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型号
NF-PM501A
使用说明书
电 炖 锅
感谢您购买Panasonic产品,为能正确
使用及确保您的安全,使用产品前请仔
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特别要留意【安
全注意事项】(第1~2页),并请妥善保
管,以备日后查阅。
保留备用
另附保修证
家 庭 用
符合国家标准:GB4706.1-2005
GB4706.19-2008
规格 封底
该说明书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目次
火力强度(功能)的设定及示例
使用方法
清洗方法
3
5
6
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零件名称
安全注意事项
1-2
4
电源
关 低 高 自动
封面.pdf 2010-10-29 14:32:45
C
M
Y
CM
MY
CY
CMY
K

为防止火灾、烫伤、
起火、触电等......
安全注意事项
警告
警告
这个符号表示必须
禁止的事项。
这个符号表示强制命令。
可能造成重伤或
死亡的内容。
注意
务必遵守
为防止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因错误操作所产生的危害及损害程度,如下区分说明。
下面符号表示务必遵守的详细事项。
可能
造成人身伤
害和其它物品损
害的内容。
本电器产品并非设计给身体、感觉或心智功能不足者(包括
孩童)、或缺乏经验及知识者使用,除非有能确保其安全者
给予监督或指导,才能使用本产品。请注意避免让孩童戏
玩本产品。
正确使用电源线及插头。
●
请勿损伤电源线或电源插头,不要强行加工、弯
曲、扭曲、拉伸或置于高温处、将重物放在上面
或捆成一束。
(以免电源线破损导致火灾、触电。)
●
插头破损、插座松动时,请勿使用。
●
禁止湿手插、拔插头。
●
务必要将电源插头切实插到底。
●
定期除去电源插头上的灰尘等。
(拔下电源插头并用干布擦掉插头上的灰尘。)
●
单独使用额定电压为220V的插座。
(若与其它电器并用,可能会因发热而引起火灾。)
请勿将金属针等异物插
入散热孔或间隙中。
●
以免造成火灾或导致受伤。
本机应使用单相两极带
接地的电源插座,并保
证其可靠接地。未安装
接地装置,可能会引起
壳体等其它金属部件带
有感应静电。
●
以免发生故障
或漏电时,有
触电的危险。
发生异常·故障时,请立即停止使用。
(以免造成冒烟·起火、触电)
●
电源线·插头异常发热。
●
电源线损伤或碰到线后时而通电、时而断电。
●
本体发生变形或异常发热。
●
本体冒烟或发出焦味。
●
本体的一部分破裂、松动或晃动。
请立即拔掉电源插头,与Panasonic认定维修店联系。
散热孔
●
以免导致触电
和异常,造成
伤人事故。
异常·
故障例
1
1.pdf 2010-10-29 14:32:49
C
M
Y
CM
MY
CY
CMY
K

为避免发生事故,请务必遵
守下记内容。
●
请勿将电炖锅放在
儿童能触及到的地
方。
●
禁止淋水、直接用
水清洗本体或将电
炖锅浸在水中。
●
绝对不要试图自行
改装、分解或修理
本电炖锅。
取出陶瓷内锅前或不使用时应从电源插座上
拔下插头。
●
以免不小心打开开关旋钮,导致本体温度升
高,造成烫伤。
拔电源插头时,务必要手持插头部分,禁止
拉拽电源线。
●
以免电源线损伤而断路。
为防止火灾、烫伤、
起火、触电等......
注意
严禁使用非专用陶瓷内锅。
●
以免发生过热等异常现象。
炖煮过程中,请勿移动电炖锅。
●
以免碰到高温部,引起烫伤。
务必在电炖锅充分冷却后再进行清洗。
●
以免碰到高温部,引起烫伤。
请勿在陶瓷内锅中未放入任何食物或水的情况
下,接通电源进行使用。若进行了干煮,切勿
马上向陶瓷内锅加水。
●
以免造成故障或使陶瓷内锅破裂。
请勿将需要炖煮的食物直接倒入没有放入陶瓷
内锅的铝锅内。
●
任何杂质都可能引起故障。
请勿在此类场所中使用!
●
靠近热源或高湿环境中,更勿将陶瓷内锅直
接放于明火上。
●
请勿在不稳定的台面上或地毯、电热地毯、
台布(乙烯塑料制)等不耐高温的物品上使
用电炖锅。
●
靠近墙壁及家具处。
使用中或刚使用后请勿接触
高温部分。
●
本体温度很高。特
别是锅盖、陶瓷内
锅及壳体金属部。
需打开锅盖或取出
陶瓷内锅时,请用
毛巾等包裹,以免
烫伤。
2
2.pdf 2010-10-29 14:32:45
C
M
Y
CM
MY
CY
CMY
K

■请勿将冷水倒进热的陶瓷内锅或将热的陶瓷内锅浸在冷水中,也勿用冷水冲洗热的锅盖,
以免导致破裂。
■请勿将陶瓷内锅长时间浸泡在水或其他液体中,以免水或液体从底部未上釉部分浸入,
加热后导致裂纹的产生。
■请及时清洁陶瓷内锅、铝锅上的异物。
■锅盖和陶瓷内锅为易碎品,请小心使用。
使用上的注意事项
零件名称
使用上的注意事项/零件名称
电源插头
锅盖
陶瓷内锅
铝锅
把手
电源指示灯
下框
壳体
面板
开关旋钮
电源
关 低 高 自动
3
3.pdf 2010-10-29 14:32:46
C
M
Y
CM
MY
CY
CMY
K

将陶瓷内锅放入铝锅内。
1
将原材料放入陶瓷内锅,并盖好锅盖。
2
将电源插头切实插入电源插座。
3
开始炖煮。
4
关闭电源。
5
*原材料放入的最大量为陶瓷内锅容量的
90%
以下。(陶瓷内锅的容量为
5.0L
)
*放入前,请擦干陶瓷内锅外表面的水分。
*当室温低于5℃时,有的食物在短时间内,将较难煮熟。
●
把开关旋钮转到所选的功能处(功能表示的
下孔处可看到红色指示),电源指示灯亮起,
开始炖煮。
●
炖煮结束后,请把开关旋钮转至“关”处,
电源指示灯灭,并拔下电源插头。
使用方法
电源
关 低 高 自动
电源
关 低 高 自动
4
4.pdf 2010-10-29 14:32:48
C
M
Y
CM
MY
CY
CMY
K

低
用低火煨煮时,无明显沸腾,常用于粗粮、杂粮等的烹饪或对刚炖好的食物进行保温。
高
用高火炖煮,常用于食品的煨煮、煎熬等需要数小时的长时间烹饪。
自动
炖煮开始的几个小时用高火,等锅内的流汁沸腾后,将自动转为中火炖煮。
常用于烹饪难以入味的食物。
※当使用时间特别长(超过八小时)时,最好使用“自动”,而不要使用“高”。
●
使用前先将流质材料预热。
使用电炖锅炖煮食品前,先向陶瓷内锅中放入事先预热的原汁、菜汤等流质材料,可大大
提高电炖锅的炖煮效率。
●
炖煮时,请盖上锅盖,中途无需搅拌。
如频繁地揭开锅盖,会导致陶瓷内锅中的温度下降,影响食物的炖煮时间和效果。
火力强度(功能)的设定
火力强度(功能)设定的示例
火力强度(功能)的设定及示例
炖煮菜单
功能及炖煮
时间(小时)
作法及原材料量
粥
高(4~5)
把米和水加入陶瓷内锅,用高档进行炖煮。
原材料量:米150g、水1800ml
农家宝
(紫薯、玉米、芋艿等)
低(5~6)
紫薯、玉米等洗净,玉米切成段备用。将紫薯、玉米
等放入陶瓷内锅,并加入适量热水,用低档进行煨煮。
原材料量:甜玉米3个(约750g)、紫薯750g、热水800ml
用水把银耳泡发,去蒂、撕碎,然后和红枣一起放入
陶瓷内锅,用高档进行炖煮。炖好后加冰糖调味。
原材料量:干银耳30g、红枣60g、冰糖120g、水2500ml
把黄豆浸泡1小时备用,并在沸水中去除猪脚的血水,然
后把材料和调味料放入陶瓷内锅,用自动档进行炖煮。
原材料量:猪脚750g、黄豆150g、水1200ml、调味料适量
红枣银耳汤
高(5~6)
黄豆猪脚
自动(5~6)
5
5.pdf 2010-10-29 14:32:47
C
M
Y
CM
MY
CY
CMY
K

注意:
各部位的具体清洗方法如下:
备注:
·请勿把电炖锅浸在水中或其它液体中。
·在清洗之前,请务必确认电源插头已从插座上拔出,并先冷却电炖锅。
·请勿用含有研磨料或具有腐蚀性的洗涤剂(如香蕉水、汽油、去污粉等),及硬质刷等
清洗电炖锅的任何部位。
锅盖
可用洗碗机清洗。也可用含有餐具
清洗剂的软布或海绵清洗。
陶瓷内锅
可用洗碗机清洗。也可用含有餐具
清洗剂的软布或海绵清洗。
铝锅
为保持它的原有光泽,请用拧干的
软布配合柔性的多功能洗涤剂来轻
轻擦洗。残留的醋或盐可能会造成
腐蚀。
壳体
请用含有餐具清洗剂的软布擦洗,
然后用拧干的软布擦干。
下框
请用拧干的软布进行擦拭。
1、陶瓷制品是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所以,陶瓷内锅的各个部位(例如:陶瓷内锅边沿
上的平面度)是不尽相同的。由于这一特性,它可能会造成锅盖的轻微晃动,但不必
担心这种现象。
2、陶瓷内锅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其内外表面可能会出现“毛线状的痕迹”。这种痕迹
只是显现于表层而已,属正常现象。
清洗方法
电源
关 低 高 自动
6
6.pdf 2010-10-29 14:32:47
C
M
Y
CM
MY
CY
CMY
K

型号
电压/额定频率
NF-PM501A
220 V~50 Hz
143
286
在
143至286
之间转换
4.5〔5.0
〕
28.3×33.9×30.9
4.8
1.2
最大烹饪容量 陶瓷内锅的容量 (约) L
产品尺寸(约)cm(高×宽×深)
产品重量(约)kg
电源线长度(约)m
低
高
功率(约)W
自动
*如果电源线损坏,为避免危险,必须由制造厂或其维修店、或类似的专职人员来更换。
(联系方式请咨询Panasonic客户咨询服务中心)
*设计和规格若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规格
FZ19E1831
S0909-11010 中国印刷
发行:2010年10月
杭州松下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松乔路6号
原产地:中国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835000
Panasonic官方网站:http://panasonic.cn
Panasonic客户咨询服务中心:
400-810-0781;800-810-0781
(固定电话)
〔 〕
封底.pdf 2010-10-29 14:32:44
C
M
Y
CM
MY
CY
CM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