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目 录
新品介绍
1、TLM19V66/TLM22V66……………………………………………………(1)
1.1 产品概述、外观展示…………………………………………………………1
1.2 主推卖点………………………………………………………………………2
1.3 基本参数………………………………………………………………………4
电路原理
2、液晶 TLM37V66K 系列电视服务手册……………………………………(7)
2.1 产品介绍………………………………………………………………………7
2.2 方案概述………………………………………………………………………9
2.3 原理说明………………………………………………………………………10
2.4 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30
2.5 产品爆炸图及明细……………………………………………………………32
2.6 附电源/主板图片……………………………………………………………34
2.7 集成电路介绍…………………………………………………………………36
2.8 MTK8222 软件升级方法说明…………………………………………………38
技改快递
3、海信 TLM3733(1)更换 AUO 液晶屏操作方案……………………………(39)
3.1 结构方面………………………………………………………………………40
3.2 电路方面………………………………………………………………………40
故障实例
4、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44)
Page 2

4.1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及电路板识别图……………………………………44
4.2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部件板接线图………………………………………53
4.3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电源电路板原理图…………………………………54
4.4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的自检………………………………………………56
4.5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常见故障分析检修…………………………………56
4.6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电源板主要元器件实测维修数据…………………60
4.7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各部件板插座实测维修数据………………………69
附:
海信液晶 TLM4233D 系列(968 板)电视电源电路原理图
Page 3

※新品介绍※
新品介绍
1、产品型号:TLM19V66/TLM22V66
所属机芯:液晶-MST7
产品概述、外观展示:
该产品采用 MST7 数字芯片,具有节能模式、HDMI 接口、计时回看等功能,是经济
独立、注重生活品味人士的时尚首选,本品定位为超市专供机型。
TLM19V66/TLM22V66 产品外观
产品配套附件型号为:
TLM22V66 底座 LZ050,挂架 LG015;
TLM19V66 底座 LZ050,挂架 LG015。
产品对比
项目 TLM22V66/TLM19V66 TLM19V88/TLM19V88
- 第 1 页 -
Page 4

※新品介绍※
相同点 主要功能、芯片相同
无全景模式
主要
不同点
主推卖点:
有全景模式
◆ 高分辨率 1366×768:
海信 22、19 寸小液晶采用 TFT 专业的 16:9 液晶屏,分辨率高达 1366×768,画质
细腻,色彩层次感强,可真实还原高效画质,让您尽情享受精彩大片。
- 第 2 页 -
Page 5

※新品介绍※
◆ 电脑显示器:
海信 22、19 寸小液晶是您打造温馨卧室的时尚之选,同时,可作为液晶显示器搭
配电脑主机使用,外观靓丽时尚,画质清晰可鉴,满足您全方位的游戏娱乐生活。
◆ HDMI 接口:
高清影音接口,实现高清视频和音质的同步输出,一对一的还原数字电视信号及视
频信号,保证了数字信号及视频信号不流失,还原真我风采。
知识点:
HDMI 又称为“高清晰多媒体接口”,是更新一代接口,使用一根电缆便可传输数字
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无需压缩。由于它支持多声道数字音频(5.1 声道),“多媒体接口”
一词对于它而言名副其实。HDMI 与 DVI 之间的差别在于:HDMI 设备尺寸较小,安装
有 HDCP(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编码功能,同时支持多声道数字音频。
◆ 节能模式:
本机特有节能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背光源亮度,对背光源真正做到实时保护和延长
寿命;同时,有效地降低功耗,特别适合晚上光线不强的环境使用。普通的液晶电视是
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等模拟量来降低屏幕的透光率,此时,液晶屏内背光源的亮度并
没有变,仍然是正常负荷工作,所以屏幕亮或暗时耗电差别不大;“节能”模式实现的原
理是动态调整背光源亮度,使电视画面更适宜人眼观看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说明:本机具有白天、夜晚两种模式,可按“节能”键切换。
◆ 计时回看:
海信平板电视新增极具人性化功能——计时回看,此功能主要特点:当用户在观看
电视节目时,突然插播广告,即可按下“计时回看”键,之后便可随意切换至其它频道
- 第 3 页 -
Page 6

※新品介绍※
节目或其它通道,预计广告时间即将结束,电视节目重新开始时,再次按下“计时回看”
键,通过相应操作,便可回到自己之前观看的节目中。此功能操作方便,设计颇具人性
化,让您的娱乐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基本参数:
分类 项目
图像提升电路
几何调整
图像
图像模拟量
TLM19V66/TLM22V66
1、LVDS 编/解码技术:双 LVDS 高宽带清晰显
示,通过 LVDS 编码和解码芯片处理,实现了 3D
数码降噪和 MPGE 数字降噪;
2、色彩优化功能:运动画面和静态画面的画质
改善电路。
1、图像位置:调整图像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2、水平幅度:调整图像的水平幅度和垂直幅度;
3、相位:调整 PC 输入信号的相位;
4、时钟:调整 PC 输入信号的行幅。
亮度、对比度、色度、清晰度、色调,色温(五
档调节)
ZOOM 多模式宽屏显
全屏、4:3、缩放 1,缩放 2 四种模式
示
数码定景 轻松抓取图像精彩一刻
图像模式 明亮、柔和、标准,自定义
声音 平衡调节 调节左/右声道、声音大小比例
- 第 4 页 -
Page 7

其它
※新品介绍※
环绕声 关、高,低
声音模式 标准、语言、音乐,自定义
中/英文菜单、菜单显示时间和透明度可选、睡眠时间设定、蓝屏开关,
节能屏保等
分辨率 1366×768
对比度 8000:1
主要参数
规格
响应时间 4ms
亮度 800nit
视角 178°
支持数字格式 1080P/1080i/720P/480P
显示屏可视图像
19 寸:47cm;22 寸:55cm
对角线最小尺寸
射频制式 PAL (D/K、B/G、I)、NTSC(M),SECAM
视频制式 PAL 、NTSC
伴音功率 19 寸:1.8W+1.8W;22 寸:2W+2W
整机功耗 19 寸:35W;22 寸:55W
外观尺寸
外观尺寸(含底座)
19 寸:468×315×72(mm)
22 寸:537×355×68.8(mm)
19 寸:468×365×180(mm)
22 寸:537×398×180(mm)
- 第 5 页 -
Page 8

※新品介绍※
19 寸:4.3Kg
重量
22 寸:5.2Kg
19 寸:4.7Kg
重量(含底座)
22 寸:5.6Kg
工作温度:5℃~35℃
环境条件
工作湿度:20%~80%RH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1 路 VGA、1 路 HDMI、2 路视频、1 路 S 视频、
输入
端子
1 路分量,3 路音频
输出 1路视频、1 路音频,1 路耳机
- 第 6 页 -
Page 9

液晶 TLM37V66K 系列电视服务手册
一、产品介绍:
(一)产品外观介绍:
V66 系列外观:
※电路原理※
----TLM42V66PK
- 第 7 页 -
Page 10

※电路原理※
(二)产品功能规格、特点介绍:
1、产品功能规格:
技术规格
型号
产品尺寸(mm)
(宽×高×厚)
产品质量(Kg)
显示屏可视图像对角线
最小尺寸(cm)
显示屏分辨率 1366×768 1920×1080
电源输入 ~220V 50Hz
整机消耗功率 150W 200W
TLM37V66K TLM42V66PK
910(L)×571(H)×103
不含底座
(D)
910(L)×635(H)×252
含底座
(D)
不含底座 14.5 18.8
含底座 16.5 22
94 106
1020(L)×642(H)×106(D)
1020(L)×691(H)×303(D)
伴音功率 7W+7W 8W+8W
执行标准 Q/02RSR 511-2008
接收制式
接收频道 广播电视频道:C1~C57,CATV增补频道:Z1~Z38
环境条件
2、各端子电平特性:
射频 PAL (D/K、I、B/G)、NTSC(M)、SECAM
视频 PAL 、NTSC
工作温度:5℃~35℃;
工作湿度:20%~80%RH;
大气压力:86~106KPa
- 第 8 页 -
Page 11

※电路原理※
接口名称 接口类型 端子(插孔) 电平 阻抗
视频输入 复合视频 视频 1.0Vp-p 75Ω
Y 1.0Vp-p 75Ω
S-VIDEO
亮色分离视频
C 0.286Vp-p 75Ω
Y 1.0Vp-p 75Ω
分量输入 模拟分量视频
Pb、Pr 0.7Vp-p 75Ω
R、G、B 0.7Vp-p 75Ω
VGA
VGA
HS、VS TTL 高阻
音频输入 模拟音频 左、右 1Vrms 大于 10KΩ
3、MT8222 主要功能特点介绍:
(1)37 英寸/42 英寸 16:9 液晶屏显示;
(2)中/英文菜单可选;
(3)数字视频解码:完美再现逼真画面;
(4)自动搜索记忆系统:可存储 200 个频道,数字频率合成高频头;
(5)多种宽屏显示模式:有 16:9、4:3、缩放 1、缩放 2,全景等;
(6)接口丰富:1 路射频输入、2 路 VIDEO 输入、1 路 YPbPr 输入、1 路 VGA 输
入、2 路 HDMI 输入、3 路音频输入、1 路 VIDEO 输入、1 路音频输出,1 路耳机输出;
(7)视频画中画:可在 S-VIDEO/VIDEO 与 YPbPr/VGA/HDMI、YPbPr/VGA 与
HDMI 间互为画中画;
)DMP 功能:支持两路 USB2.0 接口,可以播放多种媒体文件;
(8
(9)节电保护模式:在无输入信号约 15 分钟后,本机自动进入待机状态;
(10)具有不同的节能模式: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
二、方案概述:
本机为具备 H.264(720P)播放能力的新型液晶彩色电视机,使用 MTK 公司的高
集成度单芯片 MT8222 来实现图像处理、信号接收及解码、LVDS 编码输出、音效处理,
- 第 9 页 -
Page 12

※电路原理※
DMP 等功能。外观采用最新高光 V66 外观,TLM42V66PK 采用 1920×1080 分辨率的全
高清液晶面板,TLM37V66K 采用 1366×768 分辨率的液晶面板。
三、原理说明:
(一)电源部分:
1、TLM37V66K 电源部分:
- 第 10 页 -
Page 13

※电路原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此电源方案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待机控制部分、PFC 部
分、DC/DC 部分、INVERTER 部分,下面分别介绍。
(1)PFC 部分:此电源的 PFC 采用安森美(Onsemi)公司的 NCP33262,临界模
式的 PFC 芯片(连续模式、非连续模式或临界模式,主要是看 PFC 电流是否过零点),
将 220V 交流电压升为 380V 直流电,同时提高功率因数,抑制谐波电流。
(2)DC/DC 部分:采用传统的单端反激电路,主芯片是飞兆公司的 SG6859,此 电
源输出 5VM、12V。其中,12V 是由 14V 通过 MOS 与 TL431 做一个线性稳压电路得到,
在待机时切断,以降低待机功耗。
(3)INVERTER 部分:采用 O2 公司的 OZ9938 芯片,采用的拓扑结构是半桥电
路。将 PFC 输出的 380V 电压通过半桥变换,经过一级隔离变压器后,再经过三个并联
的高压变压器,输出灯管需要的高压交流电进行点灯。其中,每一个高压变压器点亮两
个灯管,共六个灯管。
- 第 11 页 -
Page 14

※电路原理※
2、各功能模块介绍:
(1)PFC 部分: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
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该部分的作用为能够使输入电流
跟随输入电压的正弦变化。从电路上讲,整流桥后大滤波电解的电压将不再随着输入电
压的变化而变化,而是一个恒定的值。
PFC 主控部分采用安森美(Onsemi)公司的 NCP33262,NCP33262 是为临界导通,
升压模式工作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的。使用该芯片的升压电路,输出电压可以恒定
也可以跟随输入电压(仍比输入电压高),该芯片的工作频率是变频,我们在设计 PFC
电感的时候,可以设定最低工作频率(一般要大于 20KHz,本例中设定的最低工作频率
是 27KHz,一般工作频率是随输入电压和负载大小而变的)。电压跟随状态工作模式可
以减小输出电压(与输出恒定电压状态相比),因此可以减小总体尺寸和成本。使用该芯
片设计,外围电路简单且总体结构紧凑。芯片内部提供了多种保护功能,包括平均电流
模式或电压模式控制、软启动、Vcc 滞后欠压闭锁、欠压、过压和过载保护,以及滞后
热关机等。
结合各管脚功能工作原理简介:
- 第 12 页 -
Page 15

※电路原理※
管脚功能:
#1 脚:PFC 输出电压采样点/关断,具体描述如下:
该点正常电压在 2.5V 左右,当该点电压低于 0.45V 或者高于 2.675V 时,PFC 关断,
波形如下:
#2 脚: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脚,该点一般通过 R 和 C 对 PFC 的反馈进行调节。
#3 脚:乘法器的输入脚。
#4 脚:电流检测点(该点电压超过 1.08V,PFC 就会停止输出),波形如下:
#5 脚:电感电流过零检测点(该点电压低于 1.4V 时,MOS 管就会开通),波形如
下:
- 第 13 页 -
Page 16

※电路原理※
#6 脚:接地脚
#7 脚:驱动脚(串接一个电阻,驱动 PFC MOSFET)
#8 脚:该 IC 的供电脚,该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可以在 8.5~13V,内部集成了一个
稳压二极管,一般的电压是 12V。
(2)DC/DC 部分和待机控制部分:
DC/DC 部分采用一款 PWM 控制器 SG6859,待机部分采用一款 6059H,这两款芯片都
是反激式架构,在我公司应用比较多,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 第 14 页 -
Page 17

下图是 6059H 的框架图:
※电路原理※
(3)INVERTER 部分:
A、OZ9938 内部框图及说明:
- 第 15 页 -
Page 18

※电路原理※
B、管脚功能说明:
a、DRV1:驱动输出端;
b、VDDA:芯片供电端;
c、TIMER:外接一定时电容,决定芯片点灯时间和故障保护的延时时间;
d、DIM:调光控制端;
e、ISEN:电流反馈输入端;
f、VSENSE:电压反馈输入端;
g、OVPT:过压保护/过流保护门槛电压设置端;
h、NC:空脚;
i、NC:空脚;
j、ENA:芯片使能端;
k、LCT:外接电容决定 PWM 调光的频率;
l、SSTCMP:外接电容设置软启动时间/环路频率补偿参数;
m、CT:外接电阻、电容,设置芯片工作和点灯频率;
n、GNDA:芯片模拟信号的接地端;
o、DRV2:驱动输出端;
PGND:芯片功率信号的接地端。
p、
(4)Inverter 工作过程:
a、点灯阶段:
当 5V 供电和背光控制 SW 信号都有,而且 ISEN>0.4ADJ & VSEN<3V 时,芯片
进入点灯模式,此时 inverter 工作频率就是点灯频率,其大于正常工作频率。此过程各
管脚波形如下:
- 第 16 页 -
Page 19

※电路原理※
启动失败时,各管脚的波形:
b、PWM 调光:
当 0.1V<VDIM<1.5V 时,背光进入 PWM 调光模式,此时 SST_CMP、DIM、
LRT_LCT 波形如下:
- 第 17 页 -
Page 20

※电路原理※
背光灯管电流、DIM、LRT_LCT 波形如下:
2、TLM42V66PK 电源部分:
电源结构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 第 18 页 -
Page 21

交流输入
继电器
功率因数校
正电路
提供
VCC
※电路原理※
待机电源 待机 5V_S 输出
主开关电源
LLC
DC24V 输出
DC12V 输出
DC16V 输出
(1)各个功能模块的介绍:
A、待机电源部分:
待机电源部分主控电源管理芯片采用 LNK564,内置 700V 的 MOS,变压器为 T901,
LNK564 为准谐振控制芯片,启动过程:交流 100~240V 输入电压经整流桥整流后,经
变压器 T901 副边输出端输出电压 5.8V,进入 N901(LNK564)的#3 脚 BP 端,外接
100nF 的旁路电容,用于储存启动电压。在 LNK564 的内部集成了一个 5.8V 调整器,当
5V_M 输出
BP 电平达到芯片启动电平时,NCP1207A 开始工作。(以上元器件及其位号,请参考原
理图)
当待机 5V(5V_S)无正常输出时,首先用示波器检测 LNK564 的 BP 供电是否正
常,如果 BP 供电出现锯齿波,请检测开关电源是否开路。
本待机部分产生待机 5V(5V_S)电压,当主板发过来 STB 为高电平时,5V_S 通
- 第 19 页 -
Page 22

※电路原理※
过继电器 J801 的闭合来打通主电路,即只有待机电压正常工作,其它电路才能工作。待
机 5V(5V_S)电压与主 5V(5V_M)电压通过二极管 VD904 连接,12V 输出作为主 5V
的输入,只有在 12V 正常输出时,5V_M 才能正常输出。
LNK564 具有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热关断等保护电路。
B、PFC 部分: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主要用来表征电子产品对电能的
利用效率。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该部分的作用是使输入电流跟随
输入电压的变化。从电路上讲,整流桥后大滤波电解的电压将不再随着输入电压的变化
而变化,而是一个恒定的值。
C、LLC 部分:
随着开关电源的发展,软开关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已研究出了不少高效
率的电路拓扑,主要为谐振型的软开关拓扑和 PWM 型的软开关拓扑。近几年来,随着
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开关管的导通电阻、寄生电容和反向恢复时间越来越小,
这为谐振变换器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次机遇。对于谐振变换器来说,如果设计得当,能实
现软开关变换,从而使得开关电源具有较高的效率。
LLC 谐振电路,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LLC 谐振半桥电路的一种通俗叫法,谐振时由于有
两个 L 及一个 C 发生谐振,故称 LLC 电路,因此并非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 第 20 页 -
Page 23

※电路原理※
图 3 和图 4 分别给出了 LLC 谐振变换器的电路图和工作波形,图 3 中包括两个功率
MOSFET(S1 和 S2),其占空比均为 0.5;谐振电容 Cs,副边匝数相等的中心抽头变压
器 Tr,Tr 的漏感 Ls,激磁电感 Lm,Lm 在某个时间段也是一个谐振电感。因此,在 LLC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元器件主要由以上 3 个谐振元件构成,即谐振电容 Cs、电感 Ls 和
激磁电感 Lm、半桥全波整流二极管 D1 和 D2,输出电容 Cf。
LLC变换器的稳态工作原理如下:
1、【t1,t2】当 t=t1 时,S2 关断,谐振电流给 S1 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 S1 上的
电压为零,然后 S1 的体二级管导通。此阶段 D1 导通,Lm 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
因此,只有 Ls 和 Cs 参与谐振。
2、【t2,t3】当 t=t2 时,S1 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变压器原边承受正向电压;D1
- 第 21 页 -
Page 24

※电路原理※
继续导通,S2 及 D2 截止。此时 Cs 和 Ls 参与谐振,而 Lm 不参与谐振。
3、【t3,t4】当 t=t3 时,S1 仍然导通,而 D1 与 D2 处于关断状态,Tr 副边与电路
脱开,此时 Lm、Ls 和 Cs 一起参与谐振。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
流都保持不变。
4、【t4,t5】当 t=t4 时,S1 关断,谐振电流给 S2 的寄生电容放电,一直到 S2 上的
电压为零,然后 S2 的体二级管导通。此阶段 D2 导通,Lm 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钳位,
因此,只有 Ls 和 Cs 参与谐振。
5、【t5,t6】当 t=t5 时,S2 在零电压的条件下导通,Tr 原边承受反向电压;D2 继
续导通,而 S1 和 D1 截止。此时仅 Cs 和 Ls 参与谐振,Lm 上的电压被输出电压箝位,
而不参与谐振。
6、【t6,t7】当
t=t6 时,S2 仍然导通,而 D1 和 D2 处于关断状态,Tr 副边与电路
脱开,此时 Lm、Ls 和 Cs 一起参与谐振。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激磁电流和谐振电
流都保持不变。
LLC 谐振变换器是通过调节开关频率来调节输出电压的,也就是在不同的输入电压
下它的占空比保持不变,与不对称半桥相比,它的掉电维持时间特性比较好,可以广泛
地应用在对掉电维持时间要求比较高的场合。
(2)跳线的插法:
为了使电源板能够适用于多种屏,采用跳线的方法来实现。插槽 XP804 的#1 脚接
#13 脚、#2 脚接 PWM、#3 脚接 GND、#4 脚接#11 脚、#5 脚接 SW、#6 脚接#
12 脚、#7 脚接#14 脚,#8 脚接 GND。
当液晶屏的规格为 LG/SAMSUNG 时,需要将跳线跨接#1 脚与#2 脚,#5 脚与#
6 脚;当液晶屏的规格为 CMO(奇美)120Hz 时,需要将跳线跨接#1 脚与#2 脚,#5
脚与#7 脚;当液晶屏的规格为 CMO(奇美)普通屏时,需要将跳线跨接#2 脚与#3
脚,#5 脚与#6 脚。
- 第 22 页 -
Page 25

※电路原理※
(二)信号处理部分:
1、高/中频部分:
该机的高中频采用 U15 和 U17 组成,射频信号经高频头 U15 接收,在内部进行混
频放大后,输出 38MHz 的中频信号。38MHz 中频信号经电阻 R97 分为两路,其中一路
由电容 C182 耦合后,经二极管 D7 进入声表面波滤波器 U16(HS9455),输出的伴音中
频信号以平衡方式输入到 U17 的#23 脚和#24 脚;另一路由电容 C187 进入声表面波滤
波器 U18(HS6274),输出的图像中频信号同样以平衡方式进入 U5 的#1 脚和#2 脚。
另外,U16 和 U18 均有一个制式开关,受控于集成电路 U17。其中,U16 受控于集成电
路 U17 的#22 脚,U18 受控于集成电路 U17 的#3 脚。如果单纯要求 PAL D/ K 制,声
表面波滤波器的控制脚接地即可。图像信号经 U17 处理后,由#17 脚经电阻 R109、三
极管 Q9 射随后,再经电阻 R116(75R)输出全电视信号,此信号进入 U5 的 G2 和 G3
脚。另外,由集成电路 U17 的#14 脚输出 AGC 电压,经电阻
R99 控制高频头的#1 脚
(AGC);U17 的#12 脚输出伴音载波差频信号,经电容 C203、FR131、C204 输出 TV-SIF
信号。
此单元重要的元器件介绍:
(1)高频头:U15
引脚
1 2 3 4 5 6
含义 AGC NC AS SCL SDA 5VA
电压 地 5V
引脚
7 8 9 10 11
含义 5VB NC 33V 空 IF
电压 5V 33V
(2)声表面波滤波器:U16、U18(其中,HS9455 用于分离出音频、HS6277 用于
分离出视频,这两个元器件均支持 B/G、D/K、I,M/N 制式)
- 第 23 页 -
Page 26

※电路原理※
引脚
1 2 3 4 5
功能 中频输入 控制脚 地 输出 输出
(3)中频处理芯片:U17(TDA9885/TDA9886)
TDA9885/TDA9886 是 PHILIPS 公司的中频处理 IC,两者均支持 PA L、NTSC 制式,
TDA9886 增加支持 SECAM 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总线控制图像中频可选:33.4MHz、33.9MHz、38MHz、38.9MHz、45.75MHz,
58.75MHz;
2)通过总线读取 4BIT AFC 数据,进行精确的 AFC 控制;
3)AGC 中的 TOP 点通过总线来完成;
4)四路可选地址;
5)PLL 锁相环中频解调器,外挂 4MHz 晶体。
- 第 24 页 -
Page 27

※电路原理※
引脚
1 2 3 4 5 6 7 8
含义 VIF1 VIF2 OUT1 FMPLL DEEM AFD D-GND AUD OUT
解调输出稳
称呼 差分输入 1 差分输入 2 控制 频率锁相滤波
音频输入退耦 地 音频输出
压电容
引脚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含义 TOP SDA SCL SIOMAD NC T AGC REF V-AGC
称呼 射频 AGC 总线数据 总线时钟
引脚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伴音载波差拍
空 射频 AGC 4MHz 晶体
输出
视频 AGC 稳压
电容
含义 CVBS AGND VPLL VP AFC OP2 SIF1 SIF2
称呼 全电视信号 模拟地 视频锁相 +5V 供电 AFC 输出 未用 差分输入 1 差分输入 2
- 第 25 页 -
Page 28

※电路原理※
2、流程框图:
3、伴音电路:
AV 1 、AV 2 伴音、PC、YPbPr 伴音、一路 S 视频伴音和一路 AV 1 伴音复用输入。
- 第 26 页 -
Page 29

※电路原理※
DMP 伴音先输入到集成电路 U27(CE2818)中,进行声音的编解码形成 I2S 信号,然后
输入到主芯片 U5(MT8226)中,进行音效处理后,一路经过运放 U30(LM4558)输入
2
AV 音频信号,另一路将 I
S 信号输出给集成电路 U27,再经过集成电路 U29 和 U33 输
出给耳机和扬声器。
(1)AV 1 输入:
AV 1 的视频是由 P5 插座,经电感 L26、电阻 R159 输入到集成电路 U5 的 F2 脚。
AV 1 的伴音是由电容 C301、电阻 R250、电容 C302、电阻 R251 耦合后,输入到集
2
成电路 U27(CE2818)的#21 脚、#22 脚进行编解码,从#4 脚输出 I
S 数字信号到集
成电路 U5 进行音效处理。处理后,一路经过 U30 运放进行 AV 输出;另一路再输出到
集成电路 U27 后,经过集成电路 U29 输出给耳机,经过集成电路 U33 数字功放输出到
扬声器。
(2)AV 2 输入:
AV 2 的视频是由 P7 插座输入,经电感 L29、电阻 R165 输入到集成电路 U5。其它
原理基本同 AV 1 ,详见附图:
- 第 27 页 -
Page 30

※电路原理※
(3)AV 输出电路:
视频输出:由集成电路 U5 输出 CVBS_BYPASS,经过电容 CE45 等输出
SCT2_AV_OUT,从 P8 插座输出。
声音输出:从集成电路 U5 输出的 AR、AL,分别经过电容 CE65、CE68 输入到集
成电路 U30 运放中,进行声音放大输出。
(4)PC 信号输入:
PC 信号输入接口 VGA 端子,输入 R、G、B 信号和 HS RGB、VS RGB 信号。集成
电路 U20 的型号为 24C02,其作用是对总线进行缓冲,引脚作用如下:
引脚
含义 NC NC NC GND SDA SCL VCLK VCC
伴音信号是 P4 输入的 VGAR_IN、VGAL_IN 信号,经电容 C313(2.2μF)、电阻 R257、
电容 C316(2.2μF)、电阻 R259 耦合后,进入集成电路 U27(CE2818)的#15 脚、#16
脚(详见电路图),编解码处理后,同其它伴音处理。
(5)YPbPr/DMP 信号输入:
由 P9、P11 插座输入的 YPbPr 图像信号,分别如电路图所示进入主新片 U5。
1 2 3 4 5 6 7 8
- 第 28 页 -
Page 31

※电路原理※
(6)S-VIDEO:
S 视频的 Y/C 信号由插座 P6 输入,#3 脚为 C 信号,#1 脚输入 Y 信号。
S 视频的伴音信号是同 AV 1 的伴音信号复用。
- 第 29 页 -
Page 32

※电路原理※
(7)CPU 及软件部分:
2
本机内置 51 内核 CPU 进行系统控制,有多路 GPIO 口、IR 信号接口、I
C 总线及
RS-232 串行控制信号。程序存储在 32Mbit 的 FLASH 存储器 U17(M25P32VMN)中,
当开机复位后,CPU 从 FLASH 中读取相应的指令执行,进行电视的各种处理要求,可
通过 RS-232 信号进行程序升级。
四、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1、PFC 简单维修介绍:
PFC 部分损坏,一般表现为大电解上的电压不正常,不在 370~390V 范围内。如果
大电解上的电压远高于 380V,一般来说是反馈(#1 脚)出现问题,此时重点查看 R811、
R812、R813 三个电阻和电容 C813 是否损坏;如果没有损坏,则可能是芯片的#1 脚发
生故障,需要更换芯片。如果电压远小于 380V,则可能是 PFC 部分没有工作,此时首
先判断 Vcc(#8 脚)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问题不是出在 PFC 电路上,需
要顺着 Vcc 供电这一路向前一步步确认下去,直到找到故障点。如果 Vcc 供电正常,则
就要看别的引脚外围元器件有无问题,找到故障点;如果各引脚外围的元器件均无问题,
则可能是芯片损坏了。Vcc 是检查问题的很重要的一步,这是判断问题来源的关键。
2、DC/DC 简要维修说明:
当发生故障时,一般表现为待机 5VS 无输出,此时,在没有发现易损元件,例如:
MOS 烧毁、保险丝融断的情况下,首先检测的还是 Vcc 供电是否正常。采取逐点排除、
顺藤摸瓜的方法,一路一路地进行查找,最终找到故障点。大家对反激电源的维修都有
很丰富的经验,在此不再赘述,重点放在 INVERTER 的维修上。
3、INVERTER 简要维修说明:
(1)背光不亮:
A、主板产生的 SW 信号不对(正常应为高电平);
B、驱动电路损坏,半桥 MOS(场效应管)V707、V708 损坏。
- 第 30 页 -
Page 33

※电路原理※
(2)背光亮一下,然后关闭:INVERTER 电路工作不正常,导致保护电路动作。
A、N701 周围的元器件损坏;
B、灯管开路、高压插座不良或输出高压线没有插好;
C、高压变压器;
D、与高压采样电容串联的贴片电容不良。
(3)不节能或图像亮度不足:主板产生的 BRI 信号异常,或者是 R742、R743、R744、
C731、C732,C733 异常。
4、单板检修流程:
- 第 31 页 -
Page 34

※电路原理※
五、TLM37V66K/TLM42V66PK 产品爆炸图及明细:
1、TLM37V66K 产品的爆炸图及明细:
- 第 32 页 -
Page 35

※电路原理※
2、TLM42V66PK 产品的爆炸图及明:
- 第 33 页 -
Page 36

※电路原理※
六、附电源/主板板图片:
1、TLM37V66K 电源板图片:
2、TLM42V66PK 电源板图片:
- 第 34 页 -
Page 37

3、主板图片:
※电路原理※
- 第 35 页 -
Page 38

※电路原理※
七、集成电路介绍:
1、各端子功能:
端子编号
Pin No.
记号
Symbols
1 S/OCP
2 BR
3 GND
4 FB/OLP
5 VCC
名称
Description
S/OCP 端子
S/OCP terminal
BR 端子
BR terminal
Ground 端子
Ground terminal
FB/OLP 端子
FB/OLP terminal
电源端子
Power supply terminal
功能
Functions
MOSFET Source/过电流保护
MOSFET Source/Over current protection
Brown In/Out 保护输入检测
An Input voltage detection terminal for
Brown-in/out protection.
Ground
定电压控制/过负载保护信号输入
Input of constant voltage control
signal/over load protection signal
控制电路电源电压输入
Input of power supply for control circuit
6 -
7
- NC(6Pin 拔掉)
D/ST 端子
MOSFET Drain/启动电流输入
D/ST
8
D/ST terminal
MOSFET Drain/Input of Startup current
2、LNK564 的各引脚功能:
管脚 符号 名称 功能描述
1
2
3
S Mos 源极 集成电路旁路电容和反馈引脚的接地端
S Mos 源极 集成电路旁路电容和反馈引脚的接地端
BP 供电电压旁路 输入 5V 电压
- 第 36 页 -
Page 39

4
※电路原理※
通过将一个光电耦合器连接到该引脚,可随输出
FB 反馈引脚
电压的需求来调整 Mos 的通断时间
5
6
7
8
D Mos 漏极 该引脚接变压器 T901,同时接 RCG 吸收电路
NC 空脚 无
S Mos 源极 集成电路旁路电容和反馈引脚的接地端
S Mos 源极 集成电路旁路电容和反馈引脚的接地端
3、PFC 部分主控部分采用安森美公司的 NCP33262,NCP33262 为临界模式 PFC
控制器:
管脚 符号 功能描述
反馈脚,该引脚接收一个正比于 PFC 输出电压的电压信号,
1 FB
该电压用于输出调整、输出过压保护,输出欠压保护
2 COMP
3 In
软启动端,该引脚为低电平时,芯片驱动无输出
输入电压检测
4 Cs
5 ZCD
6 GND
7 DRV
8 VCC
输入电流检测
过零点检测
芯片的地
芯片的驱动输出端
芯片的供电脚,供电范围:8.75~18V,启动电压为 13.25V
4、OZ9938 管脚功能表:
引脚 符号 功能描述
1
2
3
DRV1 DRV1 驱动输出端
VDDA 芯片供电端
TIMER 外接一定时电容,决定芯片的点灯时间和故障保护的延时时间
- 第 37 页 -
Page 40

※电路原理※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IM 调光控制端
ISEN 电流反馈输入端
VSENSE 电压反馈输入端
OVPT 过压保护/过流保护门槛电压设置端
NC 空脚
NC 空脚
ENA 芯片使能端
LCT 外接电容决定 PWM 调光的频率
SSTCMP 外接电容设置软启动时间/环路频率补偿参数
CT 外接电阻、电容,设置芯片工作和点灯频率
GNDA 芯片模拟信号的接地端
DRV2 DRV2 驱动输出端
16
PGND 芯片功率信号的接地端
八、MTK8222 软件升级方法说明:
MTK8222软件升级方法通 MTK8226 方案(机型:TLM42P69GP/TLM47P69GP)。
- 第 38 页 -
Page 41

※技改快递※
海信 TLM3733(1)更换 AUO 液晶屏
操作方案
PIC 李志伟 刘贝
TLM3733(1)由于原机使用的 LCD 屏停产,若出现液晶屏失效问题,售后服务可申
请友达(AUO)液晶屏\T370XW02-VC(SAP 编码:1051583)这款屏进行代替,具体清
单如下:
tronics
液晶屏\LC370WX1-SL02\JK\ROH
液晶屏\T370XW02-VC
图 1
液晶屏的型号
原机使用
采用新屏
友达(AUO)屏的标识、型号如下图所示,请先确认液晶屏的型号,具体参考图 1 所
示。
如何判断 TLM3733 整机是(1)型呢?主板上通常会有一个标签,前面写的是机型,
1034857
1051583
友达屏的商标
AU O
后面写的是(1)。具体参考下图:
- 第 39 页 -
Page 42

※技改快递※
图 2
局部放大后的图像:
可以看到机器型号
图 3
一、结构方面:
两液晶屏结构方面能够完全兼容,将原先机器上的液晶屏拆下,换上新领用的液晶屏,
再装上压屏支架。盖上后盖上好螺丝即可。
二、电路方面:
1、将 LVDS 线中的接地线按照下图进行操作(LVD S 线的照片),金属触点朝上,具
- 第 40 页 -
Page 43

体参考图 4 所示:
※技改快递※
金属接触点朝上
图 4
注意:要插接到位!
2、软件不需要更改;
3、主板器件不需要更改,LVDS 线和背光连接线,以及其它理线请保持和之前一样,
这样才可以通电试机。
附录:(1)友达液晶屏\T370XW02-VC 采用 12V 供电,Panel 接屏端 LV DS 线的描述
如下:
引脚 描述 内容 其它
1
2
VCC
+12V 供电
3
4
5
6
GND
7
接地
8
- 第 41 页 -
Page 44

※技改快递※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LVDS
OPTION
LVDS 格式选择(低电平或悬空为 VESA,
高电平为 JEITA)
悬空 未用
GND
RIN0-
地
本机是采用低
电平
信号
RIN0+
GND
RIN1-
接地
信号
RIN1+
GND
RIN2-
接地
信号
RIN2+
GND
RCLK-
接地
时钟
RCLK-
23
24
GND
RIN3-
接地
信号
25
26
RIN3+
GND
接地
27
悬空 未用
28
29
GND
地
30
(2)背光板插座 CN1 的引脚描述:
引脚 符号 描述 备注
1
2
3
VBL
背光电源
+24V 输入
- 第 42 页 -
Page 45

※技改快递※
4
5
6
7
GROUND
8
地
9
10
Status
11
状态输出
12
13
14
I_PWM 内部控制背光亮度控制 背光亮度控制
E_PWM 外部背光亮度控制 背光亮度控制 悬空
BLON 背光开关 低电平关,高电平开
注意:(1)#11 脚和#14 脚不用接,悬空即可;
(2)#13 脚和#14 脚不能同时接;
接地
Normal 0~0.8V
Abnormal(open collector)
悬空
(3)#12 脚背光开关控制电压:低电平电压范围为 0~0.8V;
高电平电压范围为 3.3~5V。
Normal 的汉语意思是正常,Abnormal 的意思是不正常。
- 第 43 页 -
Page 46

※故障实例※
一、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及电路板识别图:
1、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识别图:
- 第 44 页 -
Page 47

2、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电源电路板维修识别图:
※故障实例※
- 第 45 页 -
Page 48

※故障实例※
3、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小电源板(VCC 板)维修识别图:
- 第 46 页 -
Page 49

4、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逻辑电路板维修识别图:
※故障实例※
- 第 47 页 -
Page 50

※故障实例※
5、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Y 驱动电路板维修识别图:
- 第 48 页 -
Page 51

6、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X 驱动电路板维修识别图:
※故障实例※
- 第 49 页 -
Page 52

※故障实例※
7、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Y 上选址电路板维修识别图:
8、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Y 下选址电路板维修识别图:
- 第 50 页 -
Page 53

9、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COF 选址左边板维修识别图:
10、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COF 选址中间板维修识别图:
※故障实例※
- 第 51 页 -
Page 54

※故障实例※
11、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 COF 选址右边板维修识别图:
- 第 52 页 -
Page 55

二、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部件板接线图:
※故障实例※
- 第 53 页 -
Page 56

※故障实例※
三、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电源电路板电路原理图:
- 第 54 页 -
Page 57

※故障实例※
- 第 55 页 -
Page 58

※故障实例※
四、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的自检:
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的自检步骤如下:
1、将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小电源板上的 CN9004 插座从左起的#3 脚、#4 脚连
接起来;
2、将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逻辑电路板上的 SW2001 开关拨为#1 脚、#3 脚向上,
#2 脚、#4 脚向下;
3、给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电源板通上 220V 的工作电压;
4、检查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前面的发光情况,如果等离子显示屏发出纯净的白色
光栅----即所谓的“白场”图像,则说明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是好的;如果在自检时,屏
幕上出现各种横的、竖的不同颜色线条、斑块、斑点,或整个屏幕都不亮,则说明等离
子显示屏是坏的;
5、最后将 220V 电源切断,再将 SW2001 开关拨为#2 脚、#4 脚向上,#1 脚、#
3 脚向下的正常状态,自检结束。
五、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常见故障分析检修:
注意:检修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时,断开 VS/VSC 负载时,不能采用拔电源板输
出到后级插头线的方法,否则会导致后级的 X 驱动板或 Y 驱动板烧坏,应该采用在插座
上直接断 VS、VSC 电源线的方法。
1、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黑屏故障检修方框图:
- 第 56 页 -
Page 59

※故障实例※
- 第 57 页 -
Page 60

※故障实例※
2、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垂直亮线、垂直亮带/垂直暗线、垂直暗带故障检修方框
图:
- 第 58 页 -
Page 61

※故障实例※
3、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水平亮线、水平亮带/水平暗线、水平暗带故障检修方框
图:
- 第 59 页 -
Page 62

※故障实例※
六、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电源板主要元器件实测维修数据:
1、TOP223PN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 0 0 0 0
2 0 0 0 0 0
3 0 0 0 0 0
4 5.9 6 102 5.9 102
5 302 5.8 500 5.5 950
6 0 0 0 0 0
7 0 0 0 0 0
8 0 0 0 0 0
说明:1、测试接地为本集成电路的#8 脚;
2、电压测试接地脚为#1 脚,即热地。
2、IC8023(KA1M0880B)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423 6 170 6.25 ∞
2 0 0 0 0 0
3 18.08 7 90 7 2800
4 0.37 9 140 9.1 150
5 4.95 8.51 48 8.5 47.5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为热地。
- 第 60 页 -
Page 63

※故障实例※
3、IC8012(KA5M0380R)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 0 0 0 0
2 171.2 4.8 32.5 6.7 ∞
3 17.89 3.8 120 7.7 850
4 0.36 8.5 0 8.8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1 脚,为冷地。
4、IC8019(KA5M0380R)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 0 0 0 0
2 171.2 5 32 6.7 ∞
3 17.87 4 140 7.7 850
4 0.34 8.6 0 8.8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1 脚,为冷地。
5、IC8022(KA78R15)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17.6 3.1 17 7.1 18
2 15 5.6 5.6 6.9 7.1
3 0 0 0 0 0
4 0.64 8.5 0 8.5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1 脚,为冷地。
- 第 61 页 -
Page 64

※故障实例※
6、IC8027(KA1M0680R)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171.2 5.1 35 6.5 ∞
2 0 0 0 0 0
3 17.3 4 130 7 4000
4 0.48 9 140 9.1 140
5 4.92 8.7 53 8.6 50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 C5 或 C6 的负极,或该集成电路的#2 脚,为冷地。
7、IC8021(KA431AZ)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66 4.5 4.3 38.3 30
2 -69.4 0 0 0 0
3 -66 7.8 ∞ 7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为冷地。
8、IC8013(KA431AZ)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2.48 6.2 5.7 38.3 30
2 0 0 0 0 0
3 3.18 7.5 80 7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为冷地。
- 第 62 页 -
Page 65

※故障实例※
9、IC9002(KA1M0680R)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399 6.6 300 6.5 ∞
2 0 0 0 0 0
3 17 7 4000 7 4000
4 0.16 9 185 9.1 140
5 4.92 8.7 49 8.6 50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电源小板上 C9025 的负极,或该集成电路的#2 脚,为热地。
10、HIC8001(42V3-PFC-PWM)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1.09 7.5 14.1 7.6 15
2 0.13 7.5 28 8.1 ∞
3 15.04 3.6 3.5 6.4 6.5
4 0 0 0 0 0
5 6.79 8.5 32 8.6 ∞
6 15.04 3.6 3.5 6.4 6.5
7 0.39 1.2 1.2 8.1 18
8 0 0.4 0.2 2.1 2.1
9 2.3 8.4 14.5 8.4 15
10 15.04 3.6 3.5 6.4 6.5
11 0 0 0 37 ∞
12 2.55 7.5 8 9.1 11.5
13 4.95 7.5 17.5 8.1 ∞
- 第 63 页 -
Page 66

※故障实例※
14 6.53 8.1 24 8.6 ∞
15 0 0 0 0 0
11、IC8024(LM2576T-ADJ)
工作电压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 3 16.5 ∞ 720 10.2 ∞
2 1.27 1 2 ∞ ∞ 13.9 ∞
3 0 0 0 0 0 4000 9
4 3.48 1 1 ∞ ∞ ∞ 48
5 17.6 8.2 40 ∞ 4000 0 0
说明:本集成电路的内部电阻,第一组数据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3 脚,第
二组数据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5 脚,电压测试为冷地。
12、IC8026(LM2576T-ADJ)
工作电压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 0.45 16.5 ∞ 720 10.2 ∞
2 1.27 1.2 2.5 ∞ ∞ 13.9 ∞
3 0 0 0 0 0 4000 9
4 5.26 0.6 0.8 ∞ ∞ ∞ 48
5 17.6 0 0 ∞ 4000 0 0
说明:本集成电路的内部电阻,第一组数据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3 脚,第
二组数据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5 脚,电压测试为冷地。
- 第 64 页 -
Page 67

※故障实例※
13、IC8029(KA431AZ)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2.49 17 3.5 38.3 30
2 0 0 0 0 0
3 2.42 7.5 27 7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冷地。
14、HIC8003(42V3-VS-PWM)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 0 0 0 0
2 NC 0 0 ∞ ∞
3 5.81 6.2 6.2 6.5 6.6
4 0.18 14.2 105 39 ∞
5 0 0 0 10.8 11.5
6 18.08 6.8 85 26.5 ∞
7 14.98 5.1 7 6.2 1000
8 18.08 6.8 38 8 1000
9 0 0 0 9.5 ∞
10 11.74 2 2 6.6 ∞
11 NC 0 0 ∞ ∞
12 15.8 4.5 200 ∞ ∞
13 18.02 7.2 200 ∞ ∞
14 30.4 6 560 6.4 ∞
- 第 65 页 -
Page 68

※故障实例※
15、IC8006(KA431AZ)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2.5 6.5 6.5 38.3 30
2 0 0 0 0 0
3 2.3 8 80 7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冷地。
16、IC8016(KA431AZ)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2.49 5.3 5.3 38.3 30
2 0 0 0 0 0
3 2.75 8.5 29 7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冷地。
17、IC8030(KA431AZ)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2.43 6.8 6.8 38.3 30
2 0 0 0 0 0
3 2.5~2.63 7.6 ∞ 7 ∞
说明:测试接地点为本集成电路的#2 脚,冷地。
- 第 66 页 -
Page 69

※故障实例※
18、HIC8002(42V3-ALARN)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0.18 2 2 7.6 8.8
2 0 1 1 ∞ 26.3
3 5.17 0.1 0.1 7.1 7.6
4 0 0 0 0 0
5 4.12 8.5 180 8.7 270
6 0 0 0 0 0
7 1.99 8 19 8.4 20.1
8 2.12 8 14 8.2 14.9
9 3.36 7.5 9.3 7.7 10
10 3.31 7.5 9.5 7.7 10
11 3.68 7.5 9.5 7.7 10
12 3.71 7.5 9.5 7.7 10
13 3.5 7 7.5 7.7 10
14 5.26 1.1 2.5 12 13.3
15 3.47 1 2 7.9 10
16 0.15 7.5 9.7 7.7 10
17 0.15 7.5 9.7 7.7 10
18 0.15 7.5 9.7 7.7 10
19 0.15 7.5 9.7 7.7 10
20 5.26 1.1 2.5 28.2 28.2
21 3.47 1 2 28.2 17
22 NC 0 0 17.2 ∞
23 NC 0 0 ∞ ∞
- 第 67 页 -
Page 70

※故障实例※
24 0 4.5 4.5 4.6 4.5
25 5.7 0.2 0.2 5.6 5.5
19、IC9007(KIA431A)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2.47 1.2 0.8 38.3 30
2 0 0 0 0 0
3 4.3~6.8 5.2 4.4 7 ∞
说明:在路电阻是和大电源板没有连接时测试得到的。
20、IC9005(LM2576T-ADJ)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13.93 3.5 12 10.2 ∞
2 6.15 0.8 2 13.9 ∞
3 0 0 0 4000 9
4 1.7 0.18 0.4 ∞ 48
5 0 0 0 0 0
说明:在路电阻是和大电源板没有连接时测试得到的。
21、IC9006(LM2576T-ADJ)
在路电阻(KΩ)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工作电压(V)
正测 反测 正测 反测
1 13.93 3.5 4 10.2 ∞
- 第 68 页 -
Page 71

※故障实例※
2 3.47 0.9 2.6 13.9 ∞
3 0 0 0 4000 9
4 2.82 0.7 0.9 ∞ 48
5 0 0 0 0 0
说明:在路电阻是和大电源板没有连接时测试得到的。
七、三星 V3 等离子显示屏各部件板插座实测维修数据:
1、CN8003 插座=Y 板的 CN5008 插座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名称 功能
正测 反测
1 D5VL D5VL 电压输出 2.7 2.7
2 VCC VCC 电压输出 5.5 5.6
3 GND 接地 0 0
4 VSCAN 屏 VSC 驱动电压输出 46 4.9
5 GND 接地 0 0
VSET 屏 VSET 驱动电压输
6
出
7 GND 接地 0 0
8 VS 屏 VS 驱动电压输出 5 31.5
9 VS 屏 VS 驱动电压输出 5 31.5
2、CN8002 插座=X 驱动板 CN4001 插座
引脚 名称 功能
5.1 86
内部电阻(KΩ)
正测 反测
1 D5VL D5VL 电压输出 2.7 2.7
- 第 69 页 -
Page 72

※故障实例※
2 VCC VCC 电压输出 5.5 5.6
3 GND 接地 0 0
4 GND 接地 0 0
5 VE 屏 VE 驱动电压输出 5 89
6 GND 接地 0 0
7 GND 接地 0 0
8 VS 屏 VS 驱动电压输出 5 31.5
9 VS 屏 VS 驱动电压输出 5 31.5
3、CN8009 插座=小电源板 CN9005 插座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名称 功能
正测 反测
1 T-0V 0 0 0
2 T-DC-VCC T-DC-VCC 电压输出 9.2 29
3 T-V-PFC PFC 电压输出 6.2 180
4、CN8004 插座=小电源板 CN9007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名称 功能
正测 反测
1 RELAY RELAY 开机控制 5.8 5.8
PANEL
2
屏电源控制 0.033 0.137
POWER
3 GND 接地 0 0
4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5 IV-4 小板来的 D3V3S 7.6 10
- 第 70 页 -
Page 73

※故障实例※
6 GND 接地 0 0
7 IV-3 小板来的 D3V3S 7.6 10
8 GND 接地 0 0
9 IV-2 小板来的 D6VS 7.6 10
10 GND 接地 0 0
11 IV-1 小板来的 D12VS 7.6 10
12 GND 接地 0 0
13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说明:本表的工作电压值为电源小板没有连接上时测试所得。
5、CN8007 插座=小电源板 CN9006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名称 功能
正测 反测
1 VSB VSB 电压 0.033 0.137
2 GND 接地 0 0
3 THEMDET 保护控制 4.3 4.6
4 GND 接地 0 0
5 AC_DET -- 1.2 1.2
6 GND 接地 0 0
7 GND 接地 0 0
8 PIRQ -- 4.6 4.6
9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10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11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12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 第 71 页 -
Page 74

※故障实例※
6、CN8008 插座
内部电阻(KΩ)
引脚 名称 功能
正测 反测
1 GND 接地 0 0
2 VS-ON VS 开启控制信号 0.5 0.5
3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4 NC 空脚 空脚 空脚
5 GND 接地 0 0
6 D5VL D5VL 电压输出 1.2 2.7
7 GND 接地 0 0
8 GND 接地 0 0
9 D3V3 3.3V 电压输出 1.2 2.2
10 D3V3 3.3V 电压输出 1.2 2.2
说明:
1、电阻的接地测试点均为 GND;
2、电阻为南京 47 型表 R×1K 档测试,读数不到 1K 的为 R×10 档测试;
3、插座的内部阻值是指该插座在断电的情况下,同时外电路没有接入的状态下,插
座上各脚对地间的开路阻值。
- 第 72 页 -
Page 75

C880
104/50V
R916
VD816
MURF1620CTG
28.3
C867
104/50V
R872
333
5V4A
242
R856
333
R895
22R
C858
471/1kV
VD815
1
P
3
P
MURF1620CTG
C859
471/1kV
24.1
E7
RVT
1
5
E8
RVT
R920
102
MMBT2222ALT1G
V822
C876
105/10V
W806
242
R855
104
R922
1
2
N
N811
Vin
On/Off
LM2576
MMBT2907ALT1G
V810
C879
105/10V
V811
2
V802
MMBT2907ALT1G
3
W813
R896
22R
C853
102/1kV
R888
28.2
22R
R887
W802
22R
GND
3
R864
102
R847
102
312MMBT2907ALT1G
VZ816
MMSZ3.3T 1G
W812
RSAG5.861.071
Q806
24.124.2
1uH
W834
W829
L807
3
4
W808
3
4
28.1
2
1
2
1
C864
470u/50V
L807
L810
100uH
2
Vout
4
F.B
VD830
1N5822
R866
513
C845
105/50V
V823
R900
MMBT2907ALT1G
563
C874
R894
105/10V
563
R898
513
C882
R933
104/50V
333
L811
4u7
C842
1000u/16V
RSAG5.861.071
Q808
W833
+5V_S
R914
2K2/2W
R923
912
R924
102
R867
100R
C854
2200u/35V
R927
823
R868
100R
VD825
1N4148
R899
513
213
V813
V813
C843
1000u/16V
W832
VD813
1N5822
R846
R846A
R846B
W839
R861
0
R884
202
24.1 +12V/3.5A+28V
VZ811
05W27B
R869
100R
24.1 +12V/3.5A+28V
VZ809
MMSZ15T1G
W831
ARROW
AR1
1000u/25V
Label
Lab1
W824
C863
C862
1000u/25V
VD820
1N4148
+12V/3.5A
05W33B
1
2
+28V
VZ812
C844
1000u/16V
C-
C855
470u/35V
C+
R912
333
C865
LCD/ON/OFF/1
470u/50V
W825
W828
W811
VZ813
05W15B
VD821
VD822
1N4148
1N4148
+12V/3.5A
R865
513
V812
MMBT2222ALT1G
R863
C883
513
104/50V
R918
C875
684
104/50V
+5V_M
W823
ARROW
AR2
LCD/O N/OFF/1
C868
104/50V
R934
0R
R935
BRI
OR
R936
R886
102
+12V/3.5A
R937
0
+5V_M
VD824
LED
+24V +24V
XP80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XP-14
C869
474/16V
VD840
FR104
+12V/3.5A
GND2
+5V_M
+5V_M
LCD/ON/OFF
BRI
W841
+5V_S
W816
STB(TV_ON/OFF)
+28V
+12V/3.5A
+5V_M
+24V
XP8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RI
14
XP-14
LCD/ON/OFF
R919
NA_0
XP808
1
2
3
4
5
6
7
8
XP-08
XP807
4
3
2
1
XP-04
XP8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XP-14
XP803
1
2
3
4
XP-04
+24V
XP814
XP815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XP-12
XP-12
W837
W838
XP811
1
BRI
2
3
4
5
XP-05
R917
0
BRI
+24V
L808
N812
R930
R931
VD806
MBR0520LT1G
VD804
MBR0520LT1G
W807
C836
R833
75R
R833A
75R
S818
S814S815
105
W801
R834
10R
R834A
10R
R818
1R0
1
R819
1R0
1
V804
MMBT2907ALT1G
N806
HS817
HS817N805
C819
104/50V
R932
105
2
V803
MMBT2907ALT1G
3
R873
102
2
3
CS2_1
R871
513
CS2
817C
VZ807
V806
V806
R821
512
MMSZ15T1G
VZ806
V805
R820
512
MMSZ15T1G
1
2
3
4
5
1
V805
1
T803
1
2
3
4
5
N804
HS817
C840
470p/AC250V
R929
333
2
3
2
3
MUR460G
R822
0R33
C881
104/50V
VD807
MUR460G
R854
512
C827
222/50V
W804
VD808
E6
N807
TL431L
R853
272
V816
MMBT222 2ALT1G
10
6
M802
MARK
M804
MARK
M805
MARK
RVTE5RVT
10
6
R859
N808
TL431L
V301
105
380v
VCC
E10
C809
RVT
220u/450V
W827
5
PWM_VCC
6
7
8
V817
MMBT2907ALT1G
R907
225
C807
15p/50v
E25
E26
RVT
RVT
R823
22R
R828
VZ802
MMSZ15T1G
W818
R839
104
R913
104
R841
225
8
823
E27
E28
RVT
RVT
C837
104/50V
VZ804
MMSZ15T1G
C838
104/50V
7
NC
HV
ADJ1FB2CS3GND
817C
E29
RVT
R845
22R
V820
BCP56-10T1G
R827
22R
R842
101
V821
BCP53-10T1G
C822
104/50V
5
6
VCC
4
C857
103/400V
N803
NCP1207ADR2G
DRV
C824
104/50V
W817
1
C817
104/50v
C818
104/50V
R807
0R
VCC
34
2
380v
12V
R829
22R
VZ810
MMSZ15T1G
R830
821
R851
0
R849
22R
V807
BCP56-10T1G
R835
104/2W
C833
22uF/50V
1N5929B(15v)
1
2
PWM_VCC
VZ808
L812
bide
2
VD802
N
MSR1560G
P
1
2
3
D
S
G
V801A
V801A
E2
1
RVT
W826
W840
V302
E3
RVT
L806
6 7
5
VD801
3
1N5408
2
1
1.0mH
W810
C808
155/450V
V301
W814
W836
VB801
1
5SB60
C805
102/1kV
2
V+
AC
AC
V-
4
21
L804
W805
C801
CT7-AC40 0V-B-470 p-K
C802
CT7-AC40 0V-B-470 p-K
E13
RVT
Rt802
NTC5D- 15
4 3
E11
RVT
C804
474/250VAC
43
C803
474/250VAC
LCL-07G
L803
LCL-07G
2 1
123
XP801
XP801
R901
684
R902
684
R903
684
E4
RVT
8
9
10
E1
11
RVT
12
V814
BCP56-10T1G
V815
BCP53-10T1G
C806
3
102/1kV
E14
RVT
Rv801
TVR145 61KSC4 AG9W
F801
F801
VCC
R814
22R
R817
22R
R809
5R1
3
2
V301
VD811
1N4007
VZ805
1N5948BRLG(90V)
R904
684
R910
684
R905
684
R810
512
VZ801
MMSZ15T1G
R870
103
1
R848
22R
R889
V301
0R15
0R15
R812
R813
105
R843
105
R801
105
C813
R802
104/50V
105
R803
474
C811
102/50V
R808
4
272
CS
Vmutil5GND6Drv7Vcc
R811
C815
124
102/50v
VD828
1N4148
R906
105
C829
203/50V
C878
203/50V
Q807
RSAG5.861.071
C810
104/50V
C821
C820
101/50V
104/50V
380v
R804
684
R805
684
R806
564
3
1
2
C814
102/50v
FB
VS
Vctrl
N801
NCP1653ADR2G
VCC
R850
8
22R
VZ803
MMSZ15T1G
C816
104/50v
V819
MMBT2222ALT1G
Q801
RSAG5.861.071
C835
104/50V
E12
RVT
R911
104
VZ814
MMSZ15T1G
R909
204
VD829
1N4148
E15
RVT
VD827
1N4148
E16
RVT
C812
104/50V
E17
RVT
W835
W815
E9
RVT
N802
NCP1217ADR2G
GND4DRV
3
CS
VCC
2
FB
NC
W820
1
ADJ
HV
R816
202
R815
202
R925
105
C834
104/50V
R840
333
R908
225
R826
512
C839
105/16V
R926
204
R825
V808
MMBT290 7ALT1G
225
R824
103
E18
E19
E20
E21
E22
E23
RVT
E24
RVT
RVT
RVT
RVT
RVT
RVT
T804
T804
C830
471/1kV
1
R837
C826
512
102/50V
5
6
3
R836
C825
512
102/50V
4
R838
203
104/50V
VD809
FR104
15V
C832
R844
22uF/50V
103
VD818
VDS
UF4007
VD810
FR104
2
V809
V809
R831
3
512
CS3
0R82
R832
S816
S817
接触片
R915
104
HS817
102/1kV
VD817A
24.3
MURF1620CTG
T801
11
12
7
C856
222/50V
GND2
8
9
1310
24.3
T801
W830
C851
2200p/AC250V
C861
C860
104/50V
104/50V
+24V
R880
R881
R883
202
202
473
C850
R879
224/50V
102
C870
102/50V
R921
R882
204
562
5V4A
R852
102
R862
STB(TV_ON/OFF)
512
100R
S801 S807 S803 S804 S806
S802 S805 S809 S808
R893
104
R897
22R
C866
R860
22R
471/50V
VD812
MBRF2545CTG
C871
681
R858
102/50V
C841
R857
102
224/50V
S810
C852
海信液晶TLM4233D系列(968板)电视电源电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