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204A系列
www.sii-ic.com
© Seiko Instruments Inc., 2007-2013 Rev.3.2_00
S-8204A系列内置有高精度检测电路与延迟电路,单品可监视 3节或 4节串联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状态。通过 SEL
端子,可以切换3 节或4 节串联电池。
将S-8204A 系列并联连接,则可保护5 节以上
*1. 关于 5节以上的串联保护电路的接示例,请参阅应用手册。
*1
的串联锂离子电池组。
3 节 / 4 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IC
特点
· 针对各节电池的高精度电压检测功能
过充电检测电压n (n = 1 ~ 4) 3.8 V ~ 4.6 V ( 进阶单位为50 mV) 精度±25 mV
过充电解除电压n (n = 1 ~ 4) 3.6 V ~ 4.6 V
过放电检测电压n (n = 1 ~ 4) 2.0 V ~ 3.0 V ( 进阶单位为100 mV) 精度±80 mV
过放电解除电压n (n = 1 ~ 4) 2.0 V ~ 3.4 V
· 3段放电过电流检测功能
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1 0.05 V ~ 0.30 V ( 进阶单位为50 mV) 精度±15 mV
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2 0.5 V (固定) 精度±100 mV
负荷短路检测电压 1.0 V (固定) 精度±300 mV
· 充电过电流检测功能
充电过电流检测电压 − 0.25 V ~ − 0.05 V (进阶单位为50 mV) 精度±30 mV
· 通过外接电容可设置过充电检测延迟时间、过放电检测延迟时间、放电过电流检测延迟时间1、放电过电
流检测延迟时间2、充电过电流检测延迟时间
(负荷短路检测延迟时间为内部固定)
· 通过SEL端子可以实现3节串联用 / 4节串联用的切换
· 通过控制充电控制用端子和放电控制用端子可单独控制充放电
· 采用高耐压器件 绝对最大额定值 24 V
· 工作电压范围广 2 V ~ 22 V
· 工作温度范围广 Ta = −40 °C ~ +85 °C
· 消耗电流低
工作时 33 µA (最大值) (+25°C)
休眠时 0.1 µA (最大值) (+25°C)
· 无铅、Sn 100% 、无卤素
*1. 过充电滞后电压 n (n = 1 ~ 4) 为 0 V 或者在 0.1 V ~ 0.4 V 的范围内以 50 mV 为进阶单位来选择
(过充电滞后电压 = 过充电检测电压 − 过充电解除电压 )
*2. 过放电滞后电压 n (n = 1 ~ 4) 为 0 V 或者在 0.2 V ~ 0.7 V 的范围内以 100 mV 为进阶单位来选择
(过放电滞后电压 = 过放电解除电压 − 过放电检测电压 )
*3. 详情请参阅 " 产品型号的构成 "。
*3
*1
精度 ± 50 mV
*2
精度 ± 100 mV
用途
·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组
封装
· 16-Pin TSSOP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1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A系列
框图
Rev.3.2
_00
COP
VMP
DOP
VINI
CDT
控制电路
延迟电路
CTLC
延迟电路
延迟电路
R
VMD
R
VMS
延迟电路
CTLD
延迟电路
延迟电路
过充电
过放电
1
−
+
1
+
−
VDD
VC1
过充电
过放电
过充电
过放电
2
−
+
2
+
−
VC2
3
−
+
3
+
−
+
−
放电过电流
+
−
放电过电流
+
−
负载短路
+
−
充电过电流
1
2
2
CCT
CIT
SEL
备注 图中所指的二极管为寄生二极管。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图1
过充电
过放电
4
−
+
4
+
−
VC4
VSS
VC3
Rev.3.2_00
产品型号的构成
1. 产品名
S-8204A xx - xxxx x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
系列
环保标记
U : 无铅 (Sn 100%)、无卤素
S : 无铅、无卤素
封装简称和 IC的 包装规 格
*1
TCT1 : 16-Pin TSSOP、卷带产 品
*2
序列号
按AA ~ ZZ 顺序设置
*1. 请参阅卷带图。
*2. 请参阅 "3. 产品名目录 "。
2. 封装
表1 封装图纸号码
封装名
16-Pin TSSOP
环保标记 = S
环保标记 = U
外形尺寸图 卷带图 带卷图
FT016-A-P-SD FT016-A-C-SD FT016-A-R-SD
FT016-A-P-SD FT016-A-C-SD FT016-A-R-S1
3. 产品名目录
表2
过充电
产品名
S-8204AAB-TCT1y
S-8204AAC-TCT1y
S-8204AAD-TCT1y
S-8204AAE-TCT1y
S-8204AAF-TCT1y
S-8204AAG-TCT1y
S-8204AAH-TCT1y
S-8204AAI-TCT1y
S-8204AAJ-TCT1U
S-8204AAK-TCT1U
检测电压
]
[V
CU
4.350
±
0.025 V 4.150 ± 0.050 V 2.00 ± 0.080 V 2.70 ± 0.100 V 0.25 ± 0.015 V −0.10 ± 0.030 V
4.200
±
0.025 V 4.100 ± 0.050 V 2.70 ± 0.080 V 2.90 ± 0.100 V 0.25 ± 0.015 V −0.25 ± 0.030 V
3.800
±
0.025 V 3.600 ± 0.050 V 2.00 ± 0.080 V 2.30 ± 0.100 V 0.30 ± 0.015 V −0.25 ± 0.030 V
4.250
±
0.025 V 4.050 ± 0.050 V 2.40 ± 0.080 V 2.70 ± 0.100 V 0.20 ± 0.015 V −0.15 ± 0.030 V
4.200
±
0.025 V 4.100 ± 0.050 V 2.70 ± 0.080 V 2.90 ± 0.100 V 0.10 ± 0.015 V −0.10 ± 0.030 V
3.800
±
0.025 V 3.650 ± 0.050 V 2.20 ± 0.080 V 2.50 ± 0.100 V 0.10 ± 0.015 V −0.10 ± 0.030 V
3.800
±
0.025 V 3.600 ± 0.050 V 2.00 ± 0.080 V 2.30 ± 0.100 V 0.10 ± 0.015 V −0.05 ± 0.030 V
3.800
±
0.025 V 3.600 ± 0.050 V 2.00 ± 0.080 V 2.30 ± 0.100 V 0.05 ± 0.015 V −0.05 ± 0.030 V
4.350
±
0.025 V 4.150 ± 0.050 V 2.50 ± 0.080 V 3.00 ± 0.100 V 0.30 ± 0.015 V −0.20 ± 0.030 V
4.300
±
0.025 V 4.100 ± 0.050 V 2.30 ± 0.080 V 2.60 ± 0.100 V 0.15 ± 0.015 V −0.15 ± 0.030 V
过充电
解除电压
]
[V
CL
过放电
检测电压
]
[V
DL
过放电
解除电压
]
[V
DU
放电过电流
检测电压
备注 1. 需要上述检测电压值以外的产品时,请向本公司的营业部门咨询。
2. y : S或 U
3. 用户需要 Sn 100%、无卤素产品时,请选择环保标记为 "U" 的产品。
[V
DIOV1
充电过电流
1
检测电压
]
[V
CIOV
]
向
0 V
电池
充电的功能
允许
允许
允许
禁止
允许
允许
允许
允许
禁止
禁止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3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A系列
引脚排列图
1. 16-pin TSSOP
Top view
Rev.3.2
_00
1
2
3
4
5
6
7
8
16
15
14
13
12
11
10
9
图2
表3
引脚号 符号 描述
1 COP
2 VMP
3 DOP
充电控制用 FET门极连接端子 (N沟道开路漏极输出 )
VDD端子 − VMP端子间的电压检测端子
放电控制用 FET门极连接端子 (CMOS输出 )
VSS端子 − VINI端子间的电压检测端子
4 VINI
·充电过电流1、2 检测及负荷短路检测端子
·充电过电流检测端子
5 CDT
6 CCT
7 CIT
过放电检测延迟用的电容连接端子
过充电检测延迟用的电容连接端子
放电过电流1、2检测延迟、充电过电流检测延迟用的电容连接
端子
3节串联 / 4节串联的切换端子
8 SEL
9 VSS
10 VC4
11 VC3
12 VC2
13 VC1
14 VDD
15 CTLD
16 CTLC
电位 : 3节串联
·V
SS
电位 : 4节串联
·V
DD
负电源输入端子、电池4的负电压连接端子
电池4的负电压连接端子
电池3的负电压、电池4的正电压连接端子
电池2的负电压、电池3的正电压连接端子
电池1的负电压、电池2的正电压连接端子
正电源输入端子、电池1的正电压连接端子
放电用FET的控制端子
充电用FET的控制端子
4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Rev.3.2_00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
绝对最大额定值
表4
(除特殊注明以外 : Ta = + 25°C)
项目 符号 适用端子 绝对最大额定值 单位
VDD 端子 − VSS 端子间
输入电压
输入端子电压
VMP输入端子电压
DOP输出端子电压
COP输出端子电压
容许功耗
工作环境温度
保存温度
*1. 基板安装时
[安装基板 ]
(1) 基板尺寸 : 114.3 mm ×
(2) 名称 : JEDEC STANDARD51-7
注意 绝对最大额定值是指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超过的额定值。万一超过此额定值,有可能造成产品
劣化等物理性损伤。
V
DS
V
IN
V
VMP
VMP
V
DOP
DOP
V
COP
COP
P
D
T
opr
T
stg
−
VC1, VC2, VC3, VC4,
CTLC, CTLD, SEL,
CCT, CDT, CIT, VINI
−
−
−
−
76.2 mm × t1.6 mm
V
− 0.3 ~ VSS + 24
SS
V
− 0.3 ~ VDD + 0.3
SS
V
− 0.3 ~ VSS + 24
SS
V
− 0.3 ~ VDD + 0.3
SS
V
− 0.3 ~ VSS + 24
SS
400 (基板未安装时)
*1
1100
−40 ~ +85
−40 ~ +125
系列
V
V
V
V
V
mW
mW
°C
°C
1200
1000
800
[mW]
)
D
600
400
许功耗 (P
200
0
0
50 100
环境温度 (Ta) [°C]
150
图3 封装容许功耗 (基板安装时)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5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A系列
电气特性
项目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检测电压
过充电检测电压
n
(n = 1, 2, 3, 4)
过充电解除电压
n
(n = 1, 2, 3, 4)
过放电检测电压
n
(n = 1, 2, 3, 4)
过放电解除电压
n
(n = 1, 2, 3, 4)
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
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
负荷短路检测电压
充电过电流检测电压
温度系数
温度系数
1*1 T
2*2 T
延迟时间功能*4
CCT
端子内部电阻
CDT
端子内部电阻
CIT
端子内部电阻
CIT
端子内部电阻
CCT
端子检测电压
CDT
端子检测电压
CIT
端子检测电压
1
2
负荷短路检测延迟时间
向0 V 电池充电的功能
0 V
开始向
充电器电压
禁止向
电池电压
电池充电的
0 V
电池充电的
内部电阻
VMP
VMP
端子
端子
−
−
VDD
VSS
端子间电阻
端子间电阻
6
1
2
V
CUn
3.8 V ~ 4.6 V
以
50 mV
3.6 V ~ 4.6 V
V
V
CLn
DLn
可调整、
50 mV
以
2.0 V ~ 3.0 V
100 mV
以
2.0 V ~ 3.4 V
V
可调整、
DUn
100 mV
以
V
V
V
V
0.05 V ~ 0.30 V
DIOV1
DIOV2
SHORT
−
CIOV
COE1
COE2
0.25 V ~ −0.05 V
Ta = 0°C ~ 50°C*3
Ta = 0°C ~ 50°C*3
R
R
R
R
V
V
V
t
SHORT
V1 = 4.7 V
INC
V1 = 1.5 V
IND
V1 = V2 = V3 = V4 = 3.5 V 123 166 204
INI1
V1 = V2 = V3 = V4 = 3.5 V 12.3 16.6 20.4
INI2
V
= 15.2 V、
DS
CCT
V1 = 4.7 V
= 12.0 V、
V
DS
CDT
V1 = 1.5 V
= 14.0 V、
V
DS
CIT
V1 = V2 = V3 = V4 = 3.5 V
FET
门极电容
V
V
0CHA
0INH
"
允许" 向
"
禁止" 向
R
VMD
R
VMS
表5 (1 / 2)
、可调整、
为进阶单位
、
VCL ≠ VCU
为进阶单位
为进阶单位
V
、可调整、
、
VDL ≠ VDU
CL
为进阶单位
、可调整
−
−
VDL = VDU
、可调整
V2 = V3 = V4 = 3.5 V
、
V2 = V3 = V4 = 3.5 V
、
V2 = V3 = V4 = 3.5 V
、
V2 = V3 = V4 = 3.5 V
、
= 2000 pF
0 V
电池充电的功能
0 V
电池充电的功能
−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VCU
Rev.3.2
(除特殊注明以外 : Ta = + 25°C)
V
−
0.025
V
−
0.05
V
−
0.025
V
−
0.08
V
−
0.10
V
−
0.08
V
DIOV1
−
0.015
CUn
CLn
CLn
DLn
DUn
DUn
V
CUn
V
CLn
V
CLn
V
DLn
V
DUn
V
DUn
V
DIOV1
0.4 0.5 0.6 V 2
0.7 1.0 1.3 V 2
V
CIOV
−
0.03
−
1.0 0 1.0 mV/°C 2
−
0.5 0 0.5 mV/°C 2
V
CIOV
6.15 8.31 10.2
615 831 1020
V
DS
0.68
×
V
DS
0.68
×
V
DS
0.68
×
V
DS
0.70
×
V
DS
0.70
×
V
DS
0.70
×
100 300 600
−
0.8 1.5 V
0.4 0.7 1.1 V
0.5 1 1.5
450 900 1800
V
+
0.025
V
+
0.05
V
+
0.025
V
+
0.08
V
+
0.10
V
+
0.08
V
DIOV1
+
0.015
V
CIOV
+
0.03
V
0.72
×
V
0.72
×
V
0.72
×
CUn
CLn
CLn
DLn
DUn
DUn
DS
DS
DS
V 2
V 2
V 2
V 2
V 2
V 2
V 2
V 2
MΩ
kΩ
k
Ω
k
Ω
V 3
V 3
V 3
µ
M
kΩ
_00
测定
电路
3
3
3
3
s 3
4
4
Ω
5
5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Rev.3.2_00
表5 (2 / 2)
项目 符号 条件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输入电压
VDD
端子
工作电压
CTLC
CTLC
CTLD
CTLD
SEL
SEL
端子输入电压
端子输入电压
端子输入电压
端子输入电压
端子输入电压
端子输入电压
−
VSS
端子间
"H"
"L"
"H"
"L"
"H"
"L"
V
DSOP
V
CTLCH
V
CTLCL
V
CTLDH
V
CTLDL
V
SELH
V
SELL
DOP
固定
V1 = V2 = V3 = V4 = 3.5 V
V1 = V2 = V3 = V4 = 3.5 V
V1 = V2 = V3 = V4 = 3.5 V
V1 = V2 = V3 = V4 = 3.5 V
= 14.0 V、
V
DS
端子、
COP
端子输出电压
V1 = V2 = V3 = V4 = 3.5 V
= 14.0 V
V
DS
、
V1 = V2 = V3 = V4 = 3.5 V
输入电流
V1 = V2 = V3 = V4 = 3.5 V
工作时消耗电流
休眠时消耗电流
VC1
VC2
VC3
VC4
CTLC
CTLC
CTLD
CTLD
SEL
SEL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端子电流
"H"
"L"
"H"
"L"
"H"
"L"
I
OPE
V1 = V2 = V3 = V4 = 1.5 V
I
PDN
V1 = V2 = V3 = V4 = 3.5 V
I
VC1
V1 = V2 = V3 = V4 = 3.5 V
I
VC2
V1 = V2 = V3 = V4 = 3.5 V
I
VC3
V1 = V2 = V3 = V4 = 3.5 V
I
VC4
V1 = V2 = V3 = V4 = 3.5 V
I
CTLCH
I
CTLCL
I
CTLDH
I
CTLDL
I
SELH
I
SELL
CTLC
端子的最大流入电流
V1 = V2 = V3 = V4 = 3.5 V
= VSS
V
CTLC
V1 = V2 = V3 = V4 = 3.5 V
CTLD
端子的最大流入电流
V1 = V2 = V3 = V4 = 3.5 V
= VSS
V
CTLD
V1 = V2 = V3 = V4 = 3.5 V
= VDD
V
SEL
V1 = V2 = V3 = V4 = 3.5 V
= VSS
V
SEL
输出电流
COP
端子泄漏电流
COP
端子吸收电流
DOP
端子源极电流
DOP
端子吸收电流
*1.
电压温度系数1表示为过充电检测电压。
I
I
I
I
COH
COL
DOH
DOL
= 22 V
V
COP
= VSS + 0.5 V
V
COP
= VDD − 0.5 V
V
DOP
= VSS + 0.5 V
V
DOP
*2. 电压温度系数2表示为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1。
*3. 并没有在高温以及低温的条件下进行筛选,因此只保证在此温度范围下的设计规格。
*4. 在 " 工作说明" 中描述延迟时间功能的具体内容。
×
、
、
、
、
、
、
(除特殊注明以外 : Ta = + 25°C)
2
−
0.59
−
0.59
V
DS
0.8
−
−
−
−
0.3
−
0.3
−
0.3
−
6.0
−
−
−
−
−
−
−
15 33
−
0 0.3
0 0.3
0 0.3
−
3.0
3.0 10.0 20.0
−
0.8
−
0.6
3.0 10.0 20.0
−
−
10
10
10
0.8
−
0.1
−
−
0.6
−
−
−
−
−
−
S-8204
系列
测定
电路
22 V
0.91 V
−
V
0.91 V
V
V
V
V
×
0.2
−
−
DS
µ
0.1
µ
µ
µ
µ
−
0.5
µ
µ
−
0.4
µ
µ
−
0.4
0.1
0.1
−
−
−
−
µ
µ
µ
µ
µ
µ
µ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2
2
2
2
2
2
2
1
1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7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A系列
Rev.3.2
测定电路
本章说明S-8204A 系列的测定方法。选择4 节电池时请设置为SEL 端子 = V DD;选择3 节电池时请设置为SEL 端
子 = V
1. 工作时消耗电流、休眠时消耗电流
,并使VC3 端子和VC4 端子之间处于短路状态。
SS
(测定电路 1)
_00
1. 1 工作时消耗电流 (I
在V1 = V2 = V3 = V4 = 3.5 V 、V
OPE
)
= VDD时,VSS端子的电流即为工作时消耗电流 (I
VMP
OPE
)。
1. 2 休眠时消耗电流 (I
在V1 = V2 = V3 = V4 = 1.5 V 、V
PDN
)
= VSS时,VSS端子的电流即为休眠时消耗电流 (I
VMP
PDN
)。
2. 过充电检测电压、过充电解除电压、过放电检测电压、过放电解除电压、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1 、放电过电
流检测电压2 、负载短路检测电压、充电过电流检测电压、CTLC端子输入电压 "H"、CTLC端子输入电压
"L"、CTLD端子输入电压 "H"、CTLD端子输入电压 "L"、SEL端子输入电压 "H"、SEL端子输入电压 "L"
(测定电路 2)
VMP
= V
在V
开路、V1 = V2 = V3 = V4 = 3.5 V 的前提下,请确认COP 端子以及DOP 端子为 "L" (V
(以下记载为初始状态 )。
= VDD、V
SEL
= V
VINI
CTLC
= V
= VSS、CCT端子= 开路、CDT端子= 开路、CIT端子=
CTLD
× 0.1 V以下的电压 )
DS
2. 1 过充电检测电压 (V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提升V1 的电压,C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H" (V
过充电检测电压 (V
除电压 (V
CL1
CU1
)。
)、过充电解除电压 (V
CU1
CL1
)
× 0.9 V以上的电压 ) 时 V1的电压即为
DS
)。之后,缓慢降低 V1的电压, COP端子的电压变为 "L" 时 V1的电压即为过充电解
2. 2 过放电检测电压 (V
)、过放电解除电压 (V
DL1
DU1
)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降低V1 的电压,D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H" 时V1 的电压即为过放电检测电压 (V
之后,缓慢提升V1 的电压,D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L" 时V1 的电压即为过放电解除电压 (V
只要使Vn (n = 2 ~ 4) 的电压产生变化,也与n = 1 的情况相同可以计算出过充电检测电压 (V
解除电压 (V
)、过放电检测电压 (V
CLn
2. 3 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1 (V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提升VINI 端子的电压,D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H" 时VINI 端子的电压即为放电过电流
检测电压1 (V
DIOV1
2. 4 放电过电流检测电压2 (V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提升VINI 端子的电压,当从CIT 端子流出的电流超过500
电过电流检测电压2 (V
2. 5 负载短路检测电压 (V
从初始状态将CIT 端子的电压设置为V
时VINI 端子的电压即为负载短路检测电压 (V
8
)。
DIOV2
DIOV1
DIOV2
)。
SHORT
)。
DL1
)。
DU1
)、过充电
CUn
) 以及过放电解除电压 (V
DLn
DUn
)。
)
)
µ
A时 VINI端子的电压即为放
)
电位后,开始缓慢提升 VINI端子的电压, DOP端子的电压变为 "H"
SS
)。
SHORT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Rev.3.2_00
2. 6 充电过电流检测电压 (V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降低VINI 端子的电压,C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H" 时VINI 端子的电压即为充电过电流
检测电压 (V
2. 7 CTLC 端子输入电压 "H" (V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提升CTLC 端子的电压,COP端子的电压变为 "H" 时CTLC端子的电压即为CTLC端子
输入电压 "H" (V
即为CTLC 端子输入电压 "L" (V
CIOV
)。
CTLCH
)
CIOV
)、 CTLC端子输入电压 "L" (V
CTLCH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系列
CTLCL
S-8204
)
)。之后,缓慢降低CTLC端子的电压,COP端子的电压变为 "L" 时 CTLC端子的电压
)。
CTLCL
2. 8 CTLD端子输入电压 "H" (V
)、 CTLD端子输入电压 "L" (V
CTLDH
CTLDL)
从初始状态开始缓慢提升CTLD 端子的电压,DOP端子的电压变为 "H" 时CTLD端子的电压即为CTLD端子
输入电压 "H" (V
即为CTLD 端子输入电压 "L" (V
)。之后,缓慢降低CTLD端子的电压,DOP端子的电压变为 "L" 时 CTLD端子的电压
CTLDH
)。
CTLDL
2. 9 SEL端子输入电压 "H" (V
)、 SEL端子输入电压 "L" (V
SELH
SELL)
从初始状态开始设置V4 = 0 V ,确认DOP 端子为 "H" 。之后,缓慢降低SEL 端子的电压,DOP 端子的电压
变为 "L" 时SEL 端子的电压即为SEL 端子输入电压 "L" (V
子的电压变为 "H" 时SEL 端子的电压即为SEL 端子输入电压 "H" (V
)。之后,缓慢提升 SEL端子的电压, DOP端
SELL
)。
SELH
3. CCT端子内部电阻、 CDT端子内部电阻、 CIT端子内部电阻 1、 CIT端子内部电阻 2、 CCT端子检测电压、
CDT端子检测电压、 CIT端子检测电压、负载短路检测延迟时间
(测定电路 3)
在 V
VMP
= V
= VDD、V
SEL
VINI
= V
CTLC
= V
= CCT = CDT = CIT = VSS、V1 = V2 = V3 = V4 = 3.5 V的前提
CTLD
下,请确认 COP端子以及 DOP端子为 "L" (以下记载为初始状态)。
3. 1 CCT 端子内部电阻 (R
利用从初始状态变为V1 = 4.7 V 时从CCT 端子流出的电流 (I
内部电阻 (R
INC
)。
INC)
),通过 R
CCT
= VDS / I
INC
可以求出 CCT端子
CCT
3. 2 CDT 端子内部电阻 (R
利用从初始状态使电压变为V1 = 1.5 V 时从CDT 端子流出的电流 (I
端子内部电阻 (R
IND
)。
IND
)
),通过R
CDT
= VDS / I
IND
可以求出 CDT
CDT
3. 3 CIT端子内部电阻 1 (R
INI1)
利用从初始状态使电压变为V
可以求出CIT 端子内部电阻1 (R
I
CIT1
VINI
= V
INI1
DIOV1
)。
max. +
0.05 V时从 CIT端子流出的电流 (I
),通过 R
CIT1
3. 4 CIT 端子内部电阻2 (R
利用从初始状态使电压变为V
可以求出CIT 端子内部电阻2 (R
I
CIT2
INI2)
VINI
= V
INI2
DIOV2
)。
max. +
0.05 V时从 CIT端子流出的电流 (I
),通过 R
CIT2
3. 5 CCT端子检测电压 (V
CCT)
从初始状态使电压变为V1 = 4.7 V 后,缓慢提升CCT 端子电压,当C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H" (V
以上的电压) 时,此时CCT 端子的电压即为CCT 端子检测电压 (V
CCT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VDS /
INI1
= VDS /
INI2
× 0.9 V
DS
9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S-8204A系列
Rev.3.2
_00
3. 6 CDT 端子检测电压 (V
从初始状态使电压变为V1 = 1.5 V 后,缓慢提升CDT 端子电压,当DOP 端子的电压变为 "H" (V
以上的电压) 时,此时CDT 端子的电压即为CDT 端子检测电压 (V
CDT)
CDT
)。
× 0.9 V
DS
3. 7 CIT 端子检测电压 (V
从初始状态使电压变为V
"H" (V
× 0.9 V以上的电压 ) 时,此时 CIT端子的电压即为CIT端子检测电压 (V
DS
VINI
CIT
)
= V
(最大值 ) +
DIOV1
0.05 V后,缓慢提升 CIT端子电压,当DOP端子的电压变为
)。
CIT
3. 8 负载短路检测延迟时间 (
从初始状态将VINI 端子的电压瞬间变为V
时间即为负载短路检测延迟时间 (
t
SHORT
)
t
SHORT
SHORT
)。
(最大值) +
0.05 V后, DOP端子的电压从 "L" 变为 "H" 的
4. 开始向 0 V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电压 ("允许 " 向 0 V电池充电的功能 )、禁止向 0 V电池充电的电池电压
("禁止 " 向 0 V电池充电的功能 )
(测定电路 4)
通过选择0 V 电池的充电功能,0 V 电池充电开始充电器电压或者0 V 电池充电禁止电池电压中的一个适用
于各类产品。
4. 1 开始向 0 V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电压 (V
) ("允许 " 向 0 V电池充电的功能 )
0CHA
在开始向 0 V电池充电的充电器电压的情况下,在 V1 = V2 = V3 = V4 = 0 V、 V
COP端子的电压比 V
(最大值 ) − 1 V小。
0CHA
VMP
= V
(最大值 ) 时,
0CHA
4. 2 禁止向0 V 电池充电的电池电压 (V
在禁止向0 V 电池充电的电池电压的情况下,在V1 = V2 = V3 = V4 = V
端子的电压比V
− 1 V高。
VMP
) ("禁止 " 向 0 V电池充电的功能)
0INH
(最小值 )、 V
0INH
= 22 V时, COP
VMP
5.
VMP端子 − VDD端子间电阻、 VMP端子 − VSS端子间电阻、 VC1端子电流、 VC2端子电流、 VC3端子
电流、 VC4端子电流、 CTLC端子电流 "H" 、 CTLC 端子电流 "L" 、 CTLD 端子电流 "H" 、 CTLD 端子电流
"L"、 SEL端子电流 "H"、 SEL端子电流 "L"、 COP端子泄漏电流、 COP端子吸收电流、 DOP端子源极
电流、 DOP端子吸收电流
(测定电路5)
在 V
VMP
= V
= VDD、V
SEL
VINI
= V
CTLC
= V
= VSS、V1 = V2 = V3 = V4 = 3.5 V、其他为 "开路" 的前提下
CTLD
(以下记载为初始状态 )。
5. 1 VMP 端子 − VDD 端子间电阻 (R
通过从初始状态到V
VMP端子 − VDD端子间电阻 (R
= 1.5 V、V
VINI
VMD
)
VMD
= VSS时的VMP端子的电流 (I
VMP
)。
),可以从 R
VMD
= VDS / I
VMD
VMD
计算出
5. 2 VMP 端子 − VSS 端子间电阻 (R
通过从初始状态到V1 = V2 = V3 = V4 = 1.8 V 时的VMP 端子的电流 (I
VMP端子 − VSS端子间电阻 (R
10
VMS
)
VMS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可以从 R
VMS
= VDS / I
VMS
VMS
计算出
Rev.3.2_00
5. 3 VC1端子电流 (I
)、 VC2端子电流 (I
VC1
)、 VC3端子电流 (I
VC2
3节 / 4节电池串联用电池保护 IC
系列
)、 VC4端子电流 (I
VC3
S-8204
)
VC4
在初始状态下,流经VC1 端子的电流为VC1 端子电流 (I
流经VC3 端子的电流为VC3 端子电流 (I
),流经 VC4端子的电流为 VC4端子电流 (I
VC3
VC1
5. 4 CTLC端子电流 "H" (I
)、 CTLC端子电流 "L" (I
CTLCH
CTLCL
在初始状态下,流经CTLC 端子的电流为CTLC 端子电流 "L" (I
流经CTLC 端子的最大电流为CTLC 端子电流 "H" (I
CTLCH
)。
5. 5 CTLD端子电流 "H" (I
)、 CTLD端子电流 "L" (I
CTLDH
CTLDL
在初始状态下,流经CTLD 端子的电流为CTLD 端子电流 "L" (I
流经CTLD 端子的最大电流为CTLD 端子电流 "H" (I
CTLDH
)。
5. 6 SEL端子电流 "H" (I
)、 SEL端子电流 "L" (I
SELH
SELL
在初始状态下,流经SEL 端子的电流为SEL 端子电流 "H" (I
流为SEL 端子电流 "L" (I
SELL
)。
5. 7 COP 端子泄漏电流 (I
从初始状态开始,在V
COP
= V2 = V3 = V4 = 5.5 V、V
)、 COP端子吸收电流 (I
COH
= V
+ 0.5 V时,流经COP端子的电流为COP端子吸收电流 (I
SS
= VDD时流经COP端子的电流为COP端子泄漏电流 (I
COP
COL
)
),流经 VC2端子的电流为 VC2端子电流 (I
)。
VC4
)
),之后,缓慢提升 CTLC端子的电压,
CTLCL
)
),之后,缓慢提升 CTLD端子的电压,
CTLDL
)
),之后,在 V
SELH
= VSS时流经SEL端子的电
SEL
)。之后,在V1
COL
)。
COH
VC2
),
5. 8 DOP 端子源极电流 (I
从初始状态开始,在V
= V2 = V3 = V4 = 1.8 V、V
DOP
)、 DOP端子吸收电流 (I
DOH
= V
+ 0.5 V时,流经DOP端子的电流为DOP端子吸收电流 (I
SS
= V
DOP
− 0.5 V时流经 DOP端子的电流为 DOP端子源极电流 (I
DD
DOL
)
)。之后,在V1
DOL
DOH)。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