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http://www.microcontrol.cn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江苏 430DIY
2005.12
本内容版权由深圳微控设计和江苏 430DIY 共同拥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http://www.microcontrol.cn
目录
1 前言 .......................................................................................... 3
1.1 背景 ................................................................................................................................ 3
2 比较 .......................................................................................... 3
2.1.1 速度,功耗比较..................................................................................................... 3
2.1.2 内部资源 ................................................................................................................ 3
2.1.3 应用范围 ................................................................................................................ 5
2.1.4 硬件设计 ................................................................................................................ 5
2.1.5 设计周期 ................................................................................................................ 6
2.1.6 成本考虑 ................................................................................................................ 6
3. 总结 .......................................................................................... 6
本内容版权由深圳微控设计和江苏 430DIY 共同拥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http://www.microcontrol.cn
1 前言
1.1 背景
最近不断有朋友在论坛以及各种渠道,讨论关于 MSP430 和 ARM7 孰优孰劣的问
题,坦率地说,是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讨论。因为他们各自的使用者,选择他们都有
适当的理由。选用原则就是—满足应用需求,简单易用,价格便宜,设计周期短。
在当今的微处理器市场上,每一个处理器能够立足于市场,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在不同应用领域,他们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 低端应用中,没有必要去画蛇添足,
而采用高端器件来做,这不是一个合格工程设计人员的行为,反之,片面地使用低
端器件来实现高端的应用,更加不可取。幻想仅用一种器件来涵盖所有应用,是不
理智的。笔者用过 MSP430 和 ARM7 器件,实现了不同的产品和项目,根据个人的感
觉,作一番粗略比较,水平有限,纯属个人观点泛泛而谈,供参考。
2 比较
我想再次强调的是,MSP430 与 ARM7 是两个完全不同体系架构的处理器。因 此 ,
仅 对 一 些 在应用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做个简要比较,目前在应用设计中普遍关心的
是:
l 速度和功耗
l 应用范围
l 内部资源
l 硬件设计
l 设计周期
l 成本考虑
2.1.1 速度,功耗比较
通常我们衡量 MCU 的性能,就是速度,当然这里指的是主频,比较专业是 MIPS
或者类似。但随着应用环境和要求的不同,必须也考虑功耗问题,仅仅使用速度或
者单纯的功耗概念,已远远不够。例如,在手持设备,车载系统,太阳能电池供电
设备,三表等电池供电的应用中,在满足功能的前提条件下,既要求速度,精度,
同时也需要保证低的能源需求,则导入速度/功耗比,作为判定 MCU 性能的指标之
一。如果在不需要考虑功耗的应用中,选择成本更低,设计周期更短,容易实现的
器件更加合理。表 1,列出 了 ARM7 和 MSP430 的速度,功耗参数以及部分资源配置,
供参考。
2.1.2 内部资源
在表 1中,还列出了内部主要资源的配置清单,表中仅表示了部分可以比较的
项目,有关细节请参考各个器件的数据手册。
本内容版权由深圳微控设计和江苏 430DIY 共同拥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http://www.microcontrol.cn
ADμC7062 LPC2131 LPC2132 TMS470A128 STR731FV1 STR710FZ1 AT91SAM7S64 AT91SAM7A3 MSP430F1611 MSP430F149
封装 LQFP64 LQFP64 100 LQFP TQFP100 14x14 TQFP144/LFBGA144 LQFP 64 LQFP 100 QFP/QFN64 QFP/QFN64
核心工作电
压
接口电压 ≤工作电压 3.0-3.6 V 3.0-3.6 V 3.0-3.6V 4.5-5.5V 3.0- 3.6V 3.0- 3.6V 3.0- 3.6V 等于核心电压 等于核心电压
功耗
内部时钟频
率(最高)
RAM(字节)
FLASH(字节)
ADC
DAC 12(4 通道) 无 10(1通道)
内置参考电
压或稳压
USB 无 无 无 无 无 1 1 1 无 无
CAN 无 无 无 1 3 1 无 2 无 无
HDLC 无 无 无 无 无 1 无 无 无 无
Ethernet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I2C 2 2 2 无 2 2 1(TWI) 1(TWI) 1(UART 复用)
SPI 2 2 2 2 3 2 1 2 1(UART 复用) 1(UART 复用)
SSC(同步串
行控制器)
UART 有 2 2 有 4 4+1(智能卡接口) 2
LCD 控制器
DMA 无 无 无 无 4 无 无 无 有 无
比较器 1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有 有
PWM 3相 6 6 有 6(16 位) 3(16 位) 4 8 有 有
RTC 无 有 有 无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MCI 接口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1 无 无
网上报价 $8.80 RMB34.00 RMB35.5 $5.95 未知 未知 RMB51.00 $10.00(样片) $8.95 RMB45.00
2.7-
(模拟数字独立)
400uA @睡眠模式 60uA@掉电模式 60uA@掉电模式 300uA @ 停止或暂停 76uA@低功耗等待模式 ≤60 µA 1.1 µA 待机模式 1.1 µA待机模式
40MHz 70MHz 70MHz 48MHz 36Mhz 66Mhz 55MHz 60MHz 8Mhz 8Mhz
8K 16K 16K 8K 16K 32K 16K 32K 10K 2K
62K 64K 64K 128K 64K 128+16K 64K 256K 256+48K 256+60K
12 位(12 通
道,1MSPS)
参考 无 无 无 1.8V 稳压 1.8V 稳压 1.8V 稳压 1.8V 稳压 参考 参考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1 2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1.65-1.95 V 1.65-1.95 V 1.8–2.05V 4.5-5.5V 3.0-3.6V 1.65-1.95V
40mA @ 60MHz 40mA @ 60MHz 70mA @ 48MHz 运行模式
10 位(8 通道) 10 位(8 通道) 10 位(16 通道) 10 位(12 通道) 12 位(4 通道)1KSPS 10(8 通道) 10(2X8 通道) 12 位(8 通道) 12 位(8 通道)
无 无 无 无 无 12 位(2 通道)
32.3mA @ 20Mhz RAM 操作
32.3mA @ 20Mhz Flash 操作
63mA @ 64MHz 运行模式 ≤50mA
1.65-1.95V 1.8-3.6V 1.8-3.6V
4(支持智能卡
+IrDA)
330 µA @1 MHz,
2.2 V 运行模式
2 2
330 µA @1 MHz,
2.2 V 运行模式
无
无
本内容版权由深圳微控设计和江苏 430DIY 共同拥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http://www.microcontrol.cn
2.1.3 应用范围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带有 12 位 ADC 的 ARM7 器件其成本高于 MSP430,同时,我们
也看到 MSP430 的 16 系列价格与 ARM7 基本接近,因此,如果没有功耗要求,又可以满足
应用要求,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任意选择。反之,只能选择 430 系列。
l 数字应用
在纯数字应用系统中(广义概念上,认为模拟系统很少或更本没有的系统),通常需要比
较高的处理速度,例如,在通信产品设计选择中,则比较关心速度能力,而功耗问题不是作
为关键或者根本无须考虑,这是因为,有两个手段,可以减少对能源系统的要求。
首先,ARM7 具备灵活的功耗控制机制,可以节省一部分能源需求,但这些都是以增加应
用复杂化程度作为代价的。
其次,目前大容量的锂/锂离子等高能比电池,基本也能满足一般电池供电场合需要(对
于重量和空间苛刻的环境,应用仍然有限制)。
因此,在高端消费类电子和通信产品中,ARM7 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而对于低端的数字应用,不论是否需要电池供电,一般系统规模都很小,因此成本比较
敏感,不推荐采用 ARM7,而采用 MSP430 中低端器件应当是首选。例如,玩具,传感器应用,
数字仪器仪表等。
l 信号处理应用
对于数字和模拟信号混合系统而言,可以分为高速信号处理和低速信号处理。他们往往
都需要一定的处理精度。当为高速信号时,必须采用具有内部带 ADC 的 ARM7 内核的处理器,
例如,图象,清晰语音处理,高速信号采集系统,马达控制系统等等。
低速信号时,采用 MSP430 还是具有相当的优势的。例如,工业仪器仪表,某些物理参数
控制(温度,压力,湿度等),信号采集等。此外对于低速信号和低功耗应用场合,由于需要
突出低功耗的特点,同 时 ,在 满足功能实现的情况下,MSP430 等地功耗微处理器是首选目标。
这种应用有三表系统,无线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太阳能发电控制,无线物流跟踪系统等等。
此外,对于某些信号需要采用外挂 ADC,DAC 的方法来实现,对于此,则器件选择,因
人而异。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目前大多数 ARM7 不具备高精度的 ADC,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如
果要构成具有高精度的信号处理系统,ARM7 必须要扩展,而低功耗微处理器,有相应器件可
以做到。
总而言之,以上的比对隐含了 ARM7 的应用场合。真正具有高速信号处理能力的,并不是
ARM 而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因不在讨论范围,不作讨论),也更表明 ARM7 的应用定位在与 DSP
和低端信号应用之间,这一个宽广的领域中。
2.1.4 硬件设计
ARM7 由于速度较高,如果采用系统扩展,同时,考虑到目前大多数产品需要通过国家强
制 EMC/EMI 产品认证,则需要考虑由于速度所带来的副作用和认证要求的之间的关系,以及
涉及到有关硬件方面的设计考虑,必须仔细权衡利弊,才可初步确定型号和相应的对策,因
此,在整个项目而言,工作量和涉及的工作范围一般比较大些。
而对于低功耗为处理器,其速度往往不允许很高,因此通过目前的半导体技术,使得功
耗得到了极大地降低,但通常导致输入/输出阻抗较高,因而容易受到本系统和外部的干扰,
由于没有总线扩展问题,因此,处理问题相对比较容易,设计也变得容易简单。
本内容版权由深圳微控设计和江苏 430DIY 共同拥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认识 MSP430 与 ARM7 系列
深圳微控设计 http://www.microcontrol.cn
ARM7 硬件设计对于 PCB 设计的总体要求,比微功耗处理器高些,尤其涉及到数字模拟混
合的系统,必须仔细考虑可能牵扯到的种种问题。因此,项目相关的测试和验证费用会更高
些。
2.1.5 设计周期
基于以上的讨论,ARM7 的设计周期应当比微功耗系统设计更长,硬件规模和软件规模都
要比微功耗处理器所构成的系统大得多。在目前产品生命周期都比较短的情况下,工程人员
的压力和工作量应当是增加的。而这些正是由于系统规模和各种复杂的技术因素造成的。
相对于微功耗处理器,由于构成的系统规模不大,更多的工作集中在外围设计,因此,
系统简单,设计容易得到保障,产品设计周期更短。
2.1.6 成本考虑
成本是产品的骨架,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对用户而言,花钱买的是功能。但是,没有硬
件,功 能 是个空谈,由于微功耗处理器构成的系统规模不大,产品功能相对比较单一,而 arm
可以构成相当规模的系统,功能可以做的非常丰富。就目前而言,某些 ARM7 的价格逼近,甚
者低于某些微功耗处理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还需要从整个系统的成本角度,以及可制造
性,产品的可维护性出发,因为,仅仅一个器件的成本并不代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有许多
元素构成的,因此需要根据产品特点来作出选择。
3. 总结
由于每个应用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才会面对如此众多的器件,供我们挑选,
这些也是半导体制造商们不断细分应用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我们设计产品的根本目
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技术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和载体,作为产
品设计人员,唯一的原则就是四个字,够用价廉!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供同行参考,如有谬误,请指正。谢谢!
你想了解更多更新更具有价值的文章吗
尽在深圳微控设计论坛
基于前端模拟信号处理与控制技术专业论坛 版主:DC QQ: 108517559
?
---MSP430
单片机专业论坛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本内容版权由深圳微控设计和江苏 430DIY 共同拥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