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png)
东芝条码打印机
B-SX600 系列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2.png)
左图:CCC 认证标志
在中国大陆(除港、澳、台之外),本产品获得了中国强制性产品质量认证—
CCC 认证。
Centronics 是 Centronics Data Computer Corp.的注册商标。
Microsoft 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
Windows 是 Microsoft Corporation 的注册商标
。
。
在未得到制造商的明确授权之前,用户不能擅自改变设备的使用条件,否则将被取消使用该设备
的权限。
Copyright © 2008
by TOSHIBA TEC CORPORATION
ll Rights Reserved
570 Ohito, Izunokuni-shi, Shizuoka-ken, JAPAN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3.png)
安全性概述
安全性概述
在操作和维护设备中个人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手册中包含了有关操作上的警告和提醒注
意的内容。在操作和维护机器前应当阅读和理解这些警告和提醒注意的内容。
不要试图自己修理或修改本机器,如果发生故障后,使用本手册中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那么请您关机,
拔掉电源,然后与授权的东芝泰格的代理商进行联系。
各符号的意义
此符号表示警告的内容(包括注意事项)
特别要警告的内容在
符号中
(左边的符号表示一般的提醒注意)
本符号表示禁止的动作(禁止的内容)
特别要禁止的内容表示在
符号内或其旁边
(左边的符号表示“不要拆卸”)
本符号表示必须进行的动作
特别要指示的内容表示在●符号内或其旁边
(左边的符号表示“从插座中拔出电源连接插头”)
警告
下面的指示表示如果对机器进行不恰当的与指示相违背的操作时,将可能引
起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危险。
禁止接入任何与规定交
流电压不符的电源。
禁止
■禁止使用与机器铭牌上
标注不符的电压,否则会
引起火灾或者电击。
■如果此设备和其他大耗
电量的设备使用同一个插
座,则在使用这些设备的
时候将会引起电流的大幅
度波动。一定要给此设备
提供一个单独的插座,否
则会引起火灾或者电击。
禁止
禁止
■禁止用湿的手插拔电
源插头,否则会受到电
击。
■不要把金属物体或者
装有水的容器比如花
瓶,花盆或者杯子等放
在设备上。如果金属物
体或者溅洒出的液体进
入设备,会引起火灾或
者电击。
禁止
■请勿将金属、易燃物体
或者其他外物从通风槽中
落入或插入到设备中,否
则会引起火灾或者电击。
禁止
■请勿刮擦、损坏或更改
电源线。请勿将重物放置
到电源线上,不要拉扯或
者过多弯曲电源线,以免
引起火灾或者电击。
拔掉电源插头
■如果设备不慎摔落或外
壳损毁,请拔掉电源插
头,然后和授权的东芝泰
格代理商取得联系获得帮
助。在这种情况下,若仍
继续使用会引起火灾或者
电击。
拔掉电源插头
■如果机器处于不正常状
态,例如冒烟或有异味,
继续使用可能引起火灾或
电击,此时应立即关掉电
源,拔出电源插头,与东
芝泰格的代理商进行联系
请求帮助。
i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4.png)
安全性概述
拔掉电源插头
禁止拆卸机箱
■拔出电源线的时候,注
意一定要握住插头部分拔
出。如果握住线部分拔拽
会使里面的金属线扯断或
者暴露出来而引起火灾或
者电击。
■不要擅自打开机箱维修
或者改装设备。设备内的
高电压很热的部件或者锐
利的边沿都可能使人受
伤。
拔掉电源插头
与地线相连
■如果有外物(如金属碎
片、水、液体等)进入设
备,首先关掉开关并且将电
源线和插销拔掉,然后与授
权的东芝泰格代理商取得联
系获得帮助。如果在这样的
状态下继续使用本设备会引
起火灾或者电击。
■保证本设备安全接好地
线。扩展电缆线也应该接
地。如果接地的方式不恰
当会引起火灾或者电击。
注意
这个符号表示,如果对此设备作不恰当的与提示相违背的操作,将可能引起
严重伤害或者有死亡的危险。
预防措施
下面的提醒将帮助你保证机器连续正常的运行。
●要避免机器处于下面的不利状态:
★温度超出规定 ★直接光照 ★高湿度
★与其它设备共享电源 ★过度的震动 ★灰尘/煤气
●机壳应用干的或微浸淡洗涤剂的布擦洗. 永远不要用稀料或其它挥发性溶液擦洗塑料机壳。
●只允许使用东芝泰格规定使用的打印纸和碳带。
●严禁将打印纸和碳带储存在能直接暴露在阳光直晒、高温、高湿、灰尘或煤气的地方。
●保证打印机工作在一个水平面上。
●当发生打印故障时,所有存储在机器内存中的数据可能遗失掉。
●尽量避免与高电压设备或易于引起电源干扰的设备使用共同的供电电源。
●当你在对机器内部进行处理或清理机器时,请将电源插头拔下。
●保持你的工作环境没有静电干扰。
●不要在机器上放置重物,因为这样可能引起不平衡而跌落,从而伤人。
●不要堵塞机器的通风孔,这样容易使机器内部升温而引起火灾。
●不要将身体斜靠在机器上,以免跌落引起伤害。
●要注意不要被打印纸切刀伤害了自己。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拔掉机器的电源线。
维护要求
●利用我们的维修服务
在购买了机器后,与东芝泰格的代理商每年联系一次进行机器内部的清洗。否则由于灰尘的积累会引
起火灾或故障。特别是在阴雨季节前的清洗尤其有效。
●我们预防性的维护服务执行周期性检查和其它为满足机器质量和性能要求而进行的维护工作, 可预防
偶然事件的发生。具体事宜请与东芝泰格的代理商联系请求帮助。
●利用杀虫剂和其它化学制剂
不要将机器暴露在杀虫剂或其它挥发性溶液中。这将引起机壳和其它部件变形或机壳掉漆。
ii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5.png)
目 录
页码
1. 产品概览 ...................................................................................................................................1- 1
1.1 前言 .................................................................................................................................1- 1
1.2 附属品的确认 ...................................................................................................................1- 2
1.3 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1- 3
1.3.1 前视图.......................................................................................................................... 1- 3
1.3.2 后视图 (USB 对应机)................................................................................................... 1- 4
1.3.3 后视图 (LAN 对应机) .................................................................................................... 1- 5
1.3.4 内部结构 ...................................................................................................................... 1- 6
1.3.5 操作面板 ...................................................................................................................... 1- 8
1.4 切刀模块 .......................................................................................................................... 1- 9
1.4.1 介质的切割位置 ........................................................................................................... 1- 9
1.4.2 使用上的要求.............................................................................................................. 1-10
1.5 剥离模块 ......................................................................................................................... 1-11
1.5.1 各部件的名称.............................................................................................................. 1-11
1.5.2 使用上的要求.............................................................................................................. 1-12
2. 打印机安装................................................................................................................................2- 1
2.1 取下保护器具 ...................................................................................................................2- 1
2.2 关于安装场所 ...................................................................................................................2- 4
2.3 连接电源线.......................................................................................................................2- 5
2.4 与 PC 的连接(USB 对应机)...........................................................................................2- 6
2.5 与 PC 的连接(LAN 对应机) ..........................................................................................2- 7
3. 关于打印介质和碳带 .................................................................................................................3- 1
3.1 打印介质和碳带的尺寸.....................................................................................................3- 1
3.2 标签 .................................................................................................................................3- 2
3.3 带槽口的打印介质............................................................................................................3- 3
3.4 带有标记的标签 ...............................................................................................................3- 4
3.5 有效打印区域 ...................................................................................................................3- 5
3.6 打印介质与碳带的保存.....................................................................................................3- 6
3.7 不能使用的打印介质与碳带 ............................................................................................. 3- 6
4. 碳带的安装................................................................................................................................4- 1
5. 打印介质的加载方法 .................................................................................................................5- 1
5.1 打印介质的加载方法 ........................................................................................................5- 1
5.2 装载到剥离模块上的方法 .................................................................................................5- 5
5.3 使用折叠纸时的加载方法 ................................................................................................5-11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6.png)
6. 试从 PC 进行打印 .....................................................................................................................6- 1
6.1 从打印驱动程序进行打印测试 ..........................................................................................6- 1
6.2 使用 LAN 对应机时的注意事项 ........................................................................................6- 4
7. 本产品的功能说明 .....................................................................................................................7- 1
7.1 送纸模式 .......................................................................................................................... 7- 1
7.2 撕离 .................................................................................................................................7- 4
7.3 前端对齐 .......................................................................................................................... 7- 5
7.4 打印介质的测定 ...............................................................................................................7- 8
8. 操作面板 ...................................................................................................................................8- 1
8.1 操作面板的说明 ...............................................................................................................8- 1
8.2 操作面板的显示 ...............................................................................................................8- 2
8.3 从操作面板操作本机 ........................................................................................................8- 6
8.4 <Menu>项目细节..............................................................................................................8- 7
8.5 中止打印 ......................................................................................................................... 8-12
9. 打印测试 ...................................................................................................................................9- 1
9.1 打印测试步骤 ...................................................................................................................9- 1
9.2 打印测试图形 ...................................................................................................................9- 1
10. 打印介质堵塞时........................................................................................................................10- 1
10.1 打印介质堵塞在切刀部时 ...............................................................................................10- 1
10.2 打印介质堵塞在剥离器时 ...............................................................................................10- 2
11. 日常维护 ..................................................................................................................................11- 1
11.1 纸张探测器的清洁..........................................................................................................11- 2
11.2 压纸滚轴的清洁 .............................................................................................................11- 3
11.3 碳带剥离板的清洁..........................................................................................................11- 4
11.4 碳带导向杆的清洁..........................................................................................................11- 4
11.5 打印头的清洁 .................................................................................................................11- 5
11.6 剥离模块的清洁 .............................................................................................................11- 6
12. 故障排除
12.1 本机启动时的问题..........................................................................................................12- 1
12.2 打印时的问题 .................................................................................................................12- 1
12.3 打印效果不满意时..........................................................................................................12- 4
12.4 网络上的问题(LAN 对应机).......................................................................................12- 7
12.5 操作面板上出现出错等提示时的解决办法 ......................................................................12- 8
13. 常见问题(FAQ) ........................................................................................................................13- 1
..................................................................................................................................12- 1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7.png)
14. 技术规格 ..................................................................................................................................14- 1
14.1 本体规格(USB 对应机)...............................................................................................14- 1
14.2 本机规格(LAN 对应机) ..............................................................................................14- 2
14.3 切刀模块的规格 .............................................................................................................14- 4
14.4 剥离模块的规格 .............................................................................................................14- 4
注意!
1. 未经东芝泰格书面同意,不得拷贝本手册全部或部分的内容。
2. 本手册的内容会在未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进行更新。
3. 与本手册有关的疑问请您向当地授权服务代理商咨询。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8.png)
1. 产品概览
1.1 前言
感谢您选择东芝 B-SX600 系列标签打印机。
本使用说明书(以下简称本手册),描述了本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产品之前,请通读全手册,正确使用。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一定请在使用操作前仔细阅读。
如有更多与本手册有关的疑问,请与东芝泰格代理商联系获得更多相关的参考信息。
1- 1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9.png)
1. 产品概览
1.2 附属品的确认
在拆箱的时候请确认以下随机附带的全部附件。请确认是否全部装箱。万一不全的话,请与购买的代理
店联系。
•光盘
•使用说明书(本手册)
•电源线(1 个)
•抗干扰磁环(LAN 对应机)
•重启栓(LAN 对应机)
•开箱顺序书
•保修卡(适用于美国)
•清洁布
1- 2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a.png)
1.3 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1.3.1 前视图
1. 产品概览
8
7
6
1
2
3
4
5
1. 侧面开盖
打开此盖安装/更换介质和碳带。
2. 耗材确认窗口
可以确认介质或碳带的残留数量。
3. 前盖按键
按下此按键,打开前部外盖
4. 侧盖拉手
打开侧面外盖的拉手。
5. 出纸口
打印纸张排出。
6. 前部开盖
打开前盖,设置纸张。
7. 电源按钮
开关本机电源。
8. 操作面板
关于操作面板的操作,请参照「8 操作面板」
1- 3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b.png)
1.3.2 后视图 (USB 对应机)
1. 产品概览
1. USB 连接器
连接 USB 线缆,本机与 PC 相联。
2. 风扇口
1
2
5
3
4
3. 外部信号连接器
与外部机器连接的接口连接器。
4. 电源线连接口
本机内部的热量向外排放。
连接附送的电源线。
5. 外置纸张进纸口
从外部导入折叠纸。
1- 4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c.png)
1.3.3 后视图 (LAN 对应机)
1. 产品概览
5
1. LAN 连接器
连接 LAN 线缆,本机与 PC 相联。
2. 风扇口
本机内部的热量向外排放
2
3
4
3. 外部信号连接器
与外部机器连接的接口连接器。
4. 电源线连接口
连接附送的电源线。
5. 外置送紙口
从外部导入折叠纸。
1- 5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d.png)
1.3.4 内部结构
■ 下部单元
1. 产品概览
1. 纸张用尽探测器
2. 纸张器固定器
3. 卷纸冲击缓冲器
10
6. 黑标式探测器
7. 传输式探测器
8. 滚轴
4. 卷纸导纸器
5. 导纸器
警告!
1. 不要接触运转中的部件。为了减少手指、首饰或者衣服等卷入运转中部件的危险,一定要在打印机所有部
件都完全停止下来的时候再填装打印介质。
2.
打印刚结束时打印头非常热。请等待打印头冷却后再加载打印介质。
3. 为避免受伤,当打开或关闭罩盖时,请务必小心不要夹到手指。
9. 传输式居中探测器
10. 打印头
1- 6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e.png)
■ 上部单元
1. 产品概览
1. 上部单元操作把手
5. 碳带张力杆
1
2
2. 上部单元解锁控制杆
3. 碳带固定夹
4. 碳带供给轴
6. 打印头压力切换控制杆
7. 碳带回卷轴
1- 7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f.png)
1.3.5 操作面板
1. 产品概览
1
11
2
10
4
1. 液晶显示器(LCD)
7. [Enter] 按钮
2. Error 灯(红)
3. Data 灯(绿)
4. [Feed] 按钮
5. [Menu] 按钮
6. [Cancel] 按钮
关于操作面板的详细操作,请参照「8 操作面板」。
8. 方向按键
9. [Pause] 按钮
10. Power 灯(绿)
11. Ready 灯(绿)
1- 8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0.png)
1.4 切刀模块
在这里说明带切刀的机器。
带切刀类型的机器,能切割打印后的介质标签。
1.4.1 介质的切割位置
介质的切割位置根据「介质传送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 「严格」传送模式(Strict)
排纸口内侧有切刀
1. 产品概览
切割位置
选择「严格」传送模式时,介质的切割位置是在缝
隙、刻痕、标记处的中央。
切割位置
• 「简易」传送模式(Easy)
选择「简易」传送模式时,介质的切割位置是离开
标签的缝隙、刻痕、标记处的前 1mm 处。
通过打印驱动设置的介质长度
传送方向
• 「固定长度」传送模式(Fixed length)
选择「固定长度」传送模式时,介质的切割位置是
根据打印机的驱动装置设定的介质长度。
1- 9
传送方向
切割位置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1.png)
1.4.2 使用上的要求
使用选配件的切刀模块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能使用切刀的纸张厚度是
1. 产品概览
0.08mm~0.26mm。除此之外的介
质不要切割,否则容易引起故障。
• 着浆的标签使用时,请切掉标签与
标签之间的版纸。切到了标签,切
刀粘上粘着剂,容易引起故障。
• 请不要切割布、胶卷等纸张以外的
材质,否则容易发生故障。
• 切刀是消耗品。长期使用刀尖磨损,切刀无
法使用。切刀的交换,请与购买的代理店联
系。
• 带有线状孔眼的介质时,请不要切到线状的
孔眼的前后 1mm 处,容易发生切刀部纸张
切割位置
Cut position
カット位置
Label
ラベル
底纸
台紙
禁止切割部分
±1 mm
カット禁止領域
堵塞。
线状孔眼纸接缝处
ミシン目
1- 10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2.png)
1.5 剥离模块
在这里说明带有剥离模块类型的机器。
1.5.1 各部件的名称
前开盖
剥离探测器
1. 产品概览
压纸卷轴
前开盖解锁按钮
剥离探测器
压纸轴
剥离模块
夹紧轴(白)
橡胶卷轴(黑)
1- 11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3.png)
1.5.2 使用上的要求
使用选购件的剥离模块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在打印速度不超过 101.6mm/秒(4ips)的情况下使用。
・ 不要使用有线孔的纸张,否则容易发生纸张传送错误。
・ 标签底纸上明显留有未完全剥离的标签印记时,不要再剥离。
・ 标签剥离完了,停止传送纸张后再剥取。
・ 不使用剥离模块时,纸张的底纸通过压纸杆,将纸张前端拉出机器一段后设定。但是,即
使切割后纸张会后退,也不会使得纸张的前端从压纸杆伸入机器内部,否则导致送纸报错。
・ 3 波长的荧光灯直射下,剥离探测器会发生错误工作。这种场合,请调低照明度,或改变
本机的放置场所。
・ 请不要使用剥离板的边缘来切割纸张,否则容易受伤或发生故障。
・ 使用剥离模式时,请在 Windows 驱动的设定「剥离」为有效。详细信息,请参阅打印机
驱动程序画面中的“Help(帮助)”。
1. 产品概览
补充
・ 剥离模块的橡胶卷轴是消耗品。长期使用由于磨损不能剥离。标签的走纸距离一般在 20km
左右。橡胶卷轴的更换,请与购买的代理店联系。
1- 12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4.png)
2. 打印机安装
2.1 取下保护器具
开关开盖时,不要将手指伸入其中
注意
提示
• 在本机全部安装完毕后,插上电源线。
1. 手指放在侧面开盖的提手处,将侧面开盖开至锁住位置。
容易引起受伤。
2. 上提解锁上部单元操作把手下面的上部单元的控制杆,解锁上部单元。
3. 将上部单元的操作把手,提升到锁住位置。
上部单元解锁控制杆
侧盖拉手
上部单元操作把手
2- 1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5.png)
4. 取下固定在上部单元碳带张力杆的黑色珠子状保护器具。
2. 打印机安装
5. 按下前开盖解锁按钮,解锁,打开前开盖。
前开盖
碳带张力杆
珠子状的保护器具
6. 提起压纸器,取下打印头保护纸。
前开盖解锁按钮
打印头保护纸
7. 提起上部解锁控制杆,解锁上部单元。
压纸器
2- 2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6.png)
8. 手指离开上部单元解锁控制杆,将上部操作把
手按下至锁住位置。
请确认上部单元是否完全锁住。
9. 关闭前开盖和侧开盖。
2. 打印机安装
2- 3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7.png)
2. 打印机安装
2.2 关于安装场所
请确保有充分的位置可以放置本机,将机器摆放在通风好,平整的书桌或专用台上。同时,请不要让机器
的四脚悬空,要求完全着地。此外,本机的周围,请保证下图所示的空间。
%RH
5 °C 90%
80
29 °C 90%
28 °C
60%
60
40
20
提示
5 °C
55%
注意
18 °C
60%
28 °C
18 °C
40%
40%
10 20 30 40
使用范围
推荐范围
不要将机器放置于下列场所
・ 日光直射的地方
・ 高温、多湿、低温、低湿的场所
・ 温度变化剧烈的地方
・ 直接接触冷气的地方
・ 有振动的地方
・ 灰尘多的地方
・ 在有磁性或电磁波发生的机器附近
・ 离火源或水汽近的地方
・ 不平稳的台上
40 °C 39%
40 °C 10%
°C
10 cm 以上
15cm 以上
5 cm 以上
30cm 以上
・ 在设置本机的附近,请确认电源插口周围是否留有可以自由的插拔电源插座的空间。同时,电源插座的
周围请不要放置障碍物。
・ 使用选购件剥离器时,标签纸被从底纸上剥离,从剥离器的下部连续送出,请避免在安装时发生纸张很
长,纸张容易粘着设置台,或粘着剥离的底纸的现象。
2- 4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8.png)
2. 打印机安装
2.3 连接电源线
本章介绍电源线的连接和電源的开关事项。
提示
• 请确认在本机安装场所的附近,是否有容易插拔电源插头的插座位置。同时,插座的周围请不要放置障
碍物。
• 插入本机电源的插座,不要连接消耗大电力的电器产品。否则会影响本机的工作。
1. 确认本机的电源开关为 OFF 状态。(○)是 OFF。
OFF ON
2. 请在本机背部的电源连接部,插入附送的电源
线。
3. 电源插头牢牢地插入电源插座内。
2- 5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9.png)
2.4 与 PC 的连接(USB 对应机)
1. 本机背部的 USB 连接器,连接附送的 USB 线缆
的较小的连接器。
2. USB 线缆的另一个连接器,是连接 PC 的 USB 线
缆的。
补充
・ 本机附送的 USB 线缆以外的 USB 线缆或使用其它 USB 机器时,请使用 USB 2.0 规格的产品。
2. 打印机安装
・ 连接时,请注意连接器的朝向。
・ 不能保证与一切 USB 机器的并用,如 USB 记忆棒等。与其它 USB 机器同时使用时,由于机器和
PC 的组合,连接的机器可能无法被识别。此时,推荐通过使用 USB 路由器来连接。
・ 请使用与客户环境相匹配的完全将其隔离 USB 线缆。
2- 6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a.png)
2. 打印机安装
2.5 与 PC 的连接(LAN 对应机)
1. 在连接本机的 LAN 线缆的根部,装上附送的氧化
铁内核。(参考右图)。
2. 本机背部的 LAN 连接器,连接 LAN 线缆的连接
器。
3. 线缆的另一个连接器,连接路由器(HUB)等的
网络机器。
提示
・ 附送的抗干扰磁环,请一定安装在 LAN 线缆上。安装其它抗干扰磁环的话,导致与 PC 的通信不稳
定。
・ 连接时,请注意连接器的朝向。
・ 请使用与客户环境相匹配的 LAN 线缆。
2- 7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b.png)
3. 关于打印介质和碳带
3.1 打印介质和碳带的尺寸
项目
标准/分切
打印
剥离模式 切刀模式
介质宽度(底纸宽度) 15 mm-120 mm
介质厚度(总厚度)
一页的长度
5 mm-1,000 mm 12 mm-1,000 mm 10 mm-1,000 mm
标签的长度
标签的宽度
标签的厚度
分离纸厚度
分离纸材质
介质的类别 卷纸
(打印面朝内/朝外)
折叠纸
外卷直径
内核直径
碳带宽度
碳带卷方向
碳带紙管内径
碳带末端处理
碳带卷外形
∅200 mm
∅76.2 mm
30-120 mm
外碳
∅25.4 mm-∅ 26.4 mm
末端银色封条长 200mm 以上
∅70 mm 以下(碳带长约 300m 以下)
- 10 mm-998 mm
- 10 mm 以上 -
- 0.05 mm 以上 -
- 0.1 mm 以下 -
- 玻璃纸 -
∗2
0.08 mm-0.26 mm
卷纸
(打印面朝内)
∗
1 标签长的话,请一定要安装好,不要让标签附着在机器或地面上。
∗
2 折叠纸是在本机背部,外部供纸。
(→ 5.3 使用折叠纸时的加载方法)
∗
3 使用碳带时,宽度请使用比用纸时的宽度多 10mm 以上的碳带。
补充
・剥离打印时,请不要使用有线状孔眼的标签。
・使用折叠纸时,请从设置在外部的供纸口送纸。
∗1
-
卷纸
(打印面朝内/朝外)
折叠纸
3- 1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c.png)
3.2 标签
「标签」是指下图所示每一张都是独立形状的标签。
使用此类标签,利用传输式纸端探测器,或传输式居中探测器。传输式居中探测器,是在标签的
传送路径的中央。(→ 1.3 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提示
・ 使用传输式探测器时,请将探测器设置在接触不到介质的位置。
20 mm 以下
3. 关于打印介质和碳带
15-120 mm
间隙
-13 mm
2
传输式探测器
25 mm
R2 mm 以下
纸张排出位置
一页长度
-1,000 mm
5
页开 线
一始
3- 2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d.png)
3.3 带槽口的打印介质
「带槽口的打印介质」是,介质的左侧带有穿孔的介质。使用带槽口的介质,需要利用传输式纸
端探测器。
提示
・ 使用传输式纸端探测器时,请将探测器设置在接触不到介质的位置。
穿孔
2-13 mm
3. 关于打印介质和碳带
15-120 mm
4 mm 以上
一页标签开始
传输式纸端探测器
纸张排出方向
3- 3
![](/html/1a/1a30/1a308caaf3769a23d06a2a7940e9f2cfbabc488c4009f8e51e1d1aa2053787b8/bg1e.png)
3.4 带有标记的标签
「带有标记的标签」是指,如下图所示,在纸张的背面印刷有定位用的黑标标签。使用带有黑标
时,请使用黑标式探测器。
3. 关于打印介质和碳带
12 mm 以上
背面有黑标
反射式探测器(介质背面设置)
15-120 mm
用紙排出方向
2-13 mm
纸张长度
-1,000 mm
10
一页开始线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