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2632-060200
AC
IN
DC
OUT
D
S
C
TOPSwitch-GX
CONTROL
L
+
-
F X
TOP242-250
T O P 2 4 2 - 2 5 0
TOPSwitch-GX
输出功率更大、设计灵活性更强、高效节能的
集成离线式开关IC
产品特色
降低系统成本,提高设计灵活性
• 输出功率更大以适应更高功率的应用
• 使用 P/G封装时输出功率在 34 W以下都无需散热器
• 节约外围元件成本
• 完全集成的缓启动电路降低了器件的应力及输出电压
• 外部电路实现精确的流限编程
• 更宽的占空比实现更高的输出功率,同时可以使用更
• 在 Y/R/F封装具有独立的输入线电压检测及流限编程引脚
• 输入欠压 (UV)检测可以防止关机时输出的不良波动
• 输入过压 (OV)关断电路提高了对输入浪涌的耐受力
• 具有最大占空比(DC
• 频率调制降低 EMI及 EMI滤波器成本
• 在零负载时实现输出电压的稳压而无需假负载
• 132 kHz频率调制降低变压器及电源的尺寸
• Y/R/F封装在视频应用时可以选择半频工作
• 迟滞热关断提供自动故障恢复功能
• 热迟滞值较大,防止电路板过热
EcoSmart — 高效节能
• 遥控关机模式下极低的功率消耗(在110 VAC时消耗
• 频率随负载减轻而降低,提高待机效率
• 通过网络/输入端口实现关机/唤醒功能
详述
TOPSwitch-GX 采用与TOPSwitch 相同的拓扑电路,以高性
价比将高压MOSFET、PWM控制器、故障自动保护功能
及其它控制电路集成到一个硅片上。TOPSwitch-GX 还集
成了多项新功能,可以降低系统成本,提高了设计灵活
性及效率。
除标准的漏极、源极和控制极外,不同封装的TOPSwitch
还另有1至3个引脚,这些引脚根据不同封装形式,可以实
现如下功能:线电压检测(过压/欠压,电压前馈/降低
DC
低频率的信号同步及频率选择(132 kHz/66 kHz) 。
所有封装形式的器件均具备如下相同特性:软启动、132 kHz
开关频率(轻载时自动降低)、可降低EMI的频率调制、
更宽的DC
外,所有重要参数(例如流限、频率、PWM增益等)的
温度容差及绝对容差更小、设计更简化,系统成本更低。
®
产品系列
过冲
小尺寸的输入滤波电容
)降低特点的线电压前馈抑制了
工频纹波并在高输入电压时限制了最大占空比
80 mW;在 230 VAC时消耗 160 mW)
)、外部精确设定流限、远程开/关控制、与外部较
MAX
、迟滞热关断及更大的爬电距离封装。另
MAX
MAX
图 1. 典型的反激式应用
输出功率表
15 W
22 W
22 W
25 W
45 W
45 W
28 W
50 W
65 W
30 W
57 W
85 W
34 W
64 W
125 W
70 W
165 W
75 W
205 W
79 W
250 W
82 W
290 W
4
6.5 W
85-265 VAC
11 W
7 W
9 W
17 W
15 W
11 W
20 W
20 W
13 W
23 W
26 W
15 W
26 W
40 W
28 W
55 W
30 W
70 W
31 W
80 W
32 W
90 W
November 2005
2
10 W
14 W
14 W
15 W
23 W
30 W
20 W
28 W
45 W
22 W
33 W
60 W
26 W
38 W
90 W
43 W
125 W
48 W
155 W
53 W
180 W
55 W
210 W
3
产品
TOP242 P 或 G
TOP242 R
TOP242 Y 或 F
TOP243 P 或 G
TOP243 R
TOP243 Y 或 F
TOP244 P 或 G
TOP244 R
TOP244 Y 或 F
TOP245 P 或 G
TOP245 R
TOP245 Y 或 F
TOP246 P 或 G
TOP246 R
TOP246 Y 或 F
TOP247 R
TOP247 Y 或 F
TOP248 R
TOP248 Y 或 F
TOP249 R
TOP249 Y 或 F
TOP250 R
TOP250 Y 或 F
表 1. 输出功率表
注释:
1. 环境温度为 50 ºC的条件下测量得到的。
2. 最大的实际持续输出功率是在敞开式设计、环境温度为50 ºC的条
件下测量得到的。详情请参考关键应用部分。
3. 关于无铅封装形式,请参考订购信息。
4. 230 VAC或 100/115 VAC倍压整流。
230 VAC ±15%
适配器1开放式2适配器1开放式
9 W
15 W
10 W
13 W
29 W
20 W
16 W
34 W
30 W
19 W
37 W
40 W
21 W
40 W
60 W
42 W
85 W
43 W
105 W
44 W
120 W
45 W
135 W
1
版 本 O 1 1 / 0 5
TOP242-250
目录
功能结构图 .................................................................................................................................................................... 3
引脚功能描述 ................................................................................................................................................................. 4
TOPSwitch-GX
控制引脚 (C)工作方式 .............................................................................................................................................. 6
振荡器及开关频率 ................................................................................................................................................... 6
PWM及最大占空比 ........................................................................................................................................................ 7
轻载频率降低 .......................................................................................................................................................... 7
误差放大器 .............................................................................................................................................................. 7
可外部编程的片内流限 ............................................................................................................................................ 7
线电压欠压检测 (UV) ............................................................................................................................................... 8
线电压过压关断 (OV) ............................................................................................................................................... 8
DC
遥控开/关机及同步 ...................................................................................................................................................... 9
软启动 ..................................................................................................................................................................... 9
关断/自动重启动 ................................................................................................................................................... 9
迟滞过热保护 .......................................................................................................................................................... 9
带隙基准 ................................................................................................................................................................ 10
高压偏置电流源 ..................................................................................................................................................... 10
特色引脚的使用 ........................................................................................................................................................... 10
频率 (F)引脚工作方式 ............................................................................................................................................. 10
线电压检测 (L)引脚工作方式 .................................................................................................................................. 10
外部流限 (X)引脚工作方式 ..................................................................................................................................... 11
多功能 (M)引脚工作方式 ........................................................................................................................................ 11
频率 (F) 引脚的典型应用 .............................................................................................................................................. 14
线电压检测 (L) 引脚及外部流限 (X) 引脚的典型应用 ................................................................................................... 15
多功能 (M) 引脚的典型应用 ......................................................................................................................................... 17
应用范例 ...................................................................................................................................................................... 20
高效的 30 W输出、宽电压输入电源 .............................................................................................................................. 20
高效的 70 W输出、封闭式宽电压输入电源 ............................................................................................................ 20
高效的 250 W输出、 250-380 VDC输入的电源 ....................................................................................................... 22
60 W多路输出、 185-265 VAC输入的电源 ............................................................................................................. 23
处理器控制电源的开启/关断 ...............................................................................................................................24
关键应用考量 ............................................................................................................................................................... 26
快速设计校验清单 ................................................................................................................................................. 32
设计工具 ................................................................................................................................................................ 32
产品规格及测试条件 .................................................................................................................................................... 33
典型性能特性 ............................................................................................................................................................... 40
器件订购信息 ............................................................................................................................................................... 46
器件封装信息 ............................................................................................................................................................... 47
MAX
TOPSwitch-II与TOPSwitch-GX
TOPSwitch-FX与TOPSwitch-GX
TOPSwitch-GX
TOPSwitch-GX
产品系列功能描述
降低的线电压前馈 .......................................................................................................................................... 8
设计考量
布局考量
................................................................................................................................ 5
............................................................................................................................. 26
........................................................................................................................... 28
....................................................................................................................................... 28
....................................................................................................................................... 30
2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PI-2639-060600
SHUTDOWN/
AUTO-RESTART
PWM
COMPARATOR
CLOCK
SAW
HALF
FREQ.
CONTROLLED
TURN-ON
GATE DRIVER
CURRENT LIMIT
COMPARATOR
INTERNAL UV
COMPARATOR
INTERNAL
SUPPLY
5.8 V
4.8 V
SOURCE (S)
SRQ
D
MAX
STOP
SOFT-
START
-
+
CONTROL (C)
LINE-SENSE (L)
EXTERNAL
CURRENT LIMIT (X)
FREQUENCY (F)
-
+
5.8 V
1 V
I
FB
R
E
Z
C
V
C
+
-
LEADING
EDGE
BLANKING
÷ 8
1
HYSTERETIC
THERMAL
SHUTDOWN
SHUNT REGULATOR/
ERROR AMPLIFIER
+
-
DRAIN (D)
ON/OFF
SOFT
START
DC
MAX
V
BG
DC
MAX
V
BG
+ V
T
0
OV/UV
V
I (LIMIT)
CURRENT
LIMIT
ADJUST
LINE
SENSE
SOFT START
LIGHT LOAD
FREQUENCY
REDUCTION
STOP LOGIC
OSCILLATOR WITH JITTER
PI-2641-061200
SHUTDOWN/
AUTO-RESTART
PWM
COMPARATOR
CLOCK
SAW
CONTROLLED
TURN-ON
GATE DRIVER
CURRENT LIMIT
COMPARATOR
INTERNAL UV
COMPARATOR
INTERNAL
SUPPLY
5.8 V
4.8 V
SOURCE (S)
SRQ
D
MAX
STOP
SOFTSTART
-
+
CONTROL (C)
MULTI-
FUNCTION (M)
-
+
5.8 V
I
FB
R
E
Z
C
V
C
+
-
LEADING
EDGE
BLANKING
÷ 8
1
HYSTERETIC
THERMAL
SHUTDOWN
SHUNT REGULATOR/
ERROR AMPLIFIER
+
-
DRAIN (D)
ON/OFF
SOFT
START
DC
MAX
V
BG
DC
MAX
V
BG
+ V
T
0
OV/UV
V
I (LIMIT)
CURRENT
LIMIT
ADJUST
LINE
SENSE
SOFT START
LIGHT LOAD
FREQUENCY
REDUCTION
STOP LOGIC
OSCILLATOR WITH JITTER
图 2a. 功能结构框图(Y 、R 或F 封装)
图 2b. 功能结构框图(P 或G 封装)
3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PI-2724-010802
Tab Internally
Connected to
SOURCE Pin
Y Package (TO-220-7C)
C
D
S
S
S
S
1 C
3 X
2 L
5 F
4 S
7 D
M
P Package (DIP-8B)
G Package (SMD-8B)
R Package (TO-263-7C)
F Package (TO-262-7C)
8
5
7
1
1 2 3 4 5 7
C L X S F D
4
2
3
X
PI-2629-092203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R
IL
R
LS
12 kΩ
2 MΩ
VUV = IUV x R
LS
V
OV = IOV x RLS
For RLS = 2 MΩ
DC
MAX
@100 VDC = 78%
DC
MAX
@375 VDC = 38%
For RIL = 12 kΩ
I
LIMIT
= 69%
See Figure 54b for
other resistor values
(RIL) to select different
I
LIMIT
values
VUV = 100 VDC
VOV = 450 VDC
PI-2509-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VUV = IUV x R
LS
V
OV = IOV x RLS
For RLS = 2 MΩ
VUV = 100 VDC
V
OV =
450 VDC
DC
MAX
@100 VDC = 78%
DC
MAX
@375 VDC = 38%
CONTROL
R
LS
2 MΩ
PI-2517-022604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For R
IL
= 12 kΩ
I
LIMIT
= 69%
CONTROL
R
IL
See Figures 54b, 55b
and 56b for other resistor
values (RIL) to select
different I
LIMIT
values.
For R
IL
= 25 kΩ
I
LIMIT
= 43%
引脚功能描述
漏极 (D) 引脚:
高压功率MOSFET的漏极输出。通过内部的开关高压电流
源提供启动偏置电流。漏极电流的内部流限检测点。
控制 (C) 引脚:
误差放大器及反馈电流的输入脚,用于占空比控制。与内
部并联调整器相连接,提供正常工作时的内部偏置电流。
也用作电源旁路和自动重启动/补偿电容的连接点。
线电压检测 (L) 引脚:(仅限Y、R或F封装)
过压(OV) 、欠压(UV) 、降低DC
开/关和同步的输入引脚。连接至源极引脚则禁用此引
脚的所有功能。
外部流限 (X) 引脚:(仅限Y、R或F封装)
外部流限调节、远程开/关控制和同步的输入引脚。连接
至源极引脚则禁用此引脚的所有功能。
的线电压前馈、远程
MAX
频率 (F) 引脚:(仅限Y、R或F封装)
选择开关频率的输入引脚:如果连接到源极引脚则开关
频率为132 kHz,连接到控制引脚则开关频率为66 kHz。
P 和G 封装只能以132 kHz 开关频率工作。
源极 (S) 引脚:
这个引脚是功率MOSFET 的源极连接点,用于高压功率的
回路。它也是初级控制电路的公共点及参考点。
图 4. Y/R/F封装线电压检测及外部流限设置
多功能 (M) 引脚:(仅限P或G封装)
此引脚 集 Y封装的 线 电压检测 ( L)及 外 部流限( X )引脚
功能 于 一体 。是 过 压( OV )、 欠 压( UV ) 、降 低D C
的线电压前馈、远程开/关和同步的输入引脚。连接至源
极引脚则禁用此引脚的所有功能并使 TOPSwitch-GX 以简
单的三端模式工作(如TOPSwitch-II )。
版本 O 11/05
图 3. 引脚布局
4
MA X
图 5. P/G 封装线电压检测
图 6. P/G 封装外部流限设置
TOPSwitch-GX 产品系列功能描述
PI-2633-011502
Duty Cycle (%)
IC (mA)
TOP242-5 1.6 2.0
TOP246-9 2.2 2.6
TOP250 2.4 2.7
5.2 6.0
5.8 6.6
6.5 7.3
I
CD1
I
B
Auto-restart
IL = 125 µ A
IL < I
L(DC)
IL = 190 µ A
78
10
38
Frequency (kHz)
IC (mA)
30
I
CD1
I
B
Auto-restart
132
Note: For P and G packages IL is replaced with IM.
IL < I
L(DC)
IL = 125 µ A
Slope = PWM Gain
IL = 190 µ A
与TOPSwi t ch 类似, TOPSwi t ch-GX 也是一款集成式开
关电源芯片,能将控制引 脚 输 入 电流 转化 为高 压功 率
MOSFET开关输出的占空比。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功率
MOSFET的占空比随控制引脚电流的增加而线性减少,
如图 7所示。
TOPSwit ch-GX 除 了象三端TO P Switch 一样,具有高压
启动、逐周期电流限制、环路补偿电路、自动重启动、热
关断等特性,还综合了多项能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电源
性能和设计灵活性的附加功能。此外,TOPSwitch-GX
采用了专利高压CMOS技术,能以高性价比将高压功率
MOSFET和所有低压控制电路集成到一片集成电路中。
TOPSwitch-GX 增加了频率、线电压检测和外部电流限制
(仅限Y、R或F封装)引脚或一个多功能引脚(P或G封
装),以实现一些新的功能。将如上引脚与源极引脚连
接时,TOPSwitch-GX以类似 TOPSwitch的三端模式工作,
在此种模式下,TOPSwitch-GX仍能实现如下多项功能而无
需其他外围元件:
TOP242-250
1. 完全集成的10 ms 软启动,限制启动时的峰值电流和
电压,显著降低或消除大多数应用中的输出过冲。
2. DC
输入电压更低或具备更大输出功率能力。
3. 轻载时频率降低,降低开关损耗,保持多路输出电源
中良好的交叉稳压精度。
4. 采用较高的132 kHz 开关频率,可减少变压器尺寸,
并对EMI 没有显著影响。
5. 频率调制功能可降低 EMI。
6. 迟滞过热关断功能确保器件在发生热故障时自动恢复。
滞后时间较长可防止电路板过热。
7. 采用缺省引脚及引线的封装,可提供更大的漏极爬电
距离。
8. 绝对容差更小,降低温度变化对开关频率、电流限制
及PWM 增益的影响。
线电压检测(L) 引脚通常用于线电压检测,通过一个电阻
与经整流的高压直流总线连接,能设定过压(OV) /欠压
(UV) 和降低DC
可达78%,允许使用更小的输入存储电容,所需
MAX
的线电压前馈。在此模式之下,电阻值
MAX
图 7. 占空比和频率与控制引脚电流的关系
确定OV/UV的阈值,且DC
从电路电压超过欠压阈值时
MAX
开始线性减少。见表2 和图11 。
此引脚还可用于远程开/关控制及同步输入。
外部流限(X) 引脚通常通过一个电阻与源极连接,从外部
将流限降低到接近工作峰值的电流。此引脚也可用作两种
模式下的远程开/关控制和同步输入。见表2 和图11 。
在P 和G封装中,多功能引脚组合了线电压检测及外部流限
引脚功能,但其中某些功能不能同时实现,如表3 所示。
在Y 、R 和F封装中,频率引脚与源极相连时开关频率设置
为132 kHz 的缺省值。而与控制引脚连接时,频率减半。
此引脚最好不要悬空。
5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PI-2545-082299
S1 S2 S6 S7 S1 S2 S6 S7 S0
S1 S7
S0
S0
5.8 V
4.8 V
S7
0 V
0 V
0 V
V
LINE
V
C
V
DRAIN
V
OUT
Note: S0 through S7 are the output states of the auto-restart counter
2
1
2
3
4
0 V
~
~
~
~
~
~
~
~
~
~
S6 S7
~
~
~
~
~
~
~
~
V
UV
~
~
~
~
~
~
~
~
S2
~
~
控制 (C) 引脚工作
控制引脚是提供供电和反馈电流的低阻抗节点。在正常
工作期间,分流稳压器用来将反馈信号从供电电流中分
离出来。控制引脚电压V C是控制电路(包括MOSFET 栅
极驱动在内)的供电电压。应在控制极及源极引脚间就
近放置一个外部旁路电容以提供瞬时栅极驱动电流。连
接到控制脚的所有电容也用于设定自动重启动定时,同
时用于环路补偿。
启动时,整流后的直流高压加在漏极引脚上,MOSFET起
初处于关断状态,通过连接在漏极和控制引脚间的高压电
流源对控制电容充电。当控制引脚电压V C接近5.8 V 时,
控制电路被激活并开始软启动。在10 ms 左右时间内,软
启动电路使MOSFET 的占空比从零逐渐上升到最大值。
在软启动结束时,如果没有外部反馈/供电电流流入控
制引脚,则内部高压开关电流源关断,控制引脚开始根
据控制电路所吸收的供电电流的大小开始放电。如果电
源设计正确,而且不存在开环或输出短路等故障时,在
控制引脚放电到接近下限阈值电压4.8 V 之前时(内部电
源欠压锁存阈值),反馈环路将闭合,向控制引脚提供外
部电流。当外部流入的电流将控制引脚充电到5.8 V 并联
稳压器电压时,超过芯片所消耗的电流将通过电阻 R E 分流
到源极引脚,如图2 所示。流经R E的电流控制MOSFET
的占空比,实现闭合环路调节。在采用初级反馈结构中,
并联稳压器很低的输出阻抗Z C决定了误差放大器的增益。
控制脚的动态阻抗Z C和外接控制脚的电容一起共同决定控
制环路的主极点。
当出现开环或短路等故障而使外部电流无法流入控制引
脚时,控制引脚上的电容开始放电,达到4.8 V 时激活自
动重启动电路而关断MOSFET 输出,使控制电路进入低电
流的待机模式。高压电流源再次接通并对外接电容充电。
内部带迟滞的电源欠压比较器通过使高压电流源通断来保
持V C值处在4.8 V 到5.8 V 的区域内,如图8 所示。自动重
启动电路中有一个除8 的计数器,仅在计满(S7)时才接通输
出MOSFET,用以防止输出MOSFET在八个放电—充电周
期过去前重新导通。通过将自动重启动的占空比减到典型
值4% ,可有效地限制TOPSwitch-GX 的功耗。自动重启动
模式将不断循环工作直到输出电压稳压通过闭合反馈环
路重新进入受控状态为止。
振荡器和开关频率
内部振荡器使内部电容在两个设定的电压值间线性充放
电,以产生脉宽调制解调器所需的锯齿波电压。在每个
周期的起点,振荡器将脉宽调制解调器/电流限制的触
发器电路置位。
图 8. (1) 上电(2) 正常工作(3) 自动重启动(4) 电源关断时的典型波形
6
版本 O 11/05
开关频率一般选择为132 kHz ,这使变压器尺寸最小且
PI-2550-092499
128 kHz
4 ms
Time
Switching
Frequency
V
DRAIN
136 kHz
EMI 频率低于150 kHz 。频率引脚(仅限Y 、R 及F 封装)
与控制脚短接时,开关频率降至66 kHz (频率减半),
这种特性在对噪声敏感的视频应用或高效率待机模式中
非常有用。如果频率引脚与源极引脚相连,则开关频率
为缺省值132 kHz 。
为使EMI 电平更低,开关频率以250 kHz 速率(典型值)
大约±4 kHz 的范围内抖动,如图9 所示。图46 的测量值
显示了增加频率调制后对EMI 的改善。
图 9. 开关频率调制(理想化的 V
TOP242-250
波形)
DRAIN
脉宽调制器及最大占空比
脉宽调制器通过驱动输出MOSFET来实现电压模式控制,
其占空比与流入控制脚超过芯片内部消耗所需要的电流成
反比(如图7 )。此部分电流在R E两端产生反馈误差信号
(如图2 ),并由一个转折频率为7 kHz 的RC 滤波电路进
行滤波,以降低芯片电源电流中由MOSFET栅极驱动产生
的开关噪音。经滤波的误差信号与内部振荡器产生的锯齿
波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占空比的波形。控制电流增大时,
占空比减少。由振荡器产生的时钟信号置位触发器电路,
从而导通输出MOSFET。脉宽调制器使此触发器电路复位
而关断输出MOSFET。注意:在占空比开始变化前,必须
有最小电流注入控制脚。
最大占空比DC
按缺省值78% (典型值)设定。但如
MAX
图11所示,当线电压检测或多功能引脚(根据封装不同)
通 过 恰 当 的电 阻 与 经 整 流 的直 流 高 压 总 线 相连 时 ,
随输入电 压 的 增加,最大 占 空比可以从 7 8% 降至3 8 %
(典型值)(参见可降低DC
线电压前馈)。
MAX
轻载频率降低
电源输出负载减少时,脉宽调制器根据流入控制引脚的
电流按比例降低占空比。当控制引脚的电流增加时,占
空比线性降低到10% 。为保持轻载时的高效率,占空比
低于10% 时,频率开始线性下降,直到占空比为0 时达到
最低频率(参见图7) 。132 kHz 和66 kHz 工作时,最低频
率一般为30 kHz 和15 kHz 。
此特性使电源在轻载时可以较低频率工作,降低了开关损
耗,同时也能保持良好的交叉调节和低输出纹波。
误差放大器
并联调整器也可在初级反馈应用中用作误差放大器。并联
调整器的电压由一个具有温度补偿的带隙基准提供。控制
脚的动态阻抗设置误差放大器的增益。控制脚将外部电路
信号箝位在V C电压的水平。控制脚超出供电电流的部分将
被误差放大器隔离,并流经R E作为电压误差的信号。
可外部编程的片内限流
逐周期的峰值漏电流限制电路以MOSFET的导通电阻作为
电流采样电阻。流限比较器将输出MOSFET导通状态下的
漏-源极电压V
使V
超过阈值电压并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开始前关断输
DS(ON)
与一个阈值电压相比较。漏电流太大将
DS(ON)
出MOSFET 。流限比较器的阈值电压采用温度补偿,使
输出MOSFET 的V
随温度所产生的变化对流限的影响
DS(ON)
最小。TOPSwitch-GX 的缺省流限值已在内部预先设定,
但可通过连接在外部流限(X) 引脚(仅限Y 、R 及F 封装)
或多功能(M) 引脚(P 或G 封装)和源极引脚间的电阻,
从外部将流限控制在30% 到100% 缺省流限值之间。在选
择阻值时请参见“典型性能特性”中的图表。由于较大的
TOPSwitch-GX 的R
值较小,设定较低的流限值时可选
DS(ON)
择超出所需功率的TOPSwitch-GX来获得更高效率/减少散
热片面积。通过连接在外部流限(X)引脚(仅限Y 、R 及F封
装)或多功能(M)引脚(P或G封装)和经整流的直流高压
总线间的电阻,流限随线电压的增高而降低,可实现真正
的不受电压变化影响的功率限定工作。使用RCD 箝位电
路时,这种功率限制技术能降低高压输入时的最大箝位
电压,能实现更高反射电压的设计并降低箝位损耗。
7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PI-2637-060600
Oscillator
(SAW)
D
MAX
Enable from
X, L or M Pin (STOP)
Time
输出MOSFET刚导通时,前沿消隐电路将流限比较器抑制
片刻。在设置前沿消隐时间后,如果电源设计正确,电源
初级侧电容产生的电流尖峰及次级端整流器的反向恢复时
间不会引起开关脉冲的提前误关断。
如图52 所示,由于MOSFET 的动态特性,前沿消隐后的
一段时间内,流限会相对更低些。为避免在正常工作时
误触发电流限制功能,漏极电流的波形应在图示的封闭
区内。
线电压欠压保护 (UV)
在上电时,UV 令TOPSwitch-GX 在输入电压达到欠压阈值
前保持关断;在断电时,UV 防止它在输出失调后自动重
启动。在待机电源等应用中,它能防止关断时由输入大
容量电容缓慢放电而产生的干扰。上电时,UV 阈值由连
接在线电压检测(Y、R 或F封装)或多功能引脚(P或G 封
装)和经整流的高压总线间单电阻设定。电源接通后,
UV 阈值降到初始阈值的40% ,使输入电压的工作范围更
宽(UV 下限阈值)。工作时,如果在电源未失调的情况
下达到UV 下限,则此器件将保持关断,直到UV 达到上
限为止。如果电源在达到UV 下限前电源失调,则器件将
自动重启动。在每个自动重启动周期末(S7) ,UV 比较器
会被启动。此时若没有超过UV 上限值,则MOSFET 在下
一个周期内关断(见图8 )。如图19 及23 所示,UV 特性
可单独使用,而与OV 特性无关。
线电压过压关断 (OV)
过压阈值和UV 的设置采用同一电阻。超过此阈值时即强
制TOPSwitch-GX 输出关断。从图11 可见OV 和UV 的比率
设为 4.5。当MOSFET关断时,由于漏极没有反馈电压和漏
电感尖峰,经整流的直流高压的抗浪涌冲击的能力增大到
MOSFET 的额定电压(700 V) 。OV 阈值有少量迟滞以防止
噪声引发关断。如图18 和32 所示,OV 特性可单独禁用,
而不影响UV 特性。
降低DC
的线电压前馈
MAX
设置UV 和OV的电阻同时也用于产生线电压前馈,使输出
纹波最小并减小了输入电压瞬态变化时对输出的影响。
这种前馈的工作方式在图7 中以不同的值I L(Y 、R 或F 封
装)或I M(P 或G 封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相同
的控制脚电流,更高的线电压会使占空比更小。另外,
最大占空比也从略高于UV 阈值时的78% (典型值)降至
OV阈值时的 30%(典型值)(见图 11)。在 TOP248、
TOP249及 TOP250正向转换器运用中,在较高线电压时,
限定DC
器饱和 。 在较高线 电 压时,选 择 DC
将有助于防止由大负载瞬态变化引起的变压
MAX
为 38 % 可确保
MA X
TOPSwitch-GX 的功率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受到此特性的限制。
图 10. 同步时序图
8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远程开/关和同步
TOPSwitch-GX 可通过控制流入线电压检测脚或流出外部
流限引脚(Y 、R 或F 封装)以及注入或流出多功能引脚
(P 或G 封装)的电流来接通或关断(见图 11 );另外,
线电压检测脚上连有1 V 的输入阈值比较器,此电压阈值
也可用于实现远程开/关控制。因此很容易以几种不同方
式实现TOPSwitch-GX的远程开/控制。把晶体管或光耦的
输出连接在外部流限/线电压检测引脚(Y 、R或F 封装)
或多功能引脚(P或G 封装)和源极引脚之间可以“启动”
此功能(如图23 、29 和36 所示);连接到线电压检测脚
(Y 、R 或F 封装)或多功能引脚(P 或G 封装)和控制脚
之间则可“取消”此功能(见图23 和图37 )。
线电压检测引脚或外部流限(Y 、R 或F 封装)或多功能
引脚(P 或G 封装)接收到OV 、UV 和远程开/关等功能
产生的禁止输出信号时,TOPSwitch-GX 总是在完成当
可与控制脚的整个充放电时间相同,即47 µF 控制脚电容
需时约为125 ms 。这种降低功耗的远程关断模式可以取
消即贵又不可靠的线上机械开关。接通和关断序列也可
用微处理器来控制,正如喷墨和激光打印机等应用中所
要求的那样。
软启动
两种片内集成的软启动功 能 通 常 在启 动时 开始 工作 ,
10 ms(典型值)后停止。在此10 ms期间,最大占空比从
0%并线性增加到缺省最大值 78%,流限从约 85%线性增
长到100% 。除启动时外,软启动在每次自动重启动时也
会被激活,包括在远程关断或热关断后的自动重启动和
控制引脚电压(V C)进入滞后调节的重启动。这不仅能有效
地将输出MOSFET、箝位电路和输出整流器在启动时的电
流和电压压力降至最低,还有助于使输出过冲最小,防止
启动期间的变压器饱和。
前的开关周期后,才强制关断输出,如图10 所示。内部
振荡器在当前周期结束前渐渐停止振动,直到禁止信号
结束。当上述引脚的信号状态从禁止变为开通时,内部振
荡器开始下一个开关周期。采用这种方法,可通过此引脚
将TOPSwitch-GX与任何外部信号进行同步,其同步频率在
内部开关频率与20 kHz 之间。
如上所述,远程开/关特性使TOPSwitch-GX逐周期瞬间接
通/关断,并具备很小的延迟。此外,此远程开/关功能可
用作TOPSwitch-GX的待机或电源开关,使之长时间处于极
低功耗状态。如果处于远程关断状态的时间可使控制引脚
内部放电到4.8 V 内部欠压阈值(47 µF 的控制引脚电容约
需时32 ms ),则控制引脚进入迟滞调节模式。在此模式
下,控制引脚在4.8 V 到5.8 V 间进行充放电周期转换(见
上述控制脚工作原理一节),并彻底放完高压直流输入,
而且功耗很低(230 VAC输入时M或X引脚开路时典型值
为160 mW )。进入此模式后,当TOPSwitch-GX 被远程
接通,它在控制脚电压再次达到5.8 V 时执行正常的软启
关断/自动重启动
为使TOPSwitch-GX 在故障情况下的功耗最小,关断/自
动重启动电路在输出失调情 况下,一般按4% 的自动重
启动占空比接通和断开电源。失调中断外部电流流入控
制脚,V C调节也从分流模式进入迟滞自动重启动模式,
在控制脚工作一节中有所介绍。当故障情况去除,电源
输出变为可调,V C调节也进入分流模式,电源又恢复正
常工作。
迟滞过热保护
TOPSwitch-GX 由精密的模拟电路提供温度保护,当结温
超过热关断温度(典型值140 ° C )时,该电路就关断输
出MOSFET ,当结温冷却到迟滞温度以下时,自动恢复
并重新正常工作。此芯片采用70 ° C 的较大迟滞值,可以
防止连续故障情况下PCB 板过热。当电源过热关断后,
VC的调节进入迟滞模式,控制脚上的波形为4.8 V到5.8 V
间(典型值)的锯齿波。
动程序。在最差情况下,从远程开启到启动的延迟时间
9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带隙基准
TOPSwitch-GX 内部所有的关键电压均来自于一个具有温
度补偿的带隙基准。此基准电压还用于产生一个具有温
度补偿特性的电流基准,经调整此电流基准能精确设定开
关频率、MOSFET栅极驱动电流、流限和线路过压/欠压
阈值。TOPSwitch-GX改善了电路性能,使以上这些重要参
数的绝对容差更严格,且相对于温度的变化更小。
高压偏置电流源
在启动或迟滞模式工作时,高压电流源从漏极引脚输入,
为TOPSwitch-GX 器件提供偏置,并对控制脚的外接电容
充电。在自动重启动、远程关断和过热关断时,器件进入
迟滞工作模式。此时电流源通断的有效占空比约为35%,
此占空比由控制脚充电 (I C)、放电电流和I
的比率决定。
CD2
正常工作情况下,输出MOSFET 接通,此电流源关断。
电流源开关可以在漏极电压波形上产生小干扰,但这属
于正常情况。
关频率(图 14 )。此外,图 15 所示电路实例可将待机模
式的开关频率从正常工作时的132 kHz 降为66 kHz ,这使
待机电源功耗较低。
运用线电压检测 (L ) 引脚(Y 、R 或F 封装)
当线电压检测引脚有电流注入时,它相当于最大电流为
+400 µA(典型值)的 2.6 V左右的电压源。在 +400 µA
时,这个引脚为一个恒定的电流源,请参见图12a 。另外
此引脚上还连接了一个阈值为1 V 的比较器,可以检测此
引脚是否与源极引脚短接。
线电压检测引脚可提供四种功能:OV 、UV 、降低DC
MAX
的线电压前馈和远程开/关。将此引脚和源极引脚短接
可禁用这四种功能。通常通过连接到线电压检测引脚和
经整流的高压直流总线间的电阻来检测输入电压,并实
现OV 、UV 、降低DC
下,电阻值确定OV/UV电压阈值,而且DC
的线电压前馈功能。在此模式
MAX
在整流直流
MAX
高压刚超过 UV阈值时开始线性降低。此引脚也可用作远
特色引脚的使用
程开/关和同步输入。表 2是这些功能可能的组合,图16
至图40 是电路举例。线电压检测引脚I/V 曲线的具体功能
运用频率 (F) 引脚
频率引脚是一个数字输入引脚 , 限 Y 、 R 或 F 封 装 。频
率引脚与源极引脚短路时选择132 kHz 的额定开关频率
(图 13),此方式适合于大多数应用。另外一些应用可能
希望开关频率较低,如对噪声敏感的视频应用,这时可
描述如图11 所示(右手侧),横轴正极方向代表注入线
电压检测引脚的电流,纵轴的涵义根据功能不同而不同。
对于控制输出开/关的UV 、OV和远程开关,纵轴代表输
出的使能/禁止状态。电流I UV(典型值+50 µA ,30 µA
的迟滞)时触发UV ,达到I OV(典型值+225 µA ,8 µA 迟
通过将频率引脚与控制引脚短接来选择减半的66 kHz 开
线电压检测及外部电流流限引脚表*
插图编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三端工作
欠压
过压
线电压正向反馈 (DC
过载功率限制
外部流限
远程开/关
* 此表格仅仅列举了部分线电压检测和外部R 流限引脚可能采用配置。
表 2. 典型的线电压检测和外部流限引脚配置
t
MAX
3
3 3 3 3 3
3 3 3 3 3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0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滞)时触发OV ,在UV 和OV 阈值之间允许输出使能。对
于降低DC
馈将最大占空比从I
的电压前馈,纵轴代表占空比的幅度,此前
MAX
(典型值 +60 µA)时的 78% 降低为
L(DC)
IOV (+225 µA) 时的 38%。
运用外部流限 (X) 引脚(Y 、R 或F 封装)
电流从外部流限引脚流出时,它相当于最大电流 -240 µA
(典型值)的1.3 V 左右的电压源。在-240 µA 时,此引
脚转化为恒流电流源(请参见图12a) 。
使用外部流限引脚可获得两种功能:外部流限和远程开
关。将外部流限引脚与源极引脚短接可禁用这两种功能。
在高效应用中,将此引脚通过一个电阻和源极引脚相连,
可从外部将流限降到接近峰值电流。表2 是此引脚的几种
可能的组合。在图11 所示的功能描述中,横轴(左手侧)
代表外部流限引脚的电流,纵轴的涵义根据功能不同而不
同。对于远程开关等控制输出开/状态的功能,纵轴代表
输出的允许/禁止状态;对于外部流限功能,纵轴代表
I
的幅度。流限编程范围和如何选择恰当的阻值请参
LIMIT
见典型特性章节中的图示。
排斥。比如,线电压检测特性就无法和外部流限设定同
时使用。电流注入多功能引脚时,它相当于最大电流为
+400 µA(典型值)的2.6 V左右的电压源。在+400 µA时,
此引脚为电流的恒定电流源。电流从多功能引脚流出时,
它相当于最大电流为-240 µA (典型值)的1.3 V 左右的
电压源。在-240 µA 时,它转换为恒流电流源。请参见
图12b 。
多功能引脚可提供五种功能:OV 、UV 、降低DC
MAX
的
线电压前馈、外部流限和远程开/关。短路多功能引脚
和源极引脚可以禁用这五种功能,迫使TOPSwitch-GX 与
TOPSwitch-II 一样以三端模式工作。通常在多功能引脚和
整流的高压直流总线间连接一个电阻来检测电压,以实
现OV 、UV 和降低DC
值确定OV/UV 电压阈值,并且DC
的前馈功能。在此模式下,电阻
MAX
在整流直流高压刚
MAX
超过UV 阈值时开始线性降低。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多功能
引脚和源极引脚,可从外部对流限编程。但在多数应用
中都不需要此功能,因为与Y 、R 和F 封装器件相比,P 和
G 封装器件减少了内部限流电路,以达到散热要求。因此
建议将多功能引脚用于如上所述的线电压检测,而非降低
运用多功能 (M) 引脚(P 和G 封装)
P 和G 封装的多功能引脚集线电压检测和外部流限引脚的
功能于一身,但没有线电压检测引脚所需的1 V 阈值比较
器,如图 2b 所示。所有其它功能均保留,但由于某些功
能需要负极性的输入电流(多功能引脚),它们之间会相互
外部限流。此引脚还可用于远程开/关和同步的输入。
表 3是这些功能可能的组合,图30到图40是电路举例。多
功能引脚 I/V 特性曲线的具体功能描述如图11 所示。横轴
正极方向显示注入功能引脚的电流,纵轴根据不同功能代
表不同的涵义。对于控制输出开/关的UV 、OV 和远程
多功能引脚列表*
插图编号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三端工作
欠压
过压
线电压前馈 (DC
过载功率限制
外部流限
远程开/关
* 此表仅列出多功能引脚的部分配置。
表 3. 典型的多功能引脚配置
MAX
t
3
3 3 3
3 3 3
)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11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PI-2636-010802
Output
MOSFET
Switching
(Enabled)
(Disabled)
I
LIMIT
(Default)
DC
MAX
(78.5%)
Current
Limit
M Pin
L Pin X Pin
Maximum
Duty Cycle
V
BG
-22 µ A
-27 µ A
V
BG
+ V
TP
I
I
I
I
I
UV
I
REM(N)
I
OV
Pin Voltage
Note: This figure provides idealize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with typical performance values. Please refer to the parametric
table and typica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sections of the data sheet for measured data.
X and L Pins (Y, R or F Package) and M Pin (P or G Package) Current (µ A)
Disabled when supply
output goes out of
regulation
图 11. 多功能引脚(P 或G 封装)、线电压检测及外部流限引脚(Y 、R 或F 封装)的特性曲线
开/关,纵轴代表输出的允许/禁止状态。电流I UV(典
型值+50 µA )时触发UV ,I OV(典型值 +225 µA 带30 µA
的迟滞)时触发OV 。在UV 和OV 阈值之间输出导通。对
的线电压前馈功能,纵轴
MAX
的线电压前馈将
MAX
于外部电流限制、降低DC
代表I
LIM IT
和DC
的幅度。降低DC
MAX
最大占空比从I
(典型值+60 µA )时的78% 降低为I
M(DC)
(典型值+225 µA )时的38% 。只有当多功能引脚电流为
负值时才能用外部流限功能。流限编程范围和如何选择
恰当的阻值请参见典型特性章节中的图示。
OV
12
版本 O 11/05
VBG + V
T
1 V
V
BG
240 µ A
400 µ A
CONTROL (C)
Y, R and F Package
(Voltage Sense)
(Positive Current Sense - Under-Voltage,
Overvoltage, ON/OFF Maximum Duty
Cycle Reduction)
(Negative Current Sense - ON/OFF,
Current Limit Adjustment)
PI-2634-022604
TOPSwitch-GX
LINE-SENSE (L)
EXTERNAL CURRENT LIMIT (X)
VBG + V
T
V
BG
240 µ A
400 µ A
CONTROL (C)
MULTI-FUNCTION (M)
(Positive Current Sense - Under-Voltage,
Overvoltage, Maximum Duty
Cycle Reduction)
(Negative Current Sense - ON/OFF,
Current Limit Adjustment)
PI-2548-022604
TOPSwitch-GX
P and G Package
图 12a. 线电压检测(L) 和外部流限(X) 引脚输入简图
TOP242-250
图 12b. 多功能引脚(M) 输入简图
13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PI-2654-071700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F
PI-2655-071700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F
PI-2656-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STANDBY
QS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CONTROL
F
20 kΩ
R
HF
1 nF
Q
S
47 kΩ
频率 (F)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
图 13. 全频率工作 (132 kHz) 图 14. 半频率工作 (66 kHz)
14
版本 O 11/05
图15. 半频率待机模式(更高待机效率)
线电压检测 (L) 和外部流限 (X)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
X F
PI-2617-050100
DC
Input
Voltage
+
-
D
C S D
S
C
CONTROL
L
C L X S F D
PI-2618-081403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2 MΩ R
LS
VUV = IUV x R
LS
V
OV = IOV x RLS
For RLS = 2 MΩ
VUV = 100 VDC
V
OV =
450 VDC
DC
MAX
@100 VDC = 78%
DC
MAX
@375 VDC = 38%
PI-2510-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VUV = RLS x I
UV
For Value Shown
VUV = 100 VDC
R
LS
6.2 V
2 MΩ
22 kΩ
CONTROL
PI-2620-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2 MΩ
30 kΩ
R
LS
1N4148
V
OV
= I
OV x RLS
For Values Shown
VOV = 450 VDC
X
PI-2623-092303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R
IL
For R
IL
= 12 kΩ
I
LIMIT
= 69%
See Figure 54b for
other resistor values
(RIL)
For R
IL
= 25 kΩ
I
LIMIT
= 43%
CONTROL
X
PI-2624-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2.5 MΩ
R
LS
6 kΩ
R
IL
100% @ 100 VDC
63% @ 300 VDC
I
LIMIT
=
I
LIMIT
=
CONTROL
TOP242-250
图 16. 三端工作(禁止线电压检测和外部流限特性。频率引脚
与源极或控制引脚相连。)
图 18. 仅实现欠压的线电压检测(禁止过压)
图 17. 实现欠压、过压和线电压前馈的线电压检测
图 19. 仅实现过压的线路检测(禁止欠压)。低压时会降低最
大占空比,线电压增高时最大占空比进一步降低
图 20. 外部设定流限
图 21. 流限随电压降低而降低
15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X
PI-2625-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ON/OFF
47 KΩ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Q
R
CONTROL
PI-2621-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47 kΩ
Q
R
R
MC
45 kΩ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ON/OFF
X
ON/OFF
47 kΩ
PI-2626-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R
IL
Q
R
12 kΩ
For R
IL
=
I
LIMIT
= 69%
25 kΩ
For R
IL
=
I
LIMIT
= 43%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CONTROL
PI-2627-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47 kΩ
Q
R
R
MC
45 kΩ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ON/OFF
X
R
IL
PI-2622-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47 kΩ
2 MΩ
Q
R
R
LS
ON/OFF
For RLS = 2 MΩ
VUV = 100 VDC
VOV = 450 VDC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X
ON/OFF
47 kΩ
PI-2628-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R
IL
R
LS
Q
R
2 MΩ
VUV = IUV x R
LS
V
OV = IOV x RLS
DC
MAX
@100 VDC = 78%
DC
MAX
@375 VDC = 38%
12 kΩ
For R
IL
=
I
LIMIT
= 69%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线电压检测 (L) 和外部流限 (X)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继上)
图 22. 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机的远程开/关控制电路 图 23. 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关机的远程开/关控制电路。
最大占空比会降低
图 24. 使用外部流限设定功能实现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开机
图 25. 用外部设定流限来取消远程开/关
的远程开/关控制电路
图 26. 用线电压检测来取消远程开/关 图 27. 用线电压检测和外部设定流限来启动远程开/关
16
版本 O 11/05
X
PI-2629-092203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R
IL
R
LS
12 kΩ
2 MΩ
VUV = IUV x R
LS
V
OV = IOV x RLS
For RLS = 2 MΩ
DC
MAX
@100 VDC = 78%
DC
MAX
@375 VDC = 38%
For RIL = 12 kΩ
I
LIMIT
= 69%
See Figure 54b for
other resistor values
(RIL) to select different
I
LIMIT
values
VUV = 100 VDC
VOV = 450 VDC
线电压检测 (L) 和外部流限 (X)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继上)
PI-2640-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L
ON/OFF
47 kΩ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300 kΩ
Q
R
PI-2508-081199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CONTROL
M
C
D S
C D S
S
S S
M
PI-2509-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VUV = IUV x R
LS
V
OV = IOV x RLS
For RLS = 2 MΩ
VUV = 100 VDC
V
OV =
450 VDC
DC
MAX
@100 VDC = 78%
DC
MAX
@375 VDC = 38%
CONTROL
R
LS
2 MΩ
PI-2510-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VUV = RLS x I
UV
For Value Shown
VUV = 100 VDC
R
LS
6.2 V
2 MΩ
22 kΩ
CONTROL
PI-2516-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V
OV
= I
OV x RLS
For Values Shown
VOV = 450 VDC
CONTROL
R
LS
1N4148
2 MΩ
30 kΩ
图 28. 线电压检测和外部设定流限 图 29. 启动远程开/关
多功能 (M)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
TOP242-250
图 30. 三端工作(禁止多功能特性) 图 31. 欠压、过压和线电压前馈的线电压检测
图 32. 仅实现欠压的线电压检测
图 33. 仅实现过压的线电压检测(禁止欠压)。低压时会降低
最大占空比,线电压增高时最大占空比进一步降低
17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PI-2517-022604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For R
IL
= 12 kΩ
I
LIMIT
= 69%
CONTROL
R
IL
See Figures 54b, 55b
and 56b for other resistor
values (RIL) to select
different I
LIMIT
values.
For R
IL
= 25 kΩ
I
LIMIT
= 43%
PI-2518-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M
S
C
CONTROL
R
IL
RLS2.5 MΩ
6 kΩ
100% @ 100 VDC
63% @ 300 VDC
I
LIMIT
=
I
LIMIT
=
PI-2519-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Q
R
ON/OFF
M
CONTROL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47 kΩ
PI-2522-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R
MC
45 kΩ
M
CONTROL
Q
R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ON/OFF
47 kΩ
多功能 (M)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继上)
图 34. 外部设定流限(通常无必要 — 参考M引脚工作描述)
图 36. 启动远程开/关
图 35. 流限随电压降低而降低(通常无必要 — 参考M引脚工作
描述)
图 37. 取消远程开/关。降低最大占空比
版本 O 11/05
18
多功能 (M) 引脚的典型使用方法(继上)
PI-2520-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Q
R
R
IL
M
CONTROL
12 kΩ
For R
IL
=
I
LIMIT
= 69%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ON/OFF
47 kΩ
25 kΩ
For R
IL
=
I
LIMIT
= 43%
PI-2521-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R
IL
R
MC
24 kΩ
12 kΩ
M
CONTROL
Q
R
2R
IL
R
MC
=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ON/OFF
47 kΩ
PI-2523-040501
DC
Input
Voltage
+
-
D
S
C
R
LS
M
For RLS = 2 MΩ
VUV = 100 VDC
VOV = 450 VDC
CONTROL
Q
R
2 MΩ
QR can be an optocoupler
output or can be replaced
by a manual switch.
ON/OFF
47 kΩ
TOP242-250
图 38. 用外部设定流限来启动远程开/关(参考M 引脚工作
描述)
图 40. 用线电压检测来关闭远程开/关
图 39. 用外部设定流限来关闭远程开/关(参考M 引脚工作
描述)
19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12 V @
2.5 A
D2
1N4148
T1
C5
47 µ F
10 V
U2
LTV817A
VR2
1N5240C
10 V, 2%
R6
150 Ω
R15
150 Ω
C14
1 nF
D1
UF4005
R3
68 kΩ
2 W
C3
4.7 nF
1 kV
CY1
2.2 nF
U1
TOP244Y
D L
S X F
C
R8
150 Ω
C1
68 µ F
400 V
C6
0.1 µ F
D8
MBR1060
C10
560 µ F
35 V
C12
220 µ F
35 V
C11
560 µ F
35 V
RTN
R5
6.8 Ω
R1
4.7 MΩ
1/2 W
R4
2 MΩ
1/2 W
R2
9.09 kΩ
PI-2657-081204
L3
3.3 µ H
BR1
600 V
2A
F1
3.15 A
J1
L1
20 mH
L
N
CX1
100 nF
250 VAC
CONTROL
CONTROL
TOPSwitch-GX
PERFORMANCE SUMMARY
Output Power: 30 W
Regulation: ± 4%
Efficiency: ≥ 79%
Ripple: ≤ 50 mV pk-pk
应用范例
高效率的30 W 宽范围输入电源
图41 所示电路利用了TOPSwitch-GX 的一些特性来降低系
统成本、减小电源尺寸、提高效率。此设计提供12 V 、
30 W 输出,采用通用的85 V 到265 V 交流输入,在50 ° C
环境下以开放式模式工作。使用TOP244Y 时满载额定效
率可达80% 。
通过电阻Rl 和R2 从外部设置TOPSwitch-GX 的流限值,使
其仅略高于低电压工作时的漏极峰值电流,约为缺省流限
值的70%。因此,对设定的输出电压,可以采用更小的变压
器磁芯和/或更高的变压器初级电感,降低TOPSwitch-GX
功耗,同时避免启动和输出瞬态情况下变压器磁芯出现
饱和。电阻Rl 和 R 2 提供电压前 馈信号,使流限 可随电
压而降低,从而限定在高输入电压时的最大过载功率。
前馈功能与内置的软启动功能相结合,可以使用反射电
压较高、低成本的RCD 箝位电路(R3 、C3 和Dl )在最差
条件下将TOPSwitch-GX 的漏极电压限定在留有足够空间
的安全范围内。电阻R4 实现线电压检测,将UV 设定为
100 VDC ,OV 设定为450 VDC 。TOPSwitch-GX 增大了最
大占空比(确保至少75%,而TOPSwitch-II为64%),因而
可以使用更小的输入电容(Cl) 。TOPSwitch-GX 采用RCD
箝位,最大占空比更大,反射电压更高,因而Tl 可以使
用较高的初次级匝数比,以降低次级整流管D8 上的峰值
反向电压。因此,15 V 以下输出可使用肖特基二极管整
流器,能极大地改善电源效率。TOPSwitch-GX 的频率降
低特性使电源在空载调节时无需假负载,降低了电源的
空载/待机功耗。频率调制特性能更好地使传导EMI 符
合CISPR 22(FCC B) 标准。
电路采用简单的齐纳检测电路来降低成本。输出电压稳
压由齐纳二极管 (VR2) 电压及光耦合器 (U2) 和电阻R6 上
的压降决定。电阻 R8 提供进入齐纳二极管的偏置电流,
产生对12 V 输出电平、过压过载和元件变化时± 5% 的稳
定度。
高效的 70 W 封闭式通用适配器电源
图42 所示电路利用TOPSwitch-GX 的某些特性来降低系统
成本、减小电源尺寸,提高效率。此设计提供19 V 、70 W
图 41. 使用外部流限编程及线路检测欠压及过压的30 W 电源
20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19 V
@ 3.6 A
TOP249Y
U1
U3
TL431
U2
PC817A
D L
S X F
C
RTN
L2
820 µ H
2A
C6
0.1 µ F
X2
F1
3.15 A
85-265 VAC
BR1
RS805
8A 600 V
L3
75 µ H
2A
t°
T1
C13
0.33 µ F
400 V
C12
0.022 µ F
400 V
C11
0.01 µ F
400 V
RT1
10 Ω
1.7 A
PI-2691-042203
All resistors 1/8 W 5%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J1
L
N
CONTROL
CONTROL
TOPSwitch-GX
C1
150 µ F
400 V
PERFORMANCE SUMMARY
Output Power: 70 W
Regulation: ± 4%
Efficiency: ≥ 84%
Ripple: ≤ 120 mV pk-pk
No Load Consumption: < 0.52 W @ 230 VAC
C5
47 µ F
16 V
C3
820 µ F
25 V
L1
200 µ H
C2
820 µ F
25 V
C14
0.1 µ F
50 V
C4
820 µ F
25 V
C10
0.1 µ F
50 V
C9
4.7 nF 50 V
C8
0.1 µ F
50 V
VR1
P6KE200
D2
MBR20100
C7 2.2 nF
Y1 Safety
D3
MBR20100
D4
1N4148
R11
2 MΩ
1/2 W
R9
13 MΩ
R8
4.7 Ω
R1
270 Ω
R2
1 kΩ
R5
562 Ω
1%
R4
31.6 kΩ
1%
R7
56 kΩ
R10
20.5 kΩ
R3
6.8 Ω
R6
4.75 kΩ
1%
C15
1 µ F
50 V
D1
UF4006
输出,采用通用的85 V 到265 V 交流输入,在40 ° C 环境下
小型密封适配器盒内(4” x 2.15” x 1”) 工作。85 VAC时
满载效率为85% ,而 230 VAC输入时可达 90%。
考虑到密封适配器的工作热环境,我们选用器件热耗散最
小的TOP249Y。电阻R9 和R10从外部将流限值设定为仅略
高于低电压工作时的满载峰值电流,从而允许使用更小的
变压器磁芯,同时避免启动和输出负载瞬态的磁芯饱和。
电阻R9 和R10还能使流限随电压升高而降低,从而限制高
输入电压时的最大过载功率,并使次级无需任何保护电
路。电阻R11 实现欠压和过压检测,同时提供降低输出
电压频率纹波的电压前馈。使用2 MΩ 的电阻值,电源在
DC 幅值电压达到100 VDC 之后才开始工作。在关断交流
输入时,UV 检测防止CI 放电时的输出干扰,并在输出失
调或输入电压降至40 V 以下时关断TOPSwitch-GX 。相同
的R11 电阻值将OV 阈值设定为450 V 。如果超过OV 值,
比如发生电涌时,TOPSwitch-GX在电涌期间停止转换,从
而使器件可以经受住700 V 高压的冲击。电容C11 与VR1
并联以降低齐纳箝位的损耗。开关频率为132 kHz 时,可
以用PQ26/20 磁芯提供70 W 的功率。为降低绕组损耗,
使效率最高,此电路均为带双100 V 肖特基二极管(D2 和
D3 )的两组输出绕组。TOPSwitch-GX 的频率降低特性使
电源在空载调节时无需假载,使230 VAC输入时的电源
空载功耗降低到仅520 mW 。使用简单的滤波元件(C7 、
L2 、L3 和C6 ),甚至将输出接地,TOPSwitch-GX 的频
率调制特性仍能使传导EMI符合CISPR22(FCC B)/EN55022B
标准。
为调节输出,将光耦 (U2) 和次级基准一起使用,通过电阻
分压 网 络 (U3 、R4 、R5 及R6 )检 测 输 出电压。D4 和
C15 对偏置绕组的输出进行平滑和滤波。1 uF的C15 防止空
载到满载的瞬态期间偏置电压下降。电阻R8实现漏感尖峰
滤波,使偏置电压在输出负载变化很大时仍能保持恒定。
R7 、C9 、C10 和C5 、R3 一起提供环路补偿。
由于初级电流很大,所有小信号控制元件均连接到一个独
立的源节点上,即以Kelvin方式连接到 TOPSwitch-GX的源
极引脚。为改善抵抗共模电涌的能力,偏置绕组的共模回
路直接与直流大电容 (Cl) 相连。
图 42. 具备限流点随输入电压降低及输入过欠压检测功能的70 W 电源
21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48 V@
5.2 A
+250-380
VDC
0 V
L D
S X F
C
RTN
PI-2692-081204
All resistor 1/8 W 5% unless
otherwise stated.
CONTROL
TOPSwitch-GX
C1
22 µ F
400 V
C3
0.1 µ F
50 V
R4
6.8 Ω
R6
100 Ω
R8
56 Ω
R9
10 kΩ
C3
47 µ F
10 V
C6
4.7 nF
1 kV
C13
150 nF
63 V
C4
1 µ F
50 V
C14
22 µ F
63 V
C9
560 µ F
63 V
C10
560 µ F
63 V
C11
560 µ F
63 V
C12
68 µ F
63 V
C7
2.2 nF Y1
L2
3 µ H 8A
D2
MUR1640CT
D2
1N4148
U2
LTV817A
D1
BYV26C
T1
R1
2 MΩ
1/2 W
R3
68 kΩ
2 W
R2
68 kΩ
2 W
VR1
P6KE200
VR2 22 V
BZX79B22
VR3 12 V
BZX79B12
VR4 12 V
BZX79B12
CONTROL
D4
1N4148
PERFORMANCE SUMMARY
Output Power: 250 W
Line Regulation: ± 1%
Load Regulation: ± 5%
Efficiency: ≥ 85%
Ripple: < 100 mV pk-pk
No Load Consumption: ≤ 1.4 W (300 VDC)
TOP249Y
U1
250-380 VDC输入、 250 W输出的高效电源
图43 所示为输入电压250 V 到380 VDC的电路,用TOP249
提供250 W(48 V@5.2 A) 输出功率,效率高达84% 。此图
只表示了直流输入。一般来讲,在此输出功率的应用中通
常都需要一个PFC 升压电路在前端来提供直流输入(Cl 用
来提供局部去耦)。此功率级仍可采用反激式拓扑结构,
因为输出电压高,而使得次级峰值电流足够低,从而可以
合理选择大小适当的输出二极管和电容。
由于我们使用TOP249的上限功率,应通过将X 引脚连至源
极引脚来使流限设为内部最大值。然而,可通过在L 引脚
与直流电压间连接一个2 MΩ 的电阻来实现线电压检测。
如果直流输入电压升至450 V 以上,在电压恢复正常值前
TOPSwitch-GX 将停止工作,以防止器件的损坏。
由于初级电流较高,变压器必需低漏感,因此它通常使用
三明治绕法,次级使用铜箔绕组。即使使用了这种技术,
漏感能量仍是简单的齐纳箝位所无法负荷的。因此增加了
与VR1 并联的R2 、R3 和C6 。由于这些器件的选值能使正
常工作期间VR1的低功耗,漏感能量反而由R2和R3 消耗。
但VR1 仍非常重要,它能将启动和过载情况下的峰值漏电
压限制在TOPSwitch-GX 的MOSFET 额定值700 V以下。
次级通过D2 和C9 、C10 和C11 来整流和平滑,这三个电
容用于满足次级纹波电流的要求。电感L2 和C12 对开关
噪声进行滤波。
输出电压以简单的齐纳检测链进行调节。VR2 、VR3 和
VR4 上的压降以及U2 上LED 的压降之和即为所需的输出
电压。电阻R6 控制LED 电流并设置整体控制环路的直流
增益。二极管D4 及C14 实现次级软启动,在输出整流前
将电流送入控制引脚,确保输出电压在满载条件下及低
电压启动时保持稳定。电阻R9 为C14 提供放电通路。由
于与增益相关的输出电压很高,电容C13 和R8 提供控制
环路补偿。
注意散热能力必须足以使TOPSwitch-GX的温度在满载、低
压和最高环境温度条件下,保持低于110 ° C。如果无法
提供足够的散热面积,就需要通过气流来强制冷却。
图 43. 使用TOP249 的250 W 、 48 V电源
22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D6
1N4148
D7
UF4003
D8
UF5402
D9
UF5402
D11
MBR1045
D10
BYV32-200
T1
U2
LTV817
U3
TL431
C20
22 µ F
10 V
R7
150 Ω
R12
10 k
C19
0.1 µ F
R11
9.53
kΩ
R10
15.0
kΩ
R9
3.3 kΩ
R8
1 kΩ
C6
2.2 nF
Y1
C7
47 µ F
50 V
C9
330 µ F
25 V
C11
390 µ F
35 V
C14
1000 µ F
25 V
30 V @
0.03 A
18 V @
0.5 A
12 V @
0.6 A
5 V @
3.2 A
3.3 V @
3 A
RTN
D1-D4
1N4007 V
F1
3.15 A
RV1
275 V
14 mm
J1
L1
20 mH
0.8A
t°
L
N
R3
6.8 Ω
C5
47 µ F
10 V
TOP246Y
U1
D L
S
C
TOPSwitch-GX
R1
2 MΩ
1/2 W
R5
68 kΩ
2 W
R6
10 Ω
RT1
10 Ω
1.7 A
C2
68 µ F
400 V
C5
1 nF
400 V
C3
1 µ F
50 V
C1
0.1 µ F
X1
PI-2693-081704
CONTROL
CONTROL
C3
0.1 µ F
50 V
X F
D6
1N4937
VR1
P6KE170
C16
1000 µ F
25 V
C13
1000 µ F
25 V
C17
1000 µ F
25 V
C15
220 µ F
16 V
C18
220 µ F
16 V
C12
100 µ F
25 V
C10
100 µ F
25 V
C8
10 µ F
50 V
L2
3.3 µ H
3A
L3
3.3 µ H
3A
L4
3.3 µ H
5A
L5
3.3 µ H
5A
PERFORMANCE SUMMARY
Output Power: 45 W Cont./60 W Peak
Regulation:
3.3 V: ± 5%
5 V: ± 5%
12 V: ± 7%
18 V: ± 7%
30 V: ± 8%
Efficiency: ≥ 75%
No Load Consumption: 0.6 W
185-265 VAC
R2
9.08 kΩ
185-265 VDC输入、 60 W多路输出电源
图 44 所示的多输出电源电路常用于使用了大容量记录硬
盘的高档机顶盒和有线电视解码器等应用。在输入电压
范围为185 到265 VAC时,电源提供 45 W(连续)/60 W
(峰值)(限热)的输出功率。185 VAC电压45 W输出
时,效率高于75% 。
3.3 V 和5 V 输出无需次级线性调节器即可实现±5%调节。
电路中使用直流叠加(其它输出电压的次级绕组基准连
接在D10 的负极而非正极)来消除电压误差,获得更高
的电压输出。
由于机顶盒所处的工作环境温度通常较高(60 ° C),使用
TOP246Y能降低传导损耗,使散热片面积最小。电阻R2将
电流设置为典型值的80%,以对过载功率加以限制。线
路检测电阻(R1)检测直流线电压何时超过450 V,来保护
TOPS witch-GX不受电涌和瞬态电压变化的影响。此时
TOP S wit c h -G X 停止开 关 ,将耐 输 入电压 能力提 高 到
496 VAC 。此特性尤其适合于电力状况差的地区。热敏电
阻(RT1) 限制此功率级所需的大电容C2 的涌入电流,防止
保险丝过早地熔断。可选的MOV(RV1)将特定的浪涌保护
从4 kV 扩大到6 kV 。
VR1 、R5和C5 提供漏电感箝位,使漏极电压在任何情况下
都保持在700 V以下。选择电阻R5和电容C5时应使VR1在
未过载的情况下耗散极低功率。TOPSwitch-GX的频率调制
特性使所示电路可满足CISPR22B标准,具备简单的EMI 滤
波器(C1 、L1 和C6 )并将输出接地。
次级经D7到D11、C7、C9、C11、C13、C14、C16和
C17进行平滑和整流。3.3 V输出的肖特基二极管D11可
使效率最高。5 V输出的PN二极管D10使输出电压中心
点在5 V。使用两只并联电容可使3.3 V和5 V输出符合纹
波电流要求。L2到L5和C8、C10、C12 、C15 及C18构
成开关噪声滤波器。电阻R6限制轻载时30 V输出的峰值
充电。输出受次级基准(U3)调节。3.3 V和5 V输出均通过
R11和R10检测。R8为U3提供偏置,R7设置总的DC增益。
电阻R9、C19、R3和C5提供环路补偿。软启动电容 (C20)
防止输出过冲。
图 44. 使用TOP246 的60 W 多输出电源
23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U1
U2
U4
U3
C
M
P1
P1 Switch
Status
Power
Supply
ON/OFF
Control
External
Wake-up
Signal
PI-2561-030805
V
CC
(+5 V)
RETURN
CONTROL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R
LOGIC
INPUT
LOGIC
OUTPUT
High Voltage
DC Input
TOPSwitch-GX
D M
S F
C
1N4148
U4
LTV817A
6.8 kΩ
1 nF
100 kΩ
6.8 kΩ
U3
LTV817A
27 kΩ
1N4148
47 µ F
+
处理器控制电源开关
在打印机等应用中,可以用受微处理器控制的廉价瞬时接触
开关来实现TOPSwitch-GX的电源通断。利用TOPSwitch-GX
的低功耗远程关断特性,用很少几个外围元件就可以轻易
地实现此功能,如图45 所示。按钮式瞬时接触开关P1 被
用户关闭时,光耦U3 被激活并通知微处理器。电源处于
初始关断状态时(M 脚悬空),闭合P1 将通过一个二极
管使TOPSwitch-GX 的M 引脚和源极引脚短接,接通电源
(远程开)。当次级输出电压VCC确立后,微处理器被激活
并通过由光耦U 3 输出驱动 的开关状态输入得知P1 已闭
合,此时它通过光耦U4 发出使电源保持接通状态的控制
信号。如果用户再次按下开关P1 发出关断命令,微处理
器通过光耦U3 检测到此信号后,启动产品特定的关断程
序。例如在喷墨打印机中,关断程序可能包括将打印头
安全地停在存储位置。在带有磁盘驱动的产品中,关断
程序可能包括保存数据或设置存储到磁盘上。当关断程
序结束、电源可安全关断后,微处理器通过将光耦U4 关
断来释放M 脚。如果手动开关和光耦U3 、U4 距M 引脚的
距离较远,则需要用一个电容C M来防止在M 引脚开路时
将噪声耦合到引脚中。
电源也可通过用逻辑信号驱动光耦合器U4 的输入LED ,
用本地局域网或串口/并口来远程接通。有时通过电缆传
送一系列逻辑脉冲(例如由电缆的交流耦合)作为唤醒信
号比直流逻辑电平更容易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简
单的RC 滤波器来产生驱动U4 的直流电平信号(图45 中未
显示)。此远程接通特性方便计算机根据需要唤醒打印
机、扫描仪、外部调制解调器、磁盘驱动器等外设。为
了节电,外设通常设计为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后自动关断。
图 45. 使用微控制器的远程开/关
24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除了使用最少的元器件外,TOPSwitch-GX 在此类应用中
还具有许多技术性的优势:
1. 关断模式时几乎不消耗能量:110 VAC时通常为80 mW,
230 VAC时为 160 mW。TOPSwitch-GX 的关断模式功
耗特别低而外部电路也不消耗高压直流输入上的电流
(M 、L 或X 脚开路)。
2. 可以使用廉价的、低电压/电流的瞬时接触开关。
3. 瞬时接触开关无需去抖动电路。在接通期间,电源的
启动时间(通常为10 到20 ms )与微处理器的初始化
时间起到去抖动滤波器的作用,保证只有当开关被按
下至少达到上述时间才允许接通。在关断期间,微处
理器在检测到开关的第一次闭合时开始关断程序,其
后的开关反弹则不起作用。如果有必要,微处理器可
以用软件实现关断时的开关去抖动,或用滤波电容作
为开关状态输入。
4. 由于M 引脚电流提供内部流限,光耦 U4 输出工作无需
外部流限电路。
5. 无需用连接到输入 直流电压线的 高压电阻为初级的
外部电路供电。甚至U3 的LED 电流也可由控制引脚
提供。这不仅节省了元件,简化了电路布局,还消除
了开关状态时由高压电阻引起的功率损耗。
6. 坚固耐用的设计:不含有会被瞬态意外触发的开关
锁存,而是由次级端的微处理器使电源保持接通状态。
25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关键应用考量
TOPSwitch-II 与 TOPSwitch-GX
表4 列举了TOPSwitch-GX 与TOPSwitch-II 的特点和性能
件的需求,可以节约变压器和其它功率元件的成本。
差异。TOPSwitch-GX 的多项新特性减少了对昂贵的分立元
功能
TOPSwitch-II TOPSwitch-GX
插图
TOPSwitch-GX
产品优点
软启动 N/A* 10 ms • 限制启动期间的峰值电流和电压对
元件的压力
• 节约大多数应用中用于软启动的外
围元件
• 降低或消除输出过冲
外部流限 N/A* 从100% 到30% 缺省流
限值可编程
11,20,21,
24,25,27,
28,34,35,
38,39
• 变压器更小
• 效率更高
• 允许功率限制(过载功率恒定,与
电压无关)
• 允许使用较大的器件来降低损耗、
提高效率、减小散热面积
DC
MAX
67% 78% 7 • 输入电容更小(动态范围更宽)
• 功率更高(当使用V
O
R
更大的RCD
箝位电路时)
• 可用肖特基次级整流二极管提供达
15 V高效输出
降低DC
前馈
的电压
MAX
N/A* 78% 到 38% 7,11,17,
26,27,28,
• 防止电压纹波
31,40
过压关断 N/A* 单电阻可编程 11,17,19,
• 增加瞬态和浪涌电压的承受力
26,27,28
31,33,40
欠压检测 N/A* 单电阻可编程 11,17,18,
• 在电源关断时防止自动重启动脉冲
26,27,28,
31,32,40
开关频率 100 kHz ± 10% 132 kHz ± 6% 13,15 • 变压器更小
• 工作频率低于传导EMI扫描的起始
频率点
表 4. TOPSwitch-II与 TOPSwitch-GX比较(接下页)
*不具有
26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功能
开关频率选择(仅限
Y 、R 和F 封装)
频率调制 N/A* ±4 kHz @ 132 kHz
频率降低 N/A* 占空比低于10% 7 • 零负载时维持输出稳定而无需假
远程开/关 N/A* 单晶体管、光耦接口
TOPSwitch-II TOPSwitch-GX
N/A* 66 kHz ±7% 14,15 • 在视频应用中用RC 和 RCD 缓冲器
±2 kHz @ 66 kHz
或手动开关
插图
9,46 • 降低传导 EMI
11,22,23,
24,25,26,
27,29,36,
37,38,39,
40
TOPSwitch-GX
产品优点
来降低噪声时的损耗
• 使待机模式的效率更高
• EMI更低 (二次谐波低于 150 kHz)
负载
• 空载时低功耗
• 快速开/关 (逐周期 )
• 激活或失效控制
• 远程关断状态时功耗低
• 防故障的激活控制
• 线路中无需使用昂贵的通断开关
• 可以用处理器控制开/关
• 可以通过本地局域网或并口关断/
唤醒外设
同步 N/A* 单晶体管或光耦接口 • 可与外部频率较低的信号同步
• 可根据需要开始新开关周期
热关断
流限容差
封装的漏极
漏电
Y、 R及 F封装的
PCB漏极漏电
表 4 (继上).TOPSwitch-II 与TOPSwitch-GX 比较。
DIP
SMD
TO-220
达到125 ° C 时锁存 迟滞式130° C 关断
±10% (@ 25 ° C)
-8% (0 ° C 到
100 ° C)
0.037” / 0.94 mm 0.137” / 3.48 mm
0.037” / 0.94 mm 0.137” / 3.48 mm
0.046” / 1.17 mm 0.068” / 1.73 mm
0.045” / 1.14 mm
(R 及 F封装不具备 *)
(75 ° C 迟滞)
±7% (@ 25 ° C)
-4% Typical
(0 ° C 到 100 ° C)**
0.113” / 2.87 mm
(预成型引脚)
*不具有。 **设置内部流限
• 能从热故障中自动恢复
• 迟滞值较大,防止电路板过热
• 由于容差更小 ,功率可提高 10%
• 对灰尘、污物等污染物引起的重弧
具有更高抵抗力
• 预成型引脚,为PCB 布局提供更
大漏电距离
• 更易符合安全法规(UL/VDE)
27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功能
轻载 周期跳过 降低频率和占空比 • 改善轻载效率
线电压检测/外部设
置流限(Y 、R 及F 封
装)
流限编程范围 100% 到 40% 100% 到 30% • 使高连续性设计的变压器磁芯尺寸最小
P/G封装流限 与 Y封装相等 TOP243-246的 P和
Y/R/F封装流限 100%( R及 F封装不
热关断
降低最大占空比的
阈值
线电压欠压负
TOPSwitch-FX TOPSwitch-GX
线电压检测和外部设
置流限相互排斥(M
引脚)
具备* )
最低125 ° C
70 ° C迟滞
90 m A 60 m A
N/A* 正(接通)阈值的
可同时进行线电压检测
和外部设置流限(功能
分配到L 和X 引脚)
G封装内部流限更低
90% (等同于 R
最低 130 ° C
75 ° C迟滞
DS(ON)
• 降低空载消耗
• 允许各项特性同时使用,增加了设计的灵
活性
• 使器件流限与封装耗散能力相符
• 允许连续性更高的设计降低器件损耗
(降低 RMS电流)
) • 使变压器磁芯的尺寸最小
• 使大多数应用的效率最高
• 高温环境应用中的输出功率更高
• 降低低压时的输出电压频率纹波
• 最适于正向设计、使用TOP248、
TOP249及 TOP250 的DC
• 明确定义了线电压下降时的关断阈值
TOPSwitch-GX
产品优点
降低
MAX
(关断)阈值
软启动 10 ms (占空比) 10 ms (占空比+
表 5. TOPSwitch-FX 与TOPSwitch-GX比较。*不具有
TOPSwitch-FX 与 TOPSwitch-GX
表5 就TOPSwitch-GX 和TOPSwitch-FX 的性能及特性进行
了比较。许多的新特性都无需额外分立元件,一些特性
增强了设计的强度,可以节约变压器及其他功率元件的
成本。
TOPSwitch-GX
功率表
数据手册中的功率表(表1)代表了以下条件下的最大实际
连续输出功率:TOP242到TOP246:12 V输出、肖特基二
极管、150 V反射电压(VOR)条件下由应用手册AN29中的
曲线有效估算。TOP247到TOP249:最大输出电流为6 A,
设计考量
40%
流限)
输出电压更高。
假定各器件在85-265 VAC输入时的最小直流电压为100 VDC,
230 VAC 时为250 VDC ,散 热能 力足 以使 器件 温度 保
持在 1 0 0 ° C 以 下 。 功 率表 内显 示 的 R 封 装 的各 功率
级假定在一个密闭适配器中,有6.45 cm 2(610 g/m2)的铜箔
散热区域,或在开放式设计中有19.4 cm 2的铜箔散热区域。
选择恰当的 TOPSwitch-GX 器件
在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所需的最大输出功率、效率、散热
条件及成本目标来选择最适当的TOPSwitch-GX产品型号。
由于可以选择外部降低流限,在需要更高效率或散热条件很
差的低功率应用中,可以选用较大的TOPSwitch-GX器件。
• 除占空比外,在软启动期间还逐步增加流
限,进一步降低峰值电流和电压
• 进一步减轻启动期间的元件压力
28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15 1 10 30
Frequency (MHz)
Amplitude (dBµ V)
PI-2576-010600
EN55022B (QP)
EN55022B (AV)
TOPSwitch-II (no jitter)
EN55022B (QP)
EN55022B (AV)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0.15 1 10 30
Frequency (MHz)
Amplitude (dBµ V)
PI-2577-010600
TOPSwitch-GX (with jitter)
输入电容
输入电容应能提供TOPSwitch-GX 转换器所需的最小直流
电压,以保持最低额定输入电压和最大输出功率条件下
电压受控。由于TOPSwitch-GX 的DC
比TOPSwitch-II
MAX
的高,它可以使用更小的输入电容。对TOPSwitch-GX 而
言,只要变压器设计得当,通用输入的电容通常只需每
瓦2 µF 。
初级箝位和输出反射电压 V
OR
初级箝位电路限制TOPSwitch-GX 的峰值漏源极电压。齐
纳箝位所需元件数少,占用电路板面积也较小。为提高
效率,箝位齐纳管的电压至少应是输出反射电压的1.5倍,
以缩短漏电尖峰传导时间。在通用输入应用中,使用齐纳
箝位V OR的值最好小于135 V ,以实现齐纳二极管的绝对
容差和温差。这样可以保证箝位电路的高效工作,并将
最大漏极电压控制在TOPSwitch-GX MOSFET 的额定击穿
电压之下。
缺省的DC
同时初级流限从85% 上升至100% 。这使得
MAX
输出电压依次上升,为反馈回路控制占空比提供时间。这
不仅降低了TOPSwitch-GX的MOSFET、箝位电路和输出二
极管的压力,也有助于防止在启动期间变压器过饱和。软
启 动同时还能限制输出电压过冲的幅值,在大多数应用中
都无需软结束电容。
EMI
频率调制特性是将开关频率调制在狭窄的波段内,从而降
低与基本开关频率的各次谐波相关的EMI 峰值。此特 性对
均值探测模式特别有利。从图46我们可以看出,频率偏离
越大,开关谐波阶次越高,抖动的益处就越明显。
要完全发挥TOPSwitch-GX DC
范围更宽的优势,V OR必
MAX
须更高。 RCD箝位比齐纳箝位的箝位电压容差更严格,
VOR可达150 V。通过将外部流限简化为一项输入电压功
能, 可将 RCD箝位的损耗降 至 最低(见图 21和 35 ) 。
RCD箝位比齐纳箝位的效率更高,但需要更加仔细的设计
(见快速设计校验清单)。
输出二极管
输出二极管的选择通常由 峰 值 反 向电 压、 输出 电流 和
应用的热条件(包括热吸 收 、 空 气流 通等 )来 确定 。
TOPSwitch-GX 的DC
较高,只要变压器匝数比恰当,
MAX
在高达15 V 的输出电压上可使用60 V 肖特二极管,以获得
更高效率(见图41 :使用60 V 肖特输出二极管的12 V 、
30 W 设计)。
偏置绕组电容
由于 空 载 时工作频率很低,建议使用1 µF 的 偏置绕组
电容。
软启动
通常在启动时,电源在反馈回路稳定前承受的压力最大。
接通时,片内软启动在10 ms 内使占空比从零线性增大到
图 46a. TOPSwitch-II 的全程EMI 扫描(100 kHz 、无抖动)
图 46b. 同一电路和条件下,TOPSwitch-GX 的全程EMI 扫描
(132 kHz 、有抖动)
29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TOPSwitch-GX 的开关频率可以通过频率(F)引脚选为132 kHz
或66 kHz 。某些应用为了降低高频辐射噪声,漏极节点
需要较大的缓冲器(例如VCR 、DVD 、显示屏、电视机
等等),这时选择 66 kHz 工作频率可以 降低缓冲器损
耗,提高效率。同样,在变压器尺寸无关紧要的应用中,
选择66 kHz 也能降低EMI ,提高效率。可以看到66 kHz
的二次谐波仍低于150 kHz,而频率在150 kHz以上时EMI
指标要求会严格得多。
对l0 W 以下应用,用简单的电感就可以满足全世界各种关
于EMI 的限制条件,而无需更昂贵的交流输入共模电感。
变压器设计
变压器的工作磁通密度最好不超过3000 高斯,最大流限
时的峰值磁通密度不超过4200 高斯。匝数比的选择应能
满足以下条件:反射电压(V OR)在使用齐纳箝位时不超过
135 V ,使用前馈电压降低流限(过载保护)的RCD 箝位
时不超过150 V (最大)。
如果设计的工作电流远远低于缺省的流限值,最好用接
近峰值工作电流的外部流限,降低峰值磁通密度和峰值
功率(见图20和34)。在大多数应用中,TOPSwtch-GX 比
TOPSwitch-I I 具有更严格的流限容差、更高的开关频率和
特有的软启动特性,这些都有助于减小变压器尺寸。
待机功耗
频率降低特性能显著降低轻载或空载功耗,特别是使用齐
纳箝位时。如果次级功耗很低,也可以使用TL431 调节器
来控制反馈。另外,开关频率从正常时的132 kHz 降至轻
载条件下的66 kHz ,也能显著降低开关损耗。
TOPSwitch-GX 的布局考虑
与TOPSwitch 系列相比,TOPSwitch-GX 拥有更多引脚并
且功率更高,应严格参考如下指南。
控制引脚旁路电容应尽可能接近源极和控制引脚,其源极
连线上不应有电源MOSFET 的开关电流流过。所有以源极
为参考,连接到多功能引脚、线路检测引脚或外部流限引
脚的元件同样也应尽可能靠近源极和相应引脚,而且源
极连线上仍不应有电源MOSFET 的开关电流流过。重要
的是,由于源极引脚也是控制器的参考地引脚,其开关电
流必须经独立的通路返回到输入电容的负端,而不能和连
接到控制脚、多功能引脚、线路检测引脚或外部流限引脚
的其它元件共用同一通路。
多功能(M) 、线路检测(L) 或外部流限(X) 引脚的连线应尽
可能短,并且远离漏极连线以防止噪声耦合。线路检测
电阻(图47 和48 中的Rl )应接近M 或L 引脚,使其到M 或
L 引脚的连线长度最短。
用一个高频旁路电容与47 µF 控制脚电容并联使用,能更
好地预防噪声。反馈光耦合器的输出也应接近TOPSwitch-GX
的控制和源极引脚。
Y-电容
Y- 电容的位置应接近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回路引脚和初级直
流正极输入引脚。
散热
Y 封装(TO-220) 或F 封装(TO-262)的散热部分电气上与源极
引脚内部相连接。为避免循环电流,在引脚上附加的散热
装置不应与电路板上任何初级地/源节点电气连接。
使用P(DIP-8) 、G(SMD-8) 或R(TO-263) 型封装时,器件下
靠近源极引脚的铜片区域可起有效的散热作用。在双面
电路板中(如图49 ),连接顶层和底层之间的过孔可用
来提高散热。
此外,输出二极管的正负极引脚下的铜片面积应足够大,
以利于器件散热。
初级端连接
TOPSwitch-GX 源极引脚的输入滤波电容的负极端采用单点
连接到偏置绕组的回路,使电涌电流从偏置绕组直接返回
输入滤波电容,增强了浪涌的承受力。
30
版本 O 11/05
在图47 、48及49中,可看到在输出整流管和输出滤波电容
之间的一个狭窄的连线。此连线可在整流管和输出滤波电
容之间起到阻止散热的作用,以防止电容过热。
TOP242-250
TOP VIEW
PI-2670-042301
Y1-
Capacitor
Opto-
coupler
D
+
-
HV
R2
+ -
DC
Out
Input Filter Capacitor
Output Filter Capacitor
Output Rectifier
Safety Spacing
T
r
a
n
s
f
o
r
m
e
r
Maximize hatched copper
areas ( ) for optimum
heat sinking
S
PRI
PRI
SEC
S
S
S
C
BIAS
BIAS
M
R1
TOPSwitch-GX
+
-
Input Filter Capacitor
Heat Sink
Safety Spacing
Opto-
coupler
+ -
DC
Out
Output Filter Capacitor
T
r
a
n
s
f
o
r
m
e
r
SEC
D
L
C
Maximize hatched copper
areas ( ) for optimum
heat sinking
Y1-
Capacitor
PI-2669-042301
TOP VIEW
TOPSwitch-GX
HV
R1
X
Output Rectifier
图 47. 使用P 或G 封装的TOPSwitch-GX 布局考量
图 48. 使用Y 或F 封装的TOPSwitch-GX 布局考量
31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
HV
+ -
DC
Out
PI-2734-043001
T
r
a
n
s
f
o
r
m
e
r
Safety Spacing
Y1-
Capacitor
Solder Side
Component Side
Opto-
coupler
+
Output Filter Capacitors
Maximize hatched copper
areas ( ) for optimum
heat sinking
TOP VIEW
Input Filter
Capacitor
R1a - 1c
PRI
PRI
SEC
BIAS
TOPSwitch-GX
S
L
C
X
D
图 49. 使用P 封装的TOPSwitch-GX 布局考量
快速设计校验
在进行电源设计时,所有TOPSwitch-GX 的设计均应进行
校验,以确保在最坏条件下不超过元件指标。建议至少
进行如下测试:
1. 最大漏极电压 — 检验峰值最高输入电压和最大过载输
2. 最大漏极电流 — 在最高环境温度、最高输入电压和最
出功率时,V DS是否超过675 V 。当输出过载到电源即
将进入自动重启动状态(稳压丢失)时的功率即为最
大过载功率。
大输出负载情况下,观察启动时的漏极电流波形,检验
是否出现变压器饱和的征兆和过多的前沿电流尖峰。
TOPSwitch-GX 的前沿消隐时间为220 ns ,可以防止接
通周期过早地终止。在220 ns 消隐时间结束前,观察
漏极 电 流 波 形 , 检 验 前 沿 电 流 是 否 在允许的流限范
围内。
3. 热检查 — 在最大输出功率、最小输入电压和最高环境
温度条件下,检验TOPSwitch-GX 、变压器、输出二极
管和输电容是否超过温度指标。由于数据手册所说明
的TOPSwitch-GX 器件与器件之间的R
DS(ON)
应留出足够的温度裕量。此温度裕量既可以通过容差
计算得出,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测量计算得到。将一
个外部电阻与漏极引脚串联,并将相同的散热片附着
在上面,其电阻取值为此器件测得的导通电阻与数据
手册中规定的最大导通电阻值之差。
设计工具
关于TOP248 、TOP249 及TOP250 在正激式转换器中的应
用,请参考TOPSwitch-GX 正激式设计方法应用指南。
Power Integration 公司的网站www.powerint.com上提供设计
工具的最新信息。
存在差异,
32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绝对最大额定值
漏极电压..................................................................... -0.3 V 到700 V
漏极峰值电流: TOP242.............................................0.72 A
TOP243.............................................1.44 A
TOP244.............................................2.16 A
TOP245............................................ 2.88 A
TOP246.............................................4.32 A
TOP247.............................................5.76 A
TOP248.............................................7.20 A
TOP249.............................................8.64 A
TOP250 ..........................................10.08 A
控制脚电压 .........................................................................-0.3 V 到9
控制脚电流 ............................................................................100 mA
线电压检测引脚电压 .................................................... -0.3 V 到9 V
热阻抗
热阻抗: Y 或 F 封装:
(q JA)
P 或 G 封装:
(q JA) ..................................... 70 ° C/W
(q JC)
R 封装:
(q JA) ...................80 ° C/W
(q JC)
(1)
.......................... .............................80 ° C/W
(2)
(q JC)
................................................ .........2 ° C/W
(5)
........................................................11 ° C/W
(7);
(5)
..........................................................2 ° C/W
40 ° C/W
(3)
; 60 ° C/W
(4)
; 30 ° C/W
(4)
(6)
(1,4)
流限引脚电压 ..............................................................-0.3 V 到4.5 V
多功能引脚电压 .............................................................-0.3 V 到9 V
频率引脚电压 .................................................................-0.3 V 到9 V
贮存温度 .................................................................. -65 ° C 到150 ° C
工作结温度
引脚温度
注释:
1. 所有电压都是以 T A = 25 ° C时的源极为参考点。
2. 通常由内部电路控制。
3. 在距壳体 1/16英寸处测量,持续时间 5秒。
4. 在非重复性短时间内施加器件允许的最大额定值不会引起产
品永久性的损坏。但长时间对器件施加允许的最大额定值
时,会对产品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注释:
1. 无须常设散热片。
2. 在塑封本体散热片的背面处测量得到。
3. 焊在0.36平方英寸(232 mm 2)、 2盎司 (610 克 /m 2)铜铂区域。
4. 焊在1平方英寸(645 mm 2)、 2盎司(610 克 /m 2)铜铂区域。
5. 在靠近塑料封体表面的源极引脚测得。
6. 焊在3平方英寸(1935 mm 2)、 2盎司(610 克 /m 2)铜铂区域。
7. 引脚焊在2盎司(610 克 /mm 2 )的铜铂区域。
(2)
........................................................... -40 ° C到 150 ° C
(3)
.............................................................................. 260 ° C
参数 符号
控制功能
开关频率(平均)
频率降低开始的占
空比
开关频率接近0%
时的占空比
频率抖动偏离
f
OSC
DC
(ONSET)
f
OSC(DMIN)
D f
条件
源极 = 0 V; T J = -40 到 125 °C
见图 53
(有另行说明除外)
FREQUENCY Pin
IC = 3 mA;
TJ = 25 °C
Connected 到 SOURCE
FREQUENCY Pin
Connected 到 CONTROL
132 kHz Operation 30
66 kHz Operation 15
132 kHz Operation ± 4
66 kHz Operation ± 2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124 132 140
kHz
61.5 66 70.5
10 %
kHz
kHz
频率抖动调制率
f
M
250 Hz
33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参数 符号
控制功能(继上)
最大占空比
软启动时间
PWM增益
PWM增益温度
漂移
DC
t
DC
MAX
SOFT
reg
条件
源极 = 0 V; T J = -40 到 125 °C
见图 53
(有另行说明除外)
IC = I
CD1
TJ = 25 °C; DC
IC = 4 mA; TJ = 25 °C
见注释 A -0.01
IL ≤ I
或 IM ≤ I
L(DC)
IL 或 IM = 190 m A
TOP242-247
IL 或 IM = 100 m A
TOP242-247
IL = 190 m A
TOP248-250
IL = 100 m A
TOP248-250
到 DC
MIN
TOP242-245 1.2 2.0 3.0
MAX
M(DC)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75 78 83
28 38 50
66.5
33 41.3 49.5
60 66.8 73.5
10 15 ms
-28 -23 -18 %/mA
%
%/mA/°C
外部偏置电流
占空比为0% 时的
控制引脚电流
动态阻抗
动态阻抗温漂
控制引脚内部滤波
器极点
关断/自动重启动
控制引脚充电电流
充电电流温漂
自动重启动上限阈
值电压
自动重启动下限阈
值电压
I
C(OFF)
I
V
V
I
B
Z
C
C(CH)
C(AR)U
C(AR)L
见图 7
TJ = 25 °C
IC = 4 mA; TJ = 25 °C
见图 51
TJ = 25 °C
见注释 A 0.5
TOP250 1.7 2.7 4.2
TOP242-245 6.0 7.0
TOP250 7.3 8.5
10 15 22
0.18
7 kHz
VC = 0 V -5.0 -3.5 -2.0
VC = 5 V -3.0 -1.8 -0.6
5.8 V
4.5 4.8 5.1 V
mA TOP246-249 1.6 2.6 4.0
mA TOP246-249 6.6 8.0
Ω
%/°C
mA
%/°C
34
版本 O 11/05
参数 符号
关断/自动重启动(继上)
条件
源极 = 0 V; T J = -40 到 125 °C
见图 53
(有另行说明除外)
TOP242-250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自动重启动迟滞电压
自动重启动占空比
自动重启动频率
V
C(AR)hyst
DC
f
(AR)
(AR)
多功能引脚 (M) 、线电压检测引脚 (L) 及外部流限引脚 (X) 输入
欠压阈值电流和迟滞
(M 或L 引脚)
欠压或远程开/关阈
值电流及迟滞(M或
L引脚)
L引脚电压阈值
V
I
UV
I
OV
L(TH)
TJ = 25 °C
TJ = 25 °C
Threshold 44 50 54
Hysteresis 30
Threshold 210 225 240
Hysteresis 8
0.8 1.0 V
4 8 %
1.0 Hz
mA
mA
mA
mA
0.5 1.0 1.6 V
远程开/关负阈值电
流及迟滞(M 或X 引
脚)
L或 M引脚短路电流
X或 M引脚短路电流
L或 M引脚电压
(正电流)
X 引脚电压
(负电流)
M 引脚电压
(负电流)
I
REM (N)
I
L(SC) 或
I
M(SC)
I
X(SC) 或
I
M(SC)
VL, V
V
X
V
M
M
TJ = 25 °C
VX, VM = 0 V
Threshold -35 -27 -20
Hysteresis 5
VL, VM = V
C
300 400 520
Normal Mode -300 -240 -180
Auto-Restart Mode -110 -90 -70
IL 或 IM = 50 m A
IL 或 IM = 225 m A
IX = -50 m A
IX = -150 m A
IM = -50 m A
IM = -150 m A
1.90 2.50 3.00
2.30 2.90 3.30
1.26 1.33 1.40
1.18 1.24 1.30
1.24 1.31 1.39
1.13 1.19 1.25
mA
mA
mA
mA
V
V
V
35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条件
参数 符号
源极 = 0 V; T J = -40 到 125 °C
见图 53
(有另行说明除外)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多功能引脚 (M) 、线电压检测引脚 (L) 及外部流限引脚 (X) 输入(继上)
最大占空比开始降
低时的阈值电流
远程关断漏极供电
电流
远程接通延迟
远程关断建立时间
频率输入
频率引脚阈值电压
频率引脚输入电流
电路保护
I
L(DC) 或
I
M(DC)
I
D(RMT)
t
R(ON)
t
R(OFF)
V
F
I
F
TJ = 25 °C
X, L 或 M Pin
见图 71
V
DRAIN
= 150 V
Floating
L 或 M Pin Shorted
到 CONTROL
From Remote ON 到 Drain Turn-On
见注释 B
Minimum Time Before Drain Turn-On
到 Disable Cycle, 见注释 B
见注释 B 2.9 V
VF = V
C
TOP242 P/G
TOP242 Y/R/F
TJ = 25 °C
TOP243 P/G
TJ = 25 °C
TOP243 Y/R/F
TJ = 25 °C
TOP244 P/G
TJ = 25 °C
Internal
di/dt = 90 mA/m s
Internal
di/dt = 150 mA/m s
Internal
di/dt = 180 mA/m s
Internal
di/dt = 200 mA/m s
40 60 75
0.6 1.0
1.0 1.6
2.5
2.5
10 40 100
0.418 0.45 0.481
0.697 0.75 0.802
0.837 0.90 0.963
0.930 1.00 1.070
m A
mA
ms
ms
mA
自保护流限
(见注释C )
36
版本 O 11/05
I
LIMIT
TOP244 Y/R/F
TJ = 25 °C
TOP245 P/G
TJ = 25 °C
TOP245 Y/R/F
TJ = 25 °C
TOP246 P/G
TJ = 25 °C
TOP246 Y/R/F
TJ = 25 °C
TOP247 Y/R/F
TJ = 25 °C
Internal
di/dt = 270 mA/m s
Internal
di/dt = 220 mA/m s
Internal
di/dt = 360 mA/m s
Internal
di/dt = 270 mA/m s
Internal
di/dt = 540 mA/m s
Internal
di/dt = 720 mA/m s
1.256 1.35 1.445
1.02 1.10 1.18
1.674 1.80 1.926
1.256 1.35 1.445
2.511 2.70 2.889
3.348 3.60 3.852
A
参数 符号
电路保护(继上)
条件
源极 = 0 V; T J = -40 到 125 °C
(有另行说明除外)
TOP248 Y/R/F
TJ = 25
°C
见图 53
Internal
di/dt = 900 mA/m s
TOP242-250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4.185 4.50 4.815
自保护流限
(见注释 C )
初始流限
前沿消隐时间
流限延迟
热关断温度
热关断迟滞
上电复位阈值电压
输出
I
LIMIT
I
INIT
t
LEB
t
IL(D)
V
C(RESET)
TOP249 Y/R/F
TJ = 25
°C
TOP250 Y/R/F
TJ = 25
°C
见注释 B
TJ = 25 °C, IC = 4 mA
图
53, S1 Open 1.75 3.0 4.25 V
TOP242
ID = 50 mA
TOP243
ID = 100 mA
Internal
di/dt = 1080 mA/m s
Internal
di/dt = 1260 mA/m s
≤ 85 VAC
(Rectified Line Input)
265 VAC
(Rectified Line Input)
见图
52
5.022 5.40 5.778
5.859 6.30 6.741
0.75 x
I
LIMIT(MIN)
0.6 x
I
LIMIT(MIN)
220 ns
A
A
IC = 4 mA 100 ns
130 140 150
Ω 75
TJ = 25
TJ = 100
°C
°C
TJ = 25 °C
TJ = 100 °C
15.6 18.0
25.7 30.0
7.80 9.00
12.9 15.0
°C
°C
导通电阻
R
DS(ON)
TOP244
ID = 150 mA
TOP245
ID = 200 mA
TOP246
ID = 300 mA
TOP247
ID = 400 mA
TOP248
ID = 500 mA
TJ = 25 °C
TJ = 100 °C
TJ = 25 °C
TJ = 100 °C
TJ = 25 °C
TJ = 100 °C
TJ = 25 °C
TJ = 100 °C
TJ = 25 °C
TJ = 100 °C
5.20 6.00
8.60 10.0
3.90 4.50
Ω
6.45 7.50
2.60 3.00
4.30 5.00
1.95 2.25
3.22 3.75
1.56 1.80
2.58 3.00
37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参数 符号
输出(继上)
条件
源极 = 0 V; T J = -40 到 125 °C
见图 53
(有另行说明除外)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导通电阻
关断状态漏极漏
电流
击穿电压
上升时间
下降时间
电源电压特性
漏极供电电压
分路稳压器电压
分路稳压器温漂
控制脚供电/
放电电流
R
DS(ON)
I
DSS
BV
V
C(SHUNT)
I
CD1
I
CD2
TOP249
ID = 600 mA
TOP250
ID = 700 mA
TJ = 25
TJ = 100
TJ = 25
TJ = 100
°C
°C
°C
°C
VL, VM = Floating; IC = 4 mA
VDS = 560 V; TJ = 125 ° C
VL, VM = Floating; IC = 4 mA
DSS
t
R
t
F
见注释 D, TJ = 25 ° C
Measured in a Typical Flyback
Converter Application
700 V
1.30 1.50
2.15 2.50
1.10 1.28
1.85 2.15
470
m A
100 ns
50 ns
Ω
见注释 E 36 V
IC = 4 mA 5.60 5.85 6.10 V
Output MOSFET
Enabled
VX, VL, VM = 0 V
± 50
TOP242-245 1.0 1.6 2.5
TOP246-249 1.2 2.2 3.2
TOP250 1.3 2.4 3.65
ppm/° C
mA
Output MOSFET
Disabled
0.3 0.6 1.3
VX, VL, VM = 0 V
注释:
A. 对带有负号的技术指标,负温度系数随温度增加其数值增加,正温度系数随温度增加其数值减少。
B. 由特性保证。生产时未经测试。
C. 外部调节流限时,请参考典型性能特性一节中的图54b、55b及56b(流限与外部流限电阻)。所列明的容差仅在工
作在最大限流点处有效。
D. 可通过抬高漏极引脚电压,但不超过最小 BV
E.
TOPSwitch-GX
在漏极电压比36 V 低很多的情况下也可以启动和工作。但是,控制脚的充电电流会减少,这会影响
的方式来检查击穿电压。
DSS
启动时间、自动重启动频率和自动重启动占空此。请参阅图68 的低压工作特性曲线中控制脚充电电流(I C)与漏极电压
之间的关系曲线。
38
版本 O 11/05
PI-2039-033001
DRAIN
VOLTAGE
HV
0 V
90%
10%
90%
t
2
t
1
D =
t
1
t
2
图 50. 占空比测量
120
100
80
40
20
60
0
0 2 4 6 8 10
CONTROL Pin Voltage (V)
CONTROL Pin Current (mA)
1
Slope
Dynamic
Impedance
=
PI-1939-091996
0.8
1.3
1.2
1.1
0.9
0.8
1.0
0
0 1 2 6 8 3
Time (µ s)
DRAIN Current (normalized)
PI-2022-033001
4 5 7
0.7
0.6
0.5
0.4
0.3
0.2
0.1
I
LIMIT(MAX)
@ 25 ° C
I
LIMIT(MIN)
@ 25 ° C
I
INIT(MIN)
@ 85 VAC
I
INIT(MIN)
@ 265 VAC
t
LEB
(Blanking Time)
PI-2631-081204
5-50 V
5-50 V
S4
40 V
0.1 µ F 47 µ F
470 Ω
5 W
Y or R Package (X and L Pins) P or G Package (M Pin)
470 Ω
0-100 kΩ
0-60 kΩ
0-60 kΩ
0-100 kΩ
NOTES: 1. This test circuit is not applicable for current limit or output characteristic measurements.
2. For P and G packages, short all SOURCE pins together.
D
S F X
C
L
M
C
CONTROL
TOPSwitch-GX
S1
S5
S3
0-15 V
S2
TOP242-250
图 51. 控制引脚 I-V 特性 图 52. 漏极电流工作包络
图 53. TOPSwitch-GX 通用测试电路
39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60
4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50 -200 -150 -100 -50
IX or IM (µ A)
Current Limit (A)
di/dt (mA/µ s)
PI-2653-031904
0
Scaling Factors:
TOP242 P/G/Y/R/F: .45
TOP243 P/G: .75
TOP243 Y/R/F: .90
TOP244 P/G: 1
TOP244 Y/R/F: 1.35
TOP245 Y/R/F: 1.80
TOP246 Y/R/F: 2.70
TOP247 Y/R/F: 3.60
TOP248 Y/R/F 4.50
TOP249 Y/R/F: 5.40
TOP250 Y/R/F: 6.32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60
4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 5K 10K 15K 20K 25K 30K 35K 40K
External Current Limit Resistor RIL (Ω )
Current Limit (A)
di/dt (mA/µ s)
PI-2652-042303
45K
Maximum and minimum levels
are based on characterization.
Minimum
Typical
Maximum
Scaling Factors:
TOP242 P/G/Y/R/F: .45
TOP243 P/G: .75
TOP243 Y/R/F: .90
TOP244 P/G: 1
TOP244 Y/R/F: 1.35
TOP245 Y/R/F: 1.80
TOP246 Y/R/F: 2.70
TOP247 Y/R/F: 3.60
TOP248 Y/R/F 4.50
TOP249 Y/R/F: 5.40
TOP250 Y/R/F: 6.32
在测试器件的电气特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电源外对TOPSwitch-GX 单独进行测试时,应该注意下
面的问题。图53 是对TOPSwitch-GX 进行实验室测试时建
议使用的电路图。
当漏极电源加上时,器件将进入自动重启动模式。控制引
脚电压将在4.8 V到5.8 V这一较低的频率范围内振荡,而
漏极则在控制引脚每进入第八个振荡周期时导通。如果在此
自动重启动模式中接通控制引脚电源,控制引脚振荡能够
典型性能特性
处于正确状态(漏极工作状态),从而观察到连续的漏极
波形的可能性只要12.5% 。因此如果想要观察到连续的漏
极波形,就应先将V C的电源电压加上,然后再把漏极的
电源接通。上述的12.5%的可能性是由除8计数器造成的。
可临时将控制脚和源极引脚短路来复位TOPSwitch-GX ,
使之出现正确的状态。
图 54a. 流限随X 或M 引脚电流的变化(见图55a 和56a 关于TOP245P/G 和TOP246P/G )
40
版本 O 11/05
图 54b. 流限随外部流限阻抗的变化(见图55a 和56a 关于TOP245P/G 和TOP246P/G)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50 -200 -150 -100 -50
IM (µ A)
Current Limit (A)
PI-3652-110405
0
Scaling Factor:
TOP245P/G: 1.1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di/dt (mA/µ s)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0 5K 10K 15K 20K 25K 30K 35K 40K
External Current Limit Resistor RIL (Ω )
Current Limit (A)
di/dt (mA/µ s)
PI-3651-110405
45K
Measured at 25 ° C.
Scaling Factor:
TOP245P/G: 1.1
Typical
Refer to MULTIFUNCTION (M) Pin
Operation section
.70
.80
.75
.85
.90
1.00
.95
1.05
1.10
1.15
1.20
1.25
0 5K 10K 15K 20K 25K 30K 35K 40K
External Current Limit Resistor RIL (Ω )
Current Limit (Normalized to 25 ° C)
PI-3653-073003
45K
0 ° C
100 ° C
25 ° C
典型性能特性(继上)
图 55a. 流限随多功能引脚电流的变化(仅限TOP245P/G )
TOP242-250
图 55b. 流限随外部流限阻抗的变化(仅限TOP245P/G )
图 55c. 在 0 ° C 、25 ° C 及100 ° C 结温时外部流限随外部流限阻抗的变化(仅限TOP245P/G )
41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50 -200 -150 -100 -50
IM (µ A)
Current Limit (A)
di/dt (mA/µ s)
PI-3724-110405
0
Scaling Factor:
TOP246P/G: 1.35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0 5K 10K 15K 20K 25K 30K 35K 40K
External Current Limit Resistor RIL (Ω )
Current Limit (A)
45K
Measured at 25 ° C.
Scaling Factor:
TOP246P/G: 1.35
Typical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di/dt (mA/µ s)
PI-3725-110405
Refer to MULTIFUNCTION (M) Pin
Operation section
.70
.80
.75
.85
.90
1.00
.95
1.05
1.10
1.15
1.20
1.25
0 5K 10K 15K 20K 25K 30K 35K 40K
External Current Limit Resistor RIL (Ω )
Current Limit (Normalized to 25 ° C)
PI-3726-100703
45K
0 ° C
100 ° C
25 ° C
典型性能特性(继上)
图 56a. 流限随多功能引脚电流的变化(仅限TOP246P/G )
图 56b. 流限随外部流限阻抗的变化(仅限TOP246P/G )
42
版本 O 11/05
图 56c. 在 0 ° C 、25 ° C 及100 ° C 结温时外部流限随外部流限阻抗的变化(仅限TOP246P/G )
典型性能特性(继上)
1.1
1.0
0.9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Breakdown Voltage
(Normalized to 25 ° C)
PI-176B-033001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1123A-033001
Output Frequency
(Normalized to 25 ° C)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2555-033001
Current Limit
(Normalized to 25 ° C)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2554-110705
Current Limit
(Normalized to 25 ° C)
Use for TOP242-250 Y/R/F
packages and TOP242-244 P/G
packages only. See Figures 55c
and 56c for TOP245P/G and
TOP246P/G.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2553-033001
Overvoltage Threshold
(Normalized to 25 ° C)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2552-033001
Under-Voltage Threshold
(Normalized to 25 ° C)
图 57. 击穿电压随温度的变化 图 58. 频率随温度的变化
TOP242-250
图 59. 内部流限随温度的变化 图 60. 外部流限随温度变化(R IL = 12 kΩ .)
图 61. 过压阈值随温度的变化
图 62. 欠压阈值随温度的变化
43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6.0
4.5
5.5
5.0
2.0
0 100 200 300 400
LINE-SENSE Pin Current (µ A)
LINE SENSE Pin Voltage (V)
PI-2688-102700
3.0
2.5
3.5
4.0
1.6
1.0
1.4
1.2
0
-240 -180 -60 -120 0
EXTERNAL CURRENT LIMIT Pin Current (µ A)
EXTERNAL CURRENT LIMIT
Pin Voltage (V)
PI-2689-102300
0.4
0.2
0.6
0.8
VX = 1.33 - IXx 0.66 kΩ
-200 µ A ≤ I
X
≤ -25 µ A
6
5
4
3
2
1
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PI-2542-102700
MULTI-FUNCTION Pin Voltage (V)
MULTI-FUNCTION Pin Current (µ A)
See
Expanded
Version
1.2
1.4
1.6
0.4
0.6
0.2
0.8
1.0
0
-300 -200 -150 -50 -250 -100 0
MULTI-FUNCTION Pin Voltage (V)
PI-2541-102700
MULTI-FUNCTION Pin Current (µ A)
VM = 1.37 - IMx 1 kΩ
-200 µ A ≤ I
M
≤
-25 µ A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2562-033001
CONTROL Current
(Normalized to 25 ° C)
1.2
1.0
0.8
0.6
0.4
0.2
0
-50 -25 0 25 50 75 100 125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PI-2563-033001
Onset Threshold Current
(Normalized to 25 ° C)
典型性能特性(继上)
图 63a. 线电压检测引脚电压随电流的变化
图 64a. 多功能引脚电压随电流的变化
图 63b. 外部流限引脚电压随电流的变化
图 64b. 多功能引脚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已扩展)
图 65. 占空比为0 时控制电流输出随温度的变化
44
版本 O 11/05
图 66. 最大占空比降低的初始阈值电流随温度的变化
典型性能特性(继上)
6
5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DRAIN Voltage (V)
DRAIN Current (A)
PI-2645-010802
2
1
T
CASE
= 25 ° C
T
CASE
= 100 ° C
4
3
TOP250 1.17
TOP249 1.00
TOP248 0.83
TOP247 0.67
TOP246 0.50
TOP245 0.33
TOP244 0.25
TOP243 0.17
TOP242 0.08
Scaling Factors:
2
1.2
1.6
0
0 20 40 60 80 100
DRAIN Voltage (V)
CONTROL Pin
Charging Current (mA)
PI-2564-101499
0.4
0.8
VC = 5 V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10
100
1000
10000
PI-2646-010802
Drain Voltage (V)
DRAIN Capacitance (pF)
TOP250 1.17
TOP249 1.00
TOP248 0.83
TOP247 0.67
TOP246 0.50
TOP245 0.33
TOP244 0.25
TOP243 0.17
TOP242 0.08
Scaling Factors:
600
400
500
200
100
300
0
0 200 100 400 500 300 600
DRAIN Voltage (V)
Power (mW)
PI-2650-020802
TOP250 1.17
TOP249 1.00
TOP248 0.83
TOP247 0.67
TOP246 0.50
TOP245 0.33
TOP244 0.25
TOP243 0.17
TOP242 0.08
Scaling Factors:
1.2
0.8
1.0
0
-50 0 50 100 150
Junction Temperature (° C)
Remote OFF DRAIN Supply Current
(Normalized to 25 ° C)
PI-2690-102700
0.2
0.4
0.6
图 67. 输出特性 图 68. I C随漏极电压的变化
TOP242-250
图 69. C
随漏极电压的变化 图 70. 漏极电容功耗
OSS
图 71. 远程关断漏极供电电流随温度的变化
45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器件订购信息
TOP 242 G N - TL
TOPSwitch
GX 序列号
封装信息
G 塑封表面贴 SMD-8B (仅限 TOP242-246)
P 塑封直插式 DIP-8B (仅限 TOP242-246)
Y 塑封 TO-220-7C
R 塑封 TO-263-7C( TL选项具备)
F 塑封 TO-262-7C
无铅封装
空白 标准 (Sn Pb)
N 纯镀锡封装( P、 G、 Y & F封装)
带装 & 卷轴装及其他包装形式
空白 标准配置
TL 带装 & 卷轴装,(G封装,至少1000个;R 封装,至少750个)
产品系列
46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47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48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49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50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版本 注释 日期
D - 11/00
E 1) 增加了 R封装 (D2PAK)。
2) 更正了缩写 (s = seconds)。
3) 更正了图 11中 x轴单位 (µA)。
4) 在图 25中增加了外部流限电阻 (RIL)。
5) 更正某些拼写。
6) 在表 4中增加了说明。
7) 更正了击穿电压参数条件 (TJ = 25 °C)。
8) 更正了插图中字体大小。
9) 更新了图 40。
10) 更新了图 44原理图中的元件值。
1) 更正了功率表内的数值。
F
G 1) 增加了 TOP250器件和 F封装 (TO-262)。
2) 在表 1中增加了 R封装的热阻抗参数及调整了表 1中输出功率值。
3) 调整了关断状态电流值。
H 1) 增加了击穿电压测量的参数表。
2) 更正一些文字。
I 1) 更新了 P、 Y、 R和 F封装信息。
2) 更正了所有封装类型的热阻抗 (
)。
q
JA
3) 增大了最大占空比并删除了最大占空比降低斜坡参数。
4) 更正了 DIP-8B和 SMD-8B封装图。
J 1) 增加了 TOP245P。
2) 更正了一些文字。
K 1) 更正了图 4、 6、 20、 28和 34内的文字以及多功能引脚工作部分。 9/03
1) 增加了 TOP246P。
L
M
1) 增加了无铅订购信息。
N 1) 更新了最大占空比条件。
2) 更正了一些文字。
3) 在最大额定功率规格内增加了注释 4。
1) 增加了 TOP245G和 TOP246G。
O
7/01
9/01
1/02
9/02
4/03
8/03
3/04
12/04
4/05
11/05
51
版本 O 11/05
TOP242-250
有关最新的产品信息,请访问 www.powerint.com
Power Integrations reserves the right to make changes to its products at any time to improve reliability or manufacturability. Power Integrations does not assume
any liability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any device or circuit described herein. POWER INTEGRATIONS MAKES NO WARRANTY HEREIN AND SPECIFICALLY
DISCLAIMS ALL WARRANTIES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THE IMPLIED WARRANTIES OF MERCHANTABILITY,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AND NON-INFRINGEMENT OF THIRD PARTY RIGHTS.
PATENT INFORMATION
The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s illustrated herein (including transformer construction and circuits external to the products) may be covered by one or more U.S.
and foreign patents, or potentially by pending U.S. and foreign patent applications assigned to Power Integrations. A complete list of Power Integrations’ patents
may be found at www.powerint.com. Power Integrations grants its customers a license under certain patent rights as set forth at http://www.powerint.com/ip.htm.
LIFE SUPPORT POLICY
POWER INTEGRATIONS’ PRODUCTS ARE NOT AUTHORIZED FOR USE AS CRITICAL COMPONENTS IN LIFE SUPPORT DEVICES OR SYSTEMS
WITHOUT THE EXPRESS WRITTEN APPROVAL OF THE PRESIDENT OF POWER INTEGRATIONS. As used herein:
1. A Life support device or system is one which, (i) is intended for surgical implant into the body, or (ii) supports or sustains life, and (iii) whose failure to perform,
when properly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instructions for use, can be reasonably expected to result in significant injury or death to the user.
2. A critical component is any component of a life support device or system whose failure to perform can be reasonably expected to cause the failure of the life
support device or system, or to affect its safety or effectiveness.
The PI logo, TOPSwitch , TinySwitch , LinkSwitch , DPA-Switch, EcoSmart, Clampless, E-Shield, Filterfuse,
PI Expert and PI FACTS are trademarks of Power Integrations, Inc. Other trademarks ar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companies.
©Copyright 2005, Power Integrations, Inc.
全球销售支持网络
全球总部
5245 Hellyer Avenue
San Jose, CA 95138, USA.
Main: +1-408-414-9200
Customer Service:
Phone: +1-408-414-9665
Fax: +1-408-414-9765
e-mail: usasales@powerint.com
中国(上海)
Rm 807-808A,
Pacheer Commercial Centre,
555 Nanjing Rd. West
Shanghai, P.R.C. 200041
Phone: +86-21-6215-5548
Fax: +86-21-6215-2468
e-mail: chinasales@powerint.com
中国(深圳)
Rm 2206-2207, Block A,
Electronics Science & Technology Bldg.
2070 Shennan Zhong Rd.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518031
Phone: +86-755-8379-3243
Fax: +86-755-8379-5828
e-mail: chinasales@powerint.com
德国
Rueckertstrasse 3
D-80336, Munich
Germany
Phone: +49-89-5527-3910
Fax: +49-89-5527-3920
e-mail: eurosales@powerint.com
印度
#1,14th Main Road
Vasanthanagar,
Bangalore, India 560052
Phone: +91-80-4113-8020
Fax: +91-80-4113-8023
e-mail: indiasales@powerint.com
意大利
Via De Amicis 2
20091 Bresso MI - Italy
Phone: +39-028-928-6000
Fax: +39-028-928-6009
e-mail: eurosales@powerint.com
日本
Keihin Tatemono 1st Bldg 2-12-20
Shin-Yokohama, Kohoku-ku,
Yokohama-shi, Kanagawa ken,
Japan 222-0033
Phone: +81-45-471-1021
Fax: +81-45-471-3717
e-mail: japansales@powerint.com
韩国
RM 602, 6FL
Korea City Air Terminal B/D, 159-6
Samsung-Dong, Kangnam-Gu,
Seoul, 135-728, Korea
Phone: +82-2-2016-6610
Fax: +82-2-2016-6630
e-mail: koreasales@powerint.com
新加坡
51 Newton Road,
#15-08/10 Goldhill Plaza,
Singapore, 308900
Phone: +65-6358-2160
Fax: +65-6358-2015
e-mail: singaporesales@powerint.com
台湾
5F, No. 318, Nei Hu Rd., Sec. 1
Nei Hu Dist.
Taipei, Taiwan 114, R.O.C.
Phone: +886-2-2659-4570
Fax: +886-2-2659-4550
e-mail: taiwansales@powerint.com
欧洲总部
1st Floor, St. James’s House
East Street, Farnham
Surrey, GU9 7TJ
UNITED KINGDOM
Phone: +44(0)1252-730-140
Fax: +44(0)1252-727-689
e-mail: eurosales@powerint.com
技术支持热线
全球 +1-408-414-9660
技术支持传真
全球 +1-408-414-9760
52
版本 O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