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q T420, TL550, T650 User Manual [zh]

互動式顯示器 使用手冊
T420 TL550 T650

免責聲明

對於本文件之任何明示或暗示內容,BenQ Corporation 不做任何保證。 BenQ Corporation 保留修改或變更本文之權利,並且修改或變更內容將不另行通知。
著作權
儲存於檢索系統或翻譯成任何文字或電腦語言。
目錄
免責聲明............................................................................... 2
著作權.................................................................................... 2
安全警告與注意事項 ........................................................ 5
重要安全說明...................................................................... 6
本顯示器 LCD 面板注意事項 .................................................... 6
遙控器安全注意事項 .................................................................... 7
電池安全注意事項......................................................................... 7
包裝內容............................................................................... 8
選購配件........................................................................................... 8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 9
前面板 ............................................................................................... 9
後面板 ........................................................................................... 10
輸入 / 輸出端子 ........................................................................... 11
遙控器 ............................................................................................ 13
使用遙控器 ................................................................................... 14
3
安裝顯示器 ........................................................................ 15
壁掛安裝顯示器 .......................................................................... 15
連接音訊 / 視訊訊號 .................................................................. 18
連接觸控模組............................................................................... 25
連接電源........................................................................................ 26
使用觸控螢幕.................................................................... 27
校正觸控螢幕............................................................................... 30
使用觸控螢幕的重要說明........................................................ 30
基本操作............................................................................. 31
開啟或關閉顯示器...................................................................... 31
鎖定 / 解除鎖定控制 .................................................................. 31
切換輸入訊號............................................................................... 31
調整音訊音量............................................................................... 31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32
OSD 功能表概覽......................................................................... 32
4
OSD 功能表操作 ......................................................................... 33
圖片功能表 .................................................................................. 34
聲音功能表.................................................................................... 35
選項功能表.................................................................................... 36
設定功能表.................................................................................... 38
產品資訊............................................................................. 40
規格 ................................................................................................. 40
支援的輸入訊號解析度............................................................. 43
支援的 PIP 輸入訊號組合 ......................................................... 44
PIP 模式中的支援訊號來源與解析度 .................................. 45
疑難排解............................................................................. 54

安全警告與注意事項

安全警告與注意事項
本產品必須接地 為確保操作安全,您必須僅將 3 針 腳插頭插入至標準 3 針腳電源插 座,以透過標準家庭電路將產品有
效接地。產品必須使用三芯延長線 並正確連接電源,以將產品電源接
等邊三角形圖示當中的閃電箭頭符 號,意在警告使用者產品機殼內部會 產生非絕緣的 「危險電壓」,且強度 足以導致人員觸電的風險。
等邊三角形圖示當中的驚嘆號,意在 警告使用者該裝置附有重要的操作與 維護 (維修)文字說明。
電源供應器主插頭應隨時保持容易操作的狀態。AC 電源插座 (主插座)應安裝 於設備附近,以便使用。若要從 AC 主插座完全拔下此設備的電源線,請從 AC 電源插座拔下電源線插頭。
請勿將此顯示器置於不平坦、傾斜或不穩定的表面 (例如手推車),因為這可能 導致傾倒,或是造成自己與他人受傷。
請勿將此顯示器置於靠近水域之處 (例如 SPA 或水池),或是置於會將水潑灑或 噴濺到顯示器的位置 (例如將顯示器放在開著窗戶且會飄進雨水之處)。
請勿在缺乏良好散熱或空氣循環的密閉空間中安裝此顯示器,例如緊閉的櫃子 中。為了便於內部散熱,請在顯示器四周預留適當空間。請勿擋住顯示器上的任 何開口或通風口。顯示器過熱可能導致發生危險和觸電。
僅應由合格技師負責安裝本顯示器。若未正確安裝本顯示器,則可能導致人員與 顯示器本身發生傷害或損害。請定期檢查安裝作業並執行維護,以確保最佳運作 狀態。
僅使用經廠商核可或建議的配件來安裝本顯示器。使用不當或不適合的配件,可 能會導致顯示器摔落而造成嚴重的人員傷害。確定安裝表面與固定點的強度足以 支撐顯示器重量。
為了減少觸電的危險,請勿移除產品外殼。使用者不得自行維修內部零件。請由 合格的服務人員負責維修工作。
為了避免造成人身傷害,使用前請先固定顯示器或安裝桌面支架。
地。電源延長線連接錯誤是造成致 命危險的一大主因。
產品正常運作並不表示電源插座已 接地,或是安裝過程一切安全無 虞。為了安全起見,若您對於是否 有效將電源插座接地有任何疑慮, 請洽詢合格的電工技師。
5
6

重要安全說明

重要安全說明
1. 請閱讀這些說明。
2. 請妥善保存這些說明。
3. 請留意所有警告。
4. 請遵循所有說明。
5. 請勿在靠近水域之處使用此裝置。
6. 僅使用乾布進行清潔工作。
7. 請勿擋住任何通風口。請根據廠商提供的說明進行安裝。
8. 請勿安裝在任何靠近熱源之處,例如散熱器、暖氣空調設備、暖爐或其他會產
生熱的裝置 (包括放大器)。
9. 請勿破壞極性或接地型插頭的安全設計。極性插頭具有兩個銅片,其中一個銅 片較另一個銅片寬。接地形插頭具有兩個銅片,另外附有一根接地針。寬銅片 或隨附接地針是因安全考量所設計。若提供的插頭與您的插座不符,請洽詢電 工技師來更換舊插座。
10. 請保護電源線使其不受踩踏,或從插頭、插座,以及裝置連接插頭或插座處加 以刻意擠壓拉扯。
11. 請僅使用廠商指定的附件 / 配件。
12. 請僅使用廠商指定或與裝置一同販售的手推車、支架、三腳架、掛
架或安裝台。使用手推車來裝載移動裝置時,請小心避免傾覆而導 致人員受傷。
13. 發生雷暴或長期不使用時,請拔下裝置的電源插頭。
14. 請由合格的服務人員負責所有維修工作。若裝置發生諸如以下的各種損壞狀
況,則必須送修:電源線或插頭損壞、潑濺到液體或遭物體重擊、裝置遭雨水 淋濕或受潮、操作異常或摔落。

本顯示器 LCD 面板注意事項

本顯示器的液晶顯示 (LCD) 面板採用極薄的玻璃保護層,若遭到敲擊或受壓,則
容易出現裂紋、刮痕或裂痕。液晶基板在受到過大壓力或處於極端溫度時,亦容 易發生損壞。請小心處理。
• LCD 面板的反應時間與亮度依周遭環境溫度而異。
請勿將顯示器置於日光直射或可讓日光投射於 LCD 面板之處,因為高熱可能會
導致面板和顯示器外殼損壞,且處於陽光照射時會使螢幕畫面難以看清。
• LCD 面板是由眾多的獨立像素所組成,這些像素用以顯示影像,且是根據設計規
格而產生。其中 99.9% 的像素皆正常運作,但有 0.01% 的像素會維持恆亮 (紅 色、藍色或綠色)或恆暗。此為 LCD 技術的先天限制而並非缺陷。
如同電漿顯示器 (PDP) 和傳統 CRT (陰極射線管)螢幕般,LCD 螢幕容易產生
「磷質烙印」或 「影像殘留」現象,而在螢幕上會出現固定線條和殘影。為了避
免上述現象使螢幕損壞,靜態影像 (例如 OSD 功能表、電視台標誌、固定 / 非 作用文字或圖示)的顯示時間請勿超過兩小時。請不時變更顯示比率。請盡量使
影像填滿整個螢幕畫面,以避免出現黑色長條。避免長時間以 4:3 的顯示比率來 顯示影像,否則螢幕上可能會出現兩條垂直線型態的烙印痕跡。
注意:在某些情況下,外殼玻璃內側可能會出現冷凝狀況,此為自然現象且不會
影響顯示器的操作。此冷凝現象通常在正常操作約 2 小時過後便會消失。
重要安全說明

遙控器安全注意事項

請勿讓遙控器直接受熱、受潮或接近火源。
請勿摔落遙控器。
請勿讓遙控器接觸到水或受潮。否則會導致故障。
確認遙控器與產品的遠端感應器之間無任何阻礙物。
長期不使用遙控器時,請取下電池。

電池安全注意事項

使用的電池類型不當可能會導致化學物質滲漏或爆炸。請注意以下事項:
放入電池時務必確認電池的正負極方向正確無誤,如同電池槽中所標示。
各種電池類型皆具備不同的性質。請勿混用不同類型的電池。
請勿混用新舊電池。混用新舊電池會縮短電池壽命,或導致舊電池的化學物質
滲漏。
若電池故障,請立即更換電池。
電池滲漏化學物質可能會導致皮膚刺激。若電池滲漏出任何化學物質,請立即使
用乾布擦拭乾淨,並且更換電池。
產品隨附電池的使用壽命,會因各種不同的儲存環境狀況而縮短。初次使用電池 後,請在 3 個月內便更換一次電池。
針對電池棄置或回收作業,可能存有當地的相關規定限制。請洽詢當地法規或廢 棄物供應商。
7
8

包裝內容

包裝內容
開啟產品包裝並檢查內容。若發現任何品項遺失或損壞,請立即聯絡經銷商。
YPbPr
LCD 顯示器
4 AAA 電池
根據購買國家 / 地區而定,供應的電源線類型可能與圖中所示不同。
丟棄產品包裝之前,請檢查包裝盒內是否遺留任何配件。
請勿讓幼童或嬰兒接觸到塑膠袋。
電源線
快速使用指南 光碟
D-Sub
15 針腳)纜線

選購配件

除標準包裝隨附品項外,亦可個別購買下列的選購配件:
(針對 T420/TL550
桌面支架
(針對 T650
遙控器
USB 纜線
(針對 T650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前面板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1
9
T420
編號 名稱 說明
1
遙控器感應器 / 周圍 環境光感應器 / 電源感 應器
11
接收遙控器發出的指令訊號。
啟用 「周圍環境光感應器」功能時,會自動偵測顯示器
周遭的環境照明狀況,並且調整螢幕亮度。
顯示器操作狀態指示燈號:
- 電源開啟時會亮起綠燈。
- 電源關閉時會亮起紅燈。
- 顯示器處於 「待機省電模式」時會亮起紅燈。
- 顯示器處於 「待機標準模式」時會閃爍紅燈。
- 主電源關閉時會熄滅。
TL550 / T650
10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後面板
T420 TL550
T650
1 2 3 4 5
編號 名稱 說明
ENTER/VIDEO
1
SOURCE MENU
2
選取視訊來源。
OSD 功能表中確認選取項目或進入子功能表。
開啟 OSD 功能表。
回到上一個功能表或離開 OSD 功能表。
/ / / 在 OSD 功能表中捲動瀏覽各個設定和選項。
3
電源按鈕 開啟顯示器電源或使顯示器進入待機模式。
4
電源指示燈 表示顯示器的電源狀態:
5
- 電源開啟時會亮起綠燈。
- 電源關閉時會亮起紅燈。
- 顯示器處於 「待機省電模式」時會亮起紅燈。
- 顯示器處於 「待機標準模式」時會閃爍紅燈。
- 主電源關閉時會熄滅。

輸入 / 輸出端子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11
T420
T650
T420
1 5 6 7 11 12 14 15 16
2 3 4 9 10
TL550 / T650
8
138
13
TL550
5 6 7 11 12 14 15 16
2 3 49 10 1
編號 名稱 說明
AUDIO IN (AUDIO1)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的音訊訊號 (例如電腦)。
1
AUDIO OUT (R/L) 將來自音訊或 HDMI 輸入裝置的音訊訊號,輸出至外部
2
裝置。
SPEAKERS (R/L) 將來自音訊或 HDMI 輸入裝置的音訊訊號,輸出至外接式
3
喇叭。
AUDIO IN
4
(AUDIO2/AUDIO3)
VIDEO IN (HDMI)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的 HDMI 訊號 (例如藍光光碟播放器)。
5
VIDEO IN (DVI-D)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的 DVI 訊號 (例如電腦)。
6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 (例如 VCR DVD 播放器)的音訊 訊號。
12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VGA IN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的類比 RGB 訊號 (例如電腦)。
7
VGA OUT 將來自 VGA IN 輸入的類比 RGB 訊號,輸出至另一部顯
8
示器。
RS232C IN/OUT 適合外部操控與多顯示器操作。
9
RS232C IN:接收來自電腦或另一部顯示器的控制訊號。
RS232C OUT:將來自 RS232C IN 輸入的控制訊號輸出
至另一部顯示器。
VIDEO IN
10
(COMPONENT) VIDEO IN (S-VIDEO)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例如 VCR DVD 播放器)的 S-Video
11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 (例如 DVD 播放器、HDTV 裝置或雷射 光碟播放器)的色差視訊 (YPbPr) 訊號。
訊號。
VIDEO IN 接收來自外部裝置 (例如 VCR DVD 播放器)的混合視
12
訊訊號。
VIDEO OUT 將來自 VIDEO IN 輸入的混合視訊訊號,輸出至另一部顯
13
示器。
AC SWITCH ON/OFF
14
AC IN 透過隨附的電源線來連接電源插座。
15
AC OUT 將來自 AC IN 插孔的 AC 電源傳送至另一部顯示器。
16
開啟或關閉主電源。
遙控器
1
2
3 4 5
6
7
8
YPbPr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6
INFO
顯示目前的輸入來源與解析度。
7
9
VGA
選取 VGA 輸入來源。
8
DVI
選取 DVI 輸入來源。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電源
開啟顯示器電源或使顯示器進入待機模式。
10
EXIT
回到上一個功能表或關閉 OSD 功能表。
11
ENTER
確認選取項目或儲存變更。
12
/ VOL+
OSD 功能表中捲動瀏覽各個設定和選項。
提高音量。
13
OSD 功能表中捲動瀏覽各個設定和選項。
13
1
MUTE
開啟或關閉靜音功能。
2
數字按鈕
這些按鈕不提供使用且無作用。
3
INPUT
選取輸入來源。
4
OSD 功能表中捲動瀏覽各個設定和 選項。
5
/ VOL-
OSD 功能表中捲動瀏覽各個設定 和選項。
降低音量。
14
MENU
開啟或關閉 OSD 功能表。
15
AV
選取 AV 輸入來源。
16
HDMI
選取 HDMI 輸入來源。
17
YPbPr
選取 YPbPr 輸入來源。
14
顯示器零件及其功能

使用遙控器

安裝遙控器電池
1. 開啟遙控器電池槽外蓋。
2. 放入隨附的電池,並確認電池的正負極方向符合
電池槽中的 (+) 與 (-) 標示。
為了讓您能夠立即操作顯示器,因此提供隨附電池。您應 該盡早更換電池。
3. 重新闔上電池槽外蓋。
遙控器使用提示
按下按鈕時,請將遙控器正前方直接對向顯示器的遙控器感應窗。
請勿讓遙控器受潮或置於潮濕環境 (例如浴室)。
若顯示器遙控器感應窗處於日光直射或強光照射環境,則遙控器可能無法正常操
作。若發生此情況,請變更光源、重新調整顯示器角度,或改從靠近顯示器遙控 器感應窗的位置來操作遙控器。
T420 TL550 / T650
最遠距離為 10 公尺
32.8 英呎)
YPbPr

安裝顯示器

200
安裝顯示器

壁掛安裝顯示器

您可使用適當的壁掛掛架將顯示器安裝於垂直表面,或使用選用的桌面支架將顯 示器安裝於水平表面。安裝時請注意下列事項:
本顯示器至少需要兩位成人負責安裝。若僅由一位人員安裝本顯示器,則可能造 成危險或人員傷害。
請由合格技師負責進行安裝。安裝不當可能會導致顯示器掉落或故障。
將顯示器安裝於壁面
1. 請將一塊無線頭的乾淨布料,置於無阻礙物的水平表面。確認布料的尺寸大
於顯示器。
2. 將顯示器輕輕置於布料上,且 LCD 螢幕正面朝下。
3. 若有安裝桌面支架,請從顯示器將其取下。
4. 在顯示器背面找到壁掛安裝螺
絲孔 (如圖所示)。
(針對 T420
(針對 TL550
400 mm (15.75")
200 mm (7.87")
(7.87")
mm
* 螺絲類型:M8
* 螺絲類型:M6
200 mm
(7.87")
15
(針對 T650
400 mm (15.75")
400 mm
(15.75")
* 螺絲類型:M8
400 mm
(15.75")
16
安裝顯示器
5. 依照壁掛掛架的安裝說明,將 壁掛掛架安裝於顯示器,以將 顯示器安裝於壁面。螺絲長度 至少應超過壁掛掛架厚度
10 mm。確認所有螺絲皆已鎖 緊固定。(建議扭力:470 - 635N‧公分)。壁掛工具的強 度應足以負荷顯示器重量。
壁掛掛架厚度
LCD 顯示器
10 mm (0.39")
為了維持良好通風,顯示器背面與壁面之間至少應預 10 mm 的空間。
請交由專業技師進行壁掛安裝。廠商對於非由專業技
師執行的安裝作業,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義務。
10mm (0.39")
安裝選購的桌面支架
1. 請將一塊無線頭的乾淨布料,置於無阻礙物的水平表面。確認布料的尺寸大
於顯示器。
2. 將顯示器輕輕置於布料上,且 LCD 螢幕正面朝下。
3. 將桌面支架安裝於顯示器,如圖
所示。
(T650)
(T420/ TL550)
安裝顯示器
17
4. 使用螺絲與適用的螺絲起子來固
定顯示器支架。
(T650)
(T420/ TL550)
18
安裝顯示器

連接音訊 / 視訊訊號

連接纜線時,請留意下列注意事項:
請關閉所有裝置。
熟悉顯示器上的各個音訊 / 視訊連接埠,以及使用裝置。請注意,連接不當可能
會導致影像品質受到影響。
請勿藉由拉扯方式來拔除連接埠上的纜線。請一律抓住纜線末端的接頭來拔除 纜線。
確認所有纜線皆已完全插牢定位。
連接 VGA 輸出
1. 使用 D-Sub 15 針腳)纜線,將顯示器上的 VGA IN 插孔連接至電腦上的
VGA 輸出插孔。
2. 使用適合的音訊纜線,將電腦的音訊輸出插孔連接至顯示器上的 AUDIO IN
(AUDIO1) 插孔。
3. 若使用第二部顯示器,請使用 D-Sub 15 針腳)纜線,將第一部顯示器上的
VGA OUT 插孔連接至第二部顯示器上的 VGA IN 插孔。這會將第一部顯示器 VGA 輸入訊號傳送至第二部顯示器。
4. 若要檢視此輸入影像,請按下遙控器的 VGA 按鈕。
第二部顯示器
D-Sub 15 針腳)纜線
安裝顯示器
19
TL550 /
第一部顯示器
T650
T420
音源線
未提供音源線 (需另購)。
D-Sub 15 針腳)纜線
電腦
20
安裝顯示器
連接數位輸入
1. 使用 DVI-D 纜線,將顯示器上的 VIDEO IN (DVI-D) 插孔連接至電腦上的
DVI-D 輸出插孔。若電腦具有 HDMI 輸出插孔,請使用 HDMI 纜線或 DVI-D 轉 HDMI 轉換線,將電腦的 HDMI 輸出插孔連接至顯示器上的 VIDEO IN (HDMI) 輸入插孔。
2. 使用適合的音訊纜線,將電腦的音訊輸出插孔連接至顯示器上的 AUDIO IN
(AUDIO1) 插孔。
3. 若要檢視此輸入視訊影像,請按下遙控器的 DVI HDMI 按鈕。
TL550 / T650
T420
DVI-D HDMI
音源線
未提供纜線 (需另購)。
換線
HDMI
纜線
DVI-D 纜線
電腦
安裝顯示器
21
連接 YPbPr 色差視訊輸入
1. 使用色差視訊纜線,將顯示器上的 VIDEO IN (COMPONENT) 插孔連接至 A/V
裝置 (例如 VCR DVD 播放器)上的色差輸出插孔。
2. 使用適合的音訊纜線,將 DVD 播放器的音訊輸出插孔連接至顯示器上的
AUDIO IN (AUDIO2 AUDIO3)插孔。
3. 若要檢視此輸入視訊影像,請按下遙控器的 YPbPr 按鈕。
TL550 / T650
T420
色差視訊纜線
音源線
DVD 播放器 / VCR
未提供纜線 (需另購)。
22
安裝顯示器
連接 AV S-Video 輸入插孔
1. 使用適當的視訊纜線,將顯示器上的 VIDEO IN (S-VIDEO)VIDEO IN 插孔
連接至 A/V 裝置 (例如 VCR)上的輸出插孔。
2. 使用適合的音訊纜線,將 VCR 的音訊輸出插孔連接至顯示器上的 AUDIO IN
AUDIO2 AUDIO3)插孔。
3. 若使用第二部顯示器,請使用 AV 纜線將第一部顯示器上的 VIDEO-OUT 插孔
連接至第二部顯示器上的 VIDEO IN 插孔。這會將第一部顯示器的輸入訊號傳 送至第二部顯示器。
4. 若要檢視此輸出視訊影像,請按下遙控器上的 AV 按鈕接收 AV 訊號,或是重
複按下 INPUT 按鈕接收 S-Video 訊號。
第二部顯示器
AV 纜線
第一部顯示器
TL550 / T650
T420
音源線
未提供纜線 (需另購)。
AV 纜線S-Video 纜線
DVD 播放器 / VCR
安裝顯示器
連接外接式喇叭
顯示器內建放大器,可讓您透過外接式喇叭輸出音訊訊號。將外接式喇叭連接至 顯示器上的 SPEAKERS (R/L) 插孔。
外接式喇叭
23
您可使用遙控器或顯示器上的控制面板來調整音量。
24
安裝顯示器
連接多部顯示器
您可以透過 RS232C IN/OUT 介面,採用序列方式 (菊輪鍊)將多部顯示器連接 至電腦加以管理。您可採用序列方式連接的顯示器數目,會根據使用的輸入訊號
解析度而定。
RS-232C 纜線
RS-232C 纜線
電腦
RS-232C 纜線
電腦必須具備 RS-232C 連接埠,並安裝顯示器管理軟體,才可使用此功能。
安裝顯示器

連接觸控模組

顯示器上的 USB 纜線連接至電腦。 觸控模組支援輕鬆方便的 「隨插即用」操作。無須在電腦上安裝其他驅動程式。
T420
TL550
T650
25
26
安裝顯示器

連接電源

1. 將電源線一端連接至顯示器上的 AC IN 插孔,並將電源線另一端連接至適當的
電源插座 (若插座開關已關閉,請開啟開關)。
2. 按下電源開關即可開啟主電源。顯示器會進入待機模式,且電源指示燈會亮起
紅燈。
2
1
隨附的電源線僅適用於 110-240V AC 電源。
圖中所示的電源線與插座,可能與您所在國家 / 地區使用的電源線和插座有所不同。
僅使用適合您所在國家 / 地區的電源線。切勿使用疑似損壞或磨損的電源線,或是更換 電源線的插頭類型。
使用延長線或多插座配電板時,請務必將電源接地。
使用者不得自行維修顯示器內部零件。切勿鬆開任何外蓋螺絲或卸除外蓋。顯示器內部
會產生危險電壓。若您想要移動顯示器,請關閉電源並拔下電源線插頭。

使用觸控螢幕

使用觸控螢幕
您可使用光學觸控螢幕來操控作業系統。觸控螢幕可模擬基本滑鼠操作,並支援
Windows 7 的多點觸控功能 *。下表顯示您可在觸控螢幕上使用的手勢。
確認您已將顯示器上的 USB 纜線連接至電腦。
• * 多點觸控功能僅支援 Windows 7 - Home Premium、Professional、Enterprise 和 Ultimate 版本。多點觸控功能不支援 Windows XPWindows Vista Windows 7 - Starter Home Basic 版本。
• Windows 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美國和其他國家 / 地區的註冊商標。
作業系統功能 手勢動作
針對 Windows XPWindows Vista Windows 7 按一下 點一下螢幕。
按兩下 點兩下螢幕。
27
按一下滑鼠右鍵 1. 按下目標。
2. 按住並靜待顯示藍色環狀圖案。
3. 放開手指。
拖曳 使用一根手指向左或向右拖曳。
28
使用觸控螢幕
作業系統功能 手勢動作
針對 Windows Vista Windows 7 選取項目 使用一根手指向左或向右拖曳。
向上移動瀏覽 / 向下移動
朝想要的方向快速拖曳手指 (撥動)。
瀏覽 / 上一頁 / 下一頁
多點觸控功能 針對 Windows 7 - Home PremiumProfessional、Enterprise 和 Ultimate 版本
按一下滑鼠右鍵 1. 按下目標。
2. 使用另一隻手指點按螢幕。
3. 放開第二隻手指。
捲動瀏覽 使用一隻或兩隻手指向上或向下拖曳。
or
縮放 將兩隻手指彼此移開或移近。
作業系統功能 手勢動作
僅受特定應用程式支援 反方向移動兩隻手指。
將一隻手指繞著另一隻手指旋轉。
僅受特定應用程式支援 使用兩隻手指同時點按。
目標應位於手指之間的中點位置。
針對 Windows XPWindows Vista Windows 7 Windows 休眠模式喚醒
按住按鈕 4 秒鐘不放。
(S3)
使用觸控螢幕
29
30
使用觸控螢幕

校正觸控螢幕

確認您已將顯示器上的 USB 纜線連接至電腦。
您可以校正觸控螢幕,以提升使用效率。
請參閱隨附光碟上的 「校正工具」,以執行操作。

使用觸控螢幕的重要說明

請勿彎折虛線邊框反射長條。若長條彎折,則會使觸控螢幕功能無法正常運作。
請讓觸控螢幕遠離日光直射或光線投射。
避免顯示靜態影像以預防影像殘留。
使用乾淨軟布定期清潔虛線邊框反射長條。若環境中充滿灰塵,則可能會影響
觸控螢幕的效能。如圖所示清潔虛線邊框反射長條。請勿清潔螢幕上方的觸控感 應器。

基本操作

開啟或關閉顯示器

若要開啟或關閉顯示器,請按下顯示器控制面板或遙控 器上的電源按鈕。
顯示器處於待機模式時仍會耗用電力。若要完全切斷電源,請從電源插座拔下電源線。
此顯示器遵循經 VESA 核可的 「DPM 電源管理」功能。若您於固定期間內未使用鍵盤或
滑鼠時,電源管理省電功能會自動降低顯示器的耗電量。

鎖定 / 解除鎖定控制

您可以鎖定 / 解除鎖定控制面板,以避免發生未預期或意外操作。
控制面板按鈕
同時按住 5 秒鐘不放。控制面板按鈕一經鎖定即無任何作用 (除非您將 其解除鎖定)。
基本操作
31
OSD 功能表操作
同時按住 5 秒鐘不放。控制面板上的 MENU 按鈕一經鎖定即無任何作用
(除非您將其解除鎖定)。
電源開啟 / 關閉功能
按住 MENU 5 秒鐘不放。控制面板上的電源按鈕一經鎖定即無任何作用
(除非您將其解除鎖定)。
遙控器感應功能
按住 MENU 5 秒鐘不放。顯示器一旦鎖定,即不會回應任何遙控器功能
(除非您將其解除鎖定)。

切換輸入訊號

按下遙控器上的 INPUT 按鈕,或按下控制面板上的 INPUT 按鈕,以選取輸入 訊號。

調整音訊音量

按下控制面板上的 / 或遙控器上的 VOL+/VOL-,以調整音量。
32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OSD 功能表概覽

功能表名稱
圖片
聲音
選項
設定
選項 / 功能
圖片模式
對比度
亮度
色彩
濃淡
銳利度
背光
• DCR
色溫
輸入訊號解析度
音量
靜音
音效來源
揚聲器
長寬比
• PIP
視訊來源
自動調整
時脈頻率
相位
水平位置
垂直位置
周遭環境光感應器
自動偵測
觸控功能
語言
• Overscan
排程
顯示牆
省電
設定顯示器 ID
影像保留
自動調整
進階
參閱頁面
34
35
36
38
某些選項僅在選取特定輸入訊號來源時適用。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TER

OSD 功能表操作

使用控制面板按鈕 使用遙控器
1. 按下 MENU 以開啟 OSD 功能表。 1. 按下 MENU 以開啟 OSD 功能表。
ENTER
VIDEO
SOURCE
33
2. OSD 功能表中,按下
選取項目。
ENTER
VIDEO
SOURCE
3. 按下 ENTER/VIDEO SOURCE 以確 認選擇。
ENTER
VIDEO
SOURCE
4. 按下 以選取功能,然後按 下 以調整設定。按下 ENTER/ VIDEO SOURCE 以儲存變更。
ENTER
VIDEO
SOURCE
MENU 以關閉 OSD 功能表。 5. 按下 EXIT 以關閉 OSD 功能表。
5. 按下
ENTER
2. 按下 ,以選取項目。
3. 按下 ENTER 以確認選擇。
4. 按下 以選取功能,然後按
以調整設定。按下 ENTER 以確認變更。
VIDEO
SOURCE
34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圖片功能表

圖片
圖片模式 標準 對比度 亮度 43 色彩 55
濃淡 銳利度 5 背光 5
DCR
色溫 9300 K
輸入訊號解析度 自動
: 移動
名稱 說明
圖片模式 設定顯示模式。 對比度 將圖片模式設為使用者時可調整影像對比度。 亮度 將圖片模式設為使用者時可調整影像亮度。 色彩 將圖片模式設為使用者時可調整色彩濃度。 濃淡 將圖片模式設為使用者時可調整色彩濃淡。 銳利度 將圖片模式設為使用者時可調整影像銳利度。 背光 調整螢幕的背光強度。
ENTER
: 輸入
EXIT
88
50
關閉
: 結束
若將周遭環境光感應器功能設為高或低,則不適用此功能。
DCR
開啟或關閉 DCR 功能。此功能可增強黑暗場景的影像對比。
若將周遭環境光感應器功能設為高或低,則不適用此功能。
色溫 調整色溫。 輸入訊號解析度 設定 VGA 輸入解析度。僅在顯示器無法正確偵測解析度時,才需要
進行此設定。

聲音功能表

聲音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35
音量 靜音 關閉 音效來源 音效 1
揚聲器
: 移動
名稱 說明
音量 調整音量。 靜音 開啟或關閉靜音功能。 音效來源 選取音訊輸入來源。
音效 1
ENTER
: 輸入
音效 2
EXIT
HDMI
8
: 結束
揚聲器 選取音訊來源。
外接式:針對後方接頭面板上的 SPEAKERS (R/L),選取音 訊輸出來源。 輸出:針對後方接頭面板上的 AUDIO OUT (R/L),選取音訊 輸出來源。 內建:針對後方接頭面板上的 AUDIO IN,選取音訊輸入來 源。(此為選用功能,並非適用於所有機型。)
音效 3
36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選項功能表

選項
長寬比 全螢幕
PIP
EXIT
YPbPr
16 22
: 結束
視訊來源
自動調整 時脈頻率 相位 水平位置 垂直位置
周遭環境光感應器 關閉 自動偵測 開啟 觸控功能 關閉
: 移動
ENTER
: 輸入
名稱 說明
長寬比 使用原始顯示比率來顯示輸入影像 (原始),或強制顯示器將輸入
影像填滿整個顯示區域 (全螢幕)。
PIP
(子母畫面)
開啟 / 關閉:開啟或關閉 PIP 功能。
主輸入訊號:設定主畫面的輸入來源。
副輸入訊號:設定子畫面的輸入來源。
PIP 尺寸:變更子畫面大小。
PIP 位置:變更子畫面位置。
此功能不適用於 AV S-Video 輸入。
• PIP 並非適用於所有的訊號來源組合。請參閱第 44 頁的支援的 PIP 輸入訊號組
,以瞭解關於支援組合的詳細資訊。
• PIP 模式僅支援來自主輸入訊號影像的音效。
視訊來源 選取視訊輸入來源。 自動調整 自動最佳化 VGA 輸入的影像顯示。
時脈頻率 調整 VGA 或 YPbPr 輸入影像的時脈頻率。 相位 調整 VGA 或 YPbPr 輸入影像的相位。 水平位置 調整 VGA 輸入影像的水平位置。 垂直位置 調整 VGA 輸入影像的垂直位置。 周遭環境光感應器 調整顯示器周圍環境光線的敏感度。
自動偵測 自動偵測可用的輸入來源。 觸控功能 若開啟,則會停用輸入訊號解析度、長寬比、PIP、時脈頻率、
相位、水平位置、垂直位置、Overscan 和顯示牆以最佳化觸控 效能。
此功能僅適用於 VGADVIHDMI 輸入。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僅在自動調整功能無法在特定輸入訊號下順暢運作時,才必須調整時脈頻率、相位、水平 位置和垂直位置設定。
37
38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設定功能表

設定
語言 繁體中文
Overscan
排程
顯示牆
省電 標準 設定顯示器 ID 影像保留 開啟 自動調整 開啟 進階
1
: 移動
ENTER
: 輸入
EXIT
: 結束
名稱 說明
語言 設定 OSD 功能表的偏好語言。
Overscan
開啟或關閉 HDMI Overscan 功能。
排程 日期與時間:設定正確日期和時間。
排程:設定開啟或關閉顯示器的時間,以及每個排程所應使用的輸入 來源。
請先設定正確的時間,然後再設定排程。
排程設定重複時,每天設定的優先順序應高於其他週設定。
排程設定重複時,排程開機時間的優先順序應高於排程關機時間。
若兩個排程的設定相同,則清單中的第一個排程會具有較高優先順序。
顯示牆 顯示器行數 / 顯示器列數:設定水平 / 垂直方向中使用的顯示器數目。
水平位置 / 垂直位置:設定顯示牆矩陣的水平 / 垂直位置。
訊框運算:調整顯示器邊緣的鄰近影像,以獲得最佳化顯示牆的展示
效果。
省電 將顯示器設為在未偵測到訊號時進入省電模式。
Eco:所有來源皆可進入省電模式,但僅有 VGA 訊號才可喚醒顯示器, 否則您必須在連接其他來源時按下電源按鈕,以喚醒顯示器。
標準:所有來源皆可進入省電模式並喚醒顯示器。
關閉:若未偵測到任何來源,則會持續開啟背光。
VGA :僅有 VGA 訊號才可進入省電模式並喚醒顯示器。
序列來源可將顯示器自省電模式中喚醒並回復為任何模式。
設定顯示器 ID連接多部顯示器時,為目前的顯示器指定 ID 編號。
影像保留 10 秒自動即時顯示移動圖案,以避免螢幕產生影像殘留。 自動調整 自動最佳化 VGA 輸入的影像顯示。
OSD (螢幕顯示)功能表
進階 還原使用者預設值:將 OSD 設定 (不包括 「語言」設定)重設為工廠
預設值。
OSD 資訊方塊:若將顯示器設為開啟,則顯示器畫面會一律顯示目前 輸入來源與解析度。若選取關閉,則僅在您按下遙控器的 INFO 時才會 顯示螢幕資訊方塊。
狀態
- 溫度:顯示目前的顯示器內部溫度。
- 周圍照明:顯示目前的顯示器周圍環境光亮度。
- 5V 偵測:顯示目前的 5V 電壓偵測結果。
- 12V 偵測:顯示目前的 12V 電壓偵測結果。
- 操作時間:顯示自上次開啟顯示器之後的經過時間。 D= 天,H= 小時。
- 韌體版本:顯示目前的韌體版本。
- 輸入訊號來源:顯示目前的輸入來源及其解析度。
39
40

產品資訊

產品資訊
規格
項目 規格
T420 TL550
作用中區域 (H x V mm) 像素間距 (mm) 原生解析度 (像素)
LCD 面板
系統 亮度 (cd/m2) (一般)
觸控
玻璃 隔熱玻璃
輸入
輸出
音效
電源
環境
亮度 (cd/m 對比度 (一般)
動態對比率 (DCR) 反應時間 (ms) (一般)
技術 解析度 功能 雙同步觸控
精準度
觸控輸出
PC
電腦
視訊
音效 控制
電腦 視訊 喇叭 音效 控制 音訊 W (Amp)
內建喇叭 供應 最高耗電量
待機耗電量 操作時溫度
操作時濕度 儲存溫度
儲存濕度
2
) (一般)
930.24 x 523.26 1209.6 x 680.4
0.4845 0.630 x 0.630
1920 x 1080 1920 x 1080
500 450 1500:1 1300:1 4000:1 11000:1
512
440 400
光學雙觸控 (僅適用於 Win 7
超過 95% 的可觸控區
域,+/- 5mm
支援 Windows XP/Vista/7
3.8 mm + 0 mm/-0.3 mm 5 mm + 0 mm/-0.3 mm VGA D-S u b 15 針腳)、DVI (DVI-D)
色差視訊 (BNC 插孔)、S-VideoYPbPr
L/R RCA 插孔)、Line-in (3.5 mm 迷你插孔)
RS-232C (迷你 D-Sub 9 針腳)
外接式喇叭插孔 (12W+12W8 Ohms
RS-232C (迷你 D-Sub 9 針腳)
12W 12W
12W x 2 12W x 2
100 - 240V AC50/60 Hz
< 210 W < 185 W
< 0.5 W < 0.5 W
32767 x 32767
超過 95% 的可觸控區
域,+/- 5.75mm
USB 2.0
RCA 插孔)、HDMI
VGA D-Sub 15 針腳)
色差視訊 (BNC 插孔)
L/R RCA 插孔)
0 - 40°C32 - 104°F
10 - 90% (無冷凝)
-20 - 60°C4 - 140°F 10 - 95% (無冷凝)
機械
產品資訊
重量 (kg) 30.5 (約略值) 45.0 (約略值) 尺寸
(寬 x x 深) (mm)
規格與功能得隨時變更,無須另行通知。
992 x 585 x 128.9 1263.2 x 744.2 x 95
41
42
產品資訊
項目 規格
作用中區域 (H x V mm) 像素間距 (mm) 原生解析度 (像素)
LCD 面板
亮度 (cd/m
2
) (一般)
對比度 (一般) 動態對比率 (DCR)
反應時間 (ms) (一般)
系統 亮度 (cd/m2) (一般)
技術
光學雙觸控 (僅適用於 Win 7
解析度
觸控
功能 雙同步觸控 精準度
超過 95% 的可觸控區域,+/- 6mm
觸控輸出
PC
支援 Windows XP/Vista/7
玻璃 隔熱玻璃
VGA D-Sub 15 針腳)、DVI (DVI-D)
色差視訊 (BNC 插孔)、S-VideoYPbPr
L/R RCA 插孔)、Line-in (3.5 mm 迷你插孔)
RS-232C (迷你 D-Sub 9 針腳)
輸入
電腦
視訊
音效 控制
電腦 視訊
輸出
喇叭
外接式喇叭插孔 (12W+12W8 Ohms
音效
RS-232C (迷你 D-Sub 9 針腳)
100 - 240V AC50/60 Hz
音效
電源
控制 音訊 W (Amp) 內建喇叭 供應 最高耗電量
待機耗電量
操作時溫度
環境
操作時濕度 儲存溫度
儲存濕度 重量 (kg) 71 (約略值)
機械
尺寸
(寬 x x 深) (mm)
T650
1428.48 x 803.52
0.744
1920 x 1080
500 5000:1 9000:1
8
440
32767 x 32767
USB 2.0
5 mm + 0 mm/-0.3 mm
RCA 插孔)、HDMI
VGA D-Sub 15 針腳)
色差視訊 (BNC 插孔)
L/R RCA 插孔)
12W
12W x 2
< 550 W
< 0.5 W
0 - 40°C32 - 104°F
10 - 90% (無冷凝)
-20 - 60°C4 - 140°F 10 - 95% (無冷凝)
1522.2 x 889.2 x 145.8

支援的輸入訊號解析度

產品資訊
43
解析度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576i (50Hz) 480i (60Hz) 480p (60Hz) 576p (50Hz) 720p (50Hz) 720p (60Hz) 1080i (50Hz) 1080i (60Hz) 1080p (50Hz) 1080p (60Hz)
輸入來源
AV S-Video YPbPr VGA HDMI DVI
:支援
空白:不支援
44
產品資訊

支援的 PIP 輸入訊號組合

AV S-Video VGA YPbPr DVI HDMI
AV
S-Video
主影像訊號來源
子影像訊號
來源
VGA
YPbPr
DVI
HDMI

PIP 模式中的支援訊號來源與解析度

:支援
空白:不支援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子影像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VGA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主影像
DVI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產品資訊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45
1920 x 1080 @ 60Hz
46
產品資訊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DVI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子影像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主影像
VGA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VGA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子影像
產品資訊
47
主影像
HDMI
1080p (60Hz)
1080p (50Hz)
1080i (60Hz)
1080i (50Hz)
720p (60Hz)
720p (50Hz)
576p (50Hz)
480p (60Hz)
480i (60Hz)
576i (50Hz)
48
產品資訊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VGA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子影像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主影像
HDMI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HDMI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576i (50Hz) 480i (60Hz) 480p (60Hz) 576p (50Hz) 720p (50Hz)
子影像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主影像
VGA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產品資訊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49
1920 x 1080 @ 60Hz
50
HDMI
產品資訊
子影像
720p (60Hz) 1080i (50Hz) 1080i (60Hz) 1080p (50Hz) 1080p (60Hz)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主影像
VGA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YPbPr
子影像
576i (50Hz) 480i (60Hz) 480p (60Hz) 576p (50Hz) 720p (50Hz) 720p (60Hz) 1080i (50Hz) 1080i (60Hz) 1080p (50Hz) 1080p (60Hz)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主影像
DVI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產品資訊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51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52
產品資訊
子影像
640 x 480 @ 60Hz 640 x 480 @ 72Hz 640 x 480 @ 75Hz 720 x 400 @ 70Hz 800 x 600 @ 60Hz 800 x 600 @ 75Hz 1024 x 768 @ 60Hz 1024 x 768 @ 75Hz
DVI
1280 x 768 @ 60Hz 1280 x 960 @ 60Hz 1280 x 1024 @ 60Hz 1360 x 768 @ 60Hz 1366 x 768 @ 60Hz 1600 x 1200 @ 60Hz 1920 x 1080 @ 60Hz
1080p (60Hz)
1080p (50Hz)
主影像
YPbPr
1080i (60Hz)
1080i (50Hz)
720p (60Hz)
720p (50Hz)
576p (50Hz)
480p (60Hz)
480i (60Hz)
576i (50Hz)
YPbPr
子影像
576i (50Hz) 480i (60Hz) 480p (60Hz) 576p (50Hz) 720p (50Hz) 720p (60Hz) 1080i (50Hz) 1080i (60Hz) 1080p (50Hz) 1080p (60Hz)
1080p (60Hz)
1080p (50Hz)
產品資訊
53
主影像
HDMI
1080i (60Hz)
1080i (50Hz)
720p (60Hz)
720p (50Hz)
576p (50Hz)
480p (60Hz)
480i (60Hz)
576i (50Hz)
54

疑難排解

疑難排解
問題 解決方法
沒有影像 檢查下列事項:
顯示器是否已開啟?檢查顯示器的電源指示燈。
訊號來源裝置是否已開啟?開啟裝置並再試一次。
是否有任何纜線未接牢?確認所有纜線皆已接牢。
是否在電腦上選擇了不支援的輸出解析度?參閱第 43
頁的支援的輸入訊號解析度以選取支援的解析度,然
後再試一次。
是否在 DVD 或藍光光碟播放器上選擇了不支援的解 析度?參閱 43 頁的支援的輸入訊號解析度以選取支 援的解析度,然後再試一次。
沒有聲音 檢查下列事項:
是否在顯示器或輸入來源裝置上開啟了靜音功能?關 閉靜音功能或調高音量,然後再試一次。
是否有任何纜線未接牢?確認所有纜線皆已接牢。
電腦輸入影像異常 是否在電腦上選擇了不支援的輸出解析度?參閱 43
頁的支援的輸入訊號解析度以選取支援的解析度,然
後再試一次。
使用自動調整功能 (請參閱第 36 頁的自動調整 ), 以讓顯示器自動最佳化顯示電腦影像。
若對於自動調整功能的執行結果不滿意,請使用時脈 頻率、相位、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功能來手動調整 影像。
控制面板按鈕沒有作用 是否已將控制面板按鈕鎖定?請將按鈕解除鎖定,然後
再試一次。
遙控器沒有作用 是否已將遙控器功能鎖定?請將功能解除鎖定,然後
再試一次。
檢查電池正負極方向是否正確。
檢查電池是否損壞。
檢查與顯示器之間的距離和角度。
檢查遙控器是否正確對準顯示器遙控器感應窗。
檢查遙控器與遙控器感應窗之間是否存有任何障 礙物。
檢查遙控器感應窗是否處於強烈的日光燈照射,或是
處於日光直射。
檢查是否有任何鄰近的傳輸紅外線訊號裝置 (例如電 腦或 PDA),而對於遙控器與顯示器之間的訊號傳輸
造成干擾。關閉這些裝置的紅外線功能。
Loading...