丝刀......................................11
配件包..........................................11
拼布............................................ 69
Q
清洁............................................81
清洁刷.......................................11,81
曲折压脚.....................................11,49
S
三重伸缩针迹....................................72
伸缩针迹........................................66
使用说明书......................................11
双针.........................................11,25
送布牙..........................................70
送布牙位置开关..................................70
梭芯............................................11
梭芯盖..........................................18
T
套结针迹........................................73
贴布绣..........................................68
同步压脚.....................................12,33
W
维修保养........................................81
X
线筒盖...........................................11
线筒网...........................................11
线筒轴...........................................20
线张力...........................................47
线张力转盘.......................................47
选购配件.........................................12
旋梭.............................................81
选择针迹.........................................40
Page 92
90
Y
Z
针...............................................27
针板盖............................................81
针的停止位置.....................................35
针的位置.........................................53
针迹长度.........................................40
针迹宽度.........................................40
针迹设置.........................................79
针位置按钮.......................................18
针眼锥............................................58
针组.............................................11
直线针迹.........................................53
主电源开关.......................................14
装拉链...........................................62
自由绗缝.........................................70
压脚..............................................31
压脚固定轴........................................49
压脚拨杆..........................................20
压脚支架..........................................32
样式选择转盘......................................40
Page 93
Page 94
Page 95
Page 96
Chinese
885-V11
XE9484-001
Printed in China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