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COLOR TELEVISION
(普通显像管电视类)
Page 2

目录
第一章 安全防护 ………………………………………………………… 3
第二章 调试说明 ………………………………………………………… 4
第三章 电路原理分析 …………………………………………………… 10
第四章 电视原理框图 …………………………………………………… 12
第五章 IC 内部框图 …………………………………………………… 13
第六章 典型故障检修流程 ……………………………………………… 21
第七章 电路原理图 ……………………………………………………… 26
2
Page 3

第一章 安全防护
安全说明
1、建议在对底板进行带电维修之前,外接一个绝缘变压器以实现与市电间的电气隔离,
以防止维修中不小心触电对人带来的致命危害,要求绝缘变压器输出的有效功率大于电视机
的额定功率。
2、维修后要保证所有的绝缘防护措施,板卡安装一定要到位,有绝缘隔离的元器件一
定要保证可靠隔离。
3、电视机长期不用时,最好将电源插头拔下,这样可减小不必要的待机功耗,也更保
证了无人时潜在的一个隐患。
4、电视机中存在着上万伏的高电压,所以对彩电的维修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高压防护意
识,特别是在对显像管、高压包等器件进行检修代换时,首先应将电视机的阳极高压对底板
放电,否则维修员有触电的危险。
5、维修后应进行漏电检查,以保证天线、外壳等不漏电,以免用户使用时接触到外壳
时造成触电伤害。
漏电状况检查(断电状态)
1、拔下电源插头,在插头的两脚之间接一条跳线短路。
2、打开电视机的电源开关。
3、用一块欧姆表测电源插头与电视机上每一个金属暴露点之间的电阻值(此电阻为绝
缘电阻,最好用兆欧表在较高的电压下测试),正常情况下应为无穷大。若形成回路有漏电
现象时此值约为几十兆欧。
漏电状况检查(通电状态)
1、将电源插头直接插入电源插座,本项检查时不需连接隔离变压器。
2、将一个 2 千欧/10W 的电阻串接于电视机上的暴露金属部件与地线之间(外部与大地
可靠连接的地)。
3、用一块高阻型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差。
4、逐次检查每一个暴露的金属件的对地电位。
5、将电源插头调换方向并插入电源插座,重复上述的每一个步骤。
6、任意一点的压差都不能超过 1.0V,若出现测量数据超过限定值的情况,就存在受电
击的可能。在电视机返还用户之前必须进行认真的检查修复。.
3
Page 4

X 射线辐射警告:
1、机中可能的 X 射线辐射源是高压部份和显像管。
2、要保证彩电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不产生 X 射线辐射,首先要保证显像管工作正常无
老化现象,高压包及行输出电路工作正常。
注:为防止 X 射线的辐射,在更换显像管时最好使用专用的显像管。
第二章 调试说明
一、整机调试工艺流程
+B 电源电压调整
白平衡调整 执行 SHOPPIN 功能 图像调整
注:
常温老化
聚焦调整
AV 检查
AGC 调整
a. 常温老化45分钟,到白平衡工位保持连续通电(电视机需在工厂状态,否则无信号10
分钟自动关机)。
b. 主电源 +B 设定
接收标准彩色图像信号,“图像”设置为“标准”,
调VR501,使+B电压 =110±0.5V 21″
=130±0.5V 25″~ 34″
二、工厂调试与设置
1、进入工厂菜单
a. 工厂遥控器进入方法:用工厂键进入/切换/退出工厂模式。
b. 普通遥控器进入方法:按菜单键再按密码6483进入FACTORY状态,再按密码6483退
出FACTORY状态,进入B/W BALANCE状态,再按菜单键切换到ADJUST状态 (与工厂键
等效)。
说明:
• 工厂状态包括:FACTORY、B/W BALANCE、ADJUST
• FACTORY :用于工厂老化
4
Page 5

• B/W BALANCE:调节白平衡
• ADJUST:工厂各项调整
• 按工厂键(或菜单键)按如下变化:
普通状态 FACTORY B/W BALANCE ADJUST
• 进入工厂状态之后,将取消无信号蓝屏功能和无信号十分钟自动关机的功能。
EEPROM将记忆“FACTORY”状态,其余状态将不记忆,如没退出,重新开机
将自动清除。“FACTORY”状态用于工厂生产时的老化过程。
2、SERVICE说明
A 老化模式
此模式用于工厂老化时使用,在此模式下解除无信号蓝屏,交流关机记忆状态。
B B/W BALANCE调整
a. 手动白平衡调整
1)、 按两次工厂键进入“B/W BALANCE”状态。
2)、 按POS+/POS-选择要调试的项目。
3)、 按VOL+或VOL-对选择到的项目进行增/减调整。
4)、重复2、3步骤,直至调到满意结果
5)、然后按工厂键退出。
6)、可调项目列表:
OSD显示 说明
DRI R
DRI G
DRI B
CUT R
CUT G
BT
CT
R输出幅度调整(0~63)
G输出幅度调整(0~63)
B输出幅度调整(0~63)
R输出基准电平调整(0~63)
G输出基准电平调整(0~63)
工厂状态亮度(0-63)
工厂状态对比度(0-63)
b.自动白平衡调整状态( “BUS OPEN”状态)
1)、 在 “B/W BALANCE”状态,按按键 “召回” 键进入”BUS OPEN ”状态
2)、 白平衡调整机器的总线接口接到I2C总线上.
3)、 自动调整完毕后,再按”RETURN” 键退回到 “B/W BALANCE”状态。
4)、 然后按工厂键退出。
c. 一条亮线状态
5
Page 6

1)、当处于“B/W BALANCE”菜单状态时,按MUTE键,则可进入一条亮线状态;再
次按MUTE键时,则可由亮线状态退回到全屏状态。
2)、处于亮线状态时,除了MUTE键起作用外,以下6个按键也可起作用,但功能自动
更改为如下列表,其余的按键均不起作用。
键 名
功 能
键 名
功 能
C ADJUST调整
1)、操作方法:
a) 进入“B/W BALANCE”状态后,再按工厂键进入“ADJUST”状态。
b) 用MUTE键向下翻页。可用0~7键快速选到对应页。
c) 用P+/P-选择到要调整的项目。
d) 用VOL+或VOL-键来改变所选到项目的值或设定。
e) 再次按工厂键退出ADJUST状态。
2)、调试项及设置项说明:
调试项和设置项从“SERVICE0”到“SERVICE7页,以及一页的“图像状态预设,下
面是调试项的具体说明:
红截止 绿截止
1 2
CUT R+ CUT G+
4 5
CUT R- CUT G-
0) SERVICE0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FREQ. 50HZ 60HZ 50HZ 60HZ
1 H PH 31 31
2 V SL 24 24
3 V SH 21 21
4 V SI 33 33
5 V SC 27 27
1) SERVICE 1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AGC 24
1 AGC SPEED 1
RF.AGC调整(范围:0~63)
AGC 速度 0-3
50/60HZ 自动显示场频
行中心(范围:0~63)
场线性(范围:0~63)
场中心(范围:0~63)
场幅(范围:0~63)
场SC校正 (范围:0~63)
6
Page 7

2) SERVICE 2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AVL OPT ON
打开自动音量控制的开关。 ON:声音菜单中有AV L 项
OFF:声音菜单中无AV L 项
1 UOC VOL SW OFF
2 UOC/PWM VOL 63
3 TDA9874GAIN 20
4 VOL 10 25
5 VOL 25 50
6 VOL 50 75
7 VOL100 100
8 FM WS 0
UOC控制音量开关
UOC/PWM固定音量值 (范围:0~63)
TDA9874内部音量 (范围:0~30)
10%音量点 (范围:0~100)
25%音量点 (范围:0~100)
50%音量点 (范围:0~100)
100%音量点 (范围:0~100)
FM 搜索频带宽度选择。 0:标准模式(225KHz)
1:适于FM声音过调制(450KHz) 2:600KHz
3)SERVICE 3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AV OPT OFF
1 AV CFG 3
OFF: 原来逻辑 ON: 新逻辑
AV选择 (0~7):0:TV→AV 1:TV→AV1→AV2
2:TV→AV1→AV2→SVHS 3:TV→AV1→AV2→SVHS
→YUV 4:TV→AV1→AV2→YUV
5:TV→AV→SVHS 6:TV→AV→SVHS→YUV 7:TV
→AV→YUV
2 VIDEO OUT CVBS
3 PIN 5 NTSC
VIDEO输出跟屏幕或TV (CVBS/IF)
管脚功能配置
(VOL1/VOL2/NTSC/DVD/MUTE/5060/MUTE2)
4 PIN 7 VOL1
管脚功能配置
(VOL1/VOL2/NTSC/DVD/MUTE/5060/MUTE2)
5 PIN 8 MUTE
管脚功能配置
(VOL1/VOL2/NTSC/DVD/MUTE/5060/MUTE2)
6 YC/DVD ON ON/OFF
4)SERVICE 4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VP 38
OSD上下位置(范围:7~63)
1 HP 12
2 MENU TITLE 3
3 YUV HS 31
7
OSD左右位置(范围:0~30)
改变菜单上下BAR条颜色(范围:0~63)
YUV 行中心(范围:0~63)
Page 8

4 YUV OSD HS 12
YUV OSD水平中心(范围:0~30)
5 OSD L 0
6 SC .BRI 8
OSD 输出对比度 (范围:0~3)
水平亮线的亮度(0~63)
5)SERVICE 5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IF 38.9
1 DK ON
2 I ON
3 M OFF
4 BG ON
5 AUTO SOUND ON
6 SIF PREFER BG
中频: 38.0MHZ、38.9MHZ、45.75MHZ、58.75MHZ
伴音制式选择 ON/OFF
伴音制式选择 ON/OFF
伴音制式选择 ON/OFF
伴音制式选择 ON/OFF
自动搜台伴音制式自动识别 ON/OFF
自动搜台优先选择的伴音制式 BG/DK/I/M
6)SERVICE 6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POW 1
选择交流开机时的状态(0:二次开机 1:总是开机2:
记忆开机)
1 LAN CHOICE ON
2 LOGO OFF
3 SAVER OFF
4 POWER ON TIM 8
5 AKB ON
6 NBL ON
选择语言:OFF:只有英文,ON:中、英文
厂标开关 ON/OFF
屏保功能选择: OFF:无 ON:一行LOGO
开机延时时间 (范围:6~15)
自动白平衡功能 ON:打开 OFF:关闭
取消检测线 ON:取消 OFF:不取消
7 PWL 15 0~15
7)SERVICE 7 页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0 S-CON 15
1 S-BRI 18
2 S-COL 30
3 S-SHA 32
4 S-TIN 16
副对比度 0~63
副亮度 0~63
副色度0~63
副锐度0~63
副色调0~31
5 YDL PAL 2
6 YDL NTSC 2
7 YDL AV 4
8 CATHE 8
8
PAL 制亮度延时
N制亮度延时
AV 亮度延时
阴极电压调整 (范围:0~15)
Page 9

8) 图像状态预设:进入方法:在ADJUST状态下按 P.P 键进入,按工厂键或MENU键退出。
(MILD/STANDARD/DYNAMIC)
项目号 名 称
初始值 预置值
说 明
MILD DYN. STD.
1
RIGHT 75 75 50 预设亮度(范围:0~100)
2 CONTRAST 50 100 75 预设对比度(范围:0~100)
3 COLOR 30 75 50 预设色度(范围:0~100)
4 SHARP 25 75 50 预设清晰度(范围:0~100)
3)、工厂标志显示设置
工厂标志分为两行:
两行用户都可以自定义(用户自定义最多可设置16个字符)。并且可以分别设置字型大
小、颜色、上下位置和左右位置。如果将SERVICE 6中“ LOGO”设 为“ON”,在POWER
ON和无信号时就会出现相应的LOGO。
操作说明
• 用“HOLD”键直接进入调整状态。用户普通遥控器没有HOLD键,此时可按如下
操作进入LOGO调整状态:在AV状态下,按显示键显示“AV”的屏显信息后再直
接依次输入密码6483就可进入,按待机键退出。
• 工厂标志的设置菜单分提示行和两行的LOGO行;提示行提示操作的按键; LOGO
行,按 0,1,2,3,4,5,6,7 数字键与 “VOL+/VOL”P+/P-” 进行编辑
• 字库:A~Z,a ~ z,0~9,?,. ,│,@,*,#,/,+,- ,空
• 按1键切换当前编辑的行.
• 按2修改当前行的颜色
• 按3修改当前行的大小
• 按4,5左右移动当前行
• 按6,7上下移动当前行
• 可用数字“0”键清除当前设定的字符。
• 按V+/V-键选择要编辑的字符,按P+/P-键改变字符的值
• 工厂标志的设定为“所见即所得”,显示内容行所显示的其余内容、颜色、大小
和位置与正常显示时完全一样。这样在调整的时候就可以直观地见到调整后所能得
到的效果。
• 两行显示内容的设定,请不要设成重叠,以防出现显示异常。
• 在调整V POS时,菜单有时会出现闪烁的情况,这并不影响开机时LOGO的显示。
4)、工厂自动调试的实现
注:在BUS OPEN状态时,不响应任何按键。
按前面的方式进入”BUS OPEN”状态后, CPU就将总线的控制权交给自动调试仪器
9
Page 10

(自动进入“BUS OPEN”状态),自动调试仪器就可以通过总线向解码芯片发送数据进行调
试,调好之后必须将数据存到相应的EEPROM地址。按”RETURN”键, CPU将回到”B/W
BALANCE”状态,重新接管总线。有关的自动调试的解码片及EEPROM的地址数据如下:
EEPROM的片地址: 写地址:A0H 读地址:A1H
解码片的片地址: 写地址:8AH 读地址:8BH
名 称 对应EEPROM中副地址 对应解码片中副地址 最大值
R.DIR 0FH 16H 3FH
G.DIR 10H 17H 3FH
B.DIR 11H 18H 3FH
R.CUTOFF 0DH 14H 3FH
G.CUTOFF 0EH 15H 3FH
第三章 电路原理分析
一、电源部分
电源电路主要由振荡电路、稳压电路、待机电路、整流电路几个部分组成。
1. 振荡/稳压电路
振荡/稳压电路由专用集成电源控制电路 FSCQ0765 组成。FSCQ0765 具有耐压 650V
的电流检测型场效应管,并有过压、过流过热保护功能 。当芯片表面温度高于是 150
时自动关断输出以达到保护 IC 不会过热而烧坏。FSCQ0765 的 3 脚既是供电脚又是欠
压与过压的保护检测端。当 3 脚电压高于 12V 而低 24V 时 FSCQ0765 启动输出端正常
输出。当 3 脚低于 12V 与高于 24V 时输出端停止输出, FSCQ0765 停止工作。当电源开
关闭合后 220V 经过 VD503-VD506 的桥式整流后形成脉动电压,经过 C507(150UF)
电容滤波后形成约 300V 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通过开关变压器 T501 的 1-3 绕组加
到电源控制集成电路 FSCQ0765 的 1 脚。在开机时 220 伏电压经过 VD508 整流再通过
启动电阻分压后对 C517 电容充电。当 C517 电容两端电压达到 12V 时 FSCQ0765 的 3
脚电压达到 12V,FSCQ0765 的内部电路开始起动。振荡电路开始工作,振荡信号经过
驱动电路加到内部场效管的栅极,场效应管导通,整个电源开始工作。开机后 7—8 绕
组产生脉冲经过 VD512 整流后为 FSCQ0765 的 3 脚提供工作电压。光电耦合器 N504
组成稳压控制电路开,关变压器 T501 输出的电压误差信息经过光电器 N504 传给
FSCQ0765 的 4 脚从而调整 FSCQ0765 的振荡频率达到调整稳定电压的目的。
2. 待机控制电路
主芯片的①脚为开机与侍机控制电路。当侍机时主芯片①脚为低电平,V504截
止从而使V542截止断开8V与5V电压输出,(注:行场、TV中频供电全部断开)主芯
片的行场以及信号部分停此工作,当V504截止时别一路VD563的负极对地电位升高,
0C
10
Page 11

即光电耦合器的(N504)1脚电压上升而光电耦合器2脚电压不变这样一来光电耦合
器的1脚对2脚电压升高加大了光耦的导通程度,光耦的次级4脚控制FSCQ0765的4脚,
电压下降改变FSCQ0765进入准谐振工作状态。此时FSCQ0765的3脚电压在11—12V
之间开关变压器输出电压大幅下降从而使待机功率大大减小。开机时主芯片的①脚电
压为高电压其相关的电路与待机时的工作状态相反,电压正常输出。
二、 小信号处理电路原理分析
1. 高频头调谐电路。
高频头调谐电路主要是根据客户所选看的电视节目。从天线口进来的所有电视频道信
号(射频)完成选频、高放、混频以获得被选电视台中频信号并且给予中频放大,然后输出
给下一级中频信号处理电路。由高频头 IF 脚输出的中频信号经过 R304、C308 耦合到预中
放 V308 放大,又经过 C311 耦合送到声表面滤波器 Z301,从而输出 38MHZ 为中心的电视信号.
分别输入到主芯片的 23、24 脚并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带有中频自动增益控制)同步视频检
波处理。
主芯片 37 脚外接的 C326、R322 为内部中频锁相环路的滤波电路。高频 AGC 控制信
号从主芯片的 27 脚通过 C313 滤波 R316、R317、R318 分压后输入到高频头的 AGC 控制端
对高频放大器的增益进行控制。
主芯片的 10、11 脚为高步头波段切换,10、11 脚的电压状态直接控制高频头处于 U、
VH、VL 波段详见下表:
引脚
状态
电压(V)
10
VL
5
VH
0
UHF
5
11
0
5
5
高频头的 TU 端为调谐电压输入端,由主芯片的 4 脚输出电压从高到低(从 5V 到 0V)
经过 R701、R701A 分压后对 V701 进行控制使 V701 的极电集输出电压从 0—30 经 C705、
C706、C707 电容滤波,R705、R706、R707 电压加到高频头的 TU 端控制高频头接收不同
的信号。每一个波段从低频到高频相对电压也从 0—30V 变化,各频道的信号从高频头的 IF
脚输出。
2. 中频信号/小信号处理电路。
中频小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由超级芯片(内部含 CPU 和解码电路)OM8371 及外围电路
组成。本 IC 具有小信号处理与微处理器一体的特点,与其它芯片相比,还具有彩色图象质
量好,外围元件及可调元件少的特点。
a. 中频信号处理电路。
中频信号从解码的 23、24 脚输入后经解码的内部电路进行同步检波后得到复合视
11
Page 12

频信号,在经内部视频放大电路从 38 脚输出。从 38 脚输出的视频信号经 R351 送到
V351 进行绶冲放大后经 Z351 陷波器后分两路:一路经过 R365 、C364、解码的 40 脚
输入 IC 内部,别一路通过 V801 射随后用于电视机输出复合视频信号 CVBS。
b.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分晰。
中频信号经解码处理后产生的 RGB 三基色信号从解码的 51、52、53 脚输出到视
放板上,最后被放大的 RGB 三基色信号去驱动 CRT,使还原出清晰的图像。
c. 伴音处理电路分晰。
经过解码电路处理后从解码的 44 脚输出伴音信号。经 R375、C121;R374 、C123、
分为两路信号分别送到伴音功放 IC 的 6、8 脚,经伴音 IC 的放大以及处理输出两路伴
音(分别是 2 与 4 脚,10 与 12 脚)到扬声器还原出高品质的伴音。
3、按键控制电路及遥控电路。
用户按遥控器上相应的按键时,红外接收器就会接收遥控器信号并经过内部解码、
处理后控制相应的电路完成相应的操作。
在用户按下不同键位时,主芯片的 6 脚便可以得到相应的不同电压值,此时内部的
微处理器 A/D 变转电路便对 6 脚的电压值采样、量化、PCM 编码,跟据不同的二进制
数组,可实现相应的功能。
三、 行扫描电路
主芯片的 33 脚输出的行频信号经过 R452 加到行推动管 V450 的基极,由于 V450 基
极所加入的的行频驱动信号是方波,所以 V450 工作在开关状态。经 V450 放大倒相后,行
脉冲以反极性激励方式经行推动变压器 T450 次级送到行管 V451 的基极。其中当 V450 饱
和导通时 T450 储能,当 V451 截止时 T450 向 V451 释放能量。为保证 V450 工作在充分饱和
与充分截止状态,以使输出有足够的功率,其集电极工作电压由 24v 电压加到 V450 集极电。
T450 的次级控制 V451 行管导通与截止。因 B+电压从高压包的 2 脚进、1 脚出。所以当 V451
导通时 B+电流从高压包的 1-2 线圈通过,产生电磁场,通过电磁感应原理高压包输出所需的
不同电压。
12
Page 13

一、原理框图
高 频 头
声表面
110/130V 26V 14V 12V
按键板 遥控器接收
TC4053
AV 开关
飞利蒲超级芯片
第四章 电视原理框图
RGB
OM8371
伴音功放
ANXX
场输出
LAXX
灯座板
行输出
EEPROM
24CXX
RGB
C R T
信号发射
OUT OUT OUT OUT
电源电路(开关电源)
13
电视遥控器
Page 14

AV 伴音
2/4/15/11
RF 伴音
AV 伴音
1/12
AV 换转 IC
4052.N121
3/13
6\8
伴音功放
AN75XX
扬声器
二、 信号流程图
RF 信号
RF
高频头 A101
IF
预中放 V308
44
带音效时
RF 伴音
带音效时
3/5
3/13
音效 IC 、
TDA9859
121
带音效时 伴音
15/18
V121
V122
伴音
AV 信号
视
频
15
AV 转换 IC
801
预中放 V308
21\22 33
1/32
场 IC
LA7804X
7/26
CRT 的场偏
转
伴音
带音效时
S 端子信号
Y
C
11
IF
CVBS/Y
42
23、24
46\47\48
43
主芯片
OM8371
38
V 信号 H 信号
1/7
视
频
V351V352
行激励变压
Y U V
YUV
2/3
64
6
器
V 信号
视
频
V801
视
频
视频音频输
H 信号
行管
H 信号
高压包
出
高压
高压加到
CRT
SDA/SCL
控制面板
遥控
H 扫描信号
接行偏转线
24C0X
702
遥控与控制
面板
51/ 52/ 53
RGB
CRT 小板放
大信号
RGB
CRT
14
Page 15

第五章 IC 内部框图
一、 主 IC OM8371 内部电路框图及引脚功能
内部电路框图
15
Page 16

引脚功能
16
Page 17

17
Page 18

18
Page 19

二、 电源 IC 内部电路框
IC 封装
19
Page 20

三、 伴音功放内部框图
IC 封装及其尺寸
20
Page 21

一、
第六章 典型故障检修流程
无电无光
是
保险丝与保险
电阻(R502)
是否烧坏。
否
检查 VD506—
VD506.C507.N
501 等元件
检查电源次级的 B+等负
载电压是否正常
行扫描部分或
主 IC OM8371
坏
正常
不正常
检查开关电源
部分
是
更换二极管 各个负载问题
正常
不正常
检查各端电阻
是否正常
检查整流管是
否击穿.
否
21
Page 22

二、
是 否
说明故障场振荡级
与场激励级
检查 R401 与
R402 是否焊接
不良与阻值变
大.
是 否 是
更换元件及修
复电路就可以
了。
查 N301 以及外
围元器件。
水平一条亮线
将 R401、R402 断开,用万表的 RX1
挡用红表笔接地用黑表笔触碰 N401
的 1 脚与 7 脚瞬间是否亮线打开。
检查场偏转线是
否接触好,N401
及外围元件。
场输出级故障
检查 N401 的 2 与
6 脚电压是否正常
否
检查 24V 电源
电压
22
Page 23

测灯丝电压是否正
常。
否
灯丝电阻开
路或是线路
检查 XS402 各脚电压
是否正常
断开
否
视放板上的
故障
三、
无光栅
检查视放板上的 G2
电压是否正常
正常 否
检查 V450 的基极的
推动电压是否正常
是 是
不正常 有 无
检查行输出
V451 基 极 与发
射极间是否有
电压。
正常
检察 N301 与
N301 到 灯 视
放板之间
检查行输出
V451 的 集 电极
电压是否正常
行推动级故
障检查 V450,
T450,R454
检查 N301 的
供电脚是否
正常供电。
偏高 偏低
正常 不正常
V451 开 路 或
是焊接不好。
行输出变压器
T451、V451 的集电
极与发 射极是否
有击穿漏电。
检查 N301 与
行振荡电路
及外围元件。
否
检查 N301 的 33
脚到 V450 的基
极之间是否正
常
不正常
更改不良元
器件或修复
相关电路
检查供电电
路
23
Page 24

四、
无 有
把 N161 的5 脚外接的
V173 集电极断,用开
红表笔接地黑表笔碰
触 6、8 脚扬声器里是
否有咯咯叫声
无 有
检查是否有 12.5V
电压.
供电电路问题。
有图无声
断开 C513、C517,用
红表笔接地,用黑表
笔碰触功放 IC6、8 脚
扬声器里是否有咯咯
叫声
无 有
功放电路没有问题,
应检查 N301 及伴音
有关的外围元件。
伴音静音电路问题,
检查 V173 以及外围
电路
161 以及外围元件
问题
24
Page 25

五、
是
否
故障解出
正常 否
301 的问题
不正常
黑白图象正常但无彩色
信号
调整(色饱和度)与电视制式
图象画面彩色是否可以正常
检查 N301 的 58\59 脚工作是
否正常
检查 58\59 脚的外围元器件
(例如 X761、C761、C762)
是否正常
更改有问题的元器
件。
正常
检查 N301 与其它外围元件,
有问题的更换 OK。
25
Page 26

第七章 电路原理图
COLOUR TV SCHEMATIC DIAGRAM
4321
MODEL: PH03VS-21
D
A1
1
2
3
C1101
47uF/16V
R701
1.2K
R702
2K
R703
2.7K
R704
5.1K
R705
6.8K
+
10u/10V
+
+
+
VD504
5
VD503
RL207
C502
220K / 1/2W
L505
0.5uH
R1015
1.5K
C301
BL
BH
1000pF/1KV
1000pF/1KV
PD15
R501
47uF/50V
1
2
3
121
A101
ET-5CE-K04
IF
MB
BL
BH
TU
AGC
VLVHU
LLH
C504
C503
1000pF/1KV
VD508
J
R507
120K
1
R508
120K
N501
FSCQ0765RT
112233445
C514
1
2
3
XS701PD12
2
C505
1000pF/1KV
C506
+
XS702
+3.3V
R301
100
R302
100
C707
0.1u
H
HH
VD506
RL207
VD505
RL207
C518
CT7 Y1-250VAC-470pF
5
R515
2.4K
1
2
3
4
R709
10K
C721
1000P
150uF/400V
ET24
VD509
HZ4A2
C511
0.1uF
VD5111N4148
R514
1K/1W
L502
RM
VD1775
+
A3
A4
SW01
P+
SW02
P-
SW03
C
B
QHXC-63C
AC127V-AC240V 50Hz
A
V+
SW04
V-
SW05
TV/AV
SW06
MENU
C302
0.01u
C303
4.7u/16V
C304
4.7u/16V
C307
10u/16V
RL207
R502
MF72-2-7Ω-M
1
L511
2
PS501
MZ72-14RM
0.22uF/250VAC
L501
ET24
C501
0.22uF/250VAC
XS501
1
F501
2
SW501
T3.15AL250V
KDC-A11
C512
1000p/2KV
VD514
IN4746A
+5V
C743
100uF/16V
+
C744
0.01u
R721
3.3K
C723
C723A
0.01u
8
WP
n.c.
A2
Vss
+130V
47uF/16V
Vdd
+
N702
7
PTC
24C08
R723
100
6
SCL
5
SDA
R724
100
+5V
R736
R737
3.3K
3.3K
R708
47
R703
10K
uPC574
R707
10K
C309
0.1uF
R304
56
R317
15K
R318
27K
C507
+
VD512
FR154
C510
33nF
C517
10uF/50V
R704
C703A
10K
0.01u
+
C703
N703
22uF/50V
R706
R705
10K
10K
VD300A
MTZJ5.1
R513
8.2 / 1/4W
VD510
FR154
R512
2.7K
C513
470pF
1
R300A
22/1W
23
C705
0.1uF
R308
680
R306
1K
R305
120
N504
BPC817
V701
PH2369
R311
L302
1uH
V308
2SC1674
+8V
T501
BCK40-1829A
1
3
7
8
R519
12M/1W
C535A
CT7 Y1-250VAC-1000pF
33
C311
10nF
** ** ****** **** **
C706
0.1uF
C308
1000pF
R316
680
1
4
+3.3V
R735
R728
3.3K
3.3K
R722
3.3K
R702
3.3K
R731
4.7K
R733
4.7K
C701A
120pF
C701
120pF
R701
R701A
5.6K
2.2K
+8V
Z301
K2974
1
5
4
2
3
R531
1K
R541
C521
1K
470p/1KV
16
+
C522
VD521
1000uF/25V
FR154
C523
10
470p/2KV
15
14
C527
12
13
11
470P/1KV
FR154
470P/2KV
VD524\
HER308
FR154
VD522
VD525
C529
330uF/35V
C524
1000uF/25V
C543
470p/1KV
+
C525
VD543
470uF/16V
FR154
C528B
220uF/160V
+
R556
22K 2W
+26V
+
C530
VR501
B-20K
R540
2.2K
C732
0.01u
C331
0.22u
C333
L331
47uF/10V
+8V
+
10uH
C332
0.01u
C334
0.22u
C335
2200P
+
C337
R331
1uF/50V
15K
C339
C338
2.2uF/50V
0.1uF
+
C340
+
4.7uF/50V
R401
100
C401
R402
1000P
100
C402
1000P
R411
39K
C411
0.1uF
C321
3300P
+
C322
10uF/16V
C324
4700P
R321
2.7K
+
+12V
+
V542
2SB892
R548
10K
110V
R560
1.2K
R539
51K
VD561
IN4148
R539A
51K
VD544
IN4148
C544
R543
10K
0.1uF
K
R
A
C336
4700P
C313
2200P
C323
820P
C325
4.7uF/15V
TL431LP
V5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VD563
HZ4B2
R544
1K
2SC1815
Standby
SCL
SDA
Tuning
System
Key
Vol.1
MUTE
Vss C/P
Band1
Band2
VssA
SECPLL
Vp2
DECDIG
PH2LF
PH1LF
Gnd3
DECBG
AVL/EWD
VDRB
VDRA
IF1
IF2
IREF
VSC
Tuner AGC
AUDEEM/SIF1
DECSDEM/SIF2
Gnd2
SNDPLL/SIFAGC
AVL/REFO
R545
22/2W
2
+5V
VD562
IN4148
V504
R743
100
N301
TDA93XX/OM8371
R581
560
R546270/2W
2
N505
KA7805
R561
27 1/4W
C537
0.01uF
AUDOUT/AMOUT
R580100/2W
2
V571
2SD400E
N502
KA7805
R511
10K
XTALout
XTALin
OscGnd
Blanking
INSSW2
CHROMA
CVBS/Y
CVBSINT
IFVO/SVO
AUDEXT/QSSO
470uF/16V
VD571
8.2V
VD572
1N4148
OUTIN
+
C572
100uF/10V
VD564
MTZ3.3
1
H-Gnd
1
HV
2
FOCUS
3
SCREEN
C943
GND
4
1
190V
2
CRT GND
3
HEATER
GND
4
XS801
Vout
4
Lout
3
2
Rout
1
V1-in
4
L1-in
3
2
R1-in
1
XS1801
Vi2
1
1
2
2
3
3
4
Li2
4
Ri2
A5
XS861
Y
C
YUV
1
2
3
4
Cb
Y
Cr
XS403
4
L412
3
DY
2
1
XS402
1
190V
+190V
2
CRT GND
3
HEATER
GND
4
1
HV
2
FOCUS
3
SCREEN
GND
4
R925
R935
1
R915
15K/2W
2
2
2
R472
0.47/1W
R470
0.47/1W
C4566n8/2KV
VD912 ISS244
R912
C912
1K
VD922
ISS244
C922
470pF
VD932
ISS244
C932
470pF
C8611000pF
BSC24-01N40
1uF/50V
1uF/50V
VD913
R918
2.7K
BAV21
V912
BF421
R922
1K
V922
BF421
R932
1K
V932
BF421
C116
47uF/16V
V121
2SC1815
R128
1K
C825
C824
470pF
+
C827
+
C826
470pF
C811
47uF/16V
+
R861
100
T451
R928
2.7K
R938
2.7K
VD923
BAV21
VD933
BAV21
+
+8V
R131
4.7K
V122
2SC1815
R129
1K
C813
+
1uF/50V
+
C815
1uF/50V
+
C823
47uF/16V
R825
1K
R825A
10K
R827
1K
R827A
10K
R815
100
HV
FO
SC
R460
1K 1/4W
8
C460
0.1uF
470pF
V911
2SC2482
R913
C911
470
470pF
R914
47
VD911
1N4148
V921
2SC2482
C921
R923
470pF
470
R924
VD921
47
1N4148
V931
2SC2482
C931
R933
470pF
470
R934
VD931
47
1N4148
R133
4.7K
L452
37uF
1
R482
R466
1K/1W
1K
R4802/1W
7
6
VD470
5
FR154
3
VD471
FR154
4
1
VD451
10
RU4DS
VD452
2
RU4C
L453
+
120uH
C458
10uF/160V
CRT
B
G
R
1000pF/2KV
+
C941
10uF/250V
R801
68
C804
R802A
10K
+
R802
1uF/50V
1K
+
R803
C806
1K
1uF/50V
R803A
10K
R816
1K
R816A
10K
R818
1K
R818A
10K
XS895
R824
100
XS893
+8V
R463
5.6K
R745
47K
R732
3.9K
+12.5V
R161
R741
R742
3.3K
3.3K
64
IRin
63
AV2
62
AV1
VddP
Reset
VddC
VpE
VddA
Bout
Gout
Rout
BCLin
B2/Uin
G2/Yin
R2/Vin
Gnd1
Vp1
PLLIF
EHTO
FBISO
H. out
+
C532
OUTIN
+
C536
10uF/10V
47uF/16V
L753
C755
10uH
2.2uF/16V
61
+
C756
60
0.1u
59
X761
12MHz
58
C762
C761
57
33pF
33pF
56
55
L751
C751
10uH
10uF/16V
54
+
C752
R383
0.1u
100
53
R382
100
52
R381
100
51
R380
220
50
C464
10uF/16V
49
+
C374
48
0.022u
C373
0.022u
47
C372
0.022u
46
45
44
C366
1000P
43
C365
42
0.047uF
41
40
L361
C361
10uH
100uF/16V
39
38
37
36
35
34
33
C573
+
+8V
+
C362
0.022U
+8V
C326
R322
0.1u
390
R483
8.2K
R484
C481
1K
1000P
C391
0.1
C483
R487
10P
27K
R451
2.2K
+8V
C574
0.01uF
+5V-2
+5V
C571
0.01uF
+3.3V
47uF/35V
R450
8.2K
1.8K
R162
10K
+
C163A
10uF/16V
1N4148
+
C745
22uF/16V
+3V
R455
10K
R370
+8V
R371
5.6K
2.2K
R398
+8V
4.7 1/4W
V351
R351
220
2SC1815
VD483
8.2V
+8V
R403
1.8K
INV IN1VCC 12PUM P UP3VCC 14VOU T5VCC 26NON -I NV IN
C403
C405
0.033uF R407
R405
1.8K
180/500V
+15V
R456
100K
C435
+
270K
C437
0.1uF
+
C438
470uF/16V
VCC1CH1 OU T+2GND (C H1O UT3CH1 OU T-4STA ND BY5CH1 IN6GND7CH2 IN8VOL UM E9CH2 OU T(- )10GND (C H2O UT )11CH2 OU T-
C161
1000uF/50V
+
C162
0.1uF
R163
2.7K
R734
1K5VVD734
2SC1815
R172
47K
R353
330
N401
LA78041
VD401
RGP10D
-15V
R457
10K
V433
C439
2SC
0.1uF
R459
R458
39K
1k
V173
C406
100uF/25V
R175
33K
Q452
2SC1015
R354
220
VR431
50K
+
100uF/16V
+
C352
R435
18K
Z351
XT-6.5/6.0/5.5
R426
6.8K
1N4148
R173
68K
R815A
C364
0.047uF
L351
8.2uH
VD171A
C461
2200pF
10uF/50V
R174
270K
R434
220
R848
75
75
R852
75
R375
4.3K
R374
4.3K
7
C404
0.22u
R404
1
1 1/4W
VR432
10K
R436
39K
N161
AN7522
L
R
XS162
12
XS161
+
C163
C172
+
10uF/16V
V171
2SC1815
R464
220K/0.25W
TO XS893
C121
10uF/16V
10uF/16V
R365
390
R366
430
180
C408
0.033uF
R406
1
1/1W
R431
2.7KR438
R433
2.7K
C157
C153
+
+
4.7uF/50V
4.7uF/50V
R158
R157
C158
4.7K
VD171
1N4148
R445
5.1 1W
8.2K
5600
100/1/4W
+24V
2SC2383
L441
410uH
R486
V450
R485
10K/1/4W
180V
1000P/500V
1
100pF/500V
22uF/250V
C452
G
R
IK
GND GND
+8V
C482
C477
220K/1/2W
+
R454
270
2
R453
1K/1/2W
C451
3900pF/500V
+8V
R452
100
2
+
C446
6.8uF
C154
R154
4.7K
5600
R153
8.2K
C171
47uF/16V
+
R171
33K
1
2
3
4
+
+
C123
R430
10 1/4W
+
C430
47uF/35V
R432
4.7K
V431
2SA
V432
D880
VD431
1N4148
A2
L
1
2
1
2
R
5
5B
B
4
4
G
3
R
3
2
2
IK
1
1
+
C807
10uF/16V
N801
TC4053
C871
10uF/16V
16
Rin2
VDD
+
15
Rin1
Rout
14
Vin2
Lout
13
Vout
Lin2
12
Vin1
Lin1
R126
10K
11
10
VEE
B
9
VSS
C
TV
AV1/SCART/S-VHS/YUV
AV2
PIN5: LOW LEVER = S-VHS HIGH LEVER =AV1
+
C466
4.7uF/160V
VD436
RGP15J
R473
R473B
0.47/1W
VD472 RGP10D
+15V
C475
0.01U
C472
0.01U
100uF/25V
-15V
T450
L450
LF-05
C453
47uF/35V
2SC5296
+
INH6A
V451
R467
22K
C471
+
R931
+8V
+
100uF/25V
R911
470
R921
470
470
C942
560P
R806
47
V801
2SC1815
R805
1K
1
2
3
4
5
R127
7
8
INH
PIN62 PIN63
1 1
0 0
0
C474
VD941
HZ9A3
10K
ABC、、
C467
0.47uF/250V
C455
9n1/2KV
15K/2W
15K/2W
C457
36n/400V
+B
D
C
B
A
TDA93XXTDA9341TDA9351TDA9361TDA9381注:表示、、和,这些都可应用于此电路板上。
1 2 3 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