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
MAX8563/MAX8564/MAX8564A
是超低输出电压、双路和
三路
LDO
控制器,广泛应用于主板、台式笔记本、笔记本
以及其它领域的负载点电压变换,灵活方便,成本低廉。
这些器件含有精度为
±1%的0.5V
基准电压源,可对输出电
压进行精密的调节。
MAX8563有3路n沟道MOSFET
控制
输出,
MAX8564/MAX8564A有2
路控制输出。
当
VDD= 12V
时,每路的控制器输出可在
0.5V至3.3V
之间
调节。
VDD=5V
时,每路控制器输出可在
0.5V至1.8V
之
间调节。各路输出可独立使能,并在输出电压达到设定电
压的
94%
时产生
POK
信号。每路输出都具有保护电路,当
输出电压跌落到低于设定电压的
80%
而且持续时间大于
50µs
时,欠压比较器禁止输出,对电路提供短路保护。对
于灾难性短路故障,当输出电压下降至低于设定电压的
60%
时,稳压器会被立即关断。
MAX8563
采用16引脚
QSOP
封装,
MAX8564/MAX8564A
采用10引脚
µMAX
®
封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
主板
双路/三路电源
台式笔记本和笔记本
图形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性
♦
MAX8563:3
路输出
♦
MAX8564/MAX8564A:2
路输出
♦
±1%
的反馈调整率
♦
输出电压可低至
0.5V
♦
可使用陶瓷输出电容
♦
宽工作电压范围,可采用5V或
12V
电压供电
♦
独立使能控制,
POK
信号实现顺序上电
♦
对于短路故障提供过载保护
♦
欠压短路保护
♦
可驱动n沟道
MOSFET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购信息
19-3290; Rev 2; 6/06
可提供评估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工作电路
+
表示无铅封装。
引脚配置在数据资料的最后给出。
µMAX是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的注册商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1
本文是Maxim 正式英文资料的译文,Maxim不对翻译中存在的差异或由此产生的错误负责。请注意译文中可能存在文字组织或
翻译错误,如需确认任何词语的准确性,请参考 Maxim提供的英文版资料。
索取免费样品和最新版的数据资料,请访问Maxim的主页:www.maxim-ic.com.cn。
超低压差稳压器
低电压
DSP、µP
和
微控制器电源
OFF
ON
OFF
ON
OFF
ON
DRV1
FB1
EN1
POK1
GND
N.C.
DRV3
FB3
V
DD
DRV2
FB2
EN2
POK2
N.C.
POK3
EN3
MAX8563
1.8V ±5% IN
C1
C5
R2
R1
C4
OUT1
1.5V/1.5A
R3
Q1
POK1
3.3V ±5% IN
OUT3
2.5V/2A*
C9
C10
C8
Q3
R8
R7
R9
R6
R5
R4
C6
C2 C3
C7
Q2
OUT2
1.05V/3A
POK2
POK3
5V OR 12V
IN
1.2V ±5% IN
*2.5V OUTPUT ONLY WITH V
DD
= 12V
PART TEMP RANGE
MAX8563EEE -40°C to +85°C 16 QSOP E16-1
MAX8564EUB -40°C to +85°C 10 µMAX U10-2
MAX8564AEUB+ -40°C to +85°C 10 µMAX U10-2
PINPACKAGE
PKG
CODE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VDD= V
EN1
= V
EN2
= V
EN3
= 5V, V
GND
= 0V, TA = -40°C to +85°C, unless otherwise noted. Typical values are at TA = +25°C.) (Note 1)
Stresses beyond those listed under “Absolute Maximum Ratings” may cause permanent damage to the device. These are stress ratings only, and functional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at these or any other conditions beyond those indicated in the operational sections of the specifications is not implied. Exposure to
absolute maximum rating conditions for extended periods may affect device reliability.
VDDto GND............................................................-0.3V to +14V
DRV1, DRV2, DRV3, EN1, EN2,
EN3 to GND............................................-0.3V to (V
DD
+ 0.3V)
FB1, FB2, FB3, POK1, POK2, POK3 to GND ...........-0.3V to +6V
Continuous Power Dissipation (T
A
= +70°C)
10-Pin µMAX (derate 5.6mW/°C above +70°C) ........444.4mW
16-Pin QSOP (derate 8.3mW/°C above +70°C)........666.7mW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40°C to +85°C
Junction Temperature......................................................+150°C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65°C to +150°C
Lead Temperature (soldering, 10s) .................................+300°C
GENERAL
VDD Voltage Range 4.5 13.2 V
VDD Undervoltage-Lockout Threshold Rising, 200mV hysteresis (typ) 3.56 3.76 4.00 V
VDD Quiescent Current
VDD Shutdown Current EN1 = EN2 = EN3 = GND, VDD = 12V 25 µA
LDOs
FB_ Accuracy
FB_ Input Bias Current
DRV_ Soft-Start Charging Current
DRV_ Max Sourcing Current V
DRV_ Max Sinking Current V
DRV_ Max Voltage
FB_ Slow Short-Circuit Threshold Measured at FB_ (falling) 400 mV
FB_ Fast Short-Circuit Threshold Measured at FB_ (falling) 300 mV
Slow Short-Circuit Timer 50 µs
FB_ to DRV_ Transconductance 0.115 0.24 0.460 Mho
LOGIC
EN_ Input Low Level 0.7 V
EN_ Input High Level 1.3 V
EN_ Input Leakage Current
PARAMETER CONDITIONS MIN TYP MAX UNITS
V
= VDD = 12V (MAX8563) 930 1600
EN_
= VDD = 12V (MAX8564/MAX8564A) 660 1200
V
EN_
TA = 0°C to +85°C 0.494 0.5 0.504
= -40°C to +85°C 0.489 0.509
T
A
TA = +25°C -100 +100
T
= +85°C -8
A
MAX8563, MAX8564 100
MAX8564A 10
= 0.45V
FB_
= 0.6V
FB_
VDD = 5V, V
= 13.2V, V
V
DD
V
= 0 and VDD,
EN_
V
= 13.2V
DD
FB_
TA = 0°C to +85°C 4
= -40°C to +85°C 3 7
T
A
TA = 0°C to +85°C 3
= -40°C to +85°C 1.8 7
T
A
= 0.46V 4.7
= 0.46V 8.0 10.9
FB_
TA = +25°C -0.1 +0.1
T
= +85°C 0.001
A
µA
V
nA
µA
mA
mA
V
µA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inued)
(VDD= V
EN1
= V
EN2
= V
EN3
= 5V, V
GND
= 0V, TA = -40°C to +85°C, unless otherwise noted. Typical values are at TA = +25°C.) (Note 1)
Note 1: Specifications are production tested at TA= +25°C. Maximum and minimum specifications over temperature are guaranteed by
desig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工作特性
(Circuit of Figure 1, TA = +25°C.)
OUTPUT VOLTAGE vs. INPUT VOLTAGE
MAX8563 toc01
INPUT VOLTAGE (V)
OUTPUT VOLTAGE (V)
1.91.81.71.61.51.41.31.21.1
1.1
1.2
1.3
1.4
1.5
1.6
1.0
1.0 2.0
VDD = 5V
V
OUT1
V
OUT2
OUTPUT VOLTAGE vs. INPUT VOLTAGE
MAX8563 toc02
INPUT VOLTAGE (V)
OUTPUT VOLTAGE (V)
3.41.4 2.2 2.61.8 3.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1.0
1.0
VDD = 12V
V
OUT3
V
OUT1
V
OUT2
OUTPUT VOLTAGE vs. OUTPUT CURRENT
MAX8563 toc03
OUTPUT CURRENT (A)
OUTPUT VOLTAGE (V)
2.52.01.51.00.5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1.0
0 3.0
VDD = 12V
V
OUT3
V
OUT1
V
OUT2
FEEDBACK VOLTAGE
vs. TEMPERATURE
MAX8563 toc04
TEMPERATURE (°C)
FEEDBACK VOLTAGE (V)
603510-15
0.4988
0.4990
0.4992
0.4994
0.4996
0.4998
0.5000
0.4986
-40 85
VDD = 5V
VDD = 12V
PSRR vs. FREQUENCY
MAX8563 toc05
FREQUENCY (Hz)
PSRR (dB)
10k1k
10
30
40
20
50
60
70
80
90
100
0
100 100k
V
OUT1
= 1.5V
V
IN1
= 2V
LOAD = 1.25Ω
V
DD
= 12V
LOAD TRANSIENT
MAX8563 toc06
I
OUT2
V
DRV2
V
IN2
V
OUT2
20mV/div
AC-COUPLED
2V/div
200mV/div
AC-COUPLED
2A/div
0
10µs/div
0
VDD = 12V
FIGURE 1, C7 = 100µF 6TPE100MI
POK_ Threshold Falling Measured at FB_ (falling) 425 440 455 mV
POK_ Threshold Rising at Startup Measured at FB_ (rising) 455 470 485 mV
POK_ Output Low Level Sinking 1mA, VDD = 4.5V, V
POK_ Output High Leakage VDD = 5.5V
PARAMETER CONDITIONS MIN TYP MAX UNITS
= 0.4V 0.1 V
FB_
TA = +25°C 0.1
= +85°C 0.001
T
A
µ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工作特性(续
)
(Circuit of Figure 1, TA = +25°C.)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OWER-ON SEQUENCING WITH V
V
DD
V
OUT1
V
IN1
V
POK1
20ms/div
ENABLE-ON SEQUENCING
V
IN1
V
EN1
OUT1
DD
MAX8563 toc07
MAX8563 toc09
20V/div
0
2V/div
0
2V/div
0
2V/div
0
2V/div
0
2V/div
0
2V/div
0
POWER-ON SEQUENCING WITH V
V
DD
V
IN1
V
OUT1
V
POK1
SHORT-CIRCUIT PROTECTION
I
OUT1
V
OUT1
ENABLE CONFIGURED AS
SHOWN IN FIGURE 4
RD = 100kΩ, RE = 4kΩ
10ms/div
IN
MAX8563 toc08
20V/div
0
2V/div
0
2V/div
0
2V/div
0
MAX8563 toc10
5A/div
0
1V/div
0
V
POK1
2V/div
0
20ms/div
V
DRV1
20µs/div
2V/div
0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框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脚说明
引脚
名称
功能
n-MOSFET
驱动输出端。驱动外部n沟道
MOSFET
的栅极,对第1路输出进行调节。
EN1
为逻辑
低电平时,
DRV1
在内部被拉至地。该引脚外部串联一个RC电路用于补偿。参见
稳定补偿
部分。
输出1的反馈输入端。该引脚与第1路输出和
GND
间的电阻分压器的中点相连,设定第1路输出
电压。反馈调节电压为
0.500V
。参见
输出电压设置
部分。
第1路输出的使能控制端。该引脚为逻辑高电平时第1路输出工作,该引脚为逻辑低电平时第1路
输出禁止。该引脚接
V
DD
时第1路输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第1路输出的电源就绪状态指示端。当第1路输出低于标称稳压值的
12%
时,漏极开路输出拉低。
地。
第2路输出的电源就绪状态指示端。当第2路输出低于标称稳压值的
12%
时,漏极开路输出拉低。
无内部连接。
V
DD
VL
0.5V
REF
GND
V
DD
EN1
POK1
EN2
POK2
EN3
POK3 FB3
VL
POK
COMPARATOR
0.5V
UVLO
MAX8563
MAX8564
MAX8564A
GM
CONTROLLER 1
CONTROLLER 2
CONTROLLER 3
V
DD
DRV1
FB1
LDO
DRV2
LDO
FB2
DRV3
LDO
MAX8563
1 DRV1 DRV1
2FB1 FB1
3 EN1 EN1
4 POK1 POK1
5 GND GND
6
N.C. —
MAX8564/
MAX8564A
—POK2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脚说明(续
)
引脚
名称
功能
第2路输出的使能控制端。该引脚为逻辑高电平时第2路输出工作,该引脚为逻辑低电平时第
2
路输出禁止。该引脚接
V
DD
时第2路输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n-MOSFET
驱动第3路输出。驱动外部n沟道
MOSFET
的栅极,对第3路输出进行调节。当
EN3
为逻辑低电平时,
DRV3
在内部被拉至地。该引脚外部串联一个RC电路用于补偿。参见
稳定补偿
部分。
第2路输出的反馈输入端。该引脚与第2路输出和
GND
间的电阻分压器的中点相连接,设定第
2
路输出电压。反馈调节电压为
0.500V
。参见
输出电压设置
部分。
第3路输出的反馈输入端。该引脚与第3路输出和
GND
间的电阻分压器的中点相连,设定第3路
输出的输出电压。反馈调节电压为
0.500V
。参见
输出电压设置
部分。
n-MOSFET
驱动的第2路输出。驱动外部n沟道
MOSFET
的栅极,对第2路输出进行调节。
当
EN2
为逻辑低电平时,
DRV2
在内部被拉至地。该引脚外部串联一个RC电路进行补偿。
参见
稳定补偿
部分。
第3路输出的使能控制端。该引脚为逻辑高电平时第3路输出工作,该引脚为逻辑低电平时第
3
路输出禁止。该引脚接
V
DD
时第3路输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5V或+12V
电源输入端。该引脚与外部的
+5V或+12V
电源连接。该引脚与地间应连接一个
0.1µF
或容量更大的陶瓷旁路电容。
第3路输出的电源就绪状态指示信号输出端。当第3路输出低于标称稳压值的
12%
时,漏极开路
输出拉低。
无内部连接。
第2路输出的电源就绪状态指示信号输出端。当第2路输出低于标称稳压值的
12%
时,漏极开路
输出拉低。
第2路输出的使能控制端。该引脚为逻辑高电平时第2路输出工作,该引脚为逻辑低电平时第
2
路输出禁止。该引脚接
V
DD
时第2路输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第2路输出的反馈输入端。该引脚与第2路输出和
GND
间的电阻分压器的中点相连接,设定第
2
路输出的输出电压。反馈调节电压为
0.500V
。参见
输出电压设置
部分。
n-MOSFET
驱动的第2路输出。驱动外部n沟道
MOSFET
的栅极,对第2路输出进行调节。
当
EN2
为逻辑低电平时,
DRV2
在内部被拉至地。该引脚外部串联一个RC电路进行补偿。
参见
稳定补偿
部分。
+5V或+12V
电源输入端。该引脚与外部的
+5V或+12V
电源连接。该引脚与地间应连接一个
0.1µF
或更大的陶瓷旁路电容。
MAX8563
7
DRV3 —
8
FB3 —
9
10
11 N.C. —
EN3 —
POK3 —
MAX8564/
MAX8564A
— EN2
— FB2
— DRV2
—V
DD
12 POK2 —
13 EN2 —
14 FB2 —
15 DRV2 —
16 V
DD
—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应用电路
MAX8563
:三路输出
V
DRV2
FB2
EN2
POK2
5V OR 12V
DD
IN
C2 C3
C6
R4
R5
ON
OFF
1.2V ±5% IN
Q2
OUT1
1.5V/1.5A
POK1
3.3V ±5% IN
1.8V ±5% IN
C1
Q1
C5
R2
C4
R1
R3
ON
OFF
C8
DRV1
FB1
EN1
POK1
GND
MAX8563
OUT2
1.05V/3A
C7
POK2
OUT3
2.5V/2A*
*2.5V OUTPUT ONLY WITH V
C9
Q3
C10
R7
R8
R9
= 12V
DD
N.C.
DRV3
FB3
N.C.
POK3
EN3
R6
POK3
ON
OFF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应用电路(续
)
MAX8564/MAX8564A
:双输出
图
2. MAX8564/MAX8564A
典型应用电路
MAX8563
外部元件清单
V
DRV2
FB2
EN2
POK2
5V OR 12V
IN
C11 C17
DD
R13
1.2V ±5% IN
C18
R15
R14
ON
OFF
OUT1
1.5V/1.5A
C14
POK1
1.8V ±5% IN
C15
Q4
R16
R17
C20
OFF
R18
ON
DRV1
FB1
EN1
POK1
GND
MAX8564
MAX8564A
Q5
OUT2
1.05V/3A
C12
POK2
COMPONENTS QTY DESCRIPTION
C1, C3, C8 3
C4, C7, C9 3
C5, C6, C10 3 1µF, 16V X7R ceramic capacitors
Q1/Q2 (dual) 1
2.2µF, 10V X5R ceramic capacitors
(optional 100µF, 18mΩ, 6.3V
aluminum electrolytic, Sanyo
GTPE100MI in parallel)
C2 1 0.1µF, 16V X7R ceramic capacitor
100µF, 18mΩ, 6.3V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Sanyo GTPE100MI
Dual n-channel MOSFETs, 30V, 18mΩ
Vishay Si4922DY
Q3 1
R1 1 665Ω ±1% resistor
R2 1 620Ω ±5% resistor
R3 1 332Ω ±1% resistor
R4 1 390Ω ±5% resistor
R5 1 182Ω ±1% resistor
R6 1 165Ω ±1% resistor
R7 1 910Ω ±5% resistor
R8 1 1kΩ ±1% resistor
R9 1 249Ω ±1% resistor
n-channel MOSFET, 30V, 50mΩ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FDD6630A
COMPONENTS QTY DESCRIPTION
C11 1 0.1µF, 16V X7R ceramic capacitor
C12, C14 2
C15, C17 2
C18, C20 2 1µF, 16V X7R ceramic capacitors
Q4/Q5 (dual) 1
R13 1 165Ω ±1% resistor
R14 1 182Ω ±1% resistor
R15 1 390Ω ±5% resistor
R16 1 665Ω ±1% resistor
R17 1 332Ω ±1% resistor
R18 1 620Ω ±5% resistor
100µF, 18mΩ, 6.3V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Sanyo GTPE100MI
2.2µF, 10V X5R ceramic capacitors
(optional 100µF, 18mΩ, 6.3V
aluminum electrolytic, Sanyo
GTPE100MI in parallel)
Dual n-channel MOSFETs, 30V, 18mΩ
Vishay Si4922DY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说明
MAX8563/MAX8564/MAX8564A
双路和三路
LDO
控制器采
用源极跟随结构,可通过控制外部n沟道
MOSFET
的栅极
电压实现灵活、廉价的电压变换。
MAX8563/MAX8564/
MAX8564A
由多个相同的
LDO
控制器组成。每个
LDO
控
制器都有一个使能输入端(
EN_
)和一个“电源就绪”输出
(
POK_)。MAX8563/MAX8564/MAX8564A
还内含一个
0.5V
电压基准、一个内部稳压器和一个欠压锁定 (
UVLO
)
电路。
MAX8563/MAX8564/MAX8564A
内部的跨导放大
器可检测
FB_
上的反馈电压,并将该反馈电压同连接在正
输入端的内部
0.5V
基准电压相比较,如果
FB_
上的反馈电
压低于
0.5V
,则栅极驱动输出端
DRV_
上的电流将会增
加;如果
FB_
上的反馈电压高于
0.5V
,则栅极驱动输出端
DRV_
上的电流将会减小。
偏置电压
(
V
DD
)
、
UVLO
和软启动
MAX8563/MAX8564/MAX8564A
内部电路的偏置电流是由
V
DD
提供的。
V
DD
的范围是
4.5V至13.2V
。如果
V
DD
降至
低于
3.76V
(典型值),那么
MAX8563/MAX8564/MAX8564A
会认为电源电压和基准电压都太低并启动
UVLO
电路。在
欠压锁定期间,内部稳压器(VL)和内部带隙基准均被强制
关闭,
DRV_
被拉至
GND,POK_
也被拉低。
激活内部启动电路之前,
V
DD
必须高于
UVLO
门限电压。
当
UVLO
电路指示
V
DD
电压已足够高时,内部VL稳压
器、内部带隙基准和偏置电路被激活。如果内部电压基
准和偏置电路被激活之后
EN_
为逻辑高电平,那么相应
的
DRV_
输出端开始软启动过程。一旦
FB_
上的电压达到
调整门限的
94%后,LDO
控制器允许满载输出电流。
当某一路
LDO
被激活后,典型的DRV软启动电流将相应
的
DRV_
电位从
GND
拉高。软启动电流限制了输出电压的
摆率,同时还降低了上电初始外部
n-MOSFET
漏极吸收的
电流毛刺。补偿电容
(CC)
的大小限制了摆率(见图3),该
摆率等于(DRV_软启动电流
/C
C
)
mV/ms
,其中的
C
C
以
µF
为单位。启动期间的最大漏极电流等于
C
OUT
和
C
C
的比值
乘以软启动电流。
输入电压(外部
n-MOSFET
的漏极电压
)
n-MOSFET
漏极上输入电压的最小值是所期望输出电压和
n-MOSFET
上压差的函数。该电压值的计算方法见
功率
MOSFET
选择
部分。
n-MOSFET
漏极上输入电压的最大值取决于击穿电压及器
件工作期间的散热条件。
MOSFET
的漏源击穿电压在其
数据资料中给出。理论上输入电压的最大值是输出电压
和击穿电压之和。在考虑最大输入电压时,热限制往往
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关于这方面计算的细节参见
功
率
MOSFET
选择
部分。
MOSFET
封装和电路板的散热能
力是耗散
n-MOSFET
热量的关键。由于输出电压通常是设
定的,并且最大输出电流也是固定值,因此最大输入电
压就受限于
n-MOSFET
的功率容量(如果该电压低于击穿
电压的话,实际情况通常如此)。同时应确保输入电容能
承受最大输入电压。
如果以
V
DD
和
EN_
先于
n-MOSFET
漏极输入的顺序上电,
MAX8563/MAX8564/MAX8564A
会驱动
DRV_
为高,但
输出电压并不升高。随着
DRV_
上升而
V
FB_
仍然低于调
整点的
80%,MAX8563/MAX8564/MAX8564A
会认为出
现了短路故障并关断稳压器。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状态,
可在
V
DD
和
IN_
间连接一个电阻分压器,并将该分压器的
中点与相应的
EN_
端连接(见图4)。分压电阻阻值的计算
公式如下:
当
V
IN_
关闭或处于低压状态时:
当
V
IN_
开启或处于高压状态时:
V
IN_
Q1
OUT1
C
OUT
07.
13.
C
C
⎛
R
E
>
⎜
+
RR
⎝
ED
⎛
R
E
<
⎜
+
RR
⎝
ED
R
C
⎞
×
()
⎟
⎠
⎞
×
()
⎟
⎠
VV V
DD IN IN
VV V
DD IN IN
MAX8563
MAX8564
DRV_
MAX8564A
+−
__
+−
__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
RD= 100kΩ
。以上等式同时假定
V
IN_
导通且处于高电
压状态时
VDD>V
IN_
>1V
,并且
VDD>3V
。
例如:在EN与
V
DD
之间接一个
100kΩ
的电阻,在
EN_
与
IN_
之间接一个
4kΩ
的电阻。这样,当
VDD= 12V,V
IN_
=
0V
时,
V
EN_
= 0.46V
。当
VDD= 12V,V
IN_
= 1.2V
时,
V
EN_
= 1.6V
。
作为另外一种选择,为避免由于
V
IN
相对于
V
DD
的滞后引
起错误关断,可用一个独立的控制逻辑拉低
EN_
,直到
V
IN
达到稳态值时,该控制逻辑再将其拉高。
输出电压
当
V
DD
为
12V
时,n沟道
MOSFET
的源极输出电压范围为
0.5V至3.3V
,当
V
DD
为5V时,其输出电压范围为
0.5V
至
1.8V
。最大输出电压值是
MOSFET
栅源最小电压(
V
GS
) 与
V
DD
的函数。
外部n沟道
MOSFET
源极与漏极之间有一个寄生二极管。
如果输出电压有可能高于输入电压,会有电流从源极流
入漏极。如果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有外部保
护。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在
IN_
端和n沟道
MOSFET
的漏
极之间串联一个二极管,来确保无反向电流。由于二极
管有正向压降,因此降低了最大输出电压,而且二极管
还要消耗额外的能量。
使能和
POK
MAX8563/MAX8564/MAX8564A
具有独立的使能控制输
入端 (
EN1、EN2和EN3
)。拉高
EN1
,第1路输出工作;
拉高
EN2
,第2路输出工作;拉高
EN3
,第3路输出工
作。拉低
EN_
时,相应的
DRV_
被拉低至
GND,POK_
也
被内部拉低。
POK_
是一个漏极开路输出,可提供输出电压的状态指
示,根据电路的状态被拉低。在启动期间,一旦
FB_
的电
压达到
POK_
的阈值时,
POK_
信号将变为高电平。
POK_
阈值有
30mV
的滞回。当输出电压下降幅度超过稳
压额定值的
12%
时,
POK_
拉低。在
UVLO
被激活或内置
的VL稳压器和基准电压源还没有稳定时,所有
POK_
输
出为低电平。
输出欠压和过载保护
在出现过载或短路时,最容易损坏的器件就是外部的n沟
道
MOSFET。MAX8563/MAX8564/MAX8564A
通过监测
输出电压来保护
MOSFET。当DRV_
电压处于最大值而输
出电压降到标称电压值的
80%
以下(仍在
60%
以上),且持
续时间大于
50µs时,MAX8563/MAX8564/MAX8564A
就
会把
DRV_
拉至
GND
,关断这个稳压器输出。需要注意
的是,在关断
MOSFET
时,存在一个固有延迟。这个延
迟时间与补偿电容、
MOSFET
有关。如果在
50µs
内输出
电压又恢复到标称电压的
80%
以上,就不将其视为过
载,也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当输出电压降到额定电压
的
60%
以下时,
MAX8563/MAX8564/MAX8564A
立即将
DRV_
拉至
GND
,关断这个稳压器输出。要想重新启动该
LDO
,必须将
V
DD
拉低到
UVLO
门限以下并重新加载,
或拉低相应的
EN_
后再重新加载。过载保护功能如
典型
工作特性
所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过程
输出电压设置
MAX8563/MAX8564/MAX8564A
每个控制器的最小输出电
压的典型值均为
0.5V
。当
VDD= 12V
时,最大输出电压可
调节至
3.3V
,当
VDD= 5V
时,则可调节至最高
1.8V
。将
FB_
引脚接到
OUT_与GND
之间的分压器的中点(图5),来
设定输出电压值的大小。对于1A最大输出电流,电阻分压
器的电流至少应为
1mA
。也就是说,对于3A的最大输出
电流,则应将电阻分压器的偏流设为
≥ 3mA
。
MAX8563
MAX8564
MAX8564A
R
D
EN_
R
E
V
DD
IN_
I
OUT MIN
()
V
R
B
FB
≤=× =1000
I
() () ()
OUT MIN
I
OUT MAX
≥
()
1000
V
FB
II
OUT MAX OUT MAX
500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若要将输出电压设定为
0.5V
,可将
R
B
从
FB_
端断开,并
将其接至
OUT_
端。这种改变能够保证输出端的最小负载
要求。在本例中,
R
A
可在
1kΩ与10kΩ
之间取值。
输入和输出电容选择
输入滤波电容可以向稳压器提供较低的输入阻抗,也可
在瞬态响应期间降低输入电源的峰值电流。
IN_
端 (外部
n
沟道
MOSFET
漏极)与
GND
之间的输入电容的最小值为
2.2µF
,可采用陶瓷电容(参见图1和图2)。如果预计的输
入电压瞬变或负载瞬变更大的话,就要增加输入电容以
最大限度地减小输出电压的变化。
输出滤波电容及其等效串联电阻(
ESR
)有助于稳压器的稳
定(参见
稳定补偿
部分),并对负载瞬态响应有影响。如果
存在较大的阶跃负载 (从无负载到满负载),并要求极快的
响应(响应时间要小于几个微秒),此时要用一个
100µF
,
18mΩ的POSCAP
输出电容。若想采用更大的电容,注意
要保持电容与
ESR乘积(C
OUTxRESR
)在1µs至5µs
范围内。
如果应用中预计的负载阶跃较小(小于满量程负载的
50%)
,则每安培最大输出电流可采用一个
6.8µF
或更大
的陶瓷输出电容。这样将减小稳压电路的尺寸,降低成
本。需要注意的是,某些陶瓷电容随温度会有较大的变
化。采用
X7R或X5R
系列电容以确保在所有工作温度下
都具有足够的容量。不推荐选用钽电容和铝电容。
功率
MOSFET
选择
MAX8563/MAX8564/MAX8564A
选用n沟道的
MOSFET
作为调整管,而不是采用p沟道的
MOSFET
,这样可以降
低成本。所选用的
MOSFET
的栅极阈值电压必须满足以
下要求:
V
GS_MAX
≤ VDD- V
OUT_
其中,
V
DD
是控制器的偏置电压,
V
GS_MAX
是提供导通
电阻(
R
DS_ON
)所需的最大栅极电压,在器件制造商的数据
资料中有规定。
R
DS_ON
与最大输出电流(负载电流)相乘就
是
MOSFET
两端的最大电压差
V
DS_MIN
。要确保
V
DS_MIN
满足以下条件,以免其进入电压跌落状态 。电压跌落状态
下,输出电压开始下降,并且输入中的所有纹波都会直通
到输出:
V
IN_MIN
> VDS_
MIN
+ V
OUT
其中,
V
IN_MIN
是
MOSFET
漏极的最小输入电压,
V
DS_MIN
的温度系数为正,因此,要使用在最高工作结温
时的
V
DS_MIN
值。
考虑到散热问题,
MOSFET
的最大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
PD= (V
IN_MAX
- V
OUT
) x I
OUT_MAX
MOSFET
通常采用
SMT
封装,参考
MOSFET
的器件数
据资料中所规定的满足最大工作结温时对于
PCB
面积的
要求。
稳定补偿
电阻
R
C
和电容
C
C
串联后一端接
DRV_
引脚,另一端接
地。这个补偿网络的取值大小是由外部
MOSFET
的电气
特性、输出电流的范围以及所设定输出电压的大小来决
定的。下列这些参数均可从
MOSFET
的数据资料上获
得:输入电容(在
VDS=1V时的C
ISS
的值) 、典型前向跨
导(
g
FS
)以及规定
g
FS
时的电流(
I
DFS
)。在最大负载电流下
(
I
OUT_MAX
)计算
FET
跨导:
⎡
⎛
V
RR
=×
AB
OUT
⎢
⎜
V
⎝
⎢
FB
⎣
⎤
⎞
−−12 1
⎟
⎠
RV
=××
⎥
⎥
⎦
()
B OUT
MAX8563
MAX8564
MAX8564A
FB_
OUT_
R
A
R
B
gg
C MAX FS
=×
()
I
OUT MAX
_
I
DFS

MAX8563/MAX8564/MAX8564A
为了能在较大阶跃负载应用中获得最佳的瞬态响应(参见
输入和输出电容选择
部分所描述的对输出电容的要求),
可采用如下公式来选择补偿元件:
其中
C
OUT
是输出电容,
R
ESR
是
C
OUT
输出电容的
ESR
。
若要选用低成本的陶瓷电容(参见
输入和输出电容选择
部
分对负载瞬态响应特性的描述),可采用如下公式来选择
补偿元件:
举例
本例基于图1的
OUTPUT 1。表1
为计算补偿所需要的参数。
这些数值都来自于图1和相应器件的数据资料。
PCB
布局准则
大多数应用都要求大电流和严格的输出精度,因此,要求
仔细的
PCB
布局。利用该器件的评估板(
MAX8563EVKIT
)
可以加快设计的进程。
要确保所有布线都尽可能短,这对增大大电流线径以降
低寄生电感的影响非常重要。由于存在大电流,
MOSFET
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特别是当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之间的压差较大时。为了把
MOSFET
产生的热量散发出
去,可使功率连线非常宽,并且有足够的敷铜面积。当
采用表面贴封装的器件时,若想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
MOSFET
的正下方,在多个层面上
敷铜,并将这些敷铜通过过孔连接。采用一个地平面可
将阻抗和电感减至最小。除了和大功率有关的一般注意
事项外,这里还特别强调四点,来保证高精度的输出:
•
确保到
C
OUT_
的反馈连接短且直。
•
反馈电阻要紧挨着FB引脚放置。
•R
C
和
C
C
要紧挨着
DRV_
引脚放置。
•
保证
FB_和DRV_
布线远离噪声源,以确保高精度。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
1.
计算补偿所需的参数
VC
.
×× ×
016
C
C
R
=×
C
⎡
⎢
ggR
⎢
⎣
()
59
OUT OUT
××+
() ()
C MAX C MAX ESR
gVI
C MAX OUT OUT MAX
Cxg V I
()
×+
() _
VxCg xR
OUT OUT C MAX ESR
()
C C MAX OUT OUT
()
×+
() _
()
⎤
⎥
1
⎥
⎦
−
2
=
C
ISS
+
MAXMAX
1
Cxg
C
C
gxVI
()
C MAX OUT OUT MAX
OUT C MAX
() _
Rx
=−15
C
()
+
C
OUT
Cxg
C C MAX
()
C
=
ISS
PARAMETER CONDITIONS VALUE UNITS
MOSFET C
MOSFET GFS IDFS = 8.8A 30 S
V
OUT1
I
OUT_MAX
C
OUT1
R
ESR
VDS = 1V 2500 pF
ISS
Figure 1 1.5 V
Figure 1 1.5 A
Figure 1 100 µF
Figure 1 18 mΩ
A
.
gSx
Cx
.
=
016
59
RRx
=
C
==
C MAXC()
1 5 100 12 4
1 5 100 12 4 18 1
. , .
30
Vx Fx Sx
. .
12 4 1 5 1 5
()
pF F use F
2500 0 90 1
Vx Fx Sx m
. .
1 124 15 15
µ
FSxV A
()
=
599 4 620
15
.
88
µ
Sx V A
. . .
µµ
=
., .
µ
()
. . .
ΩΩ
use
A
+
12 4
+
⎛
⎜
⎝
.
12 4
18 1
S
Sx
.
m
Ω
2
Ω
⎞
⎟
+
⎠
−
+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脚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芯片信息
TRANSISTOR COUNT: 1801
PROCESS: BiCMOS
TOP VIEW
DRV1
FB1
EN1
POK1
GND
N.C.
DRV3
FB3
1
2
3
MAX8563
4
5
6
7
8
QSOP
V
16
DD
15
DRV2
14
FB2
13
EN2
12
POK2
N.C.
11
10
POK3
9
EN3
DRV1
FB1
EN1
1
2
3
4
5
MAX8564
MAX8564A
µMAX
10
V
DD
DRV2
9
FB2
8
EN2POK1
7
POK2GND
6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装信息
(本数据资料提供的封装图可能不是最近的规格,如需最近的封装外形信息,请查询 www.maxim-ic.com.cn/packages。)
QSOP.EPS
PACKAGE OUTLINE, QSOP .150", .025" LEAD PITCH
21-0055
F
1
1

MAX8563/MAX8564/MAX8564A
±1%
、超低输出电压、
双路和三路线性
n-FET
控制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装信息(续)
(本数据资料提供的封装图可能不是最近的规格,如需最近的封装外形信息,请查询 www.maxim-ic.com.cn/packages。)
Maxim北京办事处
北京 8328信箱 邮政编码 100083
免费电话:800 810 0310
电话:010-6211 5199
传真:010-6211 5299
Maxim不对 Maxim产品以外的任何电路使用负责,也不提供其专利许可。Maxim保留在任何时间、没有任何通报的前提下修改产品资料和规格的权利。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120 San Gabriel Drive, Sunnyvale, CA 94086 (408) 737-7600 ___________________15
© 2006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是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的注册商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订历史
Rev 2
中的修改页:1、12、14、15。
0.6±0.1
e
10
Ø0.50±0.1
1
0.6±0.1
TOP VIEW
D2
A2
4X S
H
A
GAGE PLANE
BOTTOM VIEW
10
1
E2
INCHES
DIM
MIN
-A
0.002
A1
A2 0.030 0.037 0.75 0.95
0.116
D1
0.114
D2
0.116
E1
0.114
E2
0.187
H
0.0157
L
L1
0.037 REF
0.007
b
e
0.0197 BSC
0.0035
c
0.0196 REF
S
α
0° 0° 6°
c
MAX
0.043
0.006
0.120
0.118
0.120
0.118
0.199
0.0275
0.0106
0.0078
6°
MILLIMETERS
MIN
-
0.05
2.95
2.89
2.95
2.89
4.75
0.40
0.940 REF
0.177
0.500 BSC
0.090
0.498 REF
MAX
1.10
0.15
3.05
3.00
3.05
3.00
5.05
0.70
0.270
0.200
10LUMAX.EPS
b
D1
FRONT VIEW
A1
α
E1
SIDE VIEW
L
L1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TITLE:
PACKAGE OUTLINE, 10L uMAX/uSOP
21-0061
REV.DOCUMENT CONTROL NO.APPROVAL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